漳浦縣姓王多少人口
① 全國王姓人口是多少
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其次是李姓,有9207.4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依次是: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梁。位列前100名姓氏的還有:謝(23)、宋(24)、唐(25)、許(26)、韓(27)、馮(28)、鄧(29)、曹(30)、彭(31)、曾(32)、肖(33)、田(34)、董(35)、袁(36)、潘(37)、於(38)、蔣(39)、蔡(40)、余(41)、杜(42)、葉(43)、程(44)、蘇(45)、魏(46)、呂(47)、丁(48)、任(49)、沈(50)、姚(51)、盧(52)、姜(53)、崔(54)、鍾(55)、譚(56)、陸(57)、汪(58)、范(59)、金(60)、石(61)、廖(62)、賈(63)、夏(64)、韋(65)、付(66)、方(67)、白(68)、鄒(69)、孟(70)、熊(71)、秦(72)、邱(73)、江(74)、尹(75)、薛(76)、閆(77)、段(78)、雷(79)、侯(80)、龍(81)、史(82)、陶(83)、黎(84)、賀(85)、顧(86)、毛(87)、郝(88)、龔(89)、邵(90)、萬(91)、錢(92)、嚴(93)、覃(94)、武(95)、戴(96)、莫(97)、孔(98)、向(99)、湯(100)。前100個姓氏人口數量佔全國總人口的84.77%。
② 全國姓王的有多少
2011年4月2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已上報戶口)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其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王姓約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四一,差不多9084萬多人。最多的李姓也是9700多萬(王排第二),現在中國沒有人口過億的姓氏了。
王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數據),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國外,在朝鮮也有許多王姓的人。在廣東,「王」與「黃」在粵語上讀音相同,為分別兩姓,王姓通常被稱為「三劃王」。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王姓來源眾多,但有一些共同點,即大多為帝王的後人自稱為王氏。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一是周文王第15個兒子高的後裔,因本來為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主要居住在陝西、河北等地;二是東周靈王太子姬晉被廢為平民後,世人因其原來為王族稱之「王家」,以後便以王為姓,主要居住在山東膠南縣、山西等地;三是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的孫子在戰敗後逃往泰山,因原為王族,就也以王為姓。出自子姓之王,是王子比乾的後代。比干被昏君紂王剖腹致死後,其居住在河南衛輝的子孫改姓王,這支王姓後來又發展到天水、東平、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等地。出自田姓之王,田姓為戰國齊國之君,為秦所滅後,齊人仍稱其「王家」,後也以王為姓,主要居住在今山東昌樂、河南開封等地。其他還有一些王族改姓王。此後,王姓發展迅速,在西晉末年後逐漸遷往江南。唐朝時王姓主要遷往福建,也有遷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時期,主要遷往江蘇、浙江一帶,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遷往廣東等地。明末開始,王姓陸續有人遷往台灣。在中國歷史上,王姓稱王稱帝者14人,先後建立新、漢、鄭、燕、前蜀、閩、安陽、極樂等政權。王姓最顯赫的時期是六朝時代。在此300多年裡,王姓與謝姓並稱望族。而其他時代也是英才不斷,如西漢有王昭君;東漢有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學家王桀;魏晉有醫學家王叔和;大將軍王敦與堂弟王導一時權傾天下;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唐代「初唐四傑」之一的文學家王勃,詩人王維、王昌齡、王之渙,數學家王孝通,醫學家王冰;宋朝王姓最傑出的人物是王安石,他也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朝有戲曲作家王實甫;明代有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清代有農民起義女首領王聰兒,文學家王文治;近代有學者王國維;現代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 海外的華人也不乏人才,如「電腦大王」王安,曾被列為美國十大富翁之一;企業家王嘉廉;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王佑曾;「太空人」王贛駿是著名科學家。
(真誠為您解答,希望給予【好評】,非常感謝~~)
③ 姓王的有多少人啊
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
中國是有著將近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2018年,在中國官方登記的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成為中國第一大姓。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來源:
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當代王姓的人口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0.5%。
④ 中國有多少人姓王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
在中國,截至2014年,東部地區佔了王姓總人口的38.3%,中部佔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佔了王姓人口23.5%,東北佔了王姓人口的12.2%。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
(4)漳浦縣姓王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宋朝時期,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4.7%。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陝晉冀豫魯、贛浙以及四川三大塊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王姓大約有6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7%,仍為第一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山東,這三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江西和山西,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3.7%。
⑤ 漳浦縣衡山王氏支系
衡山支系(亦稱橫口、園口,現康莊行政村)王氏始祖次要是宋朝翰林學士(?)王振祥之子王元吉,初衍族於十五都(土鎮),有前王、後王、王厝三村名,雅稱前衡、後衡、衡厝。一世祖元吉卒葬赤湖南峰落脈轉南第二峰「一品山」,祖妣周氏葬在前雄龍身本山。王姓在王(雄)厝、前王(雄)、後王(雄)曾衍成大族,建有祖祠。王姓自清初沿海「遷界」後式微,尚有大批寓居守祖,有一局部則能夠移居竹嶼鹽場的雄厝村。後雄成為謝姓聚居地,前雄次要為陳、謝二姓所居。王元吉傳至第三世王德麟(號余),生惠應(飭齋公、稱謨房)、惠添(原軒公稱良房),惠和(順齋公、稱肅房」)三子,開基橫山(雅稱衡山)之口橫口社,為橫口始祖。
但除此之外,衡山(橫口)王姓還有二個來源:一是宋末王際隆四子王右輔,自同安卜居漳浦橫口;二是據海澄溪尾王姓古譜記載:溪尾王姓二世王議,字均禮,於宋末元初徙居漳浦橫口,至今每年橫口仍有一局部王姓到溪尾祭祖。構成多支王姓共居於橫口。但目前衡山次要認同惠應、惠和、惠添兄弟一支及王右輔一支。
明嘉靖間,王右輔後嗣朴庵之七子,除第六子留居衡山守祖,餘六子遷居浙江瑞安,其中四子欽旗,五子天富,七子欽宇公,並二房侄文縉,文豐、文達、文闕、文夔、文泰諸公奉始祖妣柯氏共遷至瑞安四十七都塔石坳口,長子洋、三子質厚則居馬嶼塗。現王右輔後嗣已分衍於瑞安縣馬嶼、塗三甲、浦口,蘇山,馬嶼街、下林、陶山,以乃騰奧、東山頭、塔石、坳口,塘奧、石龍、公洋,遠自平邑、北港,南塘嶺,象園,黃罵以及金鄉,河家,埭江,南管店,浦門,樂清,玉環等地。
第六房雖留居衡山,但在外地找不到後嗣,有人以為能夠就現漳浦縣城的上王一帶。
橫口王姓始祖惠應、惠添、惠和三兄弟所傳後嗣分稱謨房、良房、肅房。構成了下城門、下埕、石路園、後山頭、磚仔埕、上埕、布政學、後壁溝厝、雞柳仔腳、沉厝、西瓜地、松柏腳、大潭邊、潭邊、潭頭社、溪頭社、虎尾寨、下宏廟邊、南門、上江、大宗邊、大井、下學、樟王公廟邊、紅行頂、清尹、潭仔尾、下江、大厝內、二宗埔、田地方、沉坑、橫口社、上帝爺廟、塗圍厝、新村、店街、泰樓、樓前園、樓內、大學、任茂頭、大廟邊、人坂等四十幾個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和社角。
惠應派下稱謨房,祖祠位於橫口城內,稱「燕翼堂」,大門口有一隻石獅,故稱石獅仔祖,其子孫一局部守祖,遷橫口左近的春建村新廟自然社、縣城上王萬年春,舊鎮鎮的秦溪、郭厝、營腳、玉厝、黃厝、東厝大白石社,盤陀鎮的官陂、雀埔、壇尾、水港、牛上埔(無象埔)、恆安寨(觀音寨)、草厝、倉里、和尚壠(榕樹壠)、樓仔腳、過壠,和美村的過溪、五里牌、崎陀圩中,上洞村的後埔,赤嶺鄉的山坪、彭林,六鰲鎮的上大沃、下大沃、下寮,石榴鎮的長興湖陂村(湖坡),赤湖前湖的霄厝、後湖的湖尾。龍海市東泗鄉的下溪坂港口、漳州郊區等地。
惠添派下稱良房,在橫口城內有二座宗祠,第二座宗祠為惠添四世王純粹建,稱「世祀堂」,子孫局部守居橫口,大局部分衍於左近的省爐、南山兜、西邊,春建的大厝後、西邊、壁行、溪南,溪坂的山邊、東南,赤湖鎮的後蔡、赤嶺山平村的舊厝王村、後厝王村,綏安鎮內的下王「植槐堂」等。元代至正年間又分衍南靖金山鎮的水美(永豐里水美)。其後嗣辨別在臨近的新內、大山、河乾、東盤、金山祠堂邊等28社。
惠和的肅房祖祠稱「肅里堂」,惠和開基綏安鎮橋內村的旗石糞箕村、再分衍赤土鄉溪東村的苔溪嶺(移民至前坂新苗村),散居於赤土的烏兜、下宮、下坂、西洋、井上村,六鰲鎮龍美的前湖村,此外,少量移居於廣東海陸豐及台灣等地。
秦溪支系明永樂年間橫口謨房第四世祖王志榮開基於舊鎮秦溪,分衍秦溪、郭厝、玉厝3個行政村的5個自然村。而在此之前,三槐王氏有一支脈,已於宋末播居秦溪,並為秦溪(前溪)王氏肇居之祖。所以,漳浦秦溪王氏有「三槐」派和「衡山」派合居一地。明代早中期,秦溪王氏的後嗣,又有局部展播於鷹山(紛安鎮英山行政村),構成4個自然村。
明代中早期橫口一支於傳衍於縣城王厝內,稱「下王」,祖祠「植槐堂」在縣巷仔。
竹塔支系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橫口王謨後嗣有一支徙居於漳浦縣新安里鳳塔社(今雲霄縣東廈鎮竹塔村)定居,是為雲霄竹塔王氏開基祖,其宗祠名「永錫堂」。竹塔王氏3個房系。現留居該村的族眾少數屬二、三兩房後嗣,有400餘戶,共2084人。此支系的竹塔王氏長房族人有較多外遷者,如清道光八年長房孫有攜帶本支先世神牌,及奉迎「馬爺公」(即開漳聖王陳元光的次要部將馬仁)神像,徙居台灣。此外又有長房族裔遷廣東、台灣或西北亞者;至1948年,還有竹塔王氏第十八世王春來,遷往台灣基隆市定居。竹塔王氏清初也有一局部遷到雲霄縣城,次要定居於北門。
莆中支系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0年),謨房派下一支從漳浦縣鷹山(又名英山)遷居平和縣霞河堡(今雲霄縣下河村),傳三世,再於清乾隆間舉族遷入火田莆中村。莆中氏有4個房系,其中的3個房系後來分衍為本村族裔,以及遷入雲霄城大園、西河、南門兜(塘坪)幾處;另一個房系則遠徙廣東省海豐、陸豐。
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4年)從莆中村王氏遷雲陵鎮大園村,現聚居於大園社區、北門社區、西河街、舊南門兜(塘坪村一帶)等,約300餘人。莆中村王氏也有入贅於西林村者。,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後,秦溪王氏派一支遷到雲霄陳岱鎮前江村,(雅名「秦江」)。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一支由前江村王姓第二世(閩漳三槐王氏第十八世)支族人傳入雙嶺村開基,現最晚輩為閩漳三槐王姓第二十四世。
橫口王氏明代有一局部分衍於海澄山後草尾社、玉枕驛里、十六石社,榜山柯坑社;清代分衍(惠應)東泗巷口社(惠應),程溪東婆樓社(惠添)、內雲溪邊社等。清代有一支遷鄉城區芝山鎮甘棠村的山尾村。
石壇支系元末明初又有王濤,名之華,從漳浦官潯鎮橫口田地方村開基東山縣石壇村定居,成為石壇王氏一世祖,至今傳二十六世。石壇村王氏祖祠「三槐堂」,以「琅琊」為郡望標幟,尊閩王王審知為始祖。構成石壇、埔上、圩仔三個自然村。(東山石埔王氏一說源由漳浦前亭田地方村,但此田地方王氏始祖於唐初來自河南光州,不屬於閩王派.而漳浦官潯橫口亦有田地方村,為閩王王審知派),其第四世分衍東山縣埔上「光裕堂」,五世王北湖分衍開根本縣坑北「種德堂」,延及廣東外沙,第四世王遠、王瑞金、王守坤等上百人開往台灣及金門。一支分衍東山圩仔、西埔、礁頭、銅陵各街(村)及杏陳、澳角、東鄭、下英。
石壇村王姓開基祖王之華後嗣第五世支派遷西埔鎮坑北村。至今傳到二十六世。坑北村王氏從明末開端有子孫向外遷移,後來次要遷居新加坡、西北亞等國,清代開端一批批移居台灣:清乾隆年間九世王養仔(武舉)帶一批族人隨福康安入台灣,開居海水繁衍開展,其子孫又開展到嘉義等地。十三世王冠仔率領一批族親到台灣定居。同治年間,王馬體移居台北唱工營生。1949-1950年東山島束縛前夕,又有王成旺、王龍發等數十人隨國民黨軍入台灣,現開居台北、台南、高雄、新竹等地。
⑥ 姓王的有多少人呢
姓王的有1.015億人。
中國是有著將近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2018年,在中國官方登記的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成為中國第一大姓。李姓人口以61萬之差緊隨其後。
中國登記在用的人口姓氏共有6150個,但「百家姓」占人口總量的近80%。最常見的姓氏為王、李、張、劉和陳。五大姓人口總和約為4.33億,接近中國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
王姓簡介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
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政權。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
⑦ 全國姓王的有多少人口2022
王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4%=105,300,000人。
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直轄市第一大姓。
王性的遷徙傳播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王姓各支向各地遷播。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小宗)。
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台灣地區,遂改稱「閩台王氏(大宗)」。
⑧ 全國姓王的人口數量有多少
全國姓王的人口數量約1.015億人。
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
起源
周靈王長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王姓
⑨ 在中國姓王的人口有多少2020年
截止2020年,中國姓王的人有1.015億。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
(9)漳浦縣姓王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區、海南大部,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雲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為4.4--8.8%,其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36.3%,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