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最低多少克
『壹』 獻血最少可以獻多少
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按規定每次獻血量可以是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
每次獻血量最少200毫升。
在其他各國也一樣,在所有實行無償獻血(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次)最多的獻血量是550毫升,最少的就是200毫升。
一次獻血200還是400,檢驗、儲存、配送成本是一樣的,但病人使用情況就大大不同了,一個病人如果一次用一個人的血液,比同時輸入兩個人的血液,獻血反應就會減少一半,輸血是有風險的,減少風險就是對病人的保護。
『貳』 無償獻血最小量是多少
200cc、相當於人體血液的8%而已、在醫學上如果人體失血在600cc以下是不建議輸血的、而且這個量是全球最少、如果你看到的就會暈話、而且非常恐懼、建議你盡可能不去、不然你本人和其他人感覺都不好、如果在踩血的時間內(3分鍾)/你看不看他的、我們對抽煙的群體沒有要求的、、、
『叄』 獻血標準是多少
我國獻血法提倡健康公民無償獻血,也對下獻血的標准做了統一規定。下獻血的標准有:一、年齡標准,獻血法規定,年齡在18周歲到55周歲之間的健康公民可以獻血,低於18周歲,高於55周歲的公民不能夠獻血。二、體重的標准,獻血法規定,成年男性體重低於50kg者不能夠獻血,成年女性體重低於45kg者不能夠獻血。三、血壓的標准,獻血法規定,獻血公民,血壓高於145mmHg,低於60mmHg不能夠獻血。四、血清學檢查標准,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丙肝抗體陽性,梅毒抗體陽性,艾滋病抗體陽性的公民不能夠獻血。
『肆』 請問無償獻血對體重有什麼要求
根據血站管理規定,擬捐血者的體重要求如下:
女性體重要在45KG以上,男性體重要在50KG以上。
這是因為一般正常健康公民體內的血液與體重是成正比的,血液占體重的7-8%。如果體重低於45KG,採集了法律規定的200ML血液,可能會對捐血者造成不良的身體反應。因此為了保障捐血者的人身安全,就對捐血者的體重提出要求,這是對捐血者的保護。
另外就是如果體重在秤上剛達到45KG或50KG也不要捐血,因為此時的體重是含了服裝鞋襪的「毛重」,而規定的是「凈重」,因此要在秤上達到46KG以上或51KG以上才捐血為宜。
『伍』 獻血的標準是什麼
獻血的標準是什麼
你們是不是想獻血,想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獻血的標准呢?那麼接下來我來告訴你們獻血的標準是什麼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獻血的條件和標准
1、年齡:18-55周歲。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2、一周內沒有感冒和急性胃腸炎,沒有服葯,24小時內沒有飲酒。
3、與上次獻血時間相隔6個月以上。
4、小手術後未滿半個月、一般手術後未滿三個月、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能獻血。
5、女性在月經期間和前後3天不宜獻血。
6、獻全血未滿三個月,不宜再次捐獻血小板。
7、捐獻血小板28天後,可再次捐獻全血。
獻血前的注意事項
獻血前一天晚餐不要進食過飽,少吃肉、魚、蛋、牛奶、豆製品及油膩食物,不要大量飲水,以免稀釋血液,影響血液質量。
獻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最好洗個澡,換上干凈內衣,特別是兩個肘彎部要洗干凈。睡前還可以閱讀一些獻血宣傳資料,以解除和減輕思想負擔。
獻血時不要空腹,可提前吃些清淡飲食,如稀飯、饅頭、麵包等,可適當補充水分,以免在獻血過程中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等不良反應。
獻血後的注意事項
采血結束後,應就近稍做休息,不得急起,以防腦缺血的發生。同時按壓住針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針眼處滲血或皮下淤血,可以喝杯牛奶補充一下能量及血糖。
為保護穿刺孔不受感染,4小時內不要去除穿刺孔上的敷料。針眼處要保持清潔,1-2天內不能沾水,防止發生感染。針眼采血結束後,應就近稍做休息,不得急起,以防腦缺血的發生。同時按壓住針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針眼處滲血或皮下淤血,可以喝杯牛奶補充一下能量及血糖。
為保護穿刺孔不受感染,4小時內不要去除穿刺孔上的敷料。針眼處要保持清潔,1-2天內不能沾水,防止發生感染。針眼周圍出現青紫現象時,可用毛巾熱敷。
獻血當天不要從事高空作業、高溫作業、長途駕駛車輛、體育比賽等活動,一兩天內不能做劇烈活動,在此期間適當增加飲水量。
獻血後,多吃瘦肉、雞蛋、 豆製品、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可促進血液成分更快恢復,切忌暴飲暴食。此外,茶葉中的鞣酸易與血液中的蛋白質和鐵結合,影響獻血者血細胞的再生,獻血後一個月內最好不要喝茶。周圍出現青紫現象時,可用毛巾熱敷。
獻血當天不要從事高空作業、高溫作業、長途駕駛車輛、體育比賽等活動,一兩天內不能做劇烈活動,在此期間適當增加飲水量。
獻血後,多吃瘦肉、雞蛋、 豆製品、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可促進血液成分更快恢復,切忌暴飲暴食。此外,茶葉中的鞣酸易與血液中的蛋白質和鐵結合,影響獻血者血細胞的再生,獻血後一個月內最好不要喝茶。
國內獻血者血液檢驗標准有哪些?
(1)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rho(d)血型,在有條件地區以及rh陰性率高的地區做測定。
(2)血比重篩選:硫酸銅法,男≥1.052,女≥1.050。或者用比重法。
(3)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酮體粉法,陰性;或者賴氏法,≤25單位。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標法,陰性(快速診斷法僅限於非固定采血點的初檢使用)。
(5)丙型肝炎病毒抗體(hcv抗體):酶標法,陰性。
(6)艾滋病病毒抗體(hiv抗體):酶標法,陰性。
(7)梅毒試驗:rpr法或trust法,陰性。
(8)復檢上述1、3:4、5、6、7項。
(9)甲型肝炎臨床治癒一年後連續三次每次間隔一個月化驗正常,可參加獻血(以臨床化驗報告為准)。
(10)瘧疾高發地區檢測瘧疾原蟲。
免疫接種後獻血的規定有哪些?
(1)接受麻疹、腮腺炎、黃熱病、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免疫者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二周後或風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四周後可獻血;被狂犬咬傷後經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一年後方可獻血。
(2)接受動物血清者於最後一次注射4周後方可獻血。
(3)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胖炎疫苗免疫接種不需推遲獻血。
獻血有年齡規定嗎?一次獻血多少毫升?隔多長時間可以再次獻血?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提倡十八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獻血者每次的獻血量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過400毫升,兩次采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
哪些人不能獻血?
為了保證獻血者和用血者的健康和安全,衛生部制定的“獻血者健康檢查標准”規定下列人員不能獻血:
1、患者傳染病或攜帶傳染病病源體者。如:性病、麻瘋病、艾滋病、肝炎、結核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丙肝抗體陽性者、有吸毒史者、多個性伴侶者。
2、患有不宜獻血的疾病的患者。如過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血液病、內分泌疾病、代謝障礙性疾病、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病、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切除生要內臟器官、慢性皮膚病、眼科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哪些人暫緩獻血?
1、接受疫苗免疫接種者:接受麻疹、腮腺炎、黃熱病、脊髓灰炎活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按種後二周內、風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後四周後、被狂犬咬後經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後一年內。
2、接受動物血清注射者,最後一次注射後四周後。
3、婦女某些生理期:月經前後三天及經期、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期未滿一年者。
4、手術後: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闌尾切除、疝補術、扁桃體手術後未滿三個月者、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
5、患某些傳染病病癒後:痢疾病癒後未滿半年者、傷害病癒後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後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後未滿三年者。
6、患某些疾病病癒後:感冒、急性胃腸炎、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愈後未滿二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後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後未滿三個月者。
7、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紋身後不滿一年者。
獻血後如何止血?
拔針後應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後稍稍上抬,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壓針眼處及上方5分鍾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為屈肘會給手背靜脈網迴流心臟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迴流受阻,從血管的針眼處溢出,而出現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動止血膠貼,那樣會使血管上的針眼剛粘合住又被揉開。
獻血後會不會頭暈
這里有一定的'心理作用,獻血後適當休息幾分鍾就不會有什麼不適感。實際上所獻血量只是身體里很少的一部分(總血量的1/10--1/20),對正常血液循環沒有影響。如果您還不放心,可以約幾個朋友一起來,情緒就會很輕鬆了。
獻血會痛嗎?
針頭插入血管時的確會有一點刺痛(時間只有半秒鍾),但是您的代價卻是救活了另一條生命。想到這里,您還會在乎一剎那的微痛嗎?
獻血後在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應注意飲食營養正常搭配,適當補充營養,吃些瘦肉、蛋、奶、豆製品、蔬菜和水果,當天可多飲水,但不要暴飲暴食。
獻血前、中後應做哪些准備?
獻血前請做好以下准備:學習獻血知識,消除恐懼心理,獻血前不要空腹,但不要吃油膩食物,應以低脂肪飲食為宜,獻血前不要服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內會降低血小板的功能,睡眠要充足,不宜熬夜。
獻血後要注意保護針眼清潔,不要在針口上搓揉,獻血後24小時內,不要做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不要從事高空,高溫作業。可適當多飲水,喝湯或補充一些營養,如瘦肉、豬肝、豬血、雞等,但切忌暴飲暴食。
為什麼提倡無償獻血
血液是拯救傷病員生命的重要物質,至今仍無法人工製造,只能依靠人們用愛心提供,每當人們不計報酬地獻出自己寶貴而有限的血液,去換取他人生命的延續或新生,我們的社會就多了一份關愛,倡導無償獻血是拯救生命的需要,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只有無償獻血,才能從根本上清除有償供血帶來的弊病,血液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才能充分保證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
獻血對身體有何益處?
正常人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平時在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只佔總血量的70-80%,有部分儲存在骨髓、肝、脾等“血庫”內,以備應急時補充到血循環中。一般情況下,一次失血量不超過總血量10%,不影響健康,例如:體重50公斤的人一次獻血2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5%,獻血後,血液中的水份和無機鹽類在1-2小時內,由組織滲入血管而得到補充,對健康沒有絲毫影響。這個結論是有科學根據的,也被全世界每年數千萬個次的獻血實踐所證實。因此,按規定獻血,是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獻血不但不影響健康,而且有下列幾點好處:
1、獻血後會刺激造血器官即骨髓加速血細胞的生產,使造血機能更加旺盛,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健康。
2、國內外專家研究表明,定期獻血可以降低血液中鐵等一些重金屬的含量,減輕解毒器官肝臟的負擔,增強肝臟的功能。
3、獻血可以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濃度,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稀釋血液,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心,腦等器官的供血。
4、科學規律地獻血,由於血脂,膽固醇降低,血流加速,血液中的脂肪,重金屬等物質就不容易沉積,粘附於血管壁,可預防血管彈性下降、硬化,起到防治高血壓病,血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作用。
人到中年獻血有益健康
有好多中年人害怕獻血有礙健康,認為那是年輕人的事。血液專家指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健康的中年人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適量的獻血,能夠起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作用。
血液專家指出,四十歲的人正處於青壯年時期,五十歲才進入中年,從保健學的角度講,中年人最適合無償獻血。人到中年,造血功能逐漸下降,並且運動量減少,身體代謝趨於平衡,容易發胖,易出現鐵、血脂、膽固醇等指標超標,血液粘稠度過高、動脈粥樣硬化等症狀,容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的中年人如果能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適量獻血,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流加快,還可以刺激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年輕細胞的比例,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
國外科學家的研究也發現,由於血液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內分泌及生理調節功能密切相關,保健型獻血有益於身體健康。美國專家的研究成果顯示,非獻血者當中已知有心臟病史的人超過四分之一。在獻血者當中此比例只有8.5%,獻血者患心臟病的比例遠低於非獻血者。英國科學家還發現,男子經常獻血可降低血鐵含量,因此有防癌作用。
據了解,在全國各地無償獻血者都以大中專學生為主,中年人甚少。這種現狀與人們獻血知識不足、認識上存在誤區有關。我國民間至今還保留著用放血的方法治療高血壓等疾病的做法,國外60歲以上的獻血者也佔有非常高的比例,實踐證明,人到中年適當獻血確實有保健作用。
獻血會使人“傷元氣”嗎?
不會。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平時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流動著,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臟器內,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時,這些血液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獻血後儲存的血液馬上會補充上來,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上;血漿蛋白質,由肝臟合成,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很快就恢復到原來水平。人體的血液在不斷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獻血後,由於造血功能加強,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得到補充。所以說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有利於健康。
反復獻血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嗎?
可以。有關專家對反復獻血組2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變學各項均值做了比較。結果表明:反復獻血組的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電泳,均較正常值明顯降低,而尤以紅細胞壓積最為明顯,提示反復獻血組的血液粘滯性下降;而急性腦梗塞患者組的上述指標均較正常值高,提示腦梗塞患者存在著高粘血症。因此,反復一定量的獻血會使血液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意義。
為什麼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經常獻血可以降低血脂嗎?
人們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很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的附著在人們的血管壁上,最後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形成心腦血管病。而經常獻血,減少了體內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隨著下降,也就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
為什麼說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腦力勞動者更應該獻血?
由於長期缺乏體力勞動和生活水平較高,實際上很多腦力勞動者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狀態。通過查體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輕輕的就得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而獻血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因為獻血後通過正常飲水,使自己的血液稀釋,使血脂降低。這樣:既有利於自己,又間接造福於社會。
獻血可預防心臟病嗎?
可以。據芬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適量獻血對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別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預防心臟病之效!專家對居住在芬蘭東部的20000餘名成年人作了試驗調查,結果發現,與經常獻血者比較,從不獻血者的心臟病發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專家們對此解釋說,人體血液中含鐵過高會明顯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血液中含鐵較高者與較低者相比,3年內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大出1-2倍),而適量獻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鐵量大為降低。英國營養基金會科學部主任瑪格麗特的研究結果也與上述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她分析說,血液中過剩的鐵和銅都會起到加劇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導致心臟病的重要因素。芬蘭醫生們已發起一場“低鐵飲食”運動,要求吃含鐵較低的食物。此外最好每年獻血一次(獻血量為400毫升),這既有利於他人,也有利於自己,堪稱“一舉兩得”之美事!
為什麼說適量獻血有益長壽?
按規定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收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並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據報道,有人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樣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作了比較,結果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曾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
獻血會引起貧血嗎?
不會。因為獻血只是血液的暫時少量減少,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影響人體血液的再生功能。而貧血是一種疾病,對於患有貧血病的人在獻血查體時,就會被檢查出來,這種人是不能參加獻血的。
久蹲了突然站立會有點頭暈是貧血嗎?
不是,這是健康人群里都有的一種反應。當人在下蹲時,人體的大部分血液分布於頭部、軀干、上肢,突然間直立,由於重力的作用,血液分布發生改變,腦部暫時性缺血,就會使人感到短暫的頭暈,並不是貧血。
獻血會傳染上疾病嗎?
不會,各地的血液中心是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合法的專業采供血機構。采血人員均為經過培訓合格的醫務人員,他們會給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采血所用器材都是經過嚴格消毒的一次性器材,是由衛生部指定生產廠家提供的,獻血者完全可以放心。
;『陸』 中國獻血新規獻血標准
法律分析:我國獻血法規定,對獻血的條件和標准做了相應的要求,年齡的要求,18周歲至55周歲之前,同時也補充規定,對於身體健康、獻血願望強烈的人群,年齡可以適當放寬至60周歲;血壓的要求,只有血壓正常才能夠獻血;體重的要求,男性體重50千克,女性體重45千克;體溫正常;脈搏正常;各種化驗的要求,只有血常規化驗正常、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陰性,同時丙肝抗體陰性、梅毒抗體陰性、艾滋病抗體陰性的人才能夠獻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一條 為保證醫療臨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第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統一規劃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獻血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獻血工作。
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獻血工作。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採取措施廣泛宣傳獻血的意義,普及獻血的科學知識,開展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的教育。
新聞媒介應當開展獻血的社會公益性宣傳。
第六條 國家機關、軍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動員和組織本單位或者本居住區的適齡公民參加獻血。
現役軍人獻血的動員和組織辦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制定。
對獻血者,發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製作的無償獻血證書,有關單位可以給予適當補貼。
第七條 國家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率先獻血,為樹立社會新風尚作表率。
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九條 血站對獻血者必須免費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體狀況不符合獻血條件的,血站應當向其說明情況,不得採集血液。獻血者的身體健康條件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血站對獻血者每次採集血液量一般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過四百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六個月。
嚴格禁止血站違反前款規定對獻血者超量、頻繁採集血液。
第十條 血站採集血液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操作規程和制度,采血必須由具有采血資格的醫務人員進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後必須銷毀,確保獻血者的身體健康。
血站應當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標准,保證血液質量。血站對採集的血液必須進行檢測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醫療機構提供。
『柒』 獻血最少獻多少cc
國內獻血一次最少200毫升(注一瓶礦泉水500毫升左右,僅供參考,一個人體重50公斤,血液含量大約4000毫升左右)!
『捌』 獻血的最少獻多少毫升
獻血量最少200毫升。
捐獻全血可在大部分市、縣區各采血點(獻血屋、獻血車)進行。而捐獻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採集、分離人體血液中某一種成分的行為,捐獻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細胞、血漿或造血幹細胞。
由於捐獻成分血需要更寬敞的環境和專業的採集設備,對採集設備的動力、過程的舒適性均有較高要求,一般只有在臨床需要時才採集。因此應攜帶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各機采采血點預約後如約前往捐獻機采成分血。
(8)獻血最低多少克擴展閱讀:
獻血時的注意事項:
獻血當天應適當休息,在2-3天內不要做強烈運動,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針眼外應保持清潔。另外可適當補充點營養,吃些蛋、奶、瘦肉、豆製品、蔬菜等食物,但不要暴飲暴食。 按規定要求進行登記填寫體檢表。 量體重、測血壓、醫師進行物理檢查。抽少量血樣進行化驗檢查。
消毒後,請勿接觸消毒部位。 交驗體檢合格登記表及采血標簽,進行采血。采血穿刺前請握緊拳頭,當采血針進入靜脈後,拳頭作握緊、放鬆動作,直到采血完畢。采血完畢,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鍾,請不要捻動棉球,以防皮下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