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在中國多少年了
㈠ 非洲豬瘟為什麼會傳到中國
非洲豬瘟疫情頻頻登上中國農業和食品安全新聞的頭條,不僅在農民中引起極大轟動,也在老百姓的心中引起極大轟動。其實,市民不用擔心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類,即使不小心吃了死豬肉也不會有生命危險。應該擔心的是養豬戶,因為豬一旦接觸到這種非洲豬瘟,就會生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事實上,養豬戶無法理解的一件事是非洲豬瘟是如何來到中國的?
一般來說,豬瘟跨境傳播有四種途徑:一是國際貿易和豬及其製品走私;二是國際遊客攜帶的豬肉及其製品;三是國際運輸工具上的廚房剩菜;四是野豬遷徙。我國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後,立即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非洲豬瘟傳入中國的可能途徑主要有上述幾種。中國與非洲國家人員往來和貨物貿易頻繁,豬肉價格高於周邊國家,走私活動不斷,邊境地區野豬數量和種群密度不斷增加,傳染病傳入的風險高於其他國家。
㈡ 中國2022哪裡鬧豬瘟
沒有豬瘟。非洲豬瘟最早是在2018年進入中國的,進入中國後迅速席捲各地,給中國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經過最近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基本摸清了非洲豬瘟的秉性,2022年,對養豬行業危害最大的依然是非洲豬瘟,寒冷季節的北方,雨季的南方都將會受到非瘟的考驗,不過由於我國提前做好了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所以沒有地方鬧豬瘟。
㈢ 非洲豬瘟屢禁不滅的原因是什麼為何豬瘟在我國傳播這么快
非洲豬瘟病毒作為一種接觸性傳播的病毒,很多生豬感染了非洲豬瘟病毒的渠道也多種多樣。因此這也就給非洲豬瘟防控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就是非洲豬瘟屢禁不滅的原因。為何豬瘟在我國傳播這么快?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豬瘟病毒比較復雜
雖然我國科研人員已經對其展開研發實驗,但是直到如今我國也沒有研製出有效可控的的豬瘟疫苗出來,不光我國沒有研製出來,就是放在全世界裡,還沒有任何個人和國家宣布研製出有效的疫苗。
有關專家更是表示,豬瘟疫苗研發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沒有疫苗的預防,豬瘟疫情目前只能採取化學防控,而化學防控只是治標不治本,總會出現紕漏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疫情一直屢禁不滅的主要原因。
總結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病毒雖然可怕,但是病毒懼怕高溫,只要超過60度就可以完全殺滅,之所以非洲豬瘟病毒在中國傳播得這么快,我想就是以上所說的幾種原因咯。非洲豬瘟一周年之際,衷心的希望非洲豬瘟在我國早日被清除出去,還我們一個干凈養豬環境。
㈣ 請問誰知道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非洲野豬、歐洲野豬等)引起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該病也是我國重點防範的一類動物疫情。其特徵是發病過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達100%,臨床表現為發熱(達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部分咳嗽,眼、鼻有漿液性或粘液性膿性分泌物,皮膚發紺,淋巴結、腎、胃腸粘膜明顯出血,非洲豬瘟臨床症狀與豬瘟症狀相似,只能依靠實驗室監測確診。 2018年8月3日我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 。
㈤ 非洲豬瘟是什麼樣的疫病
非洲豬瘟,顧名思義,是最早在非洲發現的一種危害養豬業的烈性傳染病,於1921年首次出現於肯亞,直到20世紀中葉侵入歐洲,蔓延到南美和加勒比地區。2007年以來,在全球多個國家擴散、流行,特別是俄羅斯及周邊地區。2018年傳入中國。目前雖然幾次疫情已經得到有效處置,可大家仍然擔心:現在吃豬肉到底安全嗎?錢報記者請來杭州市疾控中心的專家,為大家解答非洲豬瘟和豬肉安全消費的相關問題。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其強毒株對生豬致病率高,最高可達100%。目前尚沒有可用於治療的特效葯,也沒有可用於預防的疫苗,所以一旦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必須對豬群進行撲殺並做無害化處理。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是重點防控的外來病。但是我們不用太擔心,因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非洲豬瘟病毒不感染人。
農業農村部在確認疫情後,根據《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及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專家組赴疫區指導開展疫情處置和排查工作。
一是當地官方迅速組織有關部門,劃定疫點、疫區、封鎖區,每個封鎖區出入口都設立消毒站和崗哨,嚴格消毒出入人員、車輛和物品,確保封鎖區內的生豬及豬產品都運不出去。二是對疫點和疫區內所有生豬進行撲殺及無害化處理;對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飼料、墊料和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豬舍、場地等進行徹底消毒。三是要求其他養殖戶封閉飼養生豬,採取隔離防護措施,盡量避免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嚴禁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飼喂生豬;一旦出現不明原因死亡異常增多且有豬瘟類似症狀的,及時上報獸醫部門。
㈥ 非洲豬瘟波及哪些國家
非洲豬瘟最先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距離現在已經有100年了,最早發現它是存在於野豬體內,最早爆發在東非肯亞,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非洲豬瘟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而且還在不斷的變異和肆虐…
上世紀50年代,以非洲肯亞為中心向南剛果、南非…向北利比亞、西班牙、歐洲法國、德國、波蘭、俄羅斯…北美洲加拿大、美國、向南墨西哥再到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無一倖免,所向披靡…
時間來到2019年3月-6短短幾個月時間亞洲中國、印度、緬甸、寮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席捲整個亞洲,讓人談豬色變,一時間月工資能買幾斤豬肉成為了大眾自我調侃的口頭禪,以及衡量社會地位的標准…
目前由於看清各方形式澳大利亞成了豬瘟的「禁區」,澳當局嚴防死守,暫時還沒有失守…
㈦ 我國首次出現「非洲豬瘟",面對豬瘟該如何防控
參考一下這篇文章
怕的非洲豬瘟來了,該如何防控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8月3日發布,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ASFV)。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根據《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當地按照要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採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禁止所有生豬及易感動物和產品運入或流出封鎖區,沈陽市已暫停全市范圍的生豬向外調運。目前,該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早在十年前就針對我國非洲豬瘟的防控和應急儲備,OIE非洲豬瘟參考實驗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並在農業農村部韓長賦部長的見證下與波蘭國家獸醫所共建實驗室,引進相關診斷技術和材料,並於2011年申請並得到農業部獸醫局的許可,進行非洲豬瘟診斷技術的研究及診斷試劑盒的研發(農醫葯便函[2011]596號)。
六、防治方法
加強進口種豬和豬產品的檢疫,堅決做好國際機場及港口的廢物、垃圾的銷毀處理工作。一旦有可疑非洲豬瘟發生,要採取果斷的撲殺措施,嚴格封鎖,徹底消毒。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23℃經120天仍存活。在熱帶,豬圈內的病毒至少可存活2周。有效消毒劑的種類較少。目前,最有效的消毒劑是10%的笨及苯酚。OIE推薦使用的其他消毒劑包括0.8%的氫氧化鈉、0.3%福爾馬林和2.3%的次氯酸鹽等。生豬養殖者要嚴禁從疫區調運生豬,注意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盡可能封閉飼養生豬,採取隔離防護措施,盡量避免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嚴禁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飼喂生豬。一旦出現不明原因死亡異常增多且有豬瘟類似症狀的,應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
㈧ 非州豬瘟是如何傳到中國的
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豬被帶毒的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豬瘟的可能性。
中國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豬疫情,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跨區域調運,佔全部疫情約19%;
二是餐廚剩餘物喂豬,佔全部疫情約34%;
三是人員與車輛帶毒傳播,這是疫情擴散的最主要方式,佔全部疫情約46%。
1921年肯亞首次報道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該病於上世紀60年代傳入歐洲,70年代傳入南美洲,2007年傳入高加索地區和俄羅斯。
2017年以來,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生數起非洲豬瘟疫情。
2018年我國沈陽市沈北新區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區發現國內首例病毒。該病現主要在非洲、中東歐和高加索地區流行。病毒在我國已有出現。
2018年之前,中國沒有非洲豬瘟。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傳入中國的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Ⅱ型,與喬治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99.95%左右。
(8)非洲豬瘟在中國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非洲豬瘟跨國傳入中國,主要是因為生豬的國際貿易或走私(國際貿易來往密切,中國豬肉價格高,走私屢禁不止),旅客跨國旅遊攜帶的豬肉和豬肉製品,國際運輸工具上剩餘的餐廚剩餘物,野豬遷徙等(邊境野豬數量和種群密度持續增加)。
經過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來看,非洲豬瘟傳入中國的途徑主要是以上幾種。非洲豬瘟在中國境內傳播速度快,主要是因為生豬異地調運(13起,19%),餐廚剩餘物喂豬(23起,34%),人員和車輛帶毒傳播(31起,46%)。
㈨ 非洲豬瘟,到底是怎麼傳到我國的
今年的豬肉價格可謂是又創下了新的記錄,但是即便是如此長的時間以來,豬的價格也沒有下降的趨勢,如今豬肉的價格依舊能夠達到30塊錢。這也令我們很好奇,為什麼非洲豬瘟會影響到中國的豬肉呢?其實非洲豬瘟之所以會傳到中國,主要還是由於生豬之間的國際貿易,以及動物之間的自然遷徙。在最開始,中國並沒有出現非洲豬瘟,而是從其他國家感染以後又傳到中國的。
往往一頭豬就可以感染成群的豬。這就導致養殖戶非常擔心自己的豬肉當中會出現有非洲豬瘟的情況。也非常擔心有非洲豬瘟的豬感染自己的豬群。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一旦發生非洲豬瘟,人們為什麼會這么重視。
㈩ 非洲豬瘟如何傳入我國的
非洲豬瘟病毒最初出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當地的野豬和疣豬身上經常攜帶有這種病毒,而以吸野豬血為生的軟蜱則成為了病毒的傳播介質,從而進一步擴大。
通過提取病豬細胞內的有用物質,建立自己的「病毒工廠」,生產更多致病體,並通過體液、糞便等流出體外,繼續感染其他健康的豬,在短距離內甚至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非洲豬瘟病毒是一種DNA病毒,相比於RNA病毒結構相對穩定,本應是適合開發疫苗的致病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