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文盲率多少

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文盲率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29 09:39:45

Ⅰ 1977年全國文盲率

53%。1977年全國內文盲率為53%,其中婦女高達70%。但是次年1977年復出伊始的鄧小平主動要求分管教育和科技。學校教育擺脫混亂局面,重新走上正軌,至此文盲率到現在幾乎為0。

Ⅱ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四億八千萬同胞中,文盲率高達多少

在新中國成立時,在四億八千萬同胞中,文盲率高達80%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文盲高達多少人

新中國成立之時,全國5.5億人口中有4億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達80%。
即4億.3千萬人是文盲

Ⅳ 請問在民國時期中國的文盲率是多少呢

民國從1911年—1949年整整三十多年。以當時的平均壽命,1911年的文盲大部分都沒有活到1949年,所以不標出准確時間去泛泛說民國文盲率,是很難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從清末以來,興辦教育成為新政的一部分,民國也是如此。學校教育和掃盲一直在展開,成效和影響的人群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依次遞減。所以,民國晚期的文盲率必定是要低於民國早期以及清末的。此外,還有不少社會團體和基督教會從事類似工作。以定縣為例:「平教會曾於1927年春進行全縣文盲調查,大致情況如下:全縣人口約 40 萬 ,7 歲以上人口約 33 萬 ,男約 17 萬 ,女約 16 萬 ;其中文盲約 27 萬 ,約占 83 % ,識字者約 6 萬 ,約占 17 %。若男女分計,男子的文盲率約為 69 % 。女子文盲率約為 98 %。12 - 25 歲青年中,文盲率 約為 75 % ,其中男約 56 % 。女約 94 %。1929 年春舉行第二次調查 ,文盲人數下降為占被調查人數的 67 %。1934年6月底 ,全縣 14 - 25 歲的青年約有 8.2 萬人 ,其中文盲占 39 % ,識字者占 61 % ;男青年中文盲占 10 % , 識字者占 90 % ;女青年中文盲占 73 % ,識字者佔27 % 。」(轉引《民國時期的鄉村建設運動》)1927年,是在平教會開展掃盲之前的數字。兩年掃盲,識字率即由17%上升到61%。各個地方的水平也不一致:大約同在30年代,江 蘇 (1892至1902年度的海關報告計江蘇省男子每百人中有60人粗識文字這 、江西和陝北三地的識字率分別為40%、219% 和 31% ;吉林省高一些,達到55.8% ;河北冀 縣是40%左右"。

Ⅳ 目前,我國的文盲率是多少

截止2020年,文盲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超過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區交流交往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婦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學率僅有20%。上世紀50年代的掃盲運動,使全國1600萬婦女脫盲;新中國成立後45年時間內,全國1.1億婦女脫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降至30%。

文盲的標准,依一個國家經濟條件和文化水平而定。多數國家規定只會讀不會寫者為文盲。在中國,為了有計劃地開展掃盲工作,把識字500個以上但未達到掃盲標準的人定為半文盲。公式為:文盲率=12歲(或15歲)以上的文盲人數/12歲(或15歲)以上的總人口數*100%。

(5)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文盲率多少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國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率達到80.72%,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例超過95%,文盲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超過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區交流交往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

Ⅵ 1949年我國文盲人數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只有20%,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數僅11萬。文化水平過低成為民族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一場讓億萬中國人民「睜開眼睛」的掃盲運動在全國展開。

「太陽升起來,紅光照滿天,幾十年的文盲睜呀睜開了眼……」20世紀50年代的《掃盲歌》曾在大江南北風靡一時。那時,無數人正是唱著這首歌,走進了掃盲班的課堂。

(6)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文盲率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素來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無數先賢為延續中華文脈而不懈求索。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在黨執政興國中的戰略地位逐步確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決定:「新中國的教育是新民主主義的教育,主要任務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要把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改造成現代化的工業國,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知識是關鍵,文盲問題成為了新中國發展前進的障礙。

為解決這一問題,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全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在此期間先後有近一億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規模並卓有成效的掃盲運動,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Ⅶ 1949年我國文盲約佔全國總人口的多少

根據掃盲運動的資料,當時文盲佔80%多。鑒於那時候連人口數字都不是特別清楚,各項別的統計更沒有進行過,我們只能得到這樣一個估計數字了。

09年某報紙上有個報告說當時文盲只有3.2億,後來就有人推算說文盲率是58%。但是這個數字之前從未出現過,之後也從未被證實或者承認。歷史學研究一般認為當時的數據、正式的文件比60年以後出現的數據、一篇訪談的報道要可靠,所以這個58%的數字不可採信。

另外當時印度比中國發達,但是文盲率也有81.67%。因此80%是可信的。

另外當年的文盲門檻比今天要嚴很多。當年被認為識字的,在今天可能被認為是文盲。

Ⅷ 新中國剛成立時,文盲率是多少

949年中國的文盲率是80%,小學入學率是20%。
到2005年底,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地區的人口覆蓋率已提高到95%,小學入學率達到99%,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4%以下。中國同時實現了「文盲人口減半」全民教育目標和「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

Ⅸ 建國之初教育現狀分析

1949年12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就確定新中國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論與實際一致,其目的是為人民服務,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為當前的革命戰爭與建設服務」。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辦面向工農大眾的教育,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教育發展的思想原則和工作任務。

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普遍推行以工農為主的人民教育,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教育主要從五個方面採取了改革措施: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加強工農幹部的知識教育;推行工人和農民的業余補習教育;所有設施都向工農勞動人民開放;

改革舊學制,頒布新學制,實行普及兒童初等教育;推行全國規模的識字教育,逐步掃除文盲。從1954年到1965年,我國掃除文盲9571.3萬人,中國的文盲率從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

教育現代化的發展

2012年,我國成立了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建立了全面教育督導制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近期最重要的督導工作之一,開創了以督導保障教育公平的新局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連年大幅提升,城鄉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義務教育的鞏固率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正是這樣的發展,整體提升了國民素質,阻滯了社會差距的代際傳遞,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性的、決定性的人力支撐,為十幾億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和創造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教育公平的中國之路

Ⅹ 解放初的文盲率

2009年10月1日的《光明日報》提到:「1949年,全國5.5億人口,文盲3.2億。」,由此可以算出,解放初的文盲率是58.2%。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6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0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6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0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4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