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3型潛水艇排水量是多少噸
⑴ 中國海軍035明級潛艇和033R級潛艇級W級潛艇有什麼不同
明級別比R級和W級上層更簡潔!
"明」級(035型)潛艇。為中國自行研製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1967年由中央軍委批准,自行研製的中國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035型潛艇首制艇於1969年10月開工,1974年4月交付海軍使用。1979―1989年與1992―1994年間曾兩度停建,進行現代化改裝型艇的設計,改進艇於1988年8月開工,1990年底交艇,1993年定型,至今已建造了一小批交付海軍使用。
排水量:1584噸(水上);噸(水下)
主尺寸:長76米,寬7.6米,吃水5.1米
潛深:300米
主機:GE390-ZC-1型中速柴油機,5200馬力,單軸、單槳
航速:15節(水上),18節(水下)
續航力:9000海里/19節
編制:57名(其中軍官10名)
武器:8具魚雷發射管,16枚魚雷(或32枚水雷)
舷號:035型(232、233、342、352、353、354)
035G型(356―363、305―308)
035B型(309―312)
⑵ 2020年中國有多少核潛艇
首先說明這些數字都不是什麼秘密,真正核潛艇數量、武器裝備屬於屬於國家絕密。
中國現在有6艘核潛艇 。
元級
「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也是目前中國僅有的一級攻擊型核潛艇,共五艘,舷號:401、402、403、404、405。
首艇(401)首艇1968年在葫蘆島船廠動工,1971年4月開始系泊試驗,7月開始用核能發電,主機試車考核,8月15日開始海試。1974年8月7日交付海軍使用。
後幾艘下水時間依次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漢級核潛艇都部署在北海艦隊。
布置:該型艇採用水滴型線型,十字形尾附體,單軸推進,首水平舵置於指揮台圍殼前部。
艇體採用雙殼體結構。耐壓船體內設有魚雷艙、指揮艙、反應堆艙、輔機艙、主機艙及尾艙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聲系統導流罩。
排水量:5000噸(水下)
主尺寸:長100米,寬11米,吃水8。
5米
主機:核動力,渦輪-電力推進;1座壓水堆,90兆瓦,單軸。
航速:25節(水下)。
編制:75名。
魚雷:6具533毫米首發射管。
聲納:可能包括法國的DUUx-5(1985年安裝)
「夏」級(092)彈道導彈核潛艇,共1艘,舷號406。 總工程師彭士祿,黃緯祿,趙仁愷,黃旭華為副總工程師。
在設計上實際是加長的漢級潛艇。
406艇於1970年9月在遼寧葫蘆島船廠開工,1981年春節前下水,1983年8月加入海軍服役。1988年9月成功進行了導彈發射試驗。導彈發射裝置由713所研製。
在指揮台圍殼後面嵌有導彈艙,裝有12枚巨浪-1(CSS-N-3)兩級彈道導彈。1988年9月,進行實驗時成功發射了一枚巨浪-1型導彈。後來於1995年底進行了重大改裝,可發射「巨浪-2」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可達8000公里。
在靜音效果方面,噪音量在160分貝左右。
排水量:8000噸(水下)
主尺寸:長120米,寬10米,吃水8米
主機:核動力:渦輪-電力推進;1座壓水堆,90兆瓦,單軸
航速:22節(水下)
潛深:約300米
編制:84名
導彈:12枚巨浪(CSS-N-3)潛射彈道導彈,兩級固體燃料,慣性制導,射程2700公里(2460海里)
魚雷:6具533毫米首發射管,備彈18枚。
雷達:1部水面搜索雷達
聲納:1部艇殼主被/動搜索攻擊聲納
。
⑶ 介紹一下我國的033型潛艇,裝備數量,武器和各方面的性能參數!謝謝
首先給樓主更正一個小錯誤,就是33型,而不能說033型,如果在海軍說033是要被笑話的,呵呵.
33型潛艇排水量1830噸(水下),1475噸(水上),
長76.6米,寬6.7米,吃水5.2米,航速是13節(水下),15節(水上),設計理論最大潛深是300米,配備艇員54人,武器系統為8具533毫米魚雷管,主要發射魚-1型瓦雷,少數可發射魚-4甲電雷.
33型潛艇共劃分為7個艙,即首魚雷艙、前蓄電池艙、指揮艙、後蓄電池艙、
柴油機艙、推進電機艙和尾魚雷艙,主要觀通設備有雷達和雷達偵察機、綜合聲納、通信聲納、偵察聲納和潛望鏡、電羅經、水壓計程儀、航跡自繪儀以及短波、長波、超短波等無線電通信設備及其天線,主機為2太太原造的6E390型柴油機,每台1500馬力.
目前33型潛艇陸續在退役,只剩下最後的19條了.
⑷ 中國039型宋級潛艇的基本參數是怎樣的
海軍裝備的最新一代國產常規動力攻擊潛艇,代號039型,西方稱為宋級潛艇。宋級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它最早引起世人矚目,是在1994年5月,當時美國偵察衛星發現一艘新型常規潛艇從武昌造船廠下水。這就是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039型潛艇。宋級潛艇已經成為我國海軍現役的最重要的艇種之一。
排水量:水面1700噸;水下2250噸;尺寸:艇長74.9米,寬8.4米,吃水5.3米。主機:柴油機-電力推進;2台或3台MTU柴油機;單軸;航速:水上15節,水下22節;編制:60名(其中軍官10名)。
魚雷: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水雷:代替魚雷;導彈:JY8-2。
對抗措施:電子支援:921-A型;雷達警戒;雷達:水面搜索,I波段;聲納:艇首安裝;被/主動搜索與攻擊;中頻。舷側基陣;被動搜索;低頻。
⑸ 中國093,094級潛艇的具體數據!!(最好有圖)
主要性能數據
排水量: 6200噸
主尺度 長107米,寬11米,吃水7.5米
主 機: 反應堆2座;蒸汽輪機2座;單軸
航 速: 水下航速:30節
人員編制: 170名
魚 雷: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
備 註: 現在2艘在建,據說將在2005年和2007年相繼服役。
c.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中國推出的第一種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092,北約代號「夏」級,1978年動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軍使用。1985年第一次水下發射導彈試驗失敗,1988年第二次發射才成功。數量可能在1到3艘,舷號均為406。
排水量:7000 噸
艇 長:120 米
艦 寬:10 米
航 速:水面最大航速16節,水下最大航速22節
潛 深:300公尺
艇 員:140人
武 器:12枚巨浪Ⅰ型潛射洲際導彈(攜帶一個30萬噸當量核彈頭,射程2000公里),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而094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在093型的基礎上放大改進而來的,它水面排水量9000噸,水上航速是15.5節,最大水下航速是23節。它的動力系統與093相同,艇體結構是半雙殼體。艇首自衛用武器和093幾乎一樣,也是兩種魚雷發射管。不同的是指揮台圍殼後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巨浪-2』型戰略彈道導彈,這是我國二次核反擊力量的中堅,共16枚射程11000公里,每枚可以載分導式核彈頭3-6枚,載三枚時是大當量彈頭,載6枚時是相對小當量彈頭。這樣,每艘核潛艇就具有攜載96枚核彈頭的能力,可以攻擊96個不同的目標,一艘就相當於092型『夏』級的八艘。從整體上來看,低噪音高機動的094型潛艇可以在同樣出色的093型核潛艇的伴隨下,具有自由出入太平洋中心地帶的可能,再配上遠射程的『巨浪-2』型導彈,完全可以覆蓋地球的任何角落。
⑹ 中國的潛艇總數和最大的潛艇,以及最大的軍艦噸位
中國現役或即將服役的潛艇按排水量噸位大小排列如下:
1、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設計建造中),數據不詳,有史以來最大噸位;
2、夏級(092)
(8000噸)
4艘
3、093型攻擊型核潛艇(2艘在建)(6200噸
)
4、漢級(091)
(5000噸)
5艘
5、k級(kilo877/636)
(2350/3000噸)
4艘
6、g級(6631)
(2350/2950噸)
1艘
7、宋級(039)
(1700/2250噸)
2艘
8、明級(035)
(1500/1900噸)
15艘
(另一說14艘)
9、武漢a級(33g1)
(1350/1700噸)
1艘
10、r級(6633)
(1350/1700噸)
現役24艘
(曾經服役90艘)
⑺ 中國建造過多少種潛艇
常規/核/AIP/外貿/科研(303)
種類不是數量啊
一般的,若干同型軍艦統稱為一級,這是西方的劃分方法,我國一般用型來命名.如宋級,這是北約的代號,我國一般稱為039/039A型常規潛艇。進口潛艇我國一般以進口國型號來稱呼,如「基洛」級(K級,KILO),同樣是北約代號,我國以俄羅斯的型號名稱之為877EKM/636型潛艇。
我國的潛艇的劃分和概況如下:
6603型常規中型潛艇,原蘇聯603型,北約代號W級(WISKEY),已全部退役。
6033型常規中型潛艇,亦稱033型,原蘇聯633型,北約代號R級(ROEMO),眾所周知,常規潛艇是中國海軍潛艇兵力的主力,而其中約有一半都是R級潛艇,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後期,共製造了84艘該型潛艇。這型艇還曾經向朝鮮出口7艘,埃及4艘。目前這型艇雖然可能改進了蓄電池和聲吶系統,但由於其自持能力的限制,無法在遠距離上執行長期任務,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有限。中國還曾經改裝了其中的一艘(舷號351),在其艇身兩側各加裝了3具YJ—1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可以在水面狀態下發射導彈,但據說最近其已經有了在水下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導彈的能力,不過由於艇體阻力增大,該艇的最大水下速度有所降低。根據1999年的消息,大概還有32艘在役,另有8艘處於預備役狀態。
晉級潛艇
總的來說,盡管中國艦艇在外型設計上正在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其系統設計和艇上武器、電子設備等項目的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而且中國的艦艇製造行業還有一個重要缺陷,就是在發動機和電子設備這樣的關鍵設備上嚴重依賴國外產品,象旅海級這樣的新型驅逐艦所用的燃氣輪機和新型常規潛艇所用的柴油機大都是從烏克蘭或德國購買的進口產品,似乎此後還可能繼續使用此類國外產品。而其電子產業雖然能獨立製造部分裝備如雷達或通訊設備等等,但在聲吶和綜合戰斗指揮系統等方面,還不得不依賴國外技術的幫助。
⑻ 032型潛艇的簡介
032型潛艇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役最大的柴電動力潛艇,其水下排水量為6628噸。該艇於2012年入役,由武漢造船廠建造,用於測試新一代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海軍032型201號潛艇,為替代老式高爾夫級200號潛艇而上馬的新一代試驗潛艇,2005年立項研製,2010年9月下水,2012年9月完成航行試驗,同年10月16日加入海軍序列。該艇在艇橋內有貫穿艇體的大型試驗艙段,可以進行各種改裝,試驗潛射戰略導彈、舷間垂發巡航導彈、反艦導彈、魚雷、整體逃生艙和特種作戰水下運載器。
⑼ 咱中國093c潛艇排水量多少看起來不錯嘛
水下排水量:8,000噸;
全長:106米;
身寬:11米;
潛艇吃水:10米;
最大潛深:400米;
噪音量級為110分貝;
自持力為80天
這些都是專家從照片推算出來的,中國軍事想來不透明,何況核潛艇屬國家高度機密。
093數量不多參考
2-4艘,甚至更少,是我國第二代核攻擊潛艇,個項技術指標不算世界先進。如艇身排水孔直接暴漏不夠流暢,行進時與水摩擦產生雜訊。
武器系統不能發射對岸巡航導彈。
世界先進核潛艇如:海浪(美國)採用泵噴推進
就是不用螺旋槳,靠往後噴水前進,以及弗吉尼亞核潛艇的後期型也是泵噴推進。雜訊接近95分貝接近海洋雜訊,幾乎探測不到。
⑽ 033級潛艇的性能好嗎
「R」級(羅米歐級)是前蘇聯613型的改進型,前蘇聯向中國有償轉讓,由中國進行仿製的,國內稱為033型。曾一度是我國的主力潛艇。
概述歷史
R級潛艇(北約代號:Romeo class,簡寫為R級,蘇聯代號:633工程)是蘇聯於1950年代設計建造的一種柴電驅動常規潛艇。該型艇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U型潛艇。在二戰末期,蘇聯獲得了數艘XXI型U艇,從而得到了U艇的關鍵技術。這些技術被應用到Z級潛艇和W級潛艇上,在進一步改進後便衍生出這種R級潛艇。
該型艇原計劃建造560艘,但是在1957年10月到1961年12月之間建造了20艘之後,蘇聯海軍轉向建造核潛艇。以現今標准來說R級潛艇的性能早已落伍,但作為訓練艇和偵察用途還有一定的價值。
主要改進
R型潛艇與W型(613型)相比主要改進之處是:增加2具魚雷發射管,提高了水聲設備性能,增加了蓄電池的水冷卻系統,下潛深度增大,通氣管狀態作為主要航態提高了航速,採用將貯備浮力轉變成超載燃油的途徑,巧妙地使續航力和自持力增大了一倍,結果在動力裝置未作改變,依靠改進流體動力和推進特性,排水量增大約450噸,但是水下航速和W型相比仍保持不降低。
R型潛艇共劃分為7個艙,即首魚雷艙、前蓄電池艙、指揮艙、後蓄電池艙、柴油機艙、推進電機艙和尾魚雷艙。在首魚雷艙有6具533毫米發射管及6條備用魚雷,首部水平舵及錨裝置以及應急吹除系統。在首蓄電池艙有一組蓄電池和軍官住艙。在指揮艙集中了雷達、聲納、航海、操舵、潛浮、均衡、射擊指揮以及高中壓氣、疏水、液壓、空調、冷藏、蓄電池水冷等主要系統。還有潛望鏡、雷達天線、無線電天線及通氣管的升降裝置。在後蓄電池艙有一組蓄電池和艇員住艙。在柴油機艙有2台柴油機、全船通風機、空調和製冷系統等。在推進電機艙有2台主推進電機和2台經航電機及其控制設備。在尾魚雷艙有2具發射管、舵傳動裝置等。
R型潛艇有11個壓載水艙,具有良好的水下不沉性和適航性。主要觀通設備有雷達和雷達偵察機、綜合聲納、通信聲納、偵察聲納和潛望鏡、電羅經、水壓計程儀、航跡自繪儀以及短波、長波、超短波等無線電通信設備及其天線。
性能參數
排水量:1475噸/1830噸(水面/水下)
長:76.6 m
寬:6.7 m
吃水:5.2m
航速:15節(水面)
12節(水下)
武器:8具533mm魚雷發射管,也可攜帶水雷28枚
潛深:300米
續航力:水上9000公里/9節
動力:兩台37-D柴油機,雙軸
建造狀況
蘇聯:20艘,已經全部退役,但仍有一兩艘用作固定訓練設備。
中國:冷戰期間最多曾有84艘R級潛艇,目前大部分已經退役,只有31艘作為訓練艇在使用。
北朝鮮:部署有22艘該級潛艇,有一些是從中國進口零件組裝,另一些則是從中國直接進口。其中4艘部署在朝鮮以西海域。
保加利亞:有一艘R級潛艇在役,這是保加利亞從蘇聯進口的四艘該級潛艇的最後一艘。
敘利亞:曾經從蘇聯進口三艘R級潛艇,已退役。
埃及:從中國進口6艘改進型R級潛艇,4艘在役。
阿爾及利亞:從蘇聯進口兩艘,已退役。
中國改型
中國在獲得R級潛艇的設計圖後,進行了一些改進。
033型
在1950年代中蘇蜜月期間,蘇聯提供給中國(稍後也向北朝鮮)R級潛艇的設計圖與建造設備。中國於1963年開始自行建造R級潛艇,編號為033型。1962到1984年間,中國共建造了84艘033型潛艇,是中國生產最多的潛艇,還有一些出口到其他國家。033型潛艇在R級潛艇的設計基礎上作出了多項改進,降低航行噪音大約20分貝。艦載聲納也從原始的蘇聯制型號更改為中國研製的105型,後期又換裝613廠生產的H/SQ2-262A型聲納。目前大部分033型潛艇已經退役或封存,只有幾艘作為訓練艇還在使用。
033G1型
033G1型潛艇是中國第一艘發射飛航式導彈的潛艇,也是唯一的一艘水面發射飛航式導彈的潛艇,舷號351。其所加裝的導彈是「鷹擊8號」反艦導彈。033G1是以033型潛艇為母體的改裝艇。在上層建築內左右舷各增設了三座箱式導彈發射筒,艇的上層建築線型變化較大,使033型潛艇本來就不高的水下航速和水下經濟續航力下降不少。由於導彈發射的需要,增加了自動測風儀、方位水平儀和雷彈合用的射擊指揮系統,改裝了雷達。033G1型潛艇於1978年完成改裝設計,1980年在武昌造船廠開工,1983年7月交付海軍,1985年海上發射導彈試驗成功。
由於必須在水面發射導彈,此型艇未曾批量生產,但為中國發展潛艇水下發射飛航導彈設計技術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035系列1970年代,位於中國湖北武漢的武漢船舶設計院(701所)在033型潛艇的技術上設計了一種新的潛艇,即035型潛艇(北約代號:明級,英語:Ming-class)。035型潛艇換裝了改進型柴電引擎,減少阻力的船殼,擁有更快的水下航行速度,並換裝613所設計的H/SQZ-262型聲納。1971到2000年間,中國一共建造了21艘035型潛艇。該型艇至少有四種改進型號,即ES5C、ES5D、ES5E和ES5F。最新型的改進型號ES5F型又稱為035G型,換裝了613所設計的H/SQ2-262C型聲納。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有17艘035型潛艇,其中一艘可能已經換裝了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A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