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森林大學區分區多少
『壹』 中國森林大學在哪裡
沒有中國森林大學。
首先沒有專門的大學叫中國森林大學,但是有林業大學。
中國的林業大學有多所,比較著名的有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等。林業類大學主要以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等學科為主,研究如何認識森林、培育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
『貳』 森林大學
一直很喜歡我們的學校,一條條干凈利落的柏油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學校的凌雲東路我總能想到「干凈利落」這個詞,或許是它真的足夠干凈,看了足夠令人賞心悅目吧。
學校的清潔工總是勤勞的很。他們大多年紀比較老,可他們好像有使不完的勁用在清掃落葉上。秋天的葉子是掉的最勤的,這時候的傍晚我們總能聽著鳥叫,沙沙地踏著落葉回到舒適的寢室。可第二天再出門便不會有這些福利了,落葉早被清潔工處理了,如果真想享受沙沙的踏步聲的話,或許你就得起個大早了。
說到我們學校,最想說的還是我們學校的樹。那些嬌媚的花啊,那些暗裡抽芽的草啊,我都可以不說,但樹是一定得說的。
看過很多學校,也去過一些學校,但在其他學校看到的樹,總是間隔地遠,稀稀落落的,一點也不熱鬧。學校為了美觀,但我覺得那是畸形審美,他們總愛把樹修剪地規規矩矩的,有的連稍有伸展的枝幹也不放過,偏要剪了去。這樣的樹鳥兒也不愛搭理,於是它們只好都聚集到我們學校的樹上來了。
我們學校樹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大,大的出奇。它們也被種的稀稀落落,可是因為它們大,整個學校竟因它們而顯得有些擁擠,或者說是俯瞰時,顯得擁擠。
每次爬到頂樓往下看時,你總會一遍又一遍地驚奇:這學校是建在森林裡了吧!我們學校曾被議論為是海洋大學,但我卻覺得,森林大學似乎會更為貼切些。
我們學校的樹是男女通吃的。之所以說它男女通吃,是因為我經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學校的樹,女生愛發,男生也愛評論、收藏。
別人學校的表白牆大多是表白歡喜的人的,而我們學校的表白牆隔三差五就有人表白學校的樹,還有人為了收集學校森林的美圖,特意在表白牆徵求美圖。於是,表白牆最後竟差點成了收集學校的美圖牆。
春天來了,再次忍不住贊嘆我們坐落於森林的校園。住在這個森林裡,感覺真是精靈般的美妙!
『叄』 中國大學佔地面積排行榜2022
2022年中國大學佔地面積排行榜為:台灣大學、
1、台灣大學:學校總佔地面積高達51萬畝,也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大學,等同86個清華校區面積大小,和整個台灣省相比,就佔了其中的百分之一,堪比一座小城市規模。由於包括農業試驗場、文山植物園試驗地等,才有了面積如此巨大的中國台灣大學。
面積最大的大學,一半是 985。 一個學校的佔地面積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的教學資源及實力。有的學校十分豪橫,堪比一座小城,學生需要乘坐公交車才能橫跨整個校區。農業大學大到擁有一個山頭的私家園林,而海淀區的諸多高校連自行車都沒有用武之地。
『肆』 全國所有的林業類院校有那些
一、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南林」,位於江蘇南京,是一所由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江蘇省十五所重點建設大學成員,是以林科為特色,以資源、生態和環境類學科為優勢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前身為中央大學(創建於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學(創建於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並組建的南京林學院,是當時全國僅有的三所高等林業院校之一。1955年華中農學院林學系(武漢大學、南昌大學和湖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組成)並入,1972年更名為南京林產工業學院,1983年恢復南京林學院名稱,1985年更名為南京林業大學。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0725畝,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3億元,設有22個學院(部),開設有本科專業74個,有8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國家一流學科、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教職工2100餘人,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3萬餘人。
二、西南林業大學
西南林業大學(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西林」,坐落於春城昆明市,為國家林業局和雲南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學;是一所以林學學科為主,生物環境類學科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管、教等學科交叉發展的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981 年成為國務院批準的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3 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起始於1939年雲南大學森林系,歷經昆明農林學院、雲南林業學院、雲南林學院、西南林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於1978年獨立建校,原屬林業部直屬院校,1983年更名為西南林學院,為原林業部直屬的六所區域性林業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調整為「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管理」的高等學校,2010年更名為西南林業大學。
學校現有白龍、石林、楸木園3個校區,佔地 2703 畝,學校教學實驗林場693餘畝。,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30人、外國留學生40餘人;校舍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3億元;學校下設30個教學單位,本科專業及方向72個;有教職工1219人,其中正高職人數為107人。
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簡稱「林科大」或「中南林」(CSUFT),坐落於湖南省長沙市,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省屬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湖南省2011計劃建設高校,建有湖南北羅霄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綠色發展研究院。
學校是湖南省屬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個擁有研究生院的省屬高校,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藝等九大學科門類,是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研究生推免權、以林業科學為特色的綜合型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前身之一是成立於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學院。1963年,在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同志的直接關懷下,湖南林學院遷往廣州與華南農學院林學系合並成立中南林學院,直屬國家林業部管理。2005年12月,中南林學院更名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截至2018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1388畝,校舍建築總面積70.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8.7億元;設有研究生院和24個教學單位。擁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有2個國家特色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培育)學科、10個省部重點學科;設有76個本科專業。
四、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東北林大、NEFU」,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林業工程為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國家林業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
東北林業大學創建於1952年7月,原名東北林學院,是在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和東北農學院森林系基礎上建立的,由原國家林業部直屬管理。1985年8月,更名為「東北林業大學」。2000年3月,由國家林業局劃歸教育部直屬管理。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簽署協議、2012年3月教育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合作共建東北林業大學。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校園佔地136公頃,有帽兒山實驗林場(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涼水實驗林場(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總面積3.3萬公頃;設有研究生院、18個學院和1個教學部,有63個本科專業,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種類32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點;有教職員工25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3萬餘人。
五、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北林「,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商務部援外學歷項目獎學金、北京市政府獎學金、北京市「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以及亞太森林組織獎學金項目院校,
北京高科大學聯盟、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創始成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授權可自行審定教授任職資格的高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一級學科內可自主設置博士、碩士二級學科及交叉學科的高校,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具備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學校以生物學、生態學為基礎,以林學、風景園林學、林業工程、農林經濟管理為特色,農、理、工、管、經、文、法、哲、教、藝等多門類協調發展。
北京林業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成立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並入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
截至2018年12月,校本部有校園面積696畝,學校實驗林場佔地面積12480畝。設16個學院。學校在校生25347人,教職工1888人。
『伍』 北京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北京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北京林業大學有1個校區,校本部。
二、北京林業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2330畝,校本部校園面積703畝,實驗林場佔地面積11627畝。有館藏文獻170.35萬冊,電子文獻39900GB,電子資源庫39種。有16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教職工1806人,其中專任教師1180人。有在校生31947人,其中本科生13282人,研究生4621人,各類繼續教育學生12169人,非計劃招生高等教育學生中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1875人。
三、北京林業大學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成立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並入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1年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被國家列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獲得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2008年,學校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項目試點高校。2010年獲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共建支持。2011年與其他10所行業特色高校參與組建北京高科大學聯盟。2012年,牽頭成立中國第一個林業協同創新中心——「林木資源高效培育與利用」協同創新中心。2016年,學校「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入選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創新中心。2017年,學校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林學和風景園林學兩個學科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陸』 北京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北京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北京林業大學只有1個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該校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二、北京林業大學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成立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並入學校。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1年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被國家列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獲得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2008年,學校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項目試點高校。2010年獲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共建支持。2011年與其他10所行業特色高校參與組建北京高科大學聯盟。2012年,牽頭成立中國第一個林業協同創新中心——「林木資源高效培育與利用」協同創新中心。2016年,學校「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入選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創新中心。2017年,學校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林學和風景園林學兩個學科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2018年,我校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以生物學、生態學為基礎,以林學、風景園林學、林業工程、草學和農林經濟管理為特色,是農、理、工、管、經、文、法、哲、教、藝等多門類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授權可自行審定教授任職資格的高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一級學科內可自主設置博士、碩士二級學科及交叉學科的高校。經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林學和風景園林學兩個一流建設學科位居A+檔位。學校現有16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及方向,72個碩士生招生學科專業、30個博士生招生學科專業,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6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含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一級)、3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培育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一級)(含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二級)、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
學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辦學理念,為國家培養了10多萬名高級專門人才和一批外國留學生,其中包括15名兩院院士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科技專家和管理人才,他們為我國林業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在校生25347人,其中本科生13309人,全日制研究生5931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356人,各類繼續教育學生5751人。學校教職工1888人,其中專任教師1204人,包括正教授302人、副教授54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中組部「」入選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2人,國家特聘專家1人,教育部「*獎勵計劃」入選者7人,國家「973」首席科學家1人,「863」首席專家1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環保部「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8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創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50人,北京市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6人,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3支。教師獲獎眾多,其中有1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2人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人獲國際環境突出貢獻獎,1人獲Luc Hoffmann濕地科學與保護獎,3人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人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3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北京市人民教師獎,25人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人獲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2人獲全國林業教學名師稱號。
『柒』 武漢有哪些好大學排名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簡稱中南大,位於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湖北工業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工程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漢科技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中師范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捌』 湖北省所有大學排名
1、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漢大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副部級。是首批國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建設的高校。
教育「傑出工程師培訓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訓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訓計劃」和其他重點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最密切聯系法國大學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是世界領先的「科學」雜志上市在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2、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由原華南科技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成立於5月26日,2000年的合並,是第一個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一個學校的校園佔地面積7000畝,被稱為「森林大學」。
3、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它位於九個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佔地面積120多萬平方米。
學校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吸收了外來文化的養分,繼承了革命文化和教育的傳統。它形成了中國教師「忠誠、慷慨、朴實、剛毅」的精神,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優秀人才。
4、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由原武漢理工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和武漢汽車技術大學於2000年5月27日創辦。它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校之一。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佔地4000多畝,總建築面積167萬多平方米,4個現代化圖書館,館藏圖書400多萬冊。
5、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設有經濟、法律、管理三大學科門類,以及哲學、文學、歷史、科學、工程、藝術等九大學科門類。
由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玖』 南京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南京林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南京林業大學有1個校區,是南京林業大學本部。
二、南京林業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南京林業大學本部:江蘇省南京市龍蟠路159號
學校前身為中央大學(創建於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學(創建於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並組建的南京林學院,是當時全國僅有的三所高等林業院校之一。1955年華中農學院林學系(武漢大學、 南昌大學 和湖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組成)並入,1972年更名為南京林產工業學院,1983年恢復南京林學院名稱,1985年更名為南京林業大學。
三、南京林業大學簡介
南京林業大學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紫金山麓、碧波盪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省屬重點高校,於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學校前身為中央大學(創建於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學(創建於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並組建的南京林學院,是當時全國僅有的三所高等林業院校之一。1955年華中農學院林學系(武漢大學、 南昌大學 和湖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組成)並入,1972年更名為南京林產工業學院,1983年恢復南京林學院名稱,1985年更名為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作為一所以林科為特色,以資源、生態和環境類學科為優勢的多科性大學,在百餘年發展歷程中,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提高教學質量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緊緊圍繞培養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為實現「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的宏偉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繼承發揚了艱苦創業的光榮傳統,形成了「團結、朴實、勤奮、進取」的校風和「誠朴雄偉,樹木樹人」的校訓。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學校主動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學院專業結構。現設有林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風景園林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輕工與食品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育部等21個學院(部)。
學校學術實力雄厚,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現有8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現有工程學、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和環境與生態6個ESI全球機構學科排名前1%,林業工程1個國家一流學科,林業工程、生態學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林木遺傳育種、林產化學加工工程、木材科學與技術、森林保護學等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江蘇省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4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9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含培育),6個一級學科江蘇省重點學科(含培育)。 國家重點學科數量位列江蘇省屬高校前列。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取得了兩個「A+」(林業工程、林學)、一個「A-」(風景園林學)的好成績,A+學科數位列全國林業高校和江蘇省屬高校第一。 ;
『拾』 北京林業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及新生開學報到時間
北京林業大學於1952年建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獨立設置北京林學院。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並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學校於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1960年被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69年,學校被迫遷往雲南,輾轉十年,於1979年返京復校。1982年國務院批准我校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1996年被國家列為「211工程」首批建設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屬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准試辦研究生院,12月進入「面向愛揚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國家列為「211工程」「十五」重點建設高校。2004年5月通過教育部評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為全國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國家列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高校之一。
學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博士點,73個碩士點,還有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8個學科門類的22個一級學科,學科點擁有量處於農林院校前列。現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木遺傳育種、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003年在全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林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位居全國之首。2001年以來,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3篇,位居全國林業高校之首。2004年,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專業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91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95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610人。教師中來自國內外重點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佔61.2%。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5人,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各1人,省部級跨世紀學術與技術重點培養對象人選1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05人。在國際學術機構擔任理事、執委、委員以上職務的教師有20多人,在國內二級以上學術團體擔任常務理事以上職務的有130多人。教師中,有1人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人獲國際環境突出貢獻獎,1人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1人獲全國或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2人獲高校青年教師獎,4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獲中國林業青年科技獎,6人被納入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9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1人獲霍英東教育基金獎,12人獲劉業經教授基金獎等。
學校科學研究實力雄厚,成果豐碩。建有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野外台站、3個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5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林業局定位觀測站。有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中國防治荒漠化培訓中心、全國林業進口教材中心等29個研究機構。2000年以來,科研總經費為1.8億多元,其中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973」、「863」等各類縱向科研項目522項,科研經費1.6億多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餘項;獲得植物新品種權6項;發表學術論文4100餘篇,被SCI等三大檢索機構收錄420餘篇。科研成果轉化形成了以三倍體毛白楊、四倍體刺槐、名優花卉、地被植物等優良品種研發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毛白楊產業受到朱?基總理和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關懷,對三倍體毛白楊科研、推廣示範等工作做了具體批示,並給予專項撥款。
學校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學改革成果豐碩,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繼1989年獲得國家首屆優秀教學成果獎之後,近年來,連續獲得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和7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北京市精品課程7門,北京市教學名師1名。2002年以來,我校園林專業學生在國際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大賽和國際建築師及大學生建築設計大賽中,有12人次獲得金獎。在北美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校兩隊分別獲MeritoriousWinner獎、HonorableMention獎。有3名學生獲全國挑戰杯銅獎,2名獲首都挑戰杯特等獎,9名獲一等獎,37名獲二、三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有1人獲特等獎,24人獲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有9人獲全國一等獎,6人獲全國二等獎。我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在90%以上。2005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學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的辦學理念,為國家培養了近5萬名高級專門人才和一批外國留學生,其中包括12位兩院院士(與林業行業相關的共有18位院士)以及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沈國舫等12名省部級領導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的科技專家和管理幹部,他們為中國林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2004年,我校教師關君蔚院士和校友王濤院士囊括首屆「林業科技重獎」個人獎;以院士為主的8名教師和校友獲得首屆「林業科技貢獻獎」,占獲獎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本部現有校園面積675畝,正在建設的鷲峰校區佔地面積750畝,學校實驗林場佔地面積10870畝,學校總佔地面積12295畝。截至2005年7月,學校校舍總面積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建築面積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9平方米。教室面積53606平方米,生均3.35平方米。擁有單價800元以上用於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共17352台件,價值16976萬元,生均9597元。學校單價5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490台件,價值6900萬元。新建的圖書館紙質藏書達121.26萬冊,電子資源庫16種,各類電子圖書總計71.3萬種。建成了「千兆骨幹、百兆桌面」的數字校園網路。
學校主辦有《北京林業大學學報》、《中國林學(英文版)》、《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風景園林》等4種期刊,其中《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被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的中國農林類科技期刊,先後榮獲第二屆和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百種重點期刊獎。2004年在全國林業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一,在全國高校學術期刊(自然科學)位居第三。此外,還有秘書處設在我校的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主辦的《中國水土保持科學》期刊和與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合辦的《中國林業教育》。
學校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和開放辦學。我校先後與3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餘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組織建立了教育與科技合作關系,授予十餘名外國學者為名譽教授,每年聘請百餘位外籍專家來校講學。2000年以來,共舉辦了21次國際學術會議,接待國外專家學者千餘人次,派出大量教師出國交流合作,執行國際合作項目30餘項。2003年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聯合辦學,培養草業科學(草坪方向)專業本科生,已有80名學生順利進入學業。學校還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中國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國際竹藤中心、北京林業幹部管理學院等單位實行聯合辦學和科教合作,參與發起成立北京學院路高校教學共同體,拓寬了教學空間,實現了校際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學校始終堅持,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後勤和工會工作的改革與發展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辦學活力不斷增強。先後獲得了「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校」、「北京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單項獎」、「首都精神文明單位」等一系列榮譽。校團委連續11年被評為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學校1996年通過了北京市「文明校園」評估,1999年被中國教育工會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獲得「北京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校工會先後被評為北京市「模範教職工之家」和全國「模範教職工之家」。2002年被首都綠化委員會評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2005年校團委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目前,學校正以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宗旨,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以林業和環境科學為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