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人收入占整體收入多少
Ⅰ 中國多少財富才算富豪
家庭月收入低於2000都算貧困戶。
上世紀80年代,如果家庭存款超過1萬元,就算是有錢人了,主要是因為當時普通居民的月收入只有40-50元,而高工資收入也只有100元左右,很難擁有一萬元的存款。因此,按照當時的標准,如果一個家庭擁有1萬元存款,就直接稱為了萬元戶。但現在的時代不同,那麼現在一個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能被稱為是有錢人呢。
現在對於有錢人的標准也已經改變了,過去存款1萬元就被視為有錢人,但現在每月收入1萬元,都不是有錢人,因為無論收入有多高,也取決於可支配收入。許多人的收入並不低,但他們必須每月還要還房貸車貸。這樣一來幾乎沒有什麼剩餘能真正用於家庭開支。
此外有錢人也並不取決於他們的可支配收入,而主要取決於可投資資金,即每個月可以剩下多少錢用於投資。
對於這個問題,一些專家表示,首先不同地區的收入水平和標准存在不同的差距。其次一線城市居民收入高於二線城市,普通城鎮居民收入高於農村,低收入人群主要都在農村。盡管對這一說法存在不小的爭議,但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標准。
1、基本標准。
有錢人最基本的要求必須是沒有債務。許多人名下有幾套房地產,但卻沒有任何銀行存款,這些房產的貸款也沒有還清。這些人看起來很有錢,不過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他們有可能連幾萬塊錢都拿不出來。
還有些人的收入並不低,但還每月還完房貸和車貸之後也所剩無幾,這樣的人也不能算是有錢人。因此,沒有房貸,車貸,債務,房子屬於自己,每個月的收入都供自己支配,這是有錢人最基本的標准。
換句話說,如果有負債,就可能達不到基本標准。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債務意味著收入可以自由控制。雖然收入存在多少因素,但他們算是最基本的富人。
2、中等標准。
中等標准當然高於基本標准,這也代表著不僅沒有債務,而且還高於全國平均存款。據統計中國居民人均存款約5萬元。如果是一個三口之家,則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存款必須超過16萬元,這被視為中等水平。
然而,這只是從存款的角度來看,不包括房地產和汽車。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有房有車,一個家庭的存款將超過16萬元,這已經超過中國50%的家庭。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居民的活期存款金額為8861萬元。按照這個標准,中國的人均存款應該是6.3萬元。
按照一個三口之家的標准,如果你有20萬左右的存款,擁有自己的房產,沒有債務,那麼你家的經濟狀況已經超過全國一半以上的家庭,可以說是中等有錢人。
3、高等標准。
進一步提高標准。除了滿足上述中等有錢人的所有條件外,還實現了財務自由。就算是不出去工作,仍然有利息收入來養家,但是,許多中國家庭達不到這個標准。
如果按照這個標准計算,存款至少是100萬。當然,如果想實現被動收入就可以達到家庭支出的標准,儲蓄必須超過500萬。這樣,生活質量將再次提高,即使沒有工作,生活也不會太糟糕。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達到這一標准難度就更大了。一般來說,這個標准更適用於企業家庭。
4、超出標准。
這已經不是銀行存款150萬或200萬的事情了。除了沒有負債,還有千萬,甚至上億的身價,資產,這類人群主要是企業家。當然,你也可以說企業家肯定會有債務,但這里是指,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凈資產是千萬級甚至上億級別的。
事實上,所謂的超標准就是指國內的巨富人群。也可以指進入福布斯和胡潤富豪榜的名人。不得不說,這樣的富人相對較少,但他們確實得到了大眾的認可。通常有自己獨立的企業,都是罕見的億萬富豪。換言之,只要是身家資產過億,就可以說是超標准家庭。
事實上,要想在中國成為有錢人並不難。只要有自己的房地產,沒有負債就可以了。據統計,中國人均存款約5萬元,按一個三口之家來算,那麼儲蓄也不過是15萬。稍微好一點的話,有個20萬的存款,超過社會家庭平均存款就可以了。
Ⅱ 中國富人財富佔中國總GDP的多少
中國自古有著財不外露的習慣,據04
年的統計中國有23.6 萬名富人(資產
超過100萬美元約占當時中國總人口
--12.9227 億的萬分之二)創造了同
當年GDP(14099 億美元)相比近乎
70%的財富,但如果算上那些隱藏的
富人估計這個數應該至少上升2 個百
分點(個人觀點)
另外中國富人數量幾乎每年都是以
超過10%的速度增長,財富的增速更
是驚人,這個看每年的胡潤中國財富
榜就知道了,所以現在09 年應該富
人數量相對多一些財富占的總比重
也會多一些(因為沒有找到數據,所以
只能大概推測了)
題外話:其實能不能成為富人不是很
主要,比這個更主要的是有合理的理
財觀念,即使成不了富人也會讓生活
過的井井有條安安心心。
Ⅲ 中國1%的富人佔全國總資產的多少
中國處於頂端的1%富人家庭佔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資產。
據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最新出爐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中國處於頂端的1%富人家庭佔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而底端的25%家庭僅擁有中國財產總量的1%左右!
Ⅳ 窮人和富人的比例多少
2:8
窮人與富人比例.有位著名人士曾經很哲學的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定律"二八定律".
Ⅳ 在中國有多少人年收入超過200萬元包括那些億萬富豪
目前並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保守估計,我國真正年入百萬的人群所佔比例很少,可能不到200萬人,但最少在100萬人以上。
年收入100萬元中國有多少人?
中國年薪100萬以上的人非常的少,估計最多也只有200萬左右。根據北師大CHIPS資料庫的數據顯示,我國月收入在萬元以上的人,只有854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61%。年薪100萬以上的人所佔比例更少。
2018年之前,我國個稅徵收標准為3500元以上,納稅總人口為1.87億人。2018年8月,我國個稅徵收標准調整為5000元以上。納稅總人口下降到了6400多萬人。從側面反映了納稅人的收入情況,1億多納稅人的收入,都處於3500元到5000元之間。
北上廣深是我國的4大一線城市,在這幾個城市,網路上似乎到處都是億萬富翁,年入百萬似乎很輕松。其實,即便是在這幾個城市,年入10萬都是一個很大的關口。
因為幾個城市的平均工資,都卡在8000元上下的水平。既然是平均工資,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人,低於這個標准。
根據我國兩大調查機構的聯合測算,在我國14億多人口中,年入100萬元以上的人(包括那些億萬富翁),總計只佔了0.05%,換句話說,總計只有70多萬人。
不過,對於這個數字,我們還是保有懷疑態度的。70萬人分別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每個城市根本沒有多少,這個數據過於保守,或者說明顯偏低。我們認為,年入100萬的人群,最少在100萬人以上,但估計不會超過200萬人。
如果年收入提高到200萬元,那麼就更少了,可能只有幾十萬人甚至更少,畢竟收入越高,那麼比例也就更低。
Ⅵ 中國的富人佔有著中國的多少財富
一、中國富豪群體規模日益壯大
胡潤富豪榜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中國財富超過5億元的富豪數量由不到40人大幅上升1.7萬人,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數量則由寥寥10人擴大至1737人。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富豪人數的增幅明顯超過其他國家。近十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中國的上榜人數增加了205人,增幅位居全球首位,增幅排名第二的美國增加了165人,排名第三的印度則只增加了67人。若進一步考慮隱性富豪,中國富豪群體的規模更為龐大。隱性富豪是指財富規模達到富豪榜門檻但未出現在富豪榜上的富豪。受傳統文化、制度環境及部分企業股份結構復雜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隱性富豪現象較為普遍。根據胡潤研究院的估算,2014年中國財富超過20億元且未上榜的隱性富豪多達2200人。由此可推算,中國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群體規模實際可能已經達到3000人以上。
當前有觀點認為,中國富豪群體的快速擴張與經濟高速增長密切相關,隨著經濟增速的逐步放緩,富豪群體的快速擴張趨勢將會有所緩解。然而國際經驗表明,經濟高增長與富豪群體擴張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系。美國與歐洲的富豪群體在「大穩獎時期均未出現快速擴張,日本在經濟騰飛階段同樣也沒有出現類似情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雖然2013年以來經濟增速顯著放緩,但近三年卻是中國富豪群體規模擴張態勢最為迅猛的時期。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數量增加了865人,而2000年至2012年的十年間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數量也不過增加了862人。因此,認為中國富豪群體的擴張趨勢會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而放緩的觀點值得商榷。
二、中國富豪群體財富佔全社會財富比重持續上升
2000年中國前1000名富豪持有的財富規模佔全社會財富的比重約為1.1%,2015年這一比重已上升至7.8%。考慮到2015年進入前1000名富豪的財富門檻已高達39億元,如果將范圍擴大至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中國富豪群體持有財富佔全社會財富的比重將上升至9.2%。若進一步考慮隱性富豪的財富規模,財富超過20億元的富豪群體持有財富佔全社會財富比重將接近15%。這一財富規模接近全國財富排名後70%人群持有的財富總量,幾乎與印度整個國家的財富規模相當。
富豪群體財富佔全社會財富比重的持續上升是因為富豪財富積累顯著快於其他群體。根據胡潤富豪榜數據計算發現,2008年至2015年中國居民的人均財富增長了64%(財富中位數僅增長了33%),前1%富裕人群的人均財富增長了131%,而前1000名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長了273%。不僅如此,前1000名富豪群體的內部也呈現出「富者愈富」的特徵:前10名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長了310%,前5名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長了337%,首富的財富則大幅增長了412%。
三、中國富豪群體財富積累速度明顯快於其他國家
事實上,近年來富豪群體財富的快速積累並非中國所特有的現象。受益於技術創新、全球化以及金融創新這三大因素的推動,全球主要國家的富豪群體財富規模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榜富豪持有的財富規模為3.6萬億美元;而2015年上榜富豪持有的財富已增長至7.1萬億美元,佔全球財富總量的比重達到了2.8%。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富豪財富的積累速度明顯更快。2010年至2015年,中國前50名上榜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速高達22.3%,同期全球前50名上榜富豪的人均財富增速為9.6%,美國、德國以及印度等國家的增速均不及中國的二分之一。
此外,從平均年齡與創富指數可以進一步分析中國富豪財富快速積累的情況。基於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全球上榜富豪的平均年齡為63.7歲,美日德等主要經濟體富豪群體的平均年齡均在62歲以上,而中國富豪的平均年齡僅為54.8歲。如果中國富豪的財富大多依靠繼承得到,那麼其年齡理應較低,但實際上中國富豪幾乎均為白手起家。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用創富指數1到5來劃分富豪財產繼承或是白手起家的等級。指數為1表示富豪的財富完全是繼承得到,指數為5表示在沒有父母幫助下白手起家。全球富豪的創富指數為3.84,美日德等主要經濟體的創富指數均未超過3.9,而中國的創富指數高達4.94,排在全球第一。因此,中國富豪群體不僅平均年齡低於其他國家。而且幾乎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財富積累過程,這就更加突顯出中國富豪的財富積累速度快於其他國家這一特徵。
中國富豪巨額財富的快速積累,主要得益於近十多年來房地產與製造業的強大造富能力。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中國上榜富豪中來自於房地產與製造業的富豪佔比為47%,遠高於全球24%的平均水平。房地產方面,自1998年房改以來,中國居民住房剛性需求的集中釋放導致房價持續快速上漲,進而為房地產行業帶來了超高利潤率。2006年至2013年房地產上市企業凈利潤率平均為21.1%,遠高於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的平均水平,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房地產富豪。製造業方面,受益於2001年中國加入WTO所帶來的外部需求顯著擴張,再加上要素價格管制與人口紅利等低成本因素的推動,中國一舉成為全球製造業的第一大國,由此製造業也成為了孕育富豪。
Ⅶ 現在全國的人真實的月收入是多少錢有錢人真的很多嗎
現在全國的人真實收入是多少?有錢人真的很多嗎?2020年全國平均工資大概是有97000元。這還是在疫情大絕大多數的人宅在家的情況。依然保持著正增長,並且增長幅度達到了6%點,一而回歸到線下再看看身邊人的收入情況,幾千塊錢的人不清晰,數即使是北上廣這些城市平均工資也不過是1萬出點頭。
即使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家庭人均月收入超過2萬元,這個人均月收入可是一家一個人2萬元也就是一人10萬元,然後除以3個人甚至一人5萬元,但是剩下的五個家庭成員是老人和孩子,這么平均下來反而是低於人均1萬元了。那麼這樣的家庭和人群,你說他是窮人群體嗎?當然不能簡單的認為因為這類家庭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並且個體收入很高。
之外即使從日常生活中月入5000,也屬於有錢人的標准,例如根據之前的美團的一份數據表示自從2015年到2020年即使在補貼之下美團萬能的客單價也是從25元一路漲到了50元左右。這也側面的證明了,其實國人的收入水平並沒有一些報告中的那麼高相反,看似屬於中下的月入5000元水平反而是一個比較真實的有錢人的水平,當然你如果你說有錢人不吃外賣的話,那確實沒有錯,畢竟你的有錢人標準是的。
Ⅷ 在中國有多少財富才算富人呢
在中國有多少財富才算富人呢?
讓我們先談談收入差異
首先,像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也被稱為普通收入階層,約占社會的79%。
較高的稱為中產階級,他們可以占社會的15%。
在較高的水平上,有高收入群體,約占社會比例的5%。
富裕階層自然較高,約占社會比例的1%。
我們只需要知道中產階級是什麼,就可以了解普通收入階層和高收入階層的收入狀況。
許多人說,只要他們的年收入在80,000到500,000之間,他們就被視為中產階級。
當然,這只是一個門檻。俗話說,外面有人,外面有人。總會有一些巨大的財富。未上市的一些傳統公司的老闆可能並不比馬雲還差。換句話說,進入閾值無非就是到達金字塔的頂部,但還沒有到達金字塔的頂部。
一般來說,社會收入一般分為三類。富人階層和高收入階層屬於同一階層。至於那些總結了七八堂課的人,能是不知道信息調查和篩選的難度多大,張嘴就敢說。結果沒有事實根據,說出來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不得不說,自從市場經濟開展以來,社會財富基本都在那6%的富人和高收入階層手裡,這也是全世界普遍的狀況。所以,想要成功,必須得一個個檻兒跨過去才行,單純努力提高收入基數是沒用的。
Ⅸ 大富中富小富個人存款標准各是多少
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萬;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萬之間;小富:年收入在100—300萬之間。
一,按家庭年收入劃分,小康與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有交集。初級小康屬於低收入人群,中級小康與高級小康屬於中產階級。
按三層分為低收入、中產階級、富人群。細分人群為,貧困人口、窮人、低收入、小康、中高收入者、富人、富翁、富豪、大富豪、超級富豪。
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於2800元,屬於待解決溫飽人群。全國大約有8200萬人群,大約日收入低於1.29美元。
窮人: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人均年收入大於2800元人民幣。按三口之家計算,人均年收入是2800到10000元。人均日收入在1.3美元到4.5美元。
二,低收入:家庭年收入3-8萬:
小康:家庭年收入8-30萬。
中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30-100萬。
富人:家庭年收入100萬以上,
富翁:擁有資產1000萬以上,按擁有資產劃分,區別於年收入劃分。
富豪:擁有資產1億以上,2014年大約有6.3萬。
大富豪:擁有資產10億以上,2014年大約有1800名。
超級富豪:擁有資產100億以上,2014年大陸大約有90名。
三,另外社會關注的中產階級收入劃分為家庭年收入12-100萬,大約佔全國人口30%左右。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富人群的最佳比例為4:4:2。未來中國的發展,將進一步減少低收入人群。
而且這個數據每年都在變化,要想用很具體的有數字的區分財富層次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沒有統一的答案,只能根據當今時代的人對財富層次概念理解,來一個綜合性的參考。
Ⅹ 在中國富人、中產人士、窮人中的比例各佔多少
中國的富人站全中國人的3%,中產階級佔10%,87%(含87%)以下的人是窮人。
可以用基尼系數來分析財富比例以及收入差距。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系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國際慣例把0.2以下視為收入絕對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系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
中產階層是那些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後,仍具備更高消費能力及投資能力的社會群體,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不會超過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的50%。具體來說就是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生活的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萬,其他城市在20萬以上。
新中產則是那些除了不錯的家庭收入和財富條件,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穩定的生活環境等條件。這些新中產在常住的城市至少擁有1套房產,最好有私家車,家庭凈資產在300萬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總的來看,中國新中產的規模不超過中產階層總數的30%。
(10)中國富人收入占整體收入多少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該報告稱,中國的財產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國財產的基尼系數為0.45,2002年為0.55,2012年我國家庭凈財產的基尼系數達到0.73,頂端1%的家庭佔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
2010年,新華社兩位研究員指出中國的基尼系數實際上已超過了0.5。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今日在京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系數為0.61,大大高於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尼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