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深的鐵礦多少米
⑴ 中國最深礦井是在哪個煤礦啊
全國最深的煤井在位於魯西南平原的山東省嘉祥縣梁寶寺鎮開鑽。截止至8月24日,梁寶寺礦井下掘成井已達230米。總投資約15億元的梁寶寺礦井可下掘790米,為全國最深煤井,預計2005年正式投產。該礦井探明煤炭儲量為5·7億噸,可開采量1·67億噸,可連續開采58年。
⑵ 程潮鐵礦開采最深的礦井在地下多少米
千米深井,最深處深達1000米左右
⑶ 中國挖地球最深多少米
地球中心到底是什麼?地球內部真的像科幻片里的那樣有一片海洋?甚至有地心人?當然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猜想。所以科學家就開始挖地球,從最開始的蘇聯科拉半島12262米超深鑽,雖然是上世紀70年代了,但是直到今天還保持著第一深挖的記錄,其次就是國KTB超深鑽,9101米,排名第二。而我們中國在這方面其實一直都在摸索前行中,這不,7018米深的松科二井,屬於我國實施的松遼盆地白堊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實施22年以來最深鑽井,也是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科學鑽探井。
⑷ 廣東大寶山鐵礦床
廣東大寶山鐵礦床位於韶關市烏石鎮,是一個含銅、鉛鋅、鎢、鉬、硫等多種礦產的大型褐鐵礦礦床。礦石品位高,伴生有益組分多,開采條件好,是廣東省煉鐵礦石重要產地之一。
一、礦區地質
1.地層
礦區出露地層有寒武系、泥盆系和侏羅系。與成礦有關者為中泥盆統東崗嶺組,是一套地台坳陷型沉積,依岩性分為上、下兩亞組(圖8-2)。
東崗嶺下亞組:上部以中-厚層狀微粒灰岩為主,含炭泥質,常受白雲岩化或大理岩化;中部為薄層泥灰岩,局部夾薄層鈣質頁岩;下部以中厚層狀泥質灰岩為主,局部為鈣質頁岩或微粒灰岩。中下部賦存層狀銅硫礦體。厚120~160 m。
東崗嶺組上亞組:上部為粉砂質頁岩、泥岩、粉砂岩和褐鐵礦層;中部為沉凝灰岩夾凝灰角礫岩、安山質熔岩、粉砂質頁岩和灰岩透鏡體。為含菱鐵礦的重要層位,地表部分已風化成褐鐵礦;下部為含錳泥岩、頁岩、粉砂岩等夾薄層沉凝灰岩,在向斜凹部中心部位遞變為含黃鐵礦(閃鋅礦)英安質沉凝灰岩、粉砂質菱鐵礦層。下部頁岩含化石。厚180 m。
2.構造
礦床所在地段為一軸向NNW的向斜構造,南北長約2 km,兩端逐漸過渡為單斜構造。
向斜槽部由東崗嶺組組成,兩翼為桂頭組,產狀西翼平緩、東翼較陡。鐵礦產於向斜槽部偏西的中上層位;層狀硫化物多金屬礦賦存於向斜槽部中下層位,向斜控礦作用明顯。
區內已控制斷裂20條,多屬成礦後斷裂,破壞了層狀礦體。主要有近SN向與近EW向兩組。而NNW向斷裂控制次流紋斑岩,近EW向斷裂控制花崗閃長斑岩的貫入和少量硫化物多金屬礦脈的形成。
3.岩漿岩
區內中泥盆世晚期海底火山噴發岩與正常沉積岩呈互層狀產於東崗嶺組上亞組之中,以火山碎屑岩為主,熔岩類少量,是沉積菱鐵礦層的主要圍岩。
圖8-1 現代風化沉積型鐵礦預測工作區及礦產地分布圖
圖8-2 大寶山礦區地質圖(轉引自 《中國鐵礦志》)
燕山晚期次英安斑岩沿近SN向斷裂貫入,呈岩牆狀。燕山晚期(97~101 Ma)的花崗閃長(斑)岩呈EW向展布,長約2 km,受NE向斷裂切錯,形成兩個岩體。其中,大寶山花崗閃長斑岩出露面積0.18 km2,是區內斑岩鉬礦及鎢、錫、鉍之成礦母岩。
二、礦床地質特徵
1.礦體規模、形態與產狀
大寶山鐵礦是一個共生有銅、鉛鋅、硫、鎢、鉬等多金屬的大型鐵礦床。共生的銅鉛鋅礦規模也是大型。區內有兩種鐵礦體,一是褐鐵礦體,一是菱鐵礦體。
褐鐵礦體有6個,Fe-1為主礦體,占總儲量的96.93%,其他均為小礦體。Fe-1礦體長2280m,平均寬400 m,平均厚34.61 m,呈平緩的層狀-似層狀,局部呈不規則的透鏡狀,夾於風化砂頁岩、泥岩中。總體走向NNW,傾向NEE,局部SWW,傾角10°~30°,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圖8-3)。
2.礦石物質成分與結構構造
礦石礦物主要為褐鐵礦-針鐵礦,次為赤鐵礦、菱鐵礦;其他金屬礦物主要有黑鎢礦、白鎢礦、輝鉍礦、泡鉍礦,次有黃鉀鐵礬、纖鐵礦、孔雀石、自然銅、赤銅礦、輝銅礦、斑銅礦、菱鋅礦、白鉛礦、軟錳礦、磁鐵礦和錫石等。脈石礦物有石英、高嶺土、絹雲母及少量紅柱石、透閃石等。礦石化學組分主要為Fe、Si、Al,次有Cu、W、Bi、Pb、Zn、As、S、P、Mn、Ca、Mg等。
礦石結構有交代假像、交代殘余、鮞狀、花崗變晶和粉砂狀等結構。礦石構造主要有膠狀、蜂窩狀、海綿狀、層紋-條帶狀、角礫狀、多孔狀、葡萄狀、網格狀等,次有疏鬆土狀、皮殼狀、鍾乳狀和揉皺狀等構造。
礦石自然類型可分為緻密塊狀(佔25.54%)、疏鬆塊狀(55.66%)、粉狀(17.25%)和土狀(1.54%)4種。礦石自然類型具垂直分帶特徵,緻密塊狀在上,疏鬆塊狀居中,粉狀和土狀礦石位於下部。
圖8-3 大寶山礦區35線地質剖面圖
礦床氧化垂直分帶不明顯,次生富集作用也不明顯。菱鐵礦礦石氧化成褐鐵礦礦石可保留菱鐵礦原生沉積組構特徵。這類礦石中銅、砷含量低而鉛鋅含量相對較高。
3.礦石質量與規模
(1)褐鐵礦礦石
全區褐鐵礦礦石中主要組分的含量:TFe48.2%、S0.039%、P0.041%、SiO214.19%、Cu0.227%、Pb0.074%、Zn0.123%、Bi0.057%、WO30.147%、As0.069%。
截至1990年底,累計探明鐵礦石量10048.3萬噸,其中煉鐵礦石量344.1萬噸,保有資源儲量192萬噸,TFe50.65%。一般富礦探明資源儲量9704.2萬噸,保有資源儲量7060.7萬噸,TFe49.69%。
共(伴)生礦產資源儲量:Cu85.62萬噸、Pb31.31萬噸、Zn84.43萬噸、Bi5.83萬噸、Au2012 kg、Ag1800 t、Ga105 t、In482 t、T1178 t、Cd4668 t、Se1369 t、Te5777 t、硫鐵礦13870.6萬噸。
(2)菱鐵礦礦石
菱鐵礦礦體長100餘米,厚5~50 m。礦石類型有青灰色礦石、灰白色礦石和角礫狀礦石3種。礦石礦物為菱鐵礦,伴生有黃鐵礦;脈石礦物有石英、高嶺石、三水鋁石、透閃石等。礦石結構有隱晶質、鮞狀、粉砂狀等。礦石構造有層紋狀、塊狀和角礫狀等。礦石品位:TFe20%~44%,其他元素含量 Cu0.167%、S3.07%、Zn0.326%、Pb0.09%、As0.019%、WO30.037%、Bi0.007%、Mn0.868%、CaO0.02~2.43%、MgO1.66~3.84%、SiO219.35%、Al2O38.04%。至1983年底已探明菱鐵礦儲量2070萬噸,TFe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