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蘇軍援助中國多少裝備

蘇軍援助中國多少裝備

發布時間: 2022-12-08 17:08:58

㈠ 解放戰爭時,蘇聯援助了多少武器蘇援是四野發展的關鍵因素嗎

1946年6月,距離抗日戰爭勝利還不足一年,由於蔣介石的挑釁,最終,國共雙方爆發了波及全國的內戰——解放戰爭。然而,解放戰爭的結果卻令無數人大跌眼鏡,由於國民黨的腐敗和無能,解放軍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將有美國援助的800萬美械部隊全部消滅,直接將蔣介石趕到了台灣島。

不過,具體到解放戰爭的戰場之上,各支野戰軍的戰果卻大不相同。這其中,林羅率領的第四野戰軍,也就是東北野戰軍,發展最為迅猛,戰果相對也最大。

第四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期間一直是各支野戰軍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在1950年時,四野更是超過150萬之巨。而四野率先發動的遼沈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最早的一個。在取得遼沈戰役勝利後,第四野戰軍率先將整個東北全部解放。

隨後,80萬第四野戰軍更是馬不停蹄揮師入關,取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隨後,四野又一路向南,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祖國最南方的海南。

但是如今,網上也有這樣一種說法:林羅率領的第四野戰軍雖然戰功赫赫,發展極迅猛,但是,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蘇聯的支持。也就是說,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地區由於與蘇聯直接接壤,得天獨厚背靠蘇聯,所以,東北野戰軍獲得了蘇聯的大量援助。而這也被許多人認為是第四野戰軍發展迅猛,戰果輝煌的極為重要因素。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解放戰爭時期,蘇聯究竟給解放軍多少軍備援助,這些蘇援起的作用又有多大?真的是決定性的嗎?

從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並帶領隊伍上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之後,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之中,一直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革命的原則。

所以,在建立新中國的28年間,雖然中國共產黨也曾努力並爭取到一定的外援,但是,這些外援數量不多,作用也十分有限。從始至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所能依靠的,有且只有自己的艱苦奮斗。

然而解放戰爭時期,隨著蘇聯百萬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消滅盤踞在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的日本關東軍,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聯系驟然變得緊密起來。

10萬挺進縱隊緊急開赴東北之後,蘇聯也確實將相當數量的在中國東北戰場繳獲的日本關東軍武器交給了位於東北的解放軍部隊。那麼,蘇聯援助給東北解放軍的裝備究竟有多少呢?

其實,迄今為止,關於東北野戰軍究竟獲得了多少蘇聯的武器裝備援助,依然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蘇聯自己認為,他們給了中國共產黨提供了海量的援助。

根據當時蘇聯遠東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的回憶,他聲稱,蘇聯軍隊交給解放軍的武器是極為誇張的:總計有70萬支步槍、上萬支機槍、3萬7千多門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筒、6000多輛坦克、860架飛機、2000輛 汽車 等等。

而這些,還僅僅是蘇聯繳獲的日本關東軍的武器裝備,根據華西列夫斯基在回憶錄中所說,在這之後,蘇聯還向解放軍提供了大量蘇制武器和裝備。所以,當時蘇聯認為,他們提供給解放軍的大量軍事援助,是人民解放軍能夠迅速發展壯大的極其重要因素。

然而,對於這一點,解放軍尤其是東北野戰軍,卻並不認可。當時,擔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的劉亞樓將軍就否定了這一點。他說,雖然當時蘇聯確實給了東北方面一些援助,但是數量並沒有多少。相反,由於當時蘇聯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態度曖昧,甚至因為支持國民政府,還曾吃掉過我方一些部隊。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綜合兩方面的觀點,他們認為,當時解放軍確實從蘇聯方面得到了大量武器裝備的援助,但是,數量並沒有蘇聯說的那麼多,但也沒有劉亞樓等人說的那麼少。綜合考量,他們認為,東北野戰軍獲得蘇聯的武器支持,大約有30~40萬支步槍和機槍,火炮約2000餘門。

那麼,究竟誰說的更有道理,更接近真實的史料呢?

對於蘇聯所謂的70萬只步槍,37,000多門火炮,600多輛坦克,800多架飛機的說法,很顯然是錯誤的,至少是誇張了許多的結果。

因為,僅僅從飛機的數量也知道這個數字是不可能的。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所取得的勝利全靠陸軍,雖然當時解放軍未雨綢繆,已經開始籌建自己的空軍部隊,也訓練了一批飛行員。但是,這些飛行員十分稚嫩,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入戰場。

所以從始至終,解放戰爭時期空軍是沒有參戰的,那也就意味著,如果蘇聯真的給中國共產黨800多架飛機,這些飛機應該基本保存完好。但是很顯然,新中國成立之時,百廢待興的解放軍空軍遠遠沒有800多架飛機的數量。

因為,包括三年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蔣介石的飛機,也包括國民黨飛行員起義之後帶來的戰機,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解放軍空軍所擁有的飛機加起來,一共才100多架各式舊飛機。

而這也是為什麼開國大典之時,由於參加閱兵飛行的飛機數量不夠,周總理才說,飛機不夠,飛兩遍。如果蘇聯當時真的曾給過我們800多架飛機,那麼,就不可能有開國大典時周總理那番讓無數國人無比心酸的話。

更何況,華西列夫斯基所提供的數據是他回憶得來的,而當時已經是1970年,中蘇早已交惡。為了突出自己的功績,抹殺解放軍的戰績,以蘇聯的一貫行徑,誇大數字是極有可能的。

更何況,華西列夫斯基回憶錄中所列的這一列數字,並沒有可靠的來源,即便是蘇聯解密的檔案之中,也沒有任何能夠證實華西列夫斯基回憶錄中所列數字的文獻資料。

最為重要的是,即便是當時的蘇聯軍隊確實竭盡全力且無私的將繳獲的日寇所有武器都給了解放軍,這些日本關東軍和漢奸部隊所裝備的日式武器,也遠達不到70萬這個數字。

蘇聯紅軍發動對東北的進攻之後,確實勢如破竹,迅速將數十萬日本關東軍全部消滅。但是,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其實已不再是日本最精銳的皇軍之花,由於太平洋戰場的不斷抽調,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其實只剩下一個花架子,戰爭之初那些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關東軍精銳部隊,幾乎被抽掉一空。

所以,當時日本關東軍駐扎在東北的只剩下一些以新兵為主的日軍三流部隊,這從日本關東軍師團的編制也可以看得出來。二戰後期,日本關東軍的師團編制主要以最低級的丁種師團為主。

如果按照日寇一個丁種師團定員1.3萬餘人,配軍馬2250匹,步騎槍6500支,擲彈筒192個的方式算的話,當時,日本關東軍的所有槍支加起來也不過17~18萬支,還沒有20萬支的數量。即便再加上偽滿洲國漢奸部隊槍支,也不超過30萬支,又何來蘇聯聲稱的70萬支的龐大數量呢?

更何況,日本關東軍也並非被蘇聯全部包圍消滅,武器更不可能一個不落的被蘇聯全部繳獲。激烈的戰爭之中,會有相當數量的武器裝備被損壞或破壞。同時,也有大量日本關東軍和漢奸部隊逃跑,而在逃跑中,他們也會將大量的槍支彈葯丟棄民間或損毀。

所以,綜合各方數量,1945年末到1946年初時,蘇聯給予東北解放軍的武器裝備應該在30萬支左右。這些武器在東北野戰軍成立之初,確實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也得益於這些武器,10萬大軍出關的東北解放軍才能夠迅速發展壯大。

因此可以說,解放戰爭之初,中國共產黨能夠在東北地區迅速站穩腳跟並發展壯大,蘇聯移交給中國共產黨的武器確實起到了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也是名副其實的雪中送炭之舉。

但是,這是不是也意味著蘇聯援助的這些武器裝備,是東北解放軍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呢?

其實遠遠算不上。解放戰爭的第1年,東北野戰軍從出關時的10萬大軍迅速發展壯大到40餘萬,而東北野戰軍也是蘇聯軍事援助的最主要對象。然而,如果就殲滅國民黨軍隊數量來看,東北野戰軍卻並沒有因為蘇聯的援助在解放軍各支部隊遙遙領先。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12萬,其中,華東解放軍殲敵43萬,晉冀魯豫解放軍殲敵28萬,晉察冀解放軍殲敵14萬。那麼,東北解放軍殲滅敵軍是多少呢?這個數字為17萬。

很顯然,解放戰爭的第1年,擁有30萬支蘇聯援助武器的東北野戰軍,從戰果上並沒有表現出多大優勢,對比幾乎沒有得到蘇聯援助的其他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並未因此鶴立雞群,從戰果上看,各支解放軍都是相差無幾的。

然而在此之後,在蘇聯基本停止了對於解放軍的援助之後,東北野戰軍反而發展最為迅猛,並率先在東北戰場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全面勝利。遼沈戰役之後,東北更成為全國第1個被完全解放的地區。

很顯然,在蘇聯停止對於解放軍的援助之後,解放軍的發展壯大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更為迅猛。因為那個時候,已經占穩東北兩廂的東北野戰軍,不但在東北徹底站穩腳跟,也開始充分利用東北冠絕全國的工業基礎,生產製造了大量武器裝備彈葯,這也為東北野戰軍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當然,解放軍的發展壯大,永遠也少不了「運輸大隊長」蔣介石的幫助。正所謂「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解放戰爭時期,裝備精良的國民黨一直是解放軍武器裝備的來源大戶。據不完全統計,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從國民黨軍隊中繳獲的槍支高達316萬支,機槍32萬挺,各類炮5萬余門。

可以說,從「運輸大隊長」手中繳獲的武器,才是解放軍武器裝備的最主要來源,也是解放軍迅速發展壯大的根本因素。蘇聯對於解放軍的援助,無論從數量比例還是作用來看,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蘇援充其量只是戰爭初期的有力補充罷了。

事實上,在1945年到1949年期間,蘇聯援助對於東北解放軍的援助,絕大部分集中在1945年末到1946年初,這期間,正是蘇聯紅軍駐扎東北時期。

而蘇聯援助給解放軍的武器,絕大部分也都是他們繳獲自日本關東軍的二手日式武器。來自於蘇聯自己更為先進的蘇式武器,幾乎可忽略不計。

而且,蘇聯對於解放軍的援助也時斷時續,對於東北解放軍的態度也時好時壞。因為一方面,他們需要顧及國際影響,尤其是美國人的態度。另一方面,蘇聯還總是對國民政府抱有幻想。

因此,蘇聯與當時進軍東北的解放軍關系,並沒有因為意識形態一樣就親密無間,更沒有因為同屬共產黨就毫無隔閡。事實上,即便是蘇聯援助給解放軍的日式武器,也並非都是免費提供,也有一部分是解放軍通過物資和貸款的方式購買的。

當然,無論如何,在解放軍初入東北時蘇聯援助的數十萬支武器,確實是東北野戰軍崛起的「第一桶金」。雖然這「第一桶金」比之後來發展至150萬規模的第四野戰軍總裝備相差很遠,甚至只是零頭。

但是,正如創業時第1桶金最為艱難一樣,蘇聯在1945年給予的支援,確實是東北野戰軍初期發展的關鍵,堪稱雪中送炭。所以,解放戰爭時期,蘇聯援助給解放軍的數十萬支武器不應該被神化,更不是解放軍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但也不應該給予低估。

㈡ 抗美援朝,蘇聯真的是無償援助我們60個師的裝備嗎

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麥克阿瑟就率領“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隨後越過三八線大舉北進,前鋒一度打到了鴨綠江邊。當時,新中國建立不久,第一次就在國際戰爭中亮相,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打了一場硬核之戰。

當時,我們國家軍隊實力是非常薄弱的,就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取得這樣輝煌成績,與指揮官的高超指揮技術,以及志願軍的奮勇殺敵的英勇精神是分不開的。同時,蘇聯提供軍事援助也是非常重要。可以說,現代戰爭拼的也是軍事武器,沒有蘇聯軍事援助我們也很難打贏這一場仗,但是如果說蘇聯無償支援了我們60個師的武器裝備,就有些誇張。

所以,從這些看蘇聯的軍事援助,也談不上無償援助!

㈢ 解放戰爭中,蘇聯向中共部隊提供了哪些軍事裝備援助

重機槍、迫擊炮、短槍、子彈、彈葯等。當時的中共部隊沒有自己的軍工廠,大多裝備靠繳獲,蘇聯像中共部隊提供大量裝備援助,中國後期以糧食和鋼鐵還債。

㈣ 抗美援朝時蘇聯給了中國哪些援助

一、提供輕武器援助

在進入朝鮮戰場的初期,志願軍面臨著武器裝備不統一的問題。當時志願軍手中的武器還多來自繳獲,型號五花八門,規格極其混雜,僅步兵武器就有多達11個品種。

這一情況給彈葯供應帶來極大的困難,當時入朝作戰的志願軍有12個軍36個師的兵力,但是卻僅有6個步槍和機槍彈葯基數。針對這一問題,蘇聯在戰斗初期向志願軍提供了大批輕武器援助,包括14萬支步槍,2.6萬支自動搶,9000挺機槍,配套1.75億發子彈,等等。

二、提供坦克車輛援助

建國之初,我國的重工業基礎還非常薄弱,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十分諸如坦克與裝甲車。針對這一問題,初蘇聯在1950年以後將眾多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運到中國,這其中有T-34坦克300輛,IS-2型重型坦克60輛,ISU-122/152重型突擊炮40輛,中國利用這批裝備建立訓練了3個坦克師和3個獨立坦克團。

三、提供戰機援助

當時志願軍的空軍裝備也幾乎是「一片空白」,由於缺乏空軍,早期的志願軍面對敵軍擁有優勢火力的空軍往往束手無策。

針對這一問題,蘇聯也向中國提供了飛機,蘇聯最初提供的是米格-9殲擊機,然而這種飛機性價比不好,非常不適合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後來蘇聯於1951年向中國提供了372架先進的米格-15戰機,中國用蘇聯提供的這批戰機裝備了6個空軍師,極大彌補了空軍建設得空白。

此後,蘇聯又陸續向中國出口1000架米格-15戰機,由於米格-15的整體性能優於當時美軍裝備的F-84,因此志願軍空軍獲得了與美軍空軍叫板的能力。

四、幫助訓練專業化兵種

中國部隊使用這些裝備。志願軍來到朝鮮戰場之初,只有地面炮兵,非常缺乏反坦克炮兵與防空炮兵,後來蘇聯幫助志願軍組建了相應的兵種。

蘇聯在幫助中國軍隊進行訓練建設得同時,也將相關的戰爭經驗傳授給了中國,包括蘇聯的大炮兵主義、縱深進攻戰術等等,這些戰爭思想對後世中國軍隊有著極大的幫助。

(4)蘇軍援助中國多少裝備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如果說美中戰爭是美國和中國「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上的全面較量」的話,那麼可以說結果是不分勝負。對於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雖然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很多,但通過與美國對等作戰,完全確立了革命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作戰,經受了「現代戰爭的考驗」,成長為一支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正規軍。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場戰爭中得到很多,可以說它是一個預料之外的勝利者。

在國內,中國積累朝鮮戰爭時總體戰的經驗,從1953年到1957年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展了農業合作化等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變革,為國家社會主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㈤ 抗美援朝期間,蘇聯給中國具體提供了哪些援助

1950年,中國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朝鮮鄰居,毅然派遣志願軍出兵朝鮮半島,幫助北朝鮮抵抗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然而這時候的中國剛剛經歷數十年戰爭的洗禮,國家百廢待興,如何能籌備足夠的物資來打好這場現代戰爭呢?

好在此時正值「中蘇蜜月期」,蘇聯向中國提供了大筆援助,大大緩解了中國在戰爭時代的物資供應壓力。當時入朝作戰的志願軍有12個軍36個師的兵力,但是卻僅有6個步槍和機槍彈葯基數。針對這一問題,蘇聯在戰斗初期向志願軍提供了大批輕武器援助,包括14萬支步槍,2.6萬支自動槍,9000挺機槍,配套1.75億發子彈,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蘇聯提供的這些多是淘汰品,諸如AK-47之類的新式裝備並沒有對外提供。但即便如此,這些蘇式援助仍極大幫助了志願軍,志願軍一時有36個師更換了裝備,大大增強了部隊火力。



在整個抗美援朝時期,蘇聯共向中國提供了60多個師的武器裝備,志願軍憑借獲得的蘇式軍備,在朝鮮戰場上有力的打擊了「聯合國軍」,既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裝備的更新換代,又使得改裝的軍隊得到了實戰的鍛煉和檢驗,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㈥ 蘇聯在朝鮮戰爭時,援助了中國多少武器老大哥確實夠意思,怎麼說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因此世界上並沒有多少國家真正承認中國的地位,以至於新中國成立之後,眾多西方國家仍然對中國虎視眈眈。直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正面擊敗美國,這才讓中國的國家地位得到穩固,也為中國後來獲得幾十年和平發展時間奠定了基礎。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抗美援朝的勝利證明,也證明了我們的軍隊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中國人民一定能創造奇跡。

㈦ 抗戰時期蘇聯曾給中國哪些援助

抗戰時,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貸款和物資援助,一類是人員及技術援助。

1、抗戰爆發後,蘇聯很快與中國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向中國提供了三筆援華軍購貸款,貸款金額高達2.5億美元,實際到位資金約為1.731億美元。

這些貸款主要用於購買蘇聯的武器,以中國的茶葉、桐油等物資進行償還。此外,蘇聯還給予了中國非常優惠的物資購買價格,大部分武器其實是半價出售的。

由於當時中國抗戰形勢危急,對物資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很多軍事物資還沒簽訂合同就已經運到了。

2、抗戰中,蘇聯向中國提供了1200餘架飛機、1317門火炮,82輛坦克、1800餘輛汽車、14025挺機槍以及大量的武器彈葯和石油等物資。

抗戰勁旅200師就是由蘇聯援助物資組建的。蘇聯的援助一定程度上解了中國的燃眉之急,有力的支持了中國的抗戰。

(7)蘇軍援助中國多少裝備擴展閱讀:

揭秘:抗戰時期蘇聯對中共的資金支持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對中國共產黨的援助問題是蘇聯與中共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長期以來,學術界比較關注的是蘇聯對中共的武器援助問題,而對資金援助問題的研究較少。

抗日戰爭時期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1937—1943.5)》等一批俄羅斯檔案文件的陸續披露和出版,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

蘇聯向中共提供資金援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共一大召開以前。

到1934年夏秋間,莫斯科與中共中央及中共在各地的武裝力量失去電訊聯系後,蘇聯和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援助基本都停止了。

此後直到1936年,在三個重要因素的作用下,又恢復了蘇聯對中共的援助。

第一,中共建立了穩定和可靠的根據地;第二,雙方的電訊聯系得到恢復;第三,中共的經濟狀況需要資金幫助。

1936年冬,蘇聯和共產國際的資金援助終於送來了,共產國際通過宋慶齡轉交給中共中央5萬美元。

1940年底以前,陝甘寧邊區、各抗日根據地及軍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根據國共協議,國民政府發給的薪餉;其二是國內外進步人士的一些財力物力援助。

以陝甘寧邊區為例,1937年7月至1940年底,其財政收入的半數以上均來自外援。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外援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國民政府提供的經費。由於對外援依賴較大,根據地財經很容易受其影響而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困境,中共多次向蘇聯和共產國際尋求幫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揭秘:抗戰時期蘇聯對中共的資金支持

㈧ 解放戰爭中蘇聯給解放軍多少武器援助

迄今為止,關於中共在東北從蘇聯紅軍手中接收的武器數量,較為准確數據都出自蘇聯,但這些數據都被質疑嚴重誇大。相對而言,國內的材料更可靠一些,由於身為受援者以及後來與蘇聯反目成仇等原因,國內資料對於蘇方的武器援助,很少會誇大。因此,根據國內現有的相關資料可以總結出蘇聯在東北最少援助了解放軍多少武器裝備。
一是當時的遠東蘇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得到了巨額繳獲來的武器裝備。僅我們兩個方面軍轉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就有:3700門大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0挺機槍,將近680個各種軍用倉庫,以及松花江分艦隊的一些艦艇。蘇軍司令部還使全部武器保持完好以適於作戰使用。」

二是1971年8月26日莫斯科話語廣播談話《蘇軍粉碎日本侵略軍是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保障》中提供的數據:「步槍約為70萬枝,機槍約為12000-14000挺,各種炮約4000門,坦克約600輛,汽車約2000多輛,另有彈葯庫679座,800餘架飛機和炮艇若干。」
但這兩種說法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一來認為他們誇大了繳獲關東軍武器的數量;二來因為這些數據都是在1960年代中蘇論戰之後公布的,因此有誇大對中共援助的嫌疑;三是此數據與國內現有的黨史軍史中所載東北解放軍持有的武器數量差距較大,特別是飛機和坦克的數量。因此,蘇聯的數據很難讓人信服。
要搞清楚中共接收了多少武器,以中方提供的資料為基礎進行估算相對更可靠些。一是因為作為受援助方,具體接收了多少武器,當時的記載相對比較可靠;二是受援助方一般不會誇大自己接收援助的武器數量;三是從60年代開始中蘇進入論戰甚至兵戎相見,因此,中方之後的材料以及當事人的回憶對蘇聯援助數量及發揮作用基本不會誇大。

但是由於相關的材料尚未完全公開,我們只能從零星的資料中找出中方在東北接收武器數量的最小值。
1945-1948年中共最少得到了槍支30萬,輕重機槍2萬挺,各種炮1500門,彈葯無數
1945年中共最少獲得了140架飛機,完好的100架左右
運往關內的武器:2萬支槍,2000萬發子彈,4.5萬發炮彈,22萬斤炸葯
難怪當年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的粟裕在總結淮海戰役勝利的原因時曾評價建新公司的軍工生產說:「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
抗戰勝利後,東北野戰軍之所以能迅猛發展和迅速強大,並在短時間內迅速打敗國軍,誠如楊奎松所說:「蘇聯的幫助是絕對不應忽視的。」

㈨ 蘇聯在50年代援助了我國多少武器裝備

60個陸軍師的武器裝備,是按照蘇聯的編制配備的:每個師(14963人)有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坦克自行火炮團、1個獨立高炮營、1個獨立五七反坦克炮營。炮團裝備有122毫米榴彈炮、76.2毫米野炮、120毫米迫擊炮各1個營(12門),坦克自行火炮團裝備Т34坦克24輛、76毫米自行火炮16輛,獨立高炮營裝備37毫米高射炮12門,獨立反坦克炮營裝備57毫米反坦克炮12門。全師步兵武器13938件,炮303門,汽車261輛,特種車84輛,馬車517輛,馬1136匹。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為裝備、培訓中國的坦克裝甲兵,根據中蘇協議,蘇軍10個坦克自行火炮團1950年11月來華,由中國組織10個團的機構,對口接收裝備和接受訓練。這些裝備有Т34中型坦克300輛、ИС2重型坦克60輛、ИСУ122自行火炮40輛。中國用它們組建了3個坦克師(每師2個團,再配以摩托步兵團、炮兵團)、3個獨立坦克團,以及基地訓練團。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還用蘇聯37毫米高射炮編組了101個獨立高射炮營,其中53個營入朝,另40個營編入城防高射炮師、團,4個營編入坦克師,4個營編入海軍基地。5個野戰高炮師、1個城防高炮師均入朝作戰(野戰高射炮師和城防高射炮師用蘇聯85毫米高射炮裝備了24個營,用76.2毫米高射炮裝備了14個營)。

中國軍隊在1950年代用蘇聯火炮裝備了榴彈炮兵師14個、反坦克炮兵師2個、火箭炮兵師2個、野戰高射炮兵師5個,共87個團。此外,還有城防高射炮兵師3個、高射炮團33個、探照燈團4個、雷達團1個、獨立雷達營8個。工兵方面,用蘇聯的工程器材、舟橋裝備了28個工兵團,其中入朝工兵團13個。鐵道兵方面,入朝的鐵道兵10個師,加上鐵路員工共15萬多人。鐵路工程器材基本上購自蘇聯。通信器材和防化器材也是向蘇聯購進的,用於全軍各通信分隊和防化分隊。

在蘇聯從旅大基地撤退後,在陸軍接收的旅大基地蘇軍裝備中,有357輛坦克自行火炮,這是中國接收的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坦克自行火炮。有關的詳細型制數據沒有查到,但據相關材料推斷,應包括ИС2重型坦克18輛、Т54坦克16輛、Т34坦克224輛、СУ100自行火炮99門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