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廉江高橋多少人口
『壹』 廉江市那個鎮最大
廉江市橫山鎮最大。
1994年,廉江市轄23個鎮:廉城鎮、安鋪鎮、石城鎮、河唇鎮、吉水鎮、石角鎮、良垌鎮、平坦鎮、新華鎮、橫山鎮、營仔鎮、車板鎮、青平鎮、石嶺鎮、龍灣鎮、雅塘鎮、石頸鎮、長山鎮、塘蓬鎮、和寮鎮、高橋鎮、新民鎮、河堤鎮。
廉江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北部,與廣西接壤,瀕臨北部灣,地域總面積2835平方公里。地理坐標北緯21°25′至21°55′,東經109°45′至110°30′,1914年復稱廉江縣,1993年撤縣設市。
(1)廣東廉江高橋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橫山鎮介紹:
橫山鎮位於廉江市西南部,距廉江市區33公里,距湛江市區35公里,東與新民鎮相依,南與遂溪縣毗鄰,西與安鋪鎮、營仔鎮相接,北與雅塘鎮、石嶺鎮相連。屬低丘及台地地形、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九洲江由東北往西南流過鎮境,雷州青年運河由東向西穿越域內。
橫山鎮境內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東北部有大量瓷土和高嶺土,西北部蘊藏大量水晶礦、花崗岩石,東北部有鐵礦,九洲江有大量河砂,儲量多達億噸,蘭海高速和國道325線穿過境內,交通便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廉江市
『貳』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高橋鎮大沖村委平田山村人口數量有多少
蘇州垌村委會共有十四條村莊,共有人口約七千左右。分別是:鶴地村、石口村、坑仔唇村、東風坡村、東新村、石雲村、甲仔背村、蘇州垌村、白鶴坡村、白鶴垌村、大嶺排村、擔水塘村、坡塘子村、卷頭壩村…其中有三條村莊較大,分別是:蘇州垌村、石雲村、卷頭壩
『叄』 廉江旅遊景點介紹
廉江旅遊景點介紹
想要去廉江旅遊的小夥伴怎能不了解廉江旅遊景點?以下是廉江旅遊景點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鶴地銀湖旅遊風景區
鶴地銀湖是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廣東省第二人水庫,由其引發修建的雷州青年運河聞名全國。水庫面積140多平方公里,匯水面積達1440平方公里,號稱「人造海」。極目遠眺,天水茫茫,美稱「鶴湖煙雨」。其兩岸青山似黛,湖水如藍。幾十座形狀各異的小山有如幾十顆仙女散落湖中的明珠,把鶴湖點綴得更加徇麗多彩。庫壩是全國聞名的土壩水利工程,工程結構獨特,宏偉壯觀。不少偉人來到這里,留下不朽的墨跡,有領導人親筆題寫的「雷州青年運河:真跡、董必武的題詩、文學巨匠郭沫若揮毫題寫「青年亭」的匾,此外還有陳毅元帥夫婦親手種植的雲杉一元帥柏。
二、謝鞋山旅遊風景區
謝鞋山野生荔枝林旅遊風景區坐落於石城鎮謝鞋村,距市區僅5公里,其因明朝永樂翰林編修楊欽感恩聖上賜一雙鞋而得名。該山主峰108米,面積1500多畝,現有原始野生荔枝林500多畝,山內樹林茂盛,素有「天然氧吧」美稱。山上有蕨類、裸子和被子三人植物400餘種,是中國內陸現存唯一可考證的連片野生荔枝群落。翰林石椅、棋盤石亭、仙女石、鐵拐李腳印石、九龍塘、觀音寺、藤石大王廟、楊欽書屋、文秀塔、謝鞋山泉等景觀別致,楊欽進士的傳奇故事和許多民間傳說引人入勝。該景區目前建起了門樓、遊客中心、演出廣場、九層文秀塔、美食廣場、購物中心、大型綜合性四合院、農家文化館、登山曲徑、皇帝貢園、貴妃貢園、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名勝古跡,已吸引眾多遊客到此游覽、觀光、娛樂和消遣保健。
三、高橋紅樹林旅遊風景區
位於廉江高橋鎮,地處廣東與廣西交界的北部灣英羅港上,東距廉江市區60公里,南距湛江市區80公里,西距廣西北海市75公里,區位獨特,交通便利。
高橋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是全國大陸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面積達到3.7萬畝,是粵西地區著名的「海上森林樂園」、「海洋天然濕地樂園」。區內的紅樹林是我國大陸海岸線的典型代表,林相好,結構獨特,有的樹齡高達數百年。野生紅樹有木欖、秋茄、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桑、欖李、老鼠勒、白蕨、節槿、楊葉肖槿、水黃皮、海芒果等26種,引進的外國紅樹有無瓣辛海崐桑、木果楝、海蓮、正紅樹等5種,還有其他罕見高等植物19種,浮游植物97種,底棲硅藻159種,魚類85種,貝類91種,蝦、蟹62種,浮游動物27種,林中鳥類有老鷹、天鵝、白鷺、烏鴉、紅嘴鷗、海鷗、海燕、官翠、白鶴、了歌、斑鳩、鷓鴣、水雞、水鴨、毛雞等170種數十萬只。
四、楊桃溝生態旅遊區
楊桃溝位於廉江市河唇鎮東部,總面積1 2平方公里,有水果11 000多畝,主要品種有紅楊桃、黃皮、番石榴、荔枝、龍眼、紅橙、芒果、木菠蘿、木小瓜、楊梅、香蕉、果蔗等,其中紅楊桃8000多畝。楊桃溝生態環境良好,所產的水果晶質優良,其中紅楊桃通過了國家綠色食晶A級認證。目前,楊桃溝已建起了「百果之鄉一一楊桃溝」牌樓、綜合服務樓、觀光亭、品果亭、農家樂園等基礎設施;從縣城廉江到楊桃溝僅10公里,楊桃一溝里的農家樂能為遊客提供更方便的游覽、娛樂、飲食和住宿,其楊桃鴨、果園雞、水庫魚頭湯、全豬宴、烤羊、山珍和農家菜都別有一番風味。
五、佛香山觀音寺旅遊風景區
觀音寺位於廉江市市區塘山嶺(佛香山)風景名勝旅遊區。據廉江市《石城縣志》記載,觀音寺始建於清朝光緒九年(公元1884年),歷經滄桑,幾經興廢。2006年經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批准重建,根據規劃設計,觀音寺的群體建築主要有大型仿唐牌坊、太子廣場、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伽藍殿、藏經樓、鍾鼓樓、五座寶塔、生態公園、博物館、圖書館、醫院、停車場等,整體建築全部為仿唐古建築群,集東方文化、佛教文化教育、創意、養生、旅遊、度假、休閑中西文化風格合璧於一體。首期工程佔地1 25 1畝,大雄寶殿、三聖殿等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預計總投資達50億元人民幣。其整體工程完成以後,將成為粵西地區大型旅遊經濟文化產業園,成為粵西地區旅遊強項和一大亮點。
六、紅湖農場生態旅遊區
廣東省紅湖農場,地處廉江市河唇鎮,距廉江市區21公里,是1958年修築水庫時為就地安置庫區移民而興辦的國有農場。
紅湖農場位於風景優美的鶴地水庫風景區東西兩岸,四面被鶴地水庫的湖水包圍,成為島嶼,農場有土地面積4.55萬畝,總人口1.76萬人,下轄8個管理區、34個生產隊。
建場以來,農場利用地處鶴地水庫庫區的自然資源優勢以及得天獨厚的水果生產和水產養殖環境,大力發展以龍眼、荔枝、番石榴為主的水果種植業,以羅非魚為主的水產養殖業,以賞綠、品果、垂釣為特色的生態旅遊業,傾力把農場打造為水果生產基地、水產養殖基地、觀光休閑旅遊基地。全場現有荔枝4743畝,龍眼6010畝,紅楊桃、番石榴、香蕉、黃皮、木菠蘿等雜果4686畝,魚塘4000多畝。
2001年農場被廣東省環境保護局評為「廣東省生態示範場」。
七、塘山嶺森林公園
塘山嶺,又稱謝建嶂,橫亘在廉城北部,綿延數公里,氣勢雄偉,主峰海拔190多米,像一條綠色的巨龍護衛著廉江城。
塘山嶺森林公園山頂矗立著118米高的廣播電視發射塔,發射半徑120公里,覆蓋湛江、茂名、廣西玉林、合浦及海南省海口地區,稱為粵西第一塔;山腳周圍有大小山塘、水庫10多個,恰似鑲嵌在姑娘綠色裙邊的'明珠;南麓有一口遠近聞名的古井,叫仙人井。《石城縣志》載:「仙人並在謝建嶂之南,壁深約3尺,闊過之,井口略圓,底多碎石,中有石塊凸起如凳。水由上注而下瀉,攪之不濁,以之烹茶味特佳」。在山腳邊已建設好7公路長6米寬的繞山硬底化綠道,與此連成一體的城北公園正在建設中,預計在2016年建成開放。每天早晨和傍晚,不少市民到此散步健身、休閑娛樂。
觀音寺始建於清朝光緒九年(公元1884年),歷經滄桑,幾經興廢。2006年經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批准重建,根據規劃設計,觀音寺的群體建築主要有大型仿唐牌坊、太子廣場、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伽藍殿、藏經樓、鍾鼓樓、五座寶塔、生態公園、博物館、圖書館、醫院、停車場等,整體建築全部為仿唐古建築群,集東方文化、佛教文化教育、創意、養生、旅遊、度假、休閑中西文化風格合璧於一體。首期工程佔地1251畝,大雄寶殿、三聖殿等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預計總投資達50億元人民幣。其整體工程完成以後,將成為粵西地區大型旅遊經濟文化產業園,成為粵西地區旅遊強項和一大亮點。
八、塘蓬仙人雙峰嶂旅遊區
雙峰嶂旅遊區位於廉江市西面,距廉城50公里,海拔382米,是湛江第一高峰。
雙峰嶂分東西兩峰,東鄰海拔367米的仙人嶂,西靠婆髻嶂,峰腳西面為鹿鳴吭水庫,東面為鴨姆河。登峰遠眺,可見東面的鶴地水庫與天一色,西面的長青水庫綠水青山;南面的雷州半島,百里原野,鬱郁蔥蔥;北面廣西的六萬群山,莽莽蒼蒼。雙峰嶂山勢雄偉,奇崗怪石漫山遍野,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半山腰,長8米,寬10米的照鏡石。
雙峰嶂因為群山連綿,森林蔽日,曾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劉田夫曾在此駐軍,留下了許多故事和傳說。
九、廉江市博物館
廉江市博物館1985年成立,是一所國有綜合性博物館,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有3300平方米的展覽廳、452平方米的文物庫房,館藏文物有:出土的犀牛、龜等古生物化石,出土的石斧、石錛等新石器時代石器,出土的漢和唐代銅鼓,各時期陶瓷器,近現代民俗文物,頗具粵西特色。基本展覽有:陶瓷陳列、革命文物陳列、黨史陳列、民俗陳列(清朝民國傢具、清朝木雕、近現代文物),每年舉辦各類臨時展覽10期次以上,在2013年紅橙節,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與廉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廉江紅橙獎」全國書法作品展覽在本館隆重舉行,展期內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達十萬人次,所有展覽一律免費開放。
自戰國以來,廣東和廣西地區的古越族,就已廣泛地使用銅鼓,廉江古屬百越族聚居之地。在石城、營仔、車板、塘蓬、長山等鄉鎮已出土銅鼓11面,主要類型屬北流型,博物館現藏4面銅鼓。漢雲雷紋六蛙四耳大銅鼓是1982年8月21日,在廉江石城鎮出土。這個大型銅鼓,鼓重175公斤。鼓面寬121厘米,高70厘米。鼓的體形巨大,造型精美,花紋繁縟,在同類型的銅鼓中較為罕見,是目前出土的十大銅鼓之一,是廉江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十、茗上茗茶文化休閑旅遊區
廣東茗上茗茶文化休閑旅遊區位於廉江市良垌鎮後塘村,是湛江市第一家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遊區,佔地總面積2000畝,按國家AAAA級景區規劃,分兩期建設。現已建成第一期工程(茶家樂)。
旅遊區距離湛江市區35公里,距離廉江市區30公里,距離遂溪縣城僅13公里,景區交通方便,207國道距景區5公里,柏油路直通景區。景區茶山丘陵起伏,茶園四季常青,生機勃勃,池塘碧波盪漾,果園四季飄香,是一個休閑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茗上茗茶家樂佔地總面積900畝,其中生態有機茶園600畝,果園200畝,旅遊配套設施100畝。開設的旅遊項目有:生態茶園觀光、自助摘茶、自助手工炒制綠茶、觀看茶藝表演、品茶、保健茶膳餐飲、茶家客棧住宿、釣魚、燒烤、特產購物等,是城市人體驗茶文化的絕佳去處。
『肆』 請問,廉江縣2009年的GDP值 ,以前城區人口和總人口,謝謝
2009年廉江市(縣級-屬湛江市管轄的縣級市)GDP154.34億元,增長12.7%;總人口163583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7334人
2009年廣東省各縣(區、市)GDP(全)2010-03-19 16:11排名 地區 GDP(億)增速(%)
1 東莞市 3763.91 5.3(東莞)
2 寶安區 2206.50 12.1(深圳1)
3 南山區 1720.50 11.3(深圳2)
4 順德區 1662.07 14.1(佛山1)
5 福田區 1623.17 10.1(深圳3)
6 天河區 1608.00 12.5(廣州1)
7 中山市 1566.41 10.2(中山)
8 南海區 1542.22 14.5(佛山2)
9 龍崗區 1529.76 10.8(深圳4)
10 越秀區 1482.02 9.2(廣州2)
11 蘿崗區 1161.11 15.0(廣州3)
12 禪城區 886.33 14.5(佛山3)
13 羅湖區 870.27 7.6(深圳5)
14 番禺區 863.83 12.3(廣州4)
15 白雲區 853.07 10.8(廣州5)
16 香洲區 659.47 9.2(珠海1)
17 增城市 572.50 14.3(廣州6)
18 海珠區 561.44 9.6(廣州7)
19 惠城區 545.27 13.3(惠州1)(區本級324.67 15.2)
20 花都區 541.48 13.6(廣州8)
21 荔灣區 522.88 10.0(廣州9)
22 黃埔區 491.28 8.1(廣州10)
23 三水區 434.18 17.5(佛山4)
24 南沙區 395.23 14.1(廣州11)
25 新會區 350.76 10.6(江門1)
26 高明區 348.16 18.5(佛山5)
27 蓬江區 331.12 11.1(江門2)
28 潮安縣 270.53 12.9(潮州1)
29 博羅縣 252.67 14.8(惠州2)
30 鹽田區 251.04 10.1(深圳6)
31 普寧市 242.85 17.3(揭陽1)
32 高州市 241.57 11.6(茂名1)
33 金灣區 219.69 9.0(珠海2)
34 金平區 218.28 11.7(汕頭1)
35 惠東縣 216.64 13.1(惠州3)
大亞灣區 202.1 20.2 惠州
36 澄海區 200.04 10.9(汕頭2)
37 台山市 192.95 10.6(江門3)
38 化州市 191.39 11.3(茂名2)
39 霞山區 186.87 (湛江1)
40 揭東縣 184.26 17.3(揭陽2)
41 四會市 179.04 20.3(肇慶1)
42 電白縣 178.66 10.6(茂名3)
肇慶市直 175.32 16.7(含高新區55.03)
43 信宜市 174.49 10.6(茂名4)
44 高要市 170.35 14.9(肇慶2)
45 開平市 168.13 9.3(江門4)
46 清城區 162.99 20.9(清遠1)(不含市直)
47 龍湖區 159.86 11.1(汕頭3)
48 英德市 159.58 20.2(清遠2)
49 潮陽區 158.58 15.0(汕頭4)
50 斗門區 158.53 -6.0(珠海3)
51 從化市 155.96 12.1(廣州12)
52 廉江市 154.34 12.7(湛江2)
53 惠陽區 152.98 13.5(惠州4)
54 潮南區 152.29 11.7(汕頭5)
55 清新縣 151.85 20.5(清遠3)
56 坡頭區 150.6 18.5(湛江3)(人均40448)
57 陽春市 146.21 12.1(陽江1)
58 鶴山市 143.61 10.8(江門5)
59 赤坎區 133.02 9.0(湛江4)(人均58035)
60 海豐縣 132.39 16.2(汕尾1)
61 遂溪縣 116.51 10.8(湛江5)
62 陸豐市 115.35 15.3(汕尾2)
63 饒平縣 114.14 13.2(潮州2)
64 湞江區 108.5 10.3(韶關1)
65 梅 縣 107.86 10.5(梅州1)
66 雷州市 106.44 9.6 (湛江6)
67 陽東縣 105.39 13.6(陽江2)
68 惠來縣 103.38 15.6(揭陽3)
69 榕城區 100.4 16.5(揭陽4)
70 新興縣 99.87 13.2(雲浮1)
71 武江區 98.35 11.9(韶關2)
72 揭西縣 97.20 12.1(揭陽5)
73 懷集縣 95.81 13.8(肇慶3)
74 佛岡縣 93.69 20.1(清遠4)(人均30881)
75 吳川市 90.03 10.8(湛江7)
76 茂南區 89.85 11.1(茂名5)(不含市直289.38)
清遠開發區87.42 19.2
77 江海區 85.53 13.0(江門6)
78 連州市 83.70 18.0(清遠5)
79 興寧市 82.52 10.4(梅州2)
80 端州區 81.82 13.6(肇慶4)
81 恩平市 81.47 10.2(江門7)
82 曲江區 80.33 5.5(韶關3)
83 江城區 79.4 12.5(陽江3)
84 羅定市 78.97 10.5(雲浮2)
85 龍川縣 77.11 9.8(河源1)
86 陽西縣 72.07 12.6(陽江4)
87 茂港區 72.01 11.4(茂名6)
88 徐聞縣 65.40 8.6(湛江8)
楓溪區 62.21 11.0 潮州
89 廣寧縣 60.06 12.2(肇慶5)
90 五華縣 59.44 10.9(梅州3)
91 連平縣 59.42 1.2(河源2)
92 濠江區 57.49 6.0(汕頭6)
93 龍門縣 57.35 13.4(惠州5)
94 城區 57.14 16.5(汕尾3)
95 封開縣 56.35 13.7(肇慶6)
96 樂昌市 55.90 9.3(韶關4)
肇慶高新區 55.03 31.2
97 紫金縣 54.71 8.0(河源3)
98 仁化縣 51.78 10.3(韶關5)(人均23582)
99 鬱南縣 51.77 10.5(雲浮3)
100 東源縣 51.12 7.1(河源4)
101 源城區 50.76 11.2(河源5)(不含市直73.92)
102 德慶縣 50.70 14.0(肇慶7)
103 陽山縣 50.37 12.8(清遠6)
104 豐順縣 49.49 8.8(梅州4)
105 麻章區 47.62 10.9(湛江9)
106 南雄市 47.41 13.9(韶關6)
107 雲城區 44.27 11.7(雲浮4)
108 湘橋區 42.14 11.3(潮州3)
109 鼎湖區 40.12 13.0(肇慶8)
110 大埔縣 38.99 10.6(梅州5)
111 雲安縣 37.89 12.2(雲浮5)
112 蕉嶺縣 36.12 10.4(梅州6)
113 翁源縣 35.77 10.2(韶關7)
114 和平縣 35.01 2.7(河源6)
115 乳源瑤族自治縣 33.41 11.2(韶關8)
116 平遠縣 29.12 8.6(梅州7)
117 始興縣 28.60 7.0(韶關9)
118 陸河縣 26.42 13.2(汕尾4)
119 新豐縣 26.20 8.4 (韶關10)
120 梅江區 22.04 10.4(梅州8)(不含市直)
121 連南縣 14.82 16.6(清遠7)
122 連山縣 13.78 13.0(清遠8)
123 南澳縣 8.02 10.6(汕頭7)
『伍』 廉江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有什麼特色
風俗民情
游神,年例,廉江白戲,舞鷹雄,安鋪八音,紅橙節等。年例是南部講白話的地區才有,所謂年例,亦即某個人家過年時節大擺宴席,請四方親朋好友就餐,與辦喜事類似,就算不認識主人也可入座就食。 而「游神」就是全廉江皆有。所謂「游神」,就是過年時節某個村將其土地神「請」出,裝上轎,青壯抬轎舞獅、小兒手執旌旗尾隨,似軍隊出征狀,舞獅先行,敲鑼打鼓,穿村過巷而游,有些村喬裝打扮,而有些村則平衣而游。所到之處,挨家挨戶而停,各戶為祈求土地神保佑,事先准備雞鴨酒食、紅包等祭拜,「神」到時,在門口打鼓敲鑼、舞獅晃轎,末時,舞獅人舞獅上躍而「吞」紅包,並燒炮而慶。各村有各村的「游神」日子,有些村小而不夠人力不夠規模就不游,一般不超過正月十五,一般村莊只游一天,「游神」之前的幾個夜晚在土地廟里打鼓,稱之為「屯兵」。 過戶門前晃轎時,由於轎重,有時晃得太誇張了控制不住,四個人步子不協調,各自受到來自他人的搖力,似乎那轎不受自己控制,以至於越晃越搖,看似要倒的樣子,迷信的抬轎人以及觀眾就認為那是「阿公」(或「老爺」,亦即土地神)在吃門前的祭拜品時因太過好吃而多吃多飲,導致「老爺」喝醉酒太過興奮以至於轎不能停,認為那戶人家今年有福了。筆者認為抬轎人那些抬轎人像瘋子一樣晃轎的行為實在不可取,雖然極少,但還是有人因晃轎而摔傷。近年來某些村觀念更新,不再追捧晃轎戲,不再認為神是一定要人來抬方能顯示對神的尊重,改用車將土地神裝上代替人力轎,所到門戶,不再晃轎,途中游盪又方便快捷,值得提倡。 以前過年氣氛濃厚,大家游神熱情高,很多青少年參與,九十年代後期以來,打工仔們都是初六七就到珠三角返工,初六七之後的游神顯得清冷寂寥,皆是一些中小學生當主角,特別是十三、十四左右的游神,幾乎全是小男孩。 市政府自2003年舉辦「廉江紅橙旅遊文化節」以來,每年一次,直至2009年,2010年後改為家電傢具博覽會,這也成了廉江人的盛會,是每年廉江人齊聚城區的歡樂日子。
地理
廉江山水秀麗,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如春,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金、銀、鋁、鋅、錫、銻和花崗岩、石灰岩、玄武石等20多種,其中銀礦和花崗岩蘊藏量名列廣東前 高橋紅樹林
茅。全市宜林宜果牧丘山地153萬畝,山塘水庫2800多個,九洲江貫穿市境西南89公里,全市可開發利用水域面積16萬畝。境內雙峰嶂為湛江市最高點,海拔382米。全國聞名的鶴地水庫,山清水秀,儲水量達12億立方米,水面積122平方公里,有「人造海」之譽。董必武、鄧小平、陳毅、郭沫若等國家領導曾蒞臨考察並予題詞。由鶴地水庫引流出去的雷州青年運河灌溉了遂溪、雷州、吳川和湛江市區。
史沿革
1.始建前, 2.秦屬象郡地; 3.漢屬合浦縣地; 廉江市羅州大道
4.晉屬高涼郡高涼縣地; 5.南朝宋、齊,屬高涼郡羅州縣地。 6.南朝梁、陳,為羅州高興郡石龍縣地。 7.隋朝,仍屬高州高涼郡石龍縣地。 8.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龍縣建石城縣,屬羅州, (註:羅州城遺址在河唇鎮龍湖村東側,面積約6萬平方米。 此遺址布局有仿唐代長安城的明顯跡象。1962年,此城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時,在縣境之西及西南同時建招義、零綠兩縣。唐天寶元年,招義縣改為干水縣),此縣名即為石城縣之始。 9.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羅州徙治石城縣。 10.唐玄宗天寶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為濂江縣。 11.宋朝,太祖開寶五年(972年)廢羅州並廢濂江、干水縣,劃入吳川,屬辯州(今化州,太平興國五年即980年,改辯州為化州)。 12.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76年),復析吳川西鄉置石城縣,屬化州。 13.元朝,屬化州路。 14.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屬化州府。 15.七年(1374年)屬化州。 16.九年(1376年)屬高州府。 17.清朝,屬高州府。 18.民國元年(1912年)至3年,屬高州道。 19.民國3年(1915年),改石城縣為廉江縣,屬高州道。 20.民國9年(1921年),廢除道制,仍屬高州善後處。 21.民國12年(1924年),屬高雷廉欽瓊崖羅陽八屬聯軍總指揮部。 22.民國15年(1927年),八屬聯軍全部覆滅後,屬廣東南路行政公署。 23.民國25年(1937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公署。 24.民國38年(1940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屬廣東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25.1949年11月11日:廉江縣城解放,屬廣東南路專員公署。 26.1950年9月,屬高雷專區。 27.1952年11月,屬廣東粵西行政區。 28.1956年2月,屬廣東省湛江專區。 29.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縣合並為雷北縣,屬廣東省湛江專區。 30.1960年11月,雷北縣易名為雷州縣,屆廣東湛江專區。 31.1961年3月,撤銷雷州縣,恢復廉江、遂溪、海康三縣。按原縣區域分治和歸屬。 32.1978年9月,屬廣東省湛江地區行政公署。 33.1983年9月,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屬湛江市。 34.1993年12月,經國務批准,廉江撤縣設市(二類市)。歸廣東省直轄,並委託湛江市代管。 35,1994年,廉江市轄23個鎮:廉城鎮、安鋪鎮、石城鎮、河唇鎮、吉水鎮、石角鎮、良垌鎮、平坦鎮、新華鎮、橫山鎮、營仔鎮、車板鎮、青平鎮、石嶺鎮、龍灣鎮、雅塘鎮、石頸鎮、長山鎮、塘蓬鎮、和寮鎮、高橋鎮、新民鎮、河堤鎮。 36,2000年,廉江市轄22個鎮。總人口1205764人,各鎮人口: 廉城鎮 85368 石城鎮 104878 新民鎮 40620 吉水鎮 52813 河唇鎮 77004 石角鎮 41147 良垌鎮 53187 平坦鎮 24241 新華鎮 21121 橫山鎮 93482 安鋪鎮 100753 營仔鎮 70438 青平鎮 83134 車板鎮 35419 高橋鎮 24572 石嶺鎮 62071 龍灣鎮 22689 雅塘鎮 35491 石頸鎮 35390 長山鎮 48480 塘蓬鎮 62012 和寮鎮 3145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37,2002年,廉江市轄22個鎮(廉城、石角、河唇、平坦、良垌、新華、石城、新民、橫山、安埔、營仔、車板、龍灣、高橋、和寮、雅塘、青平、石嶺、石頸、長山、吉水、塘蓬),334個村委會、44個居委會。 38,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廉江市轄3個街道(羅州、城北、城南)、18個鎮(石角、河唇、良垌、石城、新民、安埔、營仔、車板、橫山、高橋、和寮、雅塘、青平、石嶺、石頸、吉水、長山、塘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