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姓困的有多少人

中國姓困的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12-09 10:00:54

A. 中國姓氏排名表

2018年百家姓排名:

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

鄭梁謝宋唐許韓馮鄧曹彭曾肖田董袁潘於蔣蔡

余杜葉程蘇魏呂丁任沈姚盧姜崔鍾譚陸汪範金

石廖賈夏韋付方白鄒孟熊秦邱江尹薛閆段雷侯

龍史陶黎賀顧毛郝龔邵萬錢嚴覃武戴莫孔向湯

新百家姓是指相關機構對中國人姓氏進行大規模調查,然後按照姓氏的人口數量從大到小進行排序,所得到的姓氏排名(至少要有前一百位的姓氏排名)就被稱為新百家姓。

1986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袁義達根據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相關抽樣數據資料,開始對我國的姓氏做統計研究。1987年,袁義達統計出中國的姓氏有12000個到13000個。

同年,中國科學院正在進行有關姓氏研究的消息被一些媒體廣泛傳播。1987年5月2日,袁義達將此次姓氏統計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於眾,被稱為「新百家姓」,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

1987年、2006年、2015年的新百家姓,名義上前三位排序是李、陳、劉;2007年、2013年、2014年的新百家姓,名義上前三位排序是李、陳、王值得注意的是,袁義達的排名都是將蕭與肖、戴與代、傅與付等合在一起統計(都計入前者);

而2007年排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統計分析)、2014年排名(數據援引自國家統計局負責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卻是將其分開統計。2018年王姓居第一位 人口超過一個億。

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達到1.015億人

(1)中國姓困的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百家姓》分類:

1、以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為姓氏。

2、以祖先名字中的字為姓氏。

3、以封地名和國名為姓氏。

4、以職業或官職為姓氏。

5、以山名、河名為姓氏。

6、以住地的方位為姓氏。

7、以部落的名稱為姓氏。

8、以出生時的異象為姓氏。

9、以謚號為姓氏。

10、因避禍、避仇、避諱、避嫌所改的姓氏。

11、帝王賜姓氏。

12、以數量詞、排行次序及天乾地支為姓氏。

13、少數民族文化上漢改姓氏。

14、漢族人改為少數民族姓氏。

15、部分少數民族的姓氏。

16、容易讀錯的的姓氏。

B. 漢姓共有多少姓氏

中國一共有多少姓氏?不同時期的統計數字不一樣:
漢代應劭《風俗通》收錄近500個。樂ewioK:JFD:L()$#_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收錄1232個。
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收錄1745個。@3221a3ds也K:JFD:L()$#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錄3736個。ioK:JFD:L()
明代王圻《續文獻通考》收錄4657個。
今人陳歷甫最近編寫出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收錄10129個,其中漢族姓氏8000多個,少數民族姓氏2000多個。據《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1月15日的最新報道,如今陳歷甫掌握的古今中華姓氏數目已達到15142個,創下了姓氏收集數量之最。dsfds1fads睰:JFD:L()$#
最常用的姓氏有多少?#%kcvmmvckjK:JFD:L()$#
所謂「常用姓氏」也是一個在一定歷史時段和區域范圍內的相對性概念。如通行的《百家姓》版本共收438個姓氏,只能看作是北宋初年漢民族范圍內的常用姓氏。明代初年翰林編修吳沈奉旨編纂《皇明千家姓》,共收1968個姓氏,則是當時的常用姓氏。現在搞姓氏學研究的人,多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杜若甫和袁義達先生的研究成果為權威性的說法。杜、袁兩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7年大陸人口的隨機抽樣資料以及台灣的姓氏統計資料,經過計算機處理,確定中國人的姓氏為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復姓6642個(絕大多數為少數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用的漢姓約3050個,按其所屬人口多少為順序,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C. 中國姓氏人口排名有哪些

中國姓氏人口排前十的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李王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近4億。

4、陳姓:中國大陸6330萬,港澳台330萬多,海外華人500——600萬,海內外越南裔近1200萬,海內外高麗人20萬左右,全球陳姓近8400萬。

5、劉姓:中國大陸7210萬,港澳台90萬左右,海外華人至少200萬,海內外越南裔太少,海內外高麗人40萬稍多,全球劉姓近7600萬。

D. 仉姓中國有多少人

仉姓中國約1萬人。仉姓全國人口約1 萬屬罕見姓氏,最新統計的人口排名排在第671位。

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三位門閥。仉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仉姓起源於黨氏,為掌姓所衍改。

春秋時魯國有大夫黨氏,是周王族的旁支之後。其後人曾為掌氏最終衍變成仉氏。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母親就是仉氏族女。仉姓望居魯郡(西漢初置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為魯郡,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帶)、琅邪郡、敦煌郡(漢武帝置,在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



仉姓的姓氏來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地方官吏仉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記載:古時有仉督氏復姓,後分為仉氏、督氏,今已無此復姓。仉就是掌的古體字,仉督也就是掌督,其官本名叫黨正,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主管指定區域內的行政事務。

西周時期的行政區劃,主要以州為本,每一州按東、南、西、北、中分為五黨,每一黨分為五族,每一族擁有一百家(戶),構成一個基層的行政單位。每黨的行政長官就稱作黨正,負責掌管本黨之內五百家(戶)的政令行使、民眾教化之事。

E. 魏姓有多少人口2022

截至2022年,全國魏姓總人口大約有570萬人,主要集中於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約占魏姓總人口的28%。只能說古代魏姓曾是貴族,為晉國六卿之一。
魏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排名第44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
魏姓起源於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諸侯國魏國,冊封地於今山西芮城縣北。
後魏國被晉國消滅,封給大夫畢萬,後人以邑為氏,尊畢萬為得姓始祖。

F. 中國姓求的人有多少

qiú

姓氏求
拼音qiú
人口約 7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最新第 805 位。
位於喇姓 之後,糧姓 之前。
求姓 起源
本姓仇,因避難改姓求氏。一雲為裘氏所改。另,相傳為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代。
求姓 姓氏源流
一、求qiú
現行較罕見姓氏。河北之獲鹿、浙江之椒江、雲南之蘭坪等地有分布。漢族、傈僳族有此姓。《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引《姓苑》雲:「本仇氏,避難改焉。」
2、《姓氏考略》據《姓氏急就篇·注》注雲:「裘氏改為求氏。」
3、又註:「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漢代有求仲,隱士;明代有求伯傑,知郴州;又有求琰,九江通判。
二、求
求姓分布:浙江蕭山、新昌、上虞、台灣台南、台中、安徽淮南、天長等地均有此姓。
求姓起源:
1、相傳為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
2、一作〔䣇〕,春秋時衛大夫食邑,因氏,見《姓考》。
3、其先原居衛國裘氏之地,後省衣為求。
4、本仇氏,避難改為求氏。
求姓名人:
求移忠,宋時嵊(今浙江嵊縣)人,進士,官至吏部尚書。
郡望:南陽。

G. 中國姓項的人口大概有多少,他們都分布在那些地區我好想知道,謝謝各位前輩的幫忙!

一、姓氏源流 項(Xiàng)源出有二: 1、出自羋姓,為楚國王族後裔。春秋時期,楚國公子燕受封於項城(今河南省項城縣),建立了項國。後來,項國被齊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名「項」命姓,稱項姓。 2、周代有項國,其地在今河南項城一帶。項國是周的同姓(姬姓)諸侯國,公元前647年被楚國所滅,項國國君的子孫便以國名為姓,稱項氏。 二、遷徙分布 在眾多的姓氏當中,項姓的姓源來歷是比較單一的。據史料記載,項姓源於羋姓。春秋時楚國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後裔,因功被封於項地,並以封地的名為國名,建立了項國。公元前647年,這個小國被齊桓公所滅,從此以後,居住在項國的人就以國為氏而姓了項。另據《廣韻》記載,項姓雖然源於羋姓,但羋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所以追本溯源,項姓的起源還是源於姬姓後人。項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項姓後來遼西國郡發展成望族,世稱遼西望。項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貴州等省多此姓,四省項姓約佔全國項姓人口的74%。 三、歷史名人 項 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名籍,字羽。楚貴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從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項梁敗死後領其軍。破釜沉舟,於鉅鹿擊敗秦軍主力,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入關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繼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公元前202年,被劉邦困於垓下,後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 項 昕:元朝人。為人勤奮好學,喜詞章,工繪畫。因母病為庸醫誤投葯而死,十分悲痛,乃立志學醫,以醫名世。 項 槖:春秋時神童。相傳他七歲時與孔子辯難,使孔子窘困。被後世稱為「聖人之師」。 項 昕:元朝人。為人勤奮好學,喜詞章,工繪畫。因母病為庸醫誤投葯而死,十分悲痛,乃立志學醫,以醫名世。 項 炯:元代詩人。端行積學,通群經大義,為當時名儒,晦跡不仕。 項 英:(1898——1941年),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北省總工會委員長兼黨團書記。是中共三至六屆中央委員,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12月調到中央蘇區,任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兼軍委主席,後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副主席。1934年主力紅軍長征後,與陳毅等留在贛粵邊區堅持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副軍長。在皖南事變中,經過七晝夜激戰,與周子昆等沖出重圍,隱蔽在深山裡與打散的同志及地下黨取得聯系。因敵人搜捕很緊,3月12日拂曉,轉移到蜜蜂洞附近的一個石洞里。第二天拂曉,原軍部副官劉厚聰叛變,開槍打死熟睡中的項英和周子昆。叛徒劉厚聰投到旌縣國民黨部,後來被敵人打死。 項元淇:明代文學家、書法家。工詩、古文辭。小楷嚴整,尤善草書。 項蘭貞:明代女詩人。黃卯錫之妻。有詩作《栽月》。 此外,還有唐代有詩人項斯,明代有兵部尚書項忠、書畫鑒賞收藏家項元汴、畫家項聖謨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遼西郡:戰國時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漢兩代沿襲。相當今河北省樂亭以東、遼寧省大凌河以西地區。 2、堂號 聖師堂:春秋時項槖七歲為孔子之師。

H. 全中國索姓現有多少人

誰說的,我們村和距離我們村4公里的村子,大多都姓索,絕對超300了,都在北京大興!

I. 勾姓全國有多少人

肯定超過一人。

J. 勾姓全國有多少人

未入全國大姓排名,無具體統計。
一、據《山海經》載,有困民之國,勾姓。為此姓之始。勾(Gōu;Gòu)
又寫作「句」。其姓最早見於《山海經》:「困民之國,勾姓」。此外,相傳帝少昊的一個兒子名重,死後被封為木正,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萬物的生老病死,號稱勾芒。他的後世子孫以「勾」為姓。勾姓在南宋時為避宋高宗趙構的名諱,改為「句」、「鉤」等姓。宋朝人句濤,進士出身,長於政務,秦檜曾多次拉攏,他辭而不就,朝臣及皇帝皆嘆其忠。同朝古文字學者勾中正,曾與徐鉉校訂《說文》。
二、以官名為姓。相傳,遠古時期少皞氏的三兒子重曾作為勾芒官,為五行神之一,為木正,主管樹木。重為後代就用他的官名「勾」作為自己的姓氏。參見《路史》。
三、為避宋高宗趙構之諱,勾氏改為句氏,有的加草字頭,改為苟姓,有加金旁,改為鉤姓。
越王
勾踐
孔子有弟子勾井疆,宋代有史館修撰勾濤、中書勾希仲。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