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公社有多少人口
1. 滿族有多少人口呢
1068.32萬人。
根據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全國滿族人口有1068.32萬人,僅次於漢族和壯族,在少數民族中,人口數排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滿族,壯族和漢族一樣,執行同樣的計劃生育政策,即城市一胎,農村2胎)。
滿族人口分布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北京等地為多,其他散居新疆,甘肅,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等大中城市。
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後,滿族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當家作主,享受民族平等的權利。1957年,北京市郊區相繼成立了一批滿族鄉:懷柔縣喇叭溝門滿族鄉、轉山子滿族鄉、七道河滿族鄉、長哨營滿族鄉,東黃梁滿族鄉、密雲縣檀營滿、蒙民族鄉。
1958年滿族自治鄉改為人民公社。改革開放後,1983年檀營滿蒙民族鄉恢復重建,隨後恢復了喇叭溝門和長哨營等滿族鄉。與此同時,在一些滿族散居的地區,滿族也與其他少數民族聯合成立民族鄉,如1982年貴州畢節地區黔西、大方、金沙三縣,成立了苗族彝族滿族和苗族滿族等6個民族鄉。
2. 永州祁陽文明鋪鎮有多少村
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7公里。東北與文富市鎮、祁東縣磚塘鄉相鄰,東南接黎家坪鎮,西南、西北與冷水灘區毗鄰,北與龔家坪鎮接壤。鎮政府駐向陽路居委會,轄寶塔、聯益、七一、羊古堖、蒲草塘、茶棚嶺、段家亭、凈龍庵、碧芝塘、同德堂、大泉灣、巒山、成功、汪福橋、石佛、扒船塘、牛角塘、新塘角、蔣家坪、八甲灣、三角灣、磨石塘、張家嶺、玉柏嶺、豪沖、高碼頭、谷塘灣、泥井灣、白溪、絲塘沖、青雲、長灘橋、鵝婆凼、大福橋、松林灣、雙星、菱角塘、烏塘、溝河、三官塘、橋梓塘、岩塘沖、狹江、李子沖、鐵橋坳、龍江橋、林場47個村和人民路、躍進路、向陽路3個居委會。文明鋪鎮是祁陽縣西北重鎮。古時地處衡州府至寶慶府支線驛道第三鋪,據說早年一文姓人家在此文明經營伙鋪食雜,遠近口碑甚好,故名。清設永隆巡檢司。解放初,劃為祁陽縣第六區。1950年析為祁陽縣第十一區,同時置鎮,下轄11鄉。1952年4月析置祁東縣後,仍為祁陽第十一區,轄21鄉1鎮。1958年人民公社化,析置文明鋪、新華兩個公社,1959年調整為文明鋪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區建制。1984年改公社為鄉,文明鋪公社並入文明鋪鎮。1986年撤松林灣鄉並入高碼頭鄉,文明鋪區轄5鄉1鎮。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將文明鎮、高碼頭鄉、狹江鄉合並建立文明鋪鎮。 全鎮總面積112.2平方公里,耕地3102公頃,15136戶,53552人。鎮境屬於四明山脈,西高東低,西部有小部分屬於山區,東部大部分是丘陵地段。農業收入是全鎮的主要經濟收入,是全縣產糧大鎮和優質稻種植基地,也是生薑、香芋、黃豆、生豬、鮮魚主產區。鄉鎮企業和商貿經濟發展較快。鎮年國內生產總值58959萬元,年財政收入350.9萬元。 境內有湖南省天龍米業有限公司、祁陽變壓器廠、祁陽縣第八建築工程公司、東陽水泥廠、華昌冶煉廠、文明鎮造紙廠、文明鎮鞭炮廠等。設有中學3所、小學16所、醫療機構4個。 距湘桂鐵路祁陽站12公里、322國道12公里,黎石公路、冷邵公路穿鎮而過,村級公路四通八達。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已建立電信、移動、聯通3個基站,網路覆蓋全鎮區域,50個村(居)委會通了程式控制電話。
3. 中國還有人民公社嗎
1、人民公社在中國,已經正式成為了歷史了!中國還有人民公社嗎?回答是基本沒有了,僅僅剩幾個了(河北晉州市周家莊人民公社、陝西省西安市戶縣餘下鎮後寨村)。
人民公社設立的時間為1958年,第一個人民公社是在河南省。人民公社取消的時間為1983年。
全稱為「農村人民公社」。一九五八年在我國農村建立起來的政社合一的組織,既是我國農村的基層政權組織,又是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在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後,根據政經分離的原則,人民公社已轉變為農村單純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不再具有基層政權組織的職能,這一職能已由重新建立的農村鄉鎮政府機構所取代。
2、中國現存的最後「人民公社」大集體之一:河北晉州市周家莊人民公社(註:1982年開始應河北省要求,將人民公社改為鄉,並保留人民公社制度,但其他一切仍然未變)。
後寨村是「全國文明村」、「省級小康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餘下鎮所轄的一個小村寨,全村現有八個生產隊(即組)352戶、13O5人(其中適齡勞力840人)、耕地l2O0畝。全村黨員35人,村雙委班子十人平均年齡38歲(最長者58歲、最小27歲)。
後寨村現有玻璃廠、發電廠、預制板廠、……等六個企業。全村固定資產3800餘萬、年工業總產值6000多萬、繳納稅金300多在戶縣他是排在前十名的富裕村,而村裡的公共設施建設,社員及老人福利待遇,以及對弱勢群體的關愛方面,是全縣各村莊中最好的!
後寨人每天都是在這鍾聲中一起上工,他們的勞動都是記在是記在這樣的本子中,即男女記工本,每日記工每月公布到年才能結算。他們還是延續五十年前「人民公社」的記工標准,干同一種活(即同樣的勞動)男工10分、女工7分。到九月中旬糧食收割後,就該給每家每戶分糧了。大汽車載著黃登登的玉米棒,直接送到每家每戶的門口。
4、現在,某些地方的商業餐飲等單位,卻以「人民公社」這幾個字作為店鋪招牌名稱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來,中國還有人民公社的。
中國現存的一個「人民公社」社員現在人均收入高全國 -新浪博客
後寨村-中國現存的人民公社之一 ——網易博客
親訪後寨村——新浪微博
4. 花都區獅嶺鎮內人口多少萬
截止2018年,獅嶺鎮常住人口3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3萬人,漢族為主,轄17個行政村、2個社區。j花都區的外來少數民族中壯族、瑤族、苗族和土家族人數居多,主要分布於中心城區和獅嶺鎮。
獅嶺鎮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處花都區西北部,毗鄰清遠市,距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花都港均15千米。鎮域面積136.31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3°09′,北緯23°08′。
(4)文明公社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獅嶺鎮的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建圩。因附近有一獅形山嶺,故名獅嶺圩,鎮因圩名。1953年建獅嶺公社。1983年獅嶺公社改區 。1986年建鎮至今。
獅嶺鎮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地處花都區西北部,毗鄰清遠市,距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花都港均15千米,總面積136.31平方千米,境內有廣清、肇花2條高速公路,京廣、武廣、廣清城際3條鐵路,山前旅遊大道、芙蓉大道、平步大道等區內主幹道貫穿全鎮,是廣州市的「北大門」和南北陸路運輸的重要樞紐。
5. 50年代時一個大型鄉鎮有多少戶人口
你好,50年代初,大型鄉鎮人數有10000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6‰上升至23‰。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內地人口達到5.8億。2006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5億。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從全球看,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每年新出生的嬰兒數大大多於死亡的人數,使得人口總數得以不斷增長。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祝您生活愉快
6. 人民公社化運動形成的原因
1957年冬和1958年春,在國民經濟「大躍進」思想的指引下,全國農村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一些地方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在修水庫、造林、抗旱中搞起了大協作。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會議通過了《關於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適當地合並為大社的意見》。
意見指出:「為了適應農業生產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條件的地方,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有計劃地適當地合並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會後,各地農村開始了小社並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現了「共產主義公社」、「集體農庄」,有的地方出現了「人民公社」。
1958年7月1日《紅旗》雜志第3期《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較明確地提出「把一個合作社變成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基層組織單位,實際上是農業和工業相結合的人民公社」。這是在報刊上第一次提到「人民公社」的名字。
(6)文明公社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1958年4月,隨著我國第一個農村人民公社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建立,河南在1958年8月15日又在全國的城市中率先舉起了城市人民公社的大旗,自發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城市人民公社--鄭州市管城區紅旗人民公社。
在此後的一個多月里,北京、天津、哈爾濱、重慶等許多城市裡相繼自發建立了許多人民公社。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隨著"大躍進"而頭腦發熱,此時正以高度的熱情推動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毛澤東,對新出現的城市人民公社卻表現出極大的冷靜和謹慎。
在第一個城市人民公社剛剛建立後的1958年9月5日,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譚震林同志就城市和國營企業是否辦人民公社的問題徵求毛澤東的意見,但毛澤東沒有表態。在1958年12月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明確表示對城市人民公社要繼續試辦,積累經驗,等待時機。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城市人民公社在實驗和摸索中發展,沒有大的變化。直到1960年3月9日,中共中央才做出了《關於城市人民公社問題的批示》,雖然提出對城市人民公社應當採取積極的態度,要實驗和推廣。
但是又指出在今後一年內,城市人民公社仍處在試辦階段,各地組織城市人民公社的消息不要登報,也不要組織群眾性的慶祝遊行,將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事擱置了起來。
到了1960年4月9日,出席全國人大二屆二次會議的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五大城市的市委書記作了題為《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偉大的歷史意義》的聯合發言。
盛贊城市人民公社不僅能促進生產高速度發展,而且還是徹底改造舊城市,使之適合於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和未來共產主義的重要工具,表示大城市也需要實現人民公社化。
直到這時,深受鼓舞的毛澤東才同意在全國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興辦城市人民公社的群眾運動。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統計,到1960年7月,全國城市基本實現人民公社化,在全國190個大中城市中,建立了1064個人民公社,公社人口達到5500多萬。
從第一個城市人民公社在鄭州誕生到全國城市基本實現人民公社化,經歷了近一年的試辦期,步子比較穩妥,所以損失較小。
而從第一個農村人民公社出爐到全國農村人民公社化,前後僅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是一哄而起,所以出現了許多亂子,如"五風"問題、急於過渡問題等,給國民經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7. 什麼叫做文明
文明
目錄·文明鄉
·詞語解釋
·文明的含義
·具體介紹
·文明(一款陸地4x游戲)
·文明(唐睿宗的年號)
·文明(玉林市委書記)
·人物: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任助理
·雜志
文明鄉
位於湖南省汝城縣境西部,距縣城47公里。東鄰嶺秀瑤族鄉,南與盈洞瑤族鄉及廣東樂昌市九蜂鎮交界,西連宜章縣里田鄉、長策鄉、廣東樂昌市白石鎮,北靠宜章縣瑤崗仙鎮、資興滁口鎮、黃草鎮。轄文市、塘下、洞頭、橫江、二都、竹下、宣溪、淺堆、良田、山田鋪、山田壠、大地、新東、新旭、樓江、中洞、長棧、上章、韓田、秀水、五一、黃土、沙洲、快樂、長遠、長城、新田、青山、向陽等和文明居委會。耕地1560.3公頃,7570戶,境內土地肥沃,大部分覆蓋含鈣磷較高的紅壤,故經濟以農業為主,是汝城縣黃豆、花生、芝麻的主要產地。盛產早熟柑桔、奈李、水蜜桃、甜柿、板栗、批把、水晶梨、草莓、西瓜等,有「水果之鄉」之美稱。省道S324線貫穿全境,交通條件便利。鄉內設中學2所,小學歷所,醫療機構1個。名 稱: 文明鄉
拼 音: Wenmingxiang
行政隸屬: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
政府駐地: 文明圩
下級政區: 29個村1個居委會
區 號: 0735
郵政編碼: 424106
人 口: 28000
區域大小: 188.8
簡 介: 據羅氏族譜記載,文明鄉羅氏始祖原籍江西,任廣東連州刺史,任滿還鄉,見此「文經武緯,山明水秀」,故定居於此,取名文明。
歷 史:1950年屬第三區,1956年稱文明鄉,1958年成立先鋒人民公社,同年12月與東長、姜盈合並成立文明人民公社,1961年劃出嶺秀、盈洞公社後仍為文明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現名。
詞語解釋
讀音:wénmíng
釋義:
(1) [civilization;culture]∶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 [modern]∶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戲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文明的解釋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包涵心性智慧與思想知識;
物質文明包涵工藝性文物與無意識文物;
在此,我們當贊嘆西方文明的思想知識與無意識文物;
但是,東方文明的心性智慧與工藝性文物,卻是人類的生存發展的————根。
一種發自內心用言語表達的感謝,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常掛在嘴邊,也常用於受到別人幫助、得到別人寬容等場面。乃經久不衰的時髦語言!
文明的含義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它的含義有時與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學和人類學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義)。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的聯系。文明一詞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義。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范、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文明」一詞在國外辭書中的含義
「文明」一詞,在世界各國出版的辭書中,對其含義的解釋不盡相同。
1961年,法國出版的《法國大拉羅斯網路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指教化;二指一個地區或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精神、藝術、道德和物質生活的總稱。
1973年至1974年,英國出版的《大英網路全書》解釋「文明」一詞為:一種先進民族在生活或某一歷史階段中顯示出來的特徵之總和。
1978年,蘇聯出版的《蘇聯大網路全書》認為「文明」一詞的含義指:社會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繼野蠻時代之後社會發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聯邦德國出版的《大網路詞典》認為「文明」一詞從廣義來說,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風尚,從狹義來說,指社會脫離了人類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後,通過知識和技術形成與起來的物質和社會狀態。
具體介紹
1.文明的出現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現在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裡出現的。
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統治階級,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就稱做是古代文明時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為發源地。不同的時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據,以地域環境大致分為:
兩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底格里斯河(Tigris)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兩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於約公元前3500年。當時生活在兩河流域的是蘇美爾人,建立了蘇美爾文明。之後陸續有閃米特人、赫梯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繼入侵。兩河流域繼蘇美爾人之後最偉大的文明就是由閃米特人漢穆拉比建立的巴比倫。
尼羅河文明:發源於非洲尼羅河(Nile)流域,又稱古埃及文明,其歷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的埃及王朝時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開始。
印度河文明:發源於亞洲印度河與恆河(Ganges)流域。文明的開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終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
愛琴文明:發源於希臘愛琴海地區,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米諾斯文明發源於歐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島(Crete),又稱克里特文明,後被麥錫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發源於亞洲黃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證據)的夏文明據推測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奧爾梅克文明:發源於中美洲,形成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時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這段時期,許多文明進入繁盛時期,通常也被稱做古典時期。
古希臘文明在大約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間達到鼎盛,創造了燦爛的古希臘文化。隨著亞歷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臘文化被傳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
古羅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間達到輝煌,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帝國。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時期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紀前後的笈多王朝。
瑪雅文明的輝煌時期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間。
中華文明在大約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間(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在大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漢王朝時期,帝國達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些只是傳說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陸文明
亞特蘭蒂斯大陸文明
2.關於文明出現的理論
文明是怎樣出現的?這對於哲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課題,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論來闡述各自的觀點。大部分的觀點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文明存在的起點。因而研究中央集權的出現成為了一個焦點。但是所有的理論都還不能解釋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統(或者稱為水利系統)
卡爾·威特福格爾使這一理論的最有力的支持者。這種理論認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認識到洪澇災害雖然會毀壞莊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開始修建水壩。然後用來灌溉農田。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便開始出現了專門負責管理灌溉系統的人。通過這種灌溉系統的集中管理,逐漸發展出最初的統治階層,文明由此產生。但是反對意見認為,當時一些興盛的城市,其灌溉規模很小;如果由國家管理灌溉,考古發掘的資料應該會更多,而實際情況相反。而且文獻中記載,當時的灌溉系統是有神廟管理,而不是政府機構。也有觀點說,灌溉工程是文明發展的結果,而不是起因。
貿易網路
有種理論認為貿易在文明的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在生態多樣化的地區,要獲得稀少的資源,就需要貿易機構來組織貿易,這樣就需要某種中央集權的形式。但是這種理論對於某些文明是正確的,對於另外一些文明卻不正確。
環境與社會的限制
這是羅伯特·卡內羅提出的一種理論。認為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山脈、海洋對人類的阻隔,才產生了文明。由於人口增長而沒有擴張的餘地,從而開始爭奪稀少的資源。這樣就導致在內部出現了階級,其中由統治者控制稀少的資源。對於外部就有了擴張的需要,這些都需要有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來嚴密組織。
宗教信仰
這種理論認為宗教信仰對於文明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文明所帶來的問題
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衛生問題。還有傳染病的問題。此外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以及文明內部的斗爭使戰爭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文明內部則還有一個階級之間的沖突問題。
文明(一款陸地4x游戲)
文明
一款陸地4x游戲,即Explore/Expand/Exploit/Exterminate,探索/擴張/開發/戰爭
在游戲界,文明這兩個字和席德·梅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它的表現內容之廣泛,變化之豐富以及操作之簡便,實為其他游戲作品難以逾越的高峰。
文明 Civilization
——3.5MB開始一個新世界。
開場白:最始之時,世界無形,虛空到處...
"In the beginning, the world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 from the intro to Civilization I
出版: Microprose
開發: Microprose
日期: 1991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無多人游戲
資料片:
文明:權力之爭Civilization: Call to Power (其實在文明二之後)
文明:權力之爭二Civilization: Call to Power II
文明二 Civilization II
——文明從這里流行。
發行信息:
出版: Hasbro Interactive
開發: Microprose
發售日期: 1996
類型: 回合策略 建設
銷量: 超過850,000份
無多人游戲
媒體評價:
Gamespot: 9.2/10
PC Gamer: 96/100
All Game Guide: 5/5
IGN 史上最佳100個游戲(最新讀者評出)
http://ke..com/view/17788.html?wtp=tt
8. 斯巴達人是古希臘人口最多的城邦嗎
斯巴達人口不是最多,但是軍力最強的之一,斯巴達海軍(萊山德),陸軍(300勇士死守溫泉關的列奧尼達)都非常強。人口最多的是雅典,鼎盛時期有40萬人口,是馬拉松戰役的主力軍(米太亞德)
下面是比較
在波斯戰爭與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斯巴達有可以組織軍隊的公民八千餘人。據估計在480BC,斯巴達男子0至19歲(未達到當兵年齡)的人數7,568人,20至49歲是6768人,50至59歲是1024人,60歲以上是640人。當然,這些精確到個位的數字只是按照比例的估計值,但還是可以大體反映真實情況。
在500BC,包括梅塞尼亞Mesennia在內的斯巴達疆域,共有人口252,000人,其中斯巴達人Spartans32,000人,佩里阿西人Perioikoi50,000人,黑勞士Helots17,000人。這個精確到千位的數字也是估計的,但是大致能反映人口的比例。
這些都是斯巴達全盛時期的數字。
相對的,據史料記載雅典最鼎盛時期有40萬居民,其中20萬奴隸和3.2萬外邦人在剩下的16.8萬人中, 公民男子約有4.2萬人了。在城邦總人口數量,成年男子數量上都遠高於斯巴達。而雅典和斯巴達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兩個城邦國家,古希臘文明的代表卻是雅典,這是佐證了雅典相對於斯巴達的強大。
城邦制度
城邦或稱城市國家,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來的一種公民集體。公元前8~前4世紀古代希臘歷史的顯著特點是各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不平衡,數百個城邦並存,出現過許多城邦聯盟。一般情況下,一個城邦包括城市和鄉村兩部分。這里所說的城市,系指易於防守、往往築有城牆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很大一批城邦是由原有城邦派出的移民建立的。
在古代希臘人建立的眾多城邦中,影響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義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民主政治、經濟發達和文化繁榮而著稱。 雅典城邦位於希臘中部的阿提卡半島,主要居民是愛奧尼亞人和阿卡亞人。境內多山,礦產豐富,海岸線曲折,多良港,卻缺乏良田,適於發展航海業和工商業,而不利於農業發展。公元前8世紀,阿提卡全境開始形成以雅典城為中心的統一的城邦。
雅典城邦的公民由貴族和平民兩部分組成。建邦之初,實行貴族政治,原來的氏族貴族掌握著政治和經濟特權。隨著新興工商業者階層經濟實力的日益壯大,要求打破氏族貴族獨攬政權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他們聯合其他平民,一起展開了向氏族貴族的奪權斗爭,而斗爭的結果則使雅典城邦走上了古代民主政治的道路。這種進步,也幫助雅典成為希臘最繁華強盛的城邦。也告訴了我們武力的進步,不是一個國家立足於世界的基礎。
9. 一個社區大約平均有多少人口,多少戶
一個社區的人口和戶數都是不同的,根據小區不同面積大小和樓房數量來決定。
一個社區至少包括以下特徵:有一定的地理區域;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之間有共同的意識和利益,並有著較密切的社會交往。
一個村落、一條街道、一個縣、一個市,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提及的社區往往是與個人的生活關系最密切的、有直接關系的較小型的社區,如農村的村或鄉、城市的住宅小區。
社區無論大小,都有居民居住,通常還飲食若干個社會組織或單位。
社區功能:
根據我國社會發展狀況,應當重點培育和完善的社區功能有以下幾種:
1、管理功能:管理生活在社區的人群的社會生活事務。
2、服務功能:為社區居民和單位提供社會化服務。
3、保障功能:救助和保護社區內弱勢群體。
4、教育功能:提高社區成員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
5、安全穩定功能: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保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