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村人口有多少
① 蓮花鎮共有多少個村,分別名字是什麼姓龐的在哪個村分布的比較多
蓮花村為甘肅省秦安縣蓮花鎮川道區庄,全村共有6個自然村,總農戶911戶,農業人口3856人,其中男1991人,女1865人,農村勞動力1620人,總面積5715畝,其中耕地面積2689畝,山地多,川地少,2007年人均純收入1879元,海拔在1400米左右,年均氣溫10.4℃,年均降雨量為341mm,且分布極不均勻,一般集中7.8.9月。
林果業是蓮花村的主導產業,果園面積2452畝(全村耕地面積2689畝),其中掛果面積1987畝, 2007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1879元(其中75%來自果園收入)。近年來新建優質花牛蘋果基地300畝,年內規劃栽植200畝優質新紅星蘋果,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努力提升發展後勁。通過走大力發展林果業、有組織輸轉勞動力之路,蓮花村實現了「生產發展」,基本達到了「生活寬裕」。
② 豐都縣雙路鎮蓮花村有多少人口海拔多
鳳出現松路真的蓮花村有多少人口海拔多少。送出現雙鹿鎮的蓮花村應該有一萬人口左右海拔在五百米左右。
③ 陝西安康到平利縣洛河鎮要多少元的車票蓮花村有多少人
現在要25元的車費,蓮花村有1000人左右吧,我不是派出所的,所以只是 一個估計數字
④ 蓮花村的村情概況
金字牌鎮蓮花村轄12個村民組,總人口1528人,其中中共黨員68名。根據摸底,全村符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村民為1236人,其中60歲以上的 217人,特殊群體90人。
蓮花村坐落在祁門縣金字牌鎮東大門,該村有山場20956畝,水田1531畝,茶園1200畝,主要以林業、水稻、茶葉為主要經濟來源;有著豐富的水利資源,有一座A二型項村水庫及冷水坑、小馬塢、下坑及里巴塢水塘四座,全村隸屬項村水庫下游,水利條件優越,全村85%的土地可灌溉,旱澇保收。該村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村鎮規劃為龍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全村呈現出了經濟發展、生活安定、社會和諧的生動局面。
蓮花村利用連片荒山造林7000餘畝,零星荒坡地通過退耕還林實行經濟林發展 。
2008年,全村60%的農戶用上了清潔便利的沼氣,90%的農戶裝上了電話,有線電視普及率80%,全村新農合參合率95%,真正實現了痛有所醫,老有所養,學有所教,住有所居。村容村貌衛生整潔,五分之一的外出勞工,從事經商或建築、運輸業 。
⑤ 蓮花村的介紹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原場蓮花村是直屬於衡南縣農業局黨委領導的一個行政村,業務上由茶市鎮黨委、政府領導、指導。全村由羅家、楚聲、五福、陽家、白銀、瑞慶、方身、玉順、仁基9個村民小組組成,常住人口957人238戶,其中黨員45人(預備黨員2人)。
⑥ 柳州市魚峰區蓮花村屬於哪個街道
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峰區白蓮街道蓮花社區
⑦ 湖北大悟縣有哪幾個鄉鎮每個鄉鎮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截至2018年,湖北大悟縣下轄14個鎮、3個鄉。
1、城關鎮:城關鎮地處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6個社區,14個村,國土面積102.15平方公里,山場面積6.14萬畝,總人口88732人。
2、陽平鎮:位於大悟縣東郊,東鄰新城鎮,南接芳畈鎮,西連應山縣(現廣水市)楊寨鄉,北靠城關鎮,人口21341人,面積115.7平方千米。
3、芳畈鎮:位於大悟縣東郊,東鄰新城鎮,南接小河鎮,西連應山縣楊寨鄉,北靠陽平鎮,人口21341人,面積115.7平方千米。
4、新城鎮:位於大悟縣東南部,是開國大將徐海東的故鄉。全鎮轄25個行政村,29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036人,國土面積124平方公里。
5、夏店鎮:位於大悟縣南部,國土面積96平方公里,人口3.2萬人(2012年)。
6、劉集鎮位於大悟縣東南部,全鎮人口31648人,面積66.5平方千米。
7、河口鎮:位於灄水源頭兩河、鄂東北「三市」(武漢市、孝感市、黃岡市)「兩縣一區」(大悟縣、紅安縣、黃陂區)交界處,國土面積43平方公里,人口5.5萬人。
8、四姑鎮:位於湖北大悟縣縣境東南部總人口2.7萬人, 國土面積61.2平方公里。
9、呂王鎮:位於大悟縣境東部,人口27779人,面積110.2平方千米。
10、黃站鎮:位於縣境東部,人口1.6萬人,國土面積51.19平方公里。
11、宣化店鎮:位於鄂豫兩省交界,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東北部,國土面積265.43平方公里,該鎮總人口63620人。
12、豐店鎮:地處五嶽山下,位於大悟縣東北部,總人口35608人,國土面積176.76平方公里。
13、大新鎮:位於大悟縣西北部,東靠東新鄉,南連二郎鄉,西與應山縣孝子店接壤,北與三里鎮相鄰,鎮政府駐大新,面積116.3平方千米,人口31522人。
14、三里鎮: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位於大悟縣北部,總人口2.6萬人,國土119.4平方公里。
15、高店鄉:位於二郎鄉東。東與新城鎮接壤,南與陽平鎮交界,西與二郎鄉毗鄰,北與東新鄉、豐店鎮相連,總面積134.13平方公里,共有9079戶,39463人,其中農業8883戶,38663人。
16、彭店鄉:位於大悟縣境中部,總面積115.06平方公里,人口28108人。
17、東新鄉:位於湖北省大悟縣境西部偏北。東連豐店鎮、姚販鄉,南鄰高店鄉,西靠大新鎮,北接三里鎮,總面積134.01平方公里,人口30667人。
(7)蓮花村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大悟縣是孝感市轄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西連廣水市,南接孝昌縣、武漢市黃陂區,東鄰紅安縣、河南省新縣,北與河南省信陽縣、羅山縣毗鄰。總面積1978.9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2012年末)。
全縣轄14個鎮、3個鄉:城關鎮、陽平鎮、芳畈鎮、新城鎮、夏店鎮、劉集鎮、河口鎮、四姑鎮、呂王鎮、黃站鎮、宣化店鎮、豐店鎮、大新鎮、三里鎮、高店鄉、彭店鄉、東新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距武漢市112千米。
⑧ 蓮花鄉蓮花村是遼寧哪的
蓮花村(遼寧省大石橋市旗口鎮蓮花村)蓮花村位於大石橋市旗口鎮,4個自然屯很分散,過去住房破舊,街道不齊。近年村裡統一規劃,整治村容村貌。這兩年翻建新房60多座、5000多平方米,村裡還投入50多萬元,把村路都鋪上了砂石。十幾條砂石路蜿蜒貫連了整個村莊,幾十幢新建的瓦房、樓座、二層樓仨倆相連,明亮整齊,田野里一排排的蔬菜大棚,在陽光下泛起一道道銀波。該村有600戶,89%都扣大棚,年收益600多萬元,人均收入4200元。村裡一方面創造條件,改善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引導群眾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積極參加大石橋市開展的「十星戶」評比活動。去年全村「十星戶」達到40戶,「九星戶」達到75戶,「八星戶」182戶。現道道通在村裡基本形成了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的良好風氣。蓮花村的寓教於樂活動使文化建設出現了新氣象。他們投入2000餘元,購置服裝道具40多套,組織了秧歌隊、群眾演唱隊,經常為村民們演出。村裡還通過各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新知識、新觀念、普及法律知識。
⑨ 北中鎮的行政區劃
1997年,面積76.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呂河村、蓮花村、元畈村、沙河村、羅山村、三村村、江河村、浮丘村、寶坪村、望天村、玉嶺村、明珠村、玉珠村、桐山村、吳俊村、將軍村、花沖村、馬嘶村等18個行政村。
呂河村位於鎮政府所在地,是北中政府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素有北中鎮「南大門」之稱。全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5畝,山場11879畝,農業人口1966人,495戶,轄10個村民小組。
蓮花村位於北中鎮西北邊陲,屬邊遠貧困村,東連本鎮江河村,南連玉嶺村西與湖北英山相接壤,北連本鎮寶坪村。由原天坪、南山、上麥三村合並而成,現有村民戶535戶,農業人口1889人,總面積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1441.5畝,山場約11770餘畝,下轄10個村小組。
元畈村地處北中鎮東南大門,毗鄰彌陀鎮和百里鎮,地域面積1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山場面積8600多畝,可耕地面積1240多畝,茶園面積200多畝。全村轄6個村民組,386戶,農業人口1396人,共有黨員38人,村兩委班子人員4人。
沙河村位於北中鎮區所在地,東鄰浮丘村,南鄰呂河村,西鄰吳俊村,北鄰花沖村,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480戶,1800人,耕地面積825畝,山場面積6663畝,是山多田少的貧困村,全村低保人數達124人,五保戶27人,殘疾人2級以上有50人,境內有太英公路穿過。
羅山村位居北中鎮中心地帶,東與岳西縣溪冶鎮羅鋪村接壤,南鄰花沖村,西與玉珠村毗鄰,北與三村村交界,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670戶,2501人,總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1643畝,山場9509畝,金望公路,金玉公路,羅岳公路和組級機耕路構成較完整的交通網路,有中心小學一所,村衛生室一個,有線電視和程式控制電話覆蓋率分別達96%、80%,較為有名的山脈有大羅山。
三村村位居太湖縣北中鎮中部,由原劉山、陳輝、和平合並而成,東與岳西交界,北與英山接壤,面積13平方公里,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689戶,2529人,耕地面積1391畝,山場面積13910畝,農作物除傳統的水稻種植外,經濟作物以板栗、茶葉、蠶桑、茯苓為主,居住點以劉山、陳輝、江家山、金和平四大村莊為主,太英公路穿村而過。
江河村地處太湖縣西北邊陲,與岳西、英山毗鄰,距太湖縣城100公里,太英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獨特,民風淳樸。全村下設18個村民小組,376戶,1303人,村民代表36人,黨員54人(其中女黨員4人,預備黨員6人)。村內有醫療衛生室,方便群眾就醫。自然資源豐富,有山場11134.7畝,森林覆蓋率為60%,耕地面積1133.3畝。
浮丘村位處北中鎮之東,距鎮政府4公里,44個自然村落,10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3124人,807戶。全村總面積11800畝,耕地面積2100畝。一條長6公里寬5米的水泥路穿境而過,南接鎮區,北通鄰縣冶溪鎮,公路兩旁是一排排嶄新的樓房,各種商鋪林立,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寶坪村地處北中鎮西北角,屬大別山區,由原寶坪、海螺兩村合並組成,是清代狀元趙文楷的故鄉,距鎮區14公里。全村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10畝,林地面積11030畝。轄16個村民小組,725戶,2536人。境內有狀元橋、趙昀墓等名勝古跡,山川秀美,人傑地靈。
望天村地處太湖縣西北邊陲,與湖北省英山縣相毗鄰,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701戶,2626人。望天村面積8.3平方公里,山場面積9902畝,耕地面積1242畝,全村有80%以上戶以種茶為主,現有無公害茶園4800畝,人均近2畝,年產干茶500餘噸,產值約860萬元。2010年被授予省級「茶葉種植專業示範村」稱號。
玉嶺村地處太湖縣西北邊陲,與湖北省英山、蘄春兩縣相鄰,距太湖縣城105公里,英山縣城16公里,056縣道境內佔7公里,與湖北省相通。相鄰的烏牛石山是全縣的最高山峰;境內的二條河流是長河水的發源地。位置獨特,民風純朴。這里曾是一方紅色的熱土,有蘇維埃會議舊址、鴨公尖御敵戰壕、洪谷寨宿營地等革命遺址;張明貴、詹緒興、詹海南等革命烈士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玉嶺村面積13.4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609戶,縣鎮安家30戶,農業人口2160人,村民代表43人。
明珠村位於皖、鄂兩省交界處,太湖縣的西北角,由原花元村、河西村合並而成,全村共有19個村民組,總戶數588人,總人口1968人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明珠村是集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山區村,1931年10月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建立了北桐區蘇維埃政權,政府設在吳氏宗祠。明珠村逐漸形成了以加工業、農業、養殖業、商貿服務業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農業仍作為明珠村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明珠村的主要特產有茶油、茶葉、茯苓,旅遊觀光景點有吳氏宗祠即北桐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玉珠烈士陵園、桂花園,千畝油茶基地、佛教聖地青龍庵、觀音崖。
玉珠村位於皖、鄂兩省、太湖、英山、蘄春三縣結合部,大別山蘇維埃革命老區境,柏油公路距太湖縣城100km,距英山縣城25km。全村轄22個村民小組,536戶,2027人。2010年全村農業收入292.6萬,外出務工勞務收入240萬,工副業收入180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096元,農業產物以糧食為主,糧食產量736.9噸,油菜籽8噸,油茶籽10噸,芝麻1噸,茶葉5噸,板栗1噸,葯材1噸,油茶籽面積2000畝,退耕還林488畝,毛竹100畝,茶葉220畝。蠶桑100畝,第三服務產業比重提高,人畜飲水、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桐山村隸屬於北中鎮,位於該鎮西南方向,地處老玉珠鄉境內,距北中鎮鎮政府所在地約18公里,是一個偏遠的山村。該村分別與北中鎮元畈村、吳俊村、將軍村以及蘄春縣檀林鎮雷沖村接壤,由原花樓和桐山兩個自然村合並而成;現有村民小組7個,農戶325戶,總人口1180人;全村耕地面積1089.2畝,山場面積10894.3畝。
吳俊村地處北中鎮西南邊陲,東鄰沙河、呂河村,南接元畈、桐山村,西毗湖北蘄春,北接玉珠、明珠村。2005年合並後的吳俊村是由原吳俊、將河、黃溪三村合並而成,全村面積達18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560戶,農業人口2088人,耕地面積2120畝,山場面積居全鎮之首,總面積18905畝。
將軍村位於北中鎮西南部,是全縣海拔最高,離縣城最遠的一個村,全村總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1011畝,山場7500畝,7個村民組,424戶,1533人,勞動力748人,外出務工489人,黨員36人,優撫對象3人,五保戶23人,低保戶96人,持證殘疾人20人,在校學生245人,貧困人口340人。
花沖村位於北中鎮北方向,北面與岳西縣搭界,東面鄰北中鎮,西面依羅山村,南接沙河村。花沖村地處深山區的北中鎮,屬集鎮建設規劃區。總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20畝,山場面積8890畝。
馬嘶村位於皖鄂兩省交界,與太英岳三縣接壤的太湖縣西北邊陲,是原望天鄉政府所在地,距合武高速僅5公里,交通便捷,位置優越。全村8個村民小組,421戶,1518人,耕地面積753畝,山場面積9960畝,水面積50畝,總面積9.2平方公里。
所轄村代碼
340825108:~200望天村 ~201寶坪村 ~202馬嘶村 ~203江河村 ~204羅山村 ~205三村村 ~206元畈村 ~207花沖村 ~208沙河村 ~209呂河村 ~210浮丘村 ~211桐山村 ~212吳俊村 ~213將軍村 ~214玉珠村 ~215明珠村 ~216玉嶺村 ~217蓮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