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耐量異常的人估計有多少
1. 糖耐量異常
1 葡萄糖耐量[1]即為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餐後2小時血糖,超過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達到11.1mmol/L的糖尿病診斷標准(或空腹血糖升高,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准,即空腹血糖在6.2~7.0之間)稱糖耐量異常(或空腹葡萄糖受損)。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一種正常人向糖尿病的過度狀態,這部分人雖然現在還不是糖尿病,但是將來發生2型糖尿病危險性非常高,可以說是糖尿病的後備軍。據有關研究報道,每年5-8%這樣的患者將發展成為2型糖尿病。此外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變,如心肌梗塞、心絞痛的危險性也大大提高。
2 試驗方法
人體全天血糖含量隨進食、活動等情況時有波動,一般空腹時的血糖水平較為恆定。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與血糖多少有密切關系,血糖增高,胰島素分泌增多;血糖下降,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分泌多少,隨著機體的生理需要而進行自動調節,使體內葡萄糖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可見,人體對葡萄糖有著很強的耐受能力,稱為人體正常糖耐量。臨床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法,給一定量的葡萄糖,以助檢查患者的糖耐量情況,稱其為葡萄糖耐量試驗。
3 糖耐量異常
當口服或靜脈注射一定量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或有關疾病)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對處理葡萄糖的能力,已顯示出不如正常人那樣迅速有效,表現在服糖後 2小時,血糖超過了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以上,血中葡萄糖升高,糖耐量曲線異常,這種狀態,叫做糖耐量減低。
4 糖耐量異常的影響
糖耐量的減低,並非意味著患有糖尿病,是有其一定范圍的。但糖耐量異常者,要比正常人易發生糖尿病,應引起高度警惕。
2. 糖耐量異常,怎麼才能治療
治療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預,必要時可予以葯物治療。定期檢查血糖
;同時密切關注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
、血脂異常
等),並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
糖耐量異常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包括生活方式干預、營養干預和運動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
中國大慶研究顯示,生活方式干預6年可使糖耐量異常(IGT)人群在之後的14年進展為2型糖尿病
的累計發生風險下降43%。
控制熱量攝入、平衡營養、控制體重、限鹽、戒酒。
中等強度的體力運動至少保持在150分鍾/周。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營養干預目標
使超重或肥胖者BMI達到或接近24kg/m2,或體重至少下降7%,並使體重長期維持在健康水平;
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400~500千卡;
飽和脂肪酸攝入占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
每日所需熱量中45%~60%來自碳水化合物,25%~35%來自脂肪,15%~20%來自蛋白質;
控制熱量攝入,平衡營養,均勻分配每日飲食。
運動干預目標
超重或肥胖者BMI達到或接近24kg/m2,使體重長期維持在健康水平;中等強度至劇烈強度的體力運動至少保持在150分鍾/周。
3. 正常人的糖耐量基礎值是多少
正常人的空腹全血血糖值是3.9-6.1mmol/L,一小時後血糖7.8-9.0mmol/L,2小時後血糖小於7.8mmolL。
確診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狀,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 mmol/l)。
2、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 mmol/l)應再重復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 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中國糖耐量異常的人估計有多少擴展閱讀:
糖耐量受損(IGT)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進展為糖尿病。荷蘭一項調查表明50~75歲IGT者每年有13.8%演變為糖尿病。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報告,中國人IGT者向糖尿病轉化危險居世界前列,達8%~11%/年。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糖耐量低下患者可以發展為糖尿病,經長時間隨訪觀察發現,10年後10%~50%的糖耐量低下患者成為臨床糖尿病病人。而且糖耐量低下者可與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同時存在,並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4. 10個糖耐9個不過關
10個糖耐9個不過關
10個糖耐9個不過關,在孕婦們懷孕期間一般都是要做糖耐量檢查的,做糖耐量檢查主要的目的是看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很多人做糖耐都不過關,下面是10個糖耐9個不過關
10個糖耐9個不過關1
糖耐是臨床上診斷糖尿病的一種檢查方法,之所以說很多人都不過是因為做糖耐的孕婦大多都是糖篩不合格的,當糖篩結果為血糖值≥7.8mmol為糖篩查異常,就需要進一步進行糖耐檢查,所以10個裡面有9個都過不了,而導致糖耐結果異常原因有以下幾種:
糖耐結果超出正常值要引起重視
1、沒按照要求進行檢查前准備、忽視檢查中注意事項,導致化驗結果異常;
2、孕期營養過剩,內分泌調節系統存在異常,導致出現妊娠期糖尿病;
3、在孕前已經存在糖尿病(血糖偏高),但沒有及時發現原本的血糖狀態。
孕婦要是想順利通過糖耐檢查,需要再進行糖耐前兩周注意飲食,少吃含澱粉、熱量高的食物,含糖量高的食物或水果也要盡量避免
並在檢測喝葡萄糖水時緩慢、小口地喝,不僅能保證測試結果的准確度,自身也不會因為喝的過急而發生嘔吐,還要嚴格遵守糖耐三次抽血的時間差,這樣更容易通過檢測。
檢查前靜坐半小時更容易通過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順利通過糖耐的小妙招,就是在檢查之前先靜坐半小時左右,這樣能讓身體內的血糖平穩,並且在喝了葡萄糖之後,適當的走動,可以讓葡萄糖更好的分解,這樣也更容易過。
如果第一次糖耐量的`篩查有異常,超出正常范圍,在經過飲食及運動進行控制之後,可以在5-7天再進行糖耐復查,第二次復查糖耐的流程,和第一次一樣,需要禁食禁水12小時,然後空腹進行抽血,喝75g的葡萄糖水,在喝糖水後1個小時、2個小時,分別抽血進行查血糖。
10個糖耐9個不過關2
一、孕婦糖耐可以不做嗎?
懷孕期間糖耐量檢查主要是看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因為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導致胎盤血管病變,加速胎盤老化,引起胎兒營養供應異常,可以導致巨大兒,羊水過多,早產,胎膜早破等情況發生。
孕婦都是建議做這項檢查的,這是對自己以及對胎兒的負責,這項檢查費用不貴,也很容易。還是建議孕期做糖耐量的檢查。同時孕期還有其他的特殊檢查,則需要做,孕期一定要做好產前檢查。
二、糖耐量試驗是什麼?
如果准媽媽糖篩結果顯示高危,一般醫生會建議繼續做一項糖耐檢查——葡萄糖耐量試驗,以確診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糖耐量試驗,也稱葡萄糖耐量試驗,是診斷糖尿病的一種實驗室檢查方法,主要有靜脈和口服兩種,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適用於胃切除後或者吸收不良綜合征等特殊病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則是臨床最常見的檢查手段。
糖耐吐了有影響結果嗎
如果在做糖耐期間喝進去的糖水全吐了,就會影響腸胃對糖量的吸收,會導致檢測結果偏低,影響血糖值的正常判斷。有影響,因為糖水的吸收是很快的,建議你重新做一次糖耐量篩查。
喝過糖水都正常了,一般是不用擔心的。因為糖水會使糖耐量增高,也就是異常,所以才要空腹抽血。如果擔心的話,再去查一次比較保險。
10個糖耐9個不過關3
糖耐什麼時候做好
一天中進食12個小時後是最佳時間,到了醫院會先空腹抽一次血,喝75G糖+NG的水,一個鍾、二個鍾、三個鍾後再各抽一次血,最好有家人陪著,預防血糖過低頭暈著,身體要是沒不適的話,可以在醫院內走動走動,記得准時去抽血,這個不用排隊,時間到就抽。
什麼是糖耐量試驗
倘若准媽媽在進行糖篩檢查後結果為高危,醫生便要求其做糖耐檢查,也就是葡萄糖耐量試驗,它是用於確診孕婦是否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一種方法。
它有靜脈和口服兩種方法,靜脈注射方法主要針對一些腸胃不良或者胃被切除的人;而口服是最常見的方式,大多數人都會通過該方法來排查。
作為正常人,血糖將會在2個小時之內降低到正常的范圍,所以如果2小時之內血糖還沒有降低到正常范圍,那就表示有糖耐量降低的情況,要注意了。
糖耐檢查對於准媽媽們及早發現是否會出現妊娠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准媽媽們其實進行糖耐檢查的最佳時間是沒有限制的,只要在進行糖耐檢查之前保持空腹就行了,准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只要根據醫生提示進行檢查就可以了。
5. 糖耐量異常嗎
糖尿病治療後正常糖耐量受損,所以你應該積極的治療,以防止更改的糖尿病。 正常空腹血糖值范圍為3.156.19mmol / L,餐後血糖,2小時血糖
6. 我國至少3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有什麼症狀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需要長期用葯物控制血糖。糖尿病雖然不能根治,但早期糖尿病如果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卻有挽回的餘地。
糖尿病前期患者會出現口渴、尿頻、易餓和視力模糊等症狀,但有些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狀較輕或根本沒有症狀。
綜上所述。糖尿病早期的症狀有口渴、多尿、易餓、消瘦等症狀,長時間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不要錯過治療黃金期。
7. 糖耐量異常
糖耐量異常,也就是糖尿病的前期。最好參加適當的運動,控制飲食,低糖低脂,在這個過程里經常監測血糖,還是很有可能會恢復到正常的。先適當增加運動,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運動、工作情況控制飲食,學習一些糖尿病飲食的知識,按糖尿病的標准來控制飲食。
8. 糖耐量異常
孕婦糖耐量減低
糖耐量減低,並非意味著患有糖尿病,這是介於正常人與糖尿病病人之間的一個中間階段,但糖耐量異常者,要比正常准媽媽易發生糖尿病,應引起高度警惕。
治療糖耐量減低的措施:
1、首要措施是飲食調整,即合理分配一日三餐,限製糖類、脂類食品的攝入,多吃些新鮮蔬菜;
2、其次是增加活動量,即每日要有一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盡量避免久坐;
3、再次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葯物治療。
孕婦糖耐量受損
糖耐量受損是指血糖水平高於正常,但是尚未達到診斷糖尿病的標准。如果孕前血糖正常,妊娠後出現妊娠合並糖尿病的,治療一般應以調整、控制膳食為主,若飲食控制已使血糖降到理想水平,則可不必用葯。
如飲食控制後空腹血糖仍高於5.55mmol/L,餐後血糖高於8.33mmol/l,則需胰島素治療。此時應住院,由產科及內科結合具體情況安排治療方案。切記不可用口服降糖葯,因葯可通過胎盤,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孕婦糖耐量偏高
首先是以調整、控制膳食為基礎。目的是控制准媽媽血糖升高,同時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膳食治療的原則是:准媽媽不減肥;按體型調整食物結構比例及熱量;少食多餐,最好分3大餐,3小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蔬菜每天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於50%。
1、控制飲食:每日熱量為150KJ/Kg(36Kcal/Kg),其中碳水化合物40%-50%,蛋白質12%-20%,脂肪30%-35%,並補充維生素、鈣及鐵劑。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少食鹽,防水腫、高血壓。多食豆製品、蝦皮、海帶等食物,補充鈣質,增強骨骼生長。多吃些豬肝、牛肉、鴨血等,多吃綠葉蔬菜,增強抵抗力,避免貧血,頭暈、眼花、乏力、心慌等症狀。定量攝入粗纖維和植酸,平均每天20克左右。
2、葯物治療:如果控制飲食能達到正常血糖水平,准媽媽有無飢餓感,則不需增加葯物治療。如未達到正常水平,則需要進行胰島素治療等來減低血糖。
3、運動療法:適當的運動,能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對降糖有幫助。每日散步20-30分鍾。但應避免劇烈運動。
9. 糖耐量異常
糖耐量降低通常被認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號。但是, 由於糖耐量異常在臨床上通常沒有任何症狀, 只是在體格檢查時才會發現, 不可掉以輕心。有資料表明, 糖耐量異常人群發生糖尿病的幾率為正常值人群的 100 倍。如果調控得當, 就可以享受健康; 否則, 就有可能發展為糖尿病。
10. 正常人的糖耐標準是多少
每個醫院由於使用的儀器、方法和參考的標准不一樣,因此會略有差異,但是正常值基本上就在這個范圍。以醫院提供的參考值為准。 OGTT結果: 1、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30-60min達到高峰,峰值<11.1mmol/L,120min恢復到正常水平,<7.8mmol/L。尿糖均為陰性2.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濃度≥7.0mmol/L;服糖後血糖急劇升高,峰時後延峰值超過11.1mmol/L,2小時後仍高於正常水平,尿糖常為陽性。其中服糖後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斷指標。3、糖耐量受損(IGT):空腹血糖6.11~7.Ommol/L,2小時後血糖水平:7.8mmol/L ≤ 2h血糖 <11.1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