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常住人口多少人
Ⅰ 宣城涇縣經濟條件好嗎
涇縣是個依山傍水的小縣城,由於交通等原因,發展速度不算快,但經濟條件和收入水平不算很低,當然貧富差距一直是有的。
2021年涇縣的表現比較亮眼,經濟增速高達22.6%,位居全市縣市區的首位,其絕對數達到34.16億元。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交匯處。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翼,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杭州都市圈觀察員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中國文房四寶之鄉。
總面積12340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全市轄1個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宣城市常住人口為2500063人。2020年,宣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7.5億元。
Ⅱ 安徽省56縣各縣人口是多少
六普數據x0dx0ax0dx0a省級行政區 地級行政區 縣級行政區 常住人口數x0dx0a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629535x0dx0a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861960x0dx0a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858895x0dx0a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294039x0dx0a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257764x0dx0a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404278x0dx0a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1028066x0dx0a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621973x0dx0a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541644x0dx0a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624771x0dx0a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1000955x0dx0a安徽省銅陵市銅陵縣249595x0dx0a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593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839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500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515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571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527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322000x0dx0a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664000x0dx0a安徽省黃山市歙縣409300x0dx0a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250500x0dx0a安徽省黃山市黟縣80700x0dx0a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157800x0dx0a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432021x0dx0a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383885x0dx0a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779174x0dx0a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644895x0dx0a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602840x0dx0a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532732x0dx0a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1543218x0dx0a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1361145x0dx0a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1168117x0dx0a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1196535x0dx0a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561956x0dx0a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800408x0dx0a安徽省宿州市蕭縣1130916x0dx0a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975308x0dx0a安徽省宿州市泗縣79865x0dx0a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974000x0dx0a安徽省巢湖市無為縣1180069x0dx0a安徽省巢湖市含山縣376000x0dx0a安徽省巢湖市和縣562000x0dx0a安徽省六安市壽縣1008116x0dx0a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1246129x0dx0a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749273x0dx0a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514456x0dx0a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315144x0dx0a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1212054x0dx0a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1062080x0dx0a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1167087x0dx0a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587170x0dx0a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468280x0dx0a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92238x0dx0a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230618x0dx0a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320600x0dx0a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487200x0dx0a安徽省宣城市涇縣299555x0dx0a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156100x0dx0a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120000x0dx0a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376900
Ⅲ 安微宣城涇縣窮嗎
不窮。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交匯處。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翼,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杭州都市圈觀察員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中國文房四寶之鄉。
總面積12340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全市轄1個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宣城市常住人口為2500063人。2020年,宣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7.5億元。
位置境域:
宣城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介於北緯29°57′~31°19′、東經117°58′~119°40′之間。東臨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臨安區,南倚黃山市,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馬鞍山市及江蘇省高淳區、溧陽市、宜興市接壤。
最東端在廣德市新杭鎮桃園村與長興縣交界處,最西端在涇縣桃花潭鎮菥荻村與青陽縣、黃山區交界處,最南端在績溪縣臨溪鎮蓮金山與歙縣交界處,最北端在宣州區水陽鎮李村與當塗、高淳交界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宣城
Ⅳ 涇縣的人口
新中國成立後,全縣戶口管理日臻完善,1953年全縣第一次普查人口,全縣總人口213010人,總戶數58205戶。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226619人,其中城鎮13516人,總戶數60064戶。
1982年又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為335828人,其中城鎮26997人,總戶數76500戶。
截至2000年,全縣總人口333586人。
Ⅳ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車牌號代碼是哪個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車牌號是:皖P,行政級別是:縣,人口約:約35.5萬人,人口密度為:172人/km,面積約:2059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242000
簡介:涇縣位於安徽省南部,總面積2059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35474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498人。縣人民政府駐涇川鎮。郵編:242500。代碼:341823。區號:0563。拼音:JingXian。205國道橫穿全縣,322省道直通黃山風景區,境內修建公路1108公里,21個鄉鎮都通了柏油路,近年來通訊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固定、行動電話容量達八萬門。
Ⅵ 涇縣人口
涇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涇縣統計局 涇縣人普辦
2011年7月1日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我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省、市人普辦的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全體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下,通過全縣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這次人口普查任務。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全縣常住人口、戶籍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3]為29955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33586人相比,十年共減少34031人,下降10.20%,年平均下降1.07%。
全縣普查登記的戶籍人口為356738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59530人相比,十年共減少2792人,下降0.78%,年平均下降0.08%。
二、家庭戶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4]104331戶,家庭戶人口為29003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3人減少0.35人。
三、性別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55332人,佔51.85%;女性人口為144223人,佔48.1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2.22下降為107.70。
四、年齡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39904人,佔13.32%;15-64歲人口為221670人,佔74.00%;65歲及以上人口為37981人,佔12.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05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5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為1330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為31174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為102642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為100630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由1585人上升為444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7606人上升為10407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0977人上升為34265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由39951人下降為33593人。
全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301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5802人,文盲率[5]由14.64%下降為11.02%,下降3.62個百分點。
六、常住人口按鄉鎮分布情況
鄉 鎮
常住人口數(人)
所佔比重(%)
全縣合計
299555
100
涇川鎮
106144
35.43
茂林鎮
16907
5.64
榔橋鎮
26156
8.73
桃花潭鎮
23273
7.77
琴溪鎮
14159
4.73
蔡村鎮
14594
4.87
雲嶺鎮
31937
10.66
黃村鎮
18094
6.04
丁家橋鎮
13600
4.54
汀溪鄉
9473
3.16
昌橋鄉
25218
8.42
Ⅶ 涇縣旅遊攻略 關於涇縣旅遊攻略
1、可以去涇川鎮地處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是涇縣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面積114.22平方公里,轄14個村和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6.8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二00三年,工農業總產值9.3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165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綜合經濟指標位於宣城市鄉鎮第四位。涇川素有「山川清淑、秀冠諸邑」之譽,水西寺、太子泉、明代大小崇寧雙塔連為一體,構成了秀麗的水西風光,水西省級森林公園和水西風景區也正在規劃設計和興建之中;矗立在水西山的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已成為全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位於水西風景區內的三吳紀念館和宣紙博物館已成為傳承文明基地和文人雅士、社會名界人士景仰的好去處。
2、茂林鎮,茂林鎮地處皖南山區,位居黃山、太平湖的中心點,是安徽省涇縣西南之重鎮,距縣城35公里,322省道穿鎮而過,總面積為233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6平方公里,全鎮轄15個行政村和一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5萬人。1996年,茂林鎮被建設部授予全國小城鎮建設500家試點鎮之一,1999年,茂林鎮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195家中心鎮之一,2000年又躋身為全省63家重點鎮行例。茂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
3、榔橋鎮,榔橋鎮位於涇縣的東南部,北距縣城28公里,南與旌德縣三溪鎮相鄰,205國道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274平方公里,轄27個村,1個集鎮居委會,總人口3.1萬人。2002年全鎮經濟總收入3.27億元。其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在全縣排序中均屬前列,地域面積居全省之首。集鎮區域面積1.56平方公里,是全鎮政治、經濟、商貿、文化中心。2001年被確立為省定中心鎮。境內交通便捷,通訊等各項基礎設施完善,鎮區各種服務配套體系健全。是通往「兩山一湖」著名風景區的中轉站。境內有50年代興辦的小溪、白華兩個國有林場,其木材蓄積量在全縣占首位。近年來,以青梅、茶、桑和中葯材等為主的經濟林發展很快,1500畝的優質青梅基地的1000畝的中葯材基地已初見成效。馳名中外的十大名茶之一「涌溪火青」已形成規模。
4、蔡村鎮,蔡村鎮位於蜚聲海內外的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三角區內,距安徽省涇縣城15公里,宣城市40公里,臨322省道。全鎮總面積136.3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30個村民組、一個居委會,總人口24000多人。森林覆蓋率達76.4%,綠化程度98%以上,素有「山清水秀月亮灣,竹海茶香金蔡村」之美譽。該鎮有豐富的優質煤炭、竹林、石英砂、茶葉、青檀等資源。竹林面積達10萬元畝以上,毛竹產量1400餘萬根,被譽為「華夏毛竹第一鎮」。境內山巒重疊、雲霧繚繞、溪水縱橫、氣候溫和,是國優名茶重點產地之一,愛民茶以其獨特的品質優勢,自明清以來一直被列為貢品,並遠銷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愛民翠尖「以其茶色清新鮮活、青翠欲滴、形如蘭花、舒展平直、香氣撲鼻而享譽海內外,年產量25萬斤,為四季皆宜的天色綠色食品。該茶已於1994年通過國家茶葉質量檢測中心檢測,1995年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蔡村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浩瀚的竹海和獨具魅力的月亮灣。同時又是著名的影視基地,《閃閃的紅星》、《月亮灣的笑聲》、《渡江偵察記》等十幾部影片都在此取景拍攝。
5、琴溪鎮,琴溪鎮位於涇縣城東北10公里處,總面積93.12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5.7萬畝,耕地面積18660畝,轄8個村委會,192個村民組,一個居委會,三個居民小組,5936戶,19955人。322省道穿鎮過境,交通十分便利。境內高山秀拔、綠水長流、幅員廣闊、資源豐富。主要盛產煤炭、黃沙、耐火土、石灰石、焦寶石、大理石、鐵礦石、竹、木等。近年來該鎮立足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做大做強做活了文章。開發出高科技、高價值而暢銷的工業產品。如:高科技農用種衣劑、歷代世上絕無僅有的貢品琴魚、6千千卡優質有煙煤、牛皮系列包裝紙、高清潔衛生紙、精美竹木工藝品、精製食品、綠化苗木、泡花鹼、香菇、鑄鋼等等。由資源優勢轉化為工業產品深加工基地,大大帶動了全鎮第三產業發展。風景秀麗的琴高山上有隱雨石、煉丹洞、懸崖峭壁間歷代名人摩石刻石像二、三十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基地,「山夕照」景色奇特,赤灘、馬頭古鎮明清式老店鋪,古民居古色古香,馬頭三聖殿修復舊制,猶如江南塞北的千畝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巍巍琴高山、悠悠琴溪河、千畝大草原、馬頭及赤灘古鎮、三聖殿等已開發成連一體的旅遊景區,吸引著全國各地無數遊客漂流、游覽觀光。
Ⅷ 在涇縣自費社保去哪裡辦理
社保局或在線辦理。
網址:http://www.ahjx.gov.cn/Msly/index/2.html
自費社保是本地戶口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進行個人繳納,個人購買社保應繳納的社保費=繳費基數*繳費比例。自費社保只能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險。涇縣,古稱猷州。其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西部。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西與池州青陽縣交界;北與蕪湖南陵縣為鄰。涇縣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全縣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涇縣下轄9鎮、2鄉(2022年1月)。涇縣常住人口為275837人(2020年末)。2020年,涇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2億元。涇縣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Ⅸ 涇縣在上海大約有多少人
涇縣流向上海市人口均超3萬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宣城市流向省外人口33點4萬人,其中流向上海市人口10點9萬人,占流向省外人口的32%。
涇縣,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古稱猷州,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西部。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
Ⅹ 中國人口最少的十個縣
中國人口最少的十個縣:
1、郎溪縣:31.15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0.53%
郎溪縣位於皖蘇兩省三市交界處,地處長三角區域地理中心,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兩小時內可通達上海、合肥、南京、杭州四大都市,一小時可達蘇州、湖州、蕪湖等15個重要城市。境內以平原為主,生態秀美宜居宜業,2020年全縣GDP為183.6億元,產業結構比較均衡,雖然目前發展比較有限,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2、霍山縣:28.62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3.06%
霍山縣位於大別山腹地,地貌呈「七山一水一分田」,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庫區縣,山區面積廣大,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76%,是一塊美麗的養生福地、天然氧吧,物產資源極為豐富,盛產霍山石斛、霍山黃芽等,2020年全縣GDP為166.3億元,產業結構比較均衡,極具發展潛力。
3、涇縣:27.58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6.91%
涇縣位於宣城、蕪湖、池州、黃山四市交界處,境內多山,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也是一個人口流失嚴重、嚴重老齡化的小縣,2020年全縣GDP為130.21億元,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
4、青陽縣:24.85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3.51%
青陽縣位於皖南山區北部,地處池州、宣城、蕪湖、銅陵四市交界處,地貌呈「七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蓋率達57.49%,生態良好環境宜人,境內的九華山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區,礦產資源儲量非常豐富,2020年全縣GDP為142.4億元,產業結構較為均衡,工業基礎較為不錯,極具發展潛力。
5、休寧縣:21.15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6.95%
休寧縣位於安徽省最南端、皖浙贛三省交界處,交通條件非常便利,京福高鐵、杭黃高鐵、皖贛鐵路以及徽杭等5條高速公路、G205等3條國道穿境而過,境內特色物產資源豐富,盛產茶葉,是我國著名的茶業大縣,2020年GDP總量為116.32億元,工業基礎較為薄弱。
6、祁門縣:14.56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3.68%
祁門縣地處黃山西麓,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8.64%,為安徽省最高,是安徽省的林業大縣、茶業大縣,2020年GDP總量為77億元,工業基礎薄弱。
7、績溪縣:13.88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30.95%
績溪縣位於黃山東麓,是新安江、青弋江、水陽江的源頭,境內山水秀美,森林覆蓋率達78.3%,旅遊資源富集,2020年全縣GDP為88.32億元,工農業發展均較為不錯,但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值得注意的是,績溪縣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高達30.05%,是安徽省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縣區之一,人口嚴重老齡化。
8、旌德縣:11.24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8.75%
旌德縣位於皖南腹地,境內層巒疊翠山清水秀,是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區,距離黃山風景區僅30公里,是黃山天然的東大門,森林覆蓋率達69.2%,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優良環境宜居,物產資源豐富,盛產農產品及中葯材,2020年GDP為54.92億元。
9、石台縣:8.06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26.39%
石台縣地處皖南山區西部,是一個集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庫區移民區、高山深山區為一體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森林覆蓋率達84.5%,生態功能優良,是首批九個「中國天然氧吧」之一,是一個生態旅遊大縣。2020年全縣GDP為28.26億元,其中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接近60%,農業發展也較為不錯,工業基礎極為薄弱。
10、黟縣:7.62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高達27.38%
黟縣是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峰巒疊嶂山高谷深,自然地理條件較差,生態環境優良,屬國家生態示範區,基本縣情可以概括為:面積小、山地多、人口少、經濟弱、老齡化,2020年全縣GDP為45.6億元,雖然經濟總量低,但論人均GDP的話其實並不是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