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盲多少
1.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文盲高達多少人
新中國成立之時,全國5.5億人口中有4億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達80%。
即4億.3千萬人是文盲
2. 新中國剛成立時,文盲率是多少
949年中國的文盲率是80%,小學入學率是20%。
到2005年底,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地區的人口覆蓋率已提高到95%,小學入學率達到99%,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4%以下。中國同時實現了「文盲人口減半」全民教育目標和「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
3. 目前,我國的文盲率是多少
截止2020年,文盲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超過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區交流交往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婦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學率僅有20%。上世紀50年代的掃盲運動,使全國1600萬婦女脫盲;新中國成立後45年時間內,全國1.1億婦女脫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降至30%。
文盲的標准,依一個國家經濟條件和文化水平而定。多數國家規定只會讀不會寫者為文盲。在中國,為了有計劃地開展掃盲工作,把識字500個以上但未達到掃盲標準的人定為半文盲。公式為:文盲率=12歲(或15歲)以上的文盲人數/12歲(或15歲)以上的總人口數*100%。
(3)中國文盲多少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國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率達到80.72%,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例超過95%,文盲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超過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區交流交往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
4. 請問在民國時期中國的文盲率是多少呢
民國從1911年—1949年整整三十多年。以當時的平均壽命,1911年的文盲大部分都沒有活到1949年,所以不標出准確時間去泛泛說民國文盲率,是很難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從清末以來,興辦教育成為新政的一部分,民國也是如此。學校教育和掃盲一直在展開,成效和影響的人群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依次遞減。所以,民國晚期的文盲率必定是要低於民國早期以及清末的。此外,還有不少社會團體和基督教會從事類似工作。以定縣為例:「平教會曾於1927年春進行全縣文盲調查,大致情況如下:全縣人口約 40 萬 ,7 歲以上人口約 33 萬 ,男約 17 萬 ,女約 16 萬 ;其中文盲約 27 萬 ,約占 83 % ,識字者約 6 萬 ,約占 17 %。若男女分計,男子的文盲率約為 69 % 。女子文盲率約為 98 %。12 - 25 歲青年中,文盲率 約為 75 % ,其中男約 56 % 。女約 94 %。1929 年春舉行第二次調查 ,文盲人數下降為占被調查人數的 67 %。1934年6月底 ,全縣 14 - 25 歲的青年約有 8.2 萬人 ,其中文盲占 39 % ,識字者占 61 % ;男青年中文盲占 10 % , 識字者占 90 % ;女青年中文盲占 73 % ,識字者佔27 % 。」(轉引《民國時期的鄉村建設運動》)1927年,是在平教會開展掃盲之前的數字。兩年掃盲,識字率即由17%上升到61%。各個地方的水平也不一致:大約同在30年代,江 蘇 (1892至1902年度的海關報告計江蘇省男子每百人中有60人粗識文字這 、江西和陝北三地的識字率分別為40%、219% 和 31% ;吉林省高一些,達到55.8% ;河北冀 縣是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