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樅陽項鋪鎮人口有多少

樅陽項鋪鎮人口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12 08:17:31

① 樅陽在那裡啊

樅陽縣1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總面積1808平方千米。總人口97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13個鎮、9個鄉:樅陽鎮、山鎮、湯溝鎮、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橫埠鎮、項鋪鎮、錢橋鎮、麒麟鎮、義津鎮、浮山鎮、官埠橋鎮、鐵銅鄉、鳳儀鄉、長沙鄉、錢鋪鄉、金社鄉、白梅鄉、白湖鄉、會宮鄉、雨壇鄉。縣政府駐樅陽鎮。

② 樅陽修高鐵經過項鋪那幾個村

泥河村、礬山村、羅河村。
樅陽縣在2019年修建了高鐵,樅陽修建的高鐵經過項鋪三個村子,包括泥河村、礬山村、羅河村這三個鄉村。
樅陽縣,古稱宗子國,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北岸,大別山之東南麓,總面積1473.43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月,樅陽縣轄15個鎮、1個鄉。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樅陽縣常住人口為469051人。

③ 安徽省樅陽縣屬於哪個市

樅陽縣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

樅陽,古稱蒲州、蒲城,銅陵市下轄縣,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大別山之東南麓,北緯31°01′~31°38′,東經117°05′~117°43′。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毗鄰;北與蕪湖市無為縣、合肥市廬江縣兩縣接壤;東與銅陵郊區交界,南與池州貴池區隔江相望。

樅陽縣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下轄14個鎮、8個鄉、:樅陽鎮、湯溝鎮、𠙶山鎮、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橫埠鎮、項鋪鎮、錢橋鎮、麒麟鎮、義津鎮、浮山鎮、官埠橋鎮、會宮鎮、鐵銅鄉、鳳儀鄉、長沙鄉、錢鋪鄉、金社鄉、白梅鄉、白湖鄉、雨壇鄉。

④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車牌號開頭字母是什麼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的車牌號是:皖G,行政級別是:縣,人口約:約97萬人,人口密度為:536人/km,面積約:1808.1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246000
簡介:樅陽縣位於安徽省中西部的長江北岸,地處北緯31°01'~31°38'、東經117°05'~117°43',東南與銅陵、池州市隔江相望.西北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毗鄰,北與無為、廬江縣接壤,縣域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頃,山場34000公頃,水面42000公頃.現轄22個鄉鎮,431個行政村(居委會),95萬人口.境內有11個民族居住.樅陽鎮為0樅陽縣委和樅陽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樅陽縣轄13個鎮、9個鄉:樅陽鎮、_山鎮、湯溝鎮、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橫埠鎮、項鋪鎮、錢橋鎮、麒麟鎮、義津鎮、浮山鎮、官埠橋鎮、鐵銅鄉、鳳儀鄉、長沙鄉、錢鋪鄉、金社鄉、白梅鄉、白湖鄉、會宮鄉、雨壇鄉。

⑤ 樅陽縣的自然資源

(一)銅礦
銅礦分布於縣境中部及北部,自東北至西南延伸作帶狀,有數十處。已查明儲量的有6處,其中1處為銅金礦床,以金礦為主。拔茅山銅礦,礦體產生於火山岩(安山玢岩)中,呈帶狀、囊狀;以斑銅礦為主,次為灰銅礦,少量黃銅礦。該礦為細脈染性礦石,平均含銅1.08%;1957年探明銅蘊藏量為1.2萬噸。井邊銅礦(穿山洞銅礦),含銅石英脈型。該礦是以黃銅礦為主的硫化礦石,平均含銅1.28%,其中伴生銀、鎵;1957年探明金屬銅蘊藏量為1.6萬噸。大刨山銅礦,含銅大理岩型,礦石中主要含斑銅礦和黃銅礦。該礦礦體長120~250米,主礦體5個,平均含銅0.58~0.77%,已探明該礦銅金屬儲量為1.6萬噸。牛頭山礦,火山熱液型礦床,長200米,平均厚3.1米,以黃銅礦為主,平均品位0.99%,已探明銅金屬蘊藏量為7752噸。迎龍崗銅礦,礦體產生於火山岩中,似層狀、脈狀。該礦主要為黃銅礦、黃鐵礦和方鉛礦,平均品位為0.56%,估算銅金屬藏量約1000多噸。
縣內銅礦點很多,主要產於火山岩中,偶見於正長岩中,僅拔茅山——七家山——柳峰山等地,已達60多處。其它如公堰塥之簸箕山、引家凹、銅家嶺、龍城山、小鮑子山,孫家畈之施家山,將軍廟之齋家凹、盤龍凹、黃山寨,雨壇崗之胡家老屋、龍潭,官埠橋之朱家窪、龍王尖、皂角樹,會宮之松羅山、殺虎台、西崖、大銅山,項鋪鎮之螺絲尖、七棵松等地也有分布。
(二)鐵礦該礦多為火山岩中斷裂裂隙控制的礦點。礦石有磁鐵礦、赤鐵礦、鏡鐵礦,也有屬於硫化礦床的「鐵帽」(褐鐵礦)。主要分布於將軍廟馬口、官埠橋附近、會宮城山、花園頂大凹里、義津橋吐秀山、竹石墩,白柳、白湖與廬江接壤的地帶(即廬樅大鐵礦)等。錢鋪附近之黃土崗,鐵礦礫石很富,估計儲量約幾百萬噸。黃公山鐵礦,系火山岩型中小型礦床,估計儲量有60萬噸。(三)金礦天頭山金銅礦,系含金銅石英——重晶脈型礦床,內含黃銅礦、斑銅礦、自然金,平均含銅0.93%,平均含金5~7克/噸。該礦儲量:金屬銅4000多噸、黃金600多公斤。(四)鈾礦該礦分布於桃花山、城山、馬家山等地。(五)明礬石該礦小型礦床有磨盤山、筆家山2處。此外,在公堰塥礬母山、將軍廟大尖山、柳家園之馬山、屋後山等,均藏有明礬石礦。磨盤山礬礦,在凝灰角礫岩中有3層礦,平均含明礬石礦物38.46%,屬貧礦,礦石儲量307萬噸,礦物含量121萬噸。筆家山礬礦包括大路山、老虎凹、搖尾山礦點,礦層長數十米至100米,自地表向下延深25~75米,平均含明礬石礦物36.28%;礦石儲量為374萬噸,礦物儲量為136萬噸。(六)重晶石該礦分布高甸鄉之大凹田口、後高庄及會宮鄉。礦脈產於火山岩中。含硫酸鋇lO~90%。其中大凹口重晶石儲量為3.58萬噸。雨壇鄉天頭山銅金礦床中,也有重晶石礦脈。(七)石灰石、大理石石灰石、大理石分布在沿江山、白盪閘、周家潭、青山一帶,於古生代石炭紀至中生代二疊紀古海洋中沉積生長。1986年,初查山為大型石灰石、大理石礦床。該地層屬下三疊紀南陵湖組,最大露頭長3000米,寬1200米,最大厚度306米。化學成份:氧化鈣51.13%,氧化鎂0.51%,氧化硅3.89%,二氧化二鋁0.73%,二氧化二鐵0.46%,質量優良。1986年,查明水泥石灰石D級儲量7億噸。大理石礦層與石灰石一致,西翼「龍皮」大理石,屬灰綠色蠕蟲狀泥晶灰岩,似竹葉狀泥晶灰岩;該礦最大厚度為111米,儲量為1億立方米;石料裝飾性美,守整性好,成材率高,易磨光,光澤度平均68°,最高達100°。東翼「山灰」大理石,為各種灰色微晶灰岩,儲量為2467萬立方米。兩種大理石總儲量為12467萬立方米。(八)煤侏羅紀煤產於高甸鄉小含山,在砂頁岩中有1米多厚煤層,露頭長250米。1958年估計,儲量為7萬噸。青山與山為二疊紀龍潭煤系,1960年調查鑽探,未見可採煤層。
(九)泥煤(泥炭)泥煤多分布在沿江環湖及河洲中的第四系地層中。陳瑤湖區泥炭沿江分布,長達15公里,寬約6公里,厚0.4~1米。青山、花園鄉、湯溝區泥炭層厚0.6~1.5米,覆蓋層厚1米左右,腐殖酸含量達42%,儲量約4000多萬立方米。此外,鐵板洲亦有泥炭層。(十)天然氣天然氣蘊藏於第四系地層砂土中,如鐵板洲、新洲,含氣層為扁豆體透鏡體,常與泥炭層伴生。該氣體無色,主要為甲烷,因含硫化氫,有臭味;氣體成分:甲烷佔39.15%,二氧化碳及硫化氫佔1.9%,氮氣佔7.33%,氧氣佔21.5%。 樅陽縣轄14鎮、8鄉、238村、20社區、140居民小組,總人口為923909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數),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1人,是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多。境內漢族人口佔99.96%,餘下0.04%為蒙古、回、苗、壯、布依、朝鮮、滿、高山、土家、達斡爾等10個少數民族,計363人。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桐城縣(含今樅、桐兩縣)人口有8860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有9610戶,109650人。明末戰亂,人口銳減。崇禎四年(1631年),有10417戶,58560人。清順治二年(1645年),已減少到5010戶,25530人,為志載人口的最低數。清順治後,社會漸趨安定,人口逐漸增多。康熙五十年(1711年)後,調整丁稅徵收辦法,加強戶籍管理,改變過去瞞報、漏報戶口的狀況,人口記載較為詳實。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時期,經濟振興,人民安居樂業,加上江西、湖北等地移民入境,圍湖墾荒,使縣內人口驟增。順治十四年(1657年)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108年間,桐城縣由6123戶增至85018戶,人口由33250人增至850160人。咸豐三年(1853年)後,縣境內曾是太平軍與清軍交戰之地,時間長達8年之久,居民死傷、流亡較多,人口減少。至同治元年(1862年),全縣僅存3858戶,307648人。戰亂結束後,人口又開始緩慢回升,至民國17年(1928年),全縣人口增至949485人。當時東南鄉(今屬樅陽縣)人口約為45萬人。民國年間,內戰不止,災害頻繁,疫病和血吸蟲病流行,人口變動再度呈下降趨勢。民國28年(1939年),日軍侵佔樅陽,人民顛沛流離,生活困苦,人口外流貴池、青陽、東流、彭澤等地謀生定居,據彭澤縣土地改革時人口統計,樅陽移民有4萬人之多。這時期,社會動盪不定,人口增長較慢。民國37年,桐廬縣境內人口為471984人。
1949年10月10日桐廬縣統計,全縣有93120戶,486600人。1954——1990年,縣先後進行了4次人口普查。1954年首次人口普查,全縣為505931人,比1949年增加19331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為574559人,比1954年增加68628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849957人,比1964年增加275398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有923909人,比1982年增加73952人。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口徑不同,前者以戶籍人口統計為准,後者以常住1年以上人口統計為准。境內勞務輸出多,流入甚少,戶口在樅陽縣而因各種關系常住外地1年以上人口有35921人,戶口在外縣、市而常住樅陽縣1年以上人口僅有102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樅陽縣常住總人口838712人。

⑥ 安徽省樅陽縣各鎮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樅陽鎮:246700

歐山鎮:246000

湯溝鎮:246716

橫埠鎮:246725

項鋪鎮:246728

錢橋鎮:246732

麒麟鎮:246700

義津鎮:246735

浮山鎮:246736

官埠橋鎮:340722

金社鎮:246000

錢鋪鎮:246000

(6)樅陽項鋪鎮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樅陽縣地貌主要受地質構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內地勢北高南低,中部低平,低山丘陵崗沖相間,濱江環湖。

樅陽縣屬長江流域,長江流經縣域78公里,境內有陳瑤湖、白盪湖、菜子湖和「兩賽」(神靈賽、羹膾賽兩湖)4個水系。樅陽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全縣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326.5毫米。

截至2018年底,樅陽縣下轄15個鎮、4個鄉、214個行政村(社區),常住人口71.4萬人

樅陽縣歷史悠久,在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時為宗子國,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縣,屬廬江郡,名曰「樅陽」,距今已有2100多年。其縣名由來,說法有三:

一、從古宗子國,《左傳·文公十二年》中日:「楚子孔執舒子及宗子,遂圍巢。」杜註:「宗國為群舒之屬,即樅陽,是古代偃姓方國,漢武帝在舊邑設縣,以古國為名。」

二、《爾雅·釋木》:「樅,松葉柏身。」《本草綱目》:「柏葉松身者檜也,松葉柏身者樅也。」《說文》中述,縣城後山多樅木,「縣城位山南,因名樅陽」。

三、古時樅陽多樅木,人們便將發源於大別山,流經城內,經菜子湖入長江河段的這段河流,定名為「樅川」。因縣城坐樅川北岸,水北為陽,因而得名。

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於江中,曾作《盛唐樅陽之歌》。晉代陶侃曾任樅陽令。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

1949年2月分桐城縣為桐城、桐廬兩縣,桐廬縣轄區即為今樅陽縣境,縣城初設項鎮鋪,後移湯家溝。1951年改桐廬縣為湖東縣。1954年縣城遷入樅陽鎮,1955年7月1日,恢復漢時縣名——樅陽縣

⑦ 項鋪鎮的介紹

項鋪鎮瀕臨白盪湖,地處樅陽縣腹地,毗鄰浮山風景名勝區,距縣城30公里,際山枕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作為原白雲區委、區公所所在地,曾是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⑧ 安徽安慶市裡有哪些區和鎮

市轄區:
迎江區面積 207平方千米,人口24.42萬。郵政編碼246003。
(轄 宜城路街道 新河路街道 華中路街道 人民路街道 孝肅路街道 建設路街道 老峰鎮 龍獅鄉 長風鄉 新洲鄉)
大觀區面積 204平方千米,人口29.56萬。郵政編碼246004。
(轄 德寬路街道 玉琳路街道 龍山路街道 菱湖街道 集賢路街道 石化路街道 花亭路街道 海口鎮 十里鋪鄉 山口鄉)
宜秀區面積 410平方千米,人口19.06萬。郵政編碼246003。區人民政府駐大龍山鎮。
(轄 大橋街道 菱北街道 楊橋鎮 大龍山鎮 羅嶺鎮 白澤湖鄉 五橫鄉 皖河農場)
開發區 面積5.2平方公里工業園(二期),三期41.8平方公里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報批中。
縣:
懷寧縣面積1276平方千米,人口68.13萬。郵政編碼246121。縣人民政府駐高河鎮。
(轄 高河鎮 石牌鎮 月山鎮 臘樹鎮 黃龍鎮 三橋鎮 小市鎮 黃墩鎮 公嶺鎮 馬廟鎮 金拱鎮 茶嶺鎮 洪鋪鎮 江鎮鎮 平山鎮 雷埠鄉 清河鄉 秀山鄉 涼亭鄉 石鏡鄉)
樅陽縣面積1808平方千米,人口96.21萬。郵政編碼246700。縣人民政府駐樅陽鎮。
(轄 樅陽鎮 鐵銅鄉 藕山鎮 鳳儀鄉 湯溝鎮 長沙鄉 老洲鎮 周潭鎮 陳瑤湖鎮 橫埠鎮 錢鋪鄉 項鋪鎮 白梅鄉 白湖鄉 金社鄉 錢橋鎮 麒麟鎮 義津鎮 浮山鎮 會宮鄉 雨壇鄉 官埠橋鎮)
潛山縣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57.21萬。郵政編碼246300。縣人民政府駐梅城鎮。
(轄 梅城鎮 王河鎮 源潭鎮 余井鎮 黃泥鎮 槎水鎮 官莊鎮 水吼鎮 黃柏鎮 黃鋪鎮 天柱山鎮 油壩鄉 痘姆鄉 塔畈鄉 五廟鄉 龍潭鄉)
太湖縣面積2031平方千米,人口55.83萬。郵政編碼246400。縣人民政府駐晉熙鎮。
(轄 晉熙鎮 徐橋鎮 新倉鎮 小池鎮 寺前鎮 天華鎮 牛鎮鎮 彌陀鎮 北中鎮 百里鎮 大石鄉 城西鄉 江塘鄉 湯泉鄉 劉畈鄉)
宿松縣面積2394平方千米,人口80.28萬。郵政編碼246500。縣人民政府駐孚玉鎮。
(轄 孚玉鎮 復興鎮 匯口鎮 許嶺鎮 下倉鎮 二郎鎮 破涼鎮 涼亭鎮 長鋪鎮 高嶺鄉 程嶺鄉 九姑鄉 千嶺鄉 洲頭鄉 佐壩鄉 北浴鄉 陳漢鄉 隘口鄉 柳坪鄉 趾鳳鄉 河塌鄉 五里鄉)
望江縣面積1357平方千米,人口60.47萬。郵政編碼246200。縣人民政府駐雷陽鎮。
(轄 華陽鎮 楊灣鎮 漳湖鎮 賽口鎮 高士鎮 鴉灘鎮 長嶺鎮 太慈鎮 雷池鄉 涼泉鄉)
岳西縣面積2398平方千米,人口39.86萬。郵政編碼246600。縣人民政府駐天堂鎮。
(轄 天堂鎮 店前鎮 來榜鎮 菖蒲鎮 頭陀鎮 白帽鎮 溫泉鎮 響腸鎮 河圖鎮 五河鎮 主簿鎮 冶溪鎮 黃尾鎮 毛尖山鄉 蓮雲鄉 青天鄉 包家鄉 古坊鄉 田頭鄉 中關鄉 石關鄉 姚河鄉 和平鄉 巍嶺鄉)
縣級市:
桐城市面積1572平方千米,人口74.48萬。郵政編碼231400。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
(轄 文昌街道 龍眠街道 雙港鎮 新渡鎮 金神鎮 孔城鎮 范崗鎮 青草鎮 呂亭鎮 大關鎮 唐灣鎮 鱘魚鎮 嬉子湖鎮 黃甲鎮)

⑨ 樅陽固山鎮介紹

樅陽縣轄13個鎮、9個鄉:樅陽鎮、Ou山鎮、湯溝鎮、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橫埠鎮、項鋪鎮、錢橋鎮、麒麟鎮、義津鎮、浮山鎮、官埠橋鎮、鐵銅鄉、鳳儀鄉、長沙鄉、錢鋪鄉、金社鄉、白梅鄉、白湖鄉、會宮鄉、雨壇鄉。

一:歷史名鎮—樅陽鎮 地處長江下游北岸,位於縣境西南,東連石磯鎮,南鄰桐城鱘魚鎮,西依安慶市郊,北與官埠橋鎮接壤,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總面積37.58平方公里,轄8個村、9個居委會,2002年末總人口達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萬人。全鎮擁有耕地1.5萬畝,山場面積1.2萬畝,旱地水田肥沃,湖叉河網交錯,農業資源豐富。縣城區域面積6.2平方公里,並不斷向周邊延伸、擴大。城內有以渡江路、湖濱路、正大街、金山大道等40多條水泥路面為主的總長近10公里的主次幹道彼此相連四通八達,道路兩旁樓房林立,綠樹成蔭,城區山水相依,環境優美,清新怡人。新建的通宜路兩側開發工程按照高標准、嚴規劃建設,有投資近4000萬元的玉龍花園等許多招商引資項目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鎮境文物古跡有:漢武帝射蛟台,落箭墩,樅陽縣令陶侃洗墨池、惜陰亭,宋黃山谷讀書處的達觀亭,明清桐城文派的先導方以智的還庵和錢田間的北山樓,有三國呂蒙紮寨的幕旗山,元末陳友諒的「樅陽水寨」等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太平軍樅陽會議舊址望龍庵和1949年人民解放軍中線渡江指揮部舊址,舊時「桐城八景」之一的「樅川夜雨」亦在境內。

二:商貿重鎮—湯溝鎮 古鎮湯溝始建於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古桐城「四大名鎮」之一,是著名「桐城派」大師劉大魁的故鄉,是樅陽縣東部重要的小商品和農副產品集散地。鎮域面積65.4平方公里,6.2萬人口,現有32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耕地面積3.2萬畝,為縣內第一大鎮。南依長江黃金水道和下北線公路,北靠銅安公路,湯謀公路穿境而過,東接銅陵市,南與池州市隔江相望,水陸交通便捷,地域環境優越。 湯溝鎮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在清代,方苞、劉大魁、姚鼐先後收徒講學於此,李鴻章族弟李秀岩曾在此開設同興福錢庄,發行鈔票、開辦存款、放款和匯兌現業務,「丹霖夜雨、賴子回帆、琵琶積雪、鱘魚落雁、三官曉種、斷橋漁火、蓮塘秋月、木村夕照」八大景觀聞名遐邇。民國27年(1938年),日寇侵華,湯溝成為淪陷區。抗戰勝利後,桐城縣在此設桐東辦事處,建國初期,曾為湖東縣治,後因1954年洪水泛濫,長江決堤,鎮域被淹,縣城移址到樅陽,此後湯溝一直成為區鎮機關所在地。1985年,縣政府規劃該鎮為「湯溝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東部地區貿易中心和物資集散地。」1999年被批准為中心建制鎮。湯溝鎮,始建於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老桐城「四大名鎮」之一,也是樅陽縣沿江地區重要的小商品和農副產品集散地。自古商賈雲集,商品貿易直接輻射周邊6個鄉鎮方圓5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南依長江黃金水道,北接銅安公路,湯謀路穿境而過,與池州、銅陵隔江相望。鎮域面積65.4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人口6.2萬,為樅陽第一大鎮。該鎮曾為湖東縣治。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中心建制鎮。鎮文化教育源遠流長,是「桐城派」大師劉大櫆的故鄉,劉大櫆、姚鼐、劉開曾先後收徒講學於此,史炳榮創辦豐樂書院於湯家溝。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擁有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和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鎮文化教育源遠流長,是「桐城派」大師劉大櫆的故鄉,劉大櫆、姚鼐、劉開曾先後收徒講學於此,史炳榮創辦豐樂書院於湯家溝。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現全鎮已有1所完中4級初級中學,22所完全小學,13所公辦和私立幼兒園,1所縣第二人民醫院和21所鄉村衛生診所,1所影劇院,擁有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和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三:東方明珠—橫埠鎮 橫埠鎮地處樅陽縣東部,位於長江北岸,全鎮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面積51.9平方公里,人口3.8萬人。其中鎮區面積2.3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達1.12萬人。是近年來在全省「兩點一線」格局中迅速崛起的一座發展快、功能全、潛力大的新型「農民城」,相繼被省政府確定為「中心鎮」和「綜合改革試點鎮」,2001年8月,又被列入全省首批19個重點中心建制鎮之一。 該鎮山川秀美,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明代鐵骨御史、水利專家左光斗,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外交家黃鎮將軍均誕生於此。 橫埠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交通極為便捷,合(肥)銅(陵)、銅(陵)安(慶)經及合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黃金水道近在咫尺。 鎮內基礎設施齊全,投資環境良好。道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水、電、路、郵電、通訊、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市場活躍繁榮。該鎮特產資源豐富,個私經濟發展迅猛,投資政策極其優惠,吸引了從多商賈來此安家置業。 該鎮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2年,全鎮財政收入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00萬元,1997年,通過上級「小康鎮」驗收,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縣之首。全鎮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東業,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鎮黨委被中共安慶市委授予「六個好鄉鎮黨委」榮譽稱號。

四:銅陵橋北—老洲鎮 老洲鎮位於樅陽縣東部,東與無為縣接壤,南與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相連,北與普濟圩農場毗鄰。合銅公路、合銅黃高速公路穿鎮而過,瀕臨長江黃金水道,水陸交通便捷。鎮域面積52平方公里,總人口4.24萬人下轄18個行政村.本鎮盛產棉花、水稻、油菜、山葯等農副產品,系全縣重要的優質棉花、雙低油生產基地。1999年底隨著鎮政府搬遷至橋頭新鎮,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目前新集鎮鎮區面積達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人。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依託,增加投入,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鄉鎮企業,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集鎮服務功能不斷完善。2001年底,總投入1150萬元的世行加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已全面完工,示範區實現了「土地田園化,灌溉自動化,林路網路化,耕作機械化」。隨著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集鎮建設為核心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皖江毛發廠、成林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個私大戶落戶開發區,促進了經濟繁榮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

五:水產大鎮—陳瑤湖鎮 陳瑤湖鎮前襟長江,後倚三官山,因懷抱2.8萬畝的陳瑤湖而得名。穿越境內的合(肥)銅(陵)公路、銅(陵)潛(山)公路和廬(江)銅(陵)高速公路,將陳瑤湖鎮與省會合肥、文化名城安慶、古銅都銅陵以及風光迤邐的九華山、黃山連成一線。全鎮轄27個村,4.8萬人口,3.6萬畝耕地,3.5萬畝可養水面,0.3萬畝山場,2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湖光山色,風景宜人,古人曾命名「四顧漁燈」、「平湖落雁」、「牛山牧笛」等十景。 陳瑤湖鎮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厚的文化底蘊。1940年2月,新四軍第三支隊挺進團建立了以陳瑤湖鎮為中心的桐東抗日游擊根據地。中共桐廬縣委書記魯生和桐懷潛中心縣委書記胡繼亭的熱血灑在了陳瑤湖。陳瑤湖鎮現存革命文物有魯生烈士墓和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謝家祠堂。陳瑤湖鎮還是東鄉武術的發源地之一,清道光年間鏟除九華山惡僧的三十六名教近半數出自陳瑤湖鎮。

六:西北明珠—麒麟鎮 麒麟古鎮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岱鰲山的靈氣,菜子湖的潤澤,地處樅陽、桐城、廬江三縣(市)交會處的的區位優勢,名播全國的「三、六、九」集市,使得天獨厚,愈顯勃發生機。一九九二年撤區建鎮,轄十八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人口4萬多人。省級樅桐公路通過鎮區,麒麟自然成為樅陽縣西北「第一門戶」。 麒麟兒女勵精圖治,用聰明和智慧創造了許多輝煌.豐厚的人文資源。綿延數十里的岱鰲山,樹木蔥籠,植被繁茂,山上有「石小姐」、「公獅子」、「母獅子」、「香菇墳」、三貞庵等景點,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就出生在岱鰲山下的岱鰲村。這里是踏青旅遊的好去處。蜿蜒流過的菜子湖,水產豐富,土質肥沃,湖中盛產鯉魚、鯽魚、鰱魚、甲魚、螃蟹、青蝦等三十多種水產品。這里又是休閑垂釣的好地方。得岱鰲山之靈氣,蔭老樅陽之文風,麒麟教育事業碩果累累。初中升學率連年名列全縣前茅,驕人成績,罕有其匹。恢復高考制度的二十五年來,出生於麒麟的碩士、博士生有五十餘人,他們已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生只要中國籍,拒領美國總統獎」的哈佛女孩王淵,其父就是麒麟鎮高塥村人。

七:周潭鎮 周潭鎮位於樅陽縣東部邊陲,座落在大別山余脈三公山下,與銅陵、無為接壤。全鎮5萬畝山場已全部綠化,有效地擋風防塵,調節了氣候,凈化了環境。 另外27000畝的楓沙湖就在山腳下,景色宜人,同時,這里名勝古跡甚多,其中望華庵、廟潭、桃花嶺、龍頭、載帽石、獨腳鷹、仙人插掌、照天燭被稱為東園八景;有觀音庵、三聖庵、龍王廟等6處寺廟;有八角亭、湯家墩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小鬼下油鍋、仙女散花、烏龜追鱉等30餘處的民間傳說;有戴安瀾將軍的讀書處及周大璋的教學處等,特別是「中國森林生態網路樅陽縣大山示範點」就位於本鎮。該地已建設成為鳥語花香、溪水潺潺、碩果累累、四季長青的生態村。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