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老兵有多少
❶ 截止到2019年全國的待業退伍軍人有多少
截止到2019年全國的待業退伍軍人有幾千萬左右。
退伍軍人,原為部隊成員,根據其服役年限、服役種類、榮譽退役還是解除現役職務,或殘廢等級,按照法令規定有資格享受退伍軍人法所規定的利益或特權。
第十六條: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各級人民政府應幫助他們解決好生產和生活問題,按下列規定進行安置:
1,對確無住房或嚴重缺房的,應根據自力更生、集體幫助、輔之以國家必要補助的原則加以解決。對自建(修)房屋的,當地政府應在宅基地選定、審批、建材供應等方面給予優惠照顧;,
對自建和靠集體幫助仍確有困難的,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補助經費。
❷ 全國赴朝志願軍老兵在世多少人
截止2021年官方沒有公布全國赴朝志願軍老兵在世的相關數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1953年8月14日公布,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餘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是147萬餘人。美國與韓國官方公布各自作戰減員數字總和為113萬餘人(不包括其他「聯合國軍」作戰減員)。
抗美援朝的戰爭影響
朝鮮戰爭開始之前,中國曾計劃用3年—5年時間恢復生產,將軍費從1950年占預算支出的43%減少到1951年的占預算支出的30%,以全部預算的70%投入經濟建設、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後,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後,國內經濟建設准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的方針。
1950年國防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後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經濟建設費才略微超過了國防費。至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27.2億元,比1949年增長77.5%,鋼產量135萬噸,居世界第18位,糧食產量3088億斤,居世界第一位。
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
❸ 全國抗戰老兵生存者還有多少名
這是13年的數據,現在可能都沒這么多了
原標題:目前全國倖存的抗戰老兵約兩萬人
晶報訊(記者 李海若 實習生 陳柳月)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68周年紀念日。昨日上午,人民網發起了「銘記歷史,關愛老兵」強國論壇在線交流活動,訪談嘉賓為「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發起單位負責人、深圳市越眾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應憲和著名軍史作家章東磐。
在訪談中,應憲介紹了公益民間組織「關愛抗戰老兵網」,並向網友們介紹了抗戰老兵目前的生存狀況,呼籲社會在精神上給予抗戰老兵更多關愛。「四年來,我們找到的抗戰老兵有3225人,遍及全國29個地區,其中1513人獲得過『關愛抗戰老兵網』的資助,現在去世的有542人。在我們『關愛抗戰老兵網』里有一個追思堂,接受全國老百姓的追思,現在健在的2683人,他們的平均年齡92歲。」 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倖存抗戰老兵人數約為兩萬人,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