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多少人口
A. 關於重慶走馬鎮 在線等
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位於重慶市主城區西部,西臨壁山,南接江津,是重慶市首批市級試點小城鎮和重慶市規劃的十一個外圍組團之一。幅員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2.2萬,轄10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鎮距重慶中心21公里,成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橋開口於鎮中心。即將修建的繞城高速公路將從走馬腹心通過,形成東西、南北「十」字高速路通。從而使走馬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是區「後花園」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發展現代種植和養殖業,推動生態旅遊發展;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為目標的新型都市衛星城市。
處於巴渝腹地中心地帶的走馬鎮,早在明代中葉便有驛站,是商賈行旅返渝州、蜀都的必經之地,素有「一腳踏三縣」之說,於是各種新鮮事也便匯集於此,創作不計其數的民間文化作品,世代相傳,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民間文學之鄉」、「歷史文化名鎮」走馬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大批古樸的建築群和特有的民間說唱藝術,也造就了眾多的民間說唱藝術家,能講1000餘則民間故事的魏顯德先生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協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民間十大故事家」。走馬鎮氣候溫和,土肥地沃,資源豐富。近幾年來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努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伏淡季水果,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並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農業產業化成果,著力培育和發展鄉村旅遊業,初步形成了「生態環境、歡光農業、休閑娛樂」的特色旅遊項目,正在建設中的金馬湖風景區,金風國際體育休閑中心和海蘭雲天以龍廣公路聯接,形成「三點一線」的環境優美,設施完善、風景宜人的鄉村別墅區和休閑、娛樂、渡假旅遊區,並使之成為重慶都市後花園的一顆璀璨明珠。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走家鎮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日臻完善,作為重慶市試點建設的走馬經濟園區佔地1500畝,地處重慶西部縉雲山脈東側,緊靠成渝高速公路,與擬建的繞城高速公路,鎮北的走馬-白市驛公路,鎮西的江津-走巴公路相通,形成便捷的道路網路。交通極其便利,區域內屬淺丘地形,條件較好,平均高差在5米左右,鎮內有金馬湖等大小水庫6座,常年蓄水500萬立方米,建有日供水能力1000立方米的水廠2座,水源充足,供水管網,10KV專用輸電線路,天然氣已接至園區。天然氣日供氣達5000立方米,目前已有十幾家企業落戶走馬:重慶知密監獄和女子監獄已落戶走馬,正在建設中的高新技術項目「LCD液晶顯示器生產」項目落戶走馬,正在籌建中,使走馬經濟園區朝著「交通便利、市場繁榮、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經濟園區的方向邁進。我們竭誠歡迎海內外客商、社會各界人士來走馬旅遊、投資,共謀發展,共創輝煌。
B. 走馬鎮的沿革
鎮以走馬坪命名。亦稱關外,過去屬湖南慈利管轄。1735年改土歸流,清庭政府將大岩關外慈利所管轄的近關五十里之地,劃拔鶴峰,故名關外。解放初期時設四區,1954年改走馬區,1958年為五星公社,1960年改走馬區。1975年撤區並社。1984年撤社改區。
1995年,走馬鎮(縣轄)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轄古城坪、千金坪、汪家包、金龍、紅羅5個行政村。走馬區:白果鎮面積62.6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白果坪、官倉坪、小庄坪、劉家埡、花橋5個行政村;北鎮鎮面積38.5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揚坪、三鎖、金崗3個行政村;堰埡鎮面積52.1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紅土、九洞、梅坪、杜家、柘坪、曲溪6個行政村;楠木鄉面積64.6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楠木、水坪、金山3個行政村;陽河鄉面積70.1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陽河、李橋、洪家山、時務、栗山5個行政村;大典鄉面積64.4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大典、大溝、芭蕉3個行政村;鎖坪鄉面積23.1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周家山峪、剛家灣、九嶺3個行政村。
1996年撤區並鄉,合並為縣轄走馬鎮。2005年,鎮政府駐走馬坪,人口4.7萬人,面積494平方千米,轄走馬坪1個居委會和古城、官倉、北鎮、曲溪、時務、千斤、升子、、紅土、楠木、栗山、汪家包、劉家埡、九洞、水坪、大典、金龍、花橋、梅坪、金山、大溝、紅羅、楊坪、杜家、陽河、芭蕉、白果、金崗、柘坪、李橋、周家峪、剛家灣、九嶺32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2828100:~001 121走馬社區 ~200 220大典村 ~201 220大溝村 ~202 220芭蕉村 ~203 122北鎮村 ~204 220楊坪村 ~205 220金崗村 ~206 220周家裕村 ~207 220剛家灣村 ~208 220九嶺村 ~209 220花橋村 ~210 220劉家埡村 ~211 121白果村 ~212 122官倉村 ~213 121升子坪村 ~214 122陽河村 ~215 220李橋村 ~216 220栗山村 ~217 220時務村 ~218 220金山村 ~219 220楠木村 ~220 220水坪村 ~221 220柘坪村 ~222 220曲溪村 ~223 220杜家村 ~224 220梅坪村 ~225 220九洞村 ~226 220紅土村 ~227 121古城村 ~228 121千金村 ~229 121金龍村 ~230 121汪家堡村 ~231 121紅羅溝村 ~232 220官鼎村
C. 重慶走馬具體位置在那點
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
最出名的是那裡的桃花
走馬鎮
鶴峰縣走馬鎮位於武陵山區腹地,東連荊楚,西眺重慶,南距三湘,北至三峽,屬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東南邊陲重鎮,素有「鄂西南窗」之稱,是省定25個重點口子鎮、27個老區鄉鎮、50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一。鎮域國土面積467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6萬。走馬鎮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六好鄉鎮黨委」、「楚天明星鎮」、「全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走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相傳在南宋時期,金國大無帥金兀術在此設置兵營,操軍跑馬,故名走馬坪。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湘鄂邊革命根據地,賀龍元帥領導指揮的紅四軍誕生在這里,並歷經六年抗戰,是賀龍元帥的「第二故鄉」。民族文化底蘊豐厚,撒爾嗬、擺手舞、柳子戲、四道茶、儺戲等土家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品位極高,群眾業余文化豐富多彩。
走馬氣候怡人,資源富聚。境內青山疊嶂,夾有平川丘陵,平均海拔920米,日平均氣溫12.5度,年降雨量1949毫米,兼有山區和平原的特點,生態環境優越。全鎮有良田沃土7.2萬畝,適宜多種農經作物生長和栽培;林地4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54萬立方米;境內盛產茶葉,無公害有機茶園面積達4萬畝,年產量8萬擔以上,是「湖北茶葉第一鎮」;有可生長稀世山珍葛仙米的水田面積1萬畝,是全球唯一的葛仙米生產基地;已探明的生物資源達100多種,名貴中葯材年產量在200擔以上的有10餘種,是「華中葯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磷礦儲量達11.78億噸,且品位高,易開采,屬全國四大磷礦基地之一;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達88萬千瓦,全鎮小水電裝機容量已達2萬千瓦,成為湖北省自辦小水電裝機容量最大的鄉鎮,裝機50萬千瓦、靜態投資24.37億元的華中調峰電站江坪河電站已開工興建;礬、鉬伴生的稀有金屬礦貯量達5000萬噸以上。
特色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走馬鎮依託本地優勢資源,咬定青山舞茶龍,大興特色產業。培植了茶葉、水電、磷化工、中葯材、畜牧業、建築建材等六大主導產業。各類農產品基地規模化、標准化生產程度不斷提高,其中木耳山茶葉基地已獲得中國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頒發的有機茶轉換基地認證,紅羅溝茶葉基地被湖北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示範茶園,走馬成為國家農業部確定的全國20個無公害茶葉示範基地創建單位之一。民營龍頭企業發展突飛猛進,現有世為茶葉有限公司、白果民族茶廠和緒平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產值過千萬元的民營企業,有產值過百萬元的磷礦採掘、林產品開發等民營企業15家,50萬元的民營企業30餘家。特色品牌產品不斷涌現,創出了一批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部優、省優名牌產品,其中的白果民族茶廠生產的「白果牌」精製粗茶、珍眉茶和世為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羅牌」名峰綠茶、顆粒綠茶、保健茶、商務袋泡茶、葛仙米等系列產品,完全達到國際質量標准,並富含硒、鋅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直接出口東南亞和歐美等十多個國家,暢銷國內大市場,以緒平有限公司為主的磷化工產品供不應求。
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營造美好的投資環境、政策環境、信用環境、人文環境,築巢引鳳,是該鎮多年致力的目標。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古城民營新區已邁上城市化、現代化發展軌道,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1.71平方公 里,城鎮人口1.52萬人,通訊、供電、供水等基本設施完備,兩條省道干線交匯於此,使走馬成為湘鄂邊重要交通要塞和商貿物流中心。城鎮配套服務功能日臻完善,城區環境潔、綠、亮、美,城鎮品位和檔次不斷提升,獲得全省小城鎮建設「楚天杯」獎。一個集現代氣息、山水園林、土家風韻於一體,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優越的新型特色小城鎮已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大批省內外有識之士紛紛到走馬投資興業。目前已有江峰、宜峰、清江公司等10餘家大中型民營企業落戶走馬。
昨日輝煌的走馬,正以輝煌的步伐邁向更加燦爛的明天。勤勞智慧的走馬鎮人民將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一主三化」發展方向,圍繞「生態立鎮、科教興鎮、開放活鎮、工業富鎮」四大戰略做文章,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努力培植茶葉加工、小水電產業群、磷化工三個億元產業,塑造城鎮新形象,躋身全省山區經濟第一強鎮,建成全省小康示範鎮
D. 走馬街鎮的簡介
走馬街鎮位於雙峰縣中心地區,東經112度2′10″至112度11′15″,北緯27度2′1O″至27度35′50″,總面積107.8平方公里,轄70個村,1個居委會,6.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2萬。有耕地3000公頃,其中水田2667公頃。
行政代碼:431321105
身份證前六位: 432522、 431321
E. 雙峰縣走馬鎮有多少人口
如果想找同學群~一般的可以從添加~找群~搜找具體學校名~該學校所有存在的班級群都會顯示的~ 沒有顯示話湖南省雙峰縣走馬鎮金蚌中學44班同學群~關於這個,這兒沒人清楚的,那也沒辦法。這兒可以說不會有人知道,只能是自己另找辦法追尋
F. 重慶彭水縣有多少人口多少鄉鎮,各個鄉鎮叫什麼名字
全縣轄10鎮29鄉,共300個村、社區、63萬人。漢葭鎮 位於縣中部烏江、鬱江交匯處,北緯29°17′,東經108°09′,海拔245米。管轄原漢葭鎮和城郊鄉、下塘、下岩西3個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225.61平方公里,總人口7141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848人。轄39個村民委員會、13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漢葭鎮。高谷鎮 位於縣西部,管轄原高谷鎮、共和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6.49平方公里,總人口167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444人,轄15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高谷場。郁山鎮 位於縣東北部,管轄原郁山鎮、硃砂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40.79平方公里,總人口368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36人,轄27個村民委員會、5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郁山。保家鎮 位於鬱江下游,處於全縣中心地帶,管轄原木南、羊頭鋪、清平、大河壩等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64.42平方公里,總人口389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人,轄41個村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保家鎮。黃家鎮 位於縣西部,管轄原上岩西、猴栗、大廠等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15.62平方公里,總人口1677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754人,轄24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黃家壩。鹿角鎮 位於縣東南部,地跨烏江兩岸,管轄原大園鄉、鹿角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12.49平方公里,總人口1168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97人,轄12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鎮民政府駐鹿角沱。桑枯鎮 位於縣東部,管轄原鹿箐、同河、桑柘等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92.62平方公里,總人口2761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88人,轄24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桑柘坪。普子鎮 位於縣北部,管轄原砂石、桐榮、普子等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61.16平方公里,總人口2820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083人,轄24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普子壩。龍射鎮 位於縣北部,管轄原龍射鄉、葡萄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蓄61.16平方公里,總人口2168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05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張家壩。連湖鎮 位於縣東南部,面積71.16平方公里,總人口192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760人,轄11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鎮人民政府駐樂地壩。靛水鄉 位於縣西部,管轄原靛水、火石、文武等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71.7平方公里,總人口23247人,轄28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靛水壩。喬梓鄉 位於縣東部,管轄原喬梓鄉、東流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96.19平方公里,總人口13722人,轄19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合心場。鹿鳴鄉 位於縣西北部,管轄原鹿鳴鄉、合理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32.1平方公里,總人口17431人,轄19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牛岍鋪。新田鄉 位於縣東南部,管轄原新田鄉、新場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7.68平方公里,總人口20876人,轄25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頭黨壩。鞍子鄉 位於縣東南部,管轄鞍子鄉、新化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4.08平方公里,總人口15075人,轄18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鞍子頭。潤溪鄉 位於縣西南部,管轄原潤溪鄉、龍洋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8.72平方公里,總人口12749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干溪場。長灘鄉 位於縣中部,處鬱江下游西岸,管轄原長灘鄉、鳳鳴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1.93平方公里,總人口21566人,轄21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麻油口。諸佛鄉 位於縣東部,管轄原諸佛鄉、珍加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14362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雙合場。棣棠鄉 位於縣北部,面積88.79平方公里,總人口111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8人,轄11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花棣棠。小廠鄉 位於縣東部,面積50.21平方公里,總人口701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人,轄6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大廠。梅子埡鄉 位於縣東南部,面積65.57平方公里,總人口121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9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梅子埡。萬足鄉 位於縣南部,面積58.80平方公里,總人口676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人,轄8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萬足場。石盤鄉 位於縣中南部,面積58.44平方公里,總人口33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人,轄4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洞上。雙龍鄉 位於縣南部,面積62.04平方公里,總人口5087人,非農業人口61人,轄5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大壩子。大埡鄉 位於縣西南角,面積67.32平方公里,總人口551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9人,轄7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桃子灣。石柳鄉 位於縣東北部,面積44.31平方公里,總人口1003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2人,轄8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石峽子。三義鄉 位於縣北部,面積76.73平方公里,總人口66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6人,轄10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小壩子。平安鄉 位於縣北部,面積73.64平方公里,總人口1184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1人,轄12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平安寺。蘆塘鄉 位於縣東北部,面積52.25平方公里,總人口83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9人,轄10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板栗坪。走馬鄉 位於縣東部,面積77.34平方公里,總人口163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0人,轄16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瓦廠堡。龍溪鄉 位於縣東部,面積80.76平方公里,總人口1532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人,轄17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周家壩。善感鄉 位於縣南部,面積78.81平方公里,總人口66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7人,轄9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石槽壩。朗溪鄉 位於縣西南部,面積61.28平方公里,總人口76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人,轄9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朗溪場。龍塘鄉 位於縣西南部,面積80.31平方公里,總人口754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8人,轄14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龍塘壩。聯合鄉 位於縣北部,面積59.87平方公里,總人口132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5人,轄14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蔡家壩。遷喬鄉 位於縣中部,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985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5人,轄9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水田壩。太原鄉 位於縣北部,面積74.96平方公里,總人口1151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9人,轄8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太原壩。桐樓鄉 位於縣東部,面積36.44平方公里,總人口49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人,轄6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桐木溪。岩東鄉 位於縣境中部,面積74.06平方公里,總人口1034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4人,轄8個村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駐大堰塘。
G. 走馬鄉的介紹
走馬鄉地處高坪腹地,幅員面積2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99米東鄰東觀鎮,西接青松鄉、螺溪鄉、南連老君鎮,北靠龍門鎮,喻家鄉,鄉政府駐走馬場,距區政府12.6公里。轄16個村,126個社。19653人,非農業人口389人,集體耕地面積15453.9畝,人均耕地0.7畝,全年走馬鄉財政收103萬元,支出80.3萬。糧食總產8821噸,其中:油菜籽123噸,花生果70噸,蠶繭14噸,水果133噸。生豬出欄7458頭,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45元,鄉鎮企業產值達到798萬元,創稅利45萬元。
H. 請問從重慶到資中蘇家灣走要經過怎樣一條路線
走馬鄉位於資中縣西北,距縣城70公里,面積38.98平方公里,人口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0.08萬人;轄22個村,1個居委會。鄉人民政府駐走馬場鎮。1985年名大有公社,後幾經易名,1992年撤鄉並鎮時合原走馬鄉、向陽鄉、東合鄉並為走馬鄉。地形為淺丘狀,海拔450-550米,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17.5~C,年降雨量950-1000毫米。石板河水庫是該鄉蓄水量最大的水庫,能解決全鄉工農業生產用水。農產品豐富,主要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經濟林木以柑橘為主。油菜、花生、甘蔗也占很大比例。畜牧業以生豬為主,兼雞、鴨、鵝等家禽養殖。企業以造紙業和白石開采為主。1998年國民生產總值9241萬元,工農業生產總值5478萬元。交通便利,信息發達,成渝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橫跨鄉域,以走馬為中心的鄉鎮公路貫通了龍結、球溪、鐵佛、高樓等滇,為走馬經濟騰飛創造了條件。
I. 走馬嶺在武漢的什麼位置
走馬嶺街道,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地處東西湖區中南部。
走馬嶺街道,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地處東西湖區中南部,東隔十六支溝與徑河街道相連,南到打靶堤與長青街道和慈惠街道為鄰,西臨漢江,北與新溝鎮街道和柏泉街道接壤,總面積56平方千米。2019年,走馬嶺街道戶籍人口有27182人。
明清時,先後屬平塘河泊所、桑台湖河泊所;2005年7月,成立走馬嶺街道。截至2020年6月30日,走馬嶺街道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走新路601號。
截至2011年末,走馬嶺街道轄走馬嶺、苗湖2個社區,打靶堤、走新建、金松、良湖垸、林果、水產、新華、東方紅、六合、青鋒、新建、孫家灣、新華集13個行政村;下設10個居民小組、3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走馬嶺街道轄3個社區、12個行政村:集鎮社區、新華集社區、苗湖社區、打靶堤大隊村、新建大隊村、金松大隊村、林果大隊村、水產大隊村、良湖垸大隊村、新華大隊村、東方紅大隊村、六合大隊村、青鋒大隊村、新建大隊村、孫家灣大隊村,街道辦事處駐走新路601號。
走馬嶺街道地處東西湖區中南部,東隔十六支溝與徑河街道相連,南到打靶堤與長青街道和慈惠街道為鄰,西臨漢江,北與新溝鎮街道和柏泉街道接壤,總面積56平方千米。
J. 走馬鎮的基本概況
走馬鎮位於重慶市主城區西部,西鄰璧山區青杠街道,南接江津區雙福街道,是重慶市首批市級試點小城鎮和重慶市規劃的十一個外圍組團之一。幅員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2.2萬,轄10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走馬鎮居委會,燈塔村、銀崗村、石橋村、玉龍村、金馬村、椒園村、梓桐村、大石村、慈雲村、樂園村10個行政村,155個社,人口20600人。
成渝高速公路,重慶至江津二級公路過境。走馬鎮距重慶中心21公里,成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橋開口於鎮中心。繞城高速公路將從走馬腹心通過,形成東西、南北「十」字高速路通。從而使走馬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是區「後花園」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發展現代種植和養殖業,推動生態旅遊發展;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為目標的新型都市衛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