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起亞有多少人口

起亞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2-13 04:32:08

Ⅰ 亞洲有多少人口

截止2021年04月08日,統計的 亞洲56個國家人口總數為4,541,094,971人,其中中國以 1,400,050,000 人位居第一,成為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以 1,354,051,854 人位居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菲律賓、越南、伊朗、等等

Ⅱ 韓國汽車有哪些牌子

1、現代

雷諾三星汽車(르노삼성자동차르노;Renault Samsung Motors)是韓國的汽車生產商,總部位於首爾中區蓬萊洞,另有生產工場位於釜山江西區,設計中心及研究院於京畿道龍仁市。

(2)起亞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45萬。首都為首爾。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參考資料:網路-韓國網路-韓國汽車工業

Ⅲ 最早走私給中國的韓國汽車是什麼牌子的

現代、KAV、大宇。
希望能幫到你

Ⅳ 汽車城的世界

底特律(Detroit)位於密歇根州東南部的底特律河畔,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溫莎隔河相望,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工業中心,號稱「世界汽車之都」。底特律建於1701年,自然條件優越,原來就是馬車和自行車製造業的中心。19世紀末,一批馬車和自行車製造商轉向剛剛誕生的汽車製造業,其中包括杜里埃、杜蘭特、道奇兄弟和奧茲,之後又有福特和別克,都把底特律作為汽車生產的中心。
底特律河穿過鬧市區,河畔聳立著一座72層的建築物,即「復興中心」。它是汽車城底特律的象徵。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部都在此地。全美1/4的汽車產於這里,全城442萬人口中約有91%的人靠汽車工業為生。這里還聚集著一大批與汽車工業相關的產業,聚集著世界一流的科學技術和管理人才,幾乎每天都有新技術、新創造在這里誕生。底特律每年都要舉行世界性汽車工程技術學術會議和一年一度的北美國際汽車展覽會。底特律市中心靠北,有兩個「市中之市」,不受市政府的管轄。一個是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屬福特公司管轄;另一個是哈姆特蘭克(Hamtramck),屬克萊斯勒公司管轄。它們各有5萬人口。
汽車製造業為城市工業的核心部門,與汽車製造業有關的鋼鐵、儀表、塑料、玻璃以及輪胎、發動機等零部件生產也相當發達,專業化、集約化程度很高。
造成底特律從輝煌走到破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兩個,一是底特律過於依賴於汽車業,二是人口大量向外遷徙。 都靈是義大利第二大工業城市,19世紀曾是義大利的首都。義大利最大的汽車集團菲亞特公司總部所在地,市內外遍布30多個汽車廠,人口125萬,其中30多萬人從事汽車工業。汽車工業是都靈市的經濟命脈。都靈市每年生產的汽車約佔全義大利汽車產量的85%。1899年,菲亞特公司在都靈創立,成為義大利第一個汽車公司,現發展為世界第七,歐洲第二大汽車廠商,年產量達到200多萬輛。菲亞特汽車公司四分之三的企業集中在都靈附近。都靈還是義大利汽車設計師雲集的地方。另外,都靈市的公共交通,也是由菲亞特公司經營的。
菲亞特汽車的特點是技術先進,造型美觀,裝備齊全。不僅如此,它和通用公司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量從事汽車相關產業,分擔了風險,以至於在汽車的歷史低迷不至於破產。
沃爾夫斯堡又譯作狼堡。位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瀕臨中德運河,是德國一座新興的城市。1938年建為工業社區,同年,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在此落戶,成為舉世聞名的汽車城。沃爾斯堡市約有人口13萬人,其中近一半人在大眾汽車公司工作。大眾汽車公司在沃爾斯堡市擁有歐洲最大的汽車研發中心。大眾汽車公司的動力廠為全市供應充足的能源。
沃爾斯堡市亦有會議城之稱,這里幾乎每天都舉行有關汽車工業方面的會議,這里還有一座規模可觀的汽車博物館。德國最大的非政府科學基金會——大眾基金會也設在這里。 呂塞爾海姆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最大的海外子公司——亞當·歐寶汽車公司總部所在地,歐寶是通用在歐洲最大的子公司。歐寶汽車公司有雇員人數5.9萬,年產量100多萬輛。
2000年,歐寶投資15億歐元在歐寶原廠旁邊興建新工廠。經過僅僅兩年的建設,呂塞爾斯海姆新工廠於2002年1月7日投產。歐寶呂塞爾斯海姆工廠擁有18300名工人,其中生產工人4500人,開發設計人員7000多人,其餘為管理人員,最高日產量可達1100台。一輛汽車從沖壓開始到組裝完畢只需15個小時。
現代起亞的歐洲研發中心也設在了呂塞爾海姆市。 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原東風汽車集團公司總部所在地,現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俗稱車城。
十堰位於湖北省西北,漢江南岸。原為山村小鎮,現已發展成新興工業城市。十堰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工業基地之一,是東風汽車公司的發源地,擁有眾多實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業,擁有全國最具實力的汽車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最大汽車配件交易市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家,汽車工業資產450多億元,從業人員近20萬。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總部所在地
長春是吉林省省會,位於吉林省中部,地處長圖、長白與京哈線鐵路的交點,以汽車製造業聞名中外。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第一汽車製造廠見(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就設在這里,故有汽車城之稱。中國自行製造的解放牌載貨汽車和紅旗牌高級轎車分別於1956年7月13日和1958年5月在這里誕生。1991年,一汽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合資建立了一汽一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長春市擁有大規模汽車工業企業近百家,形成了以「一汽集團」為主體,以汽車研究所、吉林大學等科研機構為依託,以多家為第一汽車集團配套的零部件企業為支撐的汽車工業體系,形成了一大批與汽車工業發展相關的企業群。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總部所在地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國際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三大集團之一的上汽集團便坐落於此。安亭國際汽車城由上汽集團、上海嘉安投資發展公司等共同出資建設,佔地68平方千米,位於上海嘉定區。1985年3月,上汽與大眾汽車公司在安亭合資建立了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發展,上海大眾已成為中國生產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之一。近15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也紛紛在安亭設廠。目前安亭汽車城已建成核心區、整車和零部件配套製造區、國際賽車場、教育園區和安亭新鎮區5個區域,並有上海汽車技術中心、機動車檢測中心、二手車交易市場、汽車展示貿易街等一批功能性項目投入運營,使安亭形成龐大的汽車產業集群。 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以上8市汽車產量佔到全國80%以上)

Ⅳ 全球有多少總人口(世界各國的人口前十排名表)

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對於這個常識性問題,估計有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60億」,因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很多的文章和作品中,都使用了了「全球60億人」的說法,甚至於至今仍有不少人還這么說。
實際上,全球60億人早就成為過去式了,1999年10月12日全球第60億位居民在薩拉熱窩誕生,標志著全球人口進入60億大關,這在當時也算是世紀之交的一個小熱點話題。
根據一份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二十世紀一百年裡,世界人口凈增了45億,平均算下來每十年凈增4.5億人。而上世紀前五十年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全球人口銳減,因此凈增的45億人裡面很大一部分人口,都是誕生於二戰以後的五十多年裡。
如今已經過去了20年,全球人口肯定不會還停留在60億了。
根據世界人口時鍾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超過78億人!
從男女比例來看,全球78億人口中,男性人口比例為50.4%,女性人口比例為49.6%。
從大陸分布來看,亞洲人口總數約46.42億人,約佔全球總人口數的59%;非洲人口總數約13.52億人,歐洲人口總數約7.45億人,北美洲人口總數約6.03億人,南美洲人口總數約4.42億人,大洋洲人口總數約0.43億人。
從國家分布來看,全球范圍內人口超過1億人的國家共有14個,具體分布為:亞洲七個,美洲三個,非洲三個,歐洲一個。
以下為全球14個人口大國人口具體數量及世界排名:
1、中國,14.13億人【亞洲】
2、印度,13.98億人【亞洲】
3、美國,3.34億人【美洲】
4、印尼,2.75億人【亞洲】
5、巴西,2.17億人【美洲】
6、巴基斯坦,2.10億人【亞洲】
7、奈及利亞,2.08億人【非洲】
8、孟加拉國,1.71億人【亞洲】
9、俄羅斯,1.46億人【歐洲】
10、墨西哥,1.36億人【美洲】
11、日本,1.25億人【亞洲】
12、衣索比亞,1.13億人【非洲】
13、菲律賓,1.09億人【亞洲】
14、埃及,1.02億人【非洲】
綜合來看,全球14個人口過億大國中,美國、日本是僅有的兩個發達國家,其餘12個國家均達不到發達國家標准,而其中孟加拉國、衣索比亞等國還是世界上最不發達、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人口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要素,同時也是核心要素,但卻不是決定性因素,有的時候超大的人口規模還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障礙。

Ⅵ 東亞有多少人口

東亞的中國有13億,日本1.7億,韓國4500萬,朝鮮2300萬,蒙古1560萬,加起來約15億人口.大約佔世界的百分之10.5.大家別復制我的啊
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
東亞占亞洲的五分之二,大概1760平方千米.

Ⅶ 僅五千萬人口的韓國為何能創造出世界前十的車企

韓國的車,最大的賣點就是外觀好,而且車子的質量也是比較的好。韓國的車之所以那麼出名,第一是價格不高,而且車子的故障也是比較少。韓國人在造車這一方面是花了一定的心思,特別適合作為家庭的私家車。韓國造的車口碑在車行業來說是比較好的,在銷售上也是鼎峰。

韓國的經濟發展普遍偏向電子產品類的,還有車的行業發展。而且在這個國家,最大的經濟效益途徑也是車。因為韓國生存的車給韓國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讓這個國家的人因為車的發展過上了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這也是為什麼韓國人能夠將造車技術擠進國際的前十,因為他們將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造車的技術上。

Ⅷ 2018年世界汽車保有量排名

截止2018年底,幾大重要的汽車市場乘用車保有量參考如下:
美國:2.5億輛左右,人口約3.27億;以本土品牌為主,SUV佔有率比較高。
中國:2.4億輛左右;
日本:0.761億輛左右,人口約1.26億;
巴西:乘用車保有量0.69億輛左右,人口約2.01億;以菲亞特、大眾、通用、福特、標致、雷諾居多。
德國:0.465億輛左右,人口約8000萬;
俄羅斯:0.4539億輛左右,人口約1.44億;LADA、豐田、起亞、日產、雷諾占據前五。
印度:增長速度比較快,0.3億輛左右,人口約13億;以日系鈴木、本田、豐田和韓系現代為主。
韓國:乘用車保有量0.23億輛左右,人口約5000萬,以現代和起亞為主。

Ⅸ 韓國國土面積和人口數

中文名稱: 大韓民國
英文名稱: Republic of Korea
簡稱: 韓國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首爾(舊名漢城)
主要城市: 首爾、釜山
國慶日: 8月15日
國歌: 《愛國歌》
國家代碼: KOR
官方語言: 韓語(朝鮮語)
貨幣: 韓元
時區: UTC+9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李明博,總理金滉植
人口數量: 5,051.5萬(2011年)
人口密度: 493人/平方公里(2011年)
主要民族: 韓民族(朝鮮族)
主要宗教: 佛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國土面積: 99,646平方公里
水域率: 30%
GDP總計: 1,163萬億韓元(2010年)
人均GDP: 22778美元(2011年)
國際電話區號: 82
國際域名縮寫: .kr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頂尖企業: 三星,LG,現代,起亞,大宇
國花: 木槿花

Ⅹ 為什麼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卻能誕生16家世界500強企業

韓國在電子、 汽車 、金屬等傳統製造業上表現出了很強優勢,但在金融、通信、食品、流通等服務業領域和宇宙航空、防衛、醫葯等尖端產業領域,韓國卻沒有一家企業躋身500強名單。

分別為:

1 三星電子 (12名)電子

2 現代 汽車 (68名) 汽車

3 SK集團(84)煉油

4 LG電子(178)電子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184)金屬

6 韓國電力公司(188)電力

7 起亞 汽車 (219) 汽車

8 韓華集團(244) 保險

9 現代摩比斯公司(380)

10 三星人壽保險 (421)保險

11 GS加德士(438) 煉油

12 SK海力士公司(442)半導體

13 三星C&T公司(458)貿易

14 KB金融集團 (471)金融

15 LG DISPLAY公司(483)電子

可是我們看看日本,人口只是韓國的兩倍而已,500強公司就佔到了51家,可以說比韓國更厲害。韓國的500強中雖然數量有15家,但是排名前100的只有三家,而中國則達到20家左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行業方面具有集中性,比方說電子、 汽車 、金融是韓國500強的三大支柱。

韓國發展早期是藉助了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的西風,後來則藉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兩股東西風都被韓國趕上了,自然也就發展的比較好了。

從條件上來說,靠近日本和中國,口岸多,有天然的條件。

從文化上來說,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便利。

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又早於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先發優勢;

從國際格局上來說,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戰略支援和配合。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0.0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很大,不到德國的1/3,不到英國的一般,可是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以國內GDP1.53萬億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可用一句高速來形容。1953年韓國人均GDP66美元,中國54美元,兩國都是窮得叮當響,差距不大。而到了2017年韓國人均GDP飆升到了2.97萬美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而中國雖然增速也很快,達到8827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扶植大集團的發展思路,而不是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目的就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有競爭力的韓國工業,因為韓國周圍大國林立,危機感很大。因此韓國國家不大,可是擁有10多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最大的就是三星,接著就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錦湖韓亞、浦項制鐵和韓華。

像三星集團橫跨手機、半導體晶元、面板、造船、軍工、化工、地產、金融、人們對三星的電子產品津津樂道,想不到的是世界上知名的地標級高樓,吉隆坡雙子塔,台北101,還有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都是三星地產建的。其產值是韓國GDP D的25%.想想都是可怕的,一家企業占據一個國家GDP的1/4.

三星的崛起與政府資源的配置有極大關系,美朝戰爭結束以後,形成了三八分界線,美國大力扶持韓國,開始大規模軍事經濟援助。韓國政府勒緊褲腰帶,把美國援助的20多億美元物質賣掉,把賣物質的錢用於發展國內的工業,以貸款和投資的方式向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資源傾斜,三星等超級集團與政府有密切往來,近水樓台先得月,獲得了發展的先機,這種發展模式與我國的紅頂商人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開放之初,我國不少紅頂商人官商不分,也是迎來快速發展。韓國也不例外,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超級壟斷集團。

就是現在,韓國的一些大集團也與政府高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像三星就與下台的前總統存在很多的扯不清理還亂的關系。

(漂亮的韓國空姐)

韓國是二戰以來全球少數幾個由貧窮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或地區不超過10個。2017年韓國GDP達到1.5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16家韓國企業入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起亞 汽車 、浦項制鐵、LG等企業。

別看16家世界500強企業,看起來並不算多。是放在國際上,對比韓國還確實真厲害。有很多GDP超過韓國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還沒有韓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多。

一個面積只有10萬,人口5000萬的小國家,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經濟成就?他的經濟是怎麼實現起飛的?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功轉型為發達的工業國?韓國學者宋丙洛寫過一本書叫做《韓國經濟的崛起》,或許他能解開我們的疑惑。

首先,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為韓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朝鮮王朝內部便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1912年日韓合並,但戰爭對梅並沒有結束。日本以朝鮮半島作為戰爭涵養基地,極大程度的掠奪了朝鮮半島發展的經濟資源,一直到二戰結束。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才迎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第二,韓國選對了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是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從落後成為富裕的這個關鍵。亞洲四小龍基本都是採用這個經濟戰略。我國大陸經濟崛起,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也有很大的關系。韓國對出口都特別依賴,2018年韓國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占其GDP的比重接近40%。韓國很多大型企業有一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

第三,韓國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朴正熙時代開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搞經濟建設,韓國新村運動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日後的經濟起飛做了鋪墊。

根據《財富》公布的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這16家企業如下。其中三星電子的營收達到2119.4億美元,是韓國實力最強的五百強企業。

相對中國的120家企業來說,韓國的五百強企業數量確實說不上多,但是放眼全球,韓國五百強企業的數量只比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六個國家少。韓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5000多萬,能夠誕生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確實非常了不起。

韓國是二戰以來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由貧困國家成功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之一。其實世界上發達國家有二三十個,但是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這幾個發達國家五百強企業數量都達到14家以上,位居世界前十。從這方面來看,似乎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

韓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經濟迎來了騰飛。在八十年代就與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實,除了韓國,亞洲四小龍其它成員的五百強也不少,我國台灣有9家,香港有7家,新加坡也有3家。

2017年韓國GDP達到了1.5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2,經濟實力不弱。不過韓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它的幾大財團,這方面韓國和日本有點像。目前韓國有五大財團,分別是三星、現代、LG、SK和樂天,韓國的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有11家是這幾大財團的旗下企業。我們以三星為例,從上面圖片紅色方框的韓國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物產,都是三星集團旗下企業,據說三星集團貢獻了韓國GDP的1/5以上。

韓國不過5000萬人口,卻能誕生15家世界500強企業,這和韓國的舉國體制有關。因為韓國的國體(人口、面積、資源)比較小,所以為了獲得比較優勢,韓國必須扶植大企業,整個韓國由四家大財團和八家超級企業組成,領頭的三星甚至占韓國經濟總量的20%以上。

沒有政府的強力支持,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的。

其次是由於美國的扶持,由於美國獲得韓國的軍事指揮權,所以韓國可以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為了遏制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美國也大力扶植韓國的發展,為韓國經濟騰飛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目前強大起來的韓國,也不甘心於歷任總統任人擺布成為階下囚的命運,開始和美國爭奪軍事指揮權,美國則要求韓國大幅駐韓美國的費用。

第三是因為韓國政府抓住了機遇,第一次產業轉移,韓國抓住機遇承接歐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香港、台灣、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在此基礎上,韓國先於三者一步,開始專業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目前韓國的三星在手機、半導體、存儲器等領域世界領先,其造船業和 汽車 產業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優勢。同時韓國還大力發展 娛樂 業,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典型的就是亞洲金融危機和端午節等申遺),韓國的韓流、日本的漫畫、中國的玄幻,被並列為亞洲三大文化產品,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為韓國經濟保駕護航。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與人口的多寡,面積的寬廣程度,沒有直接聯系,俄羅斯的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韓國的170倍,但是GDP卻沒有韓國高。奈及利亞擁有1.8億人口,是韓國的3倍,但是GDP總量卻不足三十分之一。

那麼韓國為什麼會誕生16家世界500強呢?這就要從「 漢江傳奇 」說起!

二戰結束後,韓國還處於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經濟發展十分落後,1961年的韓國,當時的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後來韓國發生了軍事政變,朴正熙上台,在農業和工業上進行改革,再加上得到美國的援助,韓國用40年時間,將首爾從一個農村變成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同時韓國開始轉型成為一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出口行業成為韓國的主導產業,這40年間,韓國逐漸形成了電子產業、 汽車 產業、重工業、零售等產業,同時走出了破局代表的三星、現代、LG、起亞等世界500強企業。

所以,韓國的崛起,誕生了16家世界500強,最根本有三個原因:

1:經濟改革與轉型

2:發展外向型經濟

3:美國的援助

韓國和日本一樣,很多資產都在海外,曾幾何時,韓國把樂天超市開到了中國各地,韓國的 娛樂 明星遍布中國,韓國的整容技術在中國市場最吃香。韓國的 美食 ,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中國人慢慢對韓國的產品和服務產生了一種崇拜感,前些年的「韓流」確實讓大家都「感冒」了。

綜合來看,韓國的經濟強大,最主要還是自身的高 科技 、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達,同時就是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把鈔票賺回家,所以,韓國走出了眾多優秀的企業,分別是: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LG、浦項制鐵公司、起亞 汽車 、現代重工、韓華集團、SK集團、現代摩比斯公司、樂天百貨、 LG DISPLAY公司、 GS加德士、三星人壽保險、韓國天然氣公司等世界五百強企業。

韓國是少有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人口5000萬,但是gdp總量排名世界前列,有許多世界500強企業,許多公司是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詳,產品也滲透到全世界人民的生產生活中,而且韓國不僅僅只是經濟發達,軟實力同樣不俗,韓國文化輸出非常成功,尤其是影視文化影響很大,

韓國的成功是因為韓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韓國在朝鮮戰爭之後,獲得了美國的重點支持,韓國因此可以既實行市場化,又實行產業保護,當國家產業弱小的時候進行政府扶持和保護,當產業強大後又逐漸開放,這使得韓國企業的成長環境非常優越,既有適當的保護,同時又參與國際競爭,適當的保護有利於初期成長,市場化有利於企業發展壯大,迴避了過度保護造成的依賴性和缺乏競爭力,

韓國地處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交通便利,非常有利於經濟發展,與幾個經濟大國日本,中國,美國,歐盟等聯系非常方便,同時與原料能源出口國同樣聯系方便,韓國的地理位置換成任何國家發展都不會差,

韓國人民工作勤奮,國民凝聚力非常高,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韓國經濟遭受重創,面臨巨額國際債務,韓國甚至出現家庭主婦捐首飾支持政府還債,這些行為會給國際 社會 留下極佳的印象,對韓國充滿信心,而信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東亞地區只要碰到合適的機會發展都不差,韓國只是其中之一,

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爭結束,韓國在美國的幫助下建國,由此成為半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面對一窮二白的面貌,韓國舉步維艱,為讓韓國這個盟友渡過難關,以便對其北方鄰國構成挑戰,美國施以援手,給予物質、技術及資金等多方面援助,使得韓國逐步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化國家。

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型及資本技術型演變過程中,韓國領導層認為,要想使國家達到像西歐那樣富裕發達的程度,必須大力發展壟斷性行業企業,做大做強企業集團發展實力,以此推動國家整體經濟邁上高水平。

基於這樣的設想,從朴槿惠父親朴正熙起,就大力扶持財閥企業集團,諸如三星、現代、LG、浦項制鐵等十餘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由此推動了韓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行業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於是「漢江奇跡」橫空出世。

就拿三星而言,前總統朴槿惠就曾直言,三星集團這些國際知名企業集團都是韓國國民的衣食父母,足見這些財閥集團的實力和財勢。有人甚至將大韓民國稱之為三星共和國,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三星企業集團的經濟產值在整個韓國GDP中竟然占據25%的份額,涉及房地產、通訊、造船、化工、金融等多個領域。

三星是如此,其他大型企業集團當然也是跨行業跨領域,在多方面卓有建樹。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傾斜。為什麼三星太子李在鎔犯法能夠赦免,而朴槿惠不能,就在於三星這類大企業在國家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倒。

然而,有利有弊,韓國5000多萬人口擁有世界500強企業十多家,這些大企業大集團富可敵國,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政權構成了挑戰,如果哪位總統不按照財閥的要求行事,可能離下台也就不遠了。

韓國非常小,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gdp增長太快了,1953年gdp是66美元,現在已經高達2.97萬美元,我國現在是8800美元,韓國gdp是我國的三倍。

韓國在企業發展上就是國家之力扶植大公司,提升大公司的競爭力,所以韓國擁有16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因為韓國資源少,國家只能花大力氣扶植大公司,獲得快速發展。

其中韓國最大的公司是三星,很多人把韓國稱之為三星城。其次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韓華、錦湖韓亞、浦項制鐵等公司。

韓國企業另一個特點是的企業和國家利益交換和糾葛,國家介入企業,企業控制國家,比如選擇元首等都是和企業強相關的,特別是三星對政府官員可以說是極大的決定權。這也是為什麼三星一直屹立不倒。

三星公司的產值是韓國GDP的25%,牢牢控制了韓國經濟發展。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