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口城市建設輕軌
『壹』 修地鐵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對經濟條件較好,交通擁堵問題比較嚴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軌交通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法律依據《地鐵建設規定》
城軌交通建設必須堅持經濟、實用、安全的原則,嚴格控制工程建設標准。車站等設施裝修要嚴格控制使用高檔豪華材料。要通過提高規劃、設計和施工水平,合理選擇線路敷設方式、車站形式和換乘方式,採用科學的運營組織模式等措施,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
要高度重視城軌交通建設、運營的安全問題,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把確保城軌交通建設和運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切實抓好。在城軌交通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環節上,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強制性標准,確保安全設施同步規劃、設計和建設。城鐵和地鐵其實一樣!地鐵不一定在地下,八通線過了四惠就上地面了,仍是地鐵的一部分;而城鐵13號線東直門到柳芳是在地下,好象過了北苑還有一段也是在地下,不過很短。城鐵和地鐵軌道都是一樣的,機車也可以互通,就北京而言,地鐵由於大部分在地下,而且主要都在城區行駛;而城鐵主要是在城區地外行駛,我想,當初之所以用「城鐵」這個詞,可能是考慮到「城鐵」是溝通城區與郊區的城市鐵路吧。 現在地鐵的含義主要是依據輸送旅客的能力來定義的,一般單向斷面客流量在3~6萬人每小時的就是地鐵。少一點的就是輕軌。
『貳』 修地鐵滿足三個條件
2018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中指出修建地鐵的條件:
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引導輕軌有序發展,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
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
以上申報條件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按程序適時調整。
審批: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含有軌電車)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根據國家批準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按照相關程序審批(核准),未列入建設規劃的項目不得審批(核准),嚴禁以市政配套工程、有軌電車、工程試驗線、旅遊線等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項目。
已審批(核准)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城市要合理把握建設節奏,著力優化項目設計,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有效降低工程總投資。
城市政府和相關企業不得不顧條件提前實施項目、隨意壓縮工期,對前期工作未完成、建設條件不具備、遇有特殊工程地質災害且不能保證施工安全的項目,應根據實際情況暫緩實施,建設工期可相應順延。
有軌電車項目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審批(核准),並做好與相關規劃的統籌銜接。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第三條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主管全國鐵路工作,對國家鐵路實行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的運輸管理體制,對地方鐵路、專用鐵路和鐵路專用線進行指導、協調、監督和幫助。
『叄』 建地鐵的城市需具備哪些條件
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
建設規劃期限一般為5—6年,規劃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於40%,政府資本金占當年市本級和市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5%。強化投資估算約束作用,加強全過程投資控制,有效降低工程總投資。
建地鐵線路選址
線路應結合城市空間形態,沿主要客流通道敷設,以服務通勤客流為主,覆蓋支撐大型客流集散點,分擔公交客運較大的比重。
限制地鐵繞行服務個別待開發區域,杜絕地鐵向外圍無限延伸,支線長度不宜過長,接軌點應當設站。對穿越城市中心的超長線路,應當根據不同區間客流特徵,合理確定線路起訖點、車站、換乘點、站間距。
『肆』 一個城市要有多少萬人口才能建地鐵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規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對經濟條件較好,交通擁堵問題比較嚴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軌交通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加強城軌交通建設規劃的編制、審批工作,嚴格項目審批程序
1、城軌交通發展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布局結構和發展方向,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所有擬建設城軌交通項目的城市(以下簡稱擬建城市),應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市交通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發展要求和財力情況,組織制訂城軌交通建設規劃。明確遠期目標和近期建設任務,以及相應的資金籌措方案。規劃由發展改革委會同建設部組織審核後報國務院審批。
2、擬建城市必須重視和改進規劃的編制和管理工作
要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按照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提高規劃編制水平,真正發揮規劃對城軌交通項目建設和城市建設的指導作用。對規劃建設城軌交通項目的線路,要搞好沿線土地規劃控制,編制專項土地控制規劃,防止新建建築物對線路的侵佔。
3、城軌交通項目的審批,要依據國務院批準的建設規劃進行
擬建城市要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城軌交通建設規劃開展項目前期工作。項目按現行基建程序審批。原則上,城軌交通項目的資本金須達到總投資的40%以上。對社會保障資金有較大缺口、欠發教師及公務員工資、政府投資項目在建規模過大,與其籌資能力明顯不適應的城市,其城軌交通項目不予批准。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
『伍』 學習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有什麼條件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很高昂,即使經濟發達國家,在策劃建設軌道交通項目時,也保持極其審慎的態度。通常認為,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即可修建軌道交通。但據有的報告分析,若期望地鐵項目產生比較理想的效果,城市人口在150萬以上則是適當的選擇。我國則規定人口在1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慮修建輕軌交通系統,人口在2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慮修建地鐵交通系統,或者兩者相結合,具體要由城市的客運需求、經濟實力和其它相關因素來決定。 概括地說,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法定的軌道交通網路規劃
任何城市在沒有做好軌道交通網路規劃之前就提出線路方案的項目建議書,將被認為是沒有根據和不合法的。因此,在軌道交通項目申報立項前,必須做好綜合交通規劃和軌道交通專項(專業)規劃,並被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後得到確認,才具備法定的基本條件。
2.應有一定的客運量需求
建設部有關文件規定,近期高峰小時單向客流量達到1萬人次時,可建設輕軌系統;當近期高峰小時單向客流量達到4萬人次時,才可建設地鐵系統。因此,根據我國城市情況分析,通常認為人口在100萬~200萬人的大城市,單向高峰小時形成2萬~3萬人次的客流現象較普遍,配備中運量的輕軌交通系統已能滿足公交客運的要求;而人口在2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單向高峰小時常形成4萬人次以上的高強度客流現象,這就需要採用大運量的地鐵系統來承擔。 雖然在選擇軌道交通方式時客運量的大小是主要條件之一,但若伴隨而來的其它條件還不成熟,則也不宜片面強調客運量需要而追求早建軌道交通項目,否則也將面臨種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陸』 地鐵和輕軌有什麼分別
一、運客量不同
地鐵單向高峰每小時客運量3-6萬人,載客量300人以上,採用6組以上的編為一列,車輛長度120米以上。稱為大運量城市客運。
輕軌單向高峰每小時客運量1-3萬人次,有很多城市輕軌線路採用地鐵車。2-6輛編一組,車輛長度為30-120米,稱為中運量城市客運。輕軌一般以地面和高架為主,為全封閉線路,或大部分封閉。
二、車輛的軸重不同
地鐵:地鐵車的軸重普遍大於13噸
輕軌:輕軌車的軸重普遍小於13噸
三、申報條件不同
申報建地鐵的城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
『柒』 如何區分地鐵和輕軌
如何區分地鐵和輕軌?
很多人認為,地鐵是在地下運行的,而輕軌是在地表或橋樑上運行的。其實不然,地鐵和輕軌都可以在地下、地表及橋樑上運行。
地鐵和輕軌最大的本質區別是軸重不同。軸重是指一個輪對承受的機車或車輛重量,是反映軌道承受的靜荷載強度的指標。由於地鐵和輕軌的軸重不同,從而導致兩者之間的車廂尺寸、車輛編組和運輸能力不同。
1. 尺寸和編組
地鐵:地鐵車廂寬度一般為2.8-3米,一般編組3~8節;
輕軌:輕軌車寬度一般為2.3-2.6米 一般編組2~6節;
2、運輸能力
地鐵:地鐵的高峰小時單向最大客運量為3-7萬人次;
輕軌:輕軌的高峰小時單向最大客運量為1-3萬人次。
申報標准不同:
眾所周知地鐵和輕軌建設都是需要經過批準的,建設地鐵的申報標准會更高一些。
按照2018年的標准來看,建設地鐵需要GDP達到1000億以上,城市人口達到300萬人,同時財政預算要達到100億以上。滿足這些條件後,才有申報建設地鐵的資格。
而輕軌的標准相對就簡單一些了,GDP達到600億以上,城區人口達到150萬人,預算達到60億以上,就可以建設輕軌了。
相對來說這一標准不少地級市都是可以滿足的,其中的差距也就不用多說了。之所以不少城市寧願建輕軌,自然是條件不符合申報地鐵的要求。
造價不同
:
地鐵一般都會建設在比較繁華的地段,採用的是隧道形式。就算會有地面的路段,一般總里程也不會超過20%。
不過隧道施工造價還是比較高的,同時施工的周期也比較長。但是由於運載能力更高,在速度上還是有著一定優勢的。
而輕軌更多時候是用來連接主城區和郊區的,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輕軌一般都是建在地上,在造價上也比地鐵要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