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國有多少人患癌
1. 2021年中國患口腔癌大概有多少人
2021年裡患癌同胞大約有460萬左右,死亡人數估計大約在300萬人左右。
2. 中國患癌總人數2022年
該論文使用了開源數據進行比較研究,使用2020年全球癌症負擔數據和聯合國人口數據估算了2022年的癌症新增病例和新增死亡人數。美國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趨勢使用了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SEER資料庫以及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數據。中國數據來自癌症登記報告。
在2022年,中國和美國將分別有約4820000和2370000例新發癌症病例,以及3210000和640000例癌症死亡。也就是說,中國癌症新發病例數是美國的約2倍,但死亡病例數約是美國的5倍。
在中國,最常見的癌症是肺癌,而在美國則是乳腺癌。肺癌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最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美國肺癌和結直腸癌的年齡標准化發病率和死亡率最近顯著下降,但肝癌的發病率略有上升。中國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發病率逐漸下降,但結直腸癌、男性前列腺癌和其他七種女性癌症的發病率都有所上升。 成年人口規模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是癌症死亡人數增加的主要決定因素。
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症的負擔減少,以及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負擔增加,意味著中國和美國的癌症狀況正在趨同。人口老齡化是癌症負擔增加的一個日益增長的決定因素。美國在癌症預防和護理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措施,值得我們借鑒,以幫助中國減輕癌症負擔。
3. 為什麼那麼多人得癌症
「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得癌症的?」
實際的情況是:世界其它國家的癌症患病率都在降低,而中國人的癌症患病率卻逐年增高……
中國現在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得癌症的呢?
首先說什麼是癌症呢?癌症其實就是基因突變。基因為什麼會突變呢?因為患者所處的環境變了,人類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自身的免疫力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適應不了的,就患病了(癌症),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就生存下來了。
看看那些在地球消失的動物,就是因為不能適應地球的變遷而消失的。
回頭再說說我們現在的環境,來和40年前做一下比較:不論是你穿的、洗的、用的、吃的、喝的、住的、呼吸的、抽的煙、喝的酒、化妝品、過度裝修、 汽車 內的有毒氣體、所居住的環境、少運動、多油脂、無線電輻射……質量、質地,與四十年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180度的大轉變。
這些都是癌症的根源
過去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點也不誇張!
什麼也沒有,生命重要。
十幾二十年前到現在,老鼠葯泛濫,老鼠少啦; 抽搐的病貓多啦。有機磷農葯多啦;換癌症,高血壓,各種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也多啦。農村到現在有機磷農葯打菜,屢見不鮮。近十多年,垃圾場內的病狗,有抽搐十幾天到一個月才死的。如果把食物衛生法普及到農村,提高禁用農葯的意識,是根制的源頭。
很多人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那麼多人得癌症?於是說現在可真不好,這么多得癌症的人,意思是,還是以前好。那是不是你想回到以前?是以前的人活得長,還是現在的人活得長?答案不用我說,很多很多方面,都是現在比以前好, 社會 在進步發展,但當然,現在也不是完美的。其實,要認真說起來,現在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其中的一個原因恰恰是因為壽命越來越長,癌症是慢性病,也基本上是老年病,以中老年人(50歲以上)居多,如果大家的壽命都在四十歲以下,那麼可以預見,癌症會是很少見的病(是說少見,不是說沒有,肯定比現在少得多)。那你想一下,以前的人平均壽命不高,得癌症的概率就當然會少得多。有一種極端的說法,說只要你活得足夠長,那麼你遲早會得癌症,也就是說,只要活得足夠長,每個人都遲早會得癌症,這說明什麼問題?你自己想一想就明白了。難道你為了避免得癌症,於是早早把己的生命結束了,比如,在沒有得癌症之前的四五十歲就離開這個人世,那你就沒機會癌症。可見,沒有機會得癌症,也不是好事啊。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反對我的說法。你不用反對,我知道你想什麼,我並沒有說這就是唯一原因,而是說,這是一個重要因素。我也知道年輕人同樣會得癌症,不用你說,誰都知道。當然得癌症最根本的因素是環境變差了………(這些我就不再重復了,說來說去就是那些,比如,空氣污染啦,吸煙啦,不良生活方式啦……)。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是,現在大家的查癌意識提高了,會主動檢查,以及現在的診斷技術也進步了,自然也就有更多的病人診斷出來。
注水肉,地溝油,甜心蘋果加轉基因食品和除草劑,還有各種材料裝修的房子和豪車。你想想癌症是怎麼來的?古人的木房子其實是最環保的,舊了一拆可以當柴火燒了,現在的高樓,以後壽限到了的時候,水泥鋼筋怎麼去消化?
現在的人啊,昨天看上去還是好好的,今天有點不舒服,去醫院一查,癌症!莫不驗證了當下的一句流行語:明天和意外不知那一個先來。現代 社會 為什麼那麼多人得癌症呢?
1、生活壓力太大容易得癌。打工的,這個月拿到了工錢,不知下個月在那裡干。種地的,上半年有了收成,不知下半年會不會風調雨順。房貸要還,奶粉要買,孩子要上學,老人要看病……。家庭有了矛盾,不知和誰訴說,人與人之間隔了一堵牆,壓力!壓抑!每一個人整天像一個上緊發條的鬧鍾---轉轉轉!長期如些,人的抵抗力下降,癌魔就會乘虛而入。
2、生活習慣太差容易得癌。現在是網路信息時代,除了在工作上加班加點,回到家中也經常上網熬夜,人的體力和精力,長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或恢復。煙灑無節制,垃圾食品吃得多,外賣吃得多,脂肪攝入多,速生食品吃得多,添加劑食品吃得多,接觸有害化學物品不防護,長期如此,人的免疫力下降,癌魔也會乘虛而入。
3、高齡老人生命盡頭容易得癌。癌症本身就是屬於一種老年人的慢性病,隨著人的平均壽命增加, 社會 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生命的最終,得癌症走的概率本身就比較高。再加上 社會 壓力、生活不 健康 ,導致相當多的不該得癌症的年輕人得了癌症,所以我們就感覺到我們身邊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了。
現在得癌症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人的生存環境不夠好。大氣污染,有的企業排污,垃圾污染等還治理不夠,缺少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二.是食品安全不夠好。從種養殖源頭開始到消費者手中,吃的不安全食品還不少。三是人們的壓力大。就業難,看病難又貴,買房買車難,教子成才難,養家糊口難,這難那難,造成人們的心理壓力特別大,活的心累人累,容易被疾病侵襲,特別是使癌症找上門。四是醫療條件好了,精密的醫療檢查儀器更易查出癌症。過去有的儀器查出癌症的概率小。五是有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不夠好。酗酒,熬夜,長期帶病工作過於勞累。我的一個親戚就是傷在幾次買房幾次裝修,忙得身體疲憊不得休息,又忽視咳嗽的及時治療而患上肺癌。總之,主客觀原因使得患癌的人多了。
這些年得癌症的人確實不少。生活中,常見有人患這癌那癌,我個人認為不是受單一的因素所致,應該說受多重因素影響。
1、食品攝入不當,或者受食品安全因素 影響。
記得50、60年代,食品來源非常天然自然,很少有人為食品添加等,買的放心,吃著也放心。關鍵問題是那時人心向善的多,很少受利益驅使。現在不少黑心商家不擇手段賺昧心錢,為給食材保險,噴灑各種對人體 健康 有害的保鮮劑;為了讓動物、植物快速生長,打催熟劑、著色劑等,讓人防不勝防。經常攝入就會蓄積在體內可能誘發某些疾病。
例如,我一朋友曾經說他買過幾根看起來很鮮亮的黃瓜,有一根忘記吃了,夏天放在室內一個月竟然外皮沒變任何顏色,但其內則質變。
2、身體 免疫力 低下時 ,導致 遺傳 基因突變。
其實我們每個人受父母遺傳基因影響,絕大多數人保持著 健康 狀態,但身體里都或多或少會有某些癌細胞的存在,平時沒有發病說明身體里「正氣」一直存在,免疫力強,「癌細胞」會與自己和諧相處,俗話「邪不壓正」。可當人體免疫力低下、身體陽氣不足時,身體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症狀,哪裡就會出現郁結、郁阻、郁滯,那些平時「沉睡」的癌細胞可能就會「被喚醒」、活躍度明顯,從而誘發癌症。
3、生活方式不當,經常吃不 健康 食物。
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人改變了過去傳統的飲食習慣,不做飯,也不正常吃飯,以吃方便快捷、燒烤、油炸、腌制、包裝等食材為主,尤其是燒烤擼串、大排檔等當飯吃,包括經常吃刺激性特別強烈的食材;還有人「亂進補」,不根據病情和體質吃激素類等含量超高的食材(例如女性乳腺疾病);各種飲料當水喝,久而久之身體代謝承受能力接受不了,毒素堆積,致癌物質誘發所致。
要警惕那些致癌物質超高食物的攝入,比如發霉變質食物、亞硝酸鹽超標食材等。
還有,大人切不要「依孩子心」,把一些不合格不 健康 的小零食經常給孩子吃,警惕癌症的「低齡化」。
4、經常熬夜、嚴重 透支 健康 。
這是一種「現代生活病」。為什麼很多癌症、心梗、尿毒症等以前的老年性疾病會「盯」上年輕人,就是年輕人經常喜歡熬夜上網、打 游戲 ,徹夜不眠,吃飯也不按時,導致身體免疫力這座大廈轟然垮塌。
5、壓力、精神及情緒因素。
不少人長期生活在自己不滿意的環境里,工作不順心,生活壓力太大,精神負擔過重,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異常,內分泌紊亂,血液循環不暢氣滯血瘀等。有的人長期不與人交流產生情緒壓抑、抑鬱、精神失常等可能就會疾病叢生,癌細胞就會藉此機會「興風作浪」。所以,家庭成員之間關系和諧、互相關愛很重要。
6、環境因素。
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因素非常重要,比如經常吃受到污染的食物、喝受到污染的水、呼吸受到污染的空氣等。污染的越嚴重患癌的風險幾率越大。
防止病從口入,不吃「高危食品」;
保持良好心態,不與別人攀比;
粗茶淡飯在心,多吃 新鮮 食材 ;
遇事 冷靜三分 ,家庭和諧舒暢;
生活方式講究,作息規律常態;
不給自己壓力,勤儉節約於 心 ;
時常外出 鍛煉,提升身體陽氣。
糧食生產靠農葯化肥,各種飲料靠化學劑調和口味,水果靠化學激素保鮮,連畜牧為增快長,也靠化學飼料養,人不得怪病才怪,怪病難治,惡化為癌,癌症多就是這原因。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lARC)統計顯示,我國的新發病例數為457萬人,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其中位列前十的癌症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道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裂腺癌、宮頸癌。
一,據統計2020年我國平均每IO萬人就有30、2人死於肺癌。只所以肺癌的發病率高,其原因,1,長期吸煙的人群沒能有效的控制,並累及了二手煙的人群。2,肺癌的家族史的人群,沒有脫離家庭環境,包括一手煙,二手煙,及環境的污染和家人族的易感性。3,患有慢性氣管炎,慢阻肺、肺結核的人群控制不理想。4,粉塵作業、石棉作業及有毒害作業,不注重個個防護。
二,結直腸癌列為我國癌症發病第二位,40 50歲以後發病率明顯提高。主要是因,1,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高脂,低纖維素的飲食增加。使肥胖人群普遍增多。這也是造成結直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2,結腸的炎症發生率較高,如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3,家族結直腸癌史,多發息肉史,及自身息肉,沒有按時篩查及相關治療。
三,胃癌列為我國癌症發病的第三位,發病趨於年輕化。其原因,1, 社會 節奏快,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2,長期攝入高鹽、腌制、燒烤食品、吸煙、飲酒、等不良的飲食習慣。3,患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幽 門螺旋桿菌等人群逐年上升。
四,乳腺癌為我國癌症發病的第四位,也是世界發病最高的癌症。發病原因,1,工作中競爭力大,加班加點,精神壓力大,造成了激素水平的斈亂。2,高脂飲食,活動量少,脂肪在體內堆積。3,豐乳、美容養顏品,有的含有大量的添加激素。長期使用會對乳腺產生不良影響。4,晚婚晚育,少子,明顯的減少了哺乳次數,腺管引流不暢,也是遭成乳腺癌的發生。5,獨身,婚姻持續時間短,性伴侶多,都會誘發乳腺增生,久之發生癌變。
五,肝癌為我國癌症發病第五位,其原因,1,我國有聚歺習慣,所以乙肝和丙肝的感染率為世界之首。而乙肝和丙肝又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2,食用了含有黃麴黴毒素B的大米、玉米、花生、豆類等食品。2,食用了含有亞硝胺和亞硝醯胺等腌制食品。3,吸煙、飲酒、及含有農葯蔬菜食品等都可以造成肝癌。
六,食道癌,為我國癌症發病第六位。我國食道癌密集區為冀、豫、晉、閩、粵、蘇北、新疆。其原因,1,該地區的飲食習慣及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2,食物中真菌檢出率較高。3,蔬菜、水果、糧食、飲水中的鉬、鐵、鋅、氟、硒含量較低。4,大部分患者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5,飲酒吸煙、喜歡吃過硬、過熱、飲食。6,高發區的遺傳易感染因素。
七,甲狀腺癌,為我國癌症第七位.。多見於20 40歲的性。其原因,1,生活方式多不 健康 ,飲酒、吸煙、熬夜、焦慮、情緒不穏等,飲食不節,體態多胖。2,過多接觸輻射人群。包括放射線和碘131的接觸。3,碘攝入過量或攝入不足,均可使促甲狀腺激素刺激甲狀腺增生癌變。4,甲狀腺其它病變,如結節性甲狀腺腫、彌漫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瘤等均可發生癌變。
八,胰腺癌,為我國癌症第八位。致死率高,發病年輕化。其原因,1,具有明顯的家族傾向,直系親屬應高度警惕。2,炎症因素,多為慢性胰腺炎發展而來。3,吸煙飲酒.暴飲暴食,肥胖、甘油三酯增高都會造成胰腺的損傷,時間已久就會造成胰腺癌。
九,前裂腺癌,為我國癌症第九位,多見於老年男性。其原因,1,與雄性激素相關,雄激素越高,前裂腺發病率越高。2,前裂腺炎、前裂腺肥大、性病感染等,均可造成基因突變形成癌症。3,過多食用紅肉,過度補鈣均可造成前列腺癌的風險。4,做過輸精管手術的人前裂腺風險會増加。5,吸煙、飲酒、肥胖均會增加前裂腺癌的風險。
十宮頸癌,為我國癌症第十位,其原因,1,在我國多不注重婦科定期體檢,尤其是癌症篩查,及HPV疫苗的注射,使我國的宮頸癌呈逐年上升趨勢。位居世界第一。2,性生活過早,性生活不潔,性伴侶多。3,有慢性宮頸炎,宮頸癌前病變者。4,曾有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及其它性病感染的女性。5,高危亞型人乳頭瘤持續感染者。
上述列舉了,2020年我國前十種癌症的發病原因,因篇幅所限不能面面俱到,一般而言多與飲食和環境相關,在此不再贅述。
中國人得癌症多也可以說全是吃出來的,首先是油炸,如果是好油自已炸第一次還可以,炸完的油再炸炒,炒完了毒素致癌物超標數倍,油超一百二十度就變毒,飯店裡反復炒炸最後油都黑了還包包子加餃餡里油到不少,毒也翻倍都是被吃貨吃了。燒烤的店鋪興旺啤白酒加倍銷售香啊,可燒烤烤糊了就變致癌物,添加劑誰敢說店主沒加?廈天不加防腐劑能放幾個小時肉不變質?大多應為相似呋爾馬淋類防腐劑,加了5天生肉串不壞,不加虧本,吃了生病。霉變乾果糧食及食品如果吃了也不利 健康 。腌制鹹菜魚好多人最愛,亞硝酸鹽是致癌元兇,中國人最愛。最後是遺傳,祖上有癌的佔三成,有好的習慣沒事,煙酒不離的雪上加霜,肺癌大國,肝癌大國,胃癌重沒第二。煙每年要吸完一痤山,酒喝一西湖的量,所以腫瘤醫院暴滿興隆,中國人得癌多正常,人均壽命比日本少十多歲更正常!
4. 中國每年患有癌症有160萬人農村佔比多少
各地區癌症高發的那些事兒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其實「一方水土也可能養出一方病」~
由於每個地區的氣候不同,居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有不同,因此有些疾病會有很強的地域性——如湖南口腔癌高發、福建結石高發、廣東易患痛風……
為何癌症的發病存在地域性的差異?
事實上,地理位置本身不能成為癌症發病的原因,地域背後隱藏的環境差異才是導致癌症發病差異的真正原因。這里所說的環境,並不僅僅是山河一類的地理環境,而是人體所能接觸到的一切外界因素,飲食、生活習慣、工作場所、環境污染物等等因素,都可能是某一地區某種癌症更多發生的原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具體而言,癌症的發病與以下因素更息息相關:
1. 生活習慣
居住在同一個地區的人們常會有相似的飲食偏好和生活方式,而這些因素就可能會影響某些癌症的發病風險。
200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日本人的結腸癌發病率遠低於美國人,但是在美國出生的日本裔人群中,結腸癌的發病率卻又顯著高於日本國內的同胞(男性高出兩倍,而女性則高出了40%)。
研究者繼續深入研究,發現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很可能是飲食結構的改變,具體來說就是脂肪攝入量增加而膳食纖維攝入量減少。這一增一減就增加了結腸癌的患病風險。
2. 工作場所
一些特定工作環境可能會影響癌症發病的風險。
中國科學家曾經選取1960年1月1日至1980年12月31日之間從事家庭內溫石棉手工紡織作業一年以上的女工為調查對象,結果發現在5681名接觸溫石棉紡織女工中,有144名死於癌症,其中有74名女工死於肺癌,肺癌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4.17倍。
3. 環境污染
環境因素可以部分解釋癌症風險的區域性差異。
2013年,世衛組織的癌症專業研究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指出,室外空氣污染可導致癌症,空氣污染中的微粒物質與癌症、特別是肺癌發病率升高有關。另外,化工企業如果沒有完善的處理措施,其排放的有害物質也會影響周圍居民的健康。
癌症發病因素復雜,但環境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癌症村」的出現便是例證:
湖南省石門縣鶴山村
這里有一座具有1500年開采歷史的「亞洲最大雄黃礦」。曾經,這一度是當地最好的企業,豐富的礦產資源帶給國家和職工豐厚的經濟效益,卻也在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的情況下埋入了「砷中毒」的種子。
有老職工一家多口人全部砷中毒相繼辭世的案例。研究表明,長期接觸砷,能引發皮膚癌、膀胱癌和肺癌等。
廣西大新縣五山鄉三合村
廣西職業病防治研究院2001年3月對村民進行檢驗,報告單顯示,尿鎘指標高度超標。鎘是一種環境污染物,一般情況下,過度攝入鎘可導致人發生鎘中毒,引起腎功能不全、骨骼損壞及致癌。
東莞市虎門鎮遠豐村
自1995年起,整個虎門鎮的生活垃圾都堆置於此,導致患癌人數很多。
「癌症村」一般是指是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顯著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的村落,其實也是癌症高發現象在村級空間尺度上的反映。現代社會的各種污染促使了大量「癌症村」的出現。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癌症村」時空分布變遷研究》的結果指出:
中國從1954年開始出現「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國累計發現351個「癌症村」;
1988年前「癌症村」增長緩慢,1988年之後呈加速增長趨勢;2000-2009年10年間我國累計新增「癌症村」186個,佔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國的「癌症村群發年代」。
我國「癌症村」為集聚型分布,但區域差異明顯,總體上是東部多於中部,中部多於西部;
最近30年來,我國「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兩省交界地區移動,總體上具有自西向東移動的趨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癌症村」地圖
癌症村的分布從一個一個「點」,逐漸變成成片的一個一個「帶」,讓人觸目驚心!而極高的死亡率,更讓脆弱的生命不堪一擊!
六大地區的高發疾病及危險因素
1.東北:肺癌
高發區域:東北,四川,重慶等
肺癌怎麼來的?肺癌是被「氣」出來的。
1、愛抽煙
眾所周知,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頭號殺手」。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因素中,吸煙是排在第一位的。研究發現:每天吸煙20根、煙齡超過20年患肺癌死亡的危險性增加20倍;
2015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世衛組織合作完成的中國城市成人煙草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4個城市中,總體吸煙率最高的城市為沈陽,吸煙率達24.5%,男性吸煙率甚至超過了44%。
對策:
沒有別的,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健康,戒煙吧。
2. 毒氣
北方地區煤的取暖以及燃氣所產生的「毒氣」也會導致肺癌。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對外發布,除吸煙外,裝修房間時產生的污染被列為「第二大殺手」。
對策:
裝修建議選擇綠色環保材料;
烹飪少油炸煎炒、多蒸燉;
保證廚房通風,減少廚房油煙。
2.西北:胃癌
高發區域:安徽、甘肅、青海
胃癌怎麼來的?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吃」出來的。
在胃癌患者身上往往能找到共同點:
愛吃腌製品
高鹽可以說是導致胃癌的第一殺手。攝入過量的鹽分後,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而且高鹽的腌制食品,如鹹菜、腌肉等,往往含有亞硝酸鹽,更增加了致癌的可能性。
我國西北地區人群胃癌高發,這與他們愛吃腌肉腌菜不無關系。西北人對紅腌菜的痴迷,是非常有名的。這種飲食方式跟胃癌發病密切相關。
除了西北,盛產煙熏肉的湖南地區胃癌發病率也不低,主要與煙熏烤食物製作過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燒時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污染食物有關,其中很多都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而在我們廣東地區,雖然整體胃癌發病率不算高,但東部潮汕一帶,因為有吃咸魚腌菜的習慣,胃癌發病也較突出。
對策:
少吃腌制食品,如鹽漬的蘿卜、肉類腌製品、咸魚等。
少吃高「鈉」加工食品,如火腿腸、話梅等。
3.東南農村:肝癌
高發區域:廣東、廣西、海南
我們國家的肝癌發病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肝癌為什麼偏愛中國人?一定程度上來講,是「毒素」引起的。
1.肝癌發病率高
在全國肝癌致死率高的情況下,廣東省的肝癌致死率更為突出。據了解,40多年來,廣東3次大規模死因調查發現,肝癌均居全省死因首位,與全國比較,廣東省肝癌死亡率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
廣東肝癌死亡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0%,與廣東地區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接近50%有關。
對策:
要想肝癌的發病率降下來,一定要把肝炎控制住,這是非常明確的。
2、肝吸蟲病
據了解,我國有22個省市發現流行肝吸蟲病,而廣東、廣西都是嚴重的流行區之一。廣東省衛生廳的2008年數據顯示,廣東全省63個流行縣(市)的3000萬人口中,肝吸蟲的感染率達16.13%,估計感染人數500多萬,約佔全國的50%。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盛行吃生魚片、生魚粥,人群的感染率高達74.5%,其中一些患者出現肝膽系統的病理變化,如肝腫大、纖維化、膽結石、膽囊炎、肝膽管癌等。
對策:
肝癌的高危人群,只要每半年接受一次甲胎蛋白檢測與B型超聲波檢查,就能在肝癌的早期被發現出來,近半數病人能作手術切除,提高肝癌的治癒率。
3、黃麴黴素是肝癌最愛
沿海地區潮濕、悶熱,給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創造了條件。多種研究表明,在誘發肝癌的能力上,黃麴黴素比已知的二甲基亞硝胺致癌性強約75倍。
對策:
不吃腐爛、霉變食物。尤其是花生、核桃、瓜子等堅果類,以及紅薯、甘蔗等。
4.華南:腸癌
高發地區:廣東、廣西、海南
腸癌怎麼來的?一定程度上講,是「享受」引起的。大腸癌是種富貴病,吃得越多,吃得越好腸道的排泄壓力越大。
無肉不歡
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東西被細菌分解後,產生許多的致癌物質,再加上這些物質不是可溶性纖維素,大便腸溶性不夠,導致大腸蠕動慢並積壓在腸中,刺激腸粘膜,產生癌變。
對策:
不要再拿吃糠菜的基因吃「大魚大肉」。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粗糧最好佔主食的1/3。
5.華北:腎癌
高發區域:北京、天津、河北等
腎癌是怎麼來的?一定程度上來講,是「胖」出來的。腎癌平時不痛不癢,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但很多病人都是在普通的體檢中,被查出患有腎癌。
肥胖
2017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一份「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數據報告」,從數據中可見:
全國肥胖率平均值為11.9%,北方地區肥胖率明顯高於南方,肥胖率最高的是北京,為25.9%;
在超重率上,天津則排在第一,全國是30.1%,天津超重率則達到40.9%圖片來源:數字之道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體重超標可增加罹患13種癌症的風險。
對策:
管住嘴,邁開腿!想要健康真的沒有任何捷徑。
6.華中農村:食管癌
高發區域:河南、四川,江蘇
食管癌怎麼來的?一定程度上講,與吃剩飯剩菜,腌制食物有關。
有研究認為酸菜、魚 、蝦醬、鹹菜和蘿卜乾等食物以及飲水中的亞硝基化合物可以誘發食道癌。
此外,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造成黏膜炎症,影響細胞核酸代謝,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另外,烈性酒對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刺激損傷,會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
最重要的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6年6月15日《柳葉刀腫瘤學》雜志正式發表的致癌物評估報告中,將非常熱(高於65℃)的飲品列為很有可能的(IIA類)致癌物。燙食會損傷食管黏膜,出現不典型性增生,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變。
對策:
以下高危人群一定重視早期篩查:
腫瘤家族史或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生活在食管癌高發區(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東部、山東西部一帶);
有不良飲食習慣,如愛吃辣、燙、腌制食品的人等
需要指出的是
並不是只有這些區域癌症才高發
癌症不分區域,癌症跟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最終目的是提醒大家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常見的23個致癌因素
行為因素4種
吸煙、二手煙、飲酒、缺乏鍛煉
飲食因素7種
攝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纖維、鈣
攝入過多:紅肉、加工肉類製品、腌菜
代謝因素2種
體重超標、糖尿病
環境因素2種
PM 2.5 污染、紫外線輻射
感染因素8種
1種細菌:幽門螺旋桿菌;
6種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頭狀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人類皰疹病毒 8 型(HHV - 8)
2種寄生蟲:華支睾吸蟲(肝吸蟲)
遠離癌症,做好這七件事
1戒煙是頭等大事!
顯然,關於吸煙的最佳預防癌症策略是永遠不吸煙。
全國有6個省市自治區的女性最大風險是吸煙,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內蒙古、安徽。一直以來,東北的女性肺癌發病率都比較高,這和她們吸煙率高密切相關。在貴州和雲南,男性吸煙的比例佔到了62.1%和61.4%,而這兩個省也恰好是財政收入對煙草行業依賴比例最高的省份。
對於現有的吸煙者來說,「降低風險的程度取決於您吸煙的年數以及戒煙前抽取的香煙數量。如果吸煙不到五年(每天不超過一包),癌症風險較低,只要你戒煙,你就會降低風險,獲得健康的好處。
吸煙者經常反駁:「我知道從不吸煙的人,仍然會得肺癌。我為什麼要戒煙呢?」然而,科學現實是,吸煙越少,罹患肺癌的機會越少。如果大家採取低風險群體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戒煙,可以避免大約80%到90%的肺癌死亡。1991年以來,美國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歸因於吸煙率的下降。
建議:
▍① 戒煙對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益。
▍② 吸煙導致人均壽命縮短十年以上。
▍③ 如果40歲以前戒煙,可以奪回9年壽命。
2限酒,任何飲酒都有害
酒精是一類致癌物,每18個癌症裡面就有1個和喝酒相關。有充分證據表明酒精會升高口咽、喉、食管(鱗)、胃、肝、結直腸、乳腺發生癌症的風險,還有部分研究顯示酒精還可能導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膚癌。
西藏、內蒙古皆以喝酒豪爽著稱,飲酒導致癌症比例排名第一、二位;寧夏比例全國最低,只有9%,巧的也是回族不喝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男性一天飲用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否則即為飲酒過量。
25克酒精量是什麼概念?大概換算下,記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過1兩
▍啤酒:每次不要超過一瓶
▍紅酒:每次限制在一紅酒杯左右
3健康飲食
培根、火腿、香腸、熱狗都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組致癌物。食用加工過的肉類會增加18%的結腸直腸癌風險。紅肉也會縮短人的壽命,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特別是當肉被烤或燒烤,甚至是輕微燒傷的時候。雖然紅肉的致癌風險遠不及吸煙的風險高,但減少紅肉的攝入量,並限制食用加工肉類只會降低你患癌症的風險。
從中國整體來看,排第一的致癌風險因素是水果蔬菜攝入不足,佔了15.6%,它也是全國14個省的女性第一大風險因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 300~500 克蔬菜,200~350 克新鮮水果。這里要刻意強調一下蔬菜應為「非澱粉類蔬菜」,即不以澱粉為主的蔬菜,包括各類葉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秋葵、茄子等都是非澱粉類蔬菜,但是不包括土豆、紅薯、山葯這類根莖類食物。
有研究顯示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諸多上呼吸消化道腫瘤的風險,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結直腸的腫瘤發病風險。
4運動、運動、運動
體育鍛煉不僅有助於減肥或保持體形,而且對癌症也有預防作用。運動似乎降低了激素水平,改善了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了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水平,也降低了身體脂肪。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進行30-60分鍾的中等到高強度體育鍛煉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會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結腸癌的風險。此外,其他幾種癌症的發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宮內膜癌
5. 2018—2020年我國共有超12萬兒童和青少年患癌,患癌率增高了嗎
已經有超12萬的兒童和青少年患上了癌症,患癌症的人一直在持續增加。其實癌症在生活當中是非常常見的,父母根本就沒有注意孩子平時的行為。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一哭鬧,便會覺得十分沒轍,會拿一些飲食來哄孩子。長時間吃一些沒有營養的食物,必定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惡劣的影響,會讓孩子感覺十分的痛苦。父母都讓孩子規律的飲食,不能吃一頓不吃一頓胃部傷害是非常大的。
總的來說得了癌症之後,整個人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重創,好了之後也要去定期的進行復查。癌症是一種慢性病,不進行控制的話那必定會再一次的發生。手術治療好了之後一定要兩年檢查一次,看到不好的事情時要進行及時的預防。只有提高生命質量,才能夠讓自己在以後的日子當中不受到影響。
6. 2021年中國癌症年齡
60到64歲。
根據2021年中國癌症權威數據,可以查看到我國的癌症年齡,以及男女患癌比例、患癌的主要原因等。
癌症通常是起源於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具有異常增殖和細胞分化的特點,常伴隨患部的腫塊、疼痛和出血等症狀。正常人的細胞具有程序性死亡的特點,即每種細胞的存活期限是基因提前設定好的,如紅細胞正常的存活期限在100-120天左右。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有可能導致細胞程序性死亡的喪失,進而出現癌細胞異常增殖的情況。導致癌症的病因有很多,如遺傳、免疫、內分泌、輻射、創傷等,都有可能引起癌症的出現,臨床上常常伴隨不同程度的腫塊、疼痛、出血等症狀,目前針對癌症,主要採用手術、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方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