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國多少人口
⑴ 2021年世界人口總數,地球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提起2021年世界人口總數,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地球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另外,還有人想問目前全世界人口總數為?,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美國多少人口2021年,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地球人口總人數是多少?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年世界人口總數
1、年世界人口總數:地球人口總人數是多少?
世界人口總數已經接近於76億人。世界各國人口排名2021。
全球有個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近76億人。其中有13個人口已經過億,分別是中國、、美國、尼西亞等。
截止年03月1日,全球個人口總數為7,,人,其中中國以1,,人位居,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以1,,人位居地球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美國、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等等。2021年世界人口多少億。
分布特徵
1、人口增長在時空上分布不平衡:世紀人口成倍增長的時間在不斷縮短;各大洲之間和各個之間的增長速度很大差異。
2、世界人口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中低緯度地區,沿海地區。
3、世界人口結構:人口老齡化迅速。
4、世界人口遷移:近代大規模人口移動:歐洲向美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非洲向美洲,亞洲各國向外。2021年世界人口及面積一覽表。
5、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城市化發展中人口過度大城市化。2021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
2、年世界人口總數:目前全世界人口總數為?
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60億。截至年6月,世界人口已達64.77億。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鍾,世界人口已達70億。按此速度推算,世界人口大約在71億多。2021最嚇人預言。
相關介紹:
人口,是一個內容復雜、綜合多種關系的實體,具有性別和年齡及自然構成,多種構成和關系、經濟構成和經濟關系。
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處於家庭關系、關系、經濟關系、關系及關系之中,一切活動、關系、現象和問題都同人口發展過程相關。人口是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是全部生產行為的基礎和主體。
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中國人口共萬人,與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萬人相比,增加萬人,增長5.38%。
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年到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中國人口10年來繼續低速增長態勢。
以上內容參考:-人口14億人口死多少人。
3、年世界人口總數:美國多少人口年
雖然,和我國的14億人口相比,美國人口並不算很多,但是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名列前茅了。此前,根據美國當地媒體的分析,如今在美國境內肆虐的疫情,或將導致萬美國人失業,那麼,年美國總人口有多少億呢?
美國人口總人數是多少億美國人口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根據的數據顯示,截止到年1月份,美國的總人口大概在3.3億人,排在世界第三位,人口總數僅次於中國和。如今,肺炎疫情也是在美國境內全面蔓延了,日前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表示,疫情恐慌或將使美國經濟陷入蕭條。
美國多少人口2021年
美國人口總人數是多少億美國人口總數(中國、美國人口對比)
美國人口總數:3.28億(,),佔世界人口總數4.%
美國人口分析:地球有多少人口2021年。
出生率:12./
死亡率:8./
預期壽命(男女):79.622023年人類滅絕。
男性平均壽命:77.34
女性平均壽命:81.882017年世界人口總數是多少。
生育率:1./1
出生性別比例:1.男性/女性
死亡率:5./
平均生育年齡:29.歲
自然增長率:4.
以上就是與地球人口總人數是多少?相關內容,是關於地球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的分享。看完2021年世界人口總數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⑵ 中國各區域人口數量統計表
據1982年7月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總人口為103189萬人(包括台灣省1827萬人、金門馬祖島5.8萬人、香港、澳門地區同胞538萬人)。這就是說在約佔全世界陸地面積6.4%的國土上,分布著佔世界20.6%的人口,我國的人口問題為世界所矚目。
我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4.4人(1987年),但實際在960萬平方公里國土上人口密度有很大差異。人口數量的地區分布是國家人口特徵的基本方面,研究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和各區域人口分布狀況、揭示人口分布的規律性,對於制訂區域人口政策、進行國土開發與環境治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歷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與制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使我國各地的人口分布差異顯著。概括我國人口分布的規律性,具有以下幾點突出特徵。
1、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人口逐漸稀少。我國人口的分布極不均衡,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東南部地區,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如果自黑龍江省邊境的黑河市至雲南省邊境的瑞麗縣城劃一條直線,此線以東的面積約佔全國的43%,人口卻為全國的94.3%,而該線西部面積約佔全國的57%,人口只有全國的5.7%(表4-1)。
形成這個特點的原因是:東南部地區和沿海地帶地形以平原(包括我國三大平原)和丘陵為主、除局部較高的山峰外,海拔高度多在500米以內,平原一般小於200米,地勢低平,土地豐腴。瀕臨太平洋、有綿延18000公里的海岸線,受海洋影響較深,季風氣候顯著,氣候溫和,降水豐沛。這些優越的條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人口聚集。自公元4世紀東晉以來,除原有的中原地區外,我國東南地區也逐步得到開發,人口增長較快。特別是近代,由於帝國主義勢力的侵入,隨著殖民經濟和生產力布局的畸形發展,造成東南部一些地區人口的高度密集。在新中國建立後,為了使我國人口分布和生產力布局趨向合理,為了促進全國和內地經濟的發展,加強國防,支援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國家通過調整內地和沿海區域的投資比例,組織由沿海向內地的人口遷移,制定不同地區相適合的人口政策等措施,沿海和內地及邊遠地區人口分布的極不平衡狀況在逐步變化。
2、平原地區人口稠密,隨地勢增高人口漸少。我國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極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現出平原區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圍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隨地勢增高存在人口遞減的規律。若對照一幅地形圖來閱讀《中國人口分布圖》和《中國人口密度圖》的話,會十分清晰而鮮明地看到圖上展示的這一特點。
從全國范圍看,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個階梯。位於我國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山脈並列,冰峰疊起,具有「世界屋脊」之稱。在青藏高原的北面和東面,巨大的山脈與浩翰的高原、盆地相間分布,構成了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較大的高原有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自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至雲貴高原東緣一線以東的地區是第三級階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海拔高度大多在500米以下。我國人口分布隨地勢升高而減少也具有由東向西遞減的趨勢。
然而,我國地形的種類多樣,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各類地形交錯分布,十分復雜,致使我國各區域人口分布在上述宏觀特徵和規律的基礎上,存在著明顯的局部差異。我國位於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區合計佔領土總面積的22%,卻集中了全國近4/5的人口,平原和丘陵是我國人口的主要分布區(表4-2)。我國絕大多數人口分布在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這同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趨勢是一致的。但是在1000米—2000米高程帶人口所佔的比重則偏高,這主要因為位於這一高程帶的黃土高原的塬和墚、峁之間的川地、雲貴高原上的諸多大小盆地(壩子)和內蒙古高原的河套平原與銀川平原等,是農業發達區域,人口較稠密。而500—1000米高程帶的人口又顯然偏低了一些,原因在於它有大約1/3的面積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如新疆和內蒙古的乾旱半荒漠與荒漠地帶,為人口極度稀疏或無人區。2000米以上主要是高原和高山地帶,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這個高程帶。如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經過了長期生活和勞動,適應了高原和山地的環境,成為世界馳名的高原民族。目前,西藏最高的居民點達到了海拔488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這個高程帶的人口密度更小。
地形和海拔高度之所以對人口分布產生顯著影響,是因為海拔增高氣溫和氣壓也隨之降低,它直接制約著人的生理機能和生命活動。隨高度增加而產生的寒冷、大風、熱量少、生長期短、以及平地少、坡地多、土層瘠薄、交通不便等,不僅使農業生產深受影響,對其它經濟活動也不利。因此,山地和高原的人口都不如平原地區稠密,而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愈大,坡度愈陡,這種不利因素也愈顯著。
3、人口絕大多數分布在鄉村。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我國的工業生產水平不高,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鎮人口比重小,農業在全國人民的經濟活動中仍然占據優勢,這是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特徵,也是目前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這種情況對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居住在農村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77.9%,人口總數為80386萬人,其中96%的人口從事農業。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鄉村聚落(或稱自然村)約有450多萬個,平均每個聚落有180人,按我國的國土面積計算,平均每2.13平方公里上有一個鄉村,平均間隔0.68公里。但實際上我國各地農村聚落的大小及疏密,在地區分布上的差異是很大的,其分布的規律是同自然地理條件,生產結構與方式、歷史傳統等因素相關的。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如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上,農村聚落規模大,有許多千人以上的大村,如:河北省的容城縣平均每個村落人口達1200多人,大約每百平方公里有30-80個村落,而在南方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大部分地區,村落小,平均人口規模多在120—200人左右,村落數量多、密度大,每百平方公里有100個村落以上,如太湖流域達400-700個,江蘇省武進縣達470個,上海嘉定縣則多達700個以上。在低山與丘陵地區,農村聚落的規模普遍較附近平原區域小,如川東與川中低山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等地,大量聚落僅為20戶以下的小村。村落分散乃是由於農用地狹小與零散所致。在我國西部廣大乾旱區域,農村聚落不僅規模較小,密度也稀,大面積牧業區內多為只是幾戶人家的聚落。只是在河西走廊、新疆綠洲等灌溉農業區及拉薩河谷,出現有數十戶以至上百戶規模的村落。
總之,在我國東部地區地勢低平,經濟發達,農村人口密集;而在西部地區廣布山地、少田缺水,農村人口稀疏。但鄉村人口呈面狀散布則是全國普遍的共同特點。
二、人口密集區
我國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衡,還具有局部差異極為懸殊的特點。有些地區人口高度密集,也有大面積區域人口卻極度稀少。從全國范圍來看,最引人注目的人口稠密區有:
1、長江下游和杭州灣沿岸
包括江西省安慶市以下的沿江平原、巢湖平原、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和杭州灣兩岸。區內人口約7000多萬,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城市集結成群,擁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20個城市和85個縣。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778人,是我國人口高密度的地區。區內沿滬寧、滬杭、杭甬鐵路和長江口兩岸人口最為集中。這一肥美平原具有發展生產的良好條件,開發歷史悠久,目前工農業生產很發達,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黃淮海平原和山東半島
包括黃河、淮河、海河下游平原及山東半島,區內散布著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鄭州等40多個城市及380個縣,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2.5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00人。區內人口密集,尤其河北省沿京山、京廣鐵路線兩側;豫東沿洛陽—鄭州—許昌—周口等市一線;魯西黃河和大運河沿岸及山東半島沿海人口最為集中。這里氣候溫和,地勢低緩,開發歷史悠久,素稱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歷史上較長時期是我國經濟與文化薈萃之地。
3、四川盆地
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38人,包括成都,重慶、宜濱、瀘州等11個城市和95個縣。區內成都平原等地,自然條件優越農業開發歷史悠久,並有馳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發揮的效益,很早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平原和重慶周圍的人口更為集中。四川盆地氣侯溫暖濕潤,2000多年來一直是我國農業發達的地區之一。
4、長江中游平原
包括河南省南陽盆地、湖北省江漢平原、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和湘江兩岸、江西省鄱陽湖平原,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33人。區內擁有武漢、長沙、株洲、南昌等20個城市和120個縣。本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農業區之一,建國後工業又取得了很大發展,成為我國新型的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
此外,還有一些規模略小的人口密集區,如東南沿海地帶的珠江、韓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浙江中部、台灣西部等沿海平原,這一帶座落著廣州、佛山、深圳、江門、珠海、香港、澳門、福州、廈門、汕頭、溫州、台北、高雄等眾多大中城市。其次,渭河—汾河中下游地區,還有遼寧省中南部等地區,人口密度也很大。
三、無居民和極少居民地區
目前,我國還有大約佔全國面積19.32%的185.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由於自然條件太差尚難以改造和利用,不適合人類居住生活,成為沒有人口定居的區域。我國大面積無人區主要位於西半部,包括羌塘高原、塔里木盆地中部、阿拉善高原。
1、羌塘高原
青藏北部的藏北高原又稱羌塘高原,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過5000米,冰峰疊起,雪山連綿,氣候極其干寒,曾有「干寒核心」和「死亡之地」之稱。年平均氣溫-8℃以下,最冷月平均氣溫低於-12℃,最熱月為12℃,年降水量低於150mm,日平均氣溫≥5℃的生長期不超過2個月。平均每60平方公里有1個定居人口,可以說,這里基本上是一個無人居住地區。
2、塔里木盆地中部
位於青藏高原以北,新疆南部。由帕米爾高原、昆侖山和天山山脈所圍成的巨大盆地中間,分布著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同庫姆塔格沙漠,嘎順戈壁沙漠連在一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乾燥的地區,沙漠中心年降水不足15mm,乾燥度達80,①氣溫平均日較差常為20℃左右。有史以來,除了近百年來中外探險家、考察隊曾涉足外,這塊大沙漠一直是沓無人跡的世界。
3、內蒙古西部荒漠和戈壁
東起烏鞘嶺—賀蘭山、西至疏勒河,在東西綿延1000餘公里的長城以北,約29萬平方公里廣闊的區域,是流沙和戈壁的世界。年降水量在50——200mm之間,氣候乾旱,風沙肆虐,植被稀疏,有史以來,幾乎從無人定居。
四、人口密度的差異及分區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時期在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是說明區域人口數量的重要指標,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數來表示。它只是一個平均數,一般而言,統計單元愈小和單元內的自然與經濟狀況差異愈小,它反映的數量指標就越接近實際狀況。考察人口密度,應不僅從總土地面積和人口數之比來分析,還應該注意到「人口經濟密度」狀況,如耕地面積與人口、資源蘊藏量與人口、產量(或產值)與人口、國民收入與人口等等。從實際意義上說,人口經濟密度大小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的人口分布的合理程度,以及人口和資源條件及經濟發展的聯系和制約關系。因為,人口分布及其變化任何時候都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和具體環境條件,因此,為了主動地在經濟發展和人口發展之間建立更加協調更加合理的關系,就需要研究和評價各地區的人口密度特徵,以為上述關系的建立提供一個全面的科學依據。
1、省區人口密度的差異
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市除上海、天津和北京三個直轄市外,就是江蘇省,山東省和河南省,以上三市與三省均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和以平原為主的地區。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區是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些省區分布在我國西部自然條件較差的邊遠地區。東部邊疆黑龍江和雲南兩省人口密度低於全國平均值。各省區之間人口密度的差異非常之大。如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市,平均為2044人/平方公里,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區平均1.57人/平方公里,相差達1302倍,若除去三個直轄市,以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蘇、山東和河南三省平均密度為494.3人/平方公里,與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平均密度為5.4人/平方公里比較相差為91.5倍。進一步以縣為單元看我國局部地區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廣東省澄海縣,每平方公里1752人,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區日土縣、每平方公里只0.066人,相差達26553倍。據統計,平均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有17個縣,其中廣東省4個,上海市4個,浙江省3個,福建和台灣各2個,四川和江蘇省各1個。這17個縣面積合計為12643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0.13%,卻分布著1445萬人口,佔全國1.44%。另一方面,我國又有34個縣,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1人,其中西藏16個縣、青海8個縣、新疆5個縣、內蒙古3個縣、甘肅省2個縣。面積達19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20.4%,人口則不到59萬,僅為全國總人數的0.058%,人口平均密度同密度最高的前17個縣相差有3000多倍。
2、省區人均經濟指標與人口密度
(1)人均耕地的省區差異與人口密度。耕地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資料,也是構成區域工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人均耕地的數量影響著整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耕地總面積約為15億畝,占國土面積的10.4%,按全國人口平均計算,人均耕地約1.36畝,這項數值,各省區的差異很大。人均耕地最少的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個直轄市,還有浙江,福建、湖南和貴州等四省,平均每人不到1畝。人均耕地最多的省區是黑龍江省、新疆和寧夏,這三個省區人均耕地都超過了3畝。各省區人均耕地數量多少,顯然受人口密度及耕地數量的綜合制約。如表4-3所示,人口密度大而耕地數量少的省區人均耕地少,人口密度小而耕地數量多的省區人均耕地多。
從表中可見人均耕地少於全國平均數的省區,其人口密度則大於全國平均的人口密度,而人均耕地多於全國平均數的,其人口密度小於全國平均人口密度。還可從省區耕地佔全國耕地之比重與省區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相比較,一般而言,人均耕地少的省區,其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大於其耕地佔全國耕地比重的數字,而人均耕地多的省區,其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則小於其耕地佔全國耕地的比重。另一方面,從絕對數量看,我國各省區人均耕地數量普遍很低,這就是我國人口總數以及人口密度大,而耕地總面積及耕地佔國土面積比重小所致。
(2)人均糧食的省區差異與人口密度。按與人口普查同步的1982年農業生產統計資料,1982年是個豐收年,這一年全國人平均糧食達到685斤。從各省、區具體情況看,人均糧食達800斤以上的有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和吉林等5省。人均糧食最少的除三個直轄市外,為貴州、西藏和甘肅等省區,人均不到500斤。各省、區之間存在的這種差異與其人口密度、自然條件、生產水平以及各地農業生產的部門結構和在全國勞動地域分工中承擔的任務等因素有直接關系。人均糧食多的省、區,一類是自然條件優越,生產水平高的,如江蘇、浙江、湖南和湖北,這些省雖然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的甚至人均不足1畝地,但生產水平和有利的自然條件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類是生產水平和自然條件較好,人口稀少(或較少),人均耕地多,如黑龍江,吉林。而貴州、西藏、青海和甘肅等省區,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但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低,成為全國范圍人均糧食少的省區。
一個地區能提供給居民的食品數量,是制約該地區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的基本物質前提。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各地人均糧食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各個地區農業生產水平的影響,只有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使土地的生產潛力不斷發掘和提高,才會逐步改善我國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狀況。
(3)人均工農業產值的省區差異與人口密度。我國各省區人均農業產值是以純農業人口平均計算的,各省區之間差異較大,但普遍偏低,反映我國目前農業生產率水平不高的現狀。人均農業產值最高的省區有上海、黑龍江、江蘇和吉林都超過400元/人,貴州、甘肅兩省最低不足200元/人。從人均工農業產值來看,以上海、天津和北京三個直轄市最高,其它省區依次為遼寧、江蘇和黑龍江,這三個省人均超過1000元。人均工農業產值最低的是貴州,還有雲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高低之間相差16倍。造成明顯差異的主要因素在於各省區間城鎮工業發展水平及城鄉人口比重的不同。如:除三個直轄市外,遼寧省和黑龍江省城鎮人口比重達到35%,工業產值佔比重亦較大。江蘇省雖然城鎮人口不突出,但中小城市和鄉鎮企業發達,不僅數量多,勞動生產率也高,使得江蘇省工農業產值在全國首屈一指,達到736億元。貴州、雲南和廣西三省區工業發展水平低,城鎮人口比重小,這是三省區人均工農業產值低的主要原因。
以上闡述了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人口密度特徵。實際上很多省區內各縣的差異也很大(表4-4)。一般面積愈大、情況和條件愈復雜的省、區,差異愈明顯。
(4)人口密度分區。按照人口密度大小與人均耕地、人均糧食和人均工農業產值的多少,將我國大陸29個省區分為6個類型。①高人口密度區a.耕地少高產出類型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吉林、山東、廣東、湖北、湖南。b.耕地少低產出類型有:安徽、河南、江西、貴州、廣西、福建、四川。c.耕地多較高產出類型有:山西、河北、陝西。②低人口密度區:a.耕地多高產出類型有:黑龍江。從目前狀況和發展潛力上看,內蒙古和新疆也屬於此類型。b.耕地多低產出類型有:寧夏、青海、甘肅、西藏。c.耕地少低產出類型有:雲南。
無論是高人口密度還是低人口密度區,完成由低產出型向高產出型的轉化,都要從控制人口和發展生產兩個方面入手。在高人口密度區一方面要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的增長;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堅決制止以任何理由亂佔耕地。發展生產,加快城鎮化進程,提高勞動生產率。在低人口密度區也要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自由增長,但鼓勵人材流入,加速人口的機械增長。努力實現城鎮化,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這樣,才能加快向適度人口方向邁進的步伐。
⑶ 美國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億
美國人口2021總數:3.28億。
美國擁有十分多樣化的種族及民族,白種美國人佔大部分(約2/3),而其餘三分之一的少數人種多集中在沿海或都會區,拉丁美洲裔為一支人種分化廣泛的民族,為少數民族中的最多數。
美國人口約3.33億(截至2021年2月),非拉美裔白人佔60.1%,拉美裔佔18.5%,非洲裔佔13.4%,亞裔佔5.9%,混血佔2.8%,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佔1.3%,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佔0.2%(少部分人在其他族群內被重復統計)。
人口增長:
根據2011年的美國總和生育率,每個女性約擁有1.89個兒童。與法國(2.02)、英國(1.97)等其他西方國家相比,美國生育率相對較低。不過美國的人口增長率在工業化國家中名列前茅,這是因為移民人口的數量增長更為重要。
美國人口調查局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7月美國十二個月的人口增長率為0.75%,不過仍然低於世界年均增長率(1.09%)。
自20世紀以來,美國人口增長了三倍多。從1900年的7600萬增至2000年的2億8100萬,每年增長1.3%。目前,少數民族人口增長速度最快。根據人口局對2012年的估算,50.4%小於一歲的美國孩子屬於少數民族。
⑷ 我想了解世界各國人口都是多少
世界人口排名2022
截止2022年09月21日,全球 238 個國家人口總數為7,898,236,143人,其中中國以 1,447,301,400 人位居第一,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以 1,403,018,576 人位居地球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巴西、孟加拉國、俄羅斯、等等
世界排名 國家 人口數量 增長率 人口密度(公里²)
1
中國
中國 1,447,301,400 0.38% 149.22
2
印度
印度 1,403,018,576 1.00% 427.86
3
美國
美國 334,282,669 0.59% 35.72
4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 278,374,305 1.07% 146.56
5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228,318,794 1.99% 260.22
6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 215,281,234 2.57% 234.63
7
巴西
巴西 214,981,893 0.71% 25.29
8
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 167,455,589 1.01% 1137.67
9
俄羅斯
俄羅斯 145,830,647 0.04% 8.53
10
墨西哥
墨西哥 131,206,972 1.06% 66.97
11
日本
日本 125,710,938 0.00% 332.30
12
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 120,010,098 2.57% 109.40
13
菲律賓
菲律賓 112,109,494 1.36% 328.63
14
埃及
埃及 105,636,792 1.94% 105.90
15
越南
越南 98,737,341 0.90% 298.76
16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94,456,492 3.19% 40.62
17
伊朗
伊朗 85,753,137 1.29% 52.19
18
土耳其
土耳其 85,394,576 1.07% 109.20
19
德國
德國 83,873,596 0.29% 234.89
20
泰國
泰國 70,043,103 0.25% 136.57
21
英國
英國 68,415,007 0.53% 282.00
22
法國
法國 65,541,518 0.23% 118.88
23
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 62,805,150 2.98% 66.98
24
南非
南非 60,560,135 1.28% 49.76
25
義大利
義大利 60,289,670 0.00% 199.99
26
0 0.00% 0.00
27
肯亞
肯亞 55,878,521 2.28% 96.86
28
緬甸
緬甸 55,115,343 0.68% 81.63
29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 51,426,662 1.04% 45.12
30
韓國
韓國 51,321,899 0.09% 512.22
31
烏干達
烏干達 48,063,463 3.30% 200.51
32
西班牙
西班牙 46,726,042 0.03% 92.33
33
阿根廷
阿根廷 45,899,534 0.93% 16.55
34
蘇丹
蘇丹 45,696,720 2.42% 24.39
35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45,149,948 1.85% 19.04
36
烏克蘭
烏克蘭 43,266,222 0.00% 71.57
37
伊拉克
伊拉克 41,896,565 2.34% 96.20
38
阿富汗
阿富汗 40,503,288 2.34% 62.48
39
加拿大
加拿大 38,300,219 0.89% 3.84
40
摩洛哥
摩洛哥 37,656,156 1.20% 8
⑸ 2021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口
提起2021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口?另外,還有人想問全世界有多少人口2021多少億?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2021年人口多少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
1、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口?
2、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全世界有多少人口多少億?
年,全世界人口有75億萬。
世界人口在14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飢荒時期後就不斷地增長,當時的世界約有3.7億人。隨後由於戰爭等因素,增長速度時快時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年代起,由於導致人口增長放緩的因素(如戰爭和飢荒)的減少,世界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2022七大災難預言。
這一狀態持續到年。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達到了歷史峰值。隨後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觀發生改變,人口增長率逐漸下降。年,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1.1%。2023年預言別去上海。
分布特徵:2021年世界人口多少億。
1、人口增長在時空上分布不平衡:世紀人口成倍增長的時間在不斷縮短;各大洲之間和各個之間的增長速度很大差異。14億人口死多少人。
2、世界人口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中低緯度地區,沿海地區。
3、世界人口結構:人口老齡化迅速。世界各國人口排名2021。
4、世界人口遷移:近代大規模人口移動:歐洲向美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非洲向美洲,亞洲各國向外。
以上內容參考—世界人口2050年世界人口預測。
3、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年人口多少億
2021年全球有多少億人。
4、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年全球有多少人
年全球個人口總數為人。
世界人口在14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飢荒時期後就不斷地增長,當時的世界約有3.7億人。隨後由於戰爭等因素,增長速度時快時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年代起,由於導致人口增長放緩的因素(如戰爭和飢荒)的減少,世界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
這一狀態持續到年。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達到了歷史峰值。隨後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觀發生改變,人口增長率逐漸下降。
年,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1.1%。預計年前,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
人口問題:
當前的預計都顯示世界人口將在未來數十年持續增長,但由於較難估計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無法得出具體數值,僅得出年世界人口將大約在75億至億之間,取決於出生率下降的速度。世界各國女性人口總數2021。
長遠看來,估計年至年左右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並緩慢下降。與此同時,一些分析也對人口增長能否可持續表示擔憂。
5、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中國有多少人口目前的年
2021預言太嚇人。
6、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美國多少人口年
雖然,和我國的14億人口相比,美國人口並不算很多,但是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名列前茅了。此前,根據美國當地媒體的分析,如今在美國境內肆虐的疫情,或將導致萬美國人失業,那麼,年美國總人口有多少億呢?
美國人口總人數是多少億美國人口相當於中國哪個省世界預言疫情2022年結束。
2021年人口多少億
根據的數據顯示,截止到年1月份,美國的總人口大概在3.3億人,排在世界第三位,人口總數僅次於中國和。如今,肺炎疫情也是在美國境內全面蔓延了,日前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表示,疫情恐慌或將使美國經濟陷入蕭條。
美國人口總人數是多少億美國人口總數(中國、美國人口對比)
美國人口總數:3.28億(,),佔世界人口總數4.%
美國人口分析:
出生率:12./
死亡率:8./
預期壽命(男女):79.62
男性平均壽命:77.342021年世界人口及面積一覽表。
女性平均壽命:81.882021年地球有多少人口。
生育率:1./1
出生性別比例:1.男性/女性
死亡率:5./
平均生育年齡:29.歲
自然增長率:4.
以上就是與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口?相關內容,是關於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口?的分享。看完2021年全球一共多少人口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⑹ 2015中國共有多少億人口最多
估計在13.7億左右。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人口為13.3281億人,1996-2010年生育率平均只有1.4。
國家統計局公布2006-2013年每年增加人口穩定在600多萬,是建立在「目前生育率為1.5、1.6,每年死亡900多萬人」的基礎上的。
2014年11月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確認,目前全國共有約70萬對符合條件的夫妻提出二孩申請,與此前預計每年約200萬對夫妻申請差距較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5383-859047.html
中國的生育率在1990年後就一直低於更替水平,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只有1.22、1.18,抽樣調查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只有1.04、1.26、1.24。
社會越發達,教育水平和養育成本越高,生育意願越低,婚齡、育齡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單身人群比例也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人類發展指數(HDI,聯合國使用的一項反映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人均GDP都與生育率直線負相關。
生育意願與現實生育率存在巨大差距。1998-2008年台灣地區的總和生育率只是理想子女數的58%,比如2008年理想子女數是2.0個,但是實際生育率只有1.1。
1992年-2010年,日本總和生育率只是理想子女數的51%-57%,比如2005年理想子女數是2.11個,但是實際生育率只有1.26②。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供的2000年前後的數據顯示,24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平均只是理想子女數的63.5%。比如愛爾蘭、英國、美國、德國的理想子女數為3.03個、2.53個、2.67個、2.40個,但是實際生育率只有1.89、1.65、2.06、1.37③。
多項調查顯示,中國目前平均每個家庭平均想要1.86個孩子,是世界最低。
2012全球生育率墊底的均是華語區:台灣1.16,香港1.09,澳門0.92,新加坡 0.78。六普的總和生育率為1.18。上海逾200萬戶「雙獨」家庭,申請生育二胎的為1.3萬戶,0.7萬戶實際生育。
中國從1980年代開始在恩施、翼城、承德、酒泉這4個800多萬人口的地區全面放開二孩,但是作為一個整體,2010年的生育率只有1.52。
中華民族長期是世界第一大民族。但是1820年後,中國人口增長非常緩慢,佔全球比例從37%下降到1950年的22%,經濟佔全球比例也從33%下降到4.6%。1950年到1980年,中國人口與世界同步增長,佔世界比例穩定在22%左右,在國防和外交上也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面。但是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下降到2014年的19%。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0~14歲人口只佔全球的12%了(印度佔全球21%)。
即便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1,也難以遏制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下降的趨勢。而中國人口沿著低方案走的可能性很大。人口總量下降意味著人口結構惡化,中國經濟佔全球比例、國際戰略地位也將快速下降。
人口峰值時間:出生-死亡=0。高、中、低方案的生育率在2024年前後只相差5-10%,2023年分別出生1284萬、1220萬、1167萬,均多於死亡人數1148萬;2024年出生1133萬、1077萬、1030萬,都少於死亡人數1169萬。因此,三個方案都在2023年達到人口峰值;日本是在2010年人口達峰值。
中國面臨兩大難題:生育率難以提升,育齡婦女人數在快速減少。中國的15-49歲總育齡婦女和20-29歲黃金年齡育齡婦女(目前2/3的孩子是該年齡群婦女生的,2011年達到1.14億的頂峰,到2032年只有 0.65億。)都在2012年開始負增長,其中前者從2011年的3.83億減少到2030年的2.93億,而後者從2011年的1.15億減少到2035年的0.66億。由於育齡婦女的減少和龐大的老年人口,即便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1,也難阻人口負增長。
中國大陸經濟和城市都是圍繞著獨生子女政策規劃,少生的觀念已經深入骨髓,鼓勵生育的難度比台灣地區、韓國還要大。
另外,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每年死亡人口卻將從目前的1000萬左右增加到2063年的近2000萬人。
中國在2015年達到20-64歲勞動力人口拐點,勞動力下降的速度將超過日本。如果能夠將生育率穩定到2.1以後,雖然無法彌補近期的勞動力不足,但是可以讓今後的勞動力保持相對穩定,從而保持經濟的活力。
停止計劃生育,峰值出生規模也只能在2000萬左右,總人口將在2023年達到14.0億的峰值後負增長,到2080年降至8.95億。即便生育率能夠穩定在2.1,中國人口將在2035年達到14.73億的峰值,到2080年降至13.77億。
新疆建設兵團漢族人口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十幾年後改為允許生二胎,也沒有出現補償性出生高峰和生育率反彈,「十五」、「十一五」時期,生育率都穩定在1.0左右。
上海戶籍人口中有200多萬個雙獨家庭 ,但是2008年實行雙獨二孩政策以來,5年只收到15000例申請,只生下7000多二孩 。河南2011年在全國最後才實行「雙獨二孩」政策,當時預計每年將多生1.8萬人;但是兩年來,僅有600多個家庭生了二孩 。
要保持人口的世代更替,發達國家需要每個婦女生2.1個孩子,中國由於嬰幼兒死亡率和出生性別比都比發達國家要高,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應接近2.3。由於有單身、不願生育、生育障礙等人群,一個正常的社會應當是主流家庭生三個孩子,部分家庭生一個、兩個、四五個甚至更多孩子。比如一個人群共182個孩子,其中90個來自3孩家庭,40個來自2孩家庭,32個來自4孩家庭,10個來自5孩家庭,10個來自1孩家庭,似乎生育率很高。其實:30個婦女生3孩,20個婦女生2孩,8個婦女生4孩,2個婦女生5孩,10個婦女生1孩,外加10個婦女沒有生育(超過1/8家庭存在生育障礙),共80個婦女,人均只2.275個孩子,還達不到更替水平。
低於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國家和民族自殺。
中國一定要通過改善民生讓老百姓養得起3個孩子。
⑺ 聯合國有多少國家
至今,聯合國共有193個正式會員國,外加2個非正式的觀察員國,這195個國家,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是,這195個國家中,卻只有8個國家的國名簡稱中帶有「國」字,僅佔全球主權國家的4%,非常稀少。
這8個國家分別是:美國 、英國、法國、德國、中國、泰國、韓國、孟加拉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簡稱為中國。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人口14億人。
我國以「中國」代稱,由來已久,最早在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記載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距今已有四千年歷史,那時華夏、中華、神州、九州皆可代指我國。
後來隨著君主封建制的廢棄,民主共和制的崛起,世界各國紛紛建立起共和體制,並在帶有本國特定意義的國名之後外加一個共和國作為全國名。
就如同現在我國的國名,中華本來就是我國幾千年來的代稱,人民寓意我國是社會主義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外加一個共和國作尾綴,就表示我國也是實行特殊的共和制國家。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177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成立,簡稱美國,陸地面積有937萬平方公里,人口3.3億人。
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其實是一個大雜燴的國家。現在的本土是印第安人固有的地盤。直到1607年,一百多個英國殖民者來到北美大陸,在印度安人的幫助下,教他們種植農作物,站穩了腳跟後,立即「佔地為王」。
此後陸續有英國、德國、荷蘭、愛爾蘭等歐洲各個國家的民眾紛紛踏上北美大陸,這些人大肆打壓本土原住民,擴張地盤,並且超越國籍,相互在一起開拓新世界,逐漸形成了一種新興的民族,是曰美利堅。
1776年,美國獨立後,建立了聯邦體制,但以「合眾國」作為共和制的形式確立的,因此美國國名是新生的美國民族名稱,外加合眾國作後綴。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
1927年4月12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名正式啟用,簡稱英國,面積24.4萬平方公里,人口6648萬人。
很早以前,英國只是英格蘭王國的簡稱,後來隨著英格蘭崛起,陸續兼並了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地區,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聯合王國。
英國的主體民族是英格蘭人,也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佔全英國人口的83.9%。
因此,英國的國名中,雖然沒有「英」字,但是以英國的主體民族英格蘭來作為國名的簡稱。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
1959年1月8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國名啟用,簡稱法國,面積67萬平方公里,人口6698萬人。
他的國名最初是來源於法蘭克王國,後來在843年《凡爾登條約》簽訂後,分裂成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最終只有西法蘭克王國沿用其名稱並最終演變為法蘭西。
法蘭西人是法國的主體民族,佔全國人口的92%。
因此在法國的國名中,採用了法國的主體民族名稱,再尾綴「共和國」代表法國實行共和體制,故而簡稱法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統一,成立新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面積35.7萬平方千米,人口8292萬人。
德國的主體民族是德意志人,最早在8世紀出現德意志一詞,那時寓意為方言,到了12世紀才延伸為部落族民的意思。後來人民就把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稱呼為德意志人民,成為民族的稱呼。
1871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建立了德意志帝國,此時的德意志才算是真正包含了國土和國家民族的含義。
1990年兩德統一後,實行聯邦制,因此在定國名時,加上了德國的主體民族名稱,尾綴共和國以表示德國實行聯邦制的共和制,簡稱為「德國」。
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成立,簡稱為韓國,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5163萬人。
韓國的主體民族是朝鮮族,但韓國的名稱卻由來已久,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後4世紀,當時在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部落,分別是馬韓、辰韓和弁韓,因而現在朝鮮半島的朝鮮族人基本稱自己為「三韓子孫」,與我們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的緣由相似。
1897年10月,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高宗李熙建立大韓帝國,至此「韓國」第一次作為國名出現在朝鮮半島。無論後續政體怎麼變,但韓國的國號一直持續到現在。
雖然1948年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尾綴沒有共和國之稱,但他實行的是總統制共和制,故在作簡稱稱呼時,也稱為韓國。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簡稱:孟加拉國
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布脫離巴基斯坦獨立,並在4月14日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面積14.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64億人。
孟加拉族是孟加拉國的主體民族,佔全國人口的98%,算是南亞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實在這一地區最早的是亞澳人,後來逐漸又有雅利安人等民族遷入,經過長期融合,發展成為孟加拉人。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在成立後實行的是議會制共和制,定國名時凸顯主體民族名稱孟加拉,再尾綴共和國,以表示他實行的共和體制,簡稱為孟加拉國。
泰王國:簡稱:泰國
1949年5月11日,暹羅正式更改國名為泰王國,簡稱泰國。面積51萬平方公里,人口6903萬人。
泰國的主體民族是泰族(中國境內稱傣族),佔全國人口的75%。泰人的第一個國家是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國,當地人稱「泰」為自由人之意,他們經常以泰人自居。
泰國早前的國號雖然叫暹羅,但泰國的王室一直沒變,目前泰國的王室是曼谷王朝,從1782年延續至今,實行二元君主立憲制,故稱為泰王國,簡稱為「泰國」。
由此來看,全球也就只有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韓國、泰國、孟加拉國的國名簡稱中帶有「國」字,這其中有總統制共和制、議會制共和制、半總統制半共和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君主制、人民代表大會制。
單從國名來看,這8個國家在全球各國中確實是最特殊的。畢竟還有絕大部分國家也實行以上制度,國名簡稱卻不帶「國」字。
比如日本國,他跟英國一樣都是君主立憲制,他的國名簡稱卻不叫「日國」,而叫日本。比如印度共和國,他和德國一樣都是議會制共和制,他的國名簡稱卻不叫「印國」,而是叫印度。
⑻ 美國總人口數量2021是多少
美國人口2021總人數
人口總計:326,766,748
世界排名:3
人口增長率:0.71 %
面積:9,372,610 平方公里
首都:華盛頓
地區:北美洲
次地區:北美
美國人口指標
出生率 :12.653/1000
死亡率 :8.352/1000
預期壽命(男女):79.62
男性平均壽命:77.34
女性平均壽命:81.88
生育率:1.886/1
出生性別比例:1.048男性/女性
嬰兒死亡率:5.195/1000
平均生育年齡:29.514歲
自然增長率:4.301
美國人口簡介
美國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國,遠遠落後與中國和印度,在美國人口最多的州是加利福尼亞州(3950萬)和德克薩斯州(2700萬),其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紐約市(850萬)。
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州是加利福尼亞州
據估計,這里的人口超過3950萬人。如果加州是一個國家,它將成為世界人口排名上位居第36位,比伊拉克和波蘭等國家還要多。它的經濟將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與義大利這個擁有6100萬人口的歐洲國家有著相同的國內生產總值。
不過,盡管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最大的州,但它並不是整個美洲最大的州,這一榮譽歸巴西聖保羅州所有,在那裡擁有4500多萬居民。
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
這個城市的人口估計達到了驚人的850萬,這使得紐約市比美國人口第二和第三大城市洛杉磯和芝加哥總和還要多。
紐約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GDP達到了驚人的1.55萬億美元,僅次於日本東京。
美國人口歷史
哥倫布在1492年才達到美洲,在此之前沒人知道那裡有多少人口,普遍認為當時美洲土著在1490年左右有著5000到1億人口,其中,阿茲特克帝國當時約有1500萬人,以及600萬印加人。當時北美的人口估計在500~1500萬之間。
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後,本地土著遭到了重創,他們收到了包括天花在內的疾病襲擊,歷史學家們認為這些疾病導致了50%以上人口的滅亡,還有其他人遭到了戰爭的屠殺。
有記錄顯示,殖民人口從1610年的3800人口,到1750年超過了100萬人。在1790年美國獨立不就後,人口已經增長到近400萬人。
美國人口預測
由於移民人數的提高,美國人口每年都保持增長,根據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人口增長率每年在0.7%至0.9%之間。 2015年人口普查局報告顯示,增長將有所放緩,預計2060年人口為4.17億人,在2051年超過4億門檻。
雖然白人依然美國最大的種族群體,但是根據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到2055年,也就是未來40年內西班牙裔和亞洲人口的增長將增加近三倍。到2055年,估計細分為48%白人,24%西班牙人,14%亞洲人和13%黑人。
截至2015年,美國的人口中有14%是外國出生的,而1965年只有5%
以上數據統計來自聯合國最新人口統計,及國外數據統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