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縣復興鎮有多少人口
1. 四川宜賓市高縣有多少個鎮
12個鎮,7個鄉
2. 復興鎮的介紹
江蘇省淮安區復興鎮地處兩市(淮安、鹽城)兩區縣(淮安、阜寧)交界處,北倚蘇北灌溉總渠,328省道穿境而過,是淮安市淮安區的東大門,該鎮共轄11個村居小組,7100戶、3.9萬人口。
3. 淮安市楚州區有幾個鄉鎮
淮城鎮
平橋鎮
上河鎮
朱橋鎮
溪河鎮
施河鎮
車橋鎮
涇口鎮 流均鎮
蘇嘴鎮
欽工鎮
順河鎮
林集鎮
博里鎮
馬甸鎮
席橋鎮
復興鎮
季橋鎮
仇橋鎮
南閘鎮
建淮鄉 宋集鄉
城東鄉 南馬廠鄉 范集鎮
4. 安徽省宿松有哪些鄉鎮多少住戶
1996年,宿松縣轄:孚玉鎮、復興鎮、許嶺鎮、下倉鎮、二郎鎮、涼亭鎮、破涼鎮、匯口鎮、陳漢鄉、隘口鄉、佐壩鄉、千嶺鄉、九姑鄉、程嶺鄉、洲頭鄉、五里鄉、長鋪鄉、北浴鄉、柳坪鄉、趾鳳鄉、河塌鄉、高嶺鄉
1997年,撤銷長鋪鄉,設立長鋪鎮。鎮人民政府駐長嶺鋪。
2000年,宿松縣轄9個鎮、1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49975人,其中: 孚玉鎮 62891 復興鎮 44484 匯口鎮 42173 許嶺鎮 36271 下倉鎮 29077 二郎鎮 28933 破涼鎮 33589 涼亭鎮 30844 長鋪鎮 27306 高嶺鄉 18646 程嶺鄉 22464 九姑鄉 23843 千嶺鄉 30852 洲頭鄉 41314 佐壩鄉 35697 北浴鄉 10138 陳漢鄉 18229 隘口鄉 19254 柳坪鄉 9088 趾鳳鄉 9572 河塌鄉 21521 五里鄉 21904 九成監獄管理分局虛擬鎮 14253 華陽河農場虛擬鄉 17632
1999年,宿松縣轄9個鎮、13個鄉,396個行政村。
2004年5月,宿松縣全面啟動撤村並村工作,將386個自然村撤並為197個,減幅為48.71%,合並後村均人口數由1784人增加為3495人,增幅為96%;同時,宿松縣結合城鎮社區建設對孚玉、復興、許嶺等城鎮街道布局進行了調整,在縣城設置了7個社區居委會。同年,撤銷石牌鎮、皖河鄉、大窪鄉、楓林鄉、馬廟鎮,新設立石牌鎮、平山鎮、馬廟鎮。2004年底,宿松縣轄9個鎮、13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宿松縣轄9個鎮、13個鄉。
行政區劃
宿松轄9鎮(孚玉、復興、匯口、許嶺、下倉、長鋪、破涼、二郎、涼亭)13鄉(洲頭、九姑、千嶺、程嶺、高嶺、五里、佐壩、隘口、河塌、陳漢、柳坪、趾鳳、北浴鄉)207個自治村(社區),省轄華陽河農場、九成監獄管理分局均駐境
5. 萬縣市三區八縣人口
1
三區八縣
指四川省原地級市萬縣市所轄的區縣級行政單位
「三區八縣」是指四川省原地級市萬縣市所轄的區縣級行政單位,當地稱為「老萬州地區」,位於渝東北,幅員面積29485平方公里。
因萬州並入重慶直轄之前,老萬州地區在1970-1996年由三個區級行政單位和八個縣級行政單位組成,故稱「三區八縣」。
中文名
三區八縣
外文名
3 districts and 8 countries
所屬城市
重慶市
幅員面積
2948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西南地區、長江上游地區
區號
(+86)023
氣候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組成時間
1970-1996年
快速
導航
區劃詳情
基本情況
建制沿革
萬州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舊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遺跡,大周鎮渣子門遺址出土一批打制磨製石器;新石器時代有涪溪口、麻柳沱、密溪溝、蘇和坪、大地嘴、黃柏溪、聚魚沱等遺址。
夏屬梁州之地,商周屬庸國境域。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秦、巴三國聯合滅庸,三分其地,區境歸屬巴國。在巴國由清江流域沿長江流域西遷過程中,曾駐萬州區武陵鎮「巴子故城」。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置南浦州,領梁山、南浦、武寧3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634年)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742 年)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名萬州,仍領南浦、武寧、梁山3縣。
五代十國時期,萬州境域先後為前蜀、後唐、後蜀占據,行政建置仍沿襲唐制,領南浦、武寧、梁山3縣。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置夔州路於奉節,轄萬州、涪州、重慶府等地。
元代,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1縣,時屬四川行省夔州路。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並武寧縣入萬州,洪武六年(1373年)降萬州為萬縣。
清代,沿循明制,屬四川省夔州府(今奉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9月5日,英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增闢萬縣為通商口岸。
民國六年(1917年)設立海關,因長江水道原因,萬縣成為四川第三大城市,有「成渝萬」之稱,同時,也成為川東、鄂西、陝南、黔東、湘西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民國十四年(1925年)7月,段祺瑞政府宣布萬縣正式開埠,從此萬縣成為四川省第二個直接報關出口的通商口岸。
民國十七年(1928年)11月15日,駐萬軍閥楊森以萬縣城區設置萬縣市。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月,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在萬縣市設立,轄萬縣市(同年10月並入萬縣)、萬縣、開縣、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1市8縣。
1949年12月8日,萬縣解放。1950年仍設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萬縣專署仍駐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駐復興鎮)、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等8縣。
1952年萬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原由川東行署直轄的萬縣市劃歸萬縣專署領導。轄1市、8縣。
1953年萬縣市改為省轄市,委託萬縣專署代管。原大竹專區所屬梁平縣(今梁平區[2] )劃入萬縣專區。轄1市、9縣。
1970年萬縣專區改稱萬縣地區,地區駐萬縣市。轄萬縣市及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駐復興鎮)、巫溪、巫山、奉節、雲陽、忠縣、梁平等9縣。
1992年12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萬縣地區、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轄原萬縣地區的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個縣,全市幅員面積為29485平方公里。萬縣市新設立3個市轄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
6. 雲陽縣鄉鎮有多少人口
2000年,雲陽縣轄25個鎮、40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219647人,其中:雲陽鎮46834人、雲安鎮13768人、雙江鎮41822人、鳳鳴鎮17900人、盤石鎮28328人、龍角鎮19645人、寶坪鎮26593人、故陵鎮29123人、紅獅鎮31132人、南溪鎮30757人、長洪鎮28273人、雙土鎮28001人、桑坪鎮18477人、江口鎮35746人、盛堡鎮20388人、路陽鎮31986人、農壩鎮24475人、高陽鎮24604人、渠馬鎮17628人、關市鎮14775人、人和鎮21357人、黃石鎮14661人、巴陽鎮16977人、沙市鎮20761人、魚泉鎮25667人、硐村鄉15446人、毛壩鄉20684人、棲霞鄉21191人、寶塔鄉14646人、水磨鄉15368人、里市鄉12073人、鳳橋鄉12038人、院庄鄉16283人、外郎鄉10473人、泥溪鄉16058人、耀靈鄉12234人、雲峰鄉10939人、清水鄉5937人、蔈草鄉22084人、堰坪鄉12816人、新津鄉14142人、普安鄉16468人、龍洞鄉24496人、洞鹿鄉13335人、石門鄉8311人、大陽鄉14696人、青山鄉13657人、富家鄉11360人、新陽鄉18986人、塔棚鄉8825人、團壩鄉13452人、千丘鄉13441人、帆水鄉11032人、文龍鄉16617人、後葉鄉19190人、向陽鄉13830人、建全鄉17192人、雙水鄉17481人、白龍鄉16779人、龍塘鄉8236人、養鹿鄉22108人、水口鄉13812人、蓮花鄉15104人、九龍鄉17878人、上壩鄉11271人。
7. 復興鎮是哪個省的
安徽省安慶宿松縣
復興鎮地處長江中下游之道的北岸,位於皖、鄂、贛三省結合部,南與彭澤、湖口兩縣隔江相望,西北與華陽河、九城兩農場相毗連,東與望江縣接壤,襟江帶湖,沃野平疇,遐邇聞名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長江絕島——小孤山就座在其境內。83年經省政府批准為「建制鎮」。99年被省政府確定為「中心建制鎮」,200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中心鎮」。
全鎮現轄7個行政村,3個社區,22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54935人,鎮黨委下轄46個黨支部,1166名黨員。2005年初外出務工黨員95名。已在黨員流入地較集中廣東省東莞、福建省石獅組建了流動黨支部。
鎮區人口15924人,鎮域面積8732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233公頃,鎮區面積350公頃。是遠近聞名的農業大鎮,其主要農作物有棉花、油菜、芝麻、大豆、玉米、花生、紅薯、馬鈴薯等。80年代初就被定為國家優質棉出口基地,因此素有「棉鄉」美譽。生產的「冠球」牌優質棉遠銷海內外。棉花加工、油脂加工是本鎮的支柱產業。鎮域內有江岸線40公里,是長江流域有名的天然避風港和深水港,並有3000噸級深水碼頭及輪渡碼頭;公路縱橫交錯,上至九江、武漢,下達安慶、南京、京九鐵路、銅九鐵路、滬蓉高速、景九景速公路等插肩而過。
8. 淮安市楚州區一共有多少鄉鎮,每個鄉鎮有多少人口。
2012年1月31日,江蘇省政府正式發文:經國務院批准,淮安市楚州區更名為淮安市淮安區。 2004年底轄21個鎮、6個鄉。 淮城鎮 面積42.00平方千米,人口182659人。 平橋鎮 面積46.00平方千米,人口 40577人。 上河鎮 面積33.75平方千米,人口 32223人。 朱橋鎮 面積51.58平方千米,人口 46936人。 溪河鎮 面積43.08平方千米,人口 32869人。 施河鎮面積57.75平方千米,人口 45216人。 車橋鎮 面積64.00平方千米,人口 63758人。 涇口鎮面積56.80平方千米,人口 45586人。 流均鎮面積88.60平方千米,人口 63373人。 蘇嘴鎮面積59.87平方千米,人口 40662人。 欽工鎮面積50.40平方千米,人口 38249人。 順河鎮 面積77.56平方千米,人口 42343人。 林集鎮 面積36.60平方千米,人口 22095人。 博里鎮面積71.91平方千米,人口 46833人。 馬甸鎮 面積34.00平方千米,人口 31096人。 席橋鎮面積30.00平方千米,人口 32926人。 復興鎮 面積64.54平方千米,人口 38224人。 季橋鎮面積51.40平方千米,人口 35196人。 仇橋鎮 面積74.47平方千米,人口 43402人。 南閘鎮 面積34.57平方千米,人口 32387人。 范集鎮面積91.92平方千米,人口 30403人。 建淮鄉面積34.79平方千米,人口 36681人。 茭陵鄉面積35.46平方千米,人口 33011人。 宋集鄉 面積57.23平方千米,人口 34470人。 城東鄉 面積37.24平方千米,人口 45245人。 三堡鄉 面積37.08平方千米,人口 32528人。
9. 重慶市雲陽縣復興鎮在哪裡
重慶下轄地區中只有忠縣和北碚區有復興鎮,雲陽縣沒有復興鎮或復興鄉,只有復興村。
復興村現屬雲陽縣青龍街道,原雲陽縣雙江鎮三壩鄉,位於雲陽老城和新城之間,距離雲陽縣城約20分鍾的車程。
2006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雲陽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6]191號):設立青龍街道。
雲陽縣青龍街道成立於2008年10月31日。辦公地點設在青龍嘴(原雙江鎮人民政府)。
青龍街道行政區劃下轄青龍嘴、天鵝、白雲、白鶴、民德、白楊灣、張家壩、濱江、磨子嶺、楊沙、復興、道灣12個社區和龍溪、馬沱、建民、黃嶺4個村,常住人口近8萬人。
10. 誰了解赤水市復興鎮
復興鎮位於湄潭縣城的北面,距離湄潭縣城約34公里途經永興。距永興約14公里,該鎮上地肥沃,環境優美。現全鎮轄11個行政村86個村民組,總人口3.7萬人,9660餘戶人家,鎮域面積142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3.7萬畝。在耕地面積中,現退耕還林面積4128畝,其中茶葉915畝,荒山3213畝。有貫穿復興的河流一條,鎮的財政收入到2004年是174.4萬元,工業產值175萬元,農業總產值2851萬元,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洋芋等、經濟作物有烤煙、桑園、茶園、果園等。
該鎮屬省級二類貧困鎮。農民人均收入960元,目前鎮內交通發達,村村通公路,全鎮有一棟政府辦公樓、一所衛生院,2間中學,12所小學,一共有265名教職工。他們做到分工合理,各盡所能、兢兢業業、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堡壘,對幹部職工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責任上牆,按章辦事,該鎮始終抓住經濟增長為目標,大力調整產二比結構,發展農村經濟:退耕還林還茶工作。共完成4218畝,其中:經果林2413畝,用材林800畝,茶園915較好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增加了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