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最低存多少錢不算窮
❶ 現在農村家庭一般有多少存款算正常你的看法是什麼
在春節的情況下,尤其是在農村常常見到,家家戶戶鑼鼓喧天,大門口停著大大小小的車子。那麼就有些人好奇心現在的農村家中一般有多少存款才算是正常的的?假如你走在大街上隨意問一個人,現在農村家中一般有多少存款才算正常的,很有可能他隨口說出的便是幾百萬乃至有些人還會講這年代並沒有個百來萬存款怎麼玩日子?
實際上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就了解,實際上在農村吃穿住行層面,掏錢並許多。大家便說吃的層面吧,現在農村種田的成本費越來越高,糧食作物的價錢卻急劇下降,化肥,有機肥,機械設備用的柴油機這些價錢在逐漸飆升,但是蔬菜水果糧食作物的價錢卻端端正正一成不變。一畝地,刨去所有的化肥,有機肥,機械自動化,能賺個2000元就特別不易了,並且這也是必須耗費極大的資金投入。
❷ 在農村擁有多少存款才叫有錢人
在過去農村,如果誰家是萬元戶那麼就是有錢人,後來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能買得起車就叫有錢人。現如今在農村擁有多少存款才叫有錢人呢?
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我家有一位親戚,也是農村的,在給兒子找對象的時候特別挑剔,因為他覺得自己家在農村算得上是條件好的,也就是「有錢人」,所以在給兒子找對象的時候挑挑揀揀。她們家在農村干點小買賣,以前一直住著小破土房,最近幾年,隨著兒子年齡越來越大,到了娶媳婦的年紀了,於是就把小破土房給翻新了,蓋起了大新房子,花了大概有十多萬,兒子也算爭氣,專科畢業後找了一份還算穩定的工作,家裡又花了二十多萬元的首付,為兒子在城裡貸款買了套房子,至此,家裡不欠外債,但也沒有一分存款了。親戚兩口子今年60歲了,照這樣算下來,到現在家裡存了一共30多萬全都蓋房買房了,這種條件在農村就算是比較不錯的了。
其實農村也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窮,住在農村的,戶口是農村的這些人也有可能通過種點經濟作物,或者是做點小買賣掙錢。我覺得到底算不算得上,有錢人也要根據年齡來區分。年輕一點的,如果擁有了三十萬二十萬的存款,已經算是比較有錢了。歲數較大的,由於他們的勞動能力有限,而且大多數是沒有退休金的,能擁有十萬八萬的存款,也絕對算得上是農村的「土豪」了吧。
其實,住在農村真的花不了太多錢,也不需要擁有太多的存款,只要健 健康 康,有吃有喝,兒孫滿堂,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財富了。
這個標准很難確定,中國區域這么大,各個不同的地方差別太大了。
或許在東部地區的農村,家裡有個50萬的存款也只能算個窮人,而在中部地區的農村或許就是小康水平,到了西部地區的農村,50萬的存款說不定就是個富人了 。
我老家屬於中部地區,東西不靠,如果非要嚴格的劃分的話,應該更靠近西部地區的水平,離東部沿海農村的水平還差得遠。
農村長期以來的收入渠道都很單一, 種莊稼、搞養殖、外出打工、在家做生意、當村幹部 。(對,你沒看錯,當村幹部在農村絕對是致富的好渠道)。
種田自不用說,成本高、人辛苦,靠天吃飯,關鍵是還賣不出好價錢。
搞養殖成功的概率有,但是在農村,除了天災,還有人禍(人紅眼病一犯,往你的魚塘撒葯,你一年的心血就白費)。
那些生意做的好的人,有個幾十萬的存款應該很正常。
旱澇保收的自然是那些村幹部了,幾十萬,幾百萬的存款都不是大事。
對於普通的農民來說,光是兒子結婚,前後至少要出去30~50萬(彩禮20萬左右,車10萬左右,房子至少出20萬),這么算來,兒子沒有結婚之前50萬的存款充其量只是個數字,跟財富無關。
如果有幸家裡有兩個或者三個兒子,那至少得准備150萬才行,如果還能多出個幾十萬,那應該算是個富人了。
前提要先設定好,是哪兒的農村。
是東北的農村,還是西北的農村,還是東南的農村,這之間差別很大的。其他地方不太知道,就隨便說說自己所熟悉的農村。
說的是東南沿海一個偏遠農村,轄區的縣級在整個省里,屬於排名非常靠後的一個縣。但就在我們村莊,如果你說有幾百萬存款就算很牛了,抱歉,真的不算。
簡單說一個小時侯的玩伴,初中沒有畢業的那樣,也沒有外出做生意,就是早期淘了一艘舊船,然後一年就買新船,第二年(算是第三年)就買更大的新船,花落1000多萬。現在究竟有多少錢就不清楚,但幾千萬身家還是有點。請注意,這些舊船新船,沒有一分錢貸款,都是自有資金,當然包括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之間湊有一點股份。
這是單純在農村生活、在農村做事業、在農村發財的一個。
還有一個,做養殖的,最早是做浮箱養殖,運氣不錯賺了一些錢。然後圍海養殖,水面有70畝左右,規模更大,現在什麼事兒也不管,就是靠這個每年都收入不菲。
更奇跡的還有。一位老同志在1989年就開始做生意。做生意賺了一點錢,然後就開廠子。早期開廠子差點破產,因為沒錢賺,很多原始股東都退股,他就全部吃下來,後來環境好轉,爆賺。最高峰時候,一個人擁有9個廠子。在農村別墅蓋樓可能有六七棟,銀行3年期定存至少1千萬,不包括外面給予朋友的民間借貸。現在「退休」在家,天天忙著種地。
還有一個早期的哥們,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跑外地做貿易,然後在省會城市買了兩套別墅(多年以前),當時買兩套別墅花了1600萬,現金支付,不搞房貸。
還有一個賺錢之後,在省會城市買了1000多平方米的寫字樓,用於出租,買了有10多年了。
有一個做工程的,有做幾十年來,十年前就有幾千萬。不過他基本上很少會回農村,就不算在內的。
而有勞務出國的,因為做的好,然後自己在國外承包工程,准確點說,是轉包工程,一年也是幾百萬收入。
所以,不要問農村存款多少算有錢人,現在農村有錢人不會太少。反正一兩百萬的,肯定是排不上號。千萬級別的那是真有錢人。因為他們賺的錢,除了在生產之外,沒有炒股,不做互金,不追熱點,都擱在銀行賬戶上吶。
二三十年前,萬元戶成為 社會 追求的目標。當時的農村別說有一萬,只要頓頓有米飯吃,過年有豬殺,那就是過的地主逍遙生活。
時過境遷,如今吃米吃肉不再成為嚮往, 大家開始規劃飯菜,吃什麼白菜果蔬才能減肥,吃什麼五穀雜糧能夠延年益壽。 以前的萬元戶,如今卻見怪不怪。
可以這樣說,別說一萬元,哪怕一百萬,現在在農村也是很正常的。 我一位隴南的朋友,他老家在離縣城不遠的農村,前年年底他跟我說他們村裡有十幾千萬富翁,大家都在做物流運輸的生意,前些年狠狠賺了一筆。
所以,農村到底有多少存款才算有錢人,關鍵得看你們村是什麼情況。如果在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那就人人都是有錢人,換個角度來說沒有誰是有錢人,因為都有錢。 中國進入了新時代,賺不賺錢已經不分城市和農村,只要抓住 社會 某一個需求,做點生意就能讓你富起來。
農村也分地方,比如全國千強鎮排名第一的崑山市玉山鎮,2018年一個鎮子就創造了650億的GDP,是整個崑山收入的五分之一,而且玉山鎮的人均GDP更是可怕,達到17萬之多,甚至碾壓了上海,可以說玉山鎮直接秒殺了我國最少一半的縣城,因此在玉山鎮沒有個三五百萬的存款不能算有錢人,而如果你在西部地區很多貧困縣里的城鎮,有個三五十萬的存款,甚至都可以稱之為有錢人。所以這個農村首先要看你定位是哪裡。
在農村要被稱之為有錢人,第一點,一幢小別墅或者三層的小洋樓肯定是需要的,沒有房子都不用說有錢了,以我們當地為例(福建省東部沿海地區),建一套三層小洋房,內外中檔裝修+傢具電器設備等,需要小一百萬。
第二點,作為一個有錢人,最少要有一輛代步車,不要求你要賓士寶馬,但是檔次也不能太差,以合資車中的中檔B級車為例,全部落地大概需要25萬元左右。其實一輛還不夠,一個有錢人的家庭,一般需要2輛車,這就是50萬元。
第三點,作為一個有錢人,身邊不能沒有一點點存款,最少要做到別人找你募捐時,隨便都能拿出幾千元甚至上萬的資金;要做到,自己想要出去 旅遊 一趟,不用猶豫個三天三夜,因此我認為最少還要有50萬元的存款或者理財產品。
綜上所述,在東部沿海的鄉鎮上,要被稱之為有錢人,你最少需要擁有:100萬(房子)+50萬(車子)+50萬(存款或者理財),且沒有任何負債。 而且這個只是暫時的有錢人,如果你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你會慢慢的淪為沒錢的人, 所以200萬元是基礎,除此之外你還要有一個處於全鎮前20%水平的收入 (正常年純收入不低於15萬元),這樣在福建東部沿海,你差不多算是一個別人眼中的有錢人。
農村人,並不單單只有種田的,還有其他干各種各樣營生的。
如果大家都是一樣種田的,大概10萬元就算富裕家庭了。
但是,就個人感受,在我們鄂東地區這塊,資產過億的也不少。
①房子。很多家庭在武漢、縣城、本村(鎮)都至少各一套房子。這起碼得300萬以上:180w+80w+40w
②車子。很多家庭有兩台甚至兩台以上車子。估計在40w以上吧。
③存款。馬太效應,越是有錢的家庭,銀行存款越多。
④收入。N多所謂的農村人,收入根本不在種田。各種不能說的收入,恐怕其他人種一萬輩子田也抵不上他一天的收入。
所以綜合考慮,一個家庭要說有錢,起碼得有個幾百萬才能談「有錢」兩個字吧。
放在40年前,有1萬元存款存款可以說是有錢人。這么多年過去了,貨幣總量翻著跟頭上漲,當年的一萬元,幾乎相當於今天的一百多萬元。
今天在農村有100萬元存款,似乎還是可以說是有錢人的,但是百萬存款作為有錢人的衡量標准似乎還是有點低了。
財智成功認為,如果在當地縣城全款買了一套房子,精裝修後再全款買一輛十幾萬的 汽車 ,最後還能剩下50萬元存款,就可以說是有錢人了,保守點說起碼要有150萬元存款。
用這個標准,放到全國也都說得過去。
眾所周知,如今國民80%的財富都集中在房產上,為了買一套房就要掏空家庭全部積蓄,還要背負上二十年以上的房貸。買房,成為家庭返貧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農村,高房價下婚姻觀念也大幅改變。起碼我的老家這邊,如果縣城沒有一套房子,兒子結婚是非常困難的。有房有車,還要有個年輕的婆婆好到時候給帶孩子,這是我們這邊的結婚條件。
如果有一個兒子,結婚彩禮15萬元左右,買房起碼付個首付。縣城房價已經接近6000元一平米,還都是大戶型,一套房子七八十萬元,買下來裝修也要十幾萬,加上傢具電器,20萬元輕輕鬆鬆就出去了。再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車,幾萬元擺擺婚宴,100萬元存款也不夠折騰的,僅這些就要125萬以上,結完婚手裡存款耗盡顯然不行。
如果是更富裕的地區,顯然結婚的標准會更高。
所以綜合來說,在農村有150萬元以上的存款,基本就可以說是有錢人了。存款三五十萬元就說是有錢人,顯然這個標准太低了,有兒子的家庭還不夠娶媳婦的。
符合這種條件的,無非幾種人,一種是村裡負責人,一種是拆遷戶,一種是做生意賺到錢的,還有靠種植養殖發財的。
這個還是要區分區域,我個人覺得,中國農村分發達農村、一般農村和欠發達農村,毫無疑問,沿海邊上的江南經濟帶如蘇錫常農村和浙江一帶的農村,為中國最發達的農村。
在湖北、河北、河南、山東、東北、廣東、江西等一些農村,算是經濟發展一般的農村,在西南的雲貴川渝及湖南、廣西等地,以及西北五省區農村,則是欠發達農村,每個區域農村經濟發展不一樣,存款不一樣,是否有錢人,或者有多少錢,才算是有錢人的標准也不一樣。
在江南經濟帶和浙江經濟帶農村,一家存款普遍在三五十萬或者七八十萬,所以,在這些區域的農村,要算得上有錢人,存款需要達到200萬+,如果存款能夠達到五百萬,那就是真正的有錢人了。在存款達到500萬的話,至少有豪車、豪宅,以及一些實體的經濟,大多數是開廠子的,經濟條件不錯,總資產應該是上千萬或者過億元了。這些地方的村委會書記、主任,基本是有錢人,存款普遍能夠達到200萬+
第二個區域,即經濟一般發達的農村,中南一帶、東北一帶,存款一般在十幾二十萬,50萬以上的,是不錯了,如果存款達到80萬到100萬+,可以說,是有錢人了。他們的存款能夠達到八十萬或者一百萬,一般也同樣有實體經濟,資產差不多超過500萬,在當地農村,算是有錢人、富豪。
第三類,西南山區或者西北的甘肅、新疆南部(北部農村經濟還算不錯)、寧夏、青海一帶的農村,整個經濟欠發達,農村收入比較低,存款少,有個十萬塊,就不錯了,所以,這些地方,存款達到50萬,算是有錢人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廣大農村人的錢包越來越鼓起來,現在農村有大房子住,有轎車出行的家庭不在少數。而且,還有富裕起來的農村家庭都在附近的縣城裡買上一二套商品房,過著富足的生活。難怪一些城裡人也羨慕,農村人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這也是更多農村人口不願意進入大城市的原因。
對此,一些專家認為,大城市的居民的財產都集中在房產上,為了一套房就要掏空家庭全部積蓄,還要背負上二十年以上的房貸,城裡人存不起錢,都是高房價惹的禍。而在農村自家宅基地上蓋幢樓房三十萬就能敲定,所以農村人口不用把太多的資金用在買房上,所以,農村富裕起來的人會有更多的資金存在銀行裡面。
而我們認為,各地農村的情況不同,差異也很大,可能對於西北、東北地區的農村來說,在縣城裡有套房,出行有小車,若能有100萬存款,就算是有錢人了。但是對於東南沿海地區,要說擁有100萬就是有錢人,這個標准太低了,保守點說起碼在縣城裡有房有車,還要有150萬存款以上,那才能叫有錢人。
其實,近年來農村人口致富的速度要比城裡人快,因為城裡人要還房貸,而且致富的機會沒有農村裡多。當然,農村人口要想成為「有錢人」,如果光靠打工,或種地那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問題是,很多農村為啥近年來越來越有錢了呢?在農村致富是哪些群體呢?
首先,村裡的負責人。一個村子管著千把號人,負責人當然不會很差錢。因為村裡負責人往往就是村辦企業的主要領導,下面職工收入不高,但負責人的收入還是不低的。現在就連村委書記出行,也要坐上價格幾十萬的高檔小車,以示身價和排場。所以,村裡的負責人,這些年來越來越有錢。
再者,城中村的拆遷戶,反正市政動遷到他們家,他們就可以坐享其成。像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搞城中村拆遷,往往給拆遷戶數百萬的補償金。這些人自己也不用太努力,就拿著補償款,安享太平日子。所以,大城市周邊的農村要是遇到拆遷這樣的好事,幾乎家家戶戶都能成為「有錢人」。
再次,通過做生意賺到錢的家庭。一些人在家鄉開廠辦企業,哪怕辦個手工作坊,幾年下來也成為了「有錢人」。還有就是包工頭,就是組織當地一批農民工外出接工程。這些年,包工頭們也都發家致富了,有房有車有幾百萬存款不稀奇。還有的人就拿家鄉的特產拿到全國各地去賣,創業雖然不易,但也有人獲得了成功。
最後,還有一部分農村人口搞種植養殖業發了財的。本來種植和養殖是農村人的「老本行」。如果是單打獨斗,肯定發不了財,但是一些農民承包了當地大片果園、茶園、菜園等,搞現代化農業經營,還有一些農民擅長養殖業,養魚養雞鴨、養牛等,這些人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所以,農村人口比城裡人的機會更多一些。
在中國農村到底有多少錢才算是有錢人?這個判斷標准真的不太好說,總體來說,有房有車,外加一百萬以上存款,在農村就算是有錢人了。而這樣的有錢人占農村人口比重是很低的。一般都是村幹部、拆遷戶、開廠的中小老闆、農村種植和養殖戶。如果純粹靠在家鄉附近打打工,或者種種地,那肯定是不可能成為有錢人的,能填飽肚皮就不錯了。
現在,農村買車的也多起來了,那這樣算不算有錢呢?有多少存款才算有錢呢?
農村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用到錢,所以農民也會有自己的變現方式以獲得收入。那如何才能判斷出一個農村家庭到底算不算有錢呢?刺楸以為光看存款已不足以作為一個判定標准,因為存款可能只是多年來為辦某件事(比如修房)而慢慢存起來的,所以必須從多方面來衡量。
(1)賣糧食 。在農村,一年種的糧食除了吃之外,最多的就是喂畜禽了,在此之外也剩下不了多少拿去賣了。
(2)賣畜禽。 農民一般會養幾頭生豬,除了留一兩頭做年豬外,能賣的也就一兩頭吧。按照生豬市價,出去喂養成本,一頭豬估計也賺不了一千元吧。而平時的土雞土鴨幾個月就可售賣,目前刺楸這里的土雞在二十元左右,一隻雞可賣一百元左右。
(3)賣雞蛋鴨蛋。 雞蛋鴨蛋這個可以當成純收入了,因為剩蛋的雞鴨也沒比其他雞鴨多吃多少糧食,但雞蛋鴨蛋賣的錢也就夠平時的油鹽醬醋錢吧。
雖然有收入的渠道,但在農村生活也有許多支出,最常見的就是人情錢(份子錢),特別是臘月和正月那一大堆酒席,也許就是一個普通農民全家一年的收入。除了份子錢,日常的生活用品、農資購入以及其他不可遇見的支出也是不小一個數目,如果用本子真專門記賬,一年的總支出甚至有點嚇人。
減去一年的支出,能結餘存起來的才算農民真正的收入,毛收入再多也是空歡喜一場。以刺楸所在的家鄉農村為例,一個農業家庭如果僅靠種莊稼,再養點土雞土鴨,一年能存一兩萬就算不錯了。
(1)房子。 在農村,有價值的財產多了去了,除了少數外出務工而疏於管理老家農村的自建房外,絕大多數農民應該都是有房子住的。既然房子是農村的標配,那也就不再討論范圍之內。
(2)畜禽。 農民常說「家裡財產看著多,然而帶腿的和長毛的都不算」,也就是家裡養的畜禽在變現前都不算財產,畢竟要是哪天來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也不好說。家裡的畜禽每天都要吃糧食,一年的糧食也沒多少結余。
(2)車子。 當然,現在農村買車的農民也多了起來,雖然可能只是普通的車,但好歹也算是車了。除了轎車,三輪車、摩托車也算是車吧。
❸ 現在農村家庭一般有多少存款算正常有何依據
現在農村家庭一般有多少存款算正常?有何依據?現在情況不同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顯著增加。一些家庭的儲蓄已超過數百萬或數千萬,是以前的數倍。一些富裕家庭不僅在城市裡有房子,而且在家裡也有汽車。他們通常比其他人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花得更多。不同地區的農民有不同的收入和消費需求,因此沒有標準的概念來衡量正常儲蓄的多少。
❹ 現在農村家庭一般有多少存款算正常
農村家庭的存款數據本身就並沒有一個相對權威的數據統計,但是有一個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參考,那就是當前很多農村地區低保保障的最低額度是4428元。換句話說,在農村當你的家庭收入水平人均低於4428元的時候就可以申請低保保障。但是在一部分地區低保的動態化管理過程中,有一個五有人員的限制,其中有一個就是存款超過3萬元。
個人非常喜歡一句話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個人,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一生。這里的方式並不是一味的按照物質條件來衡量的,包括精神方面的享受,總之在盡可能給自己充足的物質保障之外,能夠享受追求生命其他存在的意義所帶來的快樂,才是我們當前生命的真正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