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鎮多少人口
① 舒城縣有多少個鎮每個鎮有多少個村每個村有多少人口
2000年,舒城縣轄17個鎮、1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06984人,其中: 城關鎮 108068 曉天鎮 24207 桃溪鎮 33094 龍河鎮 37671 千人橋鎮 52160 百神廟鎮 40919 杭埠鎮 52461 舒茶鎮 30956 南港鎮 37974 馬河口鎮 27993 孔集鎮 27173 干漢河鎮 54412 張母橋鎮 31972 五顯鎮 33232 山七鎮 24459 河棚鎮 19451 湯池鎮 29843 春秋鄉 29649 西衡鄉 13174 柏林鄉 42855 棠樹鄉 35822 闕店鄉 34301 高峰鄉 12663 五橋鄉 14272 燕春鄉 7209 平田鄉 5941 查灣鄉 7643 洪廟鄉 7007 廬鎮鄉 11593 城沖鄉 18810 2004年9月20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上報《關於舒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六政[2004]44號)。部分文件內容:舒城縣現轄30個鄉鎮,490個村委會和3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089.19千米,東西長約86千米,南北寬約49千米,總人口98.9636萬人。擬撤銷洪廟鄉、孔集鎮等2個鄉鎮,將現有的30個鄉鎮調整為28個鄉鎮(16個鎮、12個鄉)。調整後每鄉鎮平均面積74.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3.53萬人。 2004年9月20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上報《關於舒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六政[2004]44號)。 部分文件內容 ……舒城縣現轄30個鄉鎮,490個村委會和3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089.19千米,東西長約86千米,南北寬約49千米,總人口98.9636萬人。……擬撤銷洪廟鄉、孔集鎮等2個鄉鎮,將現有的30個鄉鎮調整為28個鄉鎮(16個鎮、12個鄉)。調整後每鄉鎮平均面積74.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3.53萬人。具體方案如下: (一)撤銷孔集等2個鄉鎮 1、孔集鎮。面積27.63平方千米,人口28437人。原轄14個村(孔集、九墩、付圩、梵壇、新灣、下河、盛庄、雙豐、溪河、舒豐、舒勤、太平、三樹、高塘)和一個街道居委會。 2、洪廟鄉。面積64.5平方千米,人口7584人.原轄6個村(和平、林河、安菜、小街、江山、石澗)。 (二)調整城關等2個鄉鎮 1、城關鎮。將孔集鎮整建制並入城關鎮。調整後,城關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33個村委會,面積69.33平方千米,人口154975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2、廬鎮鄉。將洪廟鄉整建制並入廬鎮鄉。調整後,廬鎮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31.9平方千米,人口19336人。鄉政府駐廬鎮關(原廬鎮鄉政府駐地)。 (三)保留杭埠等26個鄉鎮 1、杭埠鎮。轄3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3.56平方千米,人口56564人,鎮政府駐杭埠(原杭埠鎮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杭埠鎮位於我縣東部邊境,東、北與肥西三河接壤,南與廬江接壤,西鄰千人橋,1992年撤區並鄉時,由原杭埠、舒三、河南3個鄉鎮合並成立,現有人口56564人,面積73.56平方千米。合九鐵路、合界高速穿境而過,境內設有杭埠火車站和杭埠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也是全省聞名的農村集鎮文明創建示範點。如若擴大隻有同千人橋(原屬三合一鄉鎮,58141人,75.52平方千米)合並,這樣將導致面積過大,人口過多,不便於管理。同時杭埠、千人橋都是南有杭埠河,北有豐樂河,歷年防汛戰線長、任務重,如若合並將加大防汛壓力。 2、西衖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14353人,鄉政府駐石嘴頭(原西衖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該鄉地形復雜,境內山沖相錯,與周邊鄉鎮均以高山為鄰;二是人口已接近1.5萬人。 3、舒茶鎮。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8.44平方千米,人口33245人,鎮政府駐溝二口(原舒茶鎮政府駐地)。 4、柏林鄉。轄30個村委會,面積86.17平方千米,人口46281人,鄉政府駐蔡家店(原柏林鄉政府駐地)。 5、五橋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43.84平方千米,人口16182人,鄉政府駐胡家河(原五橋鄉政府駐地)。 6、高峰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41.19平方千米,人口13710人,鄉政府駐張家店(原高峰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該鄉屬山庫區鄉鎮,水域面積較大,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二是該鄉人口已接近1.5萬人。 7、山七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26平方千米,人口27101人,鎮政府駐山七河(原山七鎮政府駐地)。 8、平田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69.71平方千米,人口5623人,鄉政府駐劉院(原平田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平田鄉屬邊遠大山區鄉鎮,山場面積大,境內高山峻嶺,交通十分不便;二是如果撤並只有劃入曉天鎮,曉天鎮屬三合一鄉鎮,面積過大,邊遠村民距曉天鎮達40千米,群眾辦事極不方便,同時也不能降低行政成本。三是萬佛山森林公園為省級森林公園,萬佛山開發正值關鍵時期。 9、查灣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60.24平方千米,人口7947人,鄉政府駐查灣(原查灣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查灣鄉是我縣西南山區的邊境鄉,地處舒、霍、岳三縣交界,江淮分水嶺之間,東鄰曉天鎮,南毗岳西縣,西面、北面均與霍山縣接壤,境內龍井河蜿蜒其間,105國道穿鄉而過。民國28年設查家灣鄉,解放後,查灣一直作為單獨建制鄉存在。全鄉總面積60.24平方千米,總人口7947人。山林面積6.3萬畝,森林覆蓋率80%。 10、馬河口鎮。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28516人,鎮政府駐馬家河口(原馬河口鎮政府駐地)。 11、河棚鎮。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7.48平方千米,人口20922人,鎮政府駐河棚(原河棚鎮政府駐地)。 12、春秋鄉。轄17個村委會,面積65.92平方千米,人口32397人,鄉政府駐曹家河 (原春秋鄉政府駐地)。 13、南港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72平方千米,人口39259人,鎮政府駐南港(原南港鎮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南港鎮位於我縣南部,206國道穿境而過,屬丘陵鄉鎮。總面積61.72平方千米,總人口39259人。1992年撤區並鄉由原南港鎮、沙埂鄉合並成立,駐地為原南港區所在地。南鄰舒茶、東鄰百神廟、北鄰馬河口、西鄰西衖鄉。由於其周邊均為山區和丘陵,水系不同,交通不便,不宜合並。 14、干汊河鎮。轄2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58739人,鎮政府駐干汊河 (原干汊河鎮政府駐地)。 15、張母橋鎮。轄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94平方千米,人口33185人,鎮政府駐張母橋(原張母橋鎮政府駐地)。 16、湯池鎮。轄2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4.19平方千米,人口32095人,鎮政府駐西湯池(原湯池鎮政府駐地)。 17、千人橋鎮。轄2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32平方千米,人口58141人,鎮政府駐千人橋(原千人橋鎮政府駐地)。 18、城沖鄉。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83.77平方千米,人口20233人,鄉政府駐沙埂。 19、百神廟鎮。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0.13平方千米,人口45758人,鎮政府駐百神廟(原百神廟鎮政府駐地)。 20、棠樹鄉。轄20個村委會,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40056人,鄉政府駐西塘集鎮。 21、桃溪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鎮政府駐桃溪(原桃溪鎮政府駐地)。 22、曉天鎮。轄1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62.20平方千米,人口25541人,鎮政府駐曉天(原曉天鎮政府駐地)。 23、五顯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97.40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鎮政府駐五顯(原五顯鎮政府駐地)。 24、龍河鎮。轄2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10.06平方千米,人口40230人,鎮政府駐龍河口(原龍河鎮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龍河鎮位於我縣中部,東鄰干汊河、闕店,北鄰棠樹、張母橋,西鄰五顯,南臨萬佛湖水庫,屬丘陵、庫區,總面積110.06平方千米(其中水庫面積44.09平方千米),總人口40230人。是我縣經濟、文化、旅遊中心。不宜擴大的原因,一是現有人口雖只有40230人,但加上水庫管理處2100人,水上10多個島嶼開發常住人口7000多人,實際龍河鎮居住人口達49000多人;二是為了有利於萬佛湖旅遊開發,加強對風景旅遊區的協調管理;三是周邊鄉鎮闕店鄉人口38379人,面積59.83平方千米;五顯鎮人口38212人,面積97.40平方千米,龍河和周邊任一鄉鎮合並,都不利於行政管理和群眾生產、生活。 25、闕店鄉。轄22個村委會,面積59.83平方千米,人口38379人,鄉政府駐闕店(原闕店鄉政府駐地)。 26、燕春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57.64平方千米,人口7944人,鄉政府駐程河道(原燕春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境內地域廣闊,境內峰巒疊嶂,山嶺縱橫,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二是如將燕春合並,只有劃入山七鎮或曉天鎮,現鄉址距山七鎮5千米(山七鎮原屬二合一鄉鎮,面積為75.26平方千米,人口為2.71萬人),距曉天鎮近10千米(曉天鎮原屬三合一鄉鎮,面積為162.2平方千米,人口為2.55萬人)。由於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等情況比較特殊,合並在一起,不利於群眾生產、生活,不便於管理,也不能降低行政成本。 2004年,舒城縣調整鄉鎮區劃(舒政[2004]50號),調整後轄16個鎮、12個鄉。 一、撤銷孔集鎮、洪廟鄉兩鄉鎮 1、孔集鎮。面積27.63平方千米,人口28437人。原轄14個村(孔集、九墩、付圩、梵壇、新灣、下河、盛庄、雙豐、溪河、舒豐、舒勤、太平、三樹、高塘)和一個居委會。 2、洪廟鄉。面積64.5平方千米,人口7584人。原轄6個村(和平、林河、安菜、小街、江山、石澗)。 二、調整城關鎮、廬鎮鄉兩鄉鎮 1、城關鎮。將孔集鎮整建制並入城關鎮。調整後,城關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33個村委會,面積69.33平方千米,人口154975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2、廬鎮鄉。將洪廟鄉整建制並入廬鎮鄉。調整後,廬鎮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31.9平方千米,人口19336人。鄉政府駐廬鎮關(原廬鎮鄉政府駐地)。 三、保留杭埠等26個鄉鎮 1、杭埠鎮。轄3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3.56平方千米,人口56564人,鎮政府駐杭埠(原杭埠鎮政府駐地)。 2、西衖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14353人,鄉政府駐石嘴頭(原西衖鄉政府駐地)。 3、舒茶鎮。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8.44平方千米,人口33245人,鎮政府駐溝二口(原舒茶鎮政府駐地)。 4、柏林鄉。轄30個村委會,面積86.17平方千米,人口46281人,鄉政府駐蔡家店(原柏林鄉政府駐地)。 5、五橋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43.84平方千米,人口16182人,鄉政府駐胡家河(原五橋鄉政府駐地)。 6、高峰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41.19平方千米,人口13710人,鄉政府駐張家店(原高峰鄉政府駐地)。 7、山七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26平方千米,人口27101人,鎮政府駐山七河(原山七鎮政府駐地)。 8、平田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69.71平方千米,人口5623人,鄉政府駐劉院(原平田鄉政府駐地)。 9、查灣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60.24平方千米,人口7947人,鄉政府駐查灣(原查灣鄉政府駐地)。 10、馬河口鎮。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28516人,鎮政府駐馬家河口 (原馬河口鎮政府駐地)。 11、河棚鎮。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7.48平方千米,人口20922人,鎮政府駐河棚(原河棚鎮政府駐地)。 12、春秋鄉。轄17個村委會,面積65.92平方千米,人口32397人,鄉政府駐曹家河(原春秋鄉政府駐地)。 13、南港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72平方千米,人口39259人,鎮政府駐南港(原南港鎮政府駐地)。 14、干汊河鎮。轄2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58739人,鎮政府駐干汊河(原干汊河鎮政府駐地)。 15、張母橋鎮。轄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94平方千米,人口33185人,鎮政府駐張母橋 (原張母橋鎮政府駐地)。 16、湯池鎮。轄2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4.19平方千米,人口32095人,鎮政府駐西湯池(原湯池鎮政府駐地)。 17、千人橋鎮。轄2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32平方千米,人口58141人,鎮政府駐千人橋(原千人橋鎮政府駐地)。 18、城沖鄉。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83.77平方千米,人口20233人,鄉政府駐沙埂。 19、百神廟鎮。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0.13平方千米,人口45758人,鎮政府駐百神廟 (原百神廟鎮駐地)。 20、棠樹鄉。轄20個村委會,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40056人,鄉政府駐西塘集鎮。 21、桃溪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鎮政府駐桃溪(原桃溪鎮政府駐地)。 22、曉天鎮。轄1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62.20平方千米,人口25541人,鎮政府駐曉天(原曉天鎮政府駐地)。 23、五顯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97.40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鎮政府駐五顯(原五顯鎮政府駐地)。 24、龍河鎮。轄2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10.06平方千米,人口40230人,鎮政府駐龍河口(原龍河鎮政府駐地)。 25、闕店鄉。轄22個村委會,面積59.83平方千米,人口38379人,鄉政府駐闕店(原闕店鄉政府駐地)。 26、燕春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57.64平方千米,人口7944人,鄉政府駐程河道(原燕春鄉政府駐地)。 2005年,舒城縣對28個鄉鎮進行調整,撤銷6個鄉、2個鎮,組建6個鎮、1個鄉,保留9個鎮、5個鄉。具體為: (一)撤銷龍河等8個鄉鎮 1、龍河鎮。面積66.96平方千米,人口40390人。轄19個村(友誼村、荷花村、汪灣村、龍河村、邵院村、廖沖村、范店村、高潮村、蔡塘村、獨山村、長崗村、沃孜村、閘口村、九井村、大塘村、羊山村、白畈村、梅嶺村、白六村)和一個街道居委會。 2、馬河口鎮。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29830人。轄9個村(舒玉村、城南村、鄧崗村、河口村、幸福村、楊家村、卓山村、石橋村、三松村)和一個居委會。 3、西衖鄉。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14361人。轄7個村(東衖村、老嶺村、石頭村、郭店村、河西村、樟沖村、花園村)。 4、城沖鄉。面積83.71平方千米,人口20183人。轄13個村(龍眠村、西沙埂村、金盆村、磨元村、大嶺村、毛嶺村、常院村、王河村、中社村、劉河村、城沖村、油坊村、譚嶺村)和一個居委會。 5、五橋鄉。面積43.84平方千米,人口14978人。轄7個村(明花村、百花村、西港村、古塘村、陶灣村、高陽村、普明村)。 6、燕春鄉。面積57.64平方千米,人口13917人。轄5個村(要元村、三石村、程河村、燕春村、柯灣村)。 7、查灣鄉。面積60.24平方千米,人口7836人。轄7個村(獨山村、大馬村、槐花村、查灣村、褚河村、龍井村、桃李村)。 8、平田鄉。面積69.71平方千米,人口5623人。轄5個村(蘇平村、白桑園村、雙河村、馱嶺村、張田村)。 (二)調整命名曉天等6個鄉鎮 1、曉天鎮。將平田鄉、查灣鄉整建制並入曉天鎮。調整後,曉天鎮轄28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292.15平方千米,人口38574人。鎮政府駐曉天(原曉天鎮政府駐地)。 2、山七鎮。將燕春鄉整建制並入山七鎮。調整後,山七鎮轄16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132.9平方千米,人口36585人。鎮政府駐地山七河(原山七鎮政府駐地)。 3、湯池鎮。將城沖鄉整建制並入湯池鎮。調整後,湯池鎮轄31個村、2個居委會,面積147.96平方千米,人口52200人。鎮政府駐地西湯池(原湯池鎮政府駐地)。 4、南港鎮。將西衖鄉整建制並入南港鎮。調整後,南港鎮轄18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128.92平方千米,人口53528人。鎮政府駐地南港(原南港鎮政府駐地)。 5、城關鎮。將馬河口鎮整建制並入城關鎮。將原城關鎮4個村(金虎、豐墩、金墩、白隅)劃出,調整後,城關鎮轄29個村,14個居委會,面積98.72平方千米,人口172897人。鎮政府駐地城關(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6、高峰鄉。將五橋鄉整建制並入高峰鄉。調整後,高峰鄉轄13個村,面積85.03平方千米,人口28895人。鄉政府駐地胡家河(原五橋鄉政府駐地)。 (三)更名萬佛湖鎮。將原副縣級的萬佛湖旅遊度假區與原龍河鎮合並,更名為萬佛湖鎮,為副縣級行政管理機構。調整後,萬佛湖鎮轄19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110.06平方千米,人口40390人。鎮政府駐地龍河口(原龍河鎮政府駐地)。 (四)組建命名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組建後,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原城關鎮劃出的4個村(金虎、豐墩、金墩、白隅),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12137人。區辦公駐地城關。 (五)保留杭埠鎮等14個鄉鎮 1、杭埠鎮。轄26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3.56平方千米,人口56564人,鎮政府駐地杭埠(原杭埠鎮政府駐地)。 2、千人橋鎮。轄21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5.32平方千米,人口58141人,鎮政府駐地千人橋(原千人橋鎮政府駐地)。 3、百神廟鎮。轄18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0.13平方千米,人口45758人,鎮政府駐地百神廟(原百神廟鎮政府駐地)。 4、舒茶鎮。轄14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8.44平方千米,人口33245人,鎮政府駐地溝二口(原舒茶鎮政府駐地)。 5、河棚鎮。轄9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67.48平方千米,人口20922人,鎮政府駐地河棚 (原河棚鎮政府駐地)。 6、干汊河鎮。轄20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58739人,鎮政府駐地干汊河(原干汊河鎮政府駐地)。 7、五顯鎮。轄16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97.40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鎮政府駐地五顯(原五顯鎮政府駐地)。 8、張母橋鎮。轄13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61.94平方千米,人口33185人,鎮政府駐地張母橋(原張母橋鎮政府駐地)。 9、桃溪鎮。轄19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鎮政府駐地桃溪(原桃溪鎮址)。 10、廬鎮鄉。轄13個村,面積131.9平方千米,人口19336人,鄉政府駐地廬鎮關(原廬鎮鄉政府駐地)。 11、春秋鄉。轄14個村,面積65.92平方千米,人口32397人,鄉政府駐地曹家河(原春秋鄉政府駐地)。 12、闕店鄉。轄18個村,面積59.83平方千米,人口38379人,鄉政府駐地闕店(原闕店鄉政府駐地)。 13、柏林鄉。轄24個村,面積86.17平方千米,人口46281人,鄉政府駐地蔡家店(原柏林鄉政府駐地)。 14、棠樹鄉。轄16個村,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40056人,鄉政府駐地西塘集鎮(原棠樹鄉政府駐
② 溫州市鹿城區各街道,鎮,鄉的面積和人口是多少,急求
轄12個街道、4個鎮、5個鄉:五馬街道 蓮池街道 水心街道 南門街道 江濱街道 蒲鞋市街道 洪殿街道 廣化街道 南浦街道 黎明街道 綉山街道 黃龍街道 雙嶼鎮 七都鎮 藤橋鎮 臨江鎮 仰義鄉 南郊鄉 雙潮鄉 上戍鄉 嶴底鄉
洪殿街道
面積3.17平方千米,人口1.80萬人。辦事處駐洪殿北路,郵編:325003。轄10個居民區(筲箕塗 洪殿 夏屋 黎明僑村 灰橋 東游路 上陡門 浦東 浦江 航標)、2個行政村(黎一 黎二)。
五馬街道
面積2.55平方千米,人口12.26萬人。辦事處駐萬歲里,郵編:325000。轄29個居民區(謝池巷 公園路 鐵井欄 招賢 華蓋 墨池 簡巷 永寧巷 望江 打繩巷 屯前街 萬歲里 八仙樓 安平坊 百里坊 倉橋街 金鎖匙巷 道前 廣場路 甜井巷 蟬街 府前街 鼓樓 五馬街 大高橋 乘涼橋 人民西路 紗帽河 人民中路)。
蒲鞋市街道
面積3.90平方千米,人口5.77萬人。辦事處駐學院中路,郵編:325027。轄16個居民區(青園 沁園 春園 芳園 錦園 明園 綠園 雙井頭 東港 下垟頭 蒲鞋市 上村 金絲橋路 蔣家橋 橫河北 橫河南)、1個行政村(巽山)。
蓮池街道
面積3.56平方千米,人口4.84萬人。辦事處駐蟬街,郵編:325000。轄11個居民區(郭公山 徐衙巷 麻行 皮坊 慶年坊 丁字橋 蛟翔巷 張府基 松台 山來 福門 半腰橋)、1個行政村(松台)。
水心街道
面積2.45平方千米,人口4.44萬人。辦事處駐清明橋新村,郵編:325028。轄13個居民區(清明橋 花坦頭 西站 昌明 隔岸路 杏花堂 茶花 松柏 菱藕 桃李 桂柑 昌盛 楓樺)、2個行政村(九山 水心)。
南門街道
面積2.59平方千米,人口6.04萬人。辦事處駐小南路,郵編:325028。轄16個居民區(花柳塘 龍泉巷 倉坦 山前街 蔣家巷 聞宅 坦前 垟頭下 吳橋 月光池 虞師里 荷花 南蟬橋 馬鞍池 河豐 匯車橋)、1個行政村(豐收)。
江濱街道
面積2.10平方千米,人口5.50萬人。辦事處駐江濱西路,郵編:325003。轄12個居民區(黎明新村 甲田 垟兒路 永東路 路西 矮凳橋 路灣 十八家 株浦 永楠 行前街 安瀾)。
廣化街道
南浦街道
黎明街道
綉山街道
黃龍街道
雙嶼鎮
七都鎮
藤橋鎮
臨江鎮
仰義鄉
南郊鄉
雙潮鄉
上戍鄉
嶴底鄉
③ 江蘇省盱眙縣管鎮鎮桃李西街屬於城鎮人口還是農村人口
江蘇省自2003年5月1日起取消各種戶口性質,統稱居民戶口,沒有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之分。
④ 湖北安陸市有哪幾個鄉鎮,各鄉鎮各有多少人口
截至2016年,安陸市轄2個街道、9個鎮、4個鄉、1個開發區;其中木梓鄉有18291人(2017年)。
9個鎮和人口:
趙棚鎮27725人(2017年)
李店鎮32411人(2017年)
巡店鎮44680人(2017年)
棠棣鎮總人口26717人(2017年)
王義貞鎮總人口27236人(2017年)
雷公鎮人口27659人(2017年)
孛畈鎮人口33476人(2017年)
煙店鎮人口37000人
洑水鎮人口43911人
4個鄉和人口:
陳店鄉32441人(2017年)
辛榨鄉人口39502人
木梓鄉18291人(2017年)
接官鄉16158人(2017年)
(4)桃李鎮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安陸位於湖北省東北部,東經113°10′─113°57′,北緯31°04′─31°29′之間。地處桐柏山、大洪山余脈的丘陵與江漢平原北部交匯地帶。
境內有316國道、漢十高速公路、漢丹鐵路縱貫南北,與107國道相通,與京廣線相連接,距武漢80公里,正處武漢、襄樊兩大城市經濟圈的交匯地帶。古人稱之為鄂北咽喉,中原門戶,北控三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⑤ 溫州人口分布,溫州每區大概多少人,各市 縣,大概多少人 求最新 謝謝
溫州,中國浙江省轄市,為沿海港口城市,簡稱甌。位於中國東南部,甌江下游南岸。全市國土面積11784平方千米,轄海域11000平方千米。下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2萬,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 人口 溫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溫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912.2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479.74萬人,佔52.59%;女性人口為432.47萬人,佔47.4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0.93;0-14歲人口為130.53萬人,佔14.31%;15-59歲人口為680.92萬人,佔74.6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00.76萬人,佔11.0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9.54萬人,佔7.62%;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5.03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5.04萬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34.44萬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67.99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02.20萬人[6],佔66.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10.01萬人,佔33.98%(由hugao1999貢獻)。 行政區劃 溫州主要有3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6個縣,69個街道、65個鎮、6個鄉、5個民族鄉,151個社區、407個居民區、6116個行政村。 鹿城區。鹿城區地處浙江省東南部,是溫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鹿城自古商賈雲集,素有「東甌名鎮」之稱,南宋時期詩人楊蟠就有「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的詩句,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享有「江城如畫」的美譽。懸於甌江之中的江心嶼,景色秀美,是中國四大孤嶼之一。鹿城自古以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如東晉中國山水詩人謝靈運,南宋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當代一代詞宗夏承燾等,相傳書聖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遺跡。面積294.38平方公里,人口129.33萬。區人民政府駐廣場路188號。郵政編碼:325000。 甌海區。甌海區北靠甌江,處於溫州市區的東、南、西部,環繞鹿城、龍灣兩區。原系溫州市郊區,1981年12月初建置甌海縣。甌海是浙江省溫州市三大城區之一,位於溫州市區西南部。 甌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發達。溫州港、溫金鐵路客運站等交通樞紐緊鄰轄區而設,金麗溫、甬台溫高速公路和104國道貫穿全境,甌海大道、溫瑞大道等城市幹道與老城區交通網路相連。以加速發展傳統優勢輕工產業和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努力打造眼鏡、鎖具等輕工製造基地。甌海區新城區位於婁橋街道和潘橋街道的新城區正在進一步建成。甌海新城區將會把溫州的城市框架拉開。面積614.50平方公里,人口99.69萬。區人民政府駐景山街道(現婁橋街道)。郵政編碼325016。 龍灣區。龍灣是浙江省溫州市三大城區之一,位於甌江入海口南岸。東朝東海,南接瑞安市,西鄰鹿城、甌海二區,北瀕甌江,與永嘉縣、樂清市隔江相望。 龍灣歷史悠久,古屬甌越、東甌。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先民居住,過著漁獵和原始的農業生活。春秋戰國時期,龍灣成為越國轄地。從東漢末年到三國,北方處於戰亂之中,這一帶卻比較平靜安定。唐宋以來,龍灣作為溫州城的東部城郊,經濟文化不斷發展。 其中中國不銹鋼城在龍灣永中基地。面積279.02平方公里,人口74.93萬。區人民政府駐永中街道。郵政編碼:325024。 瑞安市。瑞安是溫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瑞安是「溫州模式」的重要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瑞安人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率先發展市場經濟,嘗試股份經營,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地實際的經濟發展路子。80年代初,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興辦農村家庭工廠,千方百計把產品推向市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把以上經濟特色概括為「小商品、大市場」。八十年代中期,瑞安已經形成了較大的小商品市場, 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積累了早期經驗。現已形成汽摩配件、機械電子、塑料製品、鞋類、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等六大支柱產業,大批名優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種產品在全國市場佔有50%以上份額,是中國汽摩配之都、塑料薄膜產業基地、印刷包裝及醫葯機械全國產銷基地、全國聞名的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形成了有較強競爭能力的行業規模優勢和產業配套優勢。 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自古市井繁華,商貿發達。「人傑地靈,天瑞地安」。宋代著名詩人陸游過瑞安飛雲江時曾詠嘆道::「俯仰兩青空,舟行明鏡中。蓬萊定不遠,正要一帆風」。 郭沫若曾題聯「玉成桃李,海涌波瀾」。民間自古就有「瑞安出才子」的美譽。南宋理學家陳傅良注重「經世致用」,開永嘉學派之先聲;葉適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元明之際,戲曲家高則誠撰《琵琶記》,稱為「南戲之祖」(或「詞曲之祖」)。清末,瑞安相繼涌現出「三孫五黃」、「東甌三傑」等知識分子群體。特別是孫詒讓,精研經學和甲骨文,被譽為「有清三百年朴學之殿」、甲骨文字學開山鼻祖。近代名人輩出,史學家周予同、魚類學家伍獻文、書法家鄒夢禪、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等等。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澗縱橫,且有飛雲大江襟帶城廓,隆山古塔雄視八方,自然景觀頗具壯美清幽的特色。風景旅遊區占國土面積20.8%,屬旅遊資源大市,擁有寨寮溪等七大風景勝區。省內四大藏書樓之一的玉海樓和觀音寺石塔列入全國、省級文保單位。面積1271平方公里。人口142.47萬。市政府駐安陽街道人民廣場,郵政編碼:325200。 樂清市。氣候溫和,水土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素有「旅遊勝地」、「魚米之鄉」之稱,在溫州、台州、寧波、舟山沿海走廊中,樂清歷來是主要的經貿集散地。 樂清是民營經濟「溫州模式」的發祥地。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個體工業已在樂清市興起。80年代出現了股份合作企業,現已逐步走向規范化,並已向集團化方向發展。股份合作經濟給樂清工業經濟發展開創了「黃金時代」。 全市現已建成工業小區25個,標准廠房310萬平方米,有近1500家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分布在104國道樂清段兩側,構成長達50多公里的「工業走廊」,集團公司51家,其中38家為全國無區域集團,6家企業跨入了全國知名鄉鎮企業行列,形成了以低壓電器、電子、機械、儀表、服裝、皮革、船舶修造、工藝美術等為主導行業的工業體系。樂清柳市素有」中國電器之都「之稱。 被稱為樂清海上門戶的黃華七里港區,是我國20個重點港口之一。海岸線長142公里,可建造萬噸級以上泊位36個,主航道150多年來恆穩不變,是寧波至廈門一線唯一而適中的深水港區。現已建成七里港一期工程,港口年吞吐能力達401萬噸,七里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將成為建設中的溫州大港核心。 5.瑞安市 面積1174平方公里。人口138.93萬。市政府駐樂成街道伯樂東路888號,郵政編碼:325600。 永嘉縣。永嘉縣隸屬於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永嘉」作為縣名始自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永嘉」二字,是「水長而美」的意思。 神奇的楠溪江山水造就了無數的傑出人物和燦爛文化。從唐朝至清朝,永嘉一共有過604位進士。兩宋時期,曾經出現輝煌的「永嘉學派」、「永嘉四靈」,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顯著的地位。2001,我國崑曲藝術被聯合國授予「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永嘉昆劇作為崑曲中的重要代表,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 楠溪江名人履跡、詩文著述豐富。歷史文化名人王羲之、顏延之、謝靈運等曾為永嘉郡守。南朝陶弘景、唐朝張子容、孟浩然,宋朝陸游、葉適、徐照,明朝王叔果、潘舜臣,清朝朱彝尊、金簡庵、朱步墀等也都曾游歷過楠溪江,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任永嘉郡守期間,遍游永嘉山水,吟詠不輟,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山水詩,遂使楠溪江成為山水詩的搖藍,並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尋找詩魂的勝地。由於楠溪江特殊魅力,先後被中國作家協會和攝影家協會命名為「全國文學藝術創作基地」和「攝影創作基地」。 楠溪江流域是革命老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中心策源地和浙南革命活動的中心。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已成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面積2674.1平方千米,人口78.92萬人。縣城駐地為北城街道,郵編:325100。 蒼南縣。蒼南縣位於浙江省的最南端,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稱。1981年6月從平陽析出獨立建縣,因地處玉蒼山之南,取縣名為蒼南。 蒼南縣是浙江省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縣,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縣。 蒼南平原佔三分之一,山區、半山區佔三分之二。其中平原地區河道密布,古樹、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蒼南是農林牧漁的綜合產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名特優稀產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對蝦、石斑魚等,許多產品遠銷海外。「世界礬都」礬山明礬儲藏量佔全世界的60%。 蒼南縣旅遊條件優越,金色沙灘,彩色島礁,山巔石海,古老村寨,構成了蒼南獨有的自然和人文旅遊景觀。「濱海—玉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210.5平方公里,由漁寮、炎亭、玉龍湖、玉蒼山、莒溪等五個景區和碇步、蒲壯所城兩個獨立景點組成,其中漁寮、炎亭、玉蒼山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另有石聚堂、鯨頭、燕窠硐三個縣級風景區,構成以靈溪鎮和龍港鎮為依託的風景旅遊體系,可開展山水游、人文游和商務游。面積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2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8.8公里。總人口118.46萬。縣政府駐靈溪鎮縣城新區人民大道,郵編:325800。 平陽縣。平陽是一個有1700多年歷史的老縣,也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開發縣之一,素以物華天寶,文風鼎盛而著稱。 1981年6月18日,原平陽縣分為現今的蒼南縣和平陽縣。 平陽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南麂列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雁盪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三個省市級旅遊區。 平陽旅遊又一亮點是「紅色旅遊」。 平陽縣是老革命根據地,山門、鳳卧一帶素有「浙江延安」之稱。現存革命遺跡眾多,形成了以紅軍革命史跡、閩浙邊根據地史跡、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跡、烈士紀念史跡和粟裕大將骨灰敬撒處等五大板塊為主的革命聖跡景觀群。2005年2月6日,國家發改委、中宣部、國家旅遊局等十三個部委正式發文,將溫州市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列入國家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面積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6.1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昆陽鎮。郵編:325400。 泰順縣。泰順位於浙江南端,與福建交界。系[全國生態示範區]、[中國古廊橋之鄉]和[中國茶葉之鄉]。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縣,縣名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意。 這里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這里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境內群巒起伏,澗谷縱橫,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79座,其中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浙南第一高峰;大小溪流百餘條,可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達40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40餘種,其中龜湖葉蠟石礦被稱為「世界蠟都」。 泰順擁有號稱「生物種源基庫」、「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享有「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達30餘座,其數量之多、工藝之巧、造型之美以及與周邊環境之和諧,在世界橋梁史上堪稱一絕,是《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結構的再現。座座廊橋如瑰寶般鑲嵌在群山之間,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同時也迎來了泰順廊橋特色旅遊的熱潮。面積1761.5平方公里,人口23.34萬。縣人民政府駐羅陽鎮東大街6號。郵編:325500。 文成縣。文成位於溫州西南部,以明朝開國元勛劉基(字伯溫)的謚號為縣名。 這是一處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24%,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動植物有35種,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年平均氣溫15.2℃,舒適期長,地面水環境符合國家一類標准,空氣質量優於國家一級標准,號稱「天下第一氧吧」。百丈漈·飛雲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的奇山異水猶如顆顆明珠,熠熠生輝。百丈漈瀑布,高207米,稱「天下第一瀑」;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壺穴奇觀」,為「華夏一絕」;飽經滄桑的國家文保單位劉基廟(墓)、古老浪漫的紅楓古道馳名遐邇 。 這是一方人傑地靈的天下福地。先賢劉基,學為帝師,才稱王佐,譽為「五百年名世,三不朽偉人」。劉基文化,名揚世界;新聞泰斗趙超構,當代文豪,縱橫文壇。這里的崇山峻嶺,曾留下過劉英、粟裕和紅軍挺進師浴血奮戰的足跡;這里獨特的畲族風情、民間藝術及鄉土史跡競放異彩,令人陶醉。面積1292.1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大峃鎮建設路165號,人口21.21萬人。 洞頭縣。洞頭位於浙南沿海、甌江口外東南方向,是全國14個海島縣(區)之一,由168個島嶼和259個礁組成,被譽為「百島之縣」、「東海明珠」。 洞頭漁業資源豐富。洞頭漁場是浙江第二大漁場,常年洄遊的魚、蝦、蟹類達300多種,擁有全國最大的羊棲菜養殖加工出口基地和浙江省紫菜、深水網箱養殖基地,是「中國羊棲菜之鄉」。 洞頭自然風光優美。洞頭具有「石奇、灘佳、礁美、洞幽」的特色,共有7大景區400多個景點,是全省唯一以縣域命名的風景旅遊名勝區,與雁盪山、楠溪江相得益彰,構成了溫州「山—江—海」旅遊金三角。此外,洞頭曾因電影《海霞》和「先鋒女子民兵連」揚名華夏,海霞軍事主題公園是全國第一座海防軍事主題公園。面積892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北嶴鎮鎮前路12號,人口8.77萬人。
麻煩採納,謝謝!
⑥ 睢寧有多少人口
根據2012年全國人口統計,睢寧縣全縣人口為134萬。
睢寧縣各區域人口分布:
睢城鎮(駐縣城):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207322人。轄21個村委會(七井、五里堂、石土廟、王小樓、高塘、邱窪、紅光、仝場、張誇、青春、騎路、葛圩、馬園、胡園、楊韓、常青、馮井、朱樓、牌坊、吊橋)、13個居委會(中山、後園、紅旗、東城、北陵、紅葉、蘇源、和平、西城、元府、花園、南關、櫻花)。
姚集鎮(駐姚集村):面積167平方千米,人口96055人。轄34個村委會(姚集、八一、二堡、石碑、房灣、杜湖、王塘、婁堰、高黨、魏山、青年、湖口、趙場、大劉、程劉、劉店、金武、李慢、道庄、馮庄、陳小樓、陳井、張井、張圩、辛安、黃山前、梁山、鐵寺、蛟龍、大同、王窩、油坊、張尹、劉集)。
邱集鎮(駐邱集村):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105168人。轄33個村委會(邱集、王宇、李甘、香店、胡廟、鮑樓、陳樓、王樓、王莊、碾盤、新閘、朱開、邦彥、廖巷、小高、小蘇、大余、大社、大李、大主、王林、王述、魏橋、沙祠、董塘、袁西、東倪、倪庄、仝海、高樓、腰圩、姚圩、關廟)。
王集鎮(駐大王村):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75011人。轄28個村委會(大王、光明、卜吳、宋南、田河、雙營、魯廟、沈庄、紅衛、李時、柴堰、大營、大吳、吳廟、陳樓、尤庄、庄樓、楊集、葛段、平樓、峰山、洪山、馬淺、長堰、南許、趙集、柳林、蘇塘)。
魏集鎮(駐陶河村):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75860人。轄27個村委會(陶河、浦棠、馬王、王行、張行、張庄、姜庄、夏庄、大橋、喬單、白湖、韓壩、葉場、火房、夏樓、雙樓、東朱、榮苗、張鋪、王圩、陸圩、徐庄、草廟、瓦房、盧營、新工、戴庄)。
嵐山鎮(駐嵐山村):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77476人。轄21個村委會(嵐山、土山、黃山、丁山、大魏、萬庄、葛庄、胡庄、胡集、陳集、雞寶、侯廟、高集、韓一、韓二、袁樓、邢圩、河灣、王門、吳橋、新莊)。
慶安鎮(駐三閘村):面積126平方千米,人口72268人。轄25個村委會(鮑灘、官二、雙官、三閘、北楊圩、杜朱、鮑廟、東樓、西樓、邱圩、杜巷、胡巷、龍集、龍西、龍南、龍北、騎路、小劉、前營、新朱、陳圩、孫趙、林庄、耿廟、梁廟)。
官山鎮(駐官山村):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78124人。轄24個村委會(官山、官吳橋、黃圩、張洪、張山、荊山、趙山、龍山、岳店、魏樓、湯集、大呂、竇庄、田李、三烈、聯合、燈塔、前黃、曙光、水張、樓張、 張集、楊懷、宋山)。
桃園鎮(駐桃園村):面積119平方千米,人口83708人。轄30個村委會(桃園、桃李、蔣胡、朱彭、宋樓、彭井、散卓、後台、常台、丁衙、南陳、任廟、姚窪、魏窪、袁海、小時、子仙、袁店、劉樓、魏圩、馬場、 朱集、金庄、金橋、王橋、王營 蘇河、呂窪、 胡灘、邱胡)。
古邳鎮(駐古邳村):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72390人。轄26個村委會(古邳、下邳、舊州、圯橋、騎河、陸庄、陳吳、半山、巨山、湯山、望山、山西、黃河、吳口、湖東、新龍、果園、陳平樓、陳老莊、大官莊、苗庄、苗集、呂集、顧庄、郭庄、戴樓)。
梁集鎮(駐梁集村):面積99平方千米,人口72268人。轄22個村委會(北河、沈集、梁集、戚姬、景湖、孫廟、梁圩、仝圩、李官圩、高樓圩、傅樓、毛庄、大沙、光華、聯群、東聯、梨園、袁圩、劉圩、劉祠、商郝、叉集)。
雙溝鎮(駐雙東村):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59380人。轄20個村委會(雙東、雙西、高趙、三友、新源、魏林、蘇杭、胥灣、園西、上壩、大白、焦營、官路、觀閣、盤王、陳王、柳園、紀灣、張宋、孟圩)。
凌城鎮(駐凌城村):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77529人。轄25個村委會(凌城、凌東、凌閘、凌龍、民主、永豐、杜沈、陶爐、孫薛、棋桿、勝利、陳李、張傅、李圩、秦圩、楊圩、沙庄、方庄、前劉、新李、新樓、龍河、河東、王集、鎮北)。
沙集鎮(駐沙集村):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57189人。轄17個村委會(興國、魏集、沙集、沙圩、夏圩、余圩、大顧、朱廟、仝劉、陸園、蔡吳、商湖、楊瓦、丁陳、三丁、和平、東風)。
李集鎮(駐東圩社居):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53305人。轄13個村委會(花廳、袁肖、柳圩、李潘圩、王鋪、一里王、三李、郝庄、庄河、大周、軸山、張劉、徐廠)、2個居委會(東圩、西圩)。
高作鎮(駐高作村):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54347人。轄20個村委會(高作、高南、滕庄、季庄、曹庄、雙庄、大庄、後劉、小仝、三張、八里、十墩、周樓、夏廟、金塘、單灣、張皮、臘園、官楊、五姚)。
⑦ 湖北麻城有哪幾個鄉鎮每個鄉鎮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麻城市共轄3個街道、15個鎮、1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716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