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爐進排氣切換時間多少為宜
① 垃圾焚燒爐尾氣排放溫度是多少合格 標準是怎樣的
1、VOC的分解溫度一般在650——850之間,所有爐溫一般控制在800左右。隨著季節的變化、垃圾含水量、摻燒假煙比例、垃圾發酵程度的不同,垃圾在爐排的停留時間必須進行調整;合理調整垃圾在爐內的停留時間才能使垃圾穩定燃燒。
2、焚燒爐爐內溫度的高低取決於垃圾焚燒爐所要焚燒的物品種類,按類型可以歸類為液體廢物、氣體廢物、固體廢物,按照不同的處理程度,又可以分為城市垃圾焚燒、工業垃圾焚燒、危險廢物焚燒三種。每一種不同的焚燒對象還應細致到採用不同的爐型,這樣焚燒的效率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② 化工工業的焚燒爐執行什麼標准
化工工業的焚燒爐執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GB18484-2001)。具體內容如下:
3.2焚燒
指焚化燃燒危險廢物使之分解並無害化的過程。
3.3焚燒爐
指焚燒危險廢物的主體裝置。
3.4焚燒量
焚燒爐每小時焚燒危險廢物的重量。
3.5焚燒殘余物
指焚燒危險廢物後排出的燃燒殘渣、飛灰和經尾氣凈化裝置產生的固態物質。
3.6熱灼減率
指焚燒殘渣經灼熱減少的質量占原焚燒殘渣質量的百分數。其計算方法如下:
P=(A-B)/A×100%
式中:P-熱灼減率,%;
A-乾燥後原始焚燒殘渣在室溫下的質量,g;
B-焚燒殘渣經600℃(土25℃)3h灼熱後冷卻至室溫的質量,g。
3.7煙氣停留時間
指燃燒所產生的煙氣從最後的空氣噴射口或燃燒器出口到換熱面(如余熱鍋爐換熱器)或煙道冷風引射口之間的停留時間。
3.8焚燒爐溫度
指焚燒爐燃燒室出口中心的溫度。
3.9燃燒效率(CE)
指煙道排出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濃度之和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CE=CO2/(CO2+CO)×100%
式中:[CO2]和[CO]-分別為燃燒後排氣中CO2和CO的濃度。
3.10焚毀去除率(DRE)
指某有機物質經焚燒後所減少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DRE=(Wi-WO)/Wi×100%
式中:Wi-被焚燒物中某有機物質的重量;
Wo-煙道排放氣和焚燒殘余物中與Wi相應的有機物質的重量之和。
(2)焚燒爐進排氣切換時間多少為宜擴展閱讀
焚燒爐排氣筒中煙塵或氣態污染物監測的采樣點數目及采樣點位置的設置,執行GB/T16157。
在焚燒設施於正常狀態下運行1h後,開始以1次/h的頻次採集氣樣,每次采樣時間不得低於45min,連續采樣3次,分別測定。以平均值作為判定值。
焚燒設施排放氣體按污染源監測分析方法執行。焚燒殘渣熱灼減率監測,樣品的採集和制備方法執行HJ/T20。
焚燒殘渣熱灼減率的分析採用重量法。依據公式計算,取3次平均值作為判定值。
③ 固體焚燒爐設計二設計要求 1. 煙氣溫度不低於850℃; 2. 煙氣停留時間不短於2s; 3. 煙氣含氧量不低於6%;
1 是指爐焚燒時排除煙的溫度不能低於850℃ 目的是能使可燃物盡量燃盡
2 煙氣停留的時間不短於2秒 目的是給可燃物有足夠的(化學)反映時間
3 在燃燒排除的煙氣的氧含量不低於6% 目的是燃燒時能提供過量的空氣,以便於可然物燃燒時有足夠的氧氣,
④ 垃圾焚燒爐的使用規范有哪些
1.垃圾焚燒爐的年運行時間應在8000小時以上,垃圾焚燒系統的設計服務期限不應低於25年。
2.是垃圾池有效容積應按5-7天的額定垃圾焚燒量確定。垃圾池應設置垃圾滲濾液收集設施。垃圾焚燒爐
3.應保證垃圾在焚燒爐內得到充分燃燒,二次燃燒室內的煙氣應在不低於850℃的條件下滯留時間不小於2秒,焚燒爐渣熱灼減率應控制在5%以內,有條件時宜控制在3%以內。垃圾焚燒爐
4.必須設置袋式除塵器,去除焚燒煙氣中的粉塵污染物;氯化氫、氟化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應選用干法、半干法、濕法或其組合處理工藝對其進行有效去除。垃圾焚燒爐
5.應採取措施嚴格控制煙氣中二惡英的排放,包括:控制燃燒室內焚燒煙氣的溫度、停留時間與氣流擾動工況;減少煙氣在200℃-500℃溫度區的滯留時間。
焚燒爐的優點:
1、處理垃圾范圍廣泛 能夠處理工業垃圾、生活垃圾、醫院垃圾廢棄物、廢棄橡膠輪胎等。
2、燃燒熱效率高 正常燃燒熱效率80%以上,即使水份很大的生活垃圾,燃燒熱效率也在70%以上。
3、運行維護費用低 由於採用了許多特殊的設計以及較高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因此運行人員少(包括除灰渣人員在內一台爐僅需兩人),維護工作量也較少。
4、可靠性高,經過近20年運行表明,此焚燒爐故障率非常低,年運行8000小時以上,一般利用率可達95%以上。
⑤ 垃圾焚燒爐焚燒垃圾的排放控制要求
排放控制要求:
1.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專用焚燒爐排放煙氣中惡英類污染物濃度執行規定的限值。
2.獲得的監測數據不作為評價是否達到本標准排放限值的依據,但在這些時間內顆粒物濃度的1小時均值不得大於150mg/m3。
3。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與焚燒爐渣應分別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置。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應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如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應滿足GB16889的要求;如進入水泥窯處置,應滿足GB30485的要求。
4.生活垃圾滲濾液和車輛清洗廢水應收集並在生活垃圾焚燒廠內處理或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處理,處理後滿足GB16889的要求(如廠址在符合GB16889中第9.1.4條要求的地區,應滿足GB16889表3的要求)後,可直接排放。
近年來,我國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的規劃又有了新的要求,焚燒處理法雖然可以快速的解決垃圾帶給我們的危害,但同時也有可能在焚燒的過程中出現二次污染,這反而得不償失。
入爐廢物要求:下列廢物可以直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置:由環境衛生機構收集或者生活垃圾產生單位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由環境衛生機構收集的服裝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為城市生活服務的行業產生的性質與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堆肥處理過程中篩分工序產生的篩上物,以及其他生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態殘余組分。
按照HJ/T228、HJ/T229、HJ/T276要求進行破碎毀形和消毒處理並滿足消毒效果檢驗指標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中的感染性廢物。在不影響生活垃圾焚燒爐污染物排放達標和焚燒爐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可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置,焚燒爐排放煙氣中污染物濃度執行表4規定的限值。
每次故障或者事故持續排放污染物時間不應超過4小時。焚燒爐每年啟動、停爐過程排放污染物的持續時間以及發生故障或事故排放污染物持續時間累計不應超過60小時。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期間,應建立運行情況記錄制度,如實記載運行管理情況,至少應包括廢物接收情況、入爐情況、設施運行參數以及環境監測數據等。運行情況記錄簿應按照國家有關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進行整理和保管。
⑥ 垃圾焚燒爐怎樣進行操作
1、注入燃料,接通電源,啟動助燃開關,爐內溫度達到自燃溫度,將生活垃圾投入爐內,關閉助燃開關,啟動自燃開關,生活垃圾保持自燃狀態,自燃至完全碳化為止。
2、焚燒後的碳化物需要選擇
地點(遠離水源地和居民區)進行掩埋,徹底杜絕病菌的傳播。
不同的垃圾在爐內停留的時間是不一致的,司爐必須根據垃圾的乾燥程度和焚燒效果合理調整停留時間才能讓垃圾穩定燃燒和徹底燃燒。垃圾進入鍋爐後首先利用爐膛熱量在一、二區爐排上乾燥,然後在第三、第四區爐排上焚燒,然後在五區爐排上燃盡。各級爐排的停留時間太長影響垃圾處理,太短又影響醫療垃圾焚燒爐效果。為了讓垃圾在爐內得到充分乾燥,垃圾在一二區爐排上的停留時間一般根據V1的速度調整,正常燃燒時V1的速度一般放置在40%-60%,停留時間約在30-50分鍾,在三區垃圾燃燒狀況不佳和垃圾發酵不好、水分較多時,可以適當降低V1的速度,延長停留時間;在垃圾發酵良好、水分含量少、摻燒假煙時,可適當調快爐排V2的速度,正常燃燒時一般之餘30%-60%之間,垃圾在三四五區的停留時間約40-60分鍾,燃燒狀況不佳時可適當減慢V2的速度,在垃圾發酵良好、水分含量少、摻燒假煙時,根據燃燒狀況、爐膛溫度、蒸汽負荷、五區的燃盡程度等可適當調快V1、V2的速度。總之,隨著季節
的變化、垃圾含水量、摻燒假煙比例、垃圾發酵程度的不同,垃圾在爐排的停留時間必須進行調整;合理調整垃圾在爐內的停留時間才能使垃圾穩定燃燒。
⑦ 焚燒爐的執行標准
符合國家對焚燒爐的執行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5日)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08年8月1日)
《小型焚燒爐技術條件》JB/T10192-2000
焚燒法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剩空氣量與被處理的有機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廢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是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
焚燒的主要目的是盡可能焚毀廢物,使被焚燒的物質變為無害和最大限度地減容,並盡量減少新的污染物質產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對於大、中型的廢物焚燒廠,能同時實現使廢物減量、徹底焚毀廢物中的毒性物質,以及回收利用焚燒產生的廢熱這三個目的。
焚燒法不但可以處理固體廢物,還可以處理液體廢物和氣體廢物;不但可以處理城市垃圾和一般工業廢物,而且可以用於處理危險廢物。危險廢物中的有機固態、液態和氣態廢物,常常採用焚燒來處理。在焚燒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時,也常常將垃圾焚燒處理前暫時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和臭氣引入焚燒爐焚燒處理。
焚燒適宜處理有機成分多、熱值高的廢物。當處理可燃有機物組分含量很少的廢物時,需補加大量的燃料,這會使運行費用增高。但如果有條件輔以適當的廢熱回收裝置,則可彌補上述缺點,降低廢物焚燒成本,從而使焚燒法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環保焚燒爐主要設備介紹
1、焚燒爐主要系統介紹
整套處理系統由下列幾部分組成:助燃系統、焚燒系統、集塵器系統,電控系統。
2、焚燒爐進料方式
由於本焚燒爐屬於特製,採用人工投料的方式。手動將動物屍體放入焚燒爐內。安全起見,投料應在火勢微弱的時候進行。進料口設操作平台,方便投送物料操作及維修。
3、焚燒爐助燃系統
助燃系統主要設備為燃氣燃燒器
助燃系統的作用是點火開爐和輔助物料焚化(當物料熱值較低時,不能維持自身的燃燒時),天燃氣燃料和空氣在燃燒器燃燒頭內混合燃燒並可以通過調節燃燒空氣和燃燒頭獲得最佳的燃燒參數,燃燼氣體在燃燒頭內再循環,可以使污染物,尤其是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降到最低。具有全自動管理燃燒程序、火焰檢測、自動判斷與提示故障等功能。燃燒器能在程式控制器的控制下,進行自動點火。燃燒器具有自動點火、滅火保護、故障報警等功能和火焰強度大,燃燒穩定,安全性好,功率調整大等特點。燃燒器可以手動調節空氣流量從而改變火焰大小;內置調壓閥,保證出口氣壓穩定;同時也可通過調整供氣壓力來調節燃氣量的大小。
4、焚燒爐焚燒系統
爐本體
爐本體是由耐火材料、保溫材料、絕熱材料砌築在爐排上部的腔體,外包鋼板以防煙氣泄漏並使爐本體表面溫度小於50℃。在爐本體側面設有檢修門,輔助點火燃燒器也在側面。爐本體設有操作台。
在爐膛內煙氣從下向上沖刷物料,將物料中的水分烘乾,使物料及時著火.而且前後拱耐火材料蓄熱又輻射物料,從而保證了物料燃燒溫度。延長了煙氣的停留時間,使物料及飛灰中的有機物燃燒完全,提高了有害物質的銷毀率。
爐本體以高溫耐火材料做襯,中間是隔熱材料,外層是保溫材料,可減少爐本體的熱損失,提高焚燒效率;外表用鋼板作保護層,防止漏風;採用的耐火材料是我司與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共同開發的一種耐酸性煙氣腐蝕、耐高溫、高強度的耐火材料。
5、焚燒爐尾氣處理系統
集塵器系統
本方案都採用離心式除塵器――旋風除塵器,對焚燒後的煙氣進行除塵。集塵系統分別由三部份組成:集塵圓筒、倒錐和排氣風管組成。集塵系統的作用是將焚燒物料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顆粒粉塵收集在一起,便於集中清理,同時,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起到凈化環境的作用。
集塵系統工作原理: 焚燒物料產生的煙氣中含有的顆粒粉塵在引風機強大的吸力作用下到達旋風除塵器(俗稱集塵桶)。旋風除塵器是利用離心降落原理從氣流中分離出顆粒粉塵的設備。旋風除塵器上半部份為圓錐形,當含塵氣體從圓筒上側的進氣管的切線方向進入時,獲得旋轉逆動,分離出粉塵後從圓筒頂的排氣管排出,粉塵顆粒自錐形底落入集塵圓筒中。
6、焚燒爐電控系統
配電櫃包括:全套設備的供電主電源、單台設備的分供電控開關;全套設備和單台設備的起停控制以及保護迴路、報警等;操作面板等.採用集中控制,其中有些設備為了操作觀察的方便設置在現場控制。
實現了所有設備的手動操作的功能和控制櫃面板操作,實現了對整個系統監視、報警等功能,提高了系統控制的可靠性。
最重要的功能,保證了對不同的物料,在不同的燃燒過程中的優化控制,從而保證了物料的充分燃燒和排除煙氣的質量。對於燃燒機的優化控制還降低了燃燒機的用油量,使運行成本大幅降低。
&可以對設備順序開停機過程鎖定
&斷電保護裝置
&過負荷保護(電氣)
&報警功能
電控系統不僅僅對燃燒室的燃燒溫度進行閉環控制,對它們的供氧量進行閉環控制,協調它們間的控制,使這個系統控制結果和各過程的控制都能夠達到要求,使整個系統處於閉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