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所有不平等條約總賠款多少
『壹』 近代清朝簽定的不平等條約到底有多少合計賠了多少錢
針對這個問題,有學者作過統計。
咱們先來說說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第一次鴉片戰爭還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簽訂了《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和《天津條約》,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等等。
甲午戰爭戰敗後,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交收遼南條約》,在其他列強的干預下,清政府出3千萬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的權益。
另外就是《馬關條約》的賠款。這筆賠款數額僅次於《辛丑條約》。《馬關條約》中規定,賠款數額為2億兩,分八次交清,第1次5000萬兩於批約後6個月內交清,第二次5000萬兩於批約後12個月內交清,其餘分6次交清,自第2年起每年交一次。
在賠款上,日本人對大清是非常狠地。條約還規定,「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如從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3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利息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於應付本銀扣還外,余仍全數免息」。
為了籌集償付日本的賠款,也出於免交利息,並盡早撤除駐威海衛日軍的考慮,財政困窘的清政府被迫先後於1895年、1896年和1898年訂立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續、借款合同,共借債約庫平銀3億兩。
『貳』 1842-1937中國被迫簽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
1、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主要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2、1843年7月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主要內容: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3、1844年10月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主要內容: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4、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共賠款1600萬兩白銀,開十處通商口岸,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在此期間,英法聯軍焚毀北京西郊圓明園。
5、188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賠款白銀兩億兩,增開4處通商口岸,割讓台灣島,澎湖列島給日本,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6、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賠償4億白銀,清政府完全變為列強工具。
(2)中國所有不平等條約總賠款多少擴展閱讀:
《辛丑條約》簽訂的歷史背景
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華侵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聯合進兵中國。
1900年6月,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佔領北京。侵略軍在華屠殺人民,掠奪財物,踐踏中國主權。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鴻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軍增至10萬分別入侵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並進兵山西。沙俄還單獨出兵17萬分六路入侵中國東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