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造谷種沉水需要多少時間
Ⅰ 水稻浸種需要多長時間
水稻浸種的這個時間的原則的話,是讓種子充分的吸住水分,也根據地區不同而時間不同,像湖南的早稻一般在三月中下旬搶龍尾暖頭播種,我們要提前關注天氣預報在出現相對無雷電晴暖天氣的前5-6天開始浸種催芽。
Ⅱ 谷種浸泡多少小時最佳,谷種的品種有多少
稻穀種子的浸泡時間因水溫而異,水溫為20℃以下時,種子的浸泡時間一般為48-72小時左右,水溫為20-25℃時,種子的浸泡時間一般為30-48小時左右,水溫為25℃以上時,種子的浸泡時間一般為24-30小時左右。水溫為25℃時,隨著浸種時間的延長種子的發芽會逐漸降低。
一、谷種浸泡多少小時最佳
1、水溫為20℃以下時,谷種一般可浸泡48-72小時左右,水溫為20-25℃時,谷種一般可浸泡30-48小時左右,水溫為25℃以上時,谷種一般可浸泡24-30小時左右。
2、水溫為25℃時,隨著浸種時間的延長會導致種子的發芽慢慢下降。穎殼閉合不緊的秈稻以及少數粳稻具有較快的吸水速度,所以需在5月份上中旬播種的稻種,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但不能超過60小時。
3、需在5月20日之後進行塑盤拋秧以及6月份上中旬播種的直播稻,所有谷種只需浸泡24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浸種時間延長,則種子的發芽率會下降。
二、谷種的品種有多少
1、糯稻
(1)該品種的花果期一般為7-8月份,株高為1米左右,莖桿直立,呈圓柱狀,葉鞘的長度和節間長度相近。
(2)該品種的分布范圍較廣,我國主要稻區均選育了符合當地市場環境、地理環境的糯稻品種,北方稻區以粳型糯稻為主,南方地區則培育了糯稻和秈粳(福建、長江中下游育成的糯稻品種較多,且產量較高)。
(3)該品種是普通水稻的粘性變種,和其他稻穀的主要區別為其所含的澱粉以支鏈澱粉為主。
2、粳稻
(1)早稻的生長期通常為90-120天,中稻的生長期通常為120-150天,晚稻的生長期通常為150-170天,播種時間、收獲時間因地而異。
(2)該品種的生長期較長,較耐寒,所需的日照時長較短 ,主產地區為我國黃河流域、北部及東北部,在南方主要分布於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方。
(3)粳稻碾出的大米為“粳米”,其米質富含蛋白質,粘性較大。
3、秈稻
(1)該品種的株型鬆散適中,株高一般可超過1米,莖稈較軟,葉片的顏色一般為淡綠色(較寬),劍葉的開度較小,大多數為無芒或具有短芒。
(2)該品種的結實率和成穗率一般可超過80%,糙米率為80%左右,精米率為70%左右,堊白粒率低於30%,直鏈澱粉含量為15.42%,蛋白質的含量為8.2%,賴氨酸含量為0.3%。
(3)該品種屬於栽培稻中的一個亞種,適合在低緯度、低海拔的濕熱地區種植。
4、早稻
早稻一般指南方秈稻,栽培時間、成熟時間較早(長江流域的適宜播期為3月份下旬至4月份上旬),所產出來的大米為早秈米,別稱“早米”,其口感相對較差,一般被作為儲備糧或工業糧。
5、晚稻
(1)該品種是指成熟期或插秧期較晚的水稻,生育期通常為150-170天左右。
(2)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的平均畝產量為911.7公斤。
Ⅲ 稻穀種子發芽要泡多久,谷種的品種
若水溫為20℃以下,浸種時間一般為48-72小時左右,若水溫為20-25℃,浸種時間一般為30-48小時左右,若水溫為25℃以上,浸種時間一般為24-30小時左右,水溫為25℃時,隨著浸種時間的延長種子的發芽率會逐漸降低。穎殼閉合不緊的秈稻以及少數粳稻,可適當延長浸種時間。
一、稻穀種子發芽要泡多久
浸泡谷種是為了讓稻穀充分吸收在發芽時所需的水分,當谷種吸收的水分達到本身重量的26%便可發芽,但谷種吸收水分的速度取決於溫度,吸足發芽水分的所需時間和水溫有關。
1、當水溫為20℃以下時,種子一般需要浸泡48-72小時左右;當水溫為20-25℃時,種子一般需要浸泡30-48小時左右;當水溫為25℃以上時,種子一般需要浸泡24-30小時左右。
2、水溫為25℃時,隨著浸種時間的增加會逐漸降低種子的發芽率。穎殼閉合不緊的秈稻以及少數粳稻,其吸水速度較快,所以需在5月份上中旬播種的水稻種子可適當延長浸種時間,控制在60小時以內即可。
3、需要在5月20日之後進行塑盤拋秧、6月份上中旬種植的直播稻,種子的浸泡時間需控制在24小時左右,若延長浸種時間,則會降低種子的發芽率。
二、谷種的品種
1、早稻
(1)早稻一般為南方秈稻,其栽培時間和成熟時間較早(在長江流域的播期以3月份下旬至4月份上旬為宜),所產出來的大米為早秈米,也稱早米。
(2)早秈米的口感相對較差,一般被當作工業糧或儲備糧。
2、晚稻
(1)晚稻是指插秧期(或成熟期)較晚的水稻品種,其生育期一般為150-170天左右。
(2)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的平均產量為911.7公斤/畝。
3、秈稻
(1)秈稻屬於栽培稻中的一個亞種,適合種植地區為低緯度、低海拔的濕熱地區。
(2)秈稻的株高一般可達到1米以上,株型鬆散適中,其莖稈較軟,葉片較寬,顏色通常為淡綠色,劍葉的開度較小,大多為無芒或短芒。
(3)秈稻的結實率和成穗率一般可超過80%,精米率為70%左右,糙米率為80%左右,堊白粒率低於30%,蛋白質的含量為8.2%,賴氨酸含量為0.3%,直鏈澱粉含量為15.42%。
4、粳稻
(1)根據播種期、生長期、成熟期的差異,粳稻可分為早粳稻、中粳稻、晚粳稻這3種。
(2)早粳稻的生長期一般為90-120天,中粳稻的生長期一般為120-150天,晚粳稻的生長期一般為150-170天。其播種期和收獲期因各地區的氣候條件等因素而異。
(3)粳稻對日照時長的要求不高,但生長期較長,且比較耐寒,主產於我國黃河流域、北部、東北部,在南方主要分布於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區。
(4)粳稻碾出的大米為“粳米”,其米質具有較強的粘性,富含蛋白質。
5、糯稻
(1)糯稻為普通水稻的粘性變種,該品種和其他稻米的主要區別為它所含的澱粉以支鏈澱粉為主。
(2)糯稻的株高一般為1米左右,莖桿呈直立圓柱狀,葉鞘的長度和節間相近,花果期一般為7-8月份。
(3)糯稻的分布范圍較廣,我國主要稻區均選育了符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市場環境的糯稻品種,其中北方稻區以粳型糯稻為主,南方則培育了糯稻、秈粳,尤其以長江中下游和福建育成的糯稻品種較多,且產量較高。
Ⅳ 水稻浸種時間由浸種水的溫度來確定,水溫累計達到多少度才算浸種完成
稻穀吸足發芽水分所需浸種的時間,因水溫而不相同。日平均氣溫18℃以上需浸種48 - 60 小時, 18℃以下需浸60-72 小時,少數品種需更長一些(如鹽稻8號)。傳統的發芽率測定規定,水稻在30℃水溫中浸24小時後,置於30℃或20-30℃發芽床上,10天後測定發芽。
一、浸種原理
水稻浸種過程就是種子的吸水過程,種子吸水後,種子酶的活性開始上升,在酶活性作用下胚乳澱粉逐步溶解成糖,釋放出供胚根、胚芽和胚軸所需要的養分。當稻種吸水達到谷重24%時,胚就開始萌動,稱這為破胸或露白。當種子吸水量達到谷重40%時,種子才能正常發芽,這時的吸水量為種子飽和吸水量。達到這一吸水量的時間,一方面受浸種水溫影響,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種子吸水越快,達到飽和吸水量時間越短。另一方面受水稻品種和組合類型影響。由於雜交水稻吸水後酶的活性較強,故雜交水稻種子的浸種時間要比常規稻種子的浸種時間要長。
二、浸種前的種子處理
浸種前必須進行曬種,曬種能利用太陽光譜的短波光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同時,曬種後能增進種子內酶的活性,進而提高發芽勢,使其出芽快整齊。
曬種的方法是將谷薄薄地攤在水泥地或曬場上(溫度太高時,種子不應直接曬在水泥板上),早稻種子搶晴曬兩個太陽日,晚稻曬一天,曬時勤翻動,使種子乾燥度一致,曬後進行選種並注意讓種子晾透3小時以上,等種子散熱後再浸種。
選種是浸種前不可缺少的工作。選種一般採用風選和水選兩種方法進行,風選是在曬種後用風車或自然風揚凈,揚去種子空殼、枝梗和雜物以及黴菌孢子,風選後再用篩子過篩,篩去雜粒和細粒及芽谷和稗粒。
經過風選和篩選後,常規稻種子再用黃泥水或鹽水進行水選(此方法比較繁,群眾不易接受),黃泥水選種的方法是用20公斤左右的黃泥加50公斤的清水。而鹽水選種的方法是用7.5公斤食鹽加50公斤水,配液後用一個雞蛋放在液面上測定濃度,把濃度調整為至雞蛋露出壹分硬幣大小的空隙為度,浸種液濃度調好後把種子倒入水中充分攪勻,撈出浮在液面上的空粒,秕粒和蟲蛀粒,保留飽滿一致的種子。雜交稻浸種時一般不經過水選,因為揚去空粒後,保留下來的部分秕粒仍然具有一定的發芽力,只要做到分級浸種稀播,勻播並在秧苗期間注意管理,秕粒秧苗同樣能育成壯秧。根據上述浸種原理,浸種的主要目的是使種子破胸整齊發芽快,並且出苗一致有利於培育壯秧。
三、常規稻種的浸種方法
常規稻種浸種一般採用葯劑消毒法和少浸多洗法。葯劑消毒浸種常使用的葯劑有強氯精、402、石灰水和福爾馬林等。
(一)強氯精消毒方法:強氯精消毒法是先將水選 後的種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時,然後換入300倍液的強氯精中浸入12小時,或採用目前市場上供應的10克重量包裝的小袋強氯精加3.5公斤水浸3公斤種子,浸後反復沖洗種子,徹底去掉葯味再行催芽。
強氯精是一種抗菌劑,浸種後對細菌性條班病、白葉枯病、惡苗病及稻瘟病菌有獨特的殺滅作用,其好處一是控制外地引進種子帶來的菌源,使之不在當地流傳為害;二是種子處理後殺滅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可以減少大田生長期間的用葯次數和用葯量。
(二)402浸種法:402也是一種抗菌劑,浸種後能有效地殺死附在種子表面的稻瘟病菌和惡苗病菌。具體用法是70%的402配成4000倍液,浸種48小時,浸後反復沖洗干凈,再行催芽。浸種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用手接觸葯物,如接觸則應趕快用肥皂洗清,同時配葯和浸種最好在木桶中進行,不要用金屬器具配葯浸種,以免葯劑分解失效及腐蝕金屬器具。
(三)石灰水浸種法:石灰水浸種是一種傳統的浸種消毒方法。其具體做法是:稱取石灰0.5公斤,用紗布包好,然後放入50公斤水中溶解過濾,再把種子倒入溶解了的石灰水中浸40-50小時,浸後將稻種洗干凈,再行催芽。石灰水浸種時注意在浸種過程中不要攪動水面,以免打破石灰水表面的膜狀體,導致空氣侵入而影響消毒效果。
(四)少浸多洗法:少浸多洗法是在上述消毒浸種(除石灰水浸種外)的基礎上,以增加洗種次數來減少浸種時間,即在浸種過程中,用皮手套擦洗種子3-4次,洗凈粘附在種子表面上的泥土,病菌和其它有阻於種子吸水的物質,活化種子表面組織,使種子吸水速度加快,一般可減少浸種時間6-8個小時。此辦法用於種子質量較差和含有部分芽谷或含有部分黑粉菌粒的稻種所採用,目的是縮短浸種時間,避免部分芽谷用黑粉菌粒浸種時間過長產生發酵、發臭現象。
四、雜交稻種的浸種方法
雜交稻種的浸種方法和常規稻浸種在時間上有著明顯的差異。由於雜交稻種子體內活性較強,吸水後呼吸作用明顯加大,而且催芽時不耐高溫,尤其是在制種時採用了較高用量的九二0生長激素,有可能部分殘留在種子內,使得雜交稻種吸水後發芽速度較快,因此,採用短時間浸種是雜交稻種的一大特點。下面介紹幾個方法。
(一)分級浸種方法。目前生產上應用的雜交稻種子,由於不育系異交率低,配組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不飽滿的種子,這些不飽滿種子芽子較小,但發芽後仍然能成苗,插到本田內仍有一定的增產優勢。因此,浸種時必須進行清水分級,並進行分級催芽和播種育秧。如果混在一起浸種,一方面催芽時半飽滿種子易燒芽;另一方面播種後在秧田內受到壯苗壓擠,得不到足夠的養分和光照,難以長成壯秧,插到本田內,其增產效果較差。
分級浸種的方法是在清水選種時,把浮在水面上的不飽滿種子撈起,然後將這些不飽滿種子採用下述短時間浸種方法進行分級浸種和催芽。但是有些雜交稻種子內含有部分黑粉病粒,這部分黑粉粒重量輕,清水選種時和不飽滿種子一起浮在水面上,碰到這種情況,如果黑粉粒較少,可以採用葯劑浸種的辦法殺死黑粉病菌進行分級浸種,但如果種子內黑粉病粒較多,上浮的種子不宜作種用。
(二)間歇浸種方法。間歇浸種又稱干濕交替法,有些地方也稱做「兩泡一露」或「三泡兩露法」。其原理是,在浸種過程中,把種子從水中撈出瀝干若干小時後再行浸種。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長時間悶浸,使稻種產生異味和發酵;另一方面是在種子晾乾期間,其種子內水份照樣通過種子細胞膜的傳遞滲透到胚乳和胚中去,而種子外部的通透性加強,有利於種子破胸整齊、成秧率提高。具體方法是:先將種子倒入清水中浸種10小時,然後撈起種子晾乾4小時,再倒入300倍液強氯精中消毒10小時,浸後徹底沖洗干凈再行催芽。這種方法叫做兩泡一露法。同時也可採用三泡兩露法,三泡兩露是在浸種過程中增加一次露種,具體做法是:先將種子倒入清水中浸8小時,浸後撈起種子晾乾4小時,再倒入新鮮清水中繼續浸泡4小時,然後倒入300倍液強氯精中浸6小時,浸後反復沖洗干凈再行催芽。採用三泡兩露方法時,盡量避免用手接觸葯劑,最好是採用換桶的辦法,將種子和葯液濾到另一桶子中,等種子晾乾後再換回原桶中浸種。
(三)含有芽谷的雜交種浸種方法。隨著制種使用九二0生長素的用量增加,以及制種後期常遇到多雨天氣、致使種子在植株上吸足水分,加之九二0激素的作用,往往提早打破休眠期,使種子即刻發芽,發芽率重者達30%以上,輕者也不少於1—3%,這部分芽谷雖然浸種前經過篩選,但短芽谷種子仍佔一定比例。由於短芽谷的存在,給浸種催芽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含有芽谷的雜交種浸種必須採用相應的浸種方法和措施,才能避免芽谷稻種吸水時間過長而產生發酵發臭的現象。
含有芽谷的雜交稻浸種方法採用短時間浸種法,又稱浸種催芽交替法。具體做法是將芽谷稻種放入溫水中浸它8—10個小時,浸後即行催芽,實行種子邊催芽邊滲水的辦法,適當增加催芽過程的淋水次數。同時對含有芽谷種子的浸種還可以採用間歇浸種結合少浸多洗法同時進行。
浸種催芽交替法的主要特點有如下幾點:一是能使部分芽谷在短時間內不發臭,不發酵;二是這部分芽谷在吸足一定水分後大部分還有發芽能力,只不過發芽勢和成苗率相應低一些,成了苗的芽谷,採用有效的秧田管理措施同樣能達到壯秧的指標;三是浸種催芽交替進行能使種子表面光澤度好,通透性強,並且在一定時間內能吸足水分均衡破胸;四是相應提高了種子的發芽率,其發芽勢較強,能達到根粗芽壯的目的。
Ⅳ 谷種怎麼浸泡,需要浸泡幾個小時浸泡之後要注意什麼
夏季浸泡谷種以半浸半晾為宜。
浸泡方法
谷種放入三倍加有種子消毒劑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時,取出洗凈,袋子裝好掛起來晾在避開太陽直射處,晾半天浸半天,每次起水都要洗,二天半以後就可以播種了。
注意事項
第一次浸泡消毒後,一定要反復洗多次,洗凈消毒劑,撈去不飽滿種子,以後浸泡最好在無污染的流水中浸泡。
Ⅵ 種子在水裡浸泡多長時間可以播種
1.根據種子類型不同一般5-12小時,種子殼越厚,浸泡時間越長。
2.種子泡水叫做浸種。浸種的目的是使種谷較快地吸水,達到能正常發芽的含水量。乾燥的種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動非常微弱,處於休眠狀態。
3.種子吸收水分後,種皮膨脹軟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隨著水分進入細胞,種子中的酶也開始活化。由於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強,胚乳貯藏的不溶性物質也逐漸轉變為可溶性物質,並隨著水分輸送到胚部。種胚獲得了水分、能量和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溫度和氧氣條件下,細胞才開始分裂、伸長,突破穎殼(發芽)。可見,要使種子萌發,首先必須使它吸足水分。
(6)早造谷種沉水需要多少時間擴展閱讀
1.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種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體胚珠得到母體的保護,並像哺乳動物的胎兒那樣得到充足的養料。種子還有種種適於傳播或抵抗不良條件的結構,為植物的種族延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植物能夠代替蕨類植物取得優勢地位。
2.種子是種子植物的繁殖體系,對延續物種起著重要作用。種子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葯用(如杏仁)、調味(如胡椒)、飲料(如咖啡、可可)都來自種子。植物、大樹、花草也是種子繁殖而來。.許多種子能進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3.種子是種子植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繁殖。種子的形狀、大小、色澤、表面紋理等隨植物種類不同而異。種子常呈圓形、橢圓形、腎形、卵形、圓錐形、多角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