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文水縣下曲想鄉有多少人口

文水縣下曲想鄉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2-26 10:18:45

❶ 文水特色民居500字

文水縣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西依呂梁山,東臨汾河水,位於汾河谷地中部。文水縣東隔汾河與祁縣、平遙縣相望,南與汾陽市接壤,西與呂梁市離石區交界,北與交城縣、清徐縣相鄰。文水縣總面積1064.4平方公里,耕地60萬畝,山地平原各半,是山西省的農業縣。至2012年,文水縣下轄7個鎮、5個鄉,199個行政村,總人口426285人。

文化藝術編輯
宗教
文水縣是山西省宗教工作重點縣,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信教群眾10300人,分布在12個鄉鎮197個村,占總人口的2%,有教職人員43人。
天主教於1746年傳入文水縣,有信教群眾2200人,除18歲以下慕道友外,實有教徒1412人,其中男640人,女772人,分布在7個鄉鎮39個村。有兩個天主教聚居村,西城鄉新立村和南安鎮小南安村,其中新立村是呂梁市最大的天主教聚居村,有860人。有天主教堂三所,分別在新立村、小南安村、北峪口村,新立村有教會醫院一所,有修女院一所,有神甫3名,修女10名。批準的天主教活動場所五處,分別在新立村、小南安村、北峪口村、南庄村、北齊村。
基督教於1912年傳入文水縣,有信教群眾6000人,除慕道人員外,正式受洗教徒2417人,其中,男565人,女1852人,分布在全縣12個鄉鎮123個村,有長老2人,執事24人,批準的活動場所九處:土堂村、開柵村、武良村、門世村、大象村、百金堡村、下曲村、東石侯村、武陵村。有基督教堂兩所,分別在門世村和土堂村。
佛教傳入文水縣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有信教群眾2100人,批準的佛教活動場所三處,分別是開柵鎮武陵村觀音寺,胡蘭鎮王家堡村觀音寺,孝義鎮上賢村梵安寺。有比丘3名,比丘尼1名。文倚村、方圓村、南庄村、土堂村、西街村、北街村、北關村、東庄村、南安村等地也有佛教徒。
傳說
上賢塔傳說
上賢塔由於古塔屢次遭劫而不毀,民間便給它披上神秘色彩。相傳,古代有星相家察知上賢村一帶風水極佳,將出真龍天子,於是皇帝傳旨命能工巧匠修建此塔以鎮,故上賢塔又名「鎮龍塔」。塔高聳入雲,擋住了擔山趕太陽的二郎神的去路。二郎神勃然大怒,揮起扁擔,連擊兩下,將塔截為三段。塔頂落在了距上賢村15公里處的鹼場村,塔根震到了2.5公里以外的冀村,只留下少半截塔身在上賢村。二郎神歇擔放山的地方,因山落土,留下了兩座小山,就是如今的上賢坡。
狄青傳說
傳說狄青乃是天界武曲星君下凡;又說狄夫人乃西夏雙陽公主。戲曲舞台上歌頌狄青的劇目如《珍珠烈火旗》《狄楊合兵》等,歷代吟詠狄青的詩詞如:狄武襄吟(明)。
鳳凰城傳說
文水城因狀似鳳凰,故有鳳凰城之稱。民間傳說,在文水城快修成時,忽然有位白發老翁對領工人員說:「這座城頭枕子夏山,足踏文峪河,古有『鳳鳴岐山』,你們來個『鳳鳴西山』豈還甚好」。說罷飄然離去。官府按照老翁提示,將東西重門改向朝南開,東與私評村、西與土堂村連起來,為鳳凰的兩翅,北重門向東開,與北關連起來,為鳳凰之頭:重南門朝南開,與南關連接,為鳳凰的尾巴;岳村、冀周兩村為鳳尾上的長翎。又在城內中心處蓋了1座市樓,在市樓底下打了1眼水井,為鳳凰的心臟;在北關的北頭蓋了1座真武閣,閣的左右各鑿水井1眼,為鳳凰的雙眼。同時,在北門外立一照壁,壁上鑲刻「鳳凰城」三個字。從此,文水鳳凰城的美名便遠近傳揚。
曲藝
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民間原生態打擊樂,隊伍龐大,道具服裝種類特多,起源於祭祀文祀和農耕文化。
橋頭大鼓
橋頭大鼓是流傳於文水民間的一種打擊樂,因源於文水縣橋頭村,主奏樂器又是一種罕見的巨鼓,故名。大鼓又稱「九龍混天雷公鼓」,直徑12尺,高約4尺,由4名鼓手分站東、南、西、北敲擊。64名鐃鈸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擁在大鼓周圍,一半持重達4斤的大鐃,一半持重達7斤的大鈸。傳世鼓譜為《龍游八卦雷公鼓》。
文水長拳
文水長拳左家拳是北方武術拳種的一種,由清朝著名鏢師左昌德始創,已有近二百年歷史。孝子渠村座落在文水縣城西南,背靠呂梁山,世稱「拳窩子」。
馬西鐃
馬西鐃是一種古老獨特的民間音樂,流傳於馬西一帶。演奏時,以鐃為中心,鈸、鏃、鼓陪襯,故稱「馬西鐃」。
跌雜則
跌雜則是流傳於文水縣一帶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從民謠、民諺、民間雜話中逐漸集中、提煉、綜合而形成。用一人多角、合轍押韻的方式敘述故事。文水跌雜則內容豐富,語言順口易記,傳唱至今。
福勝鑼鼓
福勝鑼鼓是流傳於文水縣閆家社一帶的一種打擊樂。其淵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遠古時期,文水境內有一「小鴨村」。村民為了防止野獸糟蹋莊稼,就採取敲鑼打鼓的方式驚嚇野獸,喜慶活動也常用來表演助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原始的打擊樂。
劉三推車
劉三推車是一個以唱、舞,貫傳整個表演過程的舞蹈,它邊舞邊唱,形式活潑。角色一生一旦。「劉三推車」清光緒年間由祁縣民間老藝人雙龍師傅傳入文水。
三弦書
三弦書是各種說唱藝術的總稱,是用帶有表演動作的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現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逗樂取笑的一種藝術形式。文水三弦書是文水特有的曲藝藝術之一。
混秧歌
混秧歌是一種不上舞台的地攤攤民間廣場打擊樂。所用樂器有:一面銅鑼,一個響環,腰鼓數面,鏇子和手鑼若干,鐃鈸、水餃各一付。演奏時,每人一件樂器由銅鑼開頭,響環指揮,圍成一圈敲打。
跑報子
跑報子是流傳在文水縣平川地區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起源於接麻衣仙姑,抬龍王祈雨活動,曾流行在文水一帶,盛行於明清時期。
三南抬閣
三南抬閣又稱「三南桌棍」,亦叫鐵棍,指人們抬著一個用竹、木或鐵質材料扎制而成的類似樓閣或戲台的架子進行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流行於文水縣東北區域的南庄鎮和西城鄉一帶。

❷ 1988年福建省建陽市漳墩鄉龍安村人口

有1285人。
龍安村位於建陽市漳墩鎮的東部,1988年全村有292戶、1285人。
建陽是福建最早設立的五個縣治之一,歷史上,特別是宋代曾以圖書之府和理學名邦聞名於世,偉大的思想家、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建陽考亭,著書立說,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

❸ 山西文水在哪裡距離太原遠嗎

文水縣位於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脈東麓,東靠汾河,與祁縣、平遙相望,西依呂梁山,與離石交界,北與交城、清塗相鄰,南與汾陽接壤。東經112°03′,北緯37°27′。總面積1064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郵編:032100。代碼:141121。區號:0358。拼音:Wenshui Xian。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文水縣轄7個鎮、5個鄉、199個行政村:鳳城鎮、開柵鎮、南庄鎮、南安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南武鄉、西城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因境內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年)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稱文水縣。1958年並入汾陽縣,1959年復置縣。
2000年,文水縣轄7鎮11鄉:城關鎮、南安鎮、開柵鎮、南庄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溝口鄉、宜兒鄉、南武鄉、西城鄉、南白鄉、上曲鄉、南齊鄉、北張鄉、西槽頭鄉、馬西鄉、蒼兒會鄉。總人口401641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4800 開柵鎮 31213 南庄鎮 21455 南安鎮 17531 劉胡蘭鎮 31201 下曲鎮 26829 孝義鎮 27914 溝口鄉 2289 宜兒鄉 27893 南武鄉 22372 西城鄉 25725 南白鄉 16903 上曲鄉 13027 南齊鄉 14265 北張鄉 26791 馬西鄉 12435 西槽頭鄉 15323 蒼兒會鄉 367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文水縣基本完成撤並鄉鎮工作。經山西省人民政府2001年1月12日晉政函(2001)16號函《關於文水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批准,文水縣鄉鎮調整情況如下:一、將溝口鄉和宜兒鄉並入城關鎮,設立鳳城鎮。以原溝口鄉、宜兒鄉及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鳳城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城內大陵街118號原城關鎮辦公樓內。二、將蒼兒會鄉並入開柵鎮,設立新的開柵鎮。以原蒼兒會鄉和開柵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開柵村。三、將上曲鄉並入劉胡蘭鎮,設立新的劉胡蘭鎮,以原上曲鄉和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劉胡蘭村。四、將南白鄉並入南安鎮,設立新的南安鎮,以源南白鄉和南安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南安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南安村。五、將南齊鄉並入下曲鎮,設立新的下曲鎮,以原南齊鄉和下曲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下曲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下曲村。六、原南庄鎮、孝義鎮、西城鄉、南武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建制保持不變。
2001年,文水縣轄7鎮、5鄉:城關鎮、南安鎮、開柵鎮、南庄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南武鄉、西城鄉、北張鄉、西槽頭鄉、馬西鄉。

概況
[編輯本段]
文水,因境內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位於太原盆地西緣 ,呂梁山脈東麓 ,東靠汾河 ,與祁縣、平遙相望,西依呂梁山,與離石交界,北與交城、清塗相鄰,南與汾陽接壤。
面積1375平方公里,現轄7鎮11鄉,人口39.66萬。 文水縣轄7個鎮、5個鄉:鳳城鎮、開柵鎮、南庄鎮、南安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南武鄉、西城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
文水,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年)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稱文水縣。1958年並入汾陽縣,1959年復置縣。

地理
[編輯本段]
該縣西高東低,可分平原、丘陵和山地,東部平原,海拔在 800米以下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為該縣主要的糧棉產區,中部黃土丘陵區,面積較小,這里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海拔在1300米左右。西部山區,山高坡陡,多呈東西走向,大部分生長有松樹和混合林,主要山峰有五龍廟、百花崖、聞則峪山、大東溝堖、大肚崖等,海拔在1700至2000來之間,其中縣境西北的五龍廟為最高,海拔2106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汾河、文峪河、磁窯河、三道川河等。
汾河流經縣東,是該縣與祁縣、平遙的界河。文峪河發源於關帝山,由北谷口入境流至開柵向南流入汾陽。磁窯河在本境的汾河、文峪河之間,與汾河平行流入平遙西北部。三道川系文峪河支流。文水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年均氣溫10度,一月均溫--6度,七月均溫22度,年均降雨量450毫米,霜凍期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無霜期160至180天。

❹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各鄉鎮名字名單河北省涉縣有多少個鄉鎮村

行政及鄉鎮簡介 參考地址:http://ke..com/view/132405.htm
涉縣轄9個鎮、8個鄉:涉城鎮、河南店鎮、索堡鎮、西戌鎮、井店鎮、更樂鎮、固新鎮、西達鎮、偏城鎮、神頭鄉、遼城鄉、偏店鄉、龍虎鄉、木井鄉、關防鄉、合漳鄉、鹿頭鄉。

涉城鎮
鎮政府駐城裡村。面積58.97平方千米,人口5.48萬。轄19個行政村:城裡、龍耳、招崗、占窪、北崗、南崗、西崗、中原、北原、南關、北關、寨上、上清涼、下清涼、灘里村、上偏涼、下偏涼、太平庄……
編輯本段更樂鎮
鎮政府駐更樂村。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22個行政村:轄又上、上巷、東巷、南池、下池、池西、紅街、三合、張家莊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滿市口、南漫駝、西寂寥、大窪、江家、前河、後河、江新、東石。
河南店鎮
鎮政府駐河南店一村。面積72.4平方千米,人口2.96萬。轄18個行政村:河南店一、河南店二、河南店三、河南店四、王堡、南庄、赤岸、茨村、會里、莊上、沿頭、胡峪、嶺後、石崗、石龍、立邱、楊庄、卸甲。
索堡鎮
鎮政府駐索堡村。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18個行政村:索堡、溫庄、彈音、下溫、上溫、懸鍾、常樂、磨池、桃城、南溝、小會、曲峧、石家莊、土後門、白泉水、陳家莊等。
西戌鎮
鎮政府駐西戌村。面積39.1平方千米,人口1.48萬。轄6個行政村:西戌、東戌、沙河、宋家莊、水溢河、雞鳴鋪。
井店鎮
鎮政府駐井店村。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3.82萬。轄28個行政村:井店一街、井店二街、井店三街、井店四街、王金庄一街、王金庄二街、王金庄三街、王金庄四街、王金庄五街、老爺廟、前池耳、後池耳、曹家安、玉林井、石井溝、銀河井、台東、台西、台南、台北、下庄、禪房、拐里、北峧、劉家、南峧、西坡、東坡。
西達鎮
鎮政府駐西達村。面積94.4平方千米,人口1.60萬。轄14個行政村:西達、東達、牛家、申家、台華、席家、西廠、河口、大灘、小鋒、甘泉、匡門口、前匡門、後匡門。
偏城鎮
鎮政府駐偏城村。面積132.8平方千米,人口1.42萬。轄24個行政村:偏城、橫嶺、青塔、石峰、小泉、桑棧、前坪、西峧、小峧、西庄、王進、寺峪、畔峪、大岩、王大坡、窯門口、寺子岩、艾葉峧、旮旯鋪、西廟灣、聖寺駝、黑龍駝、黑龍洞、南艾鋪、平房溝。
固新鎮
鎮政府駐固新村。面積172.2平方千米,人口2.459萬。轄19個行政村:固新、原曲、昭義、邢家、林旺、坪上、東山、西山、孔家、吳家、小車、黃岩、老漳、回底、連泉、小礦、大礦、雲頭。
神頭鄉
鄉政府駐神頭村。面積57.1平方千米,人口1.41萬。轄11個行政村:神頭、雪寺、北水、椿樹嶺、響堂鋪、流西河、江家莊、申家莊、前寬嶂、後寬嶂、楊家山。
關防鄉
鄉政府駐關防村。面積98.7平方千米,人口1.65萬。轄16個行政村:關防、郝趙、王家、宋家、西安、蘇劉、古台、曹家、陡貢、前池、後池、前岩、後岩、嶺底、東瓦池、西瓦池。西瓦池人好 水好 聽神仙說此地會有高人出現.郝全國也
遼城鄉
鄉政府駐遼城村。面積106.5平方千米,人口1.96萬。轄30個行政村:東遼城、西遼城、污犢腦、韓家窯、劉家莊、茅嶺底、活水峧、賈家莊、來家山、張家莊、黃櫨腦、蘇家莊、靳家會、峪里、東泉、西泉、西溝、半峧、污犢、塔庄、梯上、郭家、曲里、石窯、西澗、新橋、郝家、石門、塔坡、南坡。
鹿頭鄉
鄉政府駐東鹿頭村。面積113.9平方千米,人口1.64萬。轄21個行政村:東鹿頭、西鹿頭、王家崗、東安居、西安居、花木峧、史家渠、東宇庄、西宇庄、董家溝、符山窯、秦家腦、楊家莊、老周背、龍泉寺、青峰、林峰、壯口、木口、郭庄、核桃樹角。
偏店鄉
鄉政府駐偏店村。面積43.7平方千米,人口1.74萬。轄14個行政村:偏店、西寨、東寨、南寨、北寨、前寨、後寨、趙峪、鳳崗、楊家寨、韓家山、上窯則、下窯則、范家井。
龍虎鄉
鄉政府駐龍虎村。面積70.3平方千米,人口2.13萬。轄15個行政村:龍虎、馬布、小井、石泊、大泉、南亂石岩、北亂石岩、鳳落溝、北郭口、南郭口、王家莊、曹家莊、田家峧、三里峧。
木井鄉
鄉政府駐木井村。面積65.9平方千米,人口1.63萬。轄13個行政村:木井、沙峧、東豆庄、西豆庄、前西峪、後西峪、史家莊、拱溝嶺、擇營峧、土木河、洪河溝、李家莊、邱子峪。
合漳鄉
鄉政府駐合漳村。面積108.3平方千米,人口1.98萬。轄20個行政村:合漳、丁岩、台庄、段曲、溫和、大港、後溝、石梯、史邰、槐豐、太倉、東峧、下坪、郊口、前峧、後峧、白芟、黃龍口、田家嘴、張家頭。 2003年底,涉縣轄9個鎮(涉城、更樂、河南店、索堡、西戌、井店、西達、偏城、固新)、8個鄉(神頭、關防、遼城、鹿頭、偏店、龍虎、木井、合漳),2個居委會、308個行政村。

❺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各鄉鎮詳細有多少人口

2012年,魯山縣轄20個鄉鎮,四個街道辦事處,32個社區居委會,527個村委會,383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3.27萬人,總面積2432.32平方千米。

各街道鄉鎮人口分別為:露峰街道辦事處人口3.81萬,琴台街辦事處人口4.817萬,魯陽街道辦事處人口2.7435萬,匯源街道辦事處人口1.9232萬,下湯鎮人口3.5088萬,梁窪鎮人口3.7402萬,張官營鎮人口6.2038萬,堯山鎮人口2.0649萬。

張良鎮人口5.7054,張店鄉人口4.146,辛集針人口5.6126萬,磙子營鄉人口7.1241萬,熊背鄉人口2.3055萬,_河鄉人口5.3522萬,瓦屋鄉人口4.3975萬,趙村鄉人口2.7625萬,四棵樹鄉人口1.643萬,團城鄉人口1.448萬。

倉頭鄉人口2.6653萬,背孜鄉人口2.6122萬,董周鄉人口6.1288萬,馬樓鄉人口9.2萬,昭平湖庫區鄉人口2.6689萬,觀音寺鄉人口2.6883萬。

(5)文水縣下曲想鄉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魯山縣地處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屬平頂山市轄縣。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縣域面積2432.32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部為沙河沖積平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魯山古稱魯陽,炎黃五帝時期,是我國史前三大民族集團之一——華夏集團的重要活動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遺址。自漢置縣,唐始名魯山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

這里曾孕育出春秋戰國時期偉大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學家元結、宋代抗金名將牛皋、現代詩人徐玉諾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

境內有中國最古老的楚長城遺址,漢代名將張良、蕭何、韓信的練兵、屯兵場,西漢冶鐵遺址和唐代琴台遺址,還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文並書丹的元次山碑等。

魯山是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輝的足跡,保存有豫西革命紀念館、鄧小平市場街等紅色遺址。

魯山還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牛郎織女故事」發源於魯山。

參考資料來源:魯山縣人民政府網站-走進魯山

❻ 文水縣的來歷

因境內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年)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稱文水縣。1958年並入汾陽縣,1959年復置縣。
2000年,文水縣轄7鎮11鄉:城關鎮、南安鎮、開柵鎮、南庄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溝口鄉、宜兒鄉、南武鄉、西城鄉、南白鄉、上曲鄉、南齊鄉、北張鄉、西槽頭鄉、馬西鄉、蒼兒會鄉。總人口401641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4800 開柵鎮 31213 南庄鎮 21455 南安鎮 17531 劉胡蘭鎮 31201 下曲鎮 26829 孝義鎮 27914 溝口鄉 2289 宜兒鄉 27893 南武鄉 22372 西城鄉 25725 南白鄉 16903 上曲鄉 13027 南齊鄉 14265 北張鄉 26791 馬西鄉 12435 西槽頭鄉 15323 蒼兒會鄉 367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文水縣基本完成撤並鄉鎮工作。經山西省人民政府2001年1月12日晉政函(2001)16號函《關於文水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批准,文水縣鄉鎮調整情況如下:一、將溝口鄉和宜兒鄉並入城關鎮,設立鳳城鎮。以原溝口鄉、宜兒鄉及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鳳城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城內大陵街118號原城關鎮辦公樓內。二、將蒼兒會鄉並入開柵鎮,設立新的開柵鎮。以原蒼兒會鄉和開柵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開柵村。三、將上曲鄉並入劉胡蘭鎮,設立新的劉胡蘭鎮,以原上曲鄉和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劉胡蘭村。四、將南白鄉並入南安鎮,設立新的南安鎮,以源南白鄉和南安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南安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南安村。五、將南齊鄉並入下曲鎮,設立新的下曲鎮,以原南齊鄉和下曲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下曲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下曲村。六、原南庄鎮、孝義鎮、西城鄉、南武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建制保持不變。
2001年,文水縣轄7鎮、5鄉:城關鎮、南安鎮、開柵鎮、南庄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南武鄉、西城鄉、北張鄉、西槽頭鄉、馬西鄉。

❼ 山西呂梁市有多少個縣文水有沒有個北齊村

有十二個吧好象。
興縣、嵐縣、柳林、文水、交口、離石、孝義、汾陽、交城、中陽、石樓、臨縣。
至於文水有沒有北齊村我不是很清楚,應該有的。有時間可以回來看看啊。

❽ 文水縣有多少個鄉多少個村

截止2019年,文水縣下轄5個鄉,46個行政村。

1、南武鄉

南武鄉位於縣境平川中部,北臨鳳城鎮、西城鄉,西南連北張鄉、東與下曲鎮、劉胡蘭鎮毗鄰。全鄉總面積30.72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2.88%。下轄9個村,分別是南武村、東庄村、西庄村、南明陽村、北明陽村、西明陽村、麻家寨村、武家寨村、楊家寨村。

2、西城鄉

西城鄉位於文水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2公里,開南公路過境,文祁公路北側4公里,307國道東12公里處。地勢平坦、交通便利。 下轄7個行政村:西城、東城、武良、杭城、東石侯、新立、新莊。總面積33.78平方千米,耕地3.3萬畝。

3、北張鄉

北張鄉位於文水縣縣城東南部。全鄉幅員面積41.28平方千米,下轄10個村。分別是北張村、南張村、上河頭村、武村、東宜亭村、西宜亭村、南武澇村、北武澇村、蘇家堡村、鄭家莊村。

4、馬西鄉

馬西鄉地處文水縣西南邊界,國土面積86.86平方公里,,境內山多、地少、缺水,蘊藏著豐富的煤、石灰岩等礦產資源。馬西鄉是文水山區鄉鎮之一,革命聖地,文水的「小延安」,現在是本縣的石灰石主要產區。

下轄12個村分別是:馬西、穆家寨、河西、神堂、牛家垣、康家堡、赤峪、孝子渠、南武家坡、大南峪、小南峪、中渠 。

5、西槽頭鄉

西槽頭鄉位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東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7°,東徑112°,海拔740米左右。鄉域地處文水縣域西南端,東臨平遙杜家莊鄉,東北與下曲鎮北張鄉相連,西南與汾陽冀村鎮毗鄰,西北與本縣孝義鎮相接,南與平遙寧固鎮為鄰。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2千米,總面積為30.3平方千米。西槽頭鄉轄8個行政村:西槽頭村、東槽頭村、百金堡村、裴家會村、王家社村、尹家社村、狄家社村、閆家社村。

❾ 山西文水縣過去什麼樣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年)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稱文水縣。1958年並入汾陽縣,1959年復置縣。

?年,文水縣轄7鎮11鄉:城關鎮 南安鎮 開柵鎮 南庄鎮 劉胡蘭鎮 下曲鎮 孝義鎮 溝口鄉 宜兒鄉 南武鄉 西城鄉 南白鄉 上曲鄉 南齊鄉 北張鄉 西槽頭鄉 馬西鄉 蒼兒會鄉

2000年,文水縣總人口401641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4800 開柵鎮 31213 南庄鎮 21455 南安鎮 17531 劉胡蘭鎮 31201 下曲鎮 26829 孝義鎮 27914 溝口鄉 2289 宜兒鄉 27893 南武鄉 22372 西城鄉 25725 南白鄉 16903 上曲鄉 13027 南齊鄉 14265 北張鄉 26791 馬西鄉 12435 西槽頭鄉 15323 蒼兒會鄉 367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文水縣基本完成撤並鄉鎮工作。經山西省人民政府2001年1月12日晉政函(2001)16號函《關於文水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批准,文水縣鄉鎮調整情況如下:一、將溝口鄉和宜兒鄉並入城關鎮,設立鳳城鎮。以原溝口鄉、宜兒鄉及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鳳城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城內大陵街118號原城關鎮辦公樓內。二、將蒼兒會鄉並入開柵鎮,設立新的開柵鎮。以原蒼兒會鄉和開柵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開柵村。三、將上曲鄉並入劉胡蘭鎮,設立新的劉胡蘭鎮,以原上曲鄉和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劉胡蘭村。四、將南白鄉並入南安鎮,設立新的南安鎮,以源南白鄉和南安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南安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南安村。五、將南齊鄉並入下曲鎮,設立新的下曲鎮,以原南齊鄉和下曲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下曲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下曲村。六、原南庄鎮、孝義鎮、西城鄉、南武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建制保持
概況

【位置面積】
文水縣位於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脈東麓,東靠汾河,與祁縣、平遙相望,西依呂梁山,與離石交界,北與交城、清塗相鄰,南與汾陽接壤。東經112°03′,北緯37°27′。總面積1064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總人口41萬人(2002年)。
【地形氣候】

【駐地郵編】
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郵編:032100。行政區劃代碼:141121。區號:0358。拼音:Wenshui Xian。
要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去文水網站看看:
http://www.xzqh.org/quhua/14sx/1121ws.htm
http://www.wensui.com/
http://www.wshtrade.com/
http://www.xhcoke.com/

❿ 山西陽泉盂縣有幾個鄉鎮,分別是什麼各個鄉鎮各有多少人口

盂縣轄:8個鎮、6個鄉

分別是: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萇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庄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4130 路家村鎮 10962 牛村鎮 20614 上社鎮 11205 西煙鎮 15021 孫家莊鄉 17354 清城鄉 12143 南婁鄉 13931 下曹鄉 15439 仙人鄉 11527 東木口鄉 4906 東庄頭鄉 4497 北下庄鄉 6929 土塔鄉 8408 萇池鄉 17273 王村鄉 6478 下社鄉 5368 肖家匯鄉 6286 梁家寨鄉 7233 北峪口鄉 3848 榆林坪鄉 2806 莊裡鄉 3916 西潘鄉 9037 南社鄉 4714 東梁鄉 10151 (單位:人)

由於第五次人口普查是2000年時的數據,和現在的數據可能有所出入,另外因為2000年後盂縣實行鄉鎮合並,很多鄉鎮都做了合並,所以數據不會很准確。

僅能做個參考!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