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七雄人口多少萬

七雄人口多少萬

發布時間: 2022-12-27 22:47:56

『壹』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那時候有多少人口

戰國時期人口大約在三千萬以上。當時鐵器牛耕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各諸侯都施變法改革,加快人口增長。

『貳』 戰國七雄各國有多少兵力

戰國時期,不僅列國間的戰爭頻次極高,且戰爭規模也迅速擴大,動輒便是數十萬軍隊相互攻伐,甚至還出現了「長平之戰」這種動用百萬軍隊的戰爭,這種戰爭規模,即使放在後世大一統王朝,也是極難想像的,因而一直以來都不乏對這些數字的質疑。那麼,戰國時期七雄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我們不妨從當時的人口、兵制、兵力三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戰國時期的各國人口

而根據路遇、滕澤之《中國人口通史》的推測,歷經了秦末亂世和楚漢爭霸之後,西漢建立之初人口僅餘1300萬左右。《史記》則有「至漢祖定天下,民之死傷,亦數百萬,是以平城之卒,不過三十萬,方之六國,五損其二」的記載,由漢初人口反推可知,秦始皇時期的人口總數大約在3200萬左右,如果再減去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人口增量,與《中國通史》結論相近。

而根據戰國七雄的國力強弱,以及列國的分布區域,大致可以推算出戰國中後期時,戰國七雄的人口數量:

1、秦國:戰國七雄之中最為強盛之國,尤其是占據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兩大糧倉,其人口數量最多,約為700萬左右。

2、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實力大增,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辟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3、楚國:在秦國的接連進攻之下,楚國丟失了鄢郢等地,土地面積有所縮水,但楚國卻又滅了越國,且國土面積仍然不小,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4、齊國:雖然在濟西之戰後丟失了大片土地,國土面積大為縮水,但由於經濟較強,人口密度卻是七國之中最高的,人口約為400萬左右。

5、魏國:戰國中後期已經徹底淪為小國,人口保持在200萬左右。

6、燕國:燕國不僅國土面積較小,且地處苦寒之地,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小,人口保持在150萬左右。

7、韓國:地處四戰之地,為七國之中最弱之國,末期領土已經極小,人口應該在100萬左右。

綜上,到戰國中後期時,戰國七雄的總人口約為2750萬,再加上其他小國人口,總體與3000萬相差不大。這個數字未必准確,但總體差距應當不大。

戰國軍制:徵兵制為主,募兵制為輔

戰國時期,由於各諸侯之間相互征伐極為頻繁,春秋時期那種以貴族為主的軍隊建制已經無法滿足戰爭。此外,當時的生產模式又相對落後,因此各國普遍推行以徵兵制為主,以募兵制為輔的方式,從而保證戰爭期間的動員能力。

所謂徵兵制,其主要的徵兵對象乃是廣大農民,平時由地方在農閑時組織農民開展軍事訓練,戰時再進行徵兵征戰的方式。按照當時的規定,男子16歲或17歲便「傅籍」登記,然後根據國家需要隨時應征入伍,直到60歲才能免徵。

所謂募兵制,便是經國家嚴格挑選後組建的常備軍,例如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技擊」、秦國的「銳士」等,這些軍人全部都是脫產的職業軍人,待遇相對較為優厚。由於這些常備軍往往經過長期訓練,因此這些軍隊人數雖少,但卻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

在出土的《雲夢秦簡·編年紀》中,有「庄王十二年,喜治獄鄢」和「十三年,從軍 」的記載,可見即使當時的小官吏,也是要應征入伍的。而根據《戍律》的記載,當時軍隊採取的是每年輪換一次的方式,這被稱作「過更」。

在《商君書·兵守》中,有「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的記載,可見一旦國家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完全就是男女皆兵的「舉國動員」,從而確保國家動員能力。即使到了漢朝,《漢書·嚴安傳》中也有「丁男被甲,丁女轉輸」的記載。

如上,與後世的職業化軍隊比起來,在戰國時期的兵制下,國家動員能力極為可怕,「十丁抽一」乃是常規動員,像「長平之戰」那種決定國家命運的戰爭,更是達到了「六丁抽一」的極限動員。

戰國時期各國軍隊規模

搞清楚了戰國時期各國的人口和兵制,我們再來看看各國軍隊的規模,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戰國策》中找到相應記載。

1、秦國: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秦惠王時期)

2、楚國: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楚威烈王時期,未計算楚國水軍)

3、齊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齊宣王時期)

4、趙國:帶甲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趙惠文王時期)

5、魏國:武卒二十萬,蒼頭二十萬,斯徒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魏襄王時期)

6、燕國: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燕昭王時期)

7、韓國: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韓宣惠王時期)

隨著戰爭模式的變化和戰爭規模的擴大,春秋時期以車兵為主的軍隊已經成為 歷史 ,戰國時期的軍隊步兵已經成為主要兵種。《戰國策》中「帶甲數十萬」、「帶甲百萬」中的「帶甲」指的便是步兵,由以上記載不難看出,當時各國的步兵規模已經極為龐大。

此外,戰國時期的騎兵和舟師也開始迅速發展,趙國的「胡服騎射」便是發展騎兵的典型事例,《戰國策》中的「騎萬匹」指的便是各國騎兵數量。而舟師的發展則主要集中在楚國和秦國,《史記》記載,秦「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

如上所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兵力看似誇張,但只要搞清楚了彼時的各國人口和兵制,就不難理解這個數據了。

戰國七雄的兵力,也只能根據史料大致推算吧!

先來說說戰國這一特殊的 歷史 時期吧!

戰國時期是個特殊的時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 轉型期 。為什麼這么說呢?

春秋時期,雖然各國軍制都有了轉型的苗頭,但是,依然是由士組成的「貴族武士」,所以春秋時期的士兵數量是很少的。 歷史 記載,春秋時期的大國,都會維持「三軍」。如晉國設上、中、下三軍,以中軍之將為三軍之統 帥。楚國則設左、中、右三軍。 歷史 文獻中說:大國基本都是「千乘之國」,也就是一千乘戰車,大約就是三萬戰士,基本符合三個軍的編制。

春秋時期,第一超級大國晉國,多數時候也只維持著三到六個軍的編制,按照三軍的的數量來計算,也就大約六萬。後來,因為戰爭越來越頻繁,單純地依靠貴族武士「」作戰已經變得不現實,於是從晉國作州兵開始,各國紛紛開始讓普通的農民、獵戶參軍作戰,也是從晉國開始發明了軍功授爵並逐步以步兵為主減弱了戰車的比重。

到了春秋晚期,畫面忽然就不一樣了。看 歷史 你會發現,春秋晚期,一場不大著名的戰役也會出現兩三萬人了。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真的就發動幾十萬人來打仗。

一到戰時,能發動那麼多的兵,那麼,戰國各國有多少人呢?

根據《漢書·地理志》元始二年(公元2年)戰國故地人口推計,當時全國共5959萬人口,戰國故地人口共4983萬,而戰國人口有2000-4000萬不等的說法。

各國的人口估計:

秦國,約646萬人。

韓國,約180-200萬人。

魏國,約280-300萬人。

趙國,約250-280萬人。

燕國,約200-250萬人。

齊國,約450-500萬人。

楚國,約500-550萬人。

各國的兵力估計:

秦國估計接近100萬。

楚國估計超過100萬。

魏國估計30,40萬。

韓國估計30萬左右。

趙國估計有50,60萬。

齊國估計60,70萬。

燕國估計40,50萬。

『叄』 戰國時代7國總人口大概有多少如題 謝謝了

(一) 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曾作過研究,他的結論是,「按五人出一兵」,「每戶平均五人」推算,「七國人口總數約計當在二千萬左右。據他估計,當時楚國有500萬,魏有 300萬~400萬,秦趙兩國合計500萬~600萬,齊國300萬~400萬,燕韓合計300萬。(範文瀾《中國通史》 (二) 梁啟超認為,戰國七雄擁有之兵員當在700萬內外。「由兵數以算戶數。據蘇秦說齊王雲,臨淄七萬戶,戶三男子,則臨淄之卒可得二十一萬。是當時之制,大率每戶出卒三人,則七國之眾,當合二百五十萬戶也。由戶數以算人數,據孟子屢言八口之家,是每戶以八人為中數,則二百五十餘萬戶,應得二千餘萬人也。此專以七雄推算者,當時尚有宋、衛、中山、東西周、泗上小侯及蜀、閩、粵等,不在此數。以此約之,當周末時,人口應不下三千萬。」(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之十) 現在我們可以估算,一年秦國收入的糧食為16000萬斛,即1600萬石(農民自己剩下的剛夠溫飽以及來年的再生產)。合小米800萬石,共27400公斤。非農業人口消費將近6000萬,這樣剩下大約10000萬斛。其中弄夠用於軍事開支的最多20%,軍隊士卒消耗,按照最低標准2000萬/58=34萬。這就是我推算的秦國最多可以供養的軍隊人數。當然這屬於光吃飯,如果發動戰爭那麼消耗更大,當然可以算上庫存也要算上其他開支。其實供養一隻軍隊的開支遠不止士卒的伙食,種種需要算上加上另外撥給的開支,秦國有軍隊在30萬以下比較合宜。多了國家經濟必然會崩潰。雖然可以通過寓兵於民,但是戰爭多在春夏秋展開,此時全國動員對國家實力的破壞是極為嚴重的。

『肆』 七國人口兵力

歷史上的七國一般是指戰國七雄。三國末期人口僅有幾百萬。漢末差不多有1000萬人。以此類推,戰國末期七國人口加起來300萬人左右。

『伍』 戰國末期秦國統一天下之前各國人口多少

1、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秦土地面積大約30萬平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2、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燕國土地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

3、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趙國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

4、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齊國面積大約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5、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魏面積大約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6、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韓面積大約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7、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楚面積大約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8、秦統一六國之後,全國人口不到三千萬, 據史籍上記載,戰國時秦國人口與軍隊的比例曾今一度達到了5:1。

(5)七雄人口多少萬擴展閱讀:

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陸』 戰國各國人口大概數量

戰國七雄的人口數量:

1、秦國,秦國的面積已經達到了100萬平方公里,軍隊數量也有100萬,人口也有600萬。

2、趙國,趙國因為地處北方,所以只有300萬人口,軍隊也有至少50萬,畢竟長平之戰就出動45萬大軍。

3、楚國,楚國在全盛時期的面積曾經達到了150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到當時七雄面積的一半。這就是其強大的體現。而且據說其強盛時期帶甲百萬。但是實際上應該不足百萬,估計封頂就八十萬吧!而人口楚國據說最多時達到了800萬。

4、齊國,據後世統計,齊國土地面積15平方公里左右,但是人口在400萬之上,在齊國強盛時期。

5、魏國,戰國中後期已經徹底淪為小國,後世也認為魏國人口一直維持在300萬以上,土地面積也有差不多二十萬平方公里。

6、燕國,燕國的面積最大的時期也有20萬平方公里,不過這是不算樂毅伐齊所佔領的土地的。人口保持在150萬左右。

7、韓國,韓國在最強盛時期也是有250萬人口的。畢竟韓國所佔土地可是天下中心,人口稠密。

相關記載資料

根據《漢書·地理志》元始二年(公元2年)戰國故地人口推計,當時全國共5959萬人口,戰國故地人口共4983萬,而戰國人口有2000-4000萬不等的說法。 根據各郡國人口乘0.4到0.8即可得出一個大致區間。 再根據戰國各諸侯故地對應的疆域,就能估算出人口數,個人傾向採用公元前350年-前300年之間的版圖,再加上「金角國家」後期兼並的遼東,河套,北地,楚國南部等地區。

雖然古代戶籍管理制度出現相對較早,但由於先秦史料的丟失,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准確得知戰國時期的人口總量和列國人口具體數量。而根據範文瀾《中國通史》的推測,戰國時期的人口總量約為3000萬。

『柒』 戰國七雄的面積和人口

燕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
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面積會超過蘇秦時期,大約25萬平方千米)

趙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
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齊面積大約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都城臨淄,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魏面積大約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都城安邑,後遷至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一小塊)

韓面積大約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都城平陽,後遷至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陝西東南部(一小塊),長平之戰前山西領土全部劃給趙國,韓國面積這時大概只剩下不到3萬平方千米。)

楚面積大約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都城郢,後遷至壽春,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面積大概有150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500萬。

秦面積大約30萬平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都成雍,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長平之戰前四川應該大部分劃入秦地,面積大概可以達到80萬平方千米,人口400餘萬。

吳從晉巫臣開始算起到滅國不過百餘年,疆域約5萬平方千米,人口不超過100萬。

越,允常時期面積不超過5萬平方千米,人口數十萬,後滅吳,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人口100餘萬。不久就被楚國滅掉。

魯,山東西南,面積大約2萬多,人口數十萬,後來被楚國吞並。

鄭,河南中部,面積大約2萬,人口數十萬,被韓國滅掉。

衛,齊桓公城邢救衛時人口不過5000。之後大約包括濮陽附近地區,面積約1萬,人口十餘萬。

宋,安徽大部、江蘇部分、河南東部(一小塊),面積大約5萬平方千米,人口不超過100萬。

『捌』 春秋戰國一個強國大約有多少人口

春秋戰國一個強國大約有1000萬左右。

秦國所屬時期春秋戰國強國,人口數量1000萬左右,主要民族有華夏族、戎族等,國土面積340萬平方公里。

以秦國為例,秦國(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

(8)七雄人口多少萬擴展閱讀:

疆域

秦人始居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周王室東遷之後,秦人才逐步東進,歷經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時,終於征服了關中。

此後,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長達近三百年間,秦國的國土一直大致穩定在今陝西關中地區。這一區域位於當時華夏文明區的最西端。司馬遷說秦國是「僻在雍州」,唐代杜佑則說「關中寓內西偏」 。

秦國向西、向北這兩個方向發展,有廣闊的國土拓展空間。農業經濟時代,生產力水平相對低落,一個政權佔有土地面積愈大,統治區域內人口愈多。

秦國的南部是富饒的巴蜀之地。秦國對比東方六國,突出的地勢地形優勢有二:一是位居高原,控扼黃河上游,對整個東方有以高凌下之勢。二是周圍山圍水繞,外敵難以入侵,未戰而先立於不敗之地。

『玖』 戰國時期各國人口疆域實力對比是什麼

1、燕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

2、趙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3、齊面積大約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都城臨淄,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4、魏面積大約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都城安邑,後遷至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

5、韓面積大約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都城平陽,後遷至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陝西東南部。

6、楚面積大約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都城郢後遷至壽春,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

7、秦面積大約30萬平千米,人口300萬。都成雍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河南西部、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excellent-qb-divider">

『拾』 「戰國七雄」的實力排名,能從故地的人口恢復情況看出嗎

原戰國七雄的故地(相對穩定時期)人口恢復情況。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韓、燕兩國人口恢復較慢,估計是戰爭帶來的創傷較重;魏、趙雖然也處在四戰之地,但其人口恢復明顯較快,證明這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楚國人口雖然較多,但是它的地盤也是最大,所以平均下來,它的恢復不算太好,可以看出西漢的發展重心不在南邊;而遭受嚴重破壞的秦國恢復較好,這和西漢定都長安不無關系;齊國的人口恢復也相當良好,證明東部的文化中心仍然在這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