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嘉南平原有多少人口

嘉南平原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12-29 03:36:37

『壹』 台灣多少人口

台灣省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2020年,含福建省的金門馬祖)。

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其中台灣省約69.45%的人口位於西部的6個台灣當局「直轄市」(台灣省下轄地級市)。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約為650.92人,是中國面積較小、人口密度較大的一個省。

台北市的人口密度接近每平方千米1萬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新北市人口超過403萬,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全省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新北市永和區平均每平方千米逼近4萬人,比以人口擁擠著稱的香港、澳門的人口密度還高。

台灣的族群結構:

台灣民眾因祖籍地不同、遷居台灣的時間先後,形成不同族群,分為四大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數民族。台灣有約97%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少數民族,約1%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大陸和港澳配偶及外籍配偶。

台灣本省人指二戰結束前就已在台灣生活的族群。本省漢族民眾可分成從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區遷移、占人口約70%的閩南人,以及從廣東省東部地區遷移、占人口約14%的客家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灣

『貳』 誰能夠介紹一下台灣的嘉義縣

嘉義市1
古名「諸羅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嘉義市的嘉義市,台灣省

嘉義市徽

簡稱:嘉城 BR />東方

面積24

60.0256平方公里人口

21

270143(2004/5)

電話區碼05 2區(東部,中部和西部)

市樹艷紫荊

市花艷紫荊

市鳥 -

行政區類別省級城市

市長黃 BR p>風扇語言「公司名稱的音譯,荷蘭人稱為Tirosen社區,附近各種羅山社區東方」的列表「,意思是在山上。

也被稱為桃城,古城形如桃花和桃花,五顏六色的水在這個中心區,市民俗稱桃威的尾巴尖的名稱。嘉義市地形除了東面是一個多山的地區,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放慢,地勢平坦寬闊。

朱羅斯漢是大陸大規模移民台灣的據點之一,天啟元年(6)明代張敏顏思齊率引從本鋼登陸的移民,根據收回開拓。天啟四年(6月24日)荷蘭入侵台灣,安平台南地區的初始規則很快就安撫了朱羅山地區?平埔族,並在這里經營,嘉義紅毛PI(現在的蘭潭水庫風景秀麗的城市),荷蘭鑿。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台灣政權的建立,一個縣的縣,天府天興萬年縣,河源新港(鹽水溪)的兩個縣,嘉義天興縣邊界。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對台灣的統治,康熙23年的台灣富塘三縣,不同的鄭萬年台灣縣,鳳山縣,改天興縣諸羅縣,縣嘉黎興部(今天的佳里鎮,台南縣),康熙(1704),43年從佳里興遷移各種羅山現在嘉義市,木柵市,縣政府。雍正年間,縣長孫璐轉換土堡雍正五年中,縣長劉梁壁重建門樓,建水隧道,進駐的家,並責令四:東說:「襟山」韋斯特說,「與海,南說,「重陽」北曰「拱辰」雍正十二年,知縣盧鴻毅在土城植刺竹阿連德固體。乾隆年(1786),林爽文反圍剿的嘉義10月,全市人民,以協助積極清,清政府在符合城市的忠誠度的目的「克里抱住」,次年11月的第三天,下詔更名為「諸羅」嘉義,光緒11歲,台灣省,十三年來,點三府直隸州11縣廳,嘉義縣屬於台灣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全縣仍是嘉義。

1895年, 1894海軍戰斗失敗,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條約馬關條約,日本佔領台灣總督辦公室的規則,正式的治理和日本。台灣光復,在這期間的名字改變了好幾次,因為10月25日1945年嘉義地震在接下來的30日,2009年(1906年),城牆被完全摧毀,只有東門,日本政府採取了發展的機會,城市規劃和實施的城市改名,重建後嘉義市,最現代市場,商業,工業和運輸業為整個台灣島開始發展,明治四十年來通過阿里山鐵路建設1920年第八改革下隸於台南,嘉義縣的地方自治,嘉義正式啟動實施嘉義市成為一個自治體嘉義街外,1930年,晉升為市嘉義街外的改革,自此正式誕生了。

1945年,光復台灣,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直隸省委,省政府在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台灣嘉義市分為16個縣,5個省級城市管理局,改變縣級市,資金短缺,影響施工7月1日,1982年,當地人民對多年的運行,然後恢復改制為省轄市。

位置

嘉義市位於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北部北回歸線,大約有從城市的南部,東西寬15.8公里,從北到南長10.5公里,面積60.0256平方公里,嘉義縣相鄰地形東部分竹崎山麓,其餘包圍公里肥沃的平原,地勢由東向西放緩,地勢平坦廣闊。

的水文

河八掌溪,朴子溪流經城市的南,北,形成了嘉義縣;地下水的自然邊界是不豐富,主要是由於嘉南平原形成由在德國組成的細沙和粘土,含水率,引用蘭潭水庫八掌溪義潭水庫的水資源。氣候

BR p>

中心城市,位於北緯23°29'東經120°27',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至7月最高,1月最低,年平均氣溫攝氏23.3度,氣候溫和宜人,冬季枯水季節,主要是東北季風,夏季西南季風,溫柔的風,由於高溫和強對流,雷暴,除主路徑侵台台風地區,常有台風侵襲,從7月到9月,非常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有利於農業的發展。

宗教儀式

嘉義市公共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一直是最常見和2002年2月對所有宗教辦理登記案件米寺庵143 39教堂祭台247的。

交通 / a>

嘉義市轄區道路略有棋盤,徑向和道路及鄰近鄉鎮相連,對外交通網路的中山高速公路,南部高速公路,南北公路和鐵路,航空嘉義機場嘉義到台北佳澎湖航線,雲南地區的轉運中心。近年來,已完成拓建彌陀路,大亞灣,林森路,忠孝路,博愛路和北口路。

日歷任佳藝

第一屆會議,許世賢(獨立)

代理:張博雅

第一第二,常寶雅市長名單(無黨派)

第三,張文英(獨立)

四,張文英:11月27日,1993年(非黨)
>

第五個年頭,1990年長安:11月29日,1997年(獨立)

代理:陳麗貞(獨立)

第六,陳儷:2001年12月1日(黨,後加入民進黨)

第七,黃明:12月20日,2005(國民黨)

教育:

國立嘉義大學

私人大同技術學院

私立吳鳳科技

「國家」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國立嘉義女中國立嘉義高中學校的

國立嘉義工業高中

國立嘉義高級職業學校家庭

國立嘉義高商

私人興化市中央高中國家

私人嘉華高中附加中央部分國家

輔仁高中與中央

私人宏仁女中連接到中央部分國家

私人立人高中與中央<BR /私人東吳先進的技術的家庭職業學校

嘉義市是一個美麗的小鎮,台灣開發的首位。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26.8萬( 1982年,嘉義市恢復為省轄市。嘉義市位於嘉南平原,高山和大海,,交通便利,東角)2001年年底,下轄的東,西兩區。

嘉義市,在全省中央要塞海洋東側,仁義潭,西臨瀉湖,南界八掌溪以北朴子溪最高。從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一部分嘉南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因為相鄰的溫帶和熱帶,春天般的場景天堂,嘉義也被稱為桃城,桃子由於清代嘉義市境內的形狀,嘉義喜桃城本身。

地處交通要塞,一直以來仍是嘉義縣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在嘉義市蘭潭泛阿彌陀曉鍾,嘉義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公園,植物園,228紀念公園,嘉義地區非常早期的發展,廟宇建築,並有眾多的歷史古跡,如城隍廟,雙忠廟,仁武宮,先天玉虛宮,地藏庵,兩個百年老城隍廟和嘉義公園福康安生祠碑,孔廟,是歷史悠久的古跡,除了神的殿,歷時300年傳統鞦韆游戲,還一個獨特的風格,非常的所有民俗的樂趣。

『叄』 台灣省現有人口多少萬,面積多少萬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有哪些,主要氣候特徵是什麼(附資料來源)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其中包括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鉤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台灣地區還包括靠近大陸的金門與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為36006平方公里,為中國的「多島之省」。台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狹。南北最長達394公里、東西最寬為144公里,呈紡錘形。

台灣另一個著名的名稱又叫福爾摩沙,是從葡萄牙語的Formosa音譯而來,意思是「美
麗(之島)」。自古以來台灣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在中國古代文獻里,被稱為「蓬萊」、「瀛洲」、「夷州」、「琉求」等。從三國時代開始,便逐漸開拓、經營台灣,到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美麗富繞的台灣島,自然資源豐富,有「祖國寶島」之稱。

寶島台灣是世界上少有的熱帶「高山之島」,除西岸一帶為平原外,其餘佔全島2/3的地區都是高山峻嶺。台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號稱「台灣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之象徵。

台灣海峽為中國南北方之間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遠東海上走廊。她與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海南島,構成一條海上「長城」,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東南鎖鑰」,「七省藩籬」之稱。

重要數據和景觀

簡稱:台

位置: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面積:總面積為36006平方公里,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

人口:2228萬

民族: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佔2%。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區劃:台北、高雄二個「院轄市」,台中、台南、基隆、新竹、嘉義五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十六個縣。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摩悶教、回教、印度教等。

景觀:日月潭、阿里山、陽明山、北投溫泉、台南赤嵌樓、北港媽祖廟等。

『肆』 台灣地貌簡介

1台灣本島面積35759平方公里, 西鄰台灣海峽,對岸即中國大陸,與福建省大約相隔200公里。北部是東中國海,東部為太平洋,西南則是南中國海與巴士海峽。在西太平洋由阿留申、千島、日本、琉球、菲律賓等眾多島嶼所形成的島弧花彩列島中,台灣位於中樞位置。台灣位於東經120度的UTC+8時區。

台灣位於太平洋西岸邊緣,受到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推擠而隆起,因此台灣山勢高峻,山脈皆南北走向,平原狹小,多火山,地震頻仍,川短流急。
2〔地理地貌〕台灣地貌概況

--------------------------------------------------------------------------------
中國台灣網 (2006年05月29日)

台灣的地形

台灣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3,低平地約佔1/3。台灣島為中國東部最高山嶽分布區,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舊測3950米),為台灣和中國東部最高點。全島山系縱貫南北,主脊中央山脈位置偏東,基本呈東北——西南走向,復背斜構造,自東而西包括4條大致並行的脈絡,即:中央山脈及其東側以大斷層和縱谷分隔的海岸山脈(亦稱台東山脈);中央山脈西側為南北遙相聯接的雪山山脈與玉山山脈及其西鄰的阿里山脈。後者外側為丘陵或台地連接的山麓地帶。再西,低降為向台灣海峽延展的寬狹不一的沖積平原。台灣島東部海岸山脈前緣大部分為急降於太平洋的陡崖深海。
台灣地形的特點:
· 山多平原少
· 山高水急
· 主體山脈偏東縱貫
· 平原以西部較廣
· 長河大都向西流
· 主要河川與山脈成橫谷,多峽谷

台灣有五種地形
台地 平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多島之省

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和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63個島嶼,是一個多島之省。台灣島形狀如一紡錘,南北間長約394公里,東西南最大寬度為144公里,全島面積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台灣地區包括台灣省本身及台灣當局所控的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約36006平方公里。 澎湖群島。也稱澎湖列島,位於台灣海峽,介於台灣本島和福建省之間,東距台灣本島最近距離24海里,西距福建廈門約75海里,是海峽兩岸海上的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有「台灣海峽之鍵」的稱號。澎湖列島由澎湖本島和63個島嶼組成,面積為126平方公里。澎湖列島原是一個規模龐大的玄武岩方山,經過長期侵蝕後,地床漸低,後來基盤沉降,形成有許多離散島嶼的今日澎湖列島。
蘭嶼。原名紅頭嶼,位於台東縣東南的太平洋中,因盛產名貴的蝴蝶蘭而改名為蘭嶼,面積44.7平方公里,為海底火山爆發隆起而成的火山島,是台灣本島最大的屬島,現為台東縣管轄下的蘭嶼鄉,距台東市約41海里。島上山巒青翠,碧海藍天,風景如畫。該島為雅美族的世居地,有四個自然村,6個部落,另有漢族居住。
綠島。原名火燒島,傳說因島內的火燒山在陽光照耀下滿山通紅而得名,後因火燒島的名字易給人寸草不生的錯覺,而於1949年改名為綠島。該島位於太平洋上,距離台東市約18海里,面積15平方公里,現為台東縣管轄的綠島鄉。該島也是一個火山島,外形與蘭嶼相似,呈不等邊四角形,因此有人將其與蘭嶼稱為「姐妹島」。島上丘陵起伏,西部較為平坦,丘陵台地佔全島面積的70%以上。島上現有人口約3000人,有3個村落,全部為漢族。
琉球嶼。又稱小琉球,位於台灣南部下淡水溪入海口之南,屹立於台灣海峽之中,距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8海里,距離高雄市約18海里,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最寬處約2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因形似一個浮在海面上的球,而得名琉球嶼。琉球嶼是一個珊瑚礁構成的隆起岡巒,整個島嶼被兩條直線狀的地溝切割。該島現為屏東縣下轄的一個鄉,人口約1.5萬人,90%以上從事漁業。

多山的海島

台灣是一個多山的海島,山地面積佔了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東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是高山和丘陵。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王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像條條巨龍蜿蜓起伏,自東北至西南伏卧在台灣島上,統稱為台灣山脈。全島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有62座。
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縱貫中部,形成中間高、兩側低的地勢。高山多集中於中部偏東,形成東部多山地,中西部地勢下降,最後在西部海岸地區形成廣大的海岸平原。
中央山脈北起蘇澳附近,南達台灣南端的鵝鑾鼻,縱貫台灣本島南北中央,成為全島的脊樑和分水嶺,有「台灣屋脊」之稱,將台灣全島分為東小、西大的不對稱的兩部分。中央山脈全長達270公里,東西寬80公里。
玉山山脈在雪山山脈的南面,西南走向,北端隔濁水溪上游與雪山山脈緊鄰,南端至屏東平原北部,全長約120公里。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是全島和大陸東部地區的最高峰。玉山山頂終年積雪,色白如玉,因此被稱為「玉山」。
雪山山脈又稱次高山山脈,位於中央山脈的西北側,全長180公里,主峰海拔3884米,是台灣第二高峰。阿里山脈是台灣島最西邊的一條山脈,海岸山脈則是台灣島最多東邊的山脈。此外,在台灣島北端還有一個自成體系的大屯火山群,由10多座圓錐形火山體組成。
台灣山嶽高峻雄偉,氣勢磅礴,海拔高度在3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0多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達200座之多。其中玉山(台灣第一高峰)、雪山(台灣第二高峰)、秀姑巒山(中央山脈第一高峰)、南湖大山(中央山脈北端最高峰)與大武山(中央山脈南端最高峰)有「台灣五嶽」之稱。

台灣島多丘陵

丘陵和台地分布在五大山系與平原過渡的山麓地帶,從台北盆地周緣至恆春半島止,一般海拔在600米左右,佔台灣島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弱。主要丘陵有四個,即基隆竹南丘陵、嘉義丘陵、豐原丘陵和恆春丘陵,其中基隆竹南丘陵為台灣島最大的丘陵。基隆竹南丘陵,北起基隆附近的海岸,南達台中豐原一帶,東緣雪山山脈的北麓和西麓,西抵台灣島西海岸,由基隆丘陵、新竹丘陵、苗栗丘陵和竹南丘陵等組成,是台灣最大的丘陵區。嘉義丘陵位於阿里山脈前,北起濁水溪南岸,南至高雄、屏東,屬海拔在250米以下的低丘陵。豐原丘陵位於上述兩丘陵區之間,豐原經台中至南投一線以西,為西部丘陵地帶最寬部分,東西呈半圓形,伸入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脈之間,為台灣本島中部地形最特殊的地區。恆春丘陵,位於恆春半島,中央山脈至此成平緩的南北向背斜,山勢逐漸向兩側低落,西部與屏東平原相接。
除丘陵之外,在台灣島北部至中部丘陵西側,還零星分布一些地勢較丘陵低平的台地,自北而南主要有林口、桃園、中壢、湖口、後里、大肚與八卦等台地,高度均在海拔400米以下。

平原與盆地

台灣平原和盆地數量不多,面積較小,僅佔全島面積的五分之一。主要平原有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宜蘭平原與台東縱谷平原。嘉南平原也稱台南平原,北起彰化縣濁水溪的南岸,向南至高雄縣下淡水溪的西岸,面積約4450平方公里,為台灣最大平原。屏東平原位於台灣島南部,面積1160平方公里,是台灣島第二大平原。宜蘭平原又稱蘭陽平原,位於台灣島東北部,面積約320平方公里,是台灣東部開發最早的地區。台東縱谷平原位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山巒之間,面積約700平方公里。此外,台灣島北部沿海還有一些面積較小的平原,主要有新竹沖積平原、苗栗沖積平原和彰化平原等。
台灣的盆地較平原面積更小,數量也少。較大的盆地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與埔里盆地群。台北盆地位於台灣島北部,盆地東南兩側為雪山山脈的余脈形成的丘陵所環繞,北以大屯火山群為屏障,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觀音山和林口台地圍繞,盆地形態完整,近似一個三角形,面積240平方公里,僅次於台中盆地,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地方。台中盆地位於台灣島中部,北接大安溪,南界是濁水溪,東鄰豐原經霧峰至草屯一線的斷層,西至大肚台地和八卦台地的東緣,面積400平方公里,是台灣島最大的盆地。埔里盆地分布於中央山脈的埔里陷落區,位於南投縣境內濁水溪中游及大肚溪上游和北港溪之間,分布有十幾個大小不等、南北對列、由群山圍繞的陷落盆地,統稱為埔里盆地群。其中以埔里盆地面積最大,約42平方公里;魚池盆地次之,面積約21平方公里。
台灣雖然平原與盆地面積有限,但一向是台灣最重要的農業區和居民區,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省約95%的大中小城市集中在平原與盆地。

形態各異的海岸

台灣省是一個島嶼省份,島嶼眾多,海岸線長。台灣本島海岸線就有1566公里,包括了東部、北部、西部與南部等四個不同海岸。東部斷層海岸,以台灣島東北角的台北縣三貂角的萊萊鼻為起點,向南延伸,經宜蘭、花蓮、台東直至屏東的九棚,全長380公里。整段海岸大致平直,瀕臨太平洋,除宜蘭平原、花蓮平原、台東平原臨海的邊緣具有隆起海岸的特點外,大部分海岸因斷層作用,陡直岸壁緊貼海岸,共有4段斷層海岸組成,是典型的斷層海岸。
北部海岸,西起台灣島西北角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油車口,向北經富貴角再折向東至三貂角的萊萊鼻,全長約85公里。北部海岸東臨太平洋,北迎東海,西依台灣海峽,屬隆起海岸。北海岸地區是標準的海蝕地形,整段海岸凹凸曲折,岬灣相間,奇石怪岩,極具旅遊觀賞價值。
西部海岸,北起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岸,向南延伸至屏東縣西部的枋寮,全長約410公里,瀕臨台灣海峽,為沉積隆起海岸。與東部海岸相比,西部海岸面臨淺海,連接沿海平原,因此整段海岸單調平直,地勢緩斜。在風向、風力和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旺盛的堆積,沙灘綿長,海岸不斷向西部海洋延伸。
南部海岸,自屏東枋寮向南,經過台灣島南端的貓鼻頭和鵝鑾鼻,再折向北至九棚,西臨台灣海峽,南接南海,東瀕太平洋,全長264公里,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

(來源:情系寶島台灣)
3打開地圖來看,台灣島最南端有兩個小小半島伸向巴士海峽。西邊的小半島長約5公里。稍呈圓形,寬約3公里,名叫「貓鼻頭」。另一個半島則在台灣島南端的東南角,名叫「鵝鑾鼻」,寬1--3公里、長約5公里。這兩個半島就像台灣的一對觸角伸向南方大洋。

貓鼻頭,是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一個分界標志。沿岸珊瑚礁連綿,曲折延伸,其中一塊靠近海邊的礁石,形狀如貓蹲踞,貓鼻頭之名由此而來。

登貓鼻頭,看那潔白的浪花吻著沿岸綠色的珊瑚石,萬頃碧波襯托著藍天白雲,使人頓時覺得無比的爽快。

鵝鑾鼻是台灣島的最南端,和貓鼻頭東西遙遙相對。中央山脈蜿蜒南來,到這里形成一條山脊,直插波濤洶涌的巴士海峽,成為太平洋和巴士海峽的一個分界標志。鵝鑾鼻舊稱沙馬崎或南呷,「鵝鑾」是高山族中排灣族語的譯音,本意為『帆」,因為附近香蕉灣的海中有一石,高50米,周圍約40米,極似船帆,取名船帆石。又因這里北接恆春丘陵,銜山環海,突出如鼻,故得名「鵝鑾鼻」。

鵝鑾鼻附近海域景色清新秀麗,而且因為這里有一座大燈塔,使它中外聞名。鵝鑾鼻燈塔內有2.6萬支白色燈光,每隔10秒鍾閃亮一次,光力可達20海里,凡航行於台灣海峽和西太平洋的船隻,經過鵝鑾鼻附近的海域,都可以憑借這一燈光確定航向。據說,鵝鑾鼻燈塔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海上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鵝鑾鼻燈塔面對巴士海峽,在湛藍的大海中,高聳的白色塔身顯得十分耀眼,它夜以繼日地為往來船隻導航。塔內可順鐵梯攀登至塔頂,極目遠眺,太平洋碧波萬頃,海天一色。天氣晴朗時,台灣省最南端,孤懸於波濤中的七星岩隱約可見,那是台灣省惟一的捕鯨場,偶爾還可以看到鯨魚群在海中戲水。

鵝鑾鼻燈塔的建立是轟動一時的國際性事件的結果。原來,清同治六年(1867)3月,美國船「羅妹號」在鵝鑾鼻南約17公里遠海上的七星岩觸礁沉沒,泅上岸的海員被排灣族人誤為海盜而殺死。美國派軍艦兩艘來此「征討生番」,卻戰敗了。恰巧那時又有琉球船在附近遭難,美國就聯合英、日兩國向清政府施加壓力,要求賠償,結果清廷「賠償」白銀50萬兩,用以在鵝鑾鼻建巨型燈塔,由英國技師設計建造。甲午戰爭後割讓台灣給日本,清軍撤離台灣時把燈塔炸毀。三年後,日本予以重建。80年來,燈塔多次修建,以至於今。

鵝鑾界半島的東海岸,常年在海洋波浪的沖擊下,多陡立的珊瑚礁懸崖,四周並有裙礁圍繞。從鵝鑾鼻沿海岸公路北上,行至埔頂村附近便可看到一大片白沙,一直蔓延到海岸後的峭壁上。這奇怪的風沙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呢?

地理學家認為:這種地貌的產生是雨、風和海潮相互作用的結果。每年雨季,洪水攜帶大量沙石順著崖頂的低凹谷地流入海中,這時人們來到這里,可以看到流沙河和沙瀑布的景觀。而後,海潮復將這些沙石推上沿岸,形成許多沙丘。到了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又把沙粒沿崖坡吹上崖頂。如果這時節來到這里,海灘上飛沙走石,風沙彌漫。自然界這兩種逆向搬運的結果,造成了「風吹沙」這種特殊地貌景觀。

寶島南部這一對觸角,不但因地理位置重要而聞名,也是風光逶迤的風景區。這里四季如春,遠近山巒遍布香蕉林、椰子林。蕉風椰雨、碧海白浪的熱帶海濱情調,素享盛譽,人稱這里是「台灣的夏威夷」。
台灣島東部多山,向西逐漸過渡為平原。(美國航太總署圖片)台灣的重要山脈有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台灣最高山為玉山,海拔3,952公尺。平原與盆地雖狹小分散,卻是人口稠密的地區,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台灣重要的河川有淡水河、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蘭陽溪、立霧溪、花蓮溪、秀姑巒溪等等。
由於北回歸線橫跨台灣,地形又多變化,形成南北氣候的差異。以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台灣的氣候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山脈高峻能阻隔季風。台灣高溫多雨,最冷月均溫在14度以上,雨量2500毫米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則是夏季降雨。熱帶氣旋(台風)經常在夏季侵襲台灣,造成災害,但也是台灣重要的淡水來源,台風較少年份的冬季容易有旱

『伍』 嘉義在哪個地方

嘉義市位於台灣西南部,以人口數而言為台灣第十五大都市。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全境被嘉義縣環繞,人口27.4萬,為嘉義次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古名「諸羅山」,系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亦名「桃城」,以其古城形如桃而名。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地形平坦廣闊。

『陸』 台灣省的面積和人口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50萬。

台灣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台灣(Taiwan),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包括台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

(6)嘉南平原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台灣省行政區劃:

台灣地區現行行政區劃為2個省(台灣省、「福建省」)、 6個「直轄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其中台灣省下轄11個縣、3個市,省會位於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台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下轄2個縣,「省會」位於金門縣金城鎮。

「福建省」與台灣省分別在1956年和1998年將省級政府職能精簡,將大部分省級政府機關並入「中央政府」以精簡行政作業,僅保留象徵性工作。

台北市是台灣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所在地,亦是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