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張掖有多少人口佔地面積多少

張掖有多少人口佔地面積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31 02:08:04

❶ 甘肅省張掖市的簡介

歷史發展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 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

張掖歷史悠久,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漢唐以來,張掖就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由於地理環境優越,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氣候特點
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少雨,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特色小吃
張掖的小吃也比較有名,比如有搓魚兒,拉條子,炒炮,揪面片,炒撥拉, 魚兒粉本地小吃,還有諸如蘭州拉麵,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燙等等,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張掖特色,保證讓你吃的回味無窮.由於地處西北,光照充足,使得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兩季整車的瓜果被運往外地,為張掖人增加了收入.張掖最有名的還是要數葡萄酒了,由於張掖的緯度和法國極為相似,具有和法國一樣的釀制葡萄酒的自然條件,而且張掖的葡萄酒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著名的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說的就是古代的張掖.但是由於交通和歷史原因,張掖的葡萄酒至今沒能進入省外市場,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城市名片
張掖市在1985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張掖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張掖主要旅遊景點:馬蹄寺·大佛寺 ·張掖 ·木塔寺 ·山丹軍馬場 ·山丹新河驛 ·甘泉公園 ·河西學院 ·鎮遠樓 ·肅南康隆寺獵場 ·張掖市森林公園 ·東大山 ·龍首山 ·道巷廟 ·甘州古塔 ·諸葛樓 ·東山寺和西武當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 ·牘侯堡 ·民勤會館
交通通訊
[編輯本段]
區內交通通訊便利,蘭新鐵路及國道312、227線貫通,縣(市)鄉公路四通八達;西--蘭--烏通訊光纜橫貫全境,數字行動電話、無線尋呼系統已與全國並網;縣市及鄉鎮實現了電話程式控制並與網際網路相連。改建後便捷、高速化的國道227線、312線,蘭新復線鐵路的電氣化,民航張掖機場支線業務已開通,加快了張掖立體交通框架的形成。

❷ 張掖市有多少個區

張掖市現轄甘州區、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區縣,共有93個鄉鎮,904個行政村。總面積40874平方公里。


❸ 金張掖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叫金張掖

最近很多人都在說了,其實我們國家的地貌還是很豐富的,什麼樣的都有,最近我就有看到很多人都在說這個「金張掖」,這個地方也是一個非常故事的,非常有內涵的地方,那麼也就有人問了,這個「金張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個「金張掖」為什麼要叫「金張掖」呢?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下面我們一起分析看看吧!

「金張掖」的意思無非就是指的「張掖」這個地方像鑲金一樣有錢,其實不僅僅是有錢,物產也極其豐富。張掖,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物產豐富、文化繁勝,故而,被古人稱為「金張掖」。

張掖簡介

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甘肅省地級市。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轄甘州區、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122.93萬人。有漢、回、藏、裕固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


張掖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❹ 張掖市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甘肅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為 121.05萬人。

❺ 美麗的張掖

      我的家鄉在遙遠的大西北,這里有戈壁、沙漠、濕地、綠洲、冰山、草原、祁連山、黑河、彩色丘陵、馬蹄寺等獨特景觀。張掖一直被河西人民譽為「塞上江南」。

      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甘肅省地級市。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發菜、絲路春酒等。

      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轄甘州區、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122.93萬人。有漢、回、藏、裕固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

      張掖市是國家1986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2016年11月,張掖市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清晨,騎著我的紅旗牌自行車遊走在濕地公園,眼前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雖是炎熱的夏季但這里的溫度甚是涼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一片片紫色的薰衣草在陽光下燦爛微笑,散發出淡雅的花香,引來一群群采蜜的「先生」,在花叢里辛勤的勞動。在綠男紳士的整齊方隊里,綻放著嬌艷欲滴的紅女小姐,粉的、紅的、白的、黃的,朵朵花兒扮靚了公園的各個角落。鳥兒在藍天白雲里穿梭,黑白天鵝在湖水裡嬉戲,散步、晨練的帥哥靚妹們在這里舒展筋骨,我的視野里盡是美好。

      記得曾經,不枉千里迢迢,奔走在吉林長春求學,同學們聽說我是甘肅張掖的 ,好奇的問我,甘肅在哪?張掖在哪?怎麼沒聽說過這個地方 ,那時候我就給他們介紹我的家鄉在張掖。時隔多年,我的家鄉越來越美,我在張掖等你來,來欣賞西北的藍天白雲,來這里感受秀美的濕地風光,來這里尋找佛教文化,來這里品嘗民間風俗小吃。

    盛夏時節,張掖的濕地公園荷花綻放,水天一色,愛美的姑娘紛紛來此賞荷並拍照留影。也讓我這個沒見過荷花的人大飽眼福。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城郊北部,與市區緊密相連。主體位於城區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帶,與城區毗鄰,是國內離城市最近的濕地公園,總面積1347.65公頃。規劃區內多樣化的濕地類型,是張掖綠洲這一內陸乾旱區脆弱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水源涵養和水資源調蓄、凈化水質、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區域外氣候等重要的生態功能,作為區域關鍵生態支撐體系,對於維護張掖綠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雲在水中,山在雲中,水在空中,你的倒影在我心中。平靜的水面像一面鏡子,照出濕地最美的樣子。行走在湖畔,舉步見塘,抬頭見葦,山泉湖水碧波盪漾,水鳥雲集,魚翔淺底,草木繁茂,盪舟水草之中,盡賞四時美景。此刻,「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

      潤泉湖公園也是濕地公園,總佔地面積1826畝,其中,湖區面積661畝,釣魚島面積30畝。公園以「綠色、人文、運動」為主題,突出「親水環境、植物景觀、人性空間、休閑時尚」的設計理念,再現「絲綢明珠、塞上江南」水鄉風情,規劃建成四季常綠、鳥語花香、葦溪連片、湖水盪漾的生態公園。

    公園里垂柳拂面,國槐蔭徑,葵花艷陽,沙棗飄香,惹眼荷塘,送夕風箏。今獨賞大麗花,怦然心動!碩大的花朵美艷動人,絲毫不遜色於牡丹和芍葯。

    置身其中,觀風景五彩繽紛,聞花香百味襲人。真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年少時常常看到水墨荷花的畫作,欣賞之餘漸漸的喜歡上了荷花,直到後來自己臨摹畫家的荷花,但一直很少觀賞到真正的荷花,近年來濕地公園大面積種植荷花,終於如願欣賞到了真實的荷花。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

  在這里引用一位詩人的詩句,來 歌頌我的家鄉  :

    昔覺甘肅連荒漠,

    今睹張掖似明珠。

    地靈人傑賽江南,

    一帶一路立新功!

      張掖古稱甘州,酒泉古稱肅州。元朝甘肅立省時取兩州首字而成,省會甘州。

      張掖的美只有你身臨其境才能感覺到,我在張掖守望那片藍天,我在張掖與你共賞明月,來張掖逛逛吧,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而我現在只與你分享了張掖的濕地風景,還有更多有趣的美景等你來探索。

    我的家鄉會越來越美,相信這么好的政策,明天會更好!

冉彩筆記

2019年7月24日

文中插圖均屬本人拍攝

❻ 張掖在甘肅算窮嗎

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那麼張掖在甘肅省的經濟算窮嗎?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7個縣、7個自治縣。張掖市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張掖市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據統計張掖市第一經濟是以糧食、蔬菜為主導,第二經濟、第三產業以工業、石油為主導的經濟產業,並且在交通上有著比便利的條件。根據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各省份GDP名單可以看出,甘肅省的GDP較之於2017年增長不少。甘肅全省總值達到6043.71億元,同比增長了7.13%。在14個地市的經濟排名中,蘭州市排名第一,GDP為1996.64億元,張掖市排名第七,GDP為309.22億元,排名第14的是甘南州,GDP為108.87億元,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張掖市的經濟水平在甘肅省排在中等水平,因此張掖市經濟整體水平在甘肅不算窮,但也不算十分富裕。
每個省份都會以當地GDP來衡量當即經濟實力,隨著一帶一路的倡導,相信張掖市的經濟也會越來越好。

❼ 張掖的資料

張掖,甘肅省省轄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漁米之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發菜、絲路春酒等。
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轄甘州區、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0.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3.34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5.98%。有漢、回、藏、裕固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1]
張掖市是國家1985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 。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

❽ 甘肅省張掖市怎麼樣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地區和金昌市,西連酒泉地區,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 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為河西四郡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地區下轄臨澤、高台、山丹、民樂、肅南五縣及張掖市,總面積4.1萬平公里,總人口117萬。張掖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騫、班超、法顯、唐玄奘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

馬可.波羅曾醉心於此,停留長達一年之久。張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 土壤肥沃,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物產豐饒,以烏江米為最,古稱「金張掖」,後改名甘州,有「不望祁連山上雪,錯將甘州當江南」之佳句。張掖屬溫帶乾旱氣候,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氣溫7℃。市域總面積4240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0萬。 張掖旅遊資源豐富,以大佛寺、木塔寺和鎮遠樓最為著名,鄰縣有肅南馬蹄寺、山丹軍馬場、新河驛等景點。張掖有312國道和蘭新鐵路復線橫貫全境,交通便利,旅遊接待能力初具規模。 出土的麋鹿

焉支山自然風景區
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0公里處。隋大業5年(609年),隋煬帝西行時,登此山謁見西域27國使臣,甘、涼州府派仕女歌舞隊在路口朝迎,史書多有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此留下雖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絕句,也使焉支山名揚華夏。該區重巒疊嶂,松林密布,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總面積680平方公里。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整個區域為蔥郁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登高望遠,山上林海松濤,碧波無際;山下溝壑縱橫,清泉淙淙;腹地,獐、鹿、獾羊野生動物出沒其間;峽谷兩側崇山峭直,奇石岩岩。尚有古寺--鍾山寺、古亭點綴於山林巔峰之中。秋日,在懸崖峭壁上盛開的山丹花紅艷艷一片,競相怒放,爭奇斗妍。曉日初升,雲蒸霞蔚,叢霧飄渺,氣象萬千。這里日均氣溫20.3℃,氣候涼爽濕潤,景色秀麗迷人。有小黃山之稱。為消夏避暑、度假游覽不可多得的自然風景旅遊勝地。系甘肅省森林公園。
西來寺
西來寺座落在張掖城內西南隅,今西寺寺巷。是張掖市佛教協會所在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甘州府志》載:此寺建於隋朝。後稱慈雲精舍,是普覺靜修國師阿扎木蘇(西土人)所創。國師念甘郡自番藏經,奏請當朝康熙皇帝准頒紅字藏經108部。康熙五十一(1712年)國師將自己的住宅慈雲精舍改為寺。建樓五楹,以作藏經之所。清雍正十年(1732年)守邊大將軍平郡王福彭,公務之暇,臨幸此寺,賜金賜額,令喇嘛劉勞藏重修,命名西來寺。後有地方紳士成龍、客民閻海等捐資,共修樓宇十楹。上有彌勒佛並藏經,下有寶貝佛像並存國師真容,南陪殿有護國仁王佛像一堂,北陪殿有護國尊天護法一堂。大殿有如來佛像,過殿山門有韋馱、天王像。神態各異,雍容大觀。建築形式及結構:觀音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加寬前殿。殿內頂部中心在藻井,並圍以繪有各種圖案的天花板。藏經樓為單檐硬山頂,兩邊加卷棚頂,面闊五間,進深五架梁入架橡。陪殿面闊三間(11.4米),進深6.2米。寺內金爐香火,日夜不熄,朝佛禮拜者,絡繹不絕。解放後,中央文物考察團就中藻井、壁畫、供台、塑像、木刻(宗喀巴等像及金剛座不是木刻)斷定:西偏小殿為唐代建築物,其結構與敦煌元洞相近。殿內有壁畫21頁(唐朝3頁,明朝10頁,清朝8頁),大多剝落不堪,經堂正頂天花板中如藻井與明時北京的智花寺同類,殿內也有明塑,兩廊壁畫(畫佛教故事)是清代畫中上品。金剛殿、觀音殿較遲,然亦不出北宋。華東某學院教授石揚義贊同此說。1953年天水馮國瑞教授過甘,指山門前的鼓兒石為唐代物(此石花紋作為飛馬形),建議政府移文化館保管。又寺中舊有殞石一塊(舊稱落星石)。斗大、橢圓形。寺院中原有木刻像5尊,塑像32尊,在塑像中有32臂的佛像一尊。佛教有顯密二宗,張掖各寺院多屬顯宗,唯西來寺為密宗。

❾ 甘肅省第二大的城市,面積是蘭州的3倍,擁有最美的自然風光

張掖,這個位於甘肅的一個地級市,這里自古以來就是擁有著最美的自然風光的地方,作為甘肅第二大的城市,張掖的面積是蘭州的3倍,佔地面積有38600 平方公里,人口大概有113萬人左右。

張掖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區,這里是我國絲綢之路的重要的商業重鎮,擁有著塞上江南的美稱。張掖不僅被稱作是塞上江南,還擁有著金色張掖的美稱,當地擁有著很多個國家自然文化保護,風光無限美好。

來到張掖最為出名的七彩丹霞風景區,這里曾經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三十三個地方,張掖的地貌形成於一億多年前,這里的地貌群與梨園河的景觀交相呼應,有一種壯美之感。

七彩丹霞景區面積比較大,大約有510平方米,從東部到西部,總體的長度有45公里左右,這里的地形主要以色彩斑斕而著稱。丹霞的地貌在全國的很多城市都有,但是張掖的七彩丹霞卻多了幾分色彩:無論是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這里的色調千變萬化,順山勢起伏的連綿不斷的山脈,給人一種壯觀之感。

張掖七彩丹霞山風景區總體有4個觀景台,來到第一個觀景台,這里的山體色彩比較淡,總體來說山體的海拔相對矮一點,群山連綿起伏,配上藍色的天,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體力足的話可以爬到二號觀景台最高點,這里是整個景區裏海拔最高的,在這里可以看到整個景區的全貌,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號觀景台的山體顏色比較豐富,遠看這里的山體顏色有點像是五花肉一樣,這里還有著名的七彩山的景觀,這里的階梯不高,而且台階都做成了三種顏色交替的彩色,給人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四號觀是這里最適合觀看日落的地方,來到主觀景台,可以看到這個深紅色波浪的景象,陡峭的山峰連綿不斷,和落日的余暉交融在一起,這種景點實在是太美了。

來到五號觀景台,這里的山體顏色給人一種視覺上強烈沖擊,站在觀景台裡面,你會發現好像這里整個人都被色彩包圍著,這個地方看日落也是十分漂亮的,值得推薦。

總體來說,七彩丹霞景區還是值得來看看的,這里的門票不貴,75元就能夠暢游整個景區,另外,景區的物價消費也不是很高,都是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❿ 張掖的海拔是多少

張掖的海拔高度為3633米。

張掖市最高海拔,東大山,海拔高度為3633米,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

轄甘州區、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張掖市西南為祁連山脈,東北有合黎山,中部為海拔1410~2230米的傾斜平原,形成張掖盆地。

簡介

張掖平原地形呈沖積扇形,由東南向西北敞開,是河西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張掖是一座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濕地上的城市,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