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多少塊銀幕
❶ 想問下2019年電影行業趨勢,大家覺得前景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占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占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❷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2-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呈逐年遞增趨勢;2016年以來,電影票房增速回歸到理性階段,連續三年保持在10%上下波動。此外,隨著2018年《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政策的出台,電影市場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但整體來看,我國年平均觀影人次較發達國家水平仍然較低,我國電影產業依然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綜上,前瞻預測201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將超過670億元。
隨著我國電影製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電影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目前,總投資近20億元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已經在北京市懷柔區正式投入使用,該基地具有年生產製作80部電影故事片、200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的能力,結束了我國大片需要到海外加工的歷史,打造了中國電影製作業的新品牌。2016-2018年,我國電影產量由944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06%,在此發展速度及我國電影產業規范化發展的影響下,前瞻產業研究院保守預計,2019年中國電影產量將達到1140部。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趨勢也多樣化,從製作、放映、觀眾體驗等多層面,都將面臨新變革。
電影產業向規范化發展,影院發展面臨諸多變化
2018 年12 月11
日,國家電影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影主管部門,各電影院線公司下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意見中進一步明確了電影院線市場的規范和扶持方向。截止2018年底,我國電影院線銀幕數量為60079快,要實現2020年銀幕數量超過8萬塊,2018-2020年銀幕數量復合增長率至少為15.39%。
總而言之,此次扶持政策或在中長期提振電影行業景氣度,監管新規將促進行業得到更加明確的規范和整治,長期看利好行業良性健康發展。新規將推動我國電影行業整體規模的發展,內容公司單片產出能力有望不斷提升,院線產業整合有望提速。電影院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可能性,電影院發展趨勢總結為以下幾點:
強體驗感影院技術成為主導趨勢
電影及影院技術的長足進步是中國實現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跨越的重要推動力。近幾年,電影新技術正在不斷實踐,從而更廣泛地應用到電影院中,如:激光放映技術、巨幕放映高動態范圍放映技術、沉浸式聲音技術、4D技術和智慧影院等,未來電影院技術將逐步向高端化、舒適化和強體驗感發展。
雲計算、互聯網促進電影製作全球化
近年來,電影由多個工作室協同剪輯製作已成常態。而如何用較低的成本讓位於世界各地的工作室協同工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電影後期製作是一個計算密集型工作,而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技術,可實現更好的系統資源復用,讓多個工作室同時同步使用資源,並利用雲計算強大的計算處理能力,在提升效率、壓縮時間的同時降低製作成本。
而分布面廣且速度快的全球光纖網路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夠互動交流與合作,通過雲計算技術製作電影能夠大幅度減少拍攝時間和後期製作時間。目前,數據採集、更高的解析度、高動態范圍、雲計算、IP技術和大格式文件等都是好萊塢正在使用的新興發展的技術。
事實上,雲計算除了能夠節約時間和資金外,還為電影渲染等製作提供了技術支持。未來,隨著觀眾對特效的要求越來越嚴苛,電影特效製作所需的計算量呈幾何倍數增長,而雲計算可為影視作品提供製作、存儲和處理平台,為電影渲染等製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❹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存在哪些差距
中國電影與好萊塢大片的差距主要在於版權的范圍和特效技術上。在2017年11月份舉辦的美國電影市場上,一部中國電影在這場世界最大的電影交易會上,引發了各國片商的青睞和搶購,一舉創下超600萬美元的銷售好成績,它就是商戰動作電影《中國推銷員》。
據這部影片的海外發行獨家代理商美國好萊塢資深電影人瑪西女士介紹,「一次展銷會能賣到60多個國家真的算是很多了,我們還賣了好多中東國家,甚至包括還處在戰亂期的敘利亞版權都賣出去了,還有土耳其、沙特、利比亞、科威特、伊拉克、埃及和南非這些國家。
雖說這部電影賣了很多國家,但大部分是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好萊塢的電影可以賣到北美,西歐,澳洲,以及中國等大半個地球。
(4)2018年中國多少塊銀幕擴展閱讀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拉開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序幕。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
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任慶泰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之父」。
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年至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2018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1082部,年總票房達到607億元人民幣,全國共有銀幕60079塊。
❺ 票房破億的意思是收獲一億元嗎
可以理解成在中國買這部電影票的錢總和超過一億元。2018年,中國電影保持多年來的增長態勢,全年共生產故事影片902部,全國票房首破600億元,達到6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6%,實現票房新高。
國產影片票房378.97億元,市場佔比62.15%。城市院線觀影總人次17.16億。新增銀幕9303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穩居世界首位。
具體情況
2018年,國產影片質量不斷提升,得到了觀眾和市場的進一步認可。全年電影票房前4名均為國產影片。票房之外,這些影片也贏得了觀眾的好口碑。《紅海行動》樹立了軍事大片的新標桿,《唐人街探案2》在「懸疑+喜劇」的新道路上再進一步,《我不是葯神》在現實題材開拓上取得了突破。
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咨詢開展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觀眾對2018年國產電影的滿意度總體處在滿意區間,春節檔滿意度得分為歷次春節檔調查的最高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首破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