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丹麥有多少人口
Ⅰ ★丹麥王國 有多少人口
【人口】 541.1 萬人( 2005 年 1 月),丹麥人約占 95 %,外國移民約占 5 %。 官方語言為丹麥語,英語為通用語。 86.6 %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0.6 %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
Ⅱ 丹麥有領土多大
國名: 丹麥王國
政體: 君主立憲制
面積: 43.096平方公里
人口: 533.2萬(2000年)
民族:
丹麥族北日爾曼人
語言: 丹麥語
宗教: 基督新教
首都: 哥本哈根
二城: 奧胡斯
時區: GMT+01時區.使用夏令時
國慶: 4月16日
國花: 冬青
國鳥: 雲鵲
歷史:
丹麥與公元985年形成統一王國.十一世紀曾征服整個英格蘭和挪威.1380-1814年.挪威附屬於丹麥.1658年以前.瑞典耶蘭府的斯考.布京.居屋三道屬丹麥.1864年以前德國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二州屬丹麥.丹在1397年成立的卡爾瑪聯盟(丹.瑞.挪)中居統治地位.十六世紀丹麥王國開始衰落.1523年瑞典解盟獨立.1814年丹麥與瑞典交戰失敗.被迫將挪威割予瑞典.1904年.冰島在丹內部自治.戰後脫離丹麥獨立.
丹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宣布中立.但在二戰期間遭德國佔領.戰後重建.
丹麥於1949年加入北約(NATO).1953年創始加入北歐理事會(NC).1960年加入歐貿聯(EFTA).1973年退出歐盟聯.轉投歐共體-歐盟(EU).未加入歐元區.
地理:
全境包括日德蘭半島的大部分及西蘭.菲英.洛蘭等406個島嶼.海岸線長7400公里.曲折多峽灣.境內低平.平均海拔約30米.最高海拔173米.最低海拔-4米.最大湖泊是阿里湖.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年平均降水600毫米.有褐煤.白瓷土和石油等少數礦產.森林覆蓋率11%.
Ⅲ 丹麥人口與面積是多少
丹麥有人口582.5萬人,面積43096平方公里。
丹麥王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端,日德蘭半島上。丹麥的國土面積是43096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千分之四。中國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而丹麥的國土面積只有4.3萬平方公里,與中國台灣省的面積差不多大,只有中國國土面積的千分之四。
丹麥全國人口合計582.2萬,約占歐盟28國人口的1.3%,丹麥人約佔86%。其中,88%為城市人口。華人華僑1.5萬人,主要集中在首都大區、哥本哈根市、奧胡斯市和奧爾堡市。
氣候特徵:
丹麥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均降水量約860毫米。丹麥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冷,大部分地區氣候與我國相似。丹麥的氣候介於北歐和中歐之間,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於受到大西洋吹來的西南風影響,丹麥氣候冬暖夏涼,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不過15度至17度。
Ⅳ 丹麥國家陸地面積有多大排世界第幾位格陵蘭島是不是屬於丹麥的領土
國名: 丹麥王國
政體: 君主立憲制
面積: 43,096平方公里
人口: 533.2萬(2000年)
民族:
丹麥族北日爾曼人
語言: 丹麥語
宗教: 基督新教
首都: 哥本哈根
二城: 奧胡斯
時區: GMT+01時區,使用夏令時
國慶: 4月16日
國花: 冬青
國鳥: 雲鵲
歷史:
丹麥與公元985年形成統一王國。十一世紀曾征服整個英格蘭和挪威。1380—1814年,挪威附屬於丹麥。1658年以前,瑞典耶蘭府的斯考、布京、居屋三道屬丹麥。1864年以前德國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二州屬丹麥。丹在1397年成立的卡爾瑪聯盟(丹、瑞、挪)中居統治地位。十六世紀丹麥王國開始衰落。1523年瑞典解盟獨立。1814年丹麥與瑞典交戰失敗,被迫將挪威割予瑞典。1904年,冰島在丹內部自治,戰後脫離丹麥獨立。
丹麥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宣布中立,但在二戰期間遭德國佔領。戰後重建。
丹麥於1949年加入北約(NATO)。1953年創始加入北歐理事會(NC)。1960年加入歐貿聯(EFTA)。1973年退出歐盟聯,轉投歐共體—歐盟(EU)。未加入歐元區。
地理:
全境包括日德蘭半島的大部分及西蘭、菲英、洛蘭等406個島嶼。海岸線長7400公里,曲折多峽灣。境內低平,平均海拔約30米。最高海拔173米,最低海拔-4米。最大湖泊是阿里湖。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年平均降水600毫米。有褐煤、白瓷土和石油等少數礦產。森林覆蓋率11%。
政治:
·國家元首:女王瑪格麗特二世(Margrethe II),1972年1月14日即位。
·憲法:現行憲法於1915年制定,1920年、1953年兩度修改。憲法規定,丹實行君主立憲制。經議會5/6多數通過,政府可將一定范圍內的主權交給國際機構。
·議會:一院制,共179個議席。議員經普選產生,任期四年。本屆議會…(待更新)
·政府:(待更新)
·司法機構:法院分三級。全國有最高法院1所、中級法院2所、初級法院82所。此外,還有海事與商業法庭、特別訴訟法庭、仲裁法庭和宗教法庭等專門法庭。最高法院由1名院長和16名法官組成,院長和法官由政府司法大臣推薦,女王任命,任職到退休。法院獨立行使職權。最高法院院長雅克·赫爾曼(Jacques Hermann)。檢察機構隸屬司法部,設總檢察長1名和檢察官9名,均由女王任命,任職到退休。
經濟:
丹麥是傳統的西方發達工業國家,丹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發達,在許多工業領域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近年來,政府堅持適度緊縮的財政政策,採取積極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及匯率,降低企業稅,國內投資大幅增長,拉動工業發展,經濟保持平穩增長。通貨膨脹率低於歐元區平均水平,銀行信貸及抵押貸款持續上升,外貿出口增長,失業率下降,外匯儲備保持穩定增長,公共債務繼續減少,但物價有上升。9月28日丹全民公決否決加入歐元區後,仍堅持以「匯率掛鉤」和「利率緊隨」為主要特徵的「准歐元政策」。
2000年人均GDP:32,500美元,居世界第7位,屬高等發達國家。
經濟增長率:2.8% 通貨膨脹率:2.9% 失業率:5.3%(2000)
經濟增長率:2.1% 通貨膨脹率:2.5% 失業率:5.7%(1999)
交通:
·鐵路:2,859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600公里。
·公路:71,474公里,其中有路面公路71,4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0公里。
·水路:417公里。
·管道:原油110公里;石油578公里,天然氣700公里。
·機場:119個,其中有路面機場28個,其中主跑道3,047米以上機場2個。
·首都哥本哈根有地鐵(2003年開通)和一段只作旅遊保留的有軌電車。
新聞出版:
1999年全國有日報33種,發行量155.8萬份,周日報10種,發行量148.2萬份,期刊雜志68種,技術及地方報刊289種。發行量最大的報刊是《政治報》(Politiken)。
丹麥通訊社,正名Ritzaus Bureau,1866年創建,是丹唯一的全國性通訊社,由各大報紙聯辦。丹麥廣播公司,1925年創立,丹麥最大的全國性廣播電台和電視台。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介於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面積217.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比世界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大兩倍。無冰面積34.2萬平方公里,是丹麥本土的八倍。全島85%的土地由巨厚的冰層所覆蓋,平均冰厚1500米。冰的總體積為2.6億立方米,是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大冰川。冰原上有少數突兀山峰,貢比約恩山海拔3700米,為全境最高點。終年嚴寒,年平均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1998年1月1日人口為56076人,90%的人口為愛斯基摩人,多信奉基督教。官方語言為格陵蘭語。有鉛、鉻、冰晶石、煤等礦物。著名的動物是麝牛、馴鹿、北極熊、鯨、海豹、海象等。海鳥和魚類也很多。經濟以捕魚、狩獵和采礦為主。魚蝦、皮貨、鯨油和海象牙是其主要出口產品。主要交通工具是船、直升飛機和雪橇。在哥本哈根和南斯特倫菲尤爾之間每周有幾個航班。格陵蘭壯觀而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旅客。
首府在努克(舊稱戈特霍布)(Nuuk/Godthaab),人口1.1萬。從1982年開始有了自己的電視台。格陵蘭是北極地區的戰略要地。丹麥對此地的影響始於1921年,1953年的一項憲法修正案使格陵蘭成為丹麥的一部份。1979年實行內部自治。
Ⅳ 二戰前和二戰後世界各國人口排名榜
二戰前
中國4.5億,印度4.6億,蘇聯2.5億,美國2.2億
二戰後
中國3億,印度4億,蘇聯2億,美國2.1億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5)二戰時丹麥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戰爭起因: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
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戰爭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
參考鏈接: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
Ⅵ 丹麥人口面積是多少呢
丹麥約573萬人,面積43096平方公里。丹麥約573萬人,其中89.6%有丹麥血統(定義為父母中至少有一人出生在丹麥並擁有丹麥國籍),剩下的10.4%的人口是移民或移民後裔。在59萬移民人口中,有20萬人有西方血統(父母出身自歐美國家),39萬人沒有西方血統(父母並非出身自歐美國家),丹麥有約八成的人口信仰基督教。
丹麥的經濟發展:
丹麥是發達的西方工業國家。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發達,有歐洲乳酪市場之稱。在許多工業領域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政府堅持適度緊縮的財政政策,採取積極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及匯率。2000年9月28日丹全民公決否決加入歐元區後,仍堅持以「匯率掛鉤」和「利率緊隨」為主要特徵的「准歐元政策」。
Ⅶ 二戰時德國和蘇聯的人口和面積比
(1)德國在二戰前收復了萊茵地區,又佔領了捷克的蘇台德,在加上東普魯士,面積大約37萬平方公里(今天德國的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
如果算上二戰德國佔領的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南斯拉夫、希臘等國家的土地,面積幾乎為歐洲總面積的一半,即500萬平方公里。再加上德國佔領的蘇聯西部地區,大約600萬平方公里左右。
德國二戰時的人口:根據《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中得到准確數字,1933年德國人口6603萬。奧地利被德國合並時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波蘭200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150萬。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蘇聯自1940年8月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加入後,面積達2240.2萬平方公里。蘇聯二戰時(以1939年計)人口約1.6億(1941年計約1.8億)。
綜上所述,二戰爆發前,蘇德兩國的面積比為:60.5:1(蘇德戰爭爆發時約為5:1)。人口比例約為2:1。
(2)二戰德國累計動員總兵力1700萬左右,作戰兵力最高峰在1944年,達到了約950萬人;蘇聯二戰期間累計動員總兵力超過5000萬,作戰兵力1100萬。
Ⅷ 丹麥人口與面積是多少
丹麥約573萬人,面積43096平方公里。丹麥王國,簡稱丹麥,北歐五國之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擁有兩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北部隔北海和波羅的海與瑞典和挪威相望,並與之合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南部與德國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
約公元985年形成統一王國,8-11世紀進入維京時代的北歐海盜全盛時期。14世紀成為歐洲強國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的主導下與瑞典、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並成為聯盟的領導者。
世界上第一面國旗便是1219誕生的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丹麥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北約創始國和歐盟成員國之一。該國擁有極其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經濟高度發達,貧富差距極小,國民享受極高的生活品質。
丹麥的國土面積是43096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千分之四。中國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而丹麥的國土面積只有4.3萬平方公里,與中國台灣省的面積差不多大,只有中國國土面積的千分之四。丹麥王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端,日德蘭半島上。
東靠波羅的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西瀕北海,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厄勒海峽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南部毗連德國。本土由日德蘭半島和菲英島、西蘭島、博恩霍爾姆島等406個大小島嶼組成,面積為4309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314公里。
Ⅸ 求二戰時,荷蘭、比利時、丹麥分別的軍力情況
荷蘭擁有10個步兵師,比利時擁有20個步兵師,丹麥估計只有3個步兵師,為什麼會這么少,就是因為他們是中立國,沒有常備軍,都是戰時招兵,招不到太多的人
Ⅹ 誰能告訴我二戰德軍在丹麥的傷亡人數,丹麥是怎麼抵抗的(詳細)
丹麥軍隊的抵抗全過程:
盡管丹麥方面早在4月4日就收到過即將被入侵的警報,但由於不願給德國方面落下敵對的口實,丹麥的指揮決策機構遲遲的沒有進行戰爭動員和進入防禦狀態,直至4月8日13點30份,丹麥才對自己的軍隊下達了最高等級的戒備命令。此時丹麥全境才擁有1.45萬名士兵,而且這些軍隊分散的分布於丹麥境內的各個區域,並未進行大規模的集結。而此時距離德國人正式展開突襲,只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了。
德國的軍隊在1940年4月9日4點15分按照既定計劃,在多個地點同時進入了丹麥境內,4點17分,丹麥發出了戰爭警報,4點35份,第一支丹麥軍隊進入了戰斗狀態。丹麥與德國在二戰中的首次交火,於4點50分在日德蘭半島南部的小村莊倫德托夫傑格正式打響,丹麥方面的一個反坦克排,用兩門20毫米的小口徑火炮和一挺輕機槍,在谷倉中伏擊了沿著道路前進的德國軍隊,幹掉了2輛裝甲車和3輛摩托車。在德國人反應過來之後,丹麥方面的火力立刻被壓制住,該作戰小組的丹麥士兵被迫撤退,而距離該村以北1.5公里的地方,一個丹麥的自行車排同樣與德國軍隊展開了交火,但是在德國裝甲車和飛機猛烈的炮火之下,丹麥人的抵抗被迅速瓦解,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士兵被俘,還蒙受了一人死亡的損失。
5點左右,德國人實施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空降作戰(早於在荷蘭和克里特島的戰役),96名德國傘兵乘坐容克斯Ju52運輸機,空降在了斯道斯特羅姆大橋區域,打算佔領連接丹麥西蘭島與法爾斯特島的大橋以及馬斯丁島上的要塞,本以為是一場惡戰的德國軍隊在降落之後,卻發現如此重要的戰略地點,卻僅僅只有一名官員和兩名雇員在管理,德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打開了通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大門。隨後,負責進攻丹麥首都的德國部隊,乘坐著漢斯塔特·但澤號佈雷艇,在一艘破冰船和兩艘巡邏艇的護送之下,大搖大擺的開進了丹麥的哥本哈根港,盡管駐守港口要塞的指揮官下令開火,但是丹麥的新兵由於太過於緊張,根本沒讓要塞發揮任何作用。5點18分,德國方面198步兵師的一個步兵營正式登陸哥本哈根,一槍未放就佔領了丹麥軍隊的司令部,並且俘虜了70名左右的官兵。
5點至8點之間,伴隨著德國軍隊的多路推進,丹麥的軍隊與德國軍隊展開了多場小規模的戰斗,傷亡人數也多以個位數計算,而期間規模最大的戰斗爆發在日德蘭半島南部的小城哈澤斯萊烏,駐扎在該地的部隊,撤退過來的部隊,組成了一支規模達到400人的部隊,並設置了簡易的路障,准備和德國軍隊大幹一場,戰斗於7點50打響,丹麥的一個反坦克炮組攻擊了德國的坦克縱隊,擊傷了一輛德國坦克之後,自己也被擊毀並死亡了兩名士兵,隨後,德國人突入到了小鎮,並與丹麥守軍展開了交火,丹麥軍隊成功壓制住了德國人進攻的步伐,激烈的戰斗大約持續了10分鍾,直到當地守軍接到了投降的電話,德國人才最終得以進入小鎮,但由於丹麥方面駐守軍營的部隊並沒有接到投降的命令,因此又與德國人展開了一輪戰斗,給德國方面造成了數人死亡的損失,而在該次戰斗中,至當地守軍正式接到投降命令,並停止戰斗之後,則損失了一名士兵和3名市民。
把目光回到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德國人在佔領了丹麥軍隊的司令部之後,就立刻奔向丹麥王室的居住和議事地點「阿美琳堡王宮」,在這里,德國人遭遇到了丹麥皇家衛隊的極力抵抗,與此同時,丹麥方面的最高決策機構正在緊張的進行著與德國方面交涉的討論,但在德國呼嘯而過的飛機和恐嚇宣傳頁的威逼之下,丹麥的最高決策層除一人反對之外,迅速的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丹麥政府於8點34分正式宣布投降.
之後的事情其他回答都說了,我就不再贅述。
丹麥之所以敗得這么快,主要還是對中立抱有幻想,遲遲不敢動員以免授予德國口實。丹麥人口與瑞士相當,但軍隊幾乎是瑞士的二十分之一。而且就這點僅有1.4萬的軍隊,還分散在國土全境,沒有集中到邊境和首都,首都哥本哈根甚至出現了無人防守的局面。但是就丹麥普通士兵來說,他們面對強敵還是正經地抵抗了一段時間,算是盡到了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