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人移民多少

中國人移民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1-03 04:45:34

1. 移民歷史大數據:這160萬人為什麼移民美國

《2015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指出,美國和加拿大是中國高凈值人群最想去的國家,而他們海外投資的最主要原因是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和子女教育。

那麼從1980年以後到底有多少中國人移民美國,而他們是否都是富人呢?

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

美國人口普查局有相關中國人移民美國的數據,但在表述上稱為「在中國出生居住美國者」。

其定義是指出生在中國,現在在美國居住,這包括:已加入美國國籍者、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者、合法的非移民簽證持有者(非移民學生簽證、工作簽證、臨時簽證)。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人口普查局關於中國人移民美國的數據有一部分是非移民類別,當然像留學生如果畢業後能在美國找到工作,也可以轉換成移民簽證。

因此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數據不能說是移民數據,而只能看成是在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數據。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截止到1960年,中國出生者(包括香港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不到10萬人,為99735人。

到197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人數上升到17.2132萬人,10年間增加了7萬多人。

到198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累計到36.65萬人。

1980年後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人數大幅上升,截止到199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67.6968萬人。

截止到200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19.2437萬人,從1990年至2000年這10年間,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50多萬,平均每年5萬人左右。

而截止到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80.8066萬人,從2000年至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60多萬,平均每年6萬人左右。

而聯合國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截止到2014年,有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

30年間160萬人獲得美國綠卡

觀察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情況,如果要去除水分,最准確的數據應是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的人數,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移民數據。

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數據相當權威,有每一年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的完整信息。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1980年至1990年,中國人(包括香港居民)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28萬3029人。

1990年至1999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45.8952萬人。

2000年至2010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72.0157萬人。

2011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16.88萬人。

這樣從1980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總計為163.0938萬人,這是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間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數據。

獲得美國綠卡,如果不加入美國國籍,依然還是中國公民。

所以在移民美國的中國人當中有多少人加入美國國籍,是觀察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另一個指標。

根據美國移民局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0年,共有7.1599萬名中國公民(包括香港出生者)獲得美國綠卡後加入美國國籍。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數據,從2001年至2010年,共有32.8981萬名中國公民加入美國籍,平均每年3萬多人。

綜合上述兩組數據,截止到2010年,共有40.058萬名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加入美國國籍,如果與160多萬獲得美國綠卡的中國公民數字相比,移民到美國的中國人加入美國國籍的人數比例不算太高。

中國人靠什麼途徑移民美國?

中國人是靠什麼途徑移民美國的呢?按照2010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各類途徑來看,主要是四種方式。

一是直系親屬移民,比如子女為父母移民、父母為子女移民,這類移民獲得綠卡的人占當年獲得綠卡人數比例的19.2%。

二是非直系親屬移民,比如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移民,這類移民獲得綠卡的人占當年獲得綠卡人數比例的34.1%。

這兩類親屬移民構成了中國人移民美國的主體,約占當年獲得綠卡人數的53.3%。

三是職業性移民,在美國獲得學位後通過僱主辦理移民簽證,最終可獲得永久居留權。

這類獲得美國綠卡的人可謂是人才類,也是美國最希望通過移民政策來吸引人才的重點。

在2010年,職業性移民占當年獲得綠卡人數的25.3%,比例不低。

四是通過庇護獲得美國綠卡,這類人占獲得綠卡人數的21%。

中國富人通過投資移民的方式進軍美國的數量在中國人移民美國中所佔比例不大,但由於涉及到投資,其受關注度就格外高昂。

從2006年至2012年3月,美國共批准1萬4708件投資移民案,其中一半是中國人申請的投資移民案。

即使按照最低投資額50萬美元計算,中國富人為移民美國所進行的投資也超過35億美元,而且2013年和2014年是中國富人申請美國投資移民的又一個高峰期,據福布斯雜志報道,僅在2013年,美國批準的投資移民案,中國富人就佔了80%。

華人在三大領域就業人數最多

在美國,來自中國大陸的華裔移民都從事哪些職業?他們的經濟地位如何?這些都是令人感興趣的話題。

首先看一下美國華人所從事工作的狀況。

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學者的研究,美國華人在三大領域就業人數最多。

第一,管理和職業性領域,就業人數的比例為53.4%。

第二,銷售和辦公室文員領域,就業的人數比例為20.8%。

第三,服務業領域,就業的人數比例為15.4%。

如果細分。

華人在美國所從事的行業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這4大方面僱傭的人員占華裔勞動力大軍的60.9%。

美國華人從業人員最多的行業是教育服務(像各種課外輔導班、SAT考試復習班、中文教育等)、醫療健康和社會輔助服務(如置業介紹所、移民服務等),就業人員佔19.9%。

排在第二位的是藝術、娛樂、旅遊服務、酒店和餐飲業,就業人員佔15%。

其中餐飲業仍是華裔移民在美國生存的支柱產業之一,遍布美國主要大都會城市的中餐館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

排在第三位的是製造業,就業人員佔13.5%。

排在第四位的是專業性較強職業、科學和管理行業,就業人員佔13.3%。

此外,華人從業人員較多的行業還包括:批發零售業,從業人員佔12.7%;金融房地產業,從業人員佔8.6%;通訊業,就業人員佔3.2%。

從職業類別看,華裔從事專業領域、管理及相關領域的佔52.2%,人口比例超過一半,這與華裔人口高學歷居多的統計相一致。

而美國專業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平均比例為31.6%,低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華裔從事農林漁業的人口比例為0.1%,明顯低於全美0.7%的平均水平。

此外,從事建築業、修理行業、製造業、交通業等基礎行業的人口比例為11%,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八成華裔移民屬於工薪階層

在美國的華裔移民中80.4%的人屬於工薪階層,主要在私人企業工作。

13.2%的美國華人是在 *** 機構或是 *** 支付薪水的部門就業,6.1%的美國華人是自己開業當老闆。

華人在 *** 機構工作和自己做老闆的人數比例低於美國的平均水平,美國人在 *** 機構或是 *** 支付薪水的部門就業的人數比例為14.6%,自己開業當老闆的人數比例為6.5%。

華裔第二代自己開業當老闆的比例更低,僅為2.5%。

美國18歲至64歲華裔男性就業人數最多的三大職業排在首位的是餐飲業,從業人員占男性勞動力總數的8.2%。

其次是計算機軟體開發等相關領域,就業人數佔7.5%。

排在第三位的是管理人員,占華裔男性就業人員總數的6.4%。

美國華裔男性就業的分布可明顯反映出華裔移民在美國經濟地位上的分野,餐飲業中藍領工作為主體,這是很多華裔第一代移民到美國後最容易從事的工作,雖然收入不高,但維持生活還足足有餘,甚至每年可以省下上萬美元,寄回國內改善家人的生活。

這些藍領工作往往不需要太高的教育背景,也不必依賴良好的英語去生存,因此這批華裔移民很少會與主流社會接觸,他們基本上是生活在「圍城」中的「美國中國人」。

而從事白領工作的華人,大多是接受過美國的高等教育,在職業 *** 領域和管理領域就業,不僅收入較高,而且易於與主流社會溝通,進而進入美國的中產階級行列。

美國18歲至64歲華裔女性就業情形又是如何呢?我們看一下女性就業最集中的6大職業。

會計師和審計師是美國華裔女性就業人數比例最高的職業,從事這一職業的女性占華裔女性勞動力大軍的6.4%。

排在第二位的職業是計算機軟體開發等相關領域,從業人數佔4.6%。

排在第三位的是管理人員職業,從業人數佔3.3%。

排在第四位的是餐館服務生,從業人員佔3.2%。

排在第五位的是收銀員,從業人數佔3.2%。

排在第六位的是車衣工,從業人員佔2.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教育程度與職業密切相連,在美國接受大學以上教育的華裔移民往往會進入職業性或是管理領域工作和發展。

而只有高中程度教育背景的華裔移民所從事的工作則集中在藍領工作領域。

大陸移民在美國多從事什麼職業?

那麼,中國大陸移民在美國主要從事什麼職業呢?根據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中國大陸移民在美國就業人數比例最高的行業是服務業,男性移民的比例為20.2%,女性移民的比例為19.6%。

14.4%的男性移民是在管理、商業和金融行業就業,女性移民在上述行業就業的比例為17.2%。

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就業的男性移民比例為13.7%,女性移民比例為8.1%。

男性移民在信息技術行業就業的人數比例為11.1%,女性移民的比例為6.8%。

在教育、培訓、媒體和娛樂業中就業的男性移民比例為7.1%,女性移民比例為8.8%。

男性移民中有8.7%的人在銷售行業就業,女性移民的比例為7.8%。

11.6%的女性移民擔任辦公室文員,男性移民的比例為5.5%。

在建築和運輸行業,有8.2%的男性移民在這一行業就業,女性移民的比例為1.6%。

在製造業、裝修和維修業,5.6%的男性移民從事這方面工作,女性移民的比例為5.5%。

在社會服務和法律行業就業的男性移民比例為1.2%,女性移民比例為1.5%。

醫生職業是中國台灣移民最青睞的職業之一,台灣移民中有4.2%的人從事醫生職業。

而在中國大陸移民中,當醫生的人數比例還不是很高,男性移民的比例為1.7%,女性移民的比例為1.4%。

不過有不少女性移民投入到護士行業,1.8%的女性移民是擔任護士。

還有2.9%的女性移民在其他類型醫療保健行業就業,男性移民比例為1.6%。

3.3%的女性移民在醫保照顧行業工作,男性移民的比例為0.8%。

2. 每年有多少中國人移民海外各國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截止到1960年,中國出生者(包括香港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不到10萬人,為99735人。到197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人數上升到17.2132萬人,10年間增加了7萬多人。到198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累計到36.65萬人。1980年後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人數大幅上升,截止到199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67.6968萬人。截止到200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19.2437萬人,從1990年至2000年這10年間,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50多萬,平均每年5萬人左右。而截止到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80.8066萬人,從2000年至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60多萬,平均每年6萬人左右。而聯合國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截止到2014年,有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
30年間160萬人獲得美國綠卡
觀察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情況,如果要去除水分,最准確的數據應是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的人數,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移民數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數據相當權威,有每一年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的完整信息。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1980年至1990年,中國人(包括香港居民)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28萬3029人。1990年至1999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45.8952萬人。2000年至2010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72.0157萬人。2011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16.88萬人。這樣從1980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總計為163.0938萬人,這是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間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數據。

3. 中國每年有多少人移民

現在海外華人約:
海外華人有多少?這個數字,可能什麼人也說不清楚。過去,有人估計有2000餘萬人,現在的說法是3000餘萬人,由於各地沒有正式進行登記,也就沒有準確的數字,2000餘萬和3000餘萬只是一個約略估計的數字而已,不過,多數人是持3000萬這個數字的。

別說全球的華人有多少難說,菲律賓的華僑有多少,華人又有多少,誰也說不準,沒有準確的數字。為什麼呢?同樣的原因,有關當局沒有進行正式的登記,哪裡有準確的數字。

過去,根據一般說法,每年向菲律賓移民局登記的華僑約有5萬人,與入籍的華人加在一起,全體華人大約有150萬至200萬人,占菲律賓總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據慈僑基金會最近從移民局獲得的資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記的華僑有7萬餘人,如果連那些持旅遊證件而沒到移民局進行常年報到者算在內,菲律賓的華僑可能不止7萬這個數字。

最近20年來進入菲律賓的中國公民,大約有幾萬至幾十萬之多,雖然這些人有的已經改變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國籍的也不在少數,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沒有進行常年報到,如果連這些人加在一起,以10萬人來算大概不為過吧?

由於缺乏正式的統計,不但菲律賓的華僑和華人數字說不準,東南亞其它的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一次到中國出席會議,碰到印尼泗水《千島日報》社長張明開先生,談話中涉及印尼華人數字。他告訴筆者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印尼的華人絕大部分都加入當地的國籍,但是華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說法是1000萬,但是根據當地華人自己估計,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大約有1600萬人。1000萬和1600萬,相差600萬人,由於沒有正式的統計,何者正確就難說了。

鑒於幾十年來各地對當地的華僑和華人沒有正式進行登記,要得到一個准確的數字是不可能的。菲律賓是這樣,印尼也是這樣,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這樣,全球華人的數字,也只能約略來說,大概有3000萬餘人。

現在海外華人總資產有:
第六次世界華商大會,將於今年9月在華商們的母親國隆重召開了。屆時數千海內外華商才俊共聚一堂,這是何等歡喜。「華商攜手新世紀,和平發展共繁榮」。這不僅是全球商界翹楚們的一次盛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華人華商的現狀如何,我們將從12個方面做一介紹。
話題1:海外華人究竟有多少?
中國人大規模遷移海外始自19世紀中葉。1999年的資料表明,海外華人至少有3455萬人。
中國人稱民國外的歷史雖然很長,但大規模遷移海外卻是發生在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據不完全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100年裡,中國人出國人數將近1000萬,足跡遍及五大洲數十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世界經濟際化的發展,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移民政策的調整,歡迎國外移民流入,致使發展中國家人口大量移居發達國家;跟隨著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華裔人口,也向發達國家移動。世界各地的華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東南亞各國是中華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區。據台灣報紙報道,截至1999年底,中國大陸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海外華族人口總數已達3455萬餘人,其分布以亞洲地區為最多,共約2678.8萬多人,佔77.63%。其次為美洲地區,約有601.3萬多人,佔17.43%;歐洲有96.8萬多人,大洋洲有65.5萬多人,非洲有13.2萬多人。
在亞洲的華族人口,新加坡約佔80%,馬亞西亞約佔30%,泰國約佔10%,在印尼和菲律賓所佔的比重很小。
近20的來,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華裔人口增加很快。華裔人口在美國的少數民族中數量是最多的。根據人口普查資料,1990年美國華裔人口已達160萬,自1980年以來10年間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國華裔達306萬人。
華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魯巴和烏拉圭,歐洲的荷蘭、波蘭和盧森堡,大洋洲的諾魯、索羅門群島及塞班島,非洲的迦納、坦尚尼亞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處處有華人的足跡。
話題2:何謂「海外華人」?
「華僑」、「華人」、「華裔」各有所指。關於海外華人的稱謂,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海外華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以外的華族人口,所以有「海外華人3000萬」這句口頭禪。
西方學者和中國大陸的人說海外華人,往往是指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約就有5700萬多人,這是廣議的說法。
海外華人90%以上已經加入其所在國的國籍,他們因此成為有別於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的「華人」;所以對海外華人一般又聯稱「華僑華人」。在海外出生的華僑華人的子女為華裔,但往往又用「華裔」統稱所有的華族人群。
中國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現在年紀較大的一代人,他們離鄉背井,多隨海水漂流,到海外謀求生計,艱難營生。也有一些大陸商人過海經商。還有許多人是被殖民者掠賣的華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沿江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國人的勤勞、智慧與拼搏進取精神,艱苦創業,始於小本經營,逐步資本積累,在世界各地發展華族農工商企業。
郭芳楓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縣連花鎮一個普通的庄戶人家。由於家境貧寒,14歲那年,他隻身抱著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謀生,先在一位親戚開的五金店當學徒,白天勞作繁雜辛苦,晚上堅持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他被老闆晉升為五金店經理,小店日益紅火。當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後,請其三個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開辦了一家取名「豐隆」的小店,經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與發展,終於成為當今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所在國民族政策的一時調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東南亞國家的華裔人口向鄰國或美、歐、澳地區遷移。
話題3:何謂世界華商?
這是對具有華族人特質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的泛稱。一般地,國內所稱的「海外華商」僅指中國境外的華商企業及企業家
顧名思義,世界華商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那一部分華族群體,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華族人特徵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泛泛地說,世界華商也泛指包括華族經濟界和非經濟界的各種機構、團體和人士。
1995年開始在北京連年出版的《世界華商經濟年鑒》認為,世界華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商,比較集中的東南亞各國的華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華商。
我們說到「海外華商」,當然是指中國境外的華商,或僅指中國大陸以外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
話題4:海外華人資產究竟有多少?
首先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它是各駐在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估計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一個台灣或接近一個韓國,其資產總額在2.5萬億美元左右。海外華人資本或資產究竟有多少?這是人們在研究和了解海外華人的經濟成就或經濟實力時難免感興趣的問題 。
海外華僑華人大量聚居在東南亞各國,海外華商的資本和企業在東南亞國家也比較集中。1995年8月中旬,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發表了一份長達350頁的海外華人經濟網路研究報告,稱逾七成的東南亞上市公司由海外華商的資本控制。略同時期,日本東京的富士通研究所調查了亞洲5個主要國家的上市公司,發現其資產額中的絕大部分為華人所有。
除了上市公司的資產統計之外,分布在亞太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經濟細胞主要是成千上萬的中小型商貿企業,它們為當地社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業機會。
近20年來海外華人資本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國家,也有相當的發展。來自東南亞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人資本,大規模地向澳大利亞輸入,對那裡的經濟增長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研究和報道,涉及全球華人資本或資產的總量問題。進入90年代以後,據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和美國俄亥俄大學海外華人問題中心等估計,當時中國境外海外華人的資產約在1.2萬億至2萬億美元之間;據2000年9月台灣的報紙報道,一項關於海外華人狀況的研究估計當時海外華人的一年總所得約有2.65萬億至3.09億美元,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一個台灣或接近一個韓國,其資產總額可達2.5萬億美元。
這些估計雖然只是一種推斷的結果,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海外華人資本具有相當可觀的經濟實力。
有的研究者認為,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將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計算。早在80年代,一些日本學者和媒體有意或無意地誇大海外華人擁有的資本或資產總額。他們提出這一觀點,是為了論證海外華人特別是在東南亞,華人正在同中國聯合「主宰」東亞經濟,這些華人資本就是所謂跨國家的「華人經濟圈」的基礎和根據。宣傳這種聳入聽聞的診斷,顯然不利於亞太地區的民族和諧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有研究者分析,海外華人資本由兩大類組成。
第一類是華人在當地積累起來的資本。上文已經提到,早期移居各國的華人並沒有攜帶任何資本,他們中的一些人經過多年的艱苦勞動,甚至經歷幾代人的努力,才得以積累今日的資產。因此,他們的資本積累過程與所在國家民族資本的積累過程是一致的。特別是在50年代以後,東南亞各國原來的華僑已經陸續成為所在國的公民,他們的資本自然成為該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
第二類華人資本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中國國內一些企業家,包括香港、澳門的華人企業家,在海外開始有少量的投資。60年代以後,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中國企業家在海外的投資額大量增加。這些華人的投資是一種資本輸出。它們在投資接受國內,很自然地被看作外國資本,而不是該國的民族資本。但是,其在海外建立的合資或獨資企業是在投資接受國注冊的,它們的生產總值同樣被計入投資接受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它們以各種形式與投資接受國內民族資本相結合。所以,這一部分華人資本也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單純博士認為,海外華人政治上效忠於當地社會,經濟上是當地主流經濟中的一個有民族特色的補充部分,並可利用民族紐帶進行全球經濟合作。我們可以通過華人資本屬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國的華裔公民在該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促進世界各民族和睦共處與經濟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
話題5;世界華裔網路有何特色?
由族群關系構成的華裔網路既可規避風險又便於搶占市場,它對市場信號的反應和多元選擇,比單純依靠國際貿易和國際產業淘汰轉移要優越得多。
當代世界華商的經貿網路,主要是以東南亞地區的華商網路為基礎而發展、擴大起來的;而東南亞地區的華商網路的形成,更集中地體現華商網路的基本特點,它是依託於華族移民的族群關系,隨著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包容於各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區域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之中,而擴散到全球。
近代中國的海外移民,是屬於國弱外流以謀生和追求和平的生存空間為目的,自發地依靠家族和鄉土關系的牽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他們漂洋過海,一人帶一人去一家帶一家去,父引子兄領弟,子代傳孫,形成一條民族移民的世代走廊。
東南亞地區的移民多來自廣東、福建兩省和江蘇、浙江一帶,那裡方言眾多,移民們來到移居地後形成了以方言和地域為主體的群體,結成商幫,主要有廣東幫、潮洲幫、福建幫、客家幫和海南幫,還有晉幫、徽幫、寧波幫等。並在幫內建立了以血緣、地緣為紐帶的宗親會和同鄉會組織,以便於他們互相幫助,同舟共濟。各幫移民很會經商做生意,各幫的商業活動也側重於一些地方和某些物產。例如米業,早期是由潮洲人在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操縱和控制。華商間的業緣和物緣關系得到發展。
隨著各幫移民經商生意越來越紅火,宗親與鄉親會館便成為華商集會的重要場所。中華商會逐步突破了親緣和地緣的限制,作為華商們業緣組織,便由此發展起來。由同姓宗親會到異姓同鄉會,由方言群的會館到中華商會和中華總會,一層層地擴大,不是由於政治統屬,而是由於族群關系的組合,構成了海外華人社會集合點和華商網路的一種形式。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的發展,華商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華商經貿網路的企業形態多種多樣。母公司之下設立分公司、轉投資企業等;在企業外部發展聯營,建立合資企業、聯營公司、聯系公司、聯號公司、控股公司、跨國公司等等。華商傳統的合夥制向股份制發展。特別是70年代以後,華人財團的崛起,在傳統夥伴制的基礎上互相摻股,組成具有實力的集團,進行多角跨國經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華人資本向世界范圍擴展的過程,對華商來說,既能有效地避開一個時期中一國國內政策對它發展的限制,或地區性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外部網路的辦法來分散風險;又能適時、有效地佔領世界市場。
世界性的華商網路對市場信號的反應和多元選擇,比單純依靠國際貿易和國際產業淘汰轉移要優越得多,它能直接參與新型產業上游產品的銷售並很快引進技術,進行高效投資生產。
華人企業通過網路尋求的是市場優先效益,這就是為什麼華人企業在規模、資金、技術甚至服務都無法與美、日企業抗衡的情況下,仍能保持企業高效運傳的原因。世界華商經貿網路在全世界的拓展,順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華商經貿網路及其在全世界的擴展,主要不是通過某種制度結構來體現,而是以族群聯系和人際關系為基礎,進而通過對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種資源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華商網路具有網狀開放性和共通性的特點。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把華商企業之間的關系比作當今電腦的互聯網網路。認為無論在形態上還是在特徵上二埂都十分相似。互聯網電腦網路中沒有統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網成員都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獨立和自由,網路的價值來自於信息市場的擴大;在華人圈,企業網路也可以無限擴大,沒有權力中心。他說:「那是很隱形的、復雜微妙的網路。華人家族企業其實就是宗族和同鄉之網,許許多多小網交織成一大面鋪蓋全球的網路」。作為華商網路形態之一的華商社團,日益呈現國際化、經濟化的發展趨勢。華人社團、華文學校、華文報紙,歷來被稱為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進入70年代以後,海外華人經濟活動迅速發展,海外華人社團組織也迅速增加,目前總數已發展到1萬個左右,其中工商社團有1000多個。
這些遍布全球多資多彩的華人社團,為所在地的華僑華人服務,通過它們不斷擴大華人族群與世界各國人民的聯系,為世界華商經濟活動的發展作出積極度的貢獻。進入60年代以後,隨著海外華人分布范圍的擴大以及華人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化,世界性的華人社團組織相繼成立。這些社團目前已多達70多個,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後建立的。近10年來,各種國際性的宗親或同鄉懇親聯誼會紛紛召開。
潮汕人的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創始於1980年,每兩年在世界各地召開。2000年11月世界客屬第十六屆懇親大會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岩市舉行,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個客族社團的代表參加,其中境外代表1700多人。這些華人族親國際性聯誼聚會,進一步加強了華商的凝聚力,更為他們加強相互聯系與交流,發展世界各地區商貿關系,特別是發展廣大海外華商與其祖籍國的經濟關系與文化交流,發揮重要的作用國際性的華商組織,有在1963年4月成立的世界華商貿易會議。
由新加坡總商會,聯合香港中華總商會和泰國中華總商公共同發起的世界華商大會,從1991年開始,每兩年一次相繼在新加坡、香港、泰國的曼谷、加拿大的溫哥華、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以及即將在中國南京召開。世界華商大會把世界華商的國際網路聯系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4. 加拿大有多少中國移民

加拿大2019年統計共有、30260名中國人成功移民加拿大。

1、加拿大2019年共吸納341,000名新移民,其中58%屬於經濟類移民,27%是通過家庭擔保來到加拿大團聚,其餘15%則是難民。

2、印度仍然是加拿大新移民的主要來源國,2019年共有86,000印度人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約占所有新移民的25%。

5、安省份額比2018年增加了兩個百分點,可能是魁北克政府決定將其移民人數減少20%的原因。

6、魁北克省在2019年下跌了兩位,變成加拿大第四大移民目的地,移民人數由2018年51,125人減少至2019年的40,545人。

5. 中國人移民最多的國家

中國人移民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呢?
是加拿大。根據加拿大移民部2011全年簽證及申請統計的數據,中國有近30,717人。澳大利亞移民與公民事務部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大陸地區去年獲得163類商業移民簽證的人數達3,416人,占其總數的近1/3。
移民去哪個國家最好? 5分
老歐洲那一塊不用考慮了,對華人種族歧視最嚴重的了,功在經濟問題也很可怕,福利有得砍,隨著中國產業升級,擴大內需,他們頂不頂得住都是問題,今年是連續第二年經濟萎縮,前途不容樂觀

北歐國家其實很不錯,但是移民難度大,融入不容易

加拿大不錯,華人多,融入簡單,移民到那基本等同於擁有了美國公民的權利,福利比美國還好,以後美國和中國有得斗,哪個完蛋都能自保,畢竟資源太多,這國家不要工業,睡著都能收錢

澳大利亞比紐西蘭要好,華人多(越來越多),福利是最好了,國家資源也多,不誇張的說,賣礦就能養活整個國家,同樣的,和加拿大一樣,以後世界出現了什麼變局,都能穩辣爽下去,比不上加拿大的是,旁邊少個美國,購物旅遊娛樂肯定沒那麼好

要說西方性的國家,目前的就是澳洲和加拿大了

亞洲性的話,新加坡吧,不過生活環境方面當然遠遠比不上加拿大澳洲這樣的大國,也怕以後馬六甲會爆發戰爭,到時候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中國人移民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個人覺得還是M國多些。知名度高,容量大些,對相當多的國人更有吸引力。
中國人在國外最多的國家是哪
您好!在國外,中國人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各國華裔人口統計數據(包括當地出生,以及移民)如下:

印尼 7,566,200人

泰國 7,153,240人

馬來西亞 7,070,500人

美國 3,376,031人

新加坡 2,684,936人

加拿大 1,612,173人

秘魯 1,300,000人 [15]

越南 1,263,570人 [16]

菲律賓 1,146,250人 [17]

緬甸 1,101,314人 [18]

俄羅斯 998,000人 [19]

澳大利亞 700,000人 [20]

日本 519,561人 [21]

柬埔寨 343,855人 [22]

英國 296,623人 [23]

法國 230,515人 [24]

謝謝閱讀!
世界上最好國家排行榜:哪些國家適合華人移民居住
但到底哪個國家最適宜你居住?對每一位居住在海外的華人來說,恐怕都有自己的一本賬。王小姐2002年在美國讀完碩士回到中國,2010年,王小姐全家又來到了多倫多。一位經歷了英國、美國,回到中國的華裔經濟學家贊賞王小姐當年回到中國的選擇,他認為跟上經濟大潮的起落,選擇自己的落腳地很重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地方,個人想不發展都難。與那些留在海外的同學相比,王小姐8年來在中國的發展也的確不差,從收入和財富來講,海外與中國並沒有太大差別。發展機會和經濟活力是很多尋求發展的年輕人做選擇時考慮的重要指標。在《新聞周刊》的評選中,加拿大的經濟情況得分相對其他幾項指標較低,另外,創造力及經濟增長方面也得分不高。的確,從發展機會和高收入來說,加拿大比不上美國。在經濟活力方面,美國獲得了大型國家組最具經濟活力國家。有很多華人是沖著美國來加拿大的,一些在美國工作的華人在沒有拿到綠卡之前,也通常申請加拿大移民身份,這樣即使失業,仍然可以留在北美,一旦有機會再回到美國的加拿大省提名概率就比較大。但錢和發展不是一切,不是所有人都把美國當做首選。除了經濟活力,《新聞周刊》還採用了其他衡量標准,包括醫療、教育水平、政治環境、生活質量。加拿大在教育方面排第2﹑健康方面排第7、政治穩定排第10。一位多倫多的朋友在美國工作了兩年,最終又回到了多倫多,他認為美國在本質上與中國一樣,心態比較浮躁,競爭比較激烈,而加拿大給人的安全感是難以替代的。在紐約長大,游歷過很多國家的Hector認為多倫多才是他的家,在這里,雖然納稅高,但醫療由國家來負責,老了有養老金,孩子教育也不用花錢,這樣短暫的生命就可以無所擔憂,盡情享受生活。華社知名的王裕佳醫生,早年在美國知名醫科大學讀書,畢業後來到多倫多開始他的行醫之路。他認為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尊重人的支付能力,每個人都能得到醫療保障,更為公平。即使美國醫生職業的收入比加拿大要高很多,他仍然選擇了加拿大,在多倫多紮根。在《新聞周刊》的排行榜上,中國獲得了低收入國家組的最具經濟活力獎, 中國在創造力及經濟增長方面排名第13。發展機會正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華人迴流中國的原因。盡管在自然環境和空氣質量方面,中國與北美有很大差別,盡管在教育環境方面,孩子的負擔在中國比在北美要沉重不少,仍然不少人前赴後繼,回國創業。是歸是留,是美國還是加拿大,他人的經驗和公眾的評價只能是參考,就像腳上的鞋子是否舒適一樣,只有自己知道。全球最佳國家前11位1.芬蘭2.瑞士3.瑞典4.澳大利亞5.盧森堡6.挪威7.加拿大8.荷蘭
中國大陸移民哪個國家的人最多
美國,加拿大,澳洲這三個國家是主流移民國家,移民政策完善,包括技術移民,親屬移民,投資移民等等,所以人數應該是最多的。也有一部分人選擇歐洲,紐西蘭或者其他小國家,當然數量就差很遠了
最適合中國人移民的國家是哪個
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新加坡,瑞士,南非,美國等

說最適合,那當然是新加坡,畢竟華人國家,不用擔心孤獨或受辱。但新加坡法律很嚴厲,其中好像有四十多項重罪,犯了是要吃打的。不過好處就是也安全,犯罪率和二次犯罪率基本都是全世界最低水平的。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理位置較近,生活都比較平淡,氣候和中國南方較為接近。紐西蘭更是女多男少的國家。相比新加坡這樣的國家,移民成本反而低,因為其地廣人稀。

加拿大。。。。加拿大的緯度高,難得夏天,人少的很。華人一般有自己的圈子。

南非華人很多,一般都是新移民,犯罪率很高,針對華人的犯罪行為更高。

除新加坡外,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的犯罪率都是比較高的。

紐西蘭的犯罪率就不知道了。

美國就不用說了。

西方國家的華人新移民的日子都不大好過,你要是有個幾千萬上億自然不用說,但普通華人為了省錢,往往只能遷移到發達國家的小城鎮去,說白了就是鄉鎮結合部。又或者選擇一些偏遠的地區,比如加國北部,紐西蘭全國(全國都算偏遠地區),澳州非沿海城市,美國內陸窮洲。 qnr/waiyu/liuxue/
哪個國家華人移民最多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中國出生移民達近32萬,據了解,英語依然是澳洲人在家中使用的頭號語言,但漢語排名第二,而且使用人數相比2006年增加了52.5%。
世界上華人移民最多的是哪個國家?
這個就屬於美國了。美國是華人最想去的國家了。以上是有財瑛出國整理。
中國人移民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加拿大和新加坡。去了你不會英文直說普通話都可以走一個國家的地方。可想而知有多少華裔。

6. 有多少中國人移民美國大數據揭發,中國女性到美國喜歡當護士

從1980年一直到現在,我國一共有多少人移民美國了呢?根據美國調查,那些在中國出生居住美國者,也就是加入美國國籍,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還有非法移民簽證持有者。在1960年,只有99000人。

到1980年,已經達到了36萬人,到2000年,增加到了119萬人,到2014年,則已經達到了220萬人。這是專門,指出生在中國,而後定居在美國的中國人,而不包括後來出生在美國的中國人,也就是第二代,第三代。

從1980-2012年,有163萬中國人獲得了美國綠卡,40萬人加入美國國籍。他們的移民方式主要有四種,也就是,直系親屬移民,就是父母或者子女先到美國,隨後又把子女或者父母帶到了美國。

第2種是技術職業移民,就是在美國讀書,在獲得學位以後,移民或者留居美國。這種人大部分都是從國內到美國留學,技術和成績比較突出的人,被美國方面留下來工作。

第3種是,非直系移民,就是兄弟姐妹各種親戚之間。此外還有投資移民,美國規定最小投資額為50萬美元。美國福布斯雜志報道,美國投資移民的名額,有80%都被來自中國的移民占據。

在職業方面,來自中國的移民,主要在三個領域最多。第一就是技術性職位,第二是銷售文員,第三是服務類工作,服務業包括了教育服務,醫療健康服務,餐飲,批發零售,酒店和旅行服務。

但是,中國移民極少有人從事交通,建築,修理和農牧業。13%的華人在 *** 機構工作,80%屬於工薪階層,還有6%是自己做老闆。就具體職業來說,華人男性最多的是餐飲業,第二位是計算機相關職業。

而華人女性最主要的第一位職業是會計師,審計師這種職業,第二是計算機相關,然後是護士最多,主要是在醫療健康服務行業,最後是收銀員,餐飲業和服裝業。

7. 中國移民最多的是哪個國家

中國移民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亞。

在印尼,有超過一千多萬的華人在此居住,受巨大的華人市場的影響,這里很多場所都配備了中文標識,商場、飯店、超市的服務員都會講中文。無論是在這里定居還是旅遊,只要會中文就能暢通無阻。

印度尼西亞大多都來自於我國的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印尼華人很會做生意,但是政治地位低,該國爆發過針對華人的極其惡劣世界,所以華人在印尼很少參與政治。印尼的巴厘島是中國人海島旅遊的一個熱門目的地。

泰國中國移民第二多的國家:

大約有900萬人在泰國定居,除了現代移民過去的一部分華人,還有很多華人早在二戰時期就在這里紮根了,所以當地很多的店鋪都是華人店鋪,再加上近幾年中國遊客的大量湧入,基本每個泰國人都會說幾句中國話。

泰國擁有著舒適的居住環境,良好的醫療條件,深厚的文化底蘊,先進的教育水平等等,這些使泰國被評選為全世界幸福指數排名第一的國家。因此,泰國也逐漸成為不少外國人海外移民的首選之地。泰國作為距中國最近、文化最為相通的國家之一,因而多年以來就存在不少中國赴泰移民。

但相對於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泰國有著嚴格的移民政策。依據泰國《移民法案》第40條規定,泰國政府每年僅授予一個國家不超過100個永久居留證配額。

8. 加拿大有多少中國移民

自2004年至2013年間,在過去的10年內,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入籍成為公民的中國移民人數共有32萬6067人,中國裔的加拿大人,成為過去10年移民加國人數最多的族裔。

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富人離開祖國?去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這些地方尋求更好的教育,是最大的原因,對中國惡劣的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的煩憂是第二原因。

加拿大一年前取消了很受中國人歡迎的投資移民計劃後,溫哥華在最受中國富人追捧的移民和投資目的地榜單上名次下滑,從第3位滑落到了現在的第5位。

現在,要移民加拿大,你需要1000萬加元凈資產和向加拿大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做至少200萬加元的非保本投資。之前,向加拿大某個省提供80萬加元5年無息貸款,就可以移民了。

加拿大(Canada),為北美洲最北的國家,西抵太平洋,東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東北部和丹麥領地格陵蘭島相望,東部和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與美國本土接壤,西北方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為鄰。

領土面積為998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加拿大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首都是渥太華。加拿大政治體制為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是英聯邦國家之一,英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國家象徵,但無實際權力。加拿大是典型的英法雙語國家。

9. 中國每年有多少人移民海外

中國國際移民藍皮書曾對我國國際移民的移出數據分析:2010年,我國海外華人華僑數量超過4500萬,絕對數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對世界幾個主要的移民國家永久性移民數量超過15萬人,其中在美國獲得永久居留權的人數達87017人,在中國國際移民總數中排名第一;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中國正在面臨新型城市化、工業化,流動人口約2.36億,其中75%由農村流向城市,在工程建設中,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人口約2700萬人。移民問題正是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工程移民的安置,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大規模移民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公共服務供需變化,社會政策和社會管理,地區經濟增長要素的改變等亟需解決,所以,移民研究勢在必行。

(9)中國人移民多少擴展閱讀

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現象和社會現象,使遷出地、遷入地與人口這個基本要素相關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資源、環境條件發生了重要變化,導致生產生活、公共服務、公共設施、資源利用、生態和環境服務需求變化,它是一門涉及面廣、問題復雜、社會經濟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

移民擴大了人類生存空間,促進了生產地理空間的擴大,人類文明的傳播,人種、民族的同化、融合,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的自我追求與自我完善,地區經濟增長,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改善人與自然關系等。

移民不當會導致族群、社會群體沖突,可能導致社會排斥和分裂,產生次生貧困,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增加國家與地方經濟負擔,惡化生存環境等。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