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有多少人說閩方言

中國有多少人說閩方言

發布時間: 2023-01-03 20:07:21

『壹』 閩南語有多少人使用

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的 海陸豐地區 潮州、汕頭、揭陽、廣東西部的雷州半島、湛江、電白、海南島、閩西龍岩市區與漳平一帶、閩東寧德市的福鼎一帶、浙江南部蒼南、平陽、洞頭、玉環、溫嶺部分地區以及台灣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綜合計算大概有三千萬左右的人使用

『貳』 全世界有多少人講閩南語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漳平市。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斗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被錄制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
轉載自廈門熱線

『叄』 中國共有多少種方言都有哪些

大多數人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按照現代通俗的分法,現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同時在復雜的方言區內,有的還可以再分列為若干個方言片(又稱為次方言),甚至再分為「方言小片」,明確到一個個地點(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福州話、南昌話、廣州話、長沙話等。

(3)中國有多少人說閩方言擴展閱讀

遺產保護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為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顯示出其魅力。在必要時寫進課本,通過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方言的學習和傳播,也未嘗不可。

作為植根於民間的文化形態和文化載體,方言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的土壤。

方言是不可能消失的。將幾億人口都統一到以普通話作為唯一的語言工具是不可能的。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的目的也僅僅是推廣一種交際工具,而不是要其取代方言成為唯一的語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方言

『肆』 中國各大方言的人口

我國總人口為1,392,223,322人

我國方言
在我國現代幾大漢語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漢語經過數千年在廣大北方地區發展起來的,而其餘方言卻是北方居民在歷史上不斷南遷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廣大江南地區,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們使用古越語,與古漢語相差很遠,不能通話。後來,北方的漢人曾有幾次大規模的南下,帶來不同時期的北方古漢語,分散到江南各地區,於是逐步形成現在彼此明顯不同的六大方言。現各方言之間差異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漢語與南方古越語在彼此接觸之前,其內部就有各自的地區性方言;二是北方漢語南下的時間不同,自然漢語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別在一定獨特環境中發展。

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語音方面尤為突出。但由於這些方言和共同語之間在語音上都有一定的對應規律,詞彙、語法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語言。根據方言的特點,聯系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以及目前方言調查的結果,可以對現代漢語的方言進行劃分。當前我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的意見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在漢語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為四個次方言:⑴華北、東北方言,分布在京津兩市,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還有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陝西、甘肅等省和青海、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東南角咸寧地區除外),廣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徐州、蚌埠一帶屬華北、東北方言,除外)、鎮江以西九江以東的長江南岸沿江一帶。

使用這一方言的人約佔中國人口的70%。

北方方言的明顯特點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輔音韻尾。中古漢語中的「-p,-t,-k,-m,-n,-ng」現在已經只剩下「-n,-ng」。同時,與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話的聲調較少。(這是因為北方話中只有平聲區分陰陽。)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應產生的復合詞。這在其它方言中比較少見。

東北方言舉例:嗎靈: 蜻蜓 愚作:舒服 噶哈:幹啥 馬葫蘆子:下水道 馬路牙子:路邊 尬(ga四聲)點兒哈:賭點什麼 波靈蓋兒:膝蓋。 踏拉板:拖鞋 好赫兒: 好吃的,長用來逗小孩兒
錛(ber二聲)兒樓(lou輕聲): 前額

西北方言舉例:趕散的很吶,肉包子又有餡子嘮! 「趕散」的意思是:好,順利,合適
你的那是展葉子,我的是吊吊灰! 「展葉子」的意恩是:新的 ,干凈的
你把那盤子拿過來我挖視挖視! 「挖視挖視」的意思是看一看,摸一摸
這是有哈數的,你不能胡整。 「哈數」的意思是:標准 、規律
我看著吃伙不住我飆了。 「飆」的意思:撒腿就跑

西南方言舉例:這娃瓜戳戳的,是說: 是個傻瓜
切哪個塌塌? 意思是: 去哪裡?
昨晚黑那個盪盪意思是: 昨天晚上去的地方
你蝦子不胎害!意思是: 罵不知道好歹
連二軒是: 指一個人一口氣抽兩支煙

江淮方言舉例:不熊門:不是什麼呢?!確實就是那樣
馬虎熊:不怎麼樣 可照(行不行) 嘛比的好(好)(所有一個字的都可以加嘛比)

吳方言

在江蘇南部、浙江絕大部分、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區使用,使用人數大約為總人口的8.4%。吳語內部分為太湖片(北部吳語,包括蘇南、上海及浙江湖州、嘉興、杭州、紹興、寧波一帶,以上海話、蘇州話或紹興話為代表)、台州片(浙江台州一帶)、婺州片(浙江金華一帶)、處衢片(浙江衢州、麗水一帶)、甌江片(浙江溫州一帶)、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區)。其中安徽西南部和浙江西部受贛方言影響,浙江南部保留了較多古代百越話特徵,以至不能和作為典型吳語的太湖片吳語通話。其主要特點為:

古全清、次清、全濁聲母三分,其中全濁聲母一般讀作濁音,如大多數地點古端透定三母讀/t/、/th/、/d/。

大多數地點古三個鼻音韻尾合並為一個(一般為-ng)、三個入聲韻尾亦合並為一個(-?)。

雙母音多單母音化,不少鼻音韻變為鼻化母音,甚至不帶鼻化。

聲調按清濁分為兩組,一般有七到八個,但上海市區只有五個。

客家方言

在中國南方的客家人中廣泛使用,主要包括廣東東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廣西東南部、台灣、四川等地,以梅縣話為代表。雖然是一種南方方言,但客家話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響中形成的,客家話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話的特點。客家話不僅限於漢族客家人使用,在畲族中也廣泛使用。使用客家話的人口大約占總人口的4%。

閩方言

在福建、台灣、海南、菲律賓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使用。由於閩語的內部分歧比較大,通常分為閩北方言、閩東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莆仙方言、閩中方言、和閩南方言(以廈門話或台灣通行腔為代表)。閩語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與中古漢語韻書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閩語系中影響力最大的是閩南語,共有「-p,-t,-k,-?,-n,-m,-ng」七種輔音韻尾;保留中古漢語聲調「平、上、去、入」分陰陽的特徵。使用閩南語的人口大約為總數的4.5%。

粵方言

廣東話是以廣州話為代表,主要用於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香港、澳門和海外華人中間。粵語聲調非常復雜,廣州話有9個聲調。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特徵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種輔音韻尾。粵語內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站漢族總人口的5%。

粵方言內部分為:粵海方言片(內含廣州方言(廣東廣州一帶)、南番順方言(廣東南海、番禺、順德一帶)、羅廣方言(廣東肇慶、四會、羅定、廣寧、懷集、封開、德慶、鬱南、陽山、連縣、連山一帶,以肇慶話為代表)、香港方言(香港一帶))、四邑方言片(廣東新會、恩平、開平、台山一帶,以台山話為代表)、高陽方言片(廣東陽江、雷州半島一帶)、桂南方言片(內含邕潯粵語(廣西南寧市、邕寧、崇左、寧明、橫縣、平南一帶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區,以南寧話為代表)、梧州粵語(廣西梧州、大安、丹竹、武林、桂平、金田、蒼梧、賀州一帶,以梧州話作代表)、勾漏粵語(廣西玉林及貴港兩市13個縣市一帶(除平南縣、桂平縣城外))、欽廉粵語(廣西欽州、合浦、浦北、防城、靈山、北海一帶))

湘方言

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為老和新兩類。新湘語更接近於北方話。湘方言以長沙話(新)及婁邵片(老)為代表,使用者約占總人口的5%。新湘語以長沙話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特點為方言舌音,後鼻音丟失,及ch/q不分、h/f不分、sh/x不分、ong/eng不分等。包括長沙話,岳陽話,益陽話,株洲話,湘潭話等。老湘語包括衡陽話,湘鄉話,邵陽話等,如湘鄉話分布在湘鄉、雙峰、婁底、漣源四縣市,整體發音基本一致。

贛方言

以南昌話為代表,主要用於江西大部、湖南靠近江西一側的部分地區,如瀏陽平江茶陵等地。使用人數約為2.4%。 主要有:北部地區的南昌話、東部地區的鷹潭話、中部地區的撫州話、西部地區的宜春話、西南部地區的吉安話,江西其他地區有的為客家話,不屬於贛方言。

『伍』 中國現在一共有多少種方言哪幾個方言說的人多

現代漢語分為八大方言。其中北方方言、吳方言說的人最多。
一、北方方言 以北京話為代表。包括長江以北,鎮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帶,四川、雲南 、貴州和湖北、湖南兩省的西北部,廣西北部一帶。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70 %以上。

二、吳方言 以上海話為代表。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鎮江以東部份(鎮江不在內)浙江省 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8.4%左右。

三、湘方言 以長沙話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5%左 右。

四、贛方言 以南昌話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東部沿江地帶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東 南一帶。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2.4%左右。

五、客家方言 以梅縣話為代表。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部、南部和北部,廣西省東南部,福建 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數地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4%左右。

六、閩北方言 以福州話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灣省的一部份,南洋華僑也有一部份 人說閩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1.2%左右。

七、閩南方言 以廈門話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廣東省東部和海南島的一部份,以及台灣

八、粵方言 以廣州話為代表。分布在廣東省大部份地區和廣西省東南部。南洋及其他一些 國家的華僑,大多數都說粵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5%左右 灣省的大部份。南洋華僑也有不少人說閩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3%左右

『陸』 使用方言的人數

客家方言 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廣東、福建、台灣、江西、廣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廣西東南部為主。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雖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統,內部差別不太大。四川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相隔千山萬水,彼此可以交談。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3.6%。

閩 方 言 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通行地域 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具體地點如下: 福建省的54個縣市:福州、閩侯、長樂、福清、平潭、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古田、屏南、寧德、霞
浦、周寧、壽寧、福安、柘榮、福鼎、莆田、仙游、廈門、金門、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龍海、長泰、華安、南靖、平和、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縣、建甌、南平(城關除外)、建陽、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3/4。
廣東省東部的12個縣市: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陸豐、海豐等,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等縣的一部分;海南島的14個縣市: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崖縣、瓊中、屯昌、定安、澄
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雷州半島的5個縣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聞。此外,主要通行粵方言的中山市和陽江、電白等縣也有部分區、鄉說閩方言。以上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1/3。
台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台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台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餘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佔全省人口的3/4以
上。 浙江省南部泰順、蒼南、洞頭、玉環等縣的大部分和平陽縣西部的少數地區,以及舟山群島普陀、嵊泗縣的一部分地區也說閩方言。
以上總計通行閩方言的縣市約有 120 個以上。此外,江西省東北角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縣的少數地方,廣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縣的少數地方,江蘇省宜興、溧陽等縣的少數地方,也有人說閩方言。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一。
分區 閩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分為5個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閩南方言 是閩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內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的24個縣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 潮州話、文昌話也分別在廣東東部和海南島有較大的影響。
閩東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和以福安為中心的山區,共18個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
閩北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北部建甌、建陽、南平(鄉區)、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閩中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縣,以永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話為代表。

粵 方 言 又稱粵語,俗稱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稱白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個方言。
通行地域 粵方言通行於廣東、廣西境內 ,以廣州話為中心。使用人口約4000萬。通行地區大致如下:
廣東省境內純粹屬粵方言或以粵方言為主的縣市有47個,佔全省面積的1/3以上,即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東莞、順德、龍門、佛岡、增城、從化、花縣、清遠、連縣、陽山、連山、懷集、廣寧、四會、三水、高要、雲浮、高明、新興、鶴山、封開、鬱南、德慶、羅定、陽春、陽江、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台山、開
平、新會、恩平、斗門、香港、澳門。此外,惠州、韶關、湛江、海豐、博羅、惠陽、惠東、仁化、樂昌、英德、寶安、電
白、遂溪、海康、徐聞、廉江等16個縣市也有部分地區講粵方言。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行粵方言的縣市有23個,即南寧、橫縣、貴縣、桂平、平南、藤縣 、梧州、玉林 、北流、容縣、博白、陸川、欽州、合浦 、浦北、靈山 、北海、蒼梧、岑溪、昭平、蒙山、賀縣、鍾山。此外,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方言為
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美洲華僑和華裔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粵方言區。
分區 粵方言內部按其語言特點和地理分布可以分為4個片:①粵海片,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南和部分粵北地區,是粵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一個片,以廣州話為代表,它在粵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響。②四
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開平、恩平、新會、斗門等縣,以台山話為代表。③高陽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屬各縣和江門市所屬的陽江縣和陽春縣,以陽江話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邕江、鬱江、潯江沿岸的南寧市、橫
縣、貴縣、桂平縣、平南縣、藤縣、梧州市,玉林地區的玉林縣、北流縣、容縣、博白縣、陸川縣,欽州地區的欽州縣、合浦
縣 、浦北縣 、靈山縣和北海市,梧州地區的蒼梧縣、岑溪縣 、昭平縣 、蒙山縣、賀縣、鍾山縣,一般以南寧話為代表。它的語音比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內部的異同又可以分為四個方言小片:廣府片、邕潯片、勾漏片和欽廉片。

數據是中國的···不是全球的···姑且參考下吧~另外這里所說的是閩方言···不是閩南話,使用閩南話的人口數字可能只有3000萬左右~

『柒』 中國大陸有多少人使用閩南語。(不包括潮州話海南話雷州話)

太多了,你算算啊閩南語主要分布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海南,同時在中國大陸其他地區也有分布:
江蘇省:宜興市南部山區
浙江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溫嶺市之石塘一帶 玉環縣之坎門、陳嶼 洞頭縣之本島、半屏島、元覺、霓嶼 瑞安市之北麂島、大南鄉 平陽縣之水頭鎮、騰膠鎮、南麂島、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 泰順縣之東南角 文成縣之東南角 蒼南縣之靈溪、礬山、橋墩、馬站、藻溪、赤溪、觀美、南宋、霞關、大漁、望里、莒溪...等城鎮 長興縣、臨安縣、舟山群島等地
江西省:東北部接近浙江的地區
廣東省:東部沿海 海陸豐地區、潮州、揭陽、汕頭 西部的湛江和電白及雷州半島
海南省:以瓊山話、文昌話為代表,分布遍及全島
廣西壯族自治區:具零星分布帶

『捌』 中國有多少方言

我們中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據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講,我國的56個民族共有80多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地區方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如漢語、藏語、景頗語、彝語、苗語、壯語等)、阿爾泰語系(如蒙古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南島語系(如高山語)、南亞語系(如佤語等)、印歐語系(如俄羅斯語、塔吉克語等)。其中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除了漢族,還有滿族、回族,大部分畲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也都使用漢語。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不同的民族語言之間固然是互相聽不懂了,但是說同一種語言的也不一定都能自由交談,因為大多數語言都有方言的差別,漢語的方言分歧就十分嚴重。漢語方言的種類實在太多了, 各地方言之間的差異也實在太大了。

什麼是方言呢?

方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方話」,是在某個或大或小的地區通行的交際工具。方言是民族語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所謂地域性變體,自然是相對於民族共同語而言。漢語方言自然是相對於普通話來說的。普通話通行於全國,是國家通用語言;方言通行於某幾個省、或某個省、或者更小的一個地區,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語言。普通話為全體漢族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服務,而方言只能為局部地方的人民服務。從組成語言的要素(語音、詞彙、語法)來看,方言之間、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是兄弟姊妹的關系,都是同一古老語言歷史發展和分化的結果。

那麼,漢語到底有多少種方言呢?

從大處說,現代漢語可分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流通在我國中原、東北、西北和西南的廣大地區。

北方方言還可以再分為4大次方言:

1.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第二是吳方言,即江浙話,分布在江蘇省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主要代表。

第三是贛方言,即江西話,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東部以及湖北省的東南部。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話,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話以長沙話為主要代表(舊時以雙峰話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客家話分布比較分散,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與湖北、廣東、福建接壤的地區,以及四川、廣西和台灣等地。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中有很多說客家話的。客家話以梅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分布在廣東省大部、廣西自治區的東南部,以及港澳地區和北美華人社區。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七是閩方言,即閩語,分布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和西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台灣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閩方言在東南亞華人社區流行很廣。閩方言內部分歧很大,大概來說,閩南片以廈門話為代表,閩東片以福州話為代表,閩北片以建甌話為代表,閩中片以永安話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話為代表。

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話分布最廣,其分布地域大約佔全國面積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漢語人口的70%左右,其餘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總和大約只佔漢語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主要差異是語音,語音的主要差異是每個聲調的調值不同。調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區分北方方言各地差異的主要標志之一。我在下面這個表裡列出北方話區9個城市方言的調值,它們都有「陰陽上去」四聲、也都沒有「入聲」,你可以比較一下它們的不同。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調值分別說「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觀察仔細」等詞語,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同南方方言比起來,北方方言內部的一致性很強,所以北方的黑龍江人同大西南的雲貴人交談,可以互相聽懂對方的大概意思,保證最基本的交際需要。北方農村自古流行一句諺語:「從南京到北京,人生話不生。」就是說北京話是華北東北次方言,南京話屬於江淮次方言,都屬於一個大方言區,互相可以聽得懂。

這七大方言乃是現代漢語方言的粗略劃分,實際上的方言情況還要復雜得多。不但北方人聽不懂廣東人、福建人說話,就連廣東省內部的廣州人、梅州人和汕頭人之間,福建省內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廈門人也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方言最復雜的福建省大田縣就有5種互相難以通話的小方言。類似情況在南方方言區的各個省份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前幾年,我在長沙一所高校聽到一個小故事。一個從婁底來的新生在聯歡會上朗誦自己的詩作:mǎguà,mǎguà,fóng mǎguà。聽的人都莫名其妙,難道是「馬褂、馬褂、紅馬褂」嗎?而magua 這個音在湖南有的地方是「青蛙」的意思,但「青蛙、青蛙、紅青蛙」也令人費解。後來見到那位同學的詩稿才明白,原來他寫些的是「玫瑰、玫瑰、紅玫瑰」!有一年我去梅州,一位法院院長對我說:「我們一定要說好普通話,只有說好普通話,才能騙民。」我聽了實在是奇怪,法院院長,說普通話騙民?經追問,才知道是「便民」!客家話把不送氣的「便」說成送氣的「騙」。

「方言島」也是令人詫異的語言現象。所謂方言島就是在一個較大的方言區內有個較小的說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方言的地面,這個地面可以是縣,也可以是鎮、鄉、村。例如廣東省中山市是粵方言區,但中山市區附近有個小鎮,鎮里的人都說與周圍粵方言完全不同的客家話。方言島是古代或者近代駐軍和移民現象造成的。在廣東、福建、海南乃至北方很多地方也常見方言島現象。天津話同周圍的河北話有較明顯的差異,據說,明初時以安徽籍人為主的朝廷軍隊大批駐扎在天津並在此繁衍生息,故此也可以說天津是一個在河北方言區內的一個較大的安徽方言島,也可以說天津話是安徽話(宿州一帶的話)與河北話的合成作品。山東省青州市有個滿族村,那裡的滿族居民是清朝雍正八年起奉朝廷旨令駐守青州的滿族旗兵的後代,直到今天那裡的年輕人和老年人一樣仍然保留著從北邊帶來的口音,說著同周圍青州人絕對不同的話。20世紀初修建津浦鐵路,從天津遷到浦口許多鐵路工人,於是直到六七十年代浦口還有個說天津話的鐵路職工聚居區。新中國在五六十年代曾大規模地在祖國的西部地區搞工業建設,從東部沿海地區遷移過去很多工人和技術人員,因此在今天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如西安、洛陽、包頭、銀川、石河子等城市裡很容易找到說北京話、天津話、上海話、東北話的小方言島。近20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民有序或無序地向城市流動,同鄉聚居,形成了更新的方言島,如北京南郊的「浙江村」、海淀的「新疆村」都是。

方言之間的分歧主要體現在語音差異,但是詞彙之間的差異也十分可觀,京津唐3地互為鄰居,但是北京人所說的「白薯」,唐山人叫「紅薯」。我問一個天津小姑娘:「你愛吃白薯嗎?」她奇怪地反問我:「白鼠怎麼能吃?」我說:「蒸著吃,煮著吃,熬粥吃,都行啊。」她說:「啊?多惡心哪!」原來她是把「白薯」當成「白鼠」了,因為天津人管「白薯」叫「山芋」。另一個例子是在廣州白雲山公園,我向一位老者打聽「纜車在什麼地方」,老者說:「很方便的啦,向前走,一拐彎。」我向前走,一拐彎,迎面而來的是「男廁」!原來廣東人管「纜車」叫「索道」,說「纜車」,就聽成了「男廁」。你看,漢語的方言分歧有多大!

『玖』 世界上會講閩南話的有多少人!

閩南話是漢語重要方言之一,它源自古代中原的河洛話,廣泛分布在閩南地區、台灣絕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浙閩邊界的溫州地區等,東南亞一些國家地區也使用閩南話。據統計,全世界使用閩南方言的人口將近六千萬。
蕉城區飛鸞鎮的碗窯和礁頭村(共3000多人)講閩南話;霞浦縣的三沙鎮和水門、牙城兩個鄉鎮的部分村莊,以及下滸、柏洋、長春等鄉鎮的少數村莊(共約7萬多人)講閩南話;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點頭、貫嶺、箭山、疊石等鄉鎮的部分村莊(共13萬多人)講閩南話;還有柘榮縣的乍洋鄉和東源鄉的少數村莊(約500多人)也講閩南話。全地區約有21萬多人講閩南話。閩南話是寧德境內第三大方言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