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落鎮有多少人口
㈠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城市人口有多少…請幫助
海州街道辦事處駐合力,人口14.05萬人,面積11.37平方千米,轄30個社區居委會:環北、友誼、燈塔、白楊、 北新、繁榮、幸福、南關、三義、福民、二中、曙光、旭東、黎明、藝新、玉皇山、新勝、利群、新東、田水、合力、新開、新立、新光、紅光、新民、雙栗、鎂東、鎂北、海滑。 興海街道辦事處駐鐵西,人口9.95萬人,面積19.32平方千米,轄13個社區居委會:建興、永強、永勝、鐵西、少管所、永安、站前、站北、安銘、光明、富強、西關、躍進;8個村委會:東尚、西尚、前教、後教、郭家、蘇家、團山子、鋼鐵。 響堂街道辦事處駐東響,人口3.7萬人,面積24.49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東響、西響、羅相、榆樹、荒嶺、張家、苗官、攔河、粟子、箭樓、小河、楊家。 東四街道辦事處駐東四,人口6.66萬人,面積100.92平方千米,轄34個村委會:驗軍、小河沿、小王、二道崗、大甲、冉家、三里、大河、白廟、大王、董家、小腰、後力、東四、哈達、大榆、二大堡、韓姜、東雙、紅旗、大二、前三台、東甘、一大堡、雙龍、水寨、三大堡、東頭、後三台、大甘河、安村、小甲、東三、二檯子。 孤山鎮鎮政府駐孤山子,人口2.23萬人,面積203.63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孤山子、松坨子、瓦子溝、西羊峪、秦家堡、黑金寨、榆樹房、葉家崴、蟒溝、東腰屯、拉木房、鰲頭堡、西腰屯。岔溝鎮鎮政府駐李房身,人口2.47萬人,面積140.97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岔溝、顧房身、膳馬峪、英守溝、李房身、劉家堡、胡家屯、柳樹溝、下粟園、韓家堡、紅旗嶺、板子屯、侯家堡、王家堡、葉家堡、黃家堡、上粟園、龐家店、海龍川。接文鎮鎮政府駐接文,人口2.23萬人,面積170.67平方千米,轄17個村委會:接文、孫家坎、老牛寨、塔子溝、梨樓堡、宋家堡、東大嶺、大桃溝、花紅峪、奪獐峪、大梨溝、王家、石頭寨、三家堡、山咀、黑峪、對子峪。析木鎮鎮政府駐析木,人口2.95萬人,面積140.28平方千米,轄23個村委會:析木、柳官、下甸、紅土嶺、黃金峪、東三家子、老達堡、蒲草峪、達道峪、十間房、下林、松樹、腰堡、羊角峪、缸窯嶺、張仙溝、打白虎、張仙峪、姑嫂石、龍鳳峪、珠現屯、上林、大同峪。馬風鎮鎮政府駐馬風,人口3.4萬人,面積165.44平方千米,轄24個村委會:馬鳳、前馬、大房身、孟官、孔官、石安、材木、朱紅、腰嶺、王官、四道、三道、東陵、嶺夾、石門、陳馬、范馬、樓房、紅星、祝家、東馬圈、二道、大隈、楊馬。牌樓鎮鎮政府駐西牌樓,人口3.99萬人,面積95.6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委會:富強;20個村委會:西牌樓、東牌樓、下房身、金家堡、廟溝、南溝、楊家甸、代家溝、東溝、大旺、黃堡、南炒鐵、北炒鐵、東炒鐵、毛柴溝、丁家溝、三角山、小堡、梨樹溝、宋家。八里鎮鎮政府駐東八里,人口3.79萬人,面積93.18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鏵子峪、響堂溝;24個村委會:東八里、西八里、鍾台、八寨、南腰、小新、營城子、羅堡、里峪、南二道、南三道、秀甲峪、大新、西甲、東甲、頭道、東三道、拉古、轉彎、高峪、范峪、二道、鏵峪村、王家坎。毛祁鎮鎮政府駐北毛祁,人口2.28萬人,面積64.68平方千米,轄17個村委會:南毛祁、北毛祁、小河、山後、丁八里、趙八里、劉八里、曲八里、商家台、二道溝、曹家堡、趙家溝、興隆屯、李家堡、付家溝、葫蘆峪、張家堡。英落鎮鎮政府駐前英,人口4.06萬人,面積161.82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青山懷;27個村委會:後英、後窨、草廟、馬溝、李堡、鄔堡、石咀、金屯、松樹溝、牌坊、中腰屯、南雙廟、前窨、水泉、趙堡、王溝、馮溝、葦溝、石嶺、煙台、佛爺、羅趙、五道、石柱、西洋、前英。感王鎮鎮政府駐東感王,人口4.46萬人,面積93.18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東感王、西感王、祥水、鴨子廠、前樓、他山、後他山、前鄧、石城、西上夾、於官、馬圈、西糧、中糧、葉深、東廟、范家、後樓、前他山、朱家、後鄧、東上夾、下夾河、花園、東糧、前糧、西河、南石橋、西廟。西柳鎮鎮政府駐西柳,人口7.76萬人,面積64.80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西柳、前柳、東柳、後古、北石、坯廠、龍台、大碼、二碼、河樹、老君、東古、前石、大道、中央堡、一碼、三碼、公懷、西古、蓋家。中小鎮鎮政府駐中小,人口2.37萬人,面積51.62平方千米,轄17個村委會:中小、岳家、前小、東大、興隆、得勝、大四、齊沙、何沙、後三家、西大、高台、前四、關沙、鮑沙、前三家、朱家。王石鎮鎮政府駐王石,人口4.02萬人,面積160.18平方千米,轄36個村委會:什司縣、碾盤溝、大台溝、朱葛嶺、安賢溝、小女寨、三棵梨樹、東茨溝、廟宇嶺、金坑、付家屯、上英、東腰、大溝、北溝、王石、代千、金家、東艾、前坎、英北、項梧、中溝、西腰、周石、大坎、長嶺、英南、尤梧、上溝、下溝、陳石、邦石、曹石、聞石、西艾。南台鎮鎮政府駐南台,人口5.89萬人,面積93.62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新昌、樹林子;28個村委會:南台、向陽台、前五道、霍家二台、李梧屯、老爺廟、茨溝、周家爐、前柳河、王二官、後柳河、興隆寨、後駝龍、交界台、石頭山、煙台崗、後五道、土河鋪、山城子、草場溝、東雙廟、楊寨子、土城子、糧窩、前駝龍、福來屯、張胡台、二道河。騰鰲特區鎮政府駐福安,人口8.9萬人,面積179.46平方千米,轄49個村委會:永安、保安、福安、壽安、黃土、周正、黃縣、將軍、金甲、雙台、馬架、東甘溝、貴興、費家、王鐵、前甘、西甘、東小甸、安家、學管、名甲、荒地、石橋、東新檯子、西新檯子、東開河城、西開河城、接官堡、南草溝、單家、吳家台、西小甸、於劉付、老牆頭、東四方台、後房、前房、西四方台、火石、西房、板橋、西荒、泥溝、周小、夏堡、一堵、鴨泡、東荒、於台。耿庄鎮鎮政府駐北耿,人口4.08萬人,面積113.62平方千米,轄23個村委會:東耿、西耿、北耿、三道崗、古家、大甘谷、前甘谷、西古城、河北、秦家、薛家、灰菜、侯家屯、張先、大莫、山水、後甘、馬家屯、土台、袁家、劉家、丁家橋、崔庄。牛庄鎮鎮政府駐路北,人口3.69萬人,面積49.88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路南、路北;18個村委會:東興、東園、隆泉、向陽、西園、西頭、里家、江家、雙當鋪、魏家、甘溝、西二、西三、西小、西關、東關、南關、北關。西四鎮鎮政府駐西四,人口3.02萬人,面積92.83平方千米,轄17個村委會:西四、西新立、西響、後郭、北海、耿隆、太平、下坎、後剪、前剪、八家、前郭、南海、青台、劉家甸、東響、小李家。望台鎮鎮政府駐望台,人口2.45萬人,面積75.20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望台、前望台、大路、意合、仙里、鐵嶺、趙坯、邢家、東小、官草、道沿、古樹、唐家、新河、子方、西望台、孟湖、西雙、高力、劉家台。溫香鎮鎮政府駐達連,人口4.01萬人,面積139.84平方千米,轄23個村委會:達連、後公、東高、金坨、前坎、後湖、西高、新立、後雙、丁家、後坎、鐵石、郁坨、楊家房、前湖、套里、前公、二甲、前雙、宏家、三家、白嵩、淮子泡。高坨鎮鎮政府駐高坨,人口1.98萬人,面積59.33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高坨、夾信、張房、小馬、桑樹、里口、上坎、李卧、三道、西湖、八面、王坨。
㈡ 四川營山縣落市鎮多少人口
大約2.7萬人口左右。
營山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嘉陵江與渠江流域之間,是南充市的東大門,南與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小平故鄉相望,北與開國元勛朱德元帥舊居相依,有著東出達川通湖北,南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的地理位置。
全縣幅員面積1635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辦事處、26個鄉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營山縣常住人口620480人。2019年,全縣實現GDP211.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億元。
㈢ 普寧市多少個鎮
2013年2月26日,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正式批復同意普寧市撤銷燎原鎮、大南山鎮建制,設立燎原、大南山街道辦事處。全市現鄉鎮級區劃30個,共有9個街道辦事處(市區7街道:流沙北、流沙西、流沙南、流沙東、池尾、燎原、大南山。普寧華僑管理區2街道:僑新、僑東),17個鎮(赤崗鎮,大壩鎮,洪陽鎮,南溪鎮,廣太鎮,麒麟鎮,南徑鎮,占隴鎮,軍埠鎮,下架山鎮,高埔鎮,雲落鎮,大坪鎮,船埔鎮,梅林鎮,里湖鎮,梅塘鎮),1個鄉(後溪鄉),3個國營農場(大池農場,馬鞍山農場,大坪農場)。
望採納,謝謝
㈣ 怎麼寫作文平樂古鎮
1. 寫平樂古鎮的作文
平樂古鎮(14張)平樂古鎮,古稱「平落」,史前蜀王開明氏時期,平落四面環山的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績。」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
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火井縣治設在平落達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後屬邛州直隸州,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此名。1950年鎮、鄉分置,1983年4月撤鄉建鎮,稱平落鎮,實行鎮管村體制,1993年3月更名為平樂鎮,2004年9月,邛崍市實施區劃調整,撤消緊鄰平樂的下壩鄉建制,將原下壩鄉行政區域並入平樂鎮,統稱平樂鎮。
平樂地處四川省成都市所轄邛崍市西南部,是邛崍市轄最大的建制鎮,素有 「一平、二固、三夾關」之美譽。平樂全鎮幅員面積70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古鎮區有明清時期建築面積達23.54萬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達85%。
平樂古鎮歷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層疊,竹樹繁茂。發源於省級風景旅遊區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經古鎮,碧水縈繞,鷗鳥出沒,四季風景如畫。白沫江兩岸古木參天,眾多樹齡上千年的榕樹,遠 遠望去如雲蓋地。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青石鋪成的街道,一望無涯的竹海,千百年來共同培育了古鎮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涵養著古鎮天然清新的鄉土文化。
平樂之神奇,彈丸之地演繹了中國豐厚而燦爛的歷史文明。
南方絲綢之路上,似乎還回響著馱運絲綢的馬隊清脆的馬蹄聲、銅 *** ;古川南蜀道里,似乎還飛揚著諸葛亮率大軍西征和七擒孟獲的獵獵軍旗;神秘幽深的李家大院,似乎還傳誦著「天下第一圃」的進貢佳話;石板市井之間,似乎還傳承著司馬文君的浪漫愛情;竹海掩映中的金華山,似乎還講述著「三教合一」的神話;青山碧水的蘆溝幽谷,似乎還彰顯著蔡倫後裔的聰明智慧……
2. 游平樂古鎮作文
早上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可是絲毫不減我們去游平樂古鎮的性子。
驅車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川西古鎮——平樂。蒙蒙細雨好像給古鎮披上了一層面紗。
據說古鎮已有兩千年的歷史,青青的石板路、木製的住宅,把我們帶到了遠古時代。都說後街那條白沫河是「南方絲綢之路」的第一站。
我們沿著白沫河這條時光隧道尋找古鎮的足跡。來到「秦漢驛道」媽媽告訴我說,驛道就是古代傳遞 *** 文書的道路,就好比現在的高速公路……看著驛道上一個個清晰的馬蹄印,我彷彿看見了那個身穿官服的騎手在這窄窄的驛道上急馳。
穿過白沫河上的竹橋,我們又來到了盧溝竹海。
這兒的竹子很奇怪和別處的不一樣——連最細的也有大人的手臂粗,後來我才知道這叫楠竹,是造紙用的上好原料,在宋朝這里是一個造紙作坊群。密密的竹林、彎彎的山道,路似乎在我們眼前消失了,只聽到前方有人在談笑,這不禁讓我想起王維的詩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放眼望去被雨洗刷過的古鎮是那麼清新:青山環繞,綠水穿鎮,真讓人心曠神怡。
3. 故鄉的美景300用比喻的手法寫作文平樂古鎮平樂古鎮
春天的家鄉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艷裝.你瞧!樹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一串串杜鵑花嫣紅奼紫,窗子外面開始聽得見唧唧的鳥鳴了,那是小鳥正在唱著春天的歌兒呢!下過一陣雨後,在我家鄉的田園里,萬物生輝,美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家鄉的小溪顯得更加清澈,微波盪漾,泛著金色的光.春天的家鄉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夏天的家鄉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清晨,蜜蜂忙著采蜜.午後,知了在樹上長鳴.夜晚,蟋蟀在草叢高歌.家鄉有片池塘,荷花開得正旺,蜻蜓滿天飛,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家鄉的孩子們在荷花池裡盡情地享受歡樂:游泳,摸魚,捉蝦,采藕.
秋天的家鄉穿著金紅色的庄嚴的晚禮服.家鄉的田野里,到處是金紅的果子.大街兩旁的樹葉,蕭蕭地落下,發出"簌簌''的響聲.家鄉的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冬天的家鄉換上了樸素的雪白長袍.在家鄉小鎮的街道上到處是雪,電線桿上也結了冰.下雪了,雪像柳絮一樣,像蘆花一樣飄落下來,美極了.雪停了,村子的屋頂上,籬笆上,木棚上,到處都覆蓋著一層雪.這真是一幅美麗的雪景.
家鄉的一年四季有著不同的特點.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多麼美麗的風景,但是,在我眼裡,我的家鄉的景色永遠是最美麗的!
4. 關於平樂古鎮特產的作文600字
春節年初二,我們全家來到平樂古鎮玩。
平樂古鎮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早在公元前一百五十年的西漢元年,這里就已形成集鎮,並開始興旺發達,穿鎮而過的白沫江見證著平樂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平樂在白沫江的滋養下,形成了燦爛的文化,加上平樂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平樂自古便成為「茶馬古道第一鎮"以及"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 在平樂古鎮,有古樸的街區和原味淳樸的川西民風民俗和眾多的人文古跡,漫步古鎮可以親身體驗到古街的種種風情,有千年的黃桷古樹,和古橋.民居建築,都浸染著濃郁的古鎮地方特色。
到平樂必買的幾樣東西:紅豆腐、古鎮麻餅、小木凳、手編草鞋、烏木製品、草紙地圖或草紙製品、玉麥膜膜、木雕製品。但我最喜歡的是瓷胎竹編。
平樂古鎮依靠得天獨厚的蘆溝竹海豐富的竹資源,將質地堅韌,富有彈性,皮面潔凈,纖維細長的竹子,劈成薄如綢絹,細如紗線的蔑片、篾絲或粗篾,染上美麗的色彩,以潔白如玉的瓷器為胎,外面織就各種玲瓏剔透、美觀輕便的篾罩,猶如冰肌雪膚的美人穿上了一件艷麗雅緻的錦衣。 今天我們度過了難忘的一天,直到太陽西下,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美麗的平樂古鎮。
5. 關於平樂古鎮特產的作文600字
春節年初二,我們全家來到平樂古鎮玩。
平樂古鎮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早在公元前一百五十年的西漢元年,這里就已形成集鎮,並開始興旺發達,穿鎮而過的白沫江見證著平樂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平樂在白沫江的滋養下,形成了燦爛的文化,加上平樂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平樂自古便成為「茶馬古道第一鎮"以及"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
在平樂古鎮,有古樸的街區和原味淳樸的川西民風民俗和眾多的人文古跡,漫步古鎮可以親身體驗到古街的種種風情,有千年的黃桷古樹,和古橋.民居建築,都浸染著濃郁的古鎮地方特色。
到平樂必買的幾樣東西:紅豆腐、古鎮麻餅、小木凳、手編草鞋、烏木製品、草紙地圖或草紙製品、玉麥膜膜、木雕製品。但我最喜歡的是瓷胎竹編。
平樂古鎮依靠得天獨厚的蘆溝竹海豐富的竹資源,將質地堅韌,富有彈性,皮面潔凈,纖維細長的竹子,劈成薄如綢絹,細如紗線的蔑片、篾絲或粗篾,染上美麗的色彩,以潔白如玉的瓷器為胎,外面織就各種玲瓏剔透、美觀輕便的篾罩,猶如冰肌雪膚的美人穿上了一件艷麗雅緻的錦衣。
今天我們度過了難忘的一天,直到太陽西下,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美麗的平樂古鎮.
6. 我的新都平樂古鎮之行作文800字
我來了,挾裹在車水馬龍的蠕動里,腦海里浮現的不是你,而是絕版的周庄——招人的嫵媚,明代的晨陽,純秀而古典。
而你呢?平樂古鎮,迄今已有二千多年高齡的你,是否還有迷人的韻致。 道兩旁青青翠竹,蓊鬱的濃蔭,是你拋灑的長長水袖么?它能讓人拂去都市的喧囂與浮躁,回歸恬靜與寧馨,真正做到心神合一,尋找到真實的自我。
那不是水車、碌碡、風車么?這些業已遠去的什物,在秋陽中靜默著,在時光中沉澱著。這些融入古鎮記憶里的碎片,曝露歲月風塵,曝露生活漣漪,耳邊似有錚錚古韻破空而來,撩撥我們痴迷的神經。
這穿鎮而過的細流,一米多寬,水尤清洌,潺湲流淌,是你拋出的迷人的媚眼么?我們從游覽圖上得知這股細流名叫白沫江。是當地人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
我們贊嘆你的睿智。 看著穿鎮而過的白沫江,不由得想起雲南的麗江。
麗江城中也有著一條小溪流,好似整個城市的一條銀白色的柔柔腰帶,飄動出曼妙婀娜的舞姿。麗江水裡有各種各樣的魚,誠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記》里所描繪的「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似與游者相樂」。
你的水裡雖沒看見魚,可你那被溪水沖動著緩緩旋轉的筒車,旋轉出人們幽古情思,我們似乎看到蒼茫的歲月深處,「欸乃一聲山水綠。」你那座已不能被小溪水沖動的水磨,如同一幅靜物寫生畫,吸引著過往遊客的視線。
不過,在我們眼裡,它更像一位耄耋老人,在恬淡地回味過往的歲月,撫今追昔,不禁會生發出諸多的感慨。有的遊人,出於好奇,推動了那水磨,卻很是吃力,好像他推動的不是水磨,而是過去的滄桑。
你的整條街道的房屋全是木結構的串架房子,不見一匹磚石。很多房屋都是時下所建,然仿古較為逼真,流淌著古色古香,洋溢著濃濃的古代氛圍,置身其中,我們好似隨你穿越時光邃道,追溯到遙遙的古代。
欣賞著你的那些雕鏤的圖案,我們如同在咂吮著一杯千年的老酒,那滋味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覺得,對你的欣賞,其實是在對一種文化的緬懷追憶,同時也是在欣賞你從歲月風塵中走來的那道渺渺身影。
你的橋名也挺別致——「樂善橋」。乃「樂善好施」之意。
建於清同治元年,由鄉賢周潼宣、張大賓等人出資修建。從採石到竣工整整花了十年時間。
橋分七孔,長120米,高16.6米,寬10米,是四川省內現存最大的古代石拱橋。 你的石拱不像其它石拱橋是比較標準的弧形,長虹卧波一般。
你的是桃兒形,很是甜美,倒也顯得特立獨行,如同時下的青年,講求張揚個性。站在橋上,撫著你蒼老的石欄,俯瞰你寬闊的江面,然而覺得江水淺淺的,因為我們能清晰地看見你水中的石子,我們似乎挽起褲角就能淌水而過。
當然,我知道,這是你給我們的錯覺,是因為你的江水太清澈透明。江面上,遊船遊客眾多,看得出,船里的遊客不是為了劃船,而是為了享受你水鄉的柔情,他們的臉上刻著甜甜的笑靨。
7. 我的新都平樂古鎮之行作文800字
我來了,挾裹在車水馬龍的蠕動里,腦海里浮現的不是你,而是絕版的周庄——招人的嫵媚,明代的晨陽,純秀而古典。而你呢?平樂古鎮,迄今已有二千多年高齡的你,是否還有迷人的韻致。
道兩旁青青翠竹,蓊鬱的濃蔭,是你拋灑的長長水袖么?它能讓人拂去都市的喧囂與浮躁,回歸恬靜與寧馨,真正做到心神合一,尋找到真實的自我。
那不是水車、碌碡、風車么?這些業已遠去的什物,在秋陽中靜默著,在時光中沉澱著。這些融入古鎮記憶里的碎片,曝露歲月風塵,曝露生活漣漪,耳邊似有錚錚古韻破空而來,撩撥我們痴迷的神經。
這穿鎮而過的細流,一米多寬,水尤清洌,潺湲流淌,是你拋出的迷人的媚眼么?我們從游覽圖上得知這股細流名叫白沫江。是當地人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我們贊嘆你的睿智。
看著穿鎮而過的白沫江,不由得想起雲南的麗江。麗江城中也有著一條小溪流,好似整個城市的一條銀白色的柔柔腰帶,飄動出曼妙婀娜的舞姿。麗江水裡有各種各樣的魚,誠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記》里所描繪的「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似與游者相樂」。你的水裡雖沒看見魚,可你那被溪水沖動著緩緩旋轉的筒車,旋轉出人們幽古情思,我們似乎看到蒼茫的歲月深處,「欸乃一聲山水綠。」你那座已不能被小溪水沖動的水磨,如同一幅靜物寫生畫,吸引著過往遊客的視線。不過,在我們眼裡,它更像一位耄耋老人,在恬淡地回味過往的歲月,撫今追昔,不禁會生發出諸多的感慨。有的遊人,出於好奇,推動了那水磨,卻很是吃力,好像他推動的不是水磨,而是過去的滄桑。
你的整條街道的房屋全是木結構的串架房子,不見一匹磚石。很多房屋都是時下所建,然仿古較為逼真,流淌著古色古香,洋溢著濃濃的古代氛圍,置身其中,我們好似隨你穿越時光邃道,追溯到遙遙的古代。欣賞著你的那些雕鏤的圖案,我們如同在咂吮著一杯千年的老酒,那滋味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覺得,對你的欣賞,其實是在對一種文化的緬懷追憶,同時也是在欣賞你從歲月風塵中走來的那道渺渺身影。
你的橋名也挺別致——「樂善橋」。乃「樂善好施」之意。建於清同治元年,由鄉賢周潼宣、張大賓等人出資修建。從採石到竣工整整花了十年時間。橋分七孔,長120米,高16.6米,寬10米,是四川省內現存最大的古代石拱橋。
你的石拱不像其它石拱橋是比較標準的弧形,長虹卧波一般。你的是桃兒形,很是甜美,倒也顯得特立獨行,如同時下的青年,講求張揚個性。站在橋上,撫著你蒼老的石欄,俯瞰你寬闊的江面,然而覺得江水淺淺的,因為我們能清晰地看見你水中的石子,我們似乎挽起褲角就能淌水而過。當然,我知道,這是你給我們的錯覺,是因為你的江水太清澈透明。江面上,遊船遊客眾多,看得出,船里的遊客不是為了劃船,而是為了享受你水鄉的柔情,他們的臉上刻著甜甜的笑靨。
8. 2016年平樂古填作文600字一上急需
今天是放假的第三天,我們要和哥哥一家去平樂古鎮玩。路上媽媽買了幾朵黃果蘭掛在車窗邊,散發著幽香。高速公路旁種著黃槐,看到這些花燦爛的開放著,我感到自己很幸福。
平樂古鎮里很熱鬧,到處立著標語、路牌,似乎這里的吸引力很大,因為大人們可以在景色怡人的河邊喝茶、打麻將,而我們小孩子則忙著尋找新奇的玩具。
走上古鎮老橋,放眼望去,白沫江上籠罩一層薄霧,幾艘竹筏編的遊船在水上盪漾,岸邊垂柳依依,幾只鴨兒在水裡歡快的游來游去。我和哥哥蹦蹦跳跳的走下橋,看見橋下遠處有「水上步行球」。大人們打麻將的時候,我和哥哥還有兩個媽媽便一起來到了那裡。剛到球里很舒服,但也不知道是我們在球里本身就站不起來,還是技術問題,我們總是站不起來,就讓我們躺下吧,躺在球里很涼爽,而且還讓你感覺到自己好像浮在空中一樣。過了一會兒裡面熱了起來,就好像在蒸籠里這時候時間到了,我們也該出來了,一到外面就有一種脫離了熱帶沙漠的感覺。
下午我和哥哥、姑媽一起去古鎮逛街。我和哥哥每人買了一隻螃蟹,我的是母的(因為我想母螃蟹可以生兒育女),而哥哥買的則是公的。我們來到大人們打麻將的地方,把兩只螃蟹放在桌子上想看他們打架,可他們卻相敬如賓,我和哥哥只好把他們倆合在一起了,這時,公螃蟹大鉗子夾著母螃蟹小鉗子,也不知怎的,母螃蟹把鉗子一收,自己的鉗子便被扯斷了,頓時,我和哥哥禁不住哈哈大笑,忘記了斷了一隻手的母螃蟹的痛苦。受了傷的母螃蟹縮在角落裡不動彈了。臨走時媽媽叫我們放生,我和哥哥就把他倆扔向了靜靜流淌的白沫江。白沫江並不大,水流平穩,向一個正在睡覺的孩子。
晚上吃完飯,我們便離開了平樂古鎮,那裡的山水就像一幅水墨畫,很美麗,我真捨不得離開呀。
9. 2016年平樂古填作文600字一上急需
今天是放假的第三天,我們要和哥哥一家去平樂古鎮玩。
路上媽媽買了幾朵黃果蘭掛在車窗邊,散發著幽香。高速公路旁種著黃槐,看到這些花燦爛的開放著,我感到自己很幸福。
平樂古鎮里很熱鬧,到處立著標語、路牌,似乎這里的吸引力很大,因為大人們可以在景色怡人的河邊喝茶、打麻將,而我們小孩子則忙著尋找新奇的玩具。走上古鎮老橋,放眼望去,白沫江上籠罩一層薄霧,幾艘竹筏編的遊船在水上盪漾,岸邊垂柳依依,幾只鴨兒在水裡歡快的游來游去。
我和哥哥蹦蹦跳跳的走下橋,看見橋下遠處有「水上步行球」。大人們打麻將的時候,我和哥哥還有兩個媽媽便一起來到了那裡。
剛到球里很舒服,但也不知道是我們在球里本身就站不起來,還是技術問題,我們總是站不起來,就讓我們躺下吧,躺在球里很涼爽,而且還讓你感覺到自己好像浮在空中一樣。過了一會兒裡面熱了起來,就好像在蒸籠里這時候時間到了,我們也該出來了,一到外面就有一種脫離了熱帶沙漠的感覺。
下午我和哥哥、姑媽一起去古鎮逛街。我和哥哥每人買了一隻螃蟹,我的是母的(因為我想母螃蟹可以生兒育女),而哥哥買的則是公的。
我們來到大人們打麻將的地方,把兩只螃蟹放在桌子上想看他們打架,可他們卻相敬如賓,我和哥哥只好把他們倆合在一起了,這時,公螃蟹大鉗子夾著母螃蟹小鉗子,也不知怎的,母螃蟹把鉗子一收,自己的鉗子便被扯斷了,頓時,我和哥哥禁不住哈哈大笑,忘記了斷了一隻手的母螃蟹的痛苦。受了傷的母螃蟹縮在角落裡不動彈了。
臨走時媽媽叫我們放生,我和哥哥就把他倆扔向了靜靜流淌的白沫江。白沫江並不大,水流平穩,向一個正在睡覺的孩子。
晚上吃完飯,我們便離開了平樂古鎮,那裡的山水就像一幅水墨畫,很美麗,我真捨不得離開呀。
㈤ 普寧市管的有幾個鎮,分別是那幾個鎮
截至2019年,普寧市轄17個鎮,分別是占隴鎮、里湖鎮、洪陽鎮、軍埠鎮、梅塘鎮、大壩鎮、南徑鎮、麒麟鎮、南溪鎮、廣太鎮、赤崗鎮、梅林鎮、雲落鎮、高埔鎮、船埔鎮、大坪鎮、下架山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占隴鎮
占隴鎮,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普寧東部,西與普寧市區相接,東與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交界,北與南徑鎮毗鄰,南與軍埠鎮、下架山鎮接壤。
2、軍埠鎮
軍埠鎮,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轄鎮,位於普寧市西緣,西南接下架山鎮,東毗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仙城鎮,北接占隴鎮,距離普寧市區15公里,高鐵普寧站11.8公里,地處東經115°43′10″—116°21′02″,北緯23°05′40″—23°31′48″。
3、麒麟鎮
麒麟鎮,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轄鎮。1957年建麒麒鄉,1958年並入南徑公社,1966年從南徑公社析出建立麒麟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設鎮。
4、南溪鎮
南溪鎮,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該鎮毗鄰洪陽鎮、廣太鎮,與揭陽市梅雲鎮接壤。距普寧市區約25公里,距揭陽市榕城區15公里。面積52平方公里。
5、梅林鎮
梅林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歷史隸屬潮州府,地處潮汕地區西部。梅林鎮是南陽山區各鎮區的中心,東西南北分別與雲落鎮、高埔鎮、船埔鎮、里湖鎮、交界。
㈥ 我要寫一篇關於成都古鎮的考察報告,可否推薦一篇 主要去了安仁古鎮、平樂古鎮、街子古鎮
平樂古鎮旅遊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平樂鎮基本概況
平樂鎮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距國道318線9公里,東接臨邛、成都,西連雅安、康藏,與水口、油榨、孔明、臨濟、道佐、火井等鎮鄉毗鄰,轄6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區1.30萬人)。幅員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平樂鎮是國務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國重點鎮 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鎮之一,也是成都市30個重點鎮之一。
平樂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所轄邛崍市西南部,是邛崍市轄最大的建制鎮,素有 「一平、二固、三夾關」之美譽。平樂古鎮歷史悠久,古稱「平落」,其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前蜀王開明樂時期,平落這塊四面環山的平坦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開寶三年,火井縣治設在平落達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後屬邛州直隸州,民國29年建置平落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此名。1950年鎮、鄉分置,1983年4月撤鄉建鎮,稱平落鎮,實行鎮管村體制,1993年3月更名為平樂鎮,2004年9月,邛崍市實施區劃調整,撤消緊鄰平樂的下壩鄉建制,將原下壩鄉行政區域並入平樂鎮,統稱平樂鎮。
二、平樂鎮的歷史機遇
平樂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但由於長期以來的這里交通條件閉塞,缺乏與外界足夠的交流與發展,千年古鎮一直以一個沉睡者的姿態被掩映在青山綠水中。鎮區僅有兩三條明清時期延續下來的古街道,這里逢集是附近鄉鎮村民購置農資、買賣農產品的場所,平時則清閑得像個小村寨;農村地區則是泥濘的村道、土木結構的農房和一望無際的農田。人們辛苦一年只能勉強過上溫飽生活,而生活在廣大山區的人們長期在溫飽線上掙扎。
改革開放以來,國道318的修建讓這個曾經的偏遠小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鎮區與縣城邛崍的兩條公路相繼實現了路面硬化,同時鎮區也在逐漸擴張、發展,特別是迎賓路的修建讓這個古老的集鎮增添了別具城市風格的建築元素,鎮上的居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城裡的感覺。隨著一輪又一輪的街區建設的完成,整個鎮區逐漸形成依託沿河舊街區背河道放射形擴張的格局。
整個平樂鎮的發展黃金轉折點還得從古鎮建設開始。自2004年以來,平樂鎮堅持實施 「旅遊立鎮」的發展戰略,以旅遊開發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以政府引導撬動民間資金,就地盤活資源要素,就地集聚人才資本,就地實現群眾增收,就地轉變農民身份,創造了兼顧古鎮保護、建設、開發的「平樂速度」,有效推進了「三個集中」,促進了平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發展旅遊業給向來依靠傳統農業和重污染企業的小鎮帶來的不僅是面貌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每年遊客潮水般涌來,猶如給沉睡中的小鎮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一輪蓋過一輪的改造建設、街道規劃,帶來了可謂翻天覆地的變化。
諸如農貿市場、濱河公園、污水處理廠以及伴隨旅遊業而生的大型停車場、遊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發展古鎮建設最直接的受益人群當屬鎮上居民,古鎮良好的發展契機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促進了商業資源的利用、人員的成功創業和就業,原本僻靜的場鎮迅速成為了人氣旺盛、充滿商機的寶地。
在農村,首先是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實現了危舊房的改造,實現了水泥路面、有線電話的「村村通」,接踵而來的又是建立聚居點,實行集中安置;農業生產方面也由過去的繳稅到免稅,再到現在的國家發種糧補貼。廣大農村地區的人民從生活條件的提高和生產環境的優化方面切實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自己帶來的改變。
發展古鎮建設令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長足的飛躍,平樂鎮四年以來旅遊人數及收入統計:
2004年旅遊人數為8.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50萬元;
2005年旅遊人數為68.6萬人次,創旅遊收入5500萬元;
2006年旅遊人數132萬人次,旅遊收入為1億元;
2007年旅遊人數17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億元。
2008年截止7月份旅遊人數1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3億元。
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的同時也離不開艱辛的付出,其中最直觀的便是巨大的經濟投入。近年來的旅遊項目資金投入:
2004年旅遊開發總投入2000萬元;
2005年旅遊開發總投入3000萬元;
2006年旅遊開發總投入6000萬元;
2007年旅遊開發總投入8000萬元;
2008年截止7月分份旅遊開發總投入5000萬元。
三、旅遊推動平樂鎮經濟快速發展
通過連續幾年的投資,完成了旅遊環線繞場公路、茶馬大道、河濱生態走廊、生態攔水壩、客運站、生態停車場、安置小區一期工程、日產5000噸自來水廠、日處理1500噸污水處理廠、黃金堰綜合整治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了安樂堰綜合整治工程、安置小區二期、蘆溝繞場線延伸線、邛名高速等項目。三年累計新增道路8公里,完善雨污管網3800多米,常住人口增加0.37萬人,城鎮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鎮輻射聚集能力明顯提升,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
2004年2月,平樂鎮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05年被建設部、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成都市旅遊「十佳」景區及成都市(九個)旅遊文明鎮之一。2007年成功申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平樂鎮花楸村被列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始於宋代、被乾隆皇帝欽點的花楸貢茶也是名聲在外。2008年又申報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已通過驗收程序。
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通過政策引導,培育和發展旅遊產業。該鎮先後投入1600萬元完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修復完善古鎮2萬多平方米古民居、古戲台、興樂橋等,建成天工應物風情園、引水入鎮一期、生態攔水壩、平落堂、遊人接待中心、「水上人家」農家樂休閑帶等旅遊項目。建成客棧200多家,餐館、茶莊120餘家。發揮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鞏固提高酒業、電纜、農產品加工業,突出抓好竹編、旅遊產品、制茶、食品加工業發展。三年來,培育規模以上企業3家,新增個體工商戶360餘家,二、三產業創業人數達1.3萬餘人。竹麻號子、瓷胎工藝竹編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孔明燈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特色活動方面,應對節假日調整的新特點,積極調整思路,舉辦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聚斂人氣,舉辦了首屆「平樂清明河燈會」系列活動,同時舉辦和承辦了水中啤酒節、麻辣情人節、國際南絲路旅遊文化節等系列活動。
同時,旅遊業廣闊的市場也給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帶來了長足的機遇。而且,隨著旅遊業發展的不斷成熟,本土農業和手工業也將迅速發展成為旅遊業的配套產業。
對接 「五龍出海」農業發展,結合平樂鎮鄉村旅遊的發展,探索「六化合一」現代農業模式,建成西南最大的集養殖、觀光、休閑為一體的黑天鵝繁育基地;建成集品茗、觀光、體驗為一體制1500畝新花茶主義園區。
先後組建東山村生豬養殖合作社、馬流村集中養殖示範區、花楸茶業合作社、花楸村鄉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蘆溝竹海聯營協會等5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完成馬流村土地整理項目,整理土地7000餘畝,新增耕地1537畝,實現土地規模流轉2000餘畝。
四、平樂未來的旅遊新篇章
震驚中外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令古鎮的旅遊業短期內受到影響,但因古鎮區房屋多為土木結構或全木結構構造,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川西古民居經受住了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並在災後利用傳統節慶活動,在短短的100餘天內,迅速恢復了旅遊業,並創造了平樂古鎮旅遊新的高潮。
在堅持「南方絲綢之路民俗風情第一古鎮」的形象定位,以旅遊總體規劃為先導,以民俗文化、山鄉休閑和生態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立鎮戰略引導下,平樂古鎮抓搶成都市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歷史機遇,將通過項目建設、旅遊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突破,打響文化旅遊品牌,構建一個產業發達、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新平樂。
㈦ 平樂古鎮在哪
平樂古鎮位於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東接臨邛、成都,西連雅安、康藏,與水口、油榨、孔明、臨濟、道佐、火井等鎮鄉毗鄰,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 平樂是國務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國重點鎮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鎮之一,也是成都市30個重點鎮之一,邛崍市2000年實施的「一山一城一鎮」中的「一鎮」。平樂古鎮被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
平樂古鎮,古稱「平落」,史前蜀王開明氏時期,平落四面環山的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績。」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公元970年—997年為火井縣治所在地。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平樂地處四川省成都市所轄邛崍市西南部,是邛崍市轄最大的建制鎮,素有 「一平、二固、三夾關」之美譽。平樂全鎮幅員面積70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古鎮區有明清時期建築面積達23.54萬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達85%。 平樂古鎮古稱「平落」,其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前蜀王開明樂時期,平落這塊四面環山的平坦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火井縣治設在平落達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後屬邛州直隸州,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鄉,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此名。1950年鎮、鄉分置,1983年4月撤鄉建鎮,稱平落鎮,實行鎮管村體制,1993年3月更名為平樂鎮,2004年9月,邛崍市實施區劃調整,撤消緊鄰平樂的下壩鄉建制,將原下壩鄉行政區域並入平樂鎮,統稱平樂鎮。 平樂古鎮歷史悠久,人文鼎蔚,青山層疊,竹樹繁茂。發源於省級風景旅遊區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經古鎮,碧水縈繞,鷗鳥出沒,四季風景如畫。白沫江兩岸古木參天,眾多樹齡上千年的榕樹,遠遠望去如雲蓋地。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青石鋪成的街道,一望無涯的竹海,千百年來共同培育了古鎮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涵養著古鎮天然清新的鄉土文化。 平樂古鎮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了集鎮,迄今已有二干多年的歷史。公元970年為火井縣治所在地。聞名遐邇的「九古」風華,承載了平樂道不盡,說不完的文化風韻——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 平樂古鎮的「鎮外之景」更令人嘆為觀止:蘆溝自然風景區、金華山風景區、金雞溝風景區、花楸山風景區和秦漢古驛道風景區,無一處不是人類文明之經典。 平樂之神奇,彈丸之地演繹了中國豐厚而燦爛的歷史文明。 南方絲綢之路上,似乎還回響著馱運絲綢的馬隊潔脆的馬蹄聲、銅鈴聲;古川南蜀道里,似乎還飛揚著諸葛亮率大軍西征和七擒孟獲的獵獵軍旗;神秘幽深的李家大院,似乎還傳誦著「天下第一圃」的進貢佳話;石板市井之間,似乎還傳承著司馬文君的浪漫愛情;竹海掩映中的金華山,似乎還講述著「三教合一」的神話;青山碧水的蘆溝幽谷,似乎還彰顯著蔡倫後裔的聰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