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多少人口
Ⅰ 嘎魯圖到臨河多少公里
424.7公里。
臨河區,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是巴彥淖爾市府所在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河套平原腹部。
總面積2333平方千米。[8]2019年,常住人口55.6萬人。[10]截至2020年,臨河區下轄11個街道,7個鎮、2個鄉,2個農場。
臨河縣因城址臨黃河故道北河之南沿而得名,北河後更名烏加河。[8]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立臨河縣。[8]2004年,撤消巴彥淖爾盟、縣級臨河市,設立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2020年,臨河區地區生產總值290.9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3.48億元。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1元,三次產業比為20.7∶26.2∶53.1。
Ⅱ 內蒙古臨河有多大
臨河位於中國正北方,是內蒙古西部的一個新型城區。臨河雄踞河套平原腹地,南臨黃河,北靠陰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07°6′一107°4′,北緯40°31′一44°17′。總面積2354平方公里,區轄11個鎮、3個鄉、160個行政村,城區設10個街道辦事處。臨河有蒙、漢、回等14個民族,52萬人口。
臨河全境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140多毫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無霜期140天左右。引黃自流灌溉,水源充足,具有發展農、牧、林業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糧食主產以國家一級優質小麥為主,此外,蜜瓜、西瓜、黑瓜籽、蘋果梨等產品在全國享有盛譽。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養殖業迅猛崛起,並於21世紀初提出了建設「北方羊城」的宏偉設想。
臨河地方工業以絨毛、食品加工、化工、造紙、機械製造及民族用品為主,並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逐漸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邁進。
臨河交通便利,郵電通訊發達,城區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已基本滿足了當地企業家和外來投資者的基本要求。
臨河區是巴彥淖爾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邁上了新的台階。我們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同時,借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大好機遇,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對外開放思路上,由單純注重引進資金為主向綜合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轉變;由以招商引資為主向招商引資與開拓市場同步轉變;由以工業項目為主向工商並舉、工貿一體轉變。
我們將全力以赴為投資者營造規范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公開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政環境,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和親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環境。
臨河的大門永遠向一切有志與我們共同開發建設的人們敞開。
Ⅲ 巴彥淖爾市那個地方漢人多
臨河區。2021年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巴彥淖爾市的全市常住人口中臨河區漢人人口占臨河區總人口的92.7%,是巴彥淖爾全市城市中漢人最多的城市。
Ⅳ 臨河區新教育數碼社區怎麼修改信息
臨河區新教育數碼社區登陸進去修改信息
只要記住社區密碼就行,進社區輸賬號+社區密碼,就能進去了。然後一切都能改的。
臨河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部,北倚陰山,以陰山南麓的黃河故道烏加河為界,與烏拉特中旗毗連。東與五原縣接壤,西與杭錦後旗為鄰。總面積2333平方千米。臨河區下轄11個街道,7個鎮、2個鄉,2個農場。臨河區總人口58.2萬人。2021年11月18日,臨河區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秦屬九原郡。
Ⅳ 巴彥淖爾市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巴彥淖爾市未進行2021年人口普查。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巴彥淖爾市常住人口為1538715人。巴彥淖爾,是內蒙古下轄的地級市之一,位於內蒙古西部。
在北緯40°13'-42°28',東經105°12'-109°53'之間,東接包頭,西連阿拉善盟、烏海市,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6.5萬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巴彥淖爾市常住人口為1538715人。
巴彥淖爾位置境域:
巴彥淖爾市北部為烏拉特草原,中部為陰山山地,南部為河套平原。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3.7℃~7.6℃。境內礦產資源、風能資源、日照資源豐富,硫鐵礦儲量居全國第一位,是中國國內風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
巴彥淖爾境內的河套灌區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區,境內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全市有機奶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農畜產品出口位居內蒙古第一,為全國最大的無毛絨生產基地。2020年,巴彥淖爾地區生產總值874.0億元,同比下降1.5%。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彥淖爾
Ⅵ 杭錦後旗富裕嗎
巴彥淖爾市總面積6.5萬平方千米,下轄1個市轄區(臨河區)、2個縣(五原縣、磴口縣)、4個旗(杭錦後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共計7個縣級行政區,以下為巴彥淖爾各旗縣的人口分布情況。
臨河區常住人口為58.22萬人,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0485人,是巴彥淖爾市常住人口最多的旗縣,也是經濟實力最強的旗縣,2019年臨河區GDP為280億元,是全市唯一GDP超過200億元的旗縣,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均遙遙領先。隨著人口的持續增加,再加上良好的人口結構,作為巴彥淖爾市的中心城區,臨河區未來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快,不斷強化和擴大其領先優勢。
烏拉特前旗常住人口為25.78萬人,五原縣常住人口為22.48萬人,杭錦後旗常住人口為21.76萬人。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烏拉特前旗減少35443人,五原縣減少35671人,杭錦後旗減少40370人。這三個旗縣均為巴彥淖爾市的經濟強縣,GDP均超過100億元,其中烏拉特前旗2020年GDP為142億元,僅次於臨河區,但這三個旗縣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均明顯偏高,人口結構略顯老邁,但這三個旗縣的地理位置均比較優越,經濟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烏拉特中旗常住人口為11.22萬人,磴口縣常住人口為9.02萬人,烏拉特後旗常住人口為5.39萬人,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烏拉特中旗減少22045人,磴口縣減少26895人,烏拉特後旗減少11261人。
烏拉特後旗與烏拉特中旗面積均超過2萬平方千米,是巴彥淖爾市面積最大的2個旗縣,烏拉特後旗雖然人口墊底、不足烏拉特中旗的一半,但經濟實力並不弱,論人均GDP的話處於全市前列。此外,這兩個旗縣的男女人口比例均失調嚴重,烏拉特後旗是巴彥淖爾人口老齡化程度最低的旗縣,而烏拉特中旗的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烏拉特中旗雖然人口多、經濟強,但是人口結構不及烏拉特後旗,烏拉特後旗地廣人稀未來發展前景也並不美好。
磴口縣雖然常住人口不是最少的,但經濟實力卻處於墊底位置,2019年GDP僅有54.09億元,而且全縣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高達24.28%,是巴彥淖爾市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旗縣,人口結構比較差,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較低。
Ⅶ 臨河區的人口狀況
2013年末臨河區常住人口54.9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06萬人,鄉村人口18.8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