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少畝耕地
❶ 中國耕地面積多少畝
目前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8.51億畝。耕地包括水田、旱地等,秦嶺—淮河線以南以水田為主,約佔全國水田總面積的93%,秦嶺—淮河線以北以旱地為主,約佔全國旱耕地總量的85%。耕地主要分布在廣大的丘陵地區以及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區。
2、水田是指築有田埂(坎),能夠蓄水,用來種植蓮藕、水稻、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因天旱暫時沒有蓄水,而改種旱地作物的,或實行旱地和水稻作物輪種的(如水稻和油菜、小麥、蠶豆等輪種),仍計為水田。
3、旱地是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包括水澆地和無水澆條件的旱地。
4、無水澆條件的旱地,是指沒有固定灌溉設施和水源的,不能進行正常灌溉的旱地。
❷ 全國耕地有多少億畝
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8.6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15.46億畝,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准農田。
未來,我國將加強土地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從嚴控制建設佔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嚴禁通過擅自調整縣鄉規劃規避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審批;以節約集約用地緩解建設佔用耕地壓力,促進新增建設不佔或盡量少佔耕地。
耕地的重要性
從耕地資源的特殊戰略地位來看,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論斷。中國作為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的特殊戰略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農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根基和命脈。
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耕地資源的特殊重要性和戰略性。耕地是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基石,是重要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耕地保護直接關繫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繫到生態文明的建設,關繫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也關繫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8.65億畝
❸ 中國有幾畝地
中國有1440000萬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960萬平方公里=1440000萬畝),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1] 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
❹ 全國耕地面積多少畝
截止2021年查詢,中國耕地為20.25億畝(數據統計於2015年)。
耕地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含輪歇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
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積,加上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減去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是指本年度內因新開荒(本年度已種上農作物的新開墾荒地)、基建佔地還耕、河水淤積、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積。
❺ 中國耕地面積是多少畝
截至2021年查詢,中國耕地面積是1432960平方公里(該數據是2018年統計)。
我國的耕地面積主要分布在沿海東部季風區,集中在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間盆地以及廣大的丘陵地區。
耕地面積是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經常進行耕鋤的田地。包括:熟地、當年新開荒地、連續撂荒未滿三年的耕地和當年的休閑地(輪歇地),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並附帶種植桑樹、茶樹、果樹和其他林木的土地,沿海、沿湖地區已圍墾利用的「海塗」、「湖田」等。不包括屬於專業性的桑園、茶園、果園、果木苗圃、林地、蘆葦地、天然或人工草地。
❻ 2021年我國耕地面積數據
耕地面積數據:耕地面積19.179億畝,園地3億畝,林地42.6億畝,草地39.67億畝,濕地3.5億畝,建設用地6.13億畝。10年間,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等地類合計增加了2.6億畝。
耕地面積
耕地面積是可以用來種植農作物、經常進行耕鋤的田地。不包括屬於專業性的桑園、茶園、果園、果木苗圃、林地、蘆葦地、天然或人工草地。
耕地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含輪歇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等。
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積加上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再減去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我國耕地面積排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❼ 中國耕地面積
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億畝。
我國耕地19.18億畝,其中水田4.71億畝,佔24.55%;水澆地4.81億畝,佔25.12%;旱地9.65億畝,佔50.33%。
64%的耕地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黑龍江、內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五個省份耕地面積較大,佔全國耕地的40%。
各類耕地的佔比:
(1)、位於一年三熟制地區的耕地2.82億畝,佔全國耕地的14.73%;
(2)、位於一年兩熟制地區的耕地7.17億畝,佔37.40%;
(3)、位於一年一熟制地區的耕地9.18億畝,佔47.87%。
(4)、位於年降水量800mm以上(含800mm)地區的耕地6.7億畝,佔全國耕地的34.96%;
(5)、位於年降水量400-800mm(含400mm)地區的耕地9.44億畝,佔49.24%;
(6)、位於年降水量200-400mm(含200mm)地區的耕地1.92億畝,佔10.01%;
(7)、位於年降水量200mm以下地區的耕地1.11億畝,佔5.79%。
(8)、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1.88億畝,佔全國耕地的61.93%;
(9)、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 2.94億畝,佔15.32%;
(10)、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57億畝,佔13.40%;
(11)、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16億畝,佔6.04%;
(12)、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0.63億畝,佔3.31%。
❽ 我國耕地面積是多少
我國耕地面積是1,432,960平方公里。
我國耕地面積排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2017年人均耕地僅1.46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
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國的18倍,印度是我國的1.2倍。 我國已經有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在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以下。全國的耕地面積已經下降到18億畝。
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
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積,加上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減去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 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是指本年度內因新開荒(本年度已種上農作物的新開墾荒地)、基建佔地還耕、河水淤積、平整土地和治山、治水等原因而增加的耕地面積。
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是指本年度國家基建佔地(指經縣以上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因興修水利、修築公路、鐵路、民航機場、修建工礦企業、建築機關學校用房實際佔用的耕地)。
鄉村集體基建佔地(鄉村新建或擴建鄉村企業、興修水利工程、修築公路、以及建築辦公室和生產設施,如曬場、畜棚、豬圈等基本建設而實際佔用的耕地)、農民個人建房佔地、退耕造林面積、退耕改牧面積,以及因自然災害廢棄而實際減少的耕地面積。
❾ 中國耕地面積是什麼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以2019年底為標准時點,中國耕地總面積約19.18億畝。
中國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土地調查,相較10年前第二次全國國土調查20.3億畝的耕地面積,「三調」發現,中國耕地總量減少1.13億畝。
從過去10年間的地類轉換情況看,既有耕地流向林地、園地等地類的情況,也有林地、園地等流向耕地的情況,總的來看,耕地凈流向林地1.12億畝,凈流向園地0.63億畝。
耕地的分類
耕地中包括南方寬度<1.0米、北方寬度<2.0米固定的溝、渠、路和地坎(埂);臨時種植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臨時改變用途的耕地。耕地中又分出灌溉水田、水澆地、旱地3個二級地類。
灌溉水田指用於種植水稻、蓮藕等水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實行水生、旱生農作物輪種的耕地。
水澆地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種植旱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種植蔬菜等的非工廠化的大棚用地。
旱地指無灌溉設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種植旱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沒有灌溉設施,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