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社保最低檔能領多少
『壹』 最低檔社保交20年有多少退休金
您好,社保最低檔交20年退休金多少:25000元一般來講,社保繳納20年,個人賬戶才能累積25000元,多數情況下是按照60%的最低社保繳費基數交納的,所以最低領25000元。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貳』 社保交30年最低檔能拿多少
社保交了30年,退休每月可拿多少退休金呢?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全市上一年度在職人員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2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含認定繳費年限) )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儲蓄額支付月數(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過渡性養老金=(上一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2個人賬戶制度建立前的繳費年限) )1.4%
如果社會保障費基數為3000,退休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3000元15% 3000元8%1210120=690元。 公式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另一方面,(3000元8%1210120 )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3000元15% )為基礎養老金。 最後,職工退休領取養老金時,必須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 即男性在60歲以上,女性勞動者在50歲以上,女性幹部在55歲以上。 繳費年限(含認定繳費年限) 15年以上者。 符合上述條件的職工,經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查,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
也就是說,如果退休時在當地計算養老金待遇的社會平均工資參數為6000元,按照最低標准30年的累計繳費,養老金待遇約為1800元~2400元左右。 如果退休時當地計算養老金待遇的社會平均工資參數為8000元,那麼按照最低標准30年的累計繳費,養老金待遇將在約2400元~3200元左右。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叄』 按最低檔交社保 交滿15年退休 那農民每個月能拿多少養老金
按照最低檔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金,滿15年退休,一個月大概也就是2000元左右。
『肆』 呼市靈活就業人員交夠30年社保最低檔,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約20000塊錢左右
呼市靈活就業人員交夠30年社保最低檔,退休後大約與遼寧的差不多,也就是在2000元左右,這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了,但如果當地的平均工資相對較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也會持續上漲
『伍』 社保繳最低檔將來能領多少養老金
在如今這個高房價的年代,老年人如果能一份養老金,於他們自己而言,是一份不錯保障,對於年輕人來說,也可以減輕不小的負擔。但是眾所周知,如果想要在退休之後能享受到這一份福利,就必須繳足年份並滿足退休年齡。
所以,對於有些城鎮職工而言,參保的壓力還是挺大的,畢竟房貸、物價、各種壓力擺在那。
所以,為了減輕生活壓力,不少城鎮職工多半就會選擇最低檔來繳納社保費用。
因此,就形成了常常能看到這樣一種現狀:有的老人養老金五六千甚至上萬一個月,可是有的老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卻只有一兩千。
很顯然,養老金的多少直接與每月所繳費的檔次正相關,繳費越高,退休後領取的就越多,繳費越低,領取的就越少。
那麼,如果經濟能力有限,每月按最低檔次繳納社保費用,到60歲退休後,究竟能領到多少錢呢?
在了解這個之前,咱們先了解一下,養老金繳費檔次: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總共分七個檔,最低檔60%,最高檔300%,中間還有幾檔,分別為80%、90%、100%、150%、200%。
如果按照最低檔繳費,交15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具體的演算法為,用最低檔乘以繳費時長的百分比,大概是960元左右,這是基礎養老金。
計算如下:
繳費基數4800元,當地在崗平均工資8000元,個人交15年,繳費指數0.6,男性60歲退休待遇:
基礎養老金:(8000+8000×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15×1%=960元
個人養老金的演算法是賬戶余額除以計發月數,如果在60歲退休,計發月數就是139個月,那麼60歲退休以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額就是1457元
計算如:
個人賬戶養老金(4800×繳費比例8%×12月×15年)÷計發月數139=497元
最後,60歲退休待遇=基礎養老金960+個人賬戶養老金497=1457元
特別說明一下,每月能領取1457元,還是平均工資相對較高、繳費基數較高的城市。
其實多數城市繳費基數也就3000,平均算下來,絕大多數退休老人,每月最終能領到的養老金大概也就是930元左右。
每月一千不到的養老金,確實少了點。如果在農村,自家種點蔬菜養點雞鴨啥的,老年生活還算過得去。
可是如果在城市,別說一二線城市,就算是三四線小城,估計也很難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當然,將來計發基數上漲了,養老金也會跟著多一點。但是很顯然,老年領取養老金的多少,主要遵循的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比方說那些在事業單位從事工作的,像公務員或者從事教師職業的,他們參與工作時繳納養老費的基數本來就高,退休後領取大幾千甚至上萬養老金就很正常。
當然,如果繳費基數不高,但是工齡夠長,退休後養老金也會多一點,比如很多20歲就參加工作,一直工作到60歲才退休的,就是這一類。
所以,想要退休後有一份更為穩定、且更高一點的退休金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提高繳費基數,並維持較長的繳費年限。
如此,老來的保障才更高。
『陸』 按最低檔交社保,交滿15年退休,那農民每個月能拿多少養老金
農保按最低檔每年100元繳納,交夠15年,到年齡退休每月可能領取150元左右的養老金。
『柒』 社保交最低檔能拿多少
【法律分析】:社保交最低檔能拿到的資金數額與保險類別、所屬地的繳費基數標准等有關,不能一概而論。以養老保險為例,其計算公式如下: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