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支鎮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多少
❶ 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
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
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 在農村生活貧困的人反而有很多,為此農村也會有低保提供,符合低保申請條件的人就會去進行申請。下面我們來看看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
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1
1、城鄉低保標准為每月487元,每年3693元;
2、農村集中五保戶低保標准為每年6248元;
3、農村分散五保戶低保標准為每年4391元;
4、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標准為每年10000元。
在沒有調整前,農村低保標准暫時按照以上內容執行。如果有所調整,則按照新出的規定執行農村低保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第七十一條
國家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以及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於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機構負責管理運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的情況。國務院財政部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審計機關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實施監督。
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2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夠維持當地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等費用確定,並報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要隨著當地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適時進行調整。
農村低保金怎麼發
農村按半年或年發放。各地政策有不同,具體以當地政策為准。
農村低保即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對象是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
凡是中國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於
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
農村低保金的.申請、審核和審批
申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戶主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村民委員會受鄉(鎮)人民政府委託,也可受理申請。受鄉(鎮)人民政府委託,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村民委員會對申請人開展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後提出初步意見,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民政部門要核查申請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財產、勞動力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並結合村民民主評議,提出審核、審批意見。
在核算申請人家庭收入時,申請人家庭按國家規定所獲得的優待撫恤金、計劃生育獎勵與扶助金以及教育、見義勇為等方面的獎勵性補助,一般不計入家庭收入,具體核算辦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確定。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申請情況和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民主評議意見,審核、審批意見,實際補助水平等情況要向社會公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四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財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統計、物價、審計、勞動保障和人事等部門分工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以下統稱管理審批機關)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管理審批工作。
居民委員會根據管理審批機關的委託,可以承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農村低保標準是什麼,農村低保金怎麼發,什麼人可以申請農村低保?農村低保標准遠會比城市裡面低很多,具體申請要求每個省市的規定都會不一樣。
現在農村低保的標準是什麼3
低保戶享有一定的低保資金,在我國每天有超過千萬的人口享受低保所提供的基礎物質。而低保戶的申請也是城市保障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農村,如果家庭的個人年均收入低於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時候,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農村低保。
首先是申請條件,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申請人,可以進行申請。
一、農村的低保保障得待遇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同時申請需由戶主提出申請,同時申請人還必須具備下列的條件。
1.首先,是當事人擁有當地的農業戶籍,同時常住地為當地。
2.其次是在收入方面,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申請前的十二個月的人均純收入是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包含了具有法定的贍養義務,撫養義務以及其他的法律所規定的義務的人員,共同生活居住的所有家庭成員。
3.三是,家庭的經濟狀況惡劣,無法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財產的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同困難家庭的狀況的實相符的。
4.四是,如果家庭的經濟狀況不符合相關的申請條件,但是其人均純收入遠遠低於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150%以內的,同時家庭成員中出現了喪失勞動能力,或者重殘疾人員,患有重大疾病人員,可以進行分戶獨立申請。
同時為了嚴格把控低保人員的名單以及支出,使得低保盡其所用。
二、在出現下列情形的時候,原則上是不可以享受到低保的待遇的。
一是家庭成員有勞動能力,但是其拒絕勞動,任手上的山林,土地荒蕪,或者拒絕參與由相關部門組織的就業培訓,勞務輸出等。
二是,在有關低保管理部門進行入戶調查,或者是收入調查時,拒絕配合,或者隱瞞自己的真實收入,轉移個人收入等行為。
三是,有法律規定的扶養義務的人存在,同時義務人有能力履行義務的。
四是,長期進行高檔奢侈品消費,且消費額遠遠超出了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
五是,家庭財產狀況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高於當地最低生活標准,或者不符合保障的條件的。
六是,存在賭博,吸毒等問題使得其生活低於當地的最低生活標准,在經過教育之後,仍然不予以改正的。
最後是縣以上的人民政府有其他的規定,規定不能享受農村低保的待遇的。
三、農村低保戶在申請程序上的規定:
1.首先需要由戶主攜帶相關的材料,到有關的部門進行申請。
2.申請材料要正式書面的方式,提供家庭的基本情況介紹,以及相關的材料證明等。在村委會收到相關材料以後,會進行評議,在這個階段中,村委會的相關人員會進行走訪,調查,需要當事人予以一定的配合。
3.在調查完畢以後,村委會將相應的文件,送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進行審批,在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完成之後,予以公示並發放相應的低保。
❷ 生活費最低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每人每月720元。
(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每人每月500元;其他地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與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一致,為每人每月720元。
(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全市城市集中和分散救助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統一為每人每月1450元;全市農村集中救助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統一為每人每月965元;農村分散救助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每人每月665元,其他地區農村分散救助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每人每月965元。
(四)孤兒基本生活養育標准。全市集中養育孤兒及分散養育孤兒基本生活養育標准,分別調整為每人每月2160元和1440元。
(五)60年代精簡退職職工生活待遇標准。1945年9月2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原享受本人標准工資100%生活費的人員,調整為每人每月542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原享受本人工資70%生活費的人員,調整為每人每月507元;1949年10月1日至1957年底以前參加革命工作,原享受本人工資40%救濟的人員,調整為每人每月470元;1949年10月1日至1957年底以前參加革命工作,原享受生活困難補助費的人員,調整為每人每月434元。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八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❸ 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就是政府提供給低收入群體的福利,讓低收入的人群也能夠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下面看看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指國家為保障城市居民達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種社會救濟標准。標准確定的合理與否,事關制度能否順利實施。標準定得太高,一則加重國家和地方的財政負擔,二則助長了人們的依賴思想,產生負面效應;標準定得太低,不能保障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有悖此舉的初衷。
(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將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戶月人均660元統一調至690元。
(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標准。將全市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統一調至年人均不低於1087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准由年人均不低於8910元調至9310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財政補助標准由年人均不低於12144元調至12690元。
(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貼標准。將農村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准調至每人每月240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調至每人每月365元;城市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准調至每人每月240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調至每人每月418元。
(四)六十年代精減下放退職職工救濟標准。將六十年代精減下放退職職工救濟標准(含精減下放職業制武裝民警)由月人均556元調至581元。
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2
最低生活保障標准2022具體為: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低限為615元/月;
2、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低限為415元/月;
3、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低限為800元/月;
4、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低限為540元/月。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類型。是指國家對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金資助,以保證該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
前款所稱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包括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者撫養費,不包括優撫對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第四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財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統計、物價、審計、勞動保障和人事等部門分工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以下統稱管理審批機關)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管理審批工作。
居民委員會根據管理審批機關的委託,可以承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什麼叫最低生活保障標准3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根據不同的城市的發展水平具體確定的。如果自己生活有困難,難以維持自己的生存需要的,是可以向政府申請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可以每月領取幾百元的生活補貼,維護自己的基本生存。
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多少?
低保金的發放標準是用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減去收入而獲得的。
湖南各地普遍對城市低保標准進行了調整,調整後最高為每月270元,最低為每月150元,平均為每月180元,比上年增加31元。鄭州城市低保標准首次統一每人每月470元。大連城市低保標准分別由每人每月320元、240元提高到360元、280元。
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一樣,都是按月發放,都是由本地政府根據實際情形制定發放標准。哈爾濱市區城市低保標准由460元/月人提高到510元/月人,財政補助水平由320元/月人提高到335元/月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制定,應當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氣(煤氣、暖氣、燃煤)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
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統計、財政、物價等部門共同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統計、財政、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二、申請城市低保需滿足什麼條件?
根據我國相關條例規定,申請城市低保的必要條件就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具體保障對象如下: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低保政策保障了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城市的低保的申請也是有嚴格的標準的,只有符合了標准,才能享受到低保政策的實惠。所以說,只要符合申請的條件,都可以按照要求提交申請材料即可。
❹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是多少
農村五保供養經費不得低於本地區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60%。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第十條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 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內公布執行,也可以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制定,報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國務院民政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制定工作的指導。
五保戶對象 (一)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二)無勞動能力的人; (三)無生活來源的(包括撿垃圾者,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即撿垃圾者為有生活來源); (四)老年、殘疾、未滿16周歲的村民。 法定扶養義務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規定負有扶養、撫養和贍養義務的人。 五保對象的確定:應當由本人申請或者由村民小組提名,經村民委員會審核,報鄉鎮政府批准,發給《五保供養證書》,憑《五保供養證書》享受五保待遇。
❺ 農村低保戶的條件及補助標准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500元提高到620元。
(5)九支鎮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這幾類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職工在領取最低工資或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時,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村)生活水平;
4、其他人均月收入低於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村民)(五保除外);
5、住在農村,但又沒有土地,又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賺錢能力,又沒有收入來源;
6、光榮康復的士兵將下鄉,因受傷等原因無生活來源或生活水平低於正常標準的可以申請;
7、老人、子女的贍養和扶養自己的生活比較困難。
從2014年4月1日起,調整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標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每人每月640元提高到71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500元提高到620元。
農村低成本保險的對象
的對象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是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主要是農村居民居住在常年困難由於疾病,殘疾,老體弱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惡劣的生活條件。
標准制定依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農村最低生活標准,根據費用的食物,衣服,水和電需要維護當地全年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並發布和實施後報告給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備案。根據當地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適時調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❻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078萬人,城鄉低保標准進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具體發放金額以及發放標准,可以咨詢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1
2022全國城市低保標準是每人每月722元,同比增長5.5,鄉村低保標準是每人每月542元,同比7.6%。但由於各地方案不同,因此標准不一,各地2022低保標准如下:
1.海南
海口城鄉低保標准為610元/月,三亞城鄉低保標准為700元/月,除海口、三亞外,各市縣城市低保標准為610元/月,農村低保標准為530元/月,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800元/月。
2.貴州安順
2022年全市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標准為683元/人、月,平均增幅3.41%;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准為5298元/人、年,平均增幅15.73%。其中:西秀區、平壩區、開發區、黃果樹城市低保標准為705元/月,農村低保標准為5316元/年;普定縣、鎮寧縣、關嶺縣、紫雲縣城市低保標准為660元/月,農村低保標准為5280元/年。
3.江西
我省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標准為825元,農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標准為600元。
4.河南洛陽
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全市月人均補助水平不低於210元。月人均補助一類400元、二類210元、三類185元。
5.廣東江門
全市城鄉低保標准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比2021年提高18元),各縣(市、區)低保月人均補差城鎮不低於713元,農村不低於570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按低保標準的1.6倍確定,提高到每人每月1520元。
什麼條件才可以申請低保呢?
1.一個家庭中具備勞動能力的成員因為某些原因喪失了勞動能力而失去了生活來源,這個可以申請;
2.在農村居住,但是沒有土地,且沒有勞動能力不具備勞動賺錢的能力,沒有生活來源,這樣的可以申請;
3.光榮復原的軍人會回農村,因為傷病和其他原因沒有生活來源的或者是生活水平低於正常標準的可以申請;
4.老人、兒童的贍養人和撫養人本身生活就比較困難,這樣的也可以申請。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2
2022年低保戶多少錢一個月因地區不同而不同,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實際情況並不一樣,所以補貼發放的標准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496元每人每月,有的城市低保最低標准為620元每人每月,並且有的還設置了一檔、二檔、三檔等護理補貼,因此具體的補貼標准需要到當地相關部門或者當地政府官網進行咨詢和了解清楚。
1、寧夏銀川
銀川市農村居民標准由每年每人4560元提高到4660元,月人均補差C類對象增加20元、B類對象增加28元、A類對象增加40元;城市居民低保標准由每月每人620元提高到660元,月人均補差增加40元。
2、四川
四川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低限為415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低限為615元/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低限為540元/月,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低限為800元/月。
3、安徽合肥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低保補助標准城鄉統一為806元/月/人。
4、河南洛陽
河南洛陽2022年低保補助標准為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每月每人546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每月每人832元。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准暫不調整:C類(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每人每月80元;B類(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每人每月320元;A類(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每人每月800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全市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不低於35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提高到每月每人420元,全市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不低於210元。月人均補助三類180元、二類210元、一類400元。
5、河南開封
河南開封2022年低保補助標准為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每月每人546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為每月每人819元。照料護理標准依據服務需求和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分為全自理、半護理和全護理三檔,分別按照當地重度殘疾人照料護理補貼標准、上年度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的1/6和1/3執行。
6、浙江杭州
浙江杭州2022年低保補助標准為每人每月1102元。
7、山東濟南
山東濟南2022年低保補助標准為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由每人1356元/月提高到1492元/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由每人每月1179元/月提高到1356元/月;濟南高新區、歷城區、天橋區、槐蔭區、市中區五區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提高到1560元/月。
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准分為三檔,全自理人員標准由231元/月提高到255元/月,半自理人員標准由385元/月提高到424元/月,完全不能自理人員標准由770元/月提高到847元/月。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每人676元/月提高到770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每人904元/月提高到995元/月;濟南高新區、歷城區、天橋區、槐蔭區、市中區五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提高到995元/月。
8、湖南株洲
湖南株洲2022年低保補助標准為特困供養基本生活標准按照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設定。
五縣市區包括醴陵市、炎陵縣、茶陵縣、攸縣、淥口區,這些地方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從4320元/年提高到不低於4600元/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從55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城市五區包括經開區、石峰區、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這些地方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從600元/月提高到650元/月。
註:最低生活保障金具體發放金額以及發放標准,可以咨詢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2022年城鄉低保標準是多少3
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078萬人,城鄉低保標准進一步提高,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
今天上午,民政部舉行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第二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和第三季度相關工作安排。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賈維周介紹,民政部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穩經濟、促就業、保民生相關工作,守牢守好民生底線,有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民政部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會同財政部部署各地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加大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力度。
截至6月底,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480.2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5.2億元;對因疫遇困群眾實施臨時救助147.9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8億元;對未參保失業人員實施臨時救助1.9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1925萬元。
賈維周介紹,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078萬人,城鄉低保標准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同比分別增長5.5%、7.6%。
賈維周介紹,民政部將會同財政部修訂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強化資金直達和過程監管,加強與鄉村振興部門動態監測數據共享比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易返貧致貧人口納入救助范圍。截至目前,共有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預警范圍。民政部還將以「人情保」、「關系保」整治為重點,啟動為期4年的綜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