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亦城多少人口
⑴ 邢台合村並鎮有哪些村
隆堯縣轄6個鎮、6個鄉:隆堯鎮、魏家莊鎮、尹村鎮、山口鎮、蓮子鎮、固城鎮、北樓鄉、東良鄉、雙碑鄉、牛家橋鄉、千戶營鄉、大張庄鄉
隆堯鎮 鎮政府駐西甫村。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6.36萬。轄40個村委會:西甫、東甫、南甫、北甫、永興、東關、西關、南關、北關、義豐、西河、杜村、沙灣、韓解、東里、韓庄、北和、東河、西張、郭園、官莊、虎中、宋村、陳村、楊河、丘底一、丘底二、丘底三、南柏舍、北柏舍、西柏舍、東柏舍、南小河、堯家莊、白家莊、南潘庄、堯南關、堯北關、堯東庄、顯化寺。
尹村鎮 鎮政府駐西尹村。面積69.8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轄23個村委會:西尹、東尹、田西、楊村、王村、彭村、大霍、東侯、西侯、前良、後良、西良、東良、屯裡、前楊、後楊、東楊、楊村、染紅、霍庄、南西董、大寧鋪、北小霍。
固城鎮 鎮政府駐固城村。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4.00萬。轄18個村委會:固城、後岳、前岳、小孟、孟村、戶曹、鄉觀、王橋、大營、東王、西潘、東潘、新劉庄、北寨子、北辛庄、北西董、火連庄、胡家莊。
華龍鎮 鎮政府駐蓮子鎮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3.77萬。轄23個村委會:蓮子鎮、白家寨、東閻庄、西閻庄、北閻庄、崔家樓、北鹽池、耿家莊、西店子、王家莊、南吳疃、西哈口、北哈口、東店馬、前辛庄、後辛庄、任村、東范、西范、東庄、賈庄、辛庄、東潘。
魏家莊鎮 鎮政府駐魏家莊村。面積43.5平方千米,人口2.98萬。轄25個村委會:魏家莊、西庄頭、東庄頭、公子前、公子後、公子中、肖庄西、肖庄東、肖庄前、肖庄後、王貫庄、多稼庄、趙孟、郭賈、孟賈、王尹、角城、西魏、東魏、牛張、南牛、北牛、張汪、南丈、、李賈。
山口鎮 鎮政府駐山口村。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3.07萬。轄21個村委會:山口、白木、東尚、西尚、東齊、西齊、東董、北潘、佃戶營、東山南、西山南、茅山營、茅山莊、南寨子、水飯庄、後蘇薛、中蘇薛、前蘇薛、甄家莊、前棗林庄、後棗林庄。
北樓鄉 鄉政府駐北樓村。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85萬。轄20個村委會:北樓、重賢、河北、南羊、辛賈、景福、小汪、范賈、尚禮、堯張庄、白家屯、南樓東、南樓前、南樓後、牛家莊、東曲底、西曲底、周張庄。
東良鄉 鄉政府駐東良三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4.91萬。轄26個村委會:東良一、東良二、東良三、東良四、南寺庄、北寺庄、小干言、大幹言、黃家營、大市口、陳庄、南位、店頭、澤畔、邢村、高村、石村、尹後、尹前、東霍、西霍、周村、東庄、唐庄、耿庄。
大張庄鄉 鄉政府駐大張庄村。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3.23萬。轄27個村委會:大張庄、宋家莊、成家莊、檀家莊、郝家莊、渠家莊、焦家莊、殷家莊、馬家莊、白家莊、大曹庄、南王莊、肖張庄、大蟲營、東劉庄、西劉庄、小曹庄、楊家窯、霸王營、張家口、王雄庄、小王莊、黃家莊、劉通莊、范庄、胡家疙瘩、羊毛疙瘩。
牛家橋鄉 鄉政府駐牛家橋村。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30萬。轄15個村委會:牛家橋、大興庄、林家莊、西清灣、東清灣、北吳疃、王盤庄、楊家莊、菅村、梅庄、馬頭、舊城、開河。
雙碑鄉 鄉政府駐雙碑村。面積36.21平方千米,人口2.68萬。轄17個村委會:雙碑、亦城、北村、城角、木花、崗頭、里王街、里邊街、里南庄、西良中、前良中、後良中、大崔庄、東崔庄、西崔庄、東小崔、西小崔。
千戶營鄉 鄉政府駐千戶營村。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7萬。轄21個村委會:千戶營、唐家莊、孔家莊、岳家莊、陳家莊、蘇家莊、杜家莊、趙家莊、國家莊、徐麻營、舍落口、東王莊、王家場、邢家營、棗駝、南魚、蘇庄、連仲
⑵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雙碑鄉下轄村委會包括雙碑村委會、城角村委會、亦城村委會、北村村委會、崗頭村委會、木花村委會、里南庄村委會、里王街村委會、里邊街村委會、西良前村委會、西良中村委會、西良後村委會、大崔庄村委會、東崔庄村委會、西崔庄村委會、東小崔村委會、西小崔村委會。
⑶ 七大古都是指的哪幾個城市
西安是為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也是我國黃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也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西周(公元前1134年)時起,直到唐代,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2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歷經2000餘年。在中國七大古都中,西安的歷史最為悠久。1982年成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洛陽地處豫西山區,丘陵、山地佔全市總面積的80%以上,平原川區佔全市總面積的10%左右,可利用耕地較少,1990年人均僅有1.2畝;境內大小河流2萬余條,其中常年有水的7600條,而且多屬季節性河流,河道徑流豐枯懸殊;年均降雨600餘毫米,且分布不均,土壤水分蒸發量大,因而以乾旱為主的自然災害頻繁,加之改變生產條件難度大,抗災能力低,嚴重製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頌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 洛陽素稱「九朝古都」,建城史4000多年,在我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洛陽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燦爛的古代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豐厚的文化積淀留下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南京市是我國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轄10區5縣,面積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萬人;其中市區面積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萬人。南京位於長江下游寧鎮丘陵區,東距長江出海口300公里,西達荊楚,南接皖浙,北連江淮。境內江河縱橫,低山丘陵起伏,物產豐富,景色壯麗秀美,文物古跡眾多,融山、水、城、林於一體。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簡稱京,位於華北地區,面積1.680萬平方公里,東南部為平原,西北部為燕山、太行山山地。北溫帶亞濕潤氣候。1月平均氣溫-9℃--4℃,7月約25℃。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左右。主要有漢、回、滿、蒙古等民族。工農業發達,傳統工藝品生產歷史悠久,技藝精湛。70萬年前北京猿人即生活於周口店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建於薊,遼南京、金中都均在此地區,元、明、清三代北京更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皇家宮庭、園囿、朝壇及宗教建築遍布,且大多保存完好。更兼長城麗,古運河以此為北端,故文物古跡薈萃是北京旅遊資源的最大優勢。40多年來新建築如雨後春筍,北京是了解新中國的窗口。北京亦不乏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溫泉、湖泊不一而足。因此,北京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旅遊熱點城市之一。 開封市 位於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的東部,東經113°52′至115°16′,北緯34°12′至35°01′。全區由黃河沖積形成,低平坦盪。西距省會鄭州70公里,北依黃河,南接黃淮平原,東連華東諸省。開封市轄五縣五區,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萬,其中,市區人口80.1萬。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餘杭8個區,臨安、富陽、建德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以香樟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於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青水秀、風情萬般,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等最為著名。「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安陽位於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地理坐標是東經113°37′~114°58′,北緯35°12′~36°22′。她西依太行山,東接華北平原,發源於太行山東麓的一道洹河水從市區穿流而過。安陽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4.1℃,年均降雨量為556.8。 安陽轄五縣(市)四區,即:安陽縣、林州市、湯陰縣、內黃縣、滑縣和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另有一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為7413平方公里,總人口為533萬,其中市區面積為543.6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01.2萬。全市有漢、回、蒙古、滿、壯、苗、藏、朝鮮、土家等43個民族。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的誕生地,是早期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殷都區小屯一帶),歷經八代十二王255年。安陽地靈人傑,奇人異事層出不窮,如:盤庚遷殷,商王武丁中興,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請纓,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紂滅殷商,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殺扁鵲刺客伏道,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跡,起義軍雄踞瓦崗寨,歐陽修作賦秋聲樓,三朝宰相韓琦治相州,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袁世凱隱居洹上窺全局等。 安陽是紅旗渠精神發祥地,1500多公里長、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是我們勤勞勇敢的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里程碑和重要標志。
⑷ 亦城科創家園多少戶
不確定。
亦城科創家園分為一期和二期,具體戶數不能確定。
相關問題可咨詢當地工作人員。
⑸ 河北邢台威縣的各個縣地名,各個鎮名,各個村莊名
截至2019年,河北邢台威縣轄9個鎮、7個鄉。洺州鎮、梨元屯鎮、章台鎮、賀營鎮、侯貫鎮、七級鎮、張家營鄉、方家營鎮、常庄鎮、第什營鎮、棗園鄉、高公庄鄉、固獻鄉、趙村鄉、常屯鄉、賀釗鄉。
各鎮下轄村明細如下:
1、洛陽鎮下轄:王莊、東河窪、西河窪、前麻固、後麻固、肖侯庄、渭上營、西夏官、東夏官、莫爾寨、南關、南街、東關、東街、李庄、星光、黃街、西街、北街、北關、圍紫園、霍冉庄、大高廟、小高廟、皇神廟、賈庄、桑家莊、馬庄、香花營、北郭庄、五里台、
十里村、張家莊、辛庄、管安陵、馬安陵、郭安陵、羅安陵、時家莊、邱霍寨、姜霍寨、胡家屯、喬家莊、八里庄50個行政村。
2、梨元屯鎮下轄:小里固村、東趙村、西王曲村、南王曲村、祝家屯村、趙家營村、東王曲村、翟家莊村、王世公村、小王曲村、陳固村、紅桃園村、干集西街村、干集西北街村、
干集孫街村、干集朱街村、干集東街村、干集東北街村、西河口村、杏園屯村、南梁庄村、西小庄村、梨園屯村23個行政村。
3、章台鎮下轄:朱庄、南鎮村、南章台、大章台、中章台、北章台、王撞、魚堤、郝家屯、三益庄、北胡帳、中胡帳、南胡帳、逯家莊、西小河、北楊庄、潘固、東柏悅、西柏悅、東里、西里村、掌史、西章華、南章華、東章華、章劉、章華堡、宋庄、翟庄、白小河30個行政村。
4、賀營鎮下轄:賀營村、曹王營村、曹西庄村、紅龍集村、袁家莊村、范家營村、許官營村、 陶庄村、項家營村、趙庄村、陳庄村、小營村、東沙營村、西沙營村、仁里集村、
北台吉村、魏村、潘村、祁王莊村、沙西村、東徐村、西徐村、後高庄村、前高庄村、大寧村、西草廠村、胡庄村、姜七里村、趙七里村、范七里村、東中營村、西中營村32個行政村。
5、侯貫鎮下轄:北候貫村、西候貫村、南候貫村、北中候村、南中候村、宮家莊村、梁庄村、南狼窩村、北狼窩村、前郭固村、秦郭固村、後郭固村、東郭固村、馬橋村、大潘庄村、
中潘庄村、西潘庄村、小潘庄村、前王村、西王村、後王村、義和營村、趙宋村、楊宋村、魏宋村、李宋村、孫家莊村、焦里庄村、大里庄村、崔里庄村、東董呂庄村、西董呂庄村、楊長屯村、劉家莊村、北候伶仕村、南候伶仕村36個行政村。
6、七級鎮下轄:七級堡村、中七級村、東七級村、前七級村、西魏疃村、前魏疃村、後魏疃村、飛烏村、後尹村、馬軍寨村、前古城村、中古城村、士通村、三元井村、北高庄村、
西七級村、太平庄村、高亮村、北雙廟村、大里罕村、小里罕村、閆家莊村、前尹村、後古城村、張庄村、韓家莊村、大劉庄村、西范庄村、代家莊村、銀邊庄村、西現庄村31個行政村。
7、張家營鄉轄25個行政村:張家營、西平鎮、東平鎮、曹家營、興隆寨、劉家營、前花疃、後花疃、南里庄、西王莊、前小辛、後小辛、北馬庄、勿堂、從容、窯窪、元寺、陸台、軍寨、康寺固一、康寺固二、邵梁庄一、邵梁庄二、邵梁庄三。
8、方家營鎮轄26個村委會:南方家營、西方家營、東方家營、北方家營、東徐固寨、西徐固寨、孫家寨、五馬坊、四馬坊、張家陵、馬塘寨、薛高寨、張官寨、王高寨、王家陵、孫家陵、翟家莊、第三口、龐蘇庄、宋庄、油坊、東堂、西堂、南里、後里、趙里。
9、常庄鎮轄:常庄、後大、單庄、前大、周庄、店子、石壩、楊庄、漸庄、彭樓、朱橋、六爐、兩滿、孟嶺、姬庄、西麥、東麥、西小、東小、西姚山、東姚山、邵庄、何庄、種庄24個村委會。
10、第什營鎮下轄:忽通兔村、巴爾旦營村、岱洲窯村、巧什營村、討速號村、閆城營村、猛獨牧村、大新營村、一間房村、圪報村10個行政村。
11、棗園鄉轄:棗園、於化、司庄、前窪、後窪、東台吉、西台吉、東庄、西里固、王里固、井湖寨、雞澤屯、大蘆、潘店、南辛庄、東張庄、羅庄、魏家寨、李店、後辛庄、邵固、
丁家寨、全禮村、辛台林、牛寨、寺前、東孫庄、翁屯、東李庄、官地、劉家屯、董里固、閻里固、王家屯、劉家窪、太陽廟36個行政村。
12、高公庄鄉轄:東高公庄、西高公庄、中高公庄、前高公庄、小張山、東魚台、大趙庄、小趙庄、郭家莊、草樓、大宋庄、吳宋庄、前張庄、後張庄、前蘇庄、後蘇庄、
小李庄、北孫家莊、西魚台、宋安村、大李庄、北蔣家莊、東現庄、東平鎮、西平鎮、李家屯、河岔股、河裡庄、東趙庄、經鎮30個行政村。
13、固獻鄉轄:固獻一、固獻二、固獻三、後葛寨、前葛寨一、前葛寨二、侯家村、魏家村、沙柳寨、西孫家莊、趙家莊、朱家莊、蔣家莊、陳家莊、白果樹一、白果樹二、白果樹三、
白果樹四、大寨、沙河辛庄、孫河北寨、馬河北寨、劉河北寨、富興庄、韓庄、沙河王莊、馮庄、蔡寨、張村、南趙庄、黑劉村、杏園、前凌頭、中凌頭、後凌頭、郭村36個村委會。
14、趙村鄉轄:大張山、東陳賢塔、西陳賢塔、宏曲、田莊、郭田莊、北辛庄、西安仁、中安仁、東安仁、前安仁、後趙村、東趙村、中趙村、前趙村、北亭上、東張舫、中張舫、
西張舫、孫尹庄、東范家莊、南徐家莊、東徐家莊、西徐家莊、北徐家莊、前南寺庄、中南寺庄、後南寺庄、東寺庄、西南寺庄、西寺庄、北寺庄、前寺庄32個行政村。
15、常屯鄉轄32個村委會:北常屯、南常屯、東王目、西王目、後柳疃、西柳疃、東柳疃、東正店、西正店、南辛店、西辛店、東辛店、東馬庄、東邴庄、西邴庄、西大成、
南大城、北大城一、北大城二、北大城三、北大城四、安庄、高庄、蘇村、亭上、褚庄、魏寨、棗科、夏庄、橫河、史庄村、楊庄。
16、賀釗鄉轄:西雪塔、東雪塔、南雪塔、北雪塔、董村、黃台、東鄭河、西鄭河、郭牛村、趙牛村、張牛村、張小河、集小河、王小河、北小河、西賀釗、東賀釗、侍僧村、北劉庄、馬家莊、蘇家林、北小城、夭竺庄、東小城、南小城村、莊家村、西大城、陳劉庄、
北陳村、前李陳村、後李陳村、張陳村、楊陳村、賀陳村、孔陳村、小王莊、小劉庄、小陳固、陶管營、余官營40個行政村。
(5)河北省邢台市亦城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威縣建制區劃沿革
1914年,威縣屬直隸大名道。
1928年,國民政府廢道,改直隸為河北省,威縣屬之。
1937年威縣淪陷後,屬偽河北省冀南道(駐邢台),1941年後改屬偽順德道(駐邢台)。
1938年5月5日,威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河北省冀南行署四專區。
1939年3月,日軍二次侵戰威縣後,威縣抗日政府、國民黨政府、日偽政府並存。
1940年,以後境內增設清江、宏毅、企之縣。
1945年11月,三縣撤銷。
1945年6月,威縣解放,臨清、冠縣、邱縣、南宮、曲周、雞澤等縣在境內的「插花地」亦劃歸威縣,屬冀南行署四專區。
1949年8月,冀南第四專區與太行第一專區合並為邢台專區,威縣屬之。
1958年11月,威縣並入南宮縣。
1961年5月,恢復威縣建置,仍屬河北省邢台專區。
1970年,威縣屬邢台地區。
1993年7月至今,威縣屬河北省邢台市。
2014年初,威縣轄9個鎮、7個鄉。
⑹ 北京市大興區光機電距亦城文園多少公里
北京市大興區光機電距亦城文園多少公里?答:北京市大興區光機電距亦城文園600公里.
⑺ 河北省邢台縣的歷史故事名勝特產知名企業歷史名人都有哪些
[歷史名人]
邢襄大地,人傑地靈,古往今來,涌現出的民族英雄、帝王將相、先哲聖賢、科技精英、社會名流、能工巧匠、藝苑巨擎、俠客義士、忠烈豪傑不可勝數!
[古代名人]
黃帝、揮公、堯、鯀、舜、丹朱、象、禹、昭明、祖乙、祖丁、南庚、婦妌、帝辛、巫賢、姬苴、邢伯、邢叔、臣諫、邢姜、巫臣、狐庸、羽頡、南宮括、南宮適、程子、豫讓、趙武、趙襄子、李牧、趙雍、扁鵲、田光、趙歇、張耳、陳余、張敖、魯元公主、張偃、貫高、張嫣、路溫舒、張蒼、馮唐、耿純、劉植、耿弇、劉慶、劉祜、張角、張梁、張寶、時苗、孟康、張揖、崔琰、甘始、周倉、田豐、王經、郭女王、崔基正、張賓、石勒、李元忠、綦母懷文、崔浩、崔宏、游雅、游明根、游肇、李渾、李公緒、宋世良、陳寶光妻、李愍、魏歆、張禹、張丘建、張子信、宋景業、佛圖澄、竺道生、慧始、石虎、釋道安、王喬、柴誕、顏良、木蘭、石弘、劉顯、王彥超、李孝貞、魏詹、彥琮、辯義、高士達、李淵、李世民、李建成、李虎、羅成、李靈夔、李慎、魏徵、宋璟、李元愷、裴問、李抱真、李俌、孟方立、李存孝、 魏謩、宋若莘、宋若昭、僧一行、行距、李乂、張文琮、張祜、張文收、潘師正、張果老、招謙、郭威、孟知祥、孟昶、柴宗訓、曹利用、曹皇後、王則、成閔、范邦彥、范質、牛皋、丁度、陳薦、王仁鎬、張美、郭進、張思鈞、釋岩俊、完顏宗敏、定喜禪師、完顏希尹、郭守敬、劉秉忠、張文謙、李若珪、王世清、馬銓、白儲玿、李起元、侯泰、馬亨、魏裔介 鄒宏義 楊思聖 孫伏伽 崔昭緯、崔昭矩 崔諤、崔詹 崔光表 魏弘簡
[現代名人]
尚小雲 呂玉蘭 陳 強 趙三多 景廷賓 董英傑 白壽章 董振堂 趙忠祥 劉珍年 王助 楊春增
孫金枝 孫金蘭 周之廉 張樾丞 秦建彬 孫振祿 齊福丕 姜登選 王懷慶 許蘭洲 張霖之 李慶偉
任仲夷 喬曉光 尚長榮 尹贊勛 尹文英 夏武平 張慶和 王憲堂 顧隨 祝元昆 龐炳勛 傅彪 耿幼麟
王同春 李桂雲 王寶強 侯宗賓、李子元、 劉子厚、徐冰、馬國瑞、張登義、劉傑、王蘊瑞、曹和慶、
王啟明、楊壽山、周穎、侯振亞、李世農、張璽
[邢襄典故]
[成語典故]
1.[破釜沉舟] 2.[作壁上觀] 3.[以一當十] 4.[代人捉刀]
5.[陽春有腳] 6.[生吞活剝] 7.[鹿死誰手] 8.[飽以老拳]
9.[雨過天青] 10.[舌燦蓮花] 11.[頑石點頭] 12.[民脂民膏]
13.[鐵石心腸] 14.[珠圓玉潤] 15.[淡掃蛾眉] 16.[傅粉何郎]
17.[穢言污語] 18.[鍛煉周納] 19.[大儒縱盜] 20.[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21.[酒池肉林] 22.[長夜之飲] 23.[禁中頗牧] 24.[馮唐白首]
25.[漆身吞炭] 26.[士死知己] 27.[墮甑不顧] 28.[雕蟲小技]
29.[出將入相] 30.[萬古留芳] 31.[身無可擊] 32.[死有餘辜]
33.[撥煩之才] 34.[家常便飯] 35.[穢言污語] 36.[安邦定國]
37.[壺中天地] 38.[雀兒腸肚] 39.[謙虛謹慎] 40.[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41.[堯天舜日]
[歷史典故]
1.[笑不露齒] 2.[刑不隱親] 3.[郭巨埋兒] 4.[紙衣瓦棺]
5.[只欠一死] 6.[丹書鐵券] 7.[以人為鏡] 8.[趙氏孤兒]
9.[ 良馬驥邢] 10.[紀昌學射] 11.[邢侯搏戎] 12.[賜箸表直]
13.[平台晾屍] 14.[沙丘宮變] 15.[邢州學派] 16.[時苗留犢]
17.[石勒聽書] 18.[涸澤而漁] 19.[貝邢兵變] 20.[祖乙遷邢]
21.[宋璟砸碑] 22.[齊桓公援邢] 23.[南青北白] 24.[紂營沙丘]
25.[狄人伐邢] 26.[鄗之戰] 27.[房子之戰] 28.[巨鹿大戰]
29.[柏人之謀] 30.[馮唐易老] 31.[黃巾起義] 32.[龍崗咒水]
33.[頓悟成佛] 34.[馬革裹屍] 35.[扶清滅洋] 36.[ 堯禪讓舜]
37.[大禹治水] 38.[幽州滅火] 39.[聞鈴斷事] 40.[程門立雪]
41.[銅馬起義] 42.[劉秀登基] 43.[大樹將軍] 44.[武松打虎]
45.[光武中興]
[順德府十二景]
出於明代萬曆本《順德府志》李京增補。
一、【太行疊巘】(yan)
[李京原文] 太行萬里也,自龍門至醫無閭,綿亘萬里,皆太行也。中條、王屋、玄岳、五台,福地洞天,不可勝數。大河北之干龍,東西界之襟帶,控燕、韓、晉、趙、鄭、衛、齊、梁。在順德則屏障西北,近入幾案,視他郡為密邇。支頤麗矚,以供朝夕。詩曰:
迎眸爽氣自西來,紫翠重重次第開。
不盡雲霞時隱見,無窮歲月漫徘徊。
此中是有桃源洞,世上何多灧澦堆。
但得紙驢張果贈,太行朝去暮邢台。
二、【大陸澄波】
[李京原文] 大陸既作,北過洚水,至於大陸。夏禹疏九河,分九州舊跡也。今舊跡雖遷移,澤尚在任縣。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氵虒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匯於此。一名小東湖,一名張家泊。八月,水平萬頃,茫然涵虛混太清矣。詩曰:
汪洋千頃勢何雄,九水同歸一澤中。
波靜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東。
魚龍吞吐爭春雨,鳥雀擎飛向晚風。
明月兼陰楊柳岸,漁舟人唱藕花叢。
三、【堯山聖跡】
[李京原文] 堯山,唐山縣之北八里,一名虛無,又名巏山務,又名宣霧。帝堯受封於此,後都山西蒲坂。旄山、孔崗、干言山、卧牛山,堯山內之他山,因山之形,人之重而名之。帝堯廟,尼父祠存焉。京師南行千里,坦途如砥,而征車召登陟,馬首翠微自堯山始。詩曰:
平原東陸結山崗,靈秀飛來接太行。
日聳豐碑霄漢回,雨收廢寺碧雲涼。
帝堯封邑名還在,尼父停車道未荒。
斗大孤城人世變,時雍非復舊陶唐。
四、【鵲廟仙跡】
[李京原文] 鵲廟,內丘蓬山中,一山形如鵲,有首有尾。春秋時,趙簡子病,秦越人診脈,知七日而悟。簡子神其術,賜越人扁鵲田四萬畝。宋仁宗疾,夢人予葯一粒,自言是秦越人。痊,問履歷,建廟於鵲山,祀封靈應王。歲三月,四方千里祀者,充滿岩谷。廟之西龍騰山太子岩,神僧咒龍,虢太子出家處。詩曰:
巍峨宮闕已千年,劫火曾滅世幾遷。
古柏雖沾新雨露,殘碑猶峙舊山川。
人聲響徹驚三月,神貺通靈落九天。
安得上池明洞水,膏盲痼疾起沉痊。
五、【百泉鴛水】
[李京原文] 百泉水,即湡水也。《山海經》雲:出襄國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兩泓,中有徑如鴛鴦背,兩泓如鴛鴦翼,又名鴛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開浚溝渠,築之堤閘,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畝。鹼鹵田為膏腴,中下田供上上賦。詩曰:
泉涌碧沙坑漾深,凈明潤物作甘霖。
雙泓澄澈千家玉,百道流澌萬畝金。
日日有人耕夜月,村村無地不風林。
從來疏鑿歸溝洫,澤被邢襄自古今。
六、【達活龍湫】
[李京原文] 氵虒水。《水經》言:在邢州。邢西山水,百脈千流,散而成河,離城三十里伏而不見。非雨集,河常涸也。至城西北五里,湧出水一潭,深不可測,蛟龍潛焉,曰達活泉,氵虒水湧出者,禱雨即應。潭面僅一、二畝,歲大旱不涸,流入城壕衛城,亦可分流灌兩三村田。詩曰:
七十二河涵水靈,廣源流伏涌郊垌。
潭開五畝玻璃鏡,林繞千山翡翠萍。
日麗杏桃花散錦,風吹楊柳絮為平。
有時雷雨黃昏夜,夜驚蟄龍出野汀。
七、【郡樓遠眺】
[李京原文] 郡城內有樓焉,高十餘丈,俯視城內外,望十五里遠。西山爽氣,入窗牖欄楯間,日夕萬家煙火,如縷如織。城南七里河如帶,百泉、達活泉如雨落星灣。鼓鍾其上報晨昏,為郡譙樓。進府署由樓下行。建自唐宋。詩曰:
百尺麗譙不記年,千家燈火夕陽天。
登臨平訝乾坤合,盪漾低看日月懸。
簾卷行山來暮景,窗開陸澤起寒煙。
鍾聲報漏仍高望,夜氣蒼茫北斗邊。
八、【古剎春遊】
[李京原文] 東開元寺,創自唐。萬安和尚闡揚佛教,建木浮圖,高五十丈,中可容數千人。金元時,火焚其頂,又鏟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蓮,名五華殿。柏數十株,合抱圍。正月十六日,販農器者雲集成市。合邑之鄉民之力農者,爭售其器,亦有婦女游,竟日而罷。詩曰:
大剎開元自昔稱,琳宮紺宇尚層層。
此時象教終難問,舊日浮圖不可登。
鍾閣雲深龍護寺,香台地古佛留僧。
嬉春四遠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九、【宮牆柏影】
[李京原文] 順德府儒學,南北長二百三十一步,東西廣一百一十一步,殿廡弘敞,宮牆崇峻。古柏數百株,霜皮溜雨,黛色參天,童童曲曲,皆唐宋間物。形勝甲天下,日月麗影,印拂階墀,如篩金瀝玉,風動聲清遠,裊裊似鸞鳳鳴經,行其下,起人仰止敬肅,爽朗暢悅。詩曰:
宮牆古柏碧森森,培植千年雨露深。
泮水滋成蒼秀色,芹香熏老歲寒心。
講堂照日雲流砌,書閣凌空月滿林。
天際笙簧風細細,諸生弦誦和歌吟。
十、【雉堞荷香】
[李京原文] 郡城高堅,池復深闊,女牆分列,箭樓威壯。四門門四重,左出右入,他郡無也。池種蓮,東北最多。開時如散妙蓮花,如眾香國,池如香水海。北門外舊時有亭,曰君子亭。金大定間修後,改曰柳溪亭。為遊憩玩賞勝地。今廢址仍存,蓮香尚在人心目。詩曰:
四圍楊柳繞城堤,池內荷花開放齊。
露滴珍珠擎翠盎,風飄絳縞落青泥。
人游洛浦情偏盪,酒載蘭陵醉欲迷。
玩賞流連歸去晚,戍樓角動月明西。
十一、【龍崗霜月】
[李京原文] 龍崗,西城外城西北隅起,西南隅止,長五里,高五丈。厚二丈許,土龍也。如繩如帶,如龍如蛇,後周以此名縣。無林木蔽,少農牧踐。八、九月,霜月凝空,城頭下瞰,蜿蜒蠕蠕,似動似走,似起似卧,有五色雲護之。元儒董朴結廬其傍,講周、程、張、朱之學教士,隱居五十年,號龍崗先生。詩曰:
鬱郁蔥蔥五里長,城頭遠眺小平崗。
曉風浮動黃如霧,夜月輕微淡似霜。
高不居村分土聚,逶迤近郭護金湯。
迴旋龍脈饒形勝,北拱皇都控大荒。
十二、【檀台煙雨】
[李京原文] 順德,信都也,即邢侯國城,為卧牛城。首西南昂然,尾東北伏然。牛首下有石如柱,立土中數丈,不得根,名栓牛石。地多榆、柳、槐、棗,蒙密蓊蔚,雜果樹更伙。巋然土丘,相傳戰國時,趙成侯都邢,魏獻「榮椽」,因築檀台,以朝諸侯。今煙雨之朝,林莽中猶見台也。詩曰:
高台原在此邢州,不見榮椽空土丘。
衰草凄凄迷故址,荒林莽莽盡耕疇。
淡雲疏雨流霜月,穴免棲狐卧喘牛。
感慨西風憑吊者,誰人能說趙成侯。
1、漿水----夷儀城遺址
漿水位於邢台西部深山區,在邢台市西偏北51公里處,地處漿水川南岸,邢台縣西部重鎮,邢和公路和宜沙公路的重要樞紐。春秋時期,漿水曾是邢國的陪都,邢侯在此建「行台」,革命時期,漿水是太行山區的重要革命根據地。1937年高揚、周桓同志在漿水建立了邢台縣抗日臨時政府,1938年,邢台縣抗日政府成立,駐漿水,1940年11月,中國抗日軍政大學到達邢台漿水,抗大在漿水駐了4年,培養了三期(六、七、八)學員,共17124人。並度過了5周年校慶。
2、青山---青山縣古城
青山,包括西青山(內丘)、東青山(邢台)、南青山(邢台),原為一村,後被白馬河分成三村,位於邢台縣北部邊緣,和內丘縣交界處,白馬河北岸。隋唐時期,此為青山城,青山縣治。《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西青山,漢為中丘縣地,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此置青山縣,屬邢州,縣界有青山,因名。」《順德府志》記載:「又名黑山城,在青山村。」《畿輔志》記載:「青山村即青山故城也。」據考,村西有小山,名黑山,漢朝建黑山城,周太祖改為青山。青山縣有青山口,唐末朱全忠與李克用數戰於此。
3、沙河城---沙河縣古城
沙河城在沙河市東部,因原為縣治而得名,本與邢台同屬於襄國縣(龍崗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分龍崗縣南部建立沙河縣,因位於大沙河北岸而得名,1969年沙河縣政府由此前往褡褳鎮,但名仍未改,現在為沙河城鎮,城牆城門和文廟遺址,至今猶存。沙河縣治所沙河城原是順德府九縣中距離邢台最近的。
4、蟬房---沙河縣抗日政府駐地
蟬房為沙河西部山區最大的村莊,原名蟾房,明永樂年間立村,北靠山坡,南鄰河川(沙河上游),抗日戰爭時期,此村為重要革命老根據地,十八集團軍總後勤部供給處設在這里,朱德總司令曾於此戰斗過。1937年,此村曾是沙河縣第一屆抗日政府駐地。
5、垂楊---垂楊縣故城
垂楊位於南宮市東南部,地處溹瀘河之東,明代時期為南宮東南重鎮,除城關外九集之一,抗戰時期是冀南重要根據地,在黨領導下,為抗日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1940-1945年,建立垂楊抗日縣,此處為該縣中心、縣政府駐地。
6、小里村---柏鄉侯國故治
小里村在柏鄉縣西南,《漢書》中所記柏鄉侯國即此。《寰宇記》:「堯所築也」,《城冢記》:「柏鄉故城,漢縣侯國,屬巨鹿郡。」
7、固城店---鄗縣故城
固城店位於柏鄉北部,原為古鄗縣治所,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古聚落,縣治遷走後,成為柏鄉北部重鎮,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在此登基即位,村南曾設有光武廟。相傳固城店建於唐堯時代,春秋時期已經是個著名的城邑,《史記》記載:「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此鄗即今固城店,兩千多年前就稱作古,可見固城店歷史多麼悠久了。公元前357年趙成侯、魏惠王相會於鄗,公元前332年,中山國犯趙,以水圍鄗城。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伐中山,收復鄗城,公元前287年,齊國伐趙,取邢、任、鄗諸城。公元前258年,魏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趙賜信陵君以鄗為湯沐邑,公元25年,劉秀於鄗南千秋亭即位,建立東漢,後設冀州刺史,治所為鄗。
8、固城---象城縣、大陸縣故城
固城在隆堯縣北部,是個歷史悠久的大聚落,地處大陸澤西岸,傳說堯納舜於大陸,而舜弟象曾居此,西漢時設置象氏侯國,後建象氏縣,漢中平中期廢,隋仁壽初,廢廣阿縣,建象城縣,治所於固城,隋大業初,改為大陸縣,治所仍在固城,唐武德四年,復改為象城縣,天寶元年改為昭慶縣,縣治遷到舊城村,從此該村以固城(古城、故城)名沿用下來。
9、亦城---漢柏人縣故城
亦城位於隆堯縣西部,泜河南岸,為西漢柏人縣治所。《元豐九域志》雲:「古柏人城。」《帝王世紀》記:「堯所都也。」《城冢記》、《大明一統志》皆雲:「堯封唐侯所都之地。」
10、堯城鎮---堯山縣故城
堯城鎮在隆堯西部,泜河南岸,西漢設柏人縣在今亦城,唐天寶元年泜河水決,縣城被毀,縣治遷於今堯城鎮,因位於堯山南麓,縣名堯山,即為堯山城,1935年於此設堯山專員公署,轄九縣。抗日戰爭時期,曾於此設立冀南行署第四專署。
11、舊城---廣阿縣、昭慶縣故城
12、北舊城---南宮縣故城
13、趙伏城---府城縣故城
14、斥漳--斥漳縣故城
15、平鄉---平鄉縣故城
16、大老營--平鄉縣故城
17、方家營---廣宗縣故城
18、古城村---洺水縣故城
19、經鎮---經縣故城
20、清河城關---清河縣故城
21、倉上---臨清縣故城
知名企業:
冀中能源----世界五百強
邢台軋輥----中國五百強
邢台鋼鐵----中國五百強
德龍鋼鐵----中國五百強
旭陽焦化----中國五百強
晶龍集團----中國五百強
特產:
板栗
蘋果
核桃
柿餅
小棗
⑻ 邢台市隆堯縣人口超過一萬的有多少個村,村名是什麼
隆堯縣轄6個鎮、6個鄉:隆堯鎮、魏家莊鎮、尹村鎮、山口鎮、蓮子鎮、固城鎮、北樓鄉、東良鄉、雙碑鄉、牛家橋鄉、千戶營鄉、大張庄鄉
隆堯鎮 鎮政府駐西甫村。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6.36萬。轄40個村委會:西甫、東甫、南甫、北甫、永興、東關、西關、南關、北關、義豐、西河、杜村、沙灣、韓解、東里、韓庄、北和、東河、西張、郭園、官莊、虎中、宋村、陳村、楊河、丘底一、丘底二、丘底三、南柏舍、北柏舍、西柏舍、東柏舍、南小河、堯家莊、白家莊、南潘庄、堯南關、堯北關、堯東庄、顯化寺。
尹村鎮 鎮政府駐西尹村。面積69.8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轄23個村委會:西尹、東尹、田西、楊村、王村、彭村、大霍、東侯、西侯、前良、後良、西良、東良、屯裡、前楊、後楊、東楊、楊村、染紅、霍庄、南西董、大寧鋪、北小霍。
固城鎮 鎮政府駐固城村。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4.00萬。轄18個村委會:固城、後岳、前岳、小孟、孟村、戶曹、鄉觀、王橋、大營、東王、西潘、東潘、新劉庄、北寨子、北辛庄、北西董、火連庄、胡家莊。
華龍鎮 鎮政府駐蓮子鎮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3.77萬。轄23個村委會:蓮子鎮、白家寨、東閻庄、西閻庄、北閻庄、崔家樓、北鹽池、耿家莊、西店子、王家莊、南吳疃、西哈口、北哈口、東店馬、前辛庄、後辛庄、任村、東范、西范、東庄、賈庄、辛庄、東潘。
魏家莊鎮 鎮政府駐魏家莊村。面積43.5平方千米,人口2.98萬。轄25個村委會:魏家莊、西庄頭、東庄頭、公子前、公子後、公子中、肖庄西、肖庄東、肖庄前、肖庄後、王貫庄、多稼庄、趙孟、郭賈、孟賈、王尹、角城、西魏、東魏、牛張、南牛、北牛、張汪、南丈、、李賈。
山口鎮 鎮政府駐山口村。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3.07萬。轄21個村委會:山口、白木、東尚、西尚、東齊、西齊、東董、北潘、佃戶營、東山南、西山南、茅山營、茅山莊、南寨子、水飯庄、後蘇薛、中蘇薛、前蘇薛、甄家莊、前棗林庄、後棗林庄。
北樓鄉 鄉政府駐北樓村。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85萬。轄20個村委會:北樓、重賢、河北、南羊、辛賈、景福、小汪、范賈、尚禮、堯張庄、白家屯、南樓東、南樓前、南樓後、牛家莊、東曲底、西曲底、周張庄。
東良鄉 鄉政府駐東良三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4.91萬。轄26個村委會:東良一、東良二、東良三、東良四、南寺庄、北寺庄、小干言、大幹言、黃家營、大市口、陳庄、南位、店頭、澤畔、邢村、高村、石村、尹後、尹前、東霍、西霍、周村、東庄、唐庄、耿庄。
大張庄鄉 鄉政府駐大張庄村。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3.23萬。轄27個村委會:大張庄、宋家莊、成家莊、檀家莊、郝家莊、渠家莊、焦家莊、殷家莊、馬家莊、白家莊、大曹庄、南王莊、肖張庄、大蟲營、東劉庄、西劉庄、小曹庄、楊家窯、霸王營、張家口、王雄庄、小王莊、黃家莊、劉通莊、范庄、胡家疙瘩、羊毛疙瘩。
牛家橋鄉 鄉政府駐牛家橋村。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30萬。轄15個村委會:牛家橋、大興庄、林家莊、西清灣、東清灣、北吳疃、王盤庄、楊家莊、菅村、梅庄、馬頭、舊城、開河。
雙碑鄉 鄉政府駐雙碑村。面積36.21平方千米,人口2.68萬。轄17個村委會:雙碑、亦城、北村、城角、木花、崗頭、里王街、里邊街、里南庄、西良中、前良中、後良中、大崔庄、東崔庄、西崔庄、東小崔、西小崔。
千戶營鄉 鄉政府駐千戶營村。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7萬。轄21個村委會:千戶營、唐家莊、孔家莊、岳家莊、陳家莊、蘇家莊、杜家莊、趙家莊、國家莊、徐麻營、舍落口、東王莊、王家場、邢家營、棗駝、南魚、蘇庄、連仲
⑼ 邢台市隆堯縣有幾個鄉村,名字又叫什麼
隆堯縣轄6個鎮、6個鄉:隆堯鎮、魏家莊鎮、尹村鎮、山口鎮、蓮子鎮、固城鎮、北樓鄉、東良鄉、雙碑鄉、牛家橋鄉、千戶營鄉、大張庄鄉
隆堯鎮 鎮政府駐西甫村。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6.36萬。轄40個村委會:西甫、東甫、南甫、北甫、永興、東關、西關、南關、北關、義豐、西河、杜村、沙灣、韓解、東里、韓庄、北和、東河、西張、郭園、官莊、虎中、宋村、陳村、楊河、丘底一、丘底二、丘底三、南柏舍、北柏舍、西柏舍、東柏舍、南小河、堯家莊、白家莊、南潘庄、堯南關、堯北關、堯東庄、顯化寺。
尹村鎮 鎮政府駐西尹村。面積69.8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轄23個村委會:西尹、東尹、田西、楊村、王村、彭村、大霍、東侯、西侯、前良、後良、西良、東良、屯裡、前楊、後楊、東楊、楊村、染紅、霍庄、南西董、大寧鋪、北小霍。
固城鎮 鎮政府駐固城村。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4.00萬。轄18個村委會:固城、後岳、前岳、小孟、孟村、戶曹、鄉觀、王橋、大營、東王、西潘、東潘、新劉庄、北寨子、北辛庄、北西董、火連庄、胡家莊。
華龍鎮 鎮政府駐蓮子鎮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3.77萬。轄23個村委會:蓮子鎮、白家寨、東閻庄、西閻庄、北閻庄、崔家樓、北鹽池、耿家莊、西店子、王家莊、南吳疃、西哈口、北哈口、東店馬、前辛庄、後辛庄、任村、東范、西范、東庄、賈庄、辛庄、東潘。
魏家莊鎮 鎮政府駐魏家莊村。面積43.5平方千米,人口2.98萬。轄25個村委會:魏家莊、西庄頭、東庄頭、公子前、公子後、公子中、肖庄西、肖庄東、肖庄前、肖庄後、王貫庄、多稼庄、趙孟、郭賈、孟賈、王尹、角城、西魏、東魏、牛張、南牛、北牛、張汪、南丈、、李賈。
山口鎮 鎮政府駐山口村。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3.07萬。轄21個村委會:山口、白木、東尚、西尚、東齊、西齊、東董、北潘、佃戶營、東山南、西山南、茅山營、茅山莊、南寨子、水飯庄、後蘇薛、中蘇薛、前蘇薛、甄家莊、前棗林庄、後棗林庄。
北樓鄉 鄉政府駐北樓村。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85萬。轄20個村委會:北樓、重賢、河北、南羊、辛賈、景福、小汪、范賈、尚禮、堯張庄、白家屯、南樓東、南樓前、南樓後、牛家莊、東曲底、西曲底、周張庄。
東良鄉 鄉政府駐東良三村。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4.91萬。轄26個村委會:東良一、東良二、東良三、東良四、南寺庄、北寺庄、小干言、大幹言、黃家營、大市口、陳庄、南位、店頭、澤畔、邢村、高村、石村、尹後、尹前、東霍、西霍、周村、東庄、唐庄、耿庄。
大張庄鄉 鄉政府駐大張庄村。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3.23萬。轄27個村委會:大張庄、宋家莊、成家莊、檀家莊、郝家莊、渠家莊、焦家莊、殷家莊、馬家莊、白家莊、大曹庄、南王莊、肖張庄、大蟲營、東劉庄、西劉庄、小曹庄、楊家窯、霸王營、張家口、王雄庄、小王莊、黃家莊、劉通莊、范庄、胡家疙瘩、羊毛疙瘩。
牛家橋鄉 鄉政府駐牛家橋村。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30萬。轄15個村委會:牛家橋、大興庄、林家莊、西清灣、東清灣、北吳疃、王盤庄、楊家莊、菅村、梅庄、馬頭、舊城、開河。
雙碑鄉 鄉政府駐雙碑村。面積36.21平方千米,人口2.68萬。轄17個村委會:雙碑、亦城、北村、城角、木花、崗頭、里王街、里邊街、里南庄、西良中、前良中、後良中、大崔庄、東崔庄、西崔庄、東小崔、西小崔。
千戶營鄉 鄉政府駐千戶營村。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7萬。轄21個村委會:千戶營、唐家莊、孔家莊、岳家莊、陳家莊、蘇家莊、杜家莊、趙家莊、國家莊、徐麻營、舍落口、東王莊、王家場、邢家營、棗駝、南魚、蘇庄、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