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發展從多少年代到多少年代
❶ 新中國在成立之後,是多久發展起來的
1949年是全國人民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我們通過汗水與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到了如今繁榮的時代。在推進社會主義社會現代化建設中,我國的探索和創新是突出的,特別是再覆蓋如此龐大人口的現代醫療體系、教育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探索和建設。
2020年中國最重要的節目春節,本來是一個全國歡慶的日子,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防止疫情傳播,湖北武漢在年三十這一天宣布封城,按下了暫停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紛紛向武漢伸出了援手,支援武漢,再一次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用實力向世界證明了自己,如今的中國也不再是其他國家可以隨意欺凌的國家,國強民強。
❷ 中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四個階段,分為原始社會、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
1、第一是原始社會,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原始社會。有考證的資料應從第一個集體化社群河姆渡、半坡開始到禹建立夏朝。本段無確切時間可以考察。
2、第二是古代史,從禹建立夏朝到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在夏商時期為奴隸社會,從周文王分封制開始進入封建社會,這是開始有階級的古代史。
3、第三是近代史,從1840年中英《南京條約》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近代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和瓦解的過程,故此。
4、第四是現代史,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中國人民在中共中央的四代領導人的帶領下,走向新的歷史篇章。
(2)中國的發展從多少年代到多少年代擴展閱讀
古代中國有著發達的農業經濟,其經濟規模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領先於世界。在歷史上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戰爭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古代中國的經濟通常與王朝的興衰與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明朝前期實施海禁,後來隆慶開關,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清以來,中國固守農業經濟,而西方世界在同一時期率先實現了工業革命,中國經濟遂落後於西方。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原來保守的農業經濟體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極大挑戰。
中國效仿西方發展工業的過程,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後至中日戰爭開戰前夕已順暢發展,盡管其間受到內外因素的多重干擾。爾後直至中日戰爭和國共戰爭的結束,中國始有較為長期的和平發展時期。
1980年代以來,鄧小平政府宣布改革開放,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大陸近年至2010年,GDP超過72000億美元,已經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普遍認為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
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位於世界中等水平(第89位),並逐漸受到資源限制和貧富差距加大的制約。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中,廣東為GDP最高的第一強省,浙江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之間的經濟聯系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日益緊密。
❸ 中國古代到現代的朝代從古至今依次順序是什麼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新莽、玄漢、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朝、元、明、清。
一、朝代順序列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二、朝代資料
1、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2、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3、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
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4、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5、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國祚276年。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起,總計29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
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朝
❹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各多少年
1、夏朝:共計:471年。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開國者大禹
2、商朝:共計:438年。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開國者湯
3、周朝:共計:867年。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開國者姬發
4、秦朝:共計:16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開國者嬴政
5、西楚:共計:5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開國者項羽
6、西漢:共計:210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開國者劉邦
7、新朝:共計:16年。公元8年12月-公元23年10月6日。開國者王莽
8、玄漢:共計:3年。公元23-25年。開國者更始帝劉玄
9、東漢:共計:196年。公元25-220年。開國者劉秀
10、三國:共計:61年。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
11、晉朝:共計:156年。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開國者司馬炎
12、南北朝:共計:170年。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共計:38年。公元581-公元618年。開國皇帝楊堅
14、唐朝:共計:290年。公元618-907年。開國皇帝李淵
15、五代:共計:54年。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16、十國:共計:89年。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共計:320年。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開國皇帝趙匡胤
18、元朝:共計:98年。公元1271年-1368年。開國皇帝忽必烈
19、明朝:共計:277年。公元1368-1644年。開國皇帝朱元璋
20、清朝:共計:268年。公元1644-1912年。開國皇帝皇太極
❺ 建國後中國經歷了哪幾個歷史階段(請詳細解答)
1、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1949—195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與鞏固;社會改革全面展開;統一財經與恢復國民經濟;獨立自主外交和抗美援朝;第一個五年計劃和工業化起步;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2、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和曲折發展1956—1978
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脫離實際的「大躍進」;國民經濟和政治社會關系的調整;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和加強軍隊建設;「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艱難發展;結束「文化大革命」和在徘徊中前進。
3、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和曲折發展1956—1978
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脫離實際的「大躍進」;國民經濟和政治社會關系的調整;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和加強軍隊建設;「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艱難發展;結束「文化大革命」和在徘徊中前進。
4、改革開放的起步與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78—1992
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與改革開放的起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國防、外交的調整和「一國兩制」的提出;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嚴峻考驗中深化改革開放。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992—2021
新時代的奮斗目標和戰略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依法治國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化建設消除貧困和改善民生;建設美麗中國;深化軍隊改革和港澳台工作新進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共建「一帶一路」;全面從嚴治黨。
新中國國家政權建設的經驗啟示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為指導,充分吸收民主革命時期領導根據地政權建設的歷史經驗,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從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出發,形成了適應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國家政權建設理論。
堅持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為核心,具有豐富的內容,主要包括: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動各項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❻ 中國一步步發展起來了,近代,現代,近現代各指什麼時候
近代: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現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
近現代:是指中國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現代即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歷史學上通常指無產階級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時代,稱「現代」,也就是說赤色革命,用鮮血換回的年代,應該是鮮血和汗水凝結的時代,為「現代」。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世界現代歷史的開端(後現代)。一般認為,中國現代歷史始於1919年五四運動(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超現代。
中國近現代史,是指中國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歷史。中國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和仁人志士為救國存亡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
是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的斗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是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6)中國的發展從多少年代到多少年代擴展閱讀
中國近現代史有以下一些大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
1840年
1月29日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水勇夜襲長沙灣運銷鴉片的走私船,燒毀煙船23艘。
2月25日 英軍向虎門發起攻擊,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守衛炮台,與敵人殊死格鬥,身負重傷,後壯烈殉國。
6月22日 英國東方遠征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兵船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士兵4000餘人,大炮540門,集結於廣東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鎖廣州。戰端遂啟,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7月6日 英軍攻陷浙江舟山島上的定海,後英軍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恫嚇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應撤辦林則徐、鄧廷楨。
8月6日 英軍抵達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並致函清政府,誣稱林則徐在廣東禁煙「凌辱」、「殘害」了英國官員,要求「昭雪」。同時,提出割地、賠款等無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與查理·義津在大沽海灘帳棚會晤。琦善轉述道光帝答復英方的內容,強調林則徐在廣東禁煙「辦理不善」,今後一定「秉公查辦」,為英國「代伸冤抑」。英方得此答復後,決定撤軍南下。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