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平均閱讀量在世界排名多少

中國平均閱讀量在世界排名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1-15 04:47:10

『壹』 到2012年我國出版圖書品種穩居世界第幾

2012年,中國出版的圖書達到了414005種,冊數為79.25億冊,超越了美國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是出版大國,出版圖書的種類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庫存量也冠絕全球。2012年,中國出版的圖書達到了414005種,冊數為79.25億冊,位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圖書庫存量最大的國家,以售價計算,目前有884.05億元的圖書積壓在倉庫之中。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今年4月發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2年,中國18歲至70周歲的國民其圖書閱讀率為54.9%。從數量上看,2012年,中國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從種類上看,中國的暢銷書大部分都是食譜、養生指南、教輔、育兒手冊、驚悚及言情小說。

『貳』 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6本,你達標了嗎

達標,因為即使生活忙碌,我仍然能夠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閱讀書籍,並且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重要的是,閱讀已然成為一種習慣,而且具有極高的地位。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當放棄閱讀,而且也不能忽略閱讀的重要性。

全民閱讀不應是一種理想狀態,而應當成為現實。因為閱讀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且也能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不僅能夠填補精神上的空虛,而且也能滿足精神需求。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6本,這意味著我們仍需加大於閱讀量。

最後,閱讀是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舉措和必經之路。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文化既是軟實力,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需要落實具體的文化發展舉措,而且也需要提升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進而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閱讀才顯得格外重要。只有發揮閱讀的作用,才能加快文明建設的步伐。

『叄』 世界人均讀書量國家是怎麼排名的

第一:

以色列人一年的人均讀書量為60本,排在世界第一位,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沒有文盲的國家。以色列這個國家。猶太人聰明、會做生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他們的聰明也離不開他們愛閱讀的習慣。

第四:

韓國一年的人均讀書量為11本,排在世界第四位。韓國人也同樣愛讀書,韓國人注重從小培養兒童看書的習慣,老師會千方百計的吸引兒童參與閱讀,很多韓國人的家裡書房就真的是放滿書的房間,最重要的是這些書他們都會去看。

『肆』 世界上閱讀最多的國家有那前十名`

目前,我國圖書閱讀者人均讀書僅4.5本;而法國人均讀書14本;2004年韓國成年人閱讀率為76.3%,人均閱讀一般圖書11本;讀書數量最多的是猶太民族,每年人均讀書64本.
2011的數據
以色列人為 64 本;
俄國人為 55 本;
美國計劃達到每年每人讀書50 本的.
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韓國15本,法國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國人均每天讀書13.43分鍾中國平均每人每年讀書不足 5 本
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採納,謝謝!!!

『伍』 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閱讀量在世界排名上排第幾

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39本。
沒有具體的排名~

『陸』 中國國民一年的閱讀量僅多少本

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與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2本,比2017年的3.12本增加了0.2本。

2018年,包括紙質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0.8%,較2017年有所提升,其中以網路、手機和電子閱讀器等媒介為主要形式的數字化閱讀的接觸率為76.2%,比2017年上升了3.2個百分點。

從人們對不同媒介接觸時長來看,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間最長。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民眾的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但也帶來了紙質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趨勢。

(6)中國平均閱讀量在世界排名多少擴展閱讀:

全國閱讀指數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閱讀指數為68.67點,較2017年的68.14點提高了0.53點。其中,個人閱讀指數為71.67點,略高於2017年的71.65點;公共閱讀服務指數為65.91點,較2017年的64.90點提高了1.01點。

通過對50個采樣城市的閱讀指數進行測算,得到2018年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深圳、蘇州、北京、青島和杭州等城市位居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前列。在2018年城市公共閱讀服務指數前十名排行榜中,廣州位列第七。

四成以上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人們對當地有關部門舉辦閱讀活動的呼聲較高,2018年有67.3%的成年國民認為有關部門應當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

『柒』 我國人均年閱讀量不超過五本書,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先看看世界各國的人均閱讀量,再對比我們自己。

嗯,現在知道為何我們的閱讀量能排在世界的尾端水平了。

『捌』 中國人均讀書量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於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別提猶太人的64本了,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這與中國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很不符,因何當前中國國人陷入閱讀危機?
從傳統上說,閱讀一直停留在精英層面,沒有形成全民閱讀的傳統。
其次,即時的在線瀏覽正在取代傳統青燈黃卷式的經典閱讀。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徵的「淺閱讀」正成為閱讀新趨勢。這種閱讀方式雖然有較為快速、及時等優點,但也存在容易令人產生思維惰性、缺乏系統思考和判斷能力等弊端。
再次,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心變得浮躁。生活壓力大,讓人們很難靜下心來再去思考書中的要義,也很難有興致去探索哲學的命題。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將閱讀當成是獲取信息的途徑。
國人的「閱讀危機」還表現為閱讀的功利化。一直以來,升學和就業成了國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學生就形成有用的書就讀,無用的書不讀的功利閱讀觀。這樣把讀書當成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對讀書本身感興趣。
最後,部分國人閱讀量少與個人需求有關。中國當前處在社會轉型階段,忙於各種事情而無暇閱讀是一部分人閱讀量少的原因。一個人的閱讀量還與他對閱讀的意義和價值的理解相關。如果認為閱讀與自己的生存狀況關系不大,或者閱讀反而會影響生存狀況的改善,他就沒有閱讀的需求和積極性。
不久前,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國內掀起了一股「莫言熱」,但要拉動國民閱讀水平,僅靠莫言一人,那無異於杯水車薪。我們應該抓住當前莫言「閱讀熱」的契機,想方設法,把這個「短熱」轉化成為「長熱」,把針對一個人的「快熱」,轉化成針對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寬廣領域經典之作的「慢熱」。
「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4.3本,比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一段時間以來,這個論斷被各種媒體反復引用,說它令我們感到振聾發聵甚至痛心疾首,並不為過。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我國當真已經成為「世界上年人均讀書量最少的國家之一」了嗎?

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

「4.3本」是怎麼得出來的?

「2011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閱讀傳統紙質圖書4.35本,這是我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得出的結果。」徐升國說。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隸屬新聞出版總署,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於去年年底進行,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夕發布調查結果。

徐升國介紹,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開始於1999年,現在每年進行一次,是一項對國民文化消費的長期跟蹤調查,有央視市場研究和零點調查公司等專業公司參與,採用國際上社會調查的標准體系,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50個左右城市對居民進行入戶調查,獲得2萬個左右的樣本,調查問卷的設置涵蓋圖書、期刊、音像、網路、手機等載體和途徑以及公共閱讀服務、讀書節、農家書屋等項目,已經被視為我國國民閱讀的風向標。

與這個數字在各類媒體上被用來「警醒世人」不同,專業人士眼裡,「4.35本」的結果無驚無喜,「去年的調查結果是4.25本,前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所以總的趨勢是在徘徊波動中趨穩,但也不值得樂觀。」徐升國說。他表示,閱讀量下降是全球性的趨勢,對此的擔憂並非國人所獨有。但是,從全球橫向比較來看,我們確實偏低,跟傳統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地位不相符。當下的讀書風氣和氛圍還不如上世紀80年代,「知識無用論」似乎愈演愈烈,閱讀少尤其年輕人不讀書是我們切實的所見、所感。

我國何時能有全國性的閱讀工程?

在國外,閱讀被當做「總統工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都由元首、王室出面倡導閱讀。英國政府撥款數千萬英鎊資助「閱讀起跑線」項目,給每一位媽媽和低幼兒童發放內含繪本、筆、貼紙等的大禮包,這一項目已經被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借鑒,中國香港、台灣地區都已引進。英國還有「1英鎊購書計劃」,每個孩子都可以領到1英鎊,去書店購買指定的、定價為1英鎊的圖書。

而我國內地目前還沒有政府支持的全國性此類活動,往往僅限於某一地區。比如北京閱讀季、上海讀書月、深圳讀書月、杭州西湖讀書節、蘇州讀書節、陝西三秦讀書月、湖南三湘讀書節、廣州嶺南讀書節、新疆天山讀書月、內蒙古草原讀書節等。也有部分社會資金開始以慈善的方式進入閱讀領域,如段永平的「心平基金」在學校建的書屋等。「三葉草讀書會」等民間讀書組織也紛紛成立。還有一些商業機構以產業方式進入閱讀領域,如「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親近母語閱讀中心」的成立等。此外,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和21世紀出版社等出版機構也紛紛以新的業態和方式促進閱讀,比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創辦的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等。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上至政府官員、領導、出版社、文化部門,下至媽媽、寶寶、兒童、學生,都應該重塑對閱讀的認知,而國家應該把閱讀當做一項國家戰略,早日設立國家讀書節和國家閱讀基金」。徐升國透露,聶振寧、馮驥才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經多次提議,希望盡快得到批准。

數字閱讀勢如猛虎,為什麼卻不被計算在內?

近年來,數字閱讀的迅猛發展令專業人士也始料未及。1999年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國人的上網率才3%,數字閱讀無從考察;2011年,上網率增加到54.9%,數字閱讀率達到40%,手機閱讀率達27.6%。但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國民數字閱讀人均讀書僅1.42本。

徐升國說,數字閱讀之所以沒有與傳統閱讀合並計算,首先因為數字閱讀的統計是不能以「本」為單位的,很可能只是部分章節、段落;此外,數字閱讀和傳統閱讀這兩種形式有較大差異,比如,手機閱讀的可能是書,更大的可能是報紙、刊物。也不能以傳統紙質閱讀的監測手段,監測數字閱讀的閱讀量。

「數字閱讀是有價值和意義的,應該給予高度關注和檢測,但是目前全世界對數字閱讀的關注結果都認為,還不能簡單地說數字閱讀好或者壞;數字閱讀目前也不能取代傳統閱讀,因為其還有明顯缺憾,比如可能損害兒童的視力;往往因超鏈接的存在,不斷分散讀者注意力,使其無法專注於閱讀本身;數字閱讀也容易導致碎片化和淺閱讀。」徐升國的觀點是謹慎的。幾年前,iPad剛剛出現時,有人曾經說:iPad是閱讀的殺手。在某種意義上,也許這並非危言聳聽。

莫言獲諾獎對全民閱讀會有多大的拉動作用?

據悉,出版機構「精典博維」獲得了莫言作品3年的版權,將在3年內出版約包括20本書的《莫言文集》,定價七八百元人民幣,希望賣出100萬套。徐升國算了一筆賬:「雖然文集主要用於收藏,但假定每套書都有兩個人閱讀了其中一本,最終可以拉動當年全民圖書閱讀率上升0.001,就是說,如果要將人均讀書數量從4.35本提升至4.36本,約需要10個莫言。」當然,此結果沒有把重讀舊書、購買單行本以及通過數字方式閱讀的莫言小說計算在內。

從世界出版界來看,一個新的超級巨星的產生,對閱讀的拉動作用屢見不鮮,比如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共7部,已被譯成70多種語言,在200多個國家銷售數億冊,其中每一部的出版,都會讓全球出版界震動一下,而這一年如果沒有一部新書誕生,全球出版界的產值都要下降一點。

徐升國透露,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策劃如何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契機和起點,推動國民閱讀潮流和閱讀時尚。「不管在什麼程度上,這畢竟是一個機遇。」

不久前,徐升國所在單位與中央文明委聯合開展了向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1萬人贈送一本書的活動,這1萬人最想得到什麼書的統計結果令人吃驚:《百年孤獨》、《平凡的世界》和《紅樓夢》位列前三。徐升國認為,國民對文學閱讀有這樣深刻而廣泛的偏好且閱讀水準和品位如此之高,使人對文學閱讀拉動國民整體閱讀水準、對國民閱讀的前景有了信心。

『玖』 世界各國平均 讀書狀況

僅國民人均閱讀圖書為4.35本的閱讀量就很難讓人高興起來,不妨與周邊國家以及法國、以色列國民年閱讀量的數據做一對比:日本40本、韓國11本、法國20本、以色列60本。還有來自聯合國對世界500強企業家讀書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的數據:日本企業家一年讀書50本,中國企業家一年讀書0.5本,相差100倍。再就是來自網上的一項相關國家每年人均購書量的數據:以色列64本、俄羅斯55本、美國50本,而中國平均每人每年購書不足5本。

『拾』 世界上哪個民族最喜歡讀書,我們的人均年閱讀量是多少

    上期的深圳印象,我們說到了深圳的近九百家書店。說到了具有深圳特色的讀書月活動——「打開一個新視界。」讀書,已然成為了這里的一張靚麗名片。

    世界上最喜歡讀書的民族是哪個?猶太族。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六十四本,居世界第一。六十四本是什麼概念?每個月至少讀五本,每周至少讀一本,幾乎天天都在讀書。其次是俄羅斯、美國、德國、日本。人均每年讀書量分別是五十五本、五十本、四十七本、四十五本。我國目前每年的人均讀書量是多少呢?四點五本,不足五本。

    當然,這是現代社會中的粗略統計。我相信在以前,最喜歡讀書的民族一定是華夏民族。一是浩如煙海的典籍和連綿不斷的文明可以佐證;二是當時的社會體制決定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頭懸梁、錐刺股」,讀書是當時文人的唯一出路。三是諸如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妻間的詩詞情意、古玩之緣;沈復《浮生六記》中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都體現了讀書在當時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主要地位。

    那時候沒有微信、陌陌、探探、抖音、淘寶等這些具有娛樂性質的社交和購物軟體,讀書是一件高雅的、可以娛樂、可以社交的活動。

    讀書既然有上面這些特性,不能直接賺錢,那麼在如今快節奏、大壓力的社會背景下,它就自然會讓位給生存。誰不想多一點時間讀書?但我要加班、要趕項目、要赴應酬,得為老婆的面膜、父母的養老、孩子的教育忙碌、奔波。讀書,是個什麼玩意兒?

    因此,讀書少是許多客觀因素造成的。少,並不代表沒有,更不代表不想。

    我現在習慣性無論走到哪裡、無論走多遠,都帶著一本書。這次來深圳帶著一本阿爾貝-加繆的《修女安魂曲》。這本書總共寫了六個戲劇:深刻揭示了人在異己的世界中的孤獨、個人與自身的日益異化以及罪惡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其中的一則戲劇《奧爾梅多騎士》描繪了一個經典、多難、永恆的話題——愛情。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