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姓氏在中國有多少人口
① 中國姓氏人口排名有哪些
中國姓氏人口排前十的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李王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近4億。
4、陳姓:中國大陸6330萬,港澳台330萬多,海外華人500——600萬,海內外越南裔近1200萬,海內外高麗人20萬左右,全球陳姓近8400萬。
5、劉姓:中國大陸7210萬,港澳台90萬左右,海外華人至少200萬,海內外越南裔太少,海內外高麗人40萬稍多,全球劉姓近7600萬。
② 劉姓有多少人口2022
2022年劉姓的人口數量在6500萬左右。
劉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5.38%約等於64,600,000人。劉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排在李、王、張之後,居第四位,約佔全國人口的5.4%。
按此計算,到21世紀初,中國劉總人口約為6500萬。如果考慮到中國的實際總人口(估計為15億),再加上世界各地已經完全漢化的華人、華僑和劉後裔,劉在世界上的總人口應該在8000萬以上。
相關內容
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有個叫會的晉大夫,他有子孫留居秦國,稱劉氏。至戰國後期,秦國滅了魏國,劉氏宗族隨秦軍進入魏國都城大梁,即今河南開封。他的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③ 在中國張,王,李,劉,哪個姓氏的人口最多要比較權威的,謝謝了
1.李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張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劉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陳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楊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趙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黃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吳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④ 劉姓的人口數量
劉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數量在6778萬人左右。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另附:當今中國姓氏按人口數量前100名
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12孫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馬20羅
21梁22宋23鄭24謝25韓26唐27馮28於29董30蕭
31程32曹33袁34鄧35許36傅37沈38曾39彭40呂
41蘇42盧43蔣44蔡45賈46丁47魏48薛49葉50閻
51餘52潘53杜54戴55夏56鍾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 姚65譚66廖67鄒68熊69金70陸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顧82侯83邵84孟85龍86萬87段88章89錢90湯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喬97賀98賴99龔100文
⑤ 張姓的現狀人口2020
作者:謝建國
一、張姓:中國第三大姓
2020年初,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布「2019年百家姓」,其中張姓位列第3名,排在王、李之後,劉陳之前。目前,大陸張姓人口約0.84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7.07%左右,不過在海外仍有2000萬張姓人口。
目前,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分布的張姓人口最多,佔全國的36%左右。江蘇、湖北、遼寧、廣東、安徽、黑龍江的張姓人口也較多,佔全國的28%左右。
具體到省市,全國張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山東,約佔全國張姓總人口的10.4%。但全國各省市中,只有上海是當地第一大姓。此外,全國張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渤海灣和東北地區。
二、張姓起源於哪裡?
1.出自姬姓,始祖為張揮
據東漢《風俗通義》記載:「張氏,黃帝第五子揮始造弓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說文解字》:「張,施弓弦也。」
由此可知,張姓源自黃帝(姬姓)的第五個兒子揮,揮是弓箭的發明者。在黃帝那個年代,弓箭在狩獵和軍事場合發揮重要作用,他的後人世代掌握弓箭製造的官職,所以他的後人便以「張」為姓。
張姓始祖張揮
也有張姓家譜認為,始祖張揮是黃帝之孫,由於發明弓箭有功,被賜予封地——張。他的後人便以封地為姓姓張。
這一支張姓的發源地位於河北清河,是張姓最早、最重要的發源地,所以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清河堂也是張姓郡望堂號中的總堂號。
2.出自解姓,始祖是解張
據南宋《通志》記載:「晉有解張,字張侯,自此晉國世有張氏,則因張侯之字以命氏無可疑也。」
這是清河張氏的另一個來源。春秋的時候,晉國大夫解張,他的後人便以張為氏。秦漢之後,姓氏合一,便成為張姓。
不過有學者考證,解張並非最早的張姓始祖,因為他的祖先張仲已經姓張,生活在周宣王時期。《詩經》記載:「侯准在矣?張仲孝友。」這是中國信史記載中,第一位姓張的人。
3.出自其他姓改姓張
在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其他姓氏改姓張、皇帝賜姓、少數民族改漢姓的現象。張姓也不例外,據《中華姓氏大辭典》統計,至少有25種其他姓氏改姓張。
如漢武帝時期的聶壹,他的後人為了躲避家族仇恨,由聶改姓張,三國時的張遼就是其後人。三國時期雲南的龍佑那酋長,被諸葛亮賜姓張,他的後人便都姓張。
此外,少數民族改漢姓也很普遍,一部分烏桓、鮮卑、匈奴、契丹歸隊中原王朝後,有的改為漢姓張。從唐宋到明清,有很多被漢人同化的瑤族、壯族、黎族、納西族人改漢姓張。
三、張姓先人是怎麼遷徙的?
張姓在河北清河誕生後,到西周時已擴充至山西、陝西,陝西出土的西周青銅器上有張伯、張仲字樣。到春秋戰國時河南、山東等中原地區,也普遍出現張姓。尤其是春秋時的晉國,張姓在歷史上第一次產生影響,張姓後人在晉國世代為官。
進入漢朝後,張姓開始以中原、關中兩地為中心,向四周不斷遷徙。尤其是距河南、陝西較近的省份,較早有張姓遷入。如西漢張良的後代,從關中遷入江蘇,進入江南地區。
但更大規模的張姓人口南遷,則發生在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唐代的安史之亂、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這三次大移民,使張姓不僅是華北大姓,在整個南方地區也是大姓。
除了南遷外,也有向其他方向遷徙的。「五胡亂華」時期,為了避免在戰亂中傷亡,中原、關中的張姓先人除了南遷,也向西北遷入前涼統治的西北地區,並形成涼州大族晉昌張氏。
到隋唐時期,遇到戰亂時,關中、隴西的張姓也有向西南方向遷徙的,他們先進入四川成都,然後再向雲、貴、藏遷徙。從五代至遼金時期,環渤海地區的張姓先人有的遷徙進入東北,並形成大姓。而如今東北的張姓,大多是清末山東人、河北人「闖關東」的結果。
四、張姓有哪些著名人物?
1.古代張姓名人
張儀:戰國時期縱橫家,主張游說六國來共同事奉秦國。
張良:西漢開國元勛,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
張騫:西漢探險家,打通漢朝與西域的通道,即「絲綢之路」。
張道陵
張道陵:本名張陵,中國道教創始人,第一代張天師。
張衡:東漢天文學家、文學家,地動儀的發明者,「漢賦四大家」之一。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著有經典的《傷寒雜病論》,被後世尊為「醫聖」。
張遼: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戰功卓著,破烏桓,敗東吳。
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五虎上將」之一。
張昭: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先後輔佐過孫策、孫權。
張公謹:唐朝開國元勛,「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張若虛:唐代詩人,一首《春江花月夜》名芳千古。
張九齡:唐朝宰相、詩人,有功於「開元盛世」,開通進入嶺南的梅關古道。
張旭:唐朝書法家,擅長草書,被後世尊為「草聖」。
張載: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有名言「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北宋畫家,作品《清明上河圖》。
張士誠:元末義軍領袖,建立大周政權,統治江浙地區。
張居正:明朝萬曆首輔,力行改革,推行「一條鞭法」,提升明朝國力。
張獻忠:明末義軍領袖,建立大西政權,統治四川一帶。
張廷玉:清朝名臣、史學家,官至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主修《明史》。
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推行洋務運動。
張之洞
2.現代張姓名人
張作霖:奉系首領,統治東三省。曾任陸海軍大元帥,北洋政府最高領導人。
張學良:著名愛國將領,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
張大千:現代國畫大師,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
張愛玲:現代作家,小說代表作《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
張恨水:現代作家,小說代表作《啼笑因緣》《金粉世家》。
張樂平:現當代漫畫家,代表作《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
張聞天:革命家、理論家,宣傳領域的領導人之一。
張愛玲
張瀾: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建者和領導者。
張愛萍:開國上將。
張賢亮:當代作家,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創始人,代表作小說《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靈與肉》。
張潔:當代女作家,長篇小說《無字》《沉重的翅膀》,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
張藝謀:第五代電影導演,電影代表作《紅高粱》《活著》《英雄》。
張瑞敏:海爾創始人。
張也: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演唱代表作《走進新時代》。
除以上名人外,還在娛樂圈的演員、歌手: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張惠妹、張雨生、張信哲、張國立、張豐毅、張鐵林、張柏芝、張衛健、張靚穎、張含韻等。
⑥ 全國劉姓一共多少人口
2018年公安部統計劉姓人口有7210萬人位列於百家姓第四,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根據新華網介紹,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劉姓稱帝、稱王者達92人。可以說,從西漢開國到現在2000多年,前半段時間里,劉姓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當皇帝,是名副其實的「帝王專業戶」。
劉姓人口分布:
劉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劉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區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西北、新疆喀什地區,劉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2.1%;
在青海以東、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區,劉姓分布頻率在4.2%—7%,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8.6%;在浙江、江蘇南部、福建大部、台灣、廣東中部、海南南部、雲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東部、新疆西地區,劉姓分布頻率在1.4%—4.2%,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1.5%;
在其他地區,劉姓分布頻率不足1.4%,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7.8%。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劉氏家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劉姓
⑦ 張姓全國有多少人口
張姓全國有9580萬人口。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07%,張姓為中華大姓之一,就其姓氏起源而言,長達五千年之久:其族大支繁,人口眾多,中華百家姓最新排名中,位於李姓之後、劉姓之前,名列第三大姓,張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尊張揮為該姓始祖。
張姓劃分
當今,張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占張姓總人口的27.5%。其次分布於江蘇、四川、安徽、遼寧、黑龍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福建張姓族人亦有近200萬人。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張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張姓區。
⑧ 全國百家姓裡面姓氏人數最多的是哪個姓氏依次是哪個
全國百家姓裡面姓氏人數最多的是王,依次是李,張。
1、王姓
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
2、李姓
當代李姓的人口已達9200多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7.38%。從明確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萬激增到近9200萬,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佔全國李姓總人口的32%。
3、張姓
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中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顯示,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6.83%。
(8)劉關張姓氏在中國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王姓分布: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區、海南大部,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雲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為4.4--8.8%,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6.3%,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⑨ 劉姓全國有多少人口
全國劉姓一共有6592萬人。
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劉姓排名第4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同時,漢族人口佔全國人口91.51%,據此計算劉姓人口大約有6592萬人。
人口分布
劉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東北、渤海灣、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劉姓人口達到14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25人以上。
劉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示:密度最高的(1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4.7%,劉姓人口大約2718萬;10.5—1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10.5%,劉姓人口大約1143萬;3.5—10.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5.3%。劉姓人口大約2273萬;不足3.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9.5%,劉姓人口大約322萬。
⑩ 中國最大姓氏最新排名是怎樣的哪個姓氏人口最多
就全國范圍內,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是前十姓氏。
第一名:李姓
人口數量:約8480萬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張姓主要源自黃帝的姬姓,張揮為該姓始祖。在三皇五帝時期,張揮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