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貴州省15個康氏家族有多少人口

貴州省15個康氏家族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3-01-17 15:12:52

1. 中華康氏占總百家姓人口多少

康姓,在《百家姓》排第88位,康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康姓最早發源於康居國(唐·康國),位於甘肅河西走廊一帶。
姓氏起源:
脈系一:
1、出自姬姓,為康叔後裔,以祖上謚號(或曰封邑名)為氏。實際是唐朝安史之亂後入華康氏開始紛紛將始祖追溯到商周時期,尊奉衛康叔為始祖。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少弟康叔謚號「康」,後人有以其謚號為氏者,是為河南康姓。周武王滅商後,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稱康叔。武王死後,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攝政,三監(管理商朝舊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結武庚(商紂王後裔)和東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平定。之後,便大規模地分封諸侯,把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分封給當時素負賢名的康叔統治,並改封康叔為衛君,建立衛國,故又稱衛康叔。康叔把衛國治理得很好,聲譽日益上升,到周成王親政時被舉為司寇,權位高於其他諸侯。他死後謚號是「康」,其後便有以謚號為氏,或以封邑為氏,稱康氏。
2、康氏出自漢代西域康居(唐康國)國王子之後裔,以國名為氏
(1)今查正史諸書,首載康氏名人傳記的是《梁書》卷一八《康絢》(南史下卷55康絢傳同),書載:「初漢置都護,盡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於河西,因留為黔首,其後即以康為姓。」這是史書明文記載的,不容置疑的。
(2)今查《世本》輯本、東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篇,應劭《風俗通》姓氏篇,均無康姓記錄。這說明從黃帝傳說時代至東漢末年如此長時期內,未有康氏(指衛康叔之後裔)活動之痕跡。只有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康居人來華後,始有記載康姓人士的活動,所有這些康氏均稱康居人。
(3)為何唐《元和姓纂》,書稱「衛康叔之後以謚為氏」呢?最初來華的康居人(唐康國)對於自身的來歷並不諱言,也不願割捨。如《康婆墓誌》(647年):「博陵人也,本康國王之裔也。高祖羅,以魏孝文世,舉國內附,朝於洛陽,因而家焉,故為洛陽人也。」《康阿達墓誌》(貞觀年間):「西域康國人也。祖拔達,涼州薩保。父莫量,同葬安樂里。」但安史之亂後,生活在中原的大多數康國人的墓誌有個明顯的變化,即諱言出身,他們力圖用改變自己的出身和郡望的做法,來與胡人劃清界限。如《康府君夫人康氏墓誌》(760年):「會稽人也。春秋五十有七,以乾元三年二月廿二日,葬於長安縣城西龍首原,禮也。」《康氏墓誌》稱:「會稽人。」 《康志達墓誌》(821年):「本會稽人也。自曾祖曰延慶,皇朝左威衛大將軍,徙居為京兆長安人也。考曰日知,皇朝兵部尚書、左威衛上將軍,贈尚書左僕射。」原因就是因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出身粟特,因此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朝統轄地區有一種排斥胡化的思潮,從而對這里的粟特人心理和生存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求得生存和發展、盡快融入漢族社會,擺脫自己外來民族的色彩,便紛紛改變郡望主動使自己「變」胡為漢,都將自己的遠祖上溯到商周時期,尊康叔為始祖。
脈系二:
源於匡易康。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登基後下詔天下避諱,令「匡」氏改為音近的「康」氏。雖然在宋末以後,有部分支系陸續又改回姓匡,但大部分還延續著康姓。世代居住在泰和(古西昌);吉安、吉水、安福(古廬陵);南昌(古豫章、古洪州);南京(古金陵);宜春、分宜(古袁州)等地。以至於泰和(古西昌)成為匡易康氏的第二個發祥地,是廣大匡易康氏的嚮往之地。
在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廣」,遷徙的原因是朱明王朝的遷民運動。元末暴發眾多農民起義,多年的戰爭使湖廣(現湖北、湖南)人口大量減少。明初朝廷下詔,從江西遷民填充湖廣。故這時期,有許多匡易康氏及其他百姓從江西泰和、吉安等地遷徙到湖廣一帶。現在的湖南、湖北境內的許多康氏支系,就是在這次大遷徙中的匡易康氏的後裔子民。
在清朝初年的「湖廣填四川」遷民運動中,又有許許多多匡易康氏子民從湖南、湖北遷徙到四川、重慶等地繁衍生息。此次運動的原因是明末,張獻忠的起義軍幾次攻佔四川,戰爭造成了四川人口的嚴重銳減。清初,朝廷下詔從湖廣遷民到四川。
根據「康氏脈系研究網」現在收集掌握的資料說明,在如今中華大地上,處處都有匡易康氏的支系分布。匡易康氏已經成為中華康氏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眾多,人才輩出,為中華康氏大家族做出了重要貢獻!
脈系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黑龍江志稿》記載:
⑴.蒙古族卓爾古特氏,亦稱朱勒豁得氏,世居科爾沁。後有滿族引為姓氏,滿語為Jorgut Hala。所冠漢姓為朱氏、周氏、康氏。
⑵.蒙古族珠爾奇特氏,亦稱主兒乞氏、主兒勤氏、月兒斤氏、禹兒乞氏、朱日其德氏,源出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長子斡勤巴兒合黑所建部落名稱,是蒙古東方

2. 姓康的有多少人啊祖籍在哪啊

康220 萬

康姓最早發源於衛國,轄今河南東部、山東西部、河北西南部一帶。 康姓早期播遷緣於衛都的遷移,范圍止於河南北部。 秦時,康姓主要徙陝西、山東二地,故早期康姓在此二地繁衍旺盛,遂有京兆、東平兩大郡望。 魏晉南北朝時期,甘肅康姓為避戰亂,徙藍田(今陝西省藍田西灞河西岸),後漸向東南遷移。 史載,南朝宋時,設華山郡藍田縣,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後秦河南尹,後舉族眾三千餘人遷湖北省襄陽之峴南)族人,並任命穆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孫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葉茂,人丁興旺。 唐代,有寧夏靈武人康植之孫康日知被封會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會稽郡公,後世子孫繁衍昌盛,發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紹興則為南方各地康姓遷徙之主源。 宋代,因避帝諱而改姓的匡姓,成為康姓新的支脈。另有洛陽康再遇位居開國功臣之列,遂加官進爵,門庭榮耀,顯達當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間,改朝換代頻繁,北方多動盪,故有康姓徙遷南方安居樂業。 明代,康姓作為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徙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 從清代開始,閩、粵康姓陸續有人遷至台灣,後又有移居海外者。 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肅、山東、陝西等省居多,這五省的康姓約佔全國漢族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康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三。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8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8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