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官廳有多少人口
① 建水縣轄哪些鄉鎮
截止到2014年,建水轄4個鎮、8個鄉:臨安鎮、曲江鎮、南庄鎮、西庄鎮、青龍鄉、岔科鄉、面甸鄉、坡頭鄉、官廳鄉、普雄鄉、盤江鄉、甸尾鄉。
建水縣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縣之一,該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北岸建水縣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唐南詔時築惠歷城,漢語譯為「建水」,隸屬於通海都督府。宋大理國時期屬秀山郡阿白部。元時設建水州,明代稱臨安府。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
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撤銷曲溪縣,將原曲溪縣的行政區域並歸建水縣。此後建水縣撤銷區鄉建制,建水縣建成普雄、官廳、西庄、南庄、陳官、岔科、渣臘、曲江、利民、蘇租10個公社。
1999年,面甸鄉撤鄉設鎮。年岔科鄉、官廳鄉、青龍鄉、東壩鄉撤鄉設鎮。
2003年,撤銷臨安鎮、東壩鎮、陳官鎮,設立臨安鎮;撤銷曲江鎮、東山壩鄉設立曲江鎮。
2005年,撤銷曲江鎮、利民鄉和李浩寨鄉,設立新的曲江鎮,鎮政府駐原曲江鎮政府駐地。
(1)建水官廳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建水縣國土面積3789平方公里,總人口54萬,世居漢、哈尼、彝、回、傣、苗六個民族,是雲南邊陲一座鍾靈毓秀的文化名城。
建水歷史底蘊醇厚。建水自唐以來有1200餘年的建城歷史,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擁有「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兩張亮麗名片,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雲南多元文化融合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建水文化遺產殷實。建水文廟、朝陽樓、朱家花園、團山古村蜚聲中外。
古橋、古塔、古井、古街等文物古跡星羅棋布,堪稱歷史博物館,榮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最令人嚮往的50大旅遊勝地、中國最美風景縣等桂冠。建水自然資源富集。建水有著良好的光熱條件,高原特色農業遍地開花。
② 建水社區劃分管轄范圍
欣榮社區、西林社區、永禎社區、煥文社區、東林社區、朝陽社區、崇正社區、永寧社區、文廟社區、梨園社區
建水縣轄8個鎮、6個鄉:臨安鎮、官廳鎮、西庄鎮、青龍鎮、南庄鎮、岔科鎮、曲江鎮、面甸鎮、普雄鄉、李浩寨鄉、坡頭鄉、盤江鄉、利民鄉、甸尾鄉。共有10個居委會、137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臨安鎮。
建水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中游北岸,縣境東接彌勒縣、開遠市和個舊市,南隔紅河與元陽縣相望,西鄰石屏縣,北與通海縣、華寧縣相連。總面積3789平方千米(《簡冊》數據是3940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04年)。居住著漢、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33%左右。縣人民政府駐臨安鎮,郵編:654300。代碼:532524。區號:0873。拼音Jianshui xian。
歷史沿革。唐元和年間設縣至今。明清時期建水為臨安府所在地,府的行政長官稱知府。民國元年(1912)10月,改知府為府長,臨安府所在地的建水縣被裁撤,由臨安府府長兼理建水縣行政事務。第二年國民0統一撤銷府的建制,「復設縣治於建水,改名為臨安縣」。又一年,仍恢復建水縣舊名。
建水古城位於昆明之南220公里,東鄰彌勒縣、開遠市和個舊市,南隔紅河與元陽縣相望,西靠石屏縣,北同通海縣、華寧縣毗連。建水交通方便,蒙(自)--寶(秀)鐵路接滇越鐵路,連接省會昆明及河口,通往越南的首都河內。
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唐南詔時築惠歷城,漢語譯為「建水」,隸屬於通海都督府。宋大理國時期屬秀山郡阿白部。元時設建水州,明代稱臨安府。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
③ 雲南省建水縣官廳鎮有多少人口
這你問政府吧,咱哪知道,,
④ 雲南省紅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有多少個鎮多少個村分別是哪些
建水縣轄8個鎮、6個鄉:臨安鎮、官廳鎮、西庄鎮、青龍鎮、南庄鎮、岔科鎮、曲江鎮、面甸鎮、普雄鄉、李浩寨鄉、坡頭鄉、盤江鄉、利民鄉、甸尾鄉。共有10個居委會、137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臨安鎮,回答完畢!!!!!!!!!!!還有什麼問題在問我
⑤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歷史由來有哪些
歷史:建水,歷史悠久,曾稱步頭。也就是中國的最南邊了,走到這這就再往南走就是別的國家了 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約在公元810年前後築惠歷城,明、清兩朝為臨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建水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百里滇山,十里壩子,三里古城。三箭之地一寺,五箭之隔一廟,七里之遙一橋,八里之遠一塔……。這些寺寺塔塔有如章章節節歌歌曲曲,記述和頌揚著建水悠久光輝的歷程。建水文物古跡百餘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0處之多,最古老的寺是元朝的指林寺,最宏大的廟宇是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建水文廟,最壯觀的樓是朝陽樓,有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朱家花園……
由來:建水古稱臨安,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文化發達,人才輩出。 這里有保存完好、規模宏大的文廟,以及朝陽樓、雙龍橋、指林寺、朱家花園等一大批古建築。 全縣有古寺廟近百所,僅城區就有40多所,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式民居,堪稱是「古建築博 物館」。 古井建水曾有惠歷的舊稱,那是大海的意思。現在大海已經了無蹤跡,但是建水祖先在這里開挖了許多水井。有一副對聯就是描述建水 名井「紅井龍井諸葛井,澧泉淵泉浦薄泉。」建水人最鍾情的莫過於「澧泉 也就是西門大板井。位於西城外梨園街西頭,水清味甘,供全城之飲,民 間有大板井「水味之美,甲於全滇「之說,被列為建水甜水井之首,有「滇 南,第一井」譽稱。 朱家花園位於建水縣城建新街,佔地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分為住宅和祠堂兩部分,為「縱三橫四」的「三間、六耳、三間廳附後山耳、一大天井四小天井」的建水典型民居建築,庭院廳、堂布置精美,古色古香,共計有大小天井42個。 建水小巷 在建水古城,最喜歡徘徊在一條條曲曲折折的小巷裡,青石悠悠的小路上,留下淺淺深深的足印,遠古歷史的繁星夢影,於幽幽小巷深處紛沓而來。 建水的水源遠留長,早在在遠古唐朝,建水因「建於水邊之城」而得名。一口口保留完整,繩印深深的古井,古池旁,現代的人們依然用最古老的方法從古井或古池中汲取生活用水。雙手輕輕撫過古井一道道深深的繩子印痕,真實地觸摸一段歷史,這是千百年來勤勞的建水人民生活留下的印跡,也可以說是建水文化源遠流長、風生水起的源泉之一。
⑥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官廳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官廳鎮下轄村委會包括官廳村委會、板井村委會、謝租村委會、龍潭村委會、車家村委會、烏梅村委會、牛滾塘村委會、蒼台村委會、團堖村委會、磨依蚌村委會、磨玉村委會、乍拉村委會。
⑦ 建水 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來到雲南,在中在雲南眾多的景點中你知道建水古城嗎?你是否只會想到麗江古城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富有古樸、寧靜而且很適合休閑度假的一座雲南古城。它雖然沒有麗江古城,那麼出名。但是他卻有著比麗江古城更濃厚的古樸氣息。他沒有那麼濃厚的商業化氣息,非常適合喜歡旅遊的各位小夥伴們。建水古城,他是那種默默無聞的坐落在雲南眾多景點之中。它又被稱為臨安,位於紅河州建水縣內,他最早建築時期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建水他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是一座富有中原色彩的,垂名千古的古鎮。據不完全統計,至今為止還保存著50多做古老的建築物。比較著名的就有600年不倒的朝陽樓,還有那便宜且量又是非常足的美味佳餚。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如果想去游覽建水古城的話,是不用擔心門票問題。在這里是不需要門票的!而且花費也不是很高,這里所有的東西都非常的物美價廉。在這里雖然有一些翻新的景點,但是,這也是在保留前人的基礎上翻新的,也是別具特色的。在這里一點兒都不像其他景區,在這兒非常的實惠、幽靜、古樸,感覺來到這就像來到了自己很久沒回來的老家一樣。總的來說,建水古城,是屬於那種原汁原味的古城。他沒有過度的商業、工業化。這里鳥語花香,這里的人們都非常的熱情好客。在古城裡,有朱家花園、朝陽樓、燕子洞,雙龍橋等著名景點。這里非常適合喜歡旅遊的小夥伴們。
⑧ 雲南建水人口有多少
建水縣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下轄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北岸,面積3789平方公里,居住著眾多少數民族,1988年建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1994年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根據2016年的統計資料,建水縣的常住人口為54.98萬人。
⑨ 官廳鎮的介紹
官廳鎮地處紅河中游北岸,建水縣西南部,距建水縣城45公里,東接陳官鎮、坡頭鄉,是全縣的高寒山區鄉鎮之一。
⑩ 建水官廳那家好住
建水官廳朴歸里客棧好住。建水縣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縣之一,該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北岸,面積3789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2010年人口為53.15萬人。1988年建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1994年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