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古代有多少侯爺

中國古代有多少侯爺

發布時間: 2023-01-18 04:35:48

① 明朝開國六國公有誰二十八侯有誰有多少伯爵分別叫什麼名字

明朝開國六公爵,指明朝為開國立下大功,建國後被明太祖朱元璋封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們分別是(排名分先後): 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另封侯者二十八人:湯和中山侯,唐勝宗延安侯,陸仲亨吉安侯,周德興江夏侯,華雲龍淮安侯,顧時濟寧侯,耿炳文長興侯,陳德臨江侯,郭興鞏昌侯,王志六安侯,鄭遇春滎陽侯,費聚平涼侯,吳良江陰侯,吳楨靖海侯。

趙席南雄侯,廖永忠德慶侯,俞通源安南侯,華高廣德侯,楊璟營陽侯,康茂才之子康鐸蘄春侯(康茂才於洪武三年隨徐達西征定西,死於還師途中),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潁川侯,胡美豫章侯,韓政東平侯,黃彬宜春侯,曹良臣宣寧侯,梅思祖汝南侯,陸聚河南侯。

伯爵有11位如下:

1、誠意伯劉基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誠意伯,祿二百四十石。八年四月丁巳卒。二十三予世爵。正德八年十二月追贈太師,謚文成。

2、東莞伯何真

洪武二十年七月封,祿一千五百石,世襲。二十一年三月己卯卒。

3、徽先伯桑敬

世傑子。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壬寅封,祿一千七百石,世襲。已,坐藍黨誅,除。

4、忠勤伯汪廣洋

洪武三年十一月以文臣封,祿三百六十石。七年八月加祿至一千九百石。十二年貶死。

5、天水郡伯趙天麟

癸卯,臨江死事。

6、隴西郡伯牛海龍

南昌戰歿。

7、安定郡伯程國勝

鄱陽湖戰歿。

8、太原郡伯王咬住

同前。

9、縉雲郡伯胡深

吳元年取閩戰歿。洪武元年四月追封。

10、康安郡伯孫虎

落馬河戰歿。

11、譙郡伯戴德

洪武四年二月卒。追封,世襲指揮僉事。

(1)中國古代有多少侯爺擴展閱讀

1、徐達

徐達 (1332~1385), 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徐達一生剛毅武勇,持重有謀,紀律嚴明,屢統大軍,轉戰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

徐達和朱元璋之間還有一段趣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對於一起打天下的人都抱有很強的戒心。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見徐達下棋,而且要求徐達拿出真本領來對弈,徐達只得硬著頭皮與皇帝下棋。這盤棋從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勝負,正當朱元璋連吃徐達兩子自鳴得意時,徐達卻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問道:「將軍為何遲疑不前?」

徐達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答道:「請皇上細看全局。」

朱元璋仔細一看,才發現棋盤上的棋子已經被徐達擺成了「萬歲」二字。朱元璋一高興便把下棋的樓連同莫愁湖花園一起賜給了徐達,那座樓便是後來的勝棋樓。

最終下場:野史記載徐達對燒鵝過敏,朱元璋賞賜燒鵝不得不吃,過敏死。

正史記載徐達為病逝,為開國六公爵之一。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號燕衡,明朝開國名將。

常遇春沉鷙果敢,善撫士卒,摧鋒陷陣,未嘗敗北。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長於大將軍達二歲,數從征伐,聽約束惟謹,一時名將稱徐、常。遇春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又稱「常十萬」雲。

最終下場:方40歲,病死於柳河川。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們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故六泉口又有「開平寨」之稱。開國六公爵之一。

3、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開國著名將領,字思本,漢族,江蘇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長公主),十二歲喪母,由朱元璋撫養長大。

李文忠好學問,通韜略,交儒士,嚴治軍,臨陣奮勇,戰功卓著。後因勸朱元璋少誅戮而受責。

最終下場: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開國功臣中最受信任的,最終病逝,朱元璋還為此發怒,株連醫生。開國六公爵之一

4、沐英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將。 少孤、被朱元璋收為養子,從朱姓。

說起沐英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畢竟清朝有個沐王府,一直在與滿清韃虜做斗爭。

最終下場:沐英因太子朱標的去世,遭受打擊而患病,於太子死後的兩個月,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48歲。不過我好奇的是,什麼打擊?沐英在建國後並沒有被冊封公爵!

5、鄧愈

鄧愈( 1338年2月15日-1378年11月9日)初名友德,字伯顏。

幼時聰慧好學,稍長即懷平定天下的大志。元末,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當時的黑暗統治。他的父親是鄧順興,重氣節,講信義,被鄉人推為練總,率領人民,保境安民。後與元軍作戰,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權。

不久,友隆病故,16歲的友德繼掌兵權,親率人馬與元軍作戰。友德足智多謀,身高體壯,武藝高強,每戰均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奮力拚殺,元兵多不敢與之交鋒。泗州、靈璧、盱眙等地人民聞風歸附,求其保護。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元璋命其為管軍總管,賜名愈,時年18歲。

最終下場:年41歲征戰途中病逝,被封衛國公,開國六公爵之一。

6、湯和

湯和,字鼎臣,漢族,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家。

後來曾出巡山東、浙江沿海備倭,築衛所城59處,徵兵民5.8萬余戍守,倭寇不敢輕犯。

最終下場:晚年益加恭慎,終年70歲,葬於今蚌埠東郊曹山,名湯和墓。同樣未曾被封六公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初功臣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開國六公爵

② 古代侯爺封號大全

永新侯,安樂侯,永安侯,汝南侯,廣陽侯
德安侯,建安侯,至元侯,閔安侯,淳康侯
遠興侯,正貴侯,唯鎮侯,武順侯,

③ 侯爺--在古代一般是幾品,有什麼特權,一般是什麼人才能封侯

侯爺在古代是超品的,和官員制度不同。有功的人可以封侯,侯是爵位的一種。

指諸侯獲封賜的封建等級,因此爵位本來是與封建制度密切相關的。但某些國家(例如不列顛)在封建制度沒落後,依然沿用爵位體系。

爵是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在中國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後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不盡相同。

(3)中國古代有多少侯爺擴展閱讀:

漢朝爵位制度:

西漢,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設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時誅伐殆盡。此後,王爵僅皇族可得。

早期的諸侯王國大者列郡數十,小的也有數郡,皆由諸侯王自治其國,漢廷僅為之置太傅而已,其餘丞相、內史、中尉、御史大夫之類皆王自置。經過七國之亂和漢武帝下推恩令、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制,諸王僅得食本國租稅,不得預國政。

盡廢內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僕等與漢朝設置相同的官稱,改丞相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

自此,王國與列郡無異。東漢王國制度與西漢後期一致,國與郡等,唯改太守為相、都尉為中尉,另置傅領王府事。

西漢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稱國。侯國大者數萬戶、小者五百戶。

侯國置國相如縣令,受命於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門大夫、洗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師則主爵中尉領之,就國則郡太守時時巡察之。

東漢侯制與西漢無別,唯侯國較小,大者不過四縣、小者有僅食一亭者,東漢末年,曹操在列侯、關內侯下置名號侯十八級,關中侯十七級,關外侯十六級,五大夫侯十五級,以當時蜀、吳兩國所轄邑名封之,受爵者無從收取租稅,開後世虛封先河。

結束:

中華民國成立後,正式廢除了一切世爵制度(在《清室優待條例》范圍內除外)。此後,在「宣統復辟」和袁世凱復辟共95天時間,都大肆封爵,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和宗教有封爵外,爵位徹底退出歷史舞台。(西藏地區持續到1959年當地土地改革為止)

④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有名的侯爺,這些侯爺的封號都有哪些

魏其候、武安侯、冠軍侯、關內侯、絳候、留侯、條候、穰侯、平津侯、淮陰侯、宣平侯、枳候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⑤ 古代的時候侯爺是什麼官

侯屬於中國古代封爵制度中的一種。
中國古代封爵制度: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貴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是歷代君主為鞏固統治,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而實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
中國古代官位等級:即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執掌等方面,大體可以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官位和爵位其實是兩套不同的系統,不過又有些聯系。官位屬於行政系統,一般顯示的是行政級別,這個與它的具體職務、負責的工作和相應的權利有關,而爵位是一種榮譽系統,是象徵榮譽的稱號,一般是有一些賞賜或者福利,不過沒有什麼具體的職責和權利。
一般情況下來說,有爵位的人都應該兼有官位,許多得到爵位的人是因為做官做的好,皇帝欣慰而賞賜給其爵位,而且這些爵位有的是終生的,在許多朝代有的還是世襲的。不過有官位的人,不一定有爵位。道理很簡單,並不是所有人都做的好工作並被皇帝所嘉獎的。
「職以能授,爵以功賞」可以充分總結這兩者的關系,即官是通過選官制度選拔出來的人才,根據他的才能授以官職,而且會定期考核,會升遷和貶謫等流動;爵位則是通過功勞決定的,比如開國功勞、救主之功等。爵位一般是公侯伯子男。而官位因為朝代不同而分為很多種,例如魏晉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北朝是九品六十階,隋唐為九品三十階,宋代及以後是九品十八階。

⑥ 歷史上有幾個女侯爺她們分別是誰

雖然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一個男權為尊的社會,但還是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女性,如女皇帝武則天、女將軍秦良玉、女神醫義妁以及女侯爺許負等人。

「中國第一女神相」許負極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女侯爺。許負本是秦朝縣令之女,她一生下來就奇異非凡,堪稱天生的相士,預言無一不準!

她預言薄姬能生下天子,最後薄姬生下了漢文帝劉恆;她預言劉邦能當皇帝,而蕭何等人能位極人臣;她還預言西漢名將周亞夫結局將餓死,最後也成真了。

劉邦認為許負相面能力令人驚奇,在許負十九歲時就將其封為侯爺,稱鳴雌亭侯。

除了許負,僅西漢一朝還出了好幾位女侯爺呢!

魯侯

西漢建立之初,劉邦根據大家立功的多少,分封了十八諸侯,奚涓就是其中之一,被封為魯侯,他的戰功可與樊噲相比。

可惜的是,奚涓早逝,劉邦念在多年君臣情分上,命奚涓的母親「底」繼承侯爵,因此稱作魯侯底。

陰安侯

在《史記·孝文本紀》中,西漢朝臣迎接漢文帝劉恆登基的時候,有一個女親戚就被稱作「陰安侯」。

這位陰安侯來頭可不小,她是劉邦的嫂子,也有說法將她稱為「丘嫂」。

陰安侯之所以能封侯,是因為劉邦的哥哥身上有功勞,劉邦當了皇帝以後,給哥哥們封侯,但是哥哥死得早,所以他就把侯位交給嫂子來繼承。

西漢首任丞相蕭何在歷史上非常著名,蕭何死後四年,繼承蕭何爵位的長子蕭祿不幸去世。當時呂後當政,蕭祿死後,她就封蕭何的夫人「同」為侯。

臨光侯

呂雉封了蕭何的夫人為侯,她還封了自己的親妹妹呂為臨光侯。呂是樊噲的老婆,呂後當政時,封了許多呂氏族人,其中就有呂。

呂是個脾氣暴躁的女人,但她身上也不無優點,那就是對政治有著天生的敏覺,手腕強硬,與呂雉有的一拼,所以朝中大臣都很怕她。

呂雉臨死前安排好了一切,只要呂家子孫按照她的安排行事,必然能安穩活下去。

可惜,呂祿被好友酈寄蒙騙,交出了兵權。呂得知此事後,預感到呂氏一族即將滅亡的命運,又氣又無奈。

僅西漢一朝就封了五位女侯爺,之後千百年裡,都沒出過女侯爺,直到明朝末年的著名女將軍秦良玉被封為了忠貞侯。

秦良玉文武雙全,才貌雙絕,所領軍隊號稱「白桿兵」,遠近聞名,她的丈夫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千乘。

她曾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成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⑦ 古代侯爺是什麼級別

侯爺即侯爵,侯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侯爵為「超品」,即為超過一品之意。只授予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蔡國、衛國、邢國、晉國、燕國、管國、滕國、楊國、箕子朝鮮、薛國、焦國、賴國、紀國等。

唐朝、宋朝有縣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清朝時,侯爵屬於超品,比正一品都高。普通官員是無法得到的,即使丞相也不例外。只有皇親國戚和有大功的臣民才有此殊榮。

(7)中國古代有多少侯爺擴展閱讀:

明朝爵位:

明初,宗室封爵中親王名高位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間,朱元璋授予親王以兵權。特別是分封在北方沿邊的藩王,不僅擁有直屬的護衛軍,還經常統率大軍出征,稱為塞王。

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後不久,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朱棣即位後,逐步解除藩王兵權,加強對宗室的限制和監視,從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數不斷增加,祿米成為明政府的沉重負擔。藩王也競相非法佔田,少者幾千頃,多者數萬頃,減少了明政府的賦稅收入,激化了社會矛盾。

萬曆以後,為解決這些矛盾,朝廷被迫開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許鎮國將軍以下參加科舉考試,以期宗室自養,而不再寄生食祿,但收效甚微。

⑧ 古代侯爵等級劃分是什麼

古代侯爵等級劃分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爵位分二十級,以二十為最高,一級公士二級上造,三級簪裊四級不更,五級大夫,六級官大夫。

七級公大夫八級公乘,九級五大夫十級左庶長,十一級右庶長十二級左更,十三級中更十四級右更,十五級少上造,十六級大上造,十七級駟車庶長,十八級大庶長,十九級關內侯,二十級徹侯。

古代侯爺的等級

侯爺即侯爵,侯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侯爵為「超品」,即為超過一品之意。只授予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蔡國、衛國、邢國、晉國、燕國、管國、滕國、楊國、箕子朝鮮、薛國、焦國、賴國、紀國等。

唐朝、宋朝有縣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清朝時,侯爵屬於超品,比正一品都高,普通官員是無法得到的,即使丞相也不例外,只有皇親國戚和有大功的臣民才有此殊榮。

⑨ 中國古代歷史上侯爺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侯爺即侯爵,侯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侯爵為「超品」,即為超過一品之意。只授予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爵位,又稱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諸侯獲封賜的封建等級,因此爵位本來是與封建制度密切相關的。但某些國家在封建制度沒落後,依然沿用爵位體系。爵是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在中國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後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不盡相同。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候是爵位的第二等,候爺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爵位不具備行政職能,主要用來確定皇親、功臣世襲的政治名位和經濟權利,所以說候爺是一種名譽頭銜,並無政治上的權利,一般會被封為候爺的是與黃帝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或是用來策封功臣。 以明清兩朝為例:公候伯三等爵位,專授功臣和外戚,三等爵可世襲罔替,也就是前一代爵爺可指定一個兒子繼承爵位,繼續享有皇帝給予的名譽和待遇。侯是爵位,古代皇帝以下是王,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爺是尊稱,侯爺不是官職,而是對侯爵的敬稱。爵位制度是貫穿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等。秦朝、漢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列侯或徹侯、關內侯。列侯以一縣為食邑,並得以自置吏於封地;關內侯有食邑、封戶,只能衣租食稅。唐朝、宋朝有縣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侯爺到底是個什麼職位?《錦心似玉》快結局了,來了解下侯爺是個什麼職位?侯爺也叫侯爵,是古代貴族的級別劃分,並非職位。而爺是尊位也不是官位。明朝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後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並定製:「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爵又分為兩種,一是只授終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襲(世),世與不世,以軍功大小而定,均給誥券。像《錦心似玉》裡面侯爺一看就是世襲了。祖上肯定不一般而宋朝的爵位,從宋初開始的封爵增加到十二級,分別是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即公、侯、伯、子、男都帶本郡縣開國,到封國公時候稱某國公。剛開始只封小國、然後改移大國。皇子、兄弟封國,就叫做親王。親王之子承嫡者為嗣王,宗室近親承襲,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後承襲及特旨者封國公。餘宗室近親並封郡公。如果是開國公、侯、伯、子、男都有食邑:二千戶以上封公,一千戶以上封侯,七百戶以上封伯,五百戶以上封子,三百戶以上封男。現任、前任宰相食邑、實封共萬戶。但是這個食邑其實都不準,很多實際情況是沒這么多食戶的。宋朝侯爵在宋朝爵位其實是無法世襲罔替的,當然也有例外,這個就是皇上說的算,根據功勛,比如開國元勛之類,看電視不管哪個朝代經常有皇帝封賞什麼官後面就有一句世襲罔替,這個就是說明都不是絕對的。有的繼承了是要降一級都有區別的,而且世襲的人一般都是嫡出的長子。侯爺在很多朝代都是超品的,就是比一品還要大,皇帝都要敬重三分那種。當然普通的官員也是無法得到的,基本都屬於特殊榮譽了。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