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需要多少時間
㈠ 一盞茶 是多久時間啊
一盞茶是一個漢語詞語,一般作為時間量詞來使用,但也可作為名詞使用。一盞茶為10分鍾或者14.4分鍾,語出《僧_律》。
/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dc87d0d4c3fc1e178b8215e4"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dc87d0d4c3fc1e178b8215e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smilingsouls.net/img_0b55b319ebc4b745dc87d0d4c3fc1e178b8215e4"/>
(1)一杯好茶需要多少時間擴展閱讀:
一盞茶(10分鍾)或者14.4分鍾
說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四周,一周有七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2小時)有八刻,一刻(15分鍾)【古時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鍾一刻,約15分鍾一刻】,一盞茶(10分鍾)有兩柱香,一柱香(5分鍾)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鍾。
說法二:刻———古代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鍾。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鍾。
㈡ 泡茶時間一般在幾分鍾內最適宜
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加蓋4—5分鍾後,便可飲用。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有沸水沖泡3—5分鍾後,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飲用。飲用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約半壺)的情況下,第一泡1分鍾就要濾出來,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要逐漸增加沖泡時間,這樣前後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
(2)一杯好茶需要多少時間擴展閱讀
泡茶的注意事項:
1、用保溫杯泡茶需注意。保溫杯雖能保溫,但茶葉中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溫或長時間的恆溫水中損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應首推陶器類,具有一定透氣性,冬天保溫,夏天不餿,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所以紫砂茶壺享有盛名。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適。
2、用沸水沖泡,注意控制溫度。剛燒開的水溫度高,可使茶葉中不耐高溫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等)大量破壞,並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溫宜按茶葉老、嫩來分,老茶可用95℃的開水直接沖入;嫩茶則應低些,80℃左右比較適合。
㈢ 一杯茶的時間是多少
一盞茶的時間一盞茶(10分鍾)或者14.4分鍾 說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2小時)有八刻,一刻(15分)【古時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一刻,曰15分一刻】,一盞茶(10分鍾)有兩柱香,一柱香(5分鍾)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鍾。 說法二: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鍾。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鍾。
一盞茶大約10分鍾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鍾。一「瞬間」=0.36秒. 根據佛教梵典《僧只律》這本書中記載著: 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根據這段文字所推算出的具體時間: 一晝夜=30須臾=600羅預=12000彈指=240000瞬間=4800000剎那 因為一晝夜=86400秒,因此把每個單位換算成秒數,可以得到: 一「須臾」=2880秒(48分鍾) 一「彈指」=7.2秒 一「瞬間」=0.36秒 一「剎那」=一「念」之間=0.018秒</b>
㈣ 泡一壺好茶需要多長時間
你好,不同的茶葉泡的時間不盡相同。於其中有益健康的黃酮類物質充分溶解,最好泡夠5分鍾。
碧螺春 ,先倒開水再放茶
碧螺春芽葉小而細嫩,如沖泡時間恰到好處,才能清湯綠葉、口感香醇。如泡得時間過長,不僅湯色會變黃,而且新鮮度也大打折扣。沖泡時,先倒開水再放茶葉,泡兩三分鍾即可。
龍井 ,少量開水先浸泡
沖泡龍井、黃山毛峰前,先給杯子里倒點開水,把茶葉浸泡一下,聞到淡淡的清香後,再加水,蓋上蓋子泡4分鍾。泡夠這個時間,茶葉口感更好,其中的有益成分也能有效析出。喝的時候,不要等杯里的水全喝完再加水,喝一半時就加滿水,這樣可以保持濃郁的口感。
普洱茶 ,重點在洗茶
普洱茶屬於黑茶,一般泡5分鍾,香味就出來了,與茶餅相比,散茶更容易出味。「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也正因如此,沖泡普洱茶最重要的步驟是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第二道茶不僅濾去了茶葉上的雜質,而且更香醇。
如果有幫助,請採納
㈤ 泡茶一般泡多久
一股紅綠茶以沖泡五分鍾為宜;紅碎茶、綠碎茶因經揉切作用,顆粒細小,茶葉中的成分易溢出,沖泡三、四分鍾即可(如在茶中加糖或加奶後再沖泡也以五分鍾為宜);烏龍茶因沏茶時先要用沸水澆淋壺身以預熱,且茶水比較大,故沖泡時間可縮短為:第一次沖泡時間為一分鍾,第二次沖泡時間為一分半,第三次為二分,第四次為二分半,依次遞增,以使茶湯不會先濃而淡;緊壓茶為獲得較高濃度的茶湯,用煎煮法煮沸茶葉的時間應控制在十分鍾以上。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准,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㈥ 泡茶需要泡幾分鍾
泡茶的時間不宜過長,浸泡4-6分鍾後,就可以喝了,這樣效果會很好。這時候,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他可溶性物質已被浸泡出來。如果浸泡時間太長,茶會有苦味。喝茶還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不建議使用保溫杯泡茶,泡茶還是用陶瓷壺和茶杯比較好。因為如果茶在高溫下長時間保存,茶葉中的一部分芳香油就會溢出,就會降低香氣;這樣鞣酸和茶鹼的含量就會超標。一些營養素也會流失。
2、不要用開水(沸點為100℃)沖泡茶。用開水沖泡茶會破壞許多營養成分。例如,當水溫超過80℃時,維生素C,P就會被破壞,鞣酸的含量就會過多,茶就會有苦味。因此,茶水的溫度通常在70℃至80℃之間。
3、茶葉不應該在第一次在使用後就丟掉。大部分人群第一次使用茶葉後,就會扔掉用過的茶葉。實際上,這是一種浪費的表現。茶葉含有很多的胡蘿卜素,粗纖維和其他營養素,在浸泡後,我們可以把茶葉咀嚼後咽下去。
4、不應該經過泡濃茶。浸泡一杯中等濃度的茶,通常需要10克左右的茶。但有些人比較喜歡喝濃茶,茶太濃,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就會被分解出來,對胃腸道過於刺激。